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4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8~2009图书

Social sciences frontier studies in China:2008-2009

SSAPID:101-2979-1507-38
ISBN:978-7-5097-0800-2
DOI:
ISSN: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近一两年来我国社会科学中最具前沿性质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为主题,将这些主题的研究结果撰写成为一个报告,从而使广大读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向和基本的学术信息;在内容上,以最具有“前沿”特征(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问题)来定位,准确把握那些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价值和重要学术生长点的选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科学蓝皮书
编 辑:袁卫华;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1 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工作小组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前沿报告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研究

   (一)石仲泉与朱佳木关于中国现代史分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起点问题的争鸣

   (二)孙武安、李捷与李方祥的观点

   (三)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四)刘云山与习近平的论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内容的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体系结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特征

   (四)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六)文献资料概述

  三 国外学者政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关于今天的中国是否是社会主义的争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探索自己的“第三条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属性和特征

    1.政治实用主义是中国模式的显著特色

    2.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建立在特殊的历史经验和体制文化之上

   (三)“中国模式”回应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根本性的挑战

   (四)如何认识当今的中国经济社会形态

 “后意识形态时代”精神世界的“中国问题”

  一 “精神意识形态问题”及其“中国意识”

   1.“意识形态问题”及其“中国意识”

   2.问题域:“精神”与“精神世界”

  二 “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观”及其转型

   2.“后意识形态镜像”

   3.“后意识形态方式”

  三 “后意识形态时代”的“中国难题”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动向与评论

  一 总体态势

  二 若干重要研究动向

   1.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展开新自由主义、帝国与帝国主义现象的研究与批判

   2.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政治及伦理问题的探讨更为明确和集中,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话语政治有所减弱,主张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的激进政治理论呈复兴之势,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如阶级、剥削、异化、正义、平等、国家理论、资本积累等,因其问题的当下性而被激活并得到深入探讨,相关重要理论问题,如霸权、空间、文化资本、民粹主义等,也成为激进左翼理论界的热点

   3.近些年来,MEGA2的研究、编辑、整理与出版工作又实现了新发展

   4.近些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史展开反思批判的同时,也在关注社会主义的策略及未来建构问题,金融危机促进了国外左翼有关全球社会主义的诉求。目前,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国外左翼理论界关注的重点

  三 若干评论

   1.近20年时间里,国外特别是西方社会的主导思想是新自由主义或新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直处于边缘位置

   2.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集中了一批高水平的人物及其成果,因而其全球性、跨学科、强烈的时代关怀、问题意识以及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关联,值得关注和研究,更值得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以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加以借鉴

   3.需要批判性地审视当前世界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态势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下的公平正义问题

  一 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二 有计划推动的社会转型及其非计划后果

  三 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境遇及其面临的公平正义问题

  四 以协商性共识为基础的公平正义及其社会基础

 空间生产: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理论生长点

  一 空间生产理论的学术思想背景

   (一)作为元理论的空间生产理论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延伸的空间生产理论

   (三)作为现代社会理论焦点之一的空间生产问题

  二 围绕空间生产问题的国内理论动态

   (一)空间生产问题在国内学术界生长的简要历程

   (二)国内研究空间生产问题的领域分布

   (三)国内学术界对空间生产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1.关于“空间生产”问题讨论的国内理论动态首先表现为西方话语的扩散

    2.由于空间生产既是元理论问题又是经验科学的主题,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与之相关的成果,但各个学科的关注焦点、成果类型具有显著的不同,并且由于缺乏沟通,对该问题的理解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空间生产问题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视角,但国内接受和运用却相对较为集中于再现、想象和意识形态等问题,其中资本和消费问题又构成当代空间研究的核心

   (四)当前研究的一些基础性不足

    1.对元理论的深入研究仍然缺乏

    2.纯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的不平衡

    3.思想史研究与问题观照的脱节

    4.本土性再创造仍然缺乏

  三 “空间生产”研究的趋势和前景

   (一)通过元理论的深化,拓展和深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深化对长时段世界历史的理解,发展对本土经验的研究

   (三)捕捉当代问题,凸显人文社会研究的价值

 语言和心灵:一种二维语义学的研究

  一 二维语义学的主要特征

  二 意义:二维语义学与当前语言哲学中的核心课题

  三 意识:二维语义学与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

  四 一种社会实用版本的二维语义学理论及其在心灵哲学中的运用

 认知研究的经验化及其超越

  一 认知研究的经验化及其局限

   (一)自然化认识论的贡献及困境

   (二)符号表征面临的挑战

    1.启动一个计算机程序并不构成真正的理解和思维

    2.“无心人”(Zombie)之谜

    3.感受性问题

    4.联结主义面临的批评

   (三)计算主义的软肋

  二 当代认知研究的新发展

   (一)认知逻辑及其与知识论的融通

    1.关于认知逻辑的研究

    2.关于心理逻辑的研究

    3.关于智能模拟的研究

   (二)具身认知、情境认知与动力主义

   (三)常识心理学

   (四)认知研究的社会化

  三 认知研究纲领重建的策略与反思

 都市文化学的理论自觉与学术新语

  一 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兴起

  二 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理论自觉与学术框架的初步奠立

  三 2008都市文化学的现实关注与学术新语

 文学地理空间的拓展与文学史范式的重构

  一 文学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理论

  二 文学地理研究的学理逻辑与学术范式

   (一)双重动因

   (二)双重借鉴

   (三)双重范式

    1.以地理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

    2.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

   (四)双重意旨

    1.范式重构

    2.意义重释

  三 文学地理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存在问题

   (一)主要成果

    1.区域性研究成果

    2.专题性研究成果

    3.整体性研究成果

    4.个案性研究成果

    5.理论性研究成果

   (二)存在问题

    1.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2.实证研究成果不著

    3.研究重心不够明确

    4.文献基础不够坚实

    5.学术交流机制缺失

  四 文学地理研究的学科目标与突破方向

   (一)学科目标

    1.关于学科意识

    2.关于理论创新

    3.关于体系建构

    4.关于方法整合

   (二)突破方向

    1.重点加强文学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2.重点加强断代文学地理研究

    3.重点加强区域文学地理研究

    4.重点加强城市文学地理研究

    5.重点加强文人主体活动空间研究

    6.重点加强文学地理研究队伍建设

 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状况

  一 视觉文化研究的语境与动因

  二 视觉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之现状

   (一)视觉文化的深度分析

   (二)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生产

   (三)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阅读

  三 视觉文化研究的动向、问题与出路

   1.超越传媒研究

   2.悬搁价值判断

   3.深入文本层面

   4.凸显中国问题

 “底层写作”:一个有待深化的命题

  一 “底层写作”的源起与变化

  二 “底层写作”研究的特点和价值

   (一)与社会学研究保持着紧密的共振关系

   (二)理论资源的丰富和多元

   (三)研究思路的超前与客观

    1.以介入性姿态,展示了文学研究者对人文精神的自觉彰显

    2.以理性的评判尺度,强调“底层写作”必须对艺术性进行有效承诺

  三 “底层写作”研究的困惑与局限

   (一)“底层写作”概念含混不清,多有争议,难以达成共识

   (二)“他者化”的文学书写,底层经验的真实性难以厘清

   (三)理论阐释过度,文本分析偏颇

  四 “底层文学”研究的展望与设想

   1.“底层经验”的复杂性有待进一步深究

   2.“底层写作”的文本价值有待进一步评析

   3.“底层写作”的审美接受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底层写作”研究主要论文目录

   2000年以前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近两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研究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研究

  近代中国的保守主义研究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角

  经世思潮、启蒙思想研究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研究

  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

  近代中国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文化

  近代的中西思想文化交流

  对女子解放思想与运动的研究

  近代思想史人物个案研究

 从民族的起源研究转向族群的认同考察

  一 族源研究的方法论转变

  二 传统族源研究方法下的拓跋起源问题

  三 局限性:起源和迁徙

  四 从族群认同的角度研究民族起源

 中国经验与政治学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一 中国政治发展与西方政治学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二 政治学方法论的运用与建构

   1.历史制度主义

   2.政策过程理论

  三 政党研究与理论建构

   1.政党中心主义

   2.共产党转型研究

   3.共产党的类型问题

  四 国家—社会关系研究与理论解释

   1.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中的三维关系

   2.政治社会力量研究

  五 中央—地方关系研究与理论解释

  结论

 基于中国经验的民主研究

  引言

  一 围绕民主核心问题展开的争论

   1.正确认识西方民主

   2.围绕民主核心问题产生的争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研究

   1.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必须走自己的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的内容和特色

  三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四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点认识

 廉政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引言

  一 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回顾与总结

   1.反腐败教育战略转型与廉政文化建设

   2.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部署

   3.廉政文化建设的多主体参与格局

   4.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5.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二 改进和提升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深化对廉政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

   2.政府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地位亟待明确和落实

   3.廉政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尤待解决

   4.廉政文化建设的专业性亟待提升

   5.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亟待受到重视和提高

 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人学思维方式的确立

  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建程回望

   (一)固本——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根本教育内容

    1.拨乱反正,纠正各种左的错误观念,还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

    2.防微杜渐,抵御各种右的思潮侵袭,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阵地

    3.与时俱进,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立制——积极探索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三)求实——着力寻求开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模式

    1.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积极开展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等自我教育方法

    2.充分借鉴现代教育技术,在激活传统教育的同时适时更新教育手段

    3.大力宣扬先进典型人物,榜样导向的示范作用继续彰显

    4.关注落实人文关怀,疏导和心理教育引入教育机制

  二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对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

   (一)近代科学与哲学发展中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形成

   (三)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局限

    1.实体化

    2.抽象化

    3.隔离化

  三 以马克思人学思维方式为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时代诉求

   (一)马克思人学思维方式: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之哲学根基

   (二)马克思人学思维方式: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之现实需要

 服务型政府研究:现状反思与理论前瞻

  一 背景检视

  二 现状反思

  三 理论前瞻

  结语

 当前三大经济理论问题研究述评

  一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学分析

  二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探讨

  三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经济学研究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来自GVC底部的学习型增长与升级的困境

  三 融入“被俘获”的GVC弱化了中国发展的主动性

  四 从被“俘获”的GVC中突围:构建NVC的产业升级机制

  五 中国制造企业构建NVC的载体模式与升级方式

   (一)构建NVC的两种可能的载体模式

   (二)基于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的NVC构建与升级

   (三)基于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的NVC构建与升级

  六 主要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与研究框架

  一 引言

  二 中国公司治理评价

   (一)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实践与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数

   (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

    1.总体评价

    2.分行业治理状况评价

    3.分大股东性质治理评价

    4.其他结论

  三 中国公司治理研究框架及其深化

   (一)中国公司治理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框架

    2.中国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

   (二)公司治理研究框架的深化

    1.公司治理核心概念的理论整合

    2.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

    3.深化公司治理的具体问题

 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农业产业安全

  一 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

   (一)产业安全的概念界定

   (二)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

  二 贸易自由化下影响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因素

   (一)市场不稳定性

   (二)非关税壁垒

   (三)贸易谈判

   (四)国内政策约束

  三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一)产业安全评估与预警

   (二)农业产业安全评估与预警

  四 贸易自由化下维护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对策

   (一)寻求贸易自由化下农业产业保护的空间

   (二)提升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农业产业安全的制度保障

  五 评述与展望

 农村金融改革:回顾与前瞻

  一 引言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传统智慧

    1.中国的农村改革和整个经济转型具有增量改革的特征

    2.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体经济转型具有典型的局部性“试验—推广”的特征

    3.在中国农村变革和整个经济转型中,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对微观主体创新行为采取默许式激励方式,这构成我国渐进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农村金融改革的简单回顾:1979~2008

  二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改革:目标模式之争与改革路径选择

   (一)农信社改革的几个阶段

   (二)农信社改革的基本争议和存在问题

  三 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机制设计与风险控制

   (一)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四个阶段

   (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行机制设计与风险防范

    1.资本金及运营资金来源结构设计

    2.内部管理机制设计与风险防范

  四 农村民间金融:运行特征、规范化与市场准入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民间融资发展历程

   (二)当前民间金融运作特点和监管部门态度和定位的转变

   (三)2008年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和我国民间金融的规范化法律框架

  五 增量式变迁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创新与农村资本整合

   (一)银监会“金融新政”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

   (二)村镇银行的设立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六 结论: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趋势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一 研究方法

  二 理论体系

  三 两种法律传统的冲突

  四 制度成长的逻辑

  五 证据法学的困境

 争鸣中的探索

  一 劳动立法大讨论的基本冲突

  二 劳动合同立法引发的争论

   (一)关于劳动合同立法宗旨的争鸣

   (二)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争鸣

    1.《劳动合同法》调整之前学者的分歧

    2.《劳动合同法》公布之后的学者评价

   (三)关于劳务派遣的争鸣

    1.劳务派遣的存废之争

    2.劳务派遣的规范之争及其劳动合同立法

  三 就业促进立法引发的争议

   (一)在促进就业上非标准劳动关系成为争鸣焦点

   (二)就业问题争论体现了学者对国家管制存有分歧

   (三)关于国家管制的分歧也集中体现在对劳务派遣的认识上

  四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立法引发的争议

  五 劳动立法大讨论的反思

 2008年:专利法修改的价值选择及制度安排

  一 相对新颖性与绝对新颖性的争鸣

  二 药品专利的相关看法

   1.专利法修改草案关于药品强制许可条文的商榷

   2.中药实行专利保护的呼声

  三 现有技术抗辩及其延伸探讨

  四 积极、广泛、开放的立法思维

   1.多个专利权人利益分配的探讨

   2.关于“小专利”立法的探讨

  五 对于遗传资源纳入专利法保护的关注不够

  结语 2008年狭义专利(权)法修订不能承受广义专利法多元价值之重

 中国经济社会学前沿状况

  一 经济社会学特色理解与辩驳:对象、视角与方法问题

  二 产权的社会学视角

  三 金融社会学与宏观经济社会学

  四 简要的结论与讨论:中国经济社会学的责任担当

 大胆创新 稳步前进

  一

  二

  三

 都市人类学研究述评

  一 城市少数民族研究

   (一)少数民族城市适应研究

   (二)少数民族地区都市化研究

   (三)国际都市化进程中的境外族群关系研究

  二 从农民工到城市新移民研究

   (一)国外新移民研究

    1.移民起始动因的研究

    2.移民延续或是移民适应的研究

    3.移民公民权利的研究

   (二)国内新移民研究

    1.“城市新移民”概念的界定

    2.新移民市民化

    3.新移民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4.新移民与底层社会

  三 都市社区研究

   (一)国外都市社区研究

    1.传统与现代的割裂——社区消失论

    2.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社区拯救论

    3.传统的上升式回归——社区解放论

   (二)中国都市社区研究

  小结

 法律声明

本书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在选题上,重点突出了近一两年来最新的学术前沿问题。本书选择近一两年来我国社会科学中最具前沿性质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为主题。将这些主题的研究结果撰写成报告,从而使广大读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向和基本的学术信息。第二,在内容上,以最具有“前沿”特征(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问题)来定位,准确把握那些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价值和重要学术生长点的选题。同时,严格奉行“宁缺勿滥”的原则,保证推出真正的学术佳作。

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2007年11月13日《河南日报》。

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辛子陵:《合成一个新东西——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炎黄春秋》2008年第7期。

朱佳木:《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联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朱佳木:《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联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学理论》2008年第12期。

朱佳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把当代所办成马克思主义国史编研的坚强阵地》(在当代所200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朱佳木:《警惕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断限问题上的“理论陷阱”》,《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10期。

李方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8期。

孙武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5期。

李捷:《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探源》,《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7期。

李慎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探索和贡献》,《人民论坛》2008年第9期。

李佑新、陈龙:《继承、创新与挑战——沃马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的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7期。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

刘云山:《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求是》2008年第2期。

黄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研究述评》,《理论界》2008年第12期。

文记东:《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5期。

程中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5期。

肖贵清:《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严书翰:《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最新成果》,《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赵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红旗文稿》2008年第4期。

沈宝祥:《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现实特色及未来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吴振坤:《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成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刊》2008年第10期。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访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12期。

聂运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

严书翰:《对世纪性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http://www.people.com.cn,2007-11-27。

何毅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

苏荣:《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11月20日《学习时报》。

秦益成、李荷英:《如何对待资本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主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8年第5期。

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

李朝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2008年1月23日《学习时报》。

蒯正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张维忠:《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综述》,《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邵宪梅、韩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若干重要问题述评》,《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吴佩芬:《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袁秉达、郑云天:《国内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上/下),《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第8、9期。

刘长军、夏德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卢阳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述评》,《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11期。

郑又贤、叶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研究综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2期。

王伟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求是》2008年第2期。

赵曜:《〈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求是》2008年第12期。

严书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红旗文稿》2008年第12期。

夏兴有、韩金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红旗文稿》2008年第16期。

张兴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认识与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王作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季正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王伟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杨春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张星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2期。

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包心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俄〕杰柳辛:《“中国的资本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冯雷:《海外人士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1期。

李成毅:《德国学者彼德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看法》,《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第11期。

李其庆:《法国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批驳两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

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世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徐觉哉研究员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0期。

文兵:《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第7期。

俞可平:《美国德里克教授谈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1993年第9期。

马启民:《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杜平:《“中国特色”到了关键时候》,2009年3月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杨金海、吕增奎:《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期。

路爱国:《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得失——国外评价和看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6期。

〔比利时〕博杜安·德克思:《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若干问题解答》,吕华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5年第5期。

〔美〕哈利·R.阿尔罗德汉:《“中国威胁”论批判》,李冬梅编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美〕阿里夫·德里克:《东亚的现代性与革命:区域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谭翠莺、曹义恒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远山编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波兰〕亚当·沙夫:《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新型社会主义》,郭增麟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4期、2001年第1期。

郭增麟:《沙夫对苏东剧变的反思和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8期、第10期。

〔波兰〕亚当·沙夫:《我的中国观》,郭增麟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波兰〕亚当·沙夫:《需要一种新的左派》,柴方国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4期。

〔日〕堀悦夫:《在崛起与衰退之间——一个日本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考》,林新奇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康绍邦主编《世界的反响:国外人士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出版社,1997。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39~240页。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兴起》,2006年2月9日《光明日报》。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刘士林、程相占、钱文亮:《城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笔谈》,《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程相占:《西方大都市带思想要略》,《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李京文:《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城市群(圈)的出现及对投资的需求》,《创新》2008年第3期。

严明:《东亚都市的特征比较》,《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刘士林:《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路向》,《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

刘士林:《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学术研究》2007年第10期。

曾军:《中国都市文化研究:范式及其问题》,《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刘士林:《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刘士林:《“新农村”与“城市群”的相克与相生》,《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2期。

刘士林:《马克思哲学与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5月8日《光明日报》。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美〕阿诺德·伯林特:《审美生态学与城市环境》,程相占译,《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刘士林:《重视当代都市文化的审美研究》,2006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刘士林:《社会的都市化与审美问题的当代性》,《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刘士林:《暮色中的工厂:都市化进程中的审美景观生产》,《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

耿波:《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审美文化》,《求是学刊》2007年第3期。

龚建周、夏北成:《城市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安全——以广州为例》,科学出版社,2008。

郭泺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单霁翔:《略论开展城市文化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

高小康:《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术创新》,《新华文摘》2008年第19期。

高小康:《“双三角”: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评论》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

曾军:《市民化进程与城市文化传承》,《学术界》2007年第4期。

刘士林、耿波、李正爱等:《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汤一介、曾繁仁等:《儒学与都市文化的对话》,2006年5月23日《光明日报》。

刘士林:《城市中的礼与乐》,2006年5月23日《光明日报》。

刘士林:《艺术与城市文明——刘士林教授在上海师大“双三角论坛”上的讲演》,2006年7月9日《文汇报》。

刘士林:《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问题》,2005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

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李正爱:《江南都市群的历史源流及其文化研究的价值》,《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刘士林、李正爱、曾军:《“文化城市的理论资源与现实问题”笔谈》,《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刘士林、查清华、朱逸宁:《“诗性人文学术与江南城市研究”(专题讨论)》,《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单霁翔:《关注我国城市文化特色危机问题》,2008年3月8日《文汇报》。

付宝华:《古典城市主题文化各元素应协调发展》,2008年1月15日《中国文化报》。

曾军:《都市文化生产的主体阐释》,《求是学刊》2007年第3期。

戴俭:《公园绿地“缩水”:城市待解之痛》,2008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刘士林、汪涛、严明:《“市民广场与城市空间生产”笔谈》,《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高小康:《文化冲突时代的都市美学》,《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与文艺美学的当代性问题》,《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赵勇:《城市经验与文学现代性断想》,《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林耿、周锐波:《大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韩林飞、麦瑞吉:《北京·米兰——当代城市的异质空间》,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郭永昌:《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以上海为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赵晔琴:《“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黄春晓:《城市女性社会空间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黄勇:《西部城市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陈东等:《城市化大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四大地域十二个省会城市的实证分析》,《城市问题》2008年第6期。

杨哲:《城市空间:真实·想象·认知——厦门城市空间与建筑发展历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王春才:《城市空间演化与交通的互馈解析》,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郭力君:《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黄奕龙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水系结构变化特征——以深圳市为例》,《地理研究》2008年第5期。

冯雷:《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四个主题——对后现代空间论的批判性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苏尚锋:《空间理论的三次论争与“空间转向”》,《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乔以钢、洪武奇:《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概念》,《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黄卓越:《博客写作与公共空间的私人化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李建磊、邱运华:《国家大剧院与北京都市空间想象》,《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刘士林:《以“大都市”与“城市群”的拔节声作证——纪念中国城市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与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美〕J.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易晓明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乔治·普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路文彬:《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失聪》,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申载春:《影视与小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Walter Benjamin,One-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 ,trans.Edmund Jephcott and Kingsley,London:Verso,1992.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赵宝煦主编《政治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杨光斌:a.《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其理论价值:从社会中心主义到国家中心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4期。

杨光斌:b.《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央—地方关系新论:理论、现实与政策》,《学海》2007年第1期。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杨光斌、高卫民:《探索新制度主义的宏观属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吴玉山:《观察中国:后极权资本主义发展国家——苏东与东亚模式的揉合》,徐斯俭、吴玉山主编《党国蜕变:中共政权的精英与政策》,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7。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潘维:《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

林尚立:《协商政治——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变化》,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1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俞可平:《增量民主:“三轮两票”制镇长选举的政治学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3期。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康小光:《90年代大陆政治稳定性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8月号。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丝莲和史泰默:《比较政治学中的历史制度学派》,《社会经济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8。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徐湘林:《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策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7。

王长江:《关于时代发展与政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1期。

王长江:《重视对“党的利益”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何增科:《政党的转型和现代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2期。

陈明明:《革命党·统治党·执政党——关于政党及其革新的一项词语梳理》,《中山大学政治学评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郑永年:《人本社会主义、政治转型及其党的执政能力》,第5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会议论文,2004。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期。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荣敬本、高新军、何增科、杨雪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黄延中、杨大力:《中国的官僚能力与国家—社会关系》,《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第2期。

朱光磊、杨立武:《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康明斯:《无蜘蛛之网,无网之蜘蛛:发展型国家的系谱》,见〔美〕科利《国家引导的发展:全球边缘地区的政治权力与工业化》,吉林出版集团,2008。

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杨光斌、李月军:《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学海》2008年第2期。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Theda Skocpol,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and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Yang Guangbin,“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State Power Structure and its Operatio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15,no.46,Feb.2006,pp.43-68.

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Bruce J.Dickson,(a)Red Capitalists in China:The Party,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Lianjiang Li and Kevin J.O’ Brien,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vol.31,no.2,January 1999,pp.167-186.

Yingyi Qian and Barry R.Weingast,“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11,no.4,Fall 1997.

Yongnian Zheng,De Facto Federalism and Dynamics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06.

〔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6。

〔美〕杰伊·D.怀特、盖·B.亚当斯:《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刘亚平、高洁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孙柏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陈振明:《理解公共事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王乐夫主编《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谢庆奎、佟福玲:《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张康之:《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赵晖:《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陈红太、李严昌:《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四种模式》,《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7期。

程倩:《“服务行政”:从概念到模式》,《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迟福林:《适时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2003年7月16日《经济参考报》。

褚添有:《构建服务型政府:多维理论之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顾爱华:《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李景鹏:《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新视野》2004年第5期。

刘熙瑞、段龙飞:《服务型政府:本质及其理论基础》,《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刘祖云:《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基于张康之教授社会治理模式分析框架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彭向刚:《论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3期。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报告》,《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2003)》,商务印书馆,2007。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2004)》,商务印书馆,2007。

李维安等:《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李维安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3期。

Christian Strenger,“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corecard:A Too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Corp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4,vol.12,no.1,pp.11-15.

E.Fama,M.Jensen,“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vol.26,no.2,pp.301-325.

M.C.Jensen,W.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976,pp.305-360.

Mark L.Defond,Mingyi Hung,“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vidence from Worldwide CEO Turnover”,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4,vol.42,no.2,pp.269-312.

Michael S.Gibson,“I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effective in Emerging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3,vol.38,no.1,pp.231-252.

William D.Schneper,Mauro F.Guillen,“Stakeholder Righ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Hostile Takeover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4,vol.49,pp.263-295.

O.E.Williamson,“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2,1979,pp.233-261.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陈卫东:《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樊崇义:《刑事审判前程序改革实证研究——侦查讯问程序中律师在场试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田文昌、陈瑞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律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7。

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张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德〕罗克信:《德国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

蔡维力、张爱军:《当代中国的劳资博弈——〈劳动合同法〉焦点条款的法经济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曹燕:《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域外经验与本土资源》,《兰州学刊》2008年第5期。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派遣——论我国劳动派遣的作用及其法律规制》,周长征主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常凯:《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治化》,《检察风云》2007年第6期。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当代法学》2006年第6期。

常凯:《劳权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之义》,《中国劳动》2004年第1期。

常凯:《劳权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陈爱江:《就业与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程延园:《〈劳动合同法〉: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如何平衡劳动者与企业的权益》,《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董保华、邱婕:《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作去强扶弱的调整》,《中国劳动》2006年第9期。

董保华:《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法商研究》2006年第3期。

董保华:《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动力派遣》,《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董保华:《劳动立法如何应对第三次就业高峰》,《中国劳动》2007年第4期。

董保华:《劳动力派遣》,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董保华:《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中国劳动》2005年第6期。

董保华:《论非标准劳动关系》,《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董保华:《论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商研究》2007年第6期。

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

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董文军:《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当代法学》2008年第3期。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当代法学》2006年第6期。

顾伟峰:《浅析派遣员工权益之保障》,丁薛祥主编《人才派遣理论规范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6。

关怀:《〈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法学杂志》2006年第5期。

郭晋晖:《〈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2006年4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

何小勇:《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中国劳动》2004年第11期。

黄燕东、杨宜勇:《美、德、日集体谈判制度的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姜颖:《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

姜颖:《劳动合同期限的立法探讨》,《法学杂志》2006年第5期。

金英杰:《试论职业稳定权——兼谈瑞典劳动法对我国劳动权内涵的启示》,林嘉主编《劳动法评论》(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黎建飞:《“派遣劳动”应当缓行》,《法学家》2005年第5期。

李静:《〈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条款的缺陷与完善》,《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

李坤刚:《劳动合同法中的抑制与平衡》,《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李坤刚:《劳动者派遣:起因与规制》,载周长征主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李坤刚:《试论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载叶静漪、周长征主编《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中国与国外劳动法制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李坤刚:《我国的劳动派遣及法律规制初探》,《2005年广东省人力资源派遣高峰研讨会论文集》。

李培志:《劳动合同法应全力扭转合同短期化趋势》,《中国劳动》2006年第2期。

林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制度创新及影响评价》,《法学家》2008年第2期。

刘诚:《论劳动合同立法的指导原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刘诚:《全球化背景下劳动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工会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刘福奇:《对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刘勇:《市场、公权力与公平就业——解读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之公平就业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娄银生:《给劳务派遣戴上“紧箍咒”》,2006年8月11日《人民法院报》。

〔日〕马渡淳一郎:《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邱骏彦:《劳资争议处理之自主解决与公的解决方式》,载董保华主编《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屠国明:《上海市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载周长征主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沈水生:《辩证看待劳动合同短期化》,2006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孙德强:《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进步、缺陷及其完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汪伟:《劳动合同法草案引发法学界分化》,2006年5月24日《新民周刊》。

汪伟:《常凯:“劳资不成熟,公权需介入”》,2006年5月25日《新民周刊》。

王辉:《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价值评析及制度重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王全兴、侯玲玲:《我国劳动派遣的负面作用及其立法对策》,载丁薛祥主编《人才派遣理论规范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6。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中国劳动》2004年第4期。

王全兴:《就业权实现的劳动合同法保障——审视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一种新视角》,《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王全兴:《劳动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

王全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关系走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法学》2006年第9期。

王全兴:《劳动派遣是“鸡刀”还是“牛刀”——我国劳动派遣的现实本质及其矫正》,《当代法学》2006年第6期。

王全兴:《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基本取向》,《中国劳动》2005年第7期。

谢增毅:《对〈劳动合同法〉若干不足的反思》,《法学杂志》2007年第6期。

杨怀印、鞠志红:《我国社会灵活就业制度的设计原则与操作策略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0期。

杨伟国:《中国就业政策的三大支柱》,《新视野》2008年第2期。

杨燕绥、赵建国:《灵活用工与弹性就业机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应飞虎:《权利倾斜性配置的度——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思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张冬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和完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章群:《〈就业促进法〉立法的理性思考》,《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张卫东:《平等就业权初论》,《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张宪民、郭文龙:《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调整》,《中国劳动》2006年第8期。

张彦:《非正规就业:理论层面上的社会承认》,《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张忠谦:《从仲裁的本质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仲裁研究》2007年第3期。

赵慧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劳资共同发展——常凯教授谈〈劳动合同法〉中的热点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3期。

郑爱青:《法国劳动法对劳动力派遣行为的规范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载周长征主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郑功成:《构建和发展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国人大》2007年第13期。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法学家》2008年第2期。

郑尚元:《雇佣关系调整的法律分界——民法与劳动法调整雇佣类合同关系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郑尚元:《劳动派遣之立法因应——劳动派遣之社会价值与负效应》,载周长征主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郑尚元:《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再定位——兼谈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审理之区界》,2007年6月5日《中国劳动保障报》。

周长征主编《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杨崇森:《专利法理论与应用》,台北三民书局,2007。

徐瑄:《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论知识产权法中的对价与衡平》,《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张清奎:《专利审查概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徐瑄:《关于知识产权的几个深层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徐瑄:《专利权垄断性的法哲学分析》,《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徐瑄:《“知识资产”的法律规制——知识产权的客体及法律属性分析》,《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

徐瑄:《知识产权法典化的思考》,《南方经济》2002年第8期。

张韬略、张伟君:《公共健康危机下的专利强制许可——对我国〈专利法〉第49条的修改建议》,《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5期。

何怀文:《现有技术抗辩中的技术比对规则——兼议专利法修订中现有技术抗辩建构》,《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年第3期。

吴玉和:《公知技术抗辩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中国专利与商标》2007年第3期。

徐燕:《打造创新型国家的法律之盾——访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中国人大》2008年第20期。

刘文学:《与时俱进的专利法修法之路》,《中国人大》2008年第20期。

梁国栋:《把根留住——我国修改专利法保护遗传资源》,《中国人大》2008年第20期。

魏玮:《美国专利审判中的等同原则及其借鉴——以“利益平衡”为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李涛:《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等同原则的演进及其借鉴》,《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9期。

谭筱清、王燕仓:《对等同原则适用限制条件的探讨》,《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

魏玮:《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适用的几个问题》,《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陈震:《专利共有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议专利法修改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9期。

蒋小慧:《职务发明制度中利益分配机制的比较研究及借鉴》,《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6期。

马秀山:《“绝对新颖性”的不同看法论》,《发明与创新》2008年第8期。

刘新林:《专利新颖性判断标准或将变动》,《法人杂志》2008年第9期。

陶然:《“绝对新颖”能减少纠纷》,《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第10期。

陈慧婷:《浅析〈专利法修订草案〉就TRIPS之药品可及性措施的修订》,《现代商业》2008年第14期。

陈刚:《发达国家小专利立法的经验及启示》,《经济纵横》2008年第8期。

华鹰:《中药专利保护的优势与专利法的完善》,《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7期。

黄伟松:《中药复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10期。

牟文富:《中国专利法演进的动因及其知识供给》,《国际商务研究》2008年第4期。

闻雷:《适应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新形势——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修改草案》,《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第5期。

朱榄叶:《印度知识产权发展启示录》,《中国高新区》2008年第2期。

肖显静、丁云云:《转基因技术专利保护对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的影响——以TRIPs和CBD为背景》,《科技与法律》2008年第5期。

〔美〕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保罗·迪马乔:《内生的“野兽精神”:不确定性与风险的集体反应的社会学初探》,《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姚伟译,刘少杰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周长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莫洛·F.纪廉、南德尔·R .科林斯、保拉·英格兰、马歇尔·迈耶编《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姚伟译,刘少杰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王水雄、宋静、林虹译,王水雄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曹正汉:《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从博弈论的观点评中国社会学家的产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陈介玄:《金融如何建构社会?从生活世界到系统世界的转换》,未刊稿,2006。

陈介玄:《可转移性:一个金融社会学的可能研究取向》,未刊稿,2003。

高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高承恕、吴宗升:《股票市场的“资讯—知识”:对经济社会学“市场”概念的反省》,未刊稿,2003。

李友梅、李路路、蔡禾、邱泽奇主编《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文选》,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刘世定:《低层政府干预下的软风险约束与“农村合作基金会”》,《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华夏出版社,2003。

刘玉照:《非正式占有的制度化——山东BY镇乡镇企业改制的个案研究》,载王水雄主编《经济社会学(一):制度变迁中的行为逻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华夏出版社,2003。

王水雄:《金融工具、信用能力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社会》2007年第1期。

王水雄:《中国组织社会学研究状况述评》,《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张翔:《合会的信息汇聚机制——来自温州和台州等地区的初步证据》,《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张翔:《退出成本、信息和冲突——以一起标会会案的发生和解决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张小军:《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张争鹏:《无形财富的有形占有——以藏药现代化开发为例》,《北大清华人大三校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折晓叶、陈婴婴:《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周雪光:《“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蔡禾:《社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陈福平、黎熙元:《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社会》2008年第5期。

陈映芳:《中国城市下层研究的经纬和课题》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5/11/658.html。

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葛晓巍:《市场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分化及市民化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清华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焦怡雪:《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北京大学2007年博士后出站报告。

罗国辉:《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述评》,《学术界》2008年第2期。

秦晖:《城市化与贫民权利》,2008年4月13日《南方都市报》。

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王玲慧:《论上海边缘社区的和合发展》,同济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汪勇:《从自发走向自觉: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嬗变》,《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7期。

王远征:《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严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张继焦:《当代中国的都市人类学》,载瞿明安主编《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赵晔琴:《“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周大鸣、马建钊:《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张松、周旋旋:《城市保护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想空间》2006年第15期。

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夏季号。

〔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华夏出版社,200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新都市主义宪章:区域·“邻里”街区廊道·街块街道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Alan Smart,Li Zhang,“From the Mountains and the Fields”,China Information,vol.20,no.3 (2006),pp.481-518.

Li Zhang,Strangers in the C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