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日本右翼势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图书

Right-Wing Forces in Post-WWⅡ Jap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 Asia

SSAPID:101-2955-3077-12
ISBN:978-7-5097-4816-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以大量第一手史料披露了战后各个历史时期日本右翼运动的时代背景、运动方向、攻击矛头、手段策略等,揭示了右翼运动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变数,分析了东北亚国家及地区应对日本右翼运动的态度、方法和策略等。同时指出,右翼是日本社会的特殊产物,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右翼势力不会灭绝。为了有效地降低日本右翼的影响力,应该认识到日本决策层的政治倾向与美国因素是右翼运动的风向标;主张以理性的思维和策略的应对去了解日本,认识右翼;同时还要认识和支持日本社会的正义力量。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减弱右翼影响力的利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希亮
编 辑:宋荣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序章 日本右翼运动的源流

  第一节 从“民权主义”到“国权主义”

   一 “自由民权运动”的转向与玄洋社的成立

   二 玄洋社的早期活动

  第二节 右翼势力在侵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

   二 两次“满蒙独立运动”

   三 右翼势力对九一八事变的推波助澜

  第三节 日本右翼运动的林林总总

   一 日本右翼的流派

   二 军人法西斯右翼团体及政变事件

   三 战时体制下的右翼运动

   四 右翼运动的超国家主义特征

 第一章 美国占领时期的右翼势力与反共排华活动

  第一节 冷战形成,美国对日占领方针的转换

   一 右翼团体解散令

   二 美国占领政策的转换

   三 东京审判对右翼势力的宽容和放纵

    1.对A级战犯的右翼巨头网开一面

    2.对石原莞尔的庇护

    3.以解除公职替代法律审判

  第二节 反共右翼团体的抬头

   一 反共右翼团体抬头的背景

   二 反共右翼团体的涌现及其恐怖活动

  第三节 旧金山条约与右翼的复苏

   一 宽大和片面讲和的旧金山条约

   二 旧右翼团体的复出及其特征

   三 右翼复苏后的反共活动及参与竞选

  第四节 右翼势力的反苏反华浪潮与中苏两国的对日政策

   一 日苏领土纠纷及右翼的动作

   二 右翼势力的反共反华亲台浪潮

   三 中国政府对日政策的评析

 第二章 新安保体制及右翼势力促进运动,东北亚冷战格局的僵持

  第一节 新安保体制出台的国际国内背景

   一 岸信介内阁的内政外交

   二 岸信介内阁同右翼势力的关系

  第二节 新安保体制的确立与右翼促进运动

   一 安保斗争的掀起

   二 右翼势力的集结与安保促进运动

  第三节 安保斗争后右翼势力的恐怖活动

   一 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被刺杀事件

   二 袭击中央公论社社长嶋中鹏二事件

  第四节 韩日谈判与制造朝鲜半岛“危机”

   一 韩日谈判与右翼的言行障碍

   二 “三矢研究”及其影响

  第五节 岸政权时期的中日关系及右翼的作用力

   一 “国旗事件”与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

   二 所谓日本人“下落不明”纠纷与刘连仁事件

   三 组建“台湾帮”,充当反共亲台的“鼻祖”

   四 多渠道的中日民间交流和日本社会党代表团访华

   五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对日政策的得失

 第三章 “反YP体制运动”、“昭和维新运动”及其影响

  第一节 新右翼登场及“反YP体制运动”

   一 日本学生同盟的诞生

   二 三岛由纪夫事件

   三 新右翼团体的“反YP体制运动”

   四 新右翼的特征

  第二节 1970年代右翼的“昭和维新运动”

   一 右翼的“昭和维新运动”

   二 1970年安保斗争中的右翼

   三 洛克希德事件及同右翼的关联

  第三节 右翼对《韩日基本条约》及领土争端的负面影响

   一 《韩日基本条约》的签订及其波折

   二 右翼势力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屡生事端

  第四节 中国对日政策的演变与佐藤内阁敌视中国的政策

   一 “廖高贸易协定”的签订

   二 佐藤内阁敌视中国的政策与中日关系的倒退

   三 “台湾帮”第二代掌门人佐藤荣作及其右翼的反华亲台活动

 第四章 新保守主义时代的右翼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曾根内阁的新保守主义

   一 中曾根康弘的“战后政治总决算”

   二 第二次攻击教科书逆流

   三 文部大臣藤尾正行“失言”的背后

  第二节 新保守主义时代右翼运动的新动向

   一 右翼改宪运动的新战略

   二 从《靖国神社国家护持法案》到促进官方参拜靖国神社运动

   三 昭和天皇即位60年纪念活动与“大尝祭”

   四 右翼对追究战争责任运动的抵制和破坏

  第三节 中日恢复邦交后的蜜月期与第一次波折

   一 中日恢复邦交后的蜜月期

   二 围绕历史问题的第一次波折及中国对策

 第五章 1990年代知识界右翼团体的出现及其影响

  第一节 日本政治总体保守化及右倾化趋势

   一 自民党《大东亚战争的总括》的出笼

   二 “战后50年国会决议”的出台和右翼的闹剧

  第二节 知识界右翼团体的形成及其活跃

   一 “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及其“教育改革”主张

    1.国益至上原则

    2.战略性思考原则

    3.历史真实相对说

   二 “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与《国民的历史》

    1.民族差别观和人种战争说

    2.战争无正义和非正义之说

    3.“战争犯罪不只是日本”,“战胜国也是军国主义”

    4.《国民的历史》批判

   三 中村粲与“昭和史研究所”

   四 “日本历史修正协议会”

   五 日本舆论会及其他

  第三节 “正论派言论人”的出场及其谬说

   一 渡部升一的“日本国益说”

   二 小堀桂一郎的“东京审判史观”

   三 佐藤和男对国际法的歪曲

   四 上坂冬子的历史观

   五 谷泽永一与《恶魔的思想》

   六 中岛岭雄的中国观

   七 官僚学者冈崎久彦的“大东亚战争史观”

   八 西部迈的反谢罪主张

   九 樱井良子的“日本危机意识”

  第四节 知识界右翼与上层社会及传统右翼的关系

   一 同政治家集团和财界的默契

   二 社会右翼团体的呼应和支持

 第六章 围绕历史问题右翼运动的攻击矛头及其影响

  第一节 第三次攻击教科书逆流

   一 第三次攻击教科书逆流的背景

   二 教科书“改恶”运动的恶果

   三 “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教科书的出台

    1.对学习历史目的的歪曲诠释

    2.违背历史真实,宣扬“大和民族优越论”

    3.鼓吹“神国史观”和“皇国史观”

    4.歧视中国、朝鲜,为明治政府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张目

    5.美化殖民统治,推卸战争责任

    6.篡改和歪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7.隐匿日本的战争罪行和殖民统治的罪恶,颠倒加害与被害的关系

    8.攻击东京审判,否认战争的侵略性质

    9.吹捧昭和天皇,敌视中国和共产主义运动

  第二节 知识界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谬论

   一 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论争的简单回顾

    1.70年代的论争

    2.80年代“虚构派”的反扑

    3.90年代至今,论争的反复与尖锐化

   二 “虚构派”的主要观点

   三 “虚构派”的最近动向

    1.歪曲解释国际法,进而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

    2.在南京的中国军队“不具备交战资格”,所以不适用于国际法

    3.把放下武器的士兵称为“游击队”,制造大屠杀合理说

    4.屠杀溃逃兵正当说

    5.“虚构派”内部的分歧

  第三节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风波及右翼势力的催动

   一 小泉第一次参拜及舆论攻势

   二 靖国诉讼、富田日记风波及右翼势力的推波助澜

   三 知识界、舆论界右翼的“靖国情结”

    1.以《产经新闻》为代表的媒体的活跃

    2.知识界右翼的鼓噪

    3.靖国问题的症结及中韩国家的对策

 第七章 中日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及右翼的作用力

  第一节 为“大东亚战争”正名的战争观和历史观

   一 “东京审判史观”

   二 “自存自卫史观”与“亚洲解放史观”

   三 “自虐史观”

   四 “日本罪恶史观”

  第二节 战争遗留问题与民间被害诉讼

  第三节 “中国威胁论”与日本“价值观外交”

   一 散布“中国威胁论”

   二 “价值观外交”

  第四节 围绕台湾与领土纠纷问题的右翼论调及其行动

   一 右翼社会的“台湾生命线论”和“台独”情结

   二 钓鱼岛风波

   三 东海油气资源问题

  第五节 借题发挥和制造矛盾,右翼的仇共反华活动

   一 沈阳事件风波与右翼冲击中国领事馆事件

   二 借西藏动乱攻击中国

   三 对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抵制和攻击

   四 “田母神论文事件”与“田母神广岛讲演”

    1.主张日本打破“无核三原则”的禁锢,畅所欲言地“讨论”核问题

    2.公开鼓动日本应该发展核武器

    3.主张强化军事教育

    4.坚持错误的历史观

   五 人权幌子下的反华闹剧

  第六节 日本政权更迭与中日关系展望

   一 麻生政权与麻生献“真榊”

   二 民主党政权与中日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三 中日关系的展望

 结语 日本右翼问题的思考

  一 日本政治的总体保守化和右倾化趋势

   1.从经济时代转向政治时代

   2.另外立法,突破“专守防卫”的宪法原则

   3.政府领导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

   4.否认战争责任的“失言大臣”频频出现

   5.知识界右翼团体的出现带有特殊的意义

   6.在野党的弱势化及趋同性

   7.政治家右翼团体分外活跃

  二 右翼同执政当局、政党、宗教的关系

   1.同执政党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关系

   2.在同宗教的关系上,右翼运动的兴起与国家神道的确立几乎是同步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关于右翼同暴力团的关系

  三 日本右翼的社会地位及其作用

   1.右翼势力持续存在的必然性和继承性

   2.右翼的社会地位及政治理念

  四 日本右翼与东北亚国际关系

   1.右翼运动的主攻方向及影响力度

   2.鼓吹“强硬外交”,煽动日本同亚洲国家的对立情绪

   3.日本决策层的政治倾向与美国因素是右翼运动的风向标

  五 几点思考

   1.了解日本,认识右翼,是应对右翼势力的基本前提

   2.非感情因素的理性思考和策略应对,是将右翼影响力减弱到最低限度的有效利器

   3.多渠道交流,以民促官,是抵制右翼,发展中国对日关系的成功经验

   4.认识和支持日本社会的正义力量

本书以大量第一手史料披露了战后各个历史时期日本右翼运动的时代背景、运动方向、攻击矛头、手段策略等,揭示了右翼运动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变数,分析了东北亚国家及地区应对日本右翼运动的态度、方法和策略等。同时指出,右翼是日本社会的特殊产物,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右翼势力不会灭绝。为了有效地降低日本右翼的影响力,应该认识到日本决策层的政治倾向与美国因素是右翼运动的风向标;主张以理性的思维和策略的应对去了解日本,认识右翼;同时还要认识和支持日本社会的正义力量。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减弱右翼影响力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