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8

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图书

Gender perspective

SSAPID:101-2928-1035-53
ISBN:978-7-5097-069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内地选编的第一部有关台湾妇女/性别研究的论文选集,内容包括文化与性别形塑、职场与性别权力、和平与性别暴力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台湾妇女/性别研究文丛
作 者: 王金玲 林维红
编 辑:胡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一 文化与性别形塑

  神女论述与性别演义*

   一 神话原型/辞赋体类

   二 书写策略:自美自恋与同志道统

   三 实际效应:政治失恋与封建阉割

   四 结语:性别认同的文化仪式

  依违于妇德与才性之间*

   一 前言

   二 “贤媛篇”女性观的相关背景:传统四德与风神才辩

    (一)德言容功——着眼于“四德”的传统妇女观

    (二)风神才辩——由实用趋于审美的人物品鉴观

   三 “贤媛篇”中的女性风貌

    (一)“四德”与风神才辩的对话

    (二)个人才性与家庭/社会政治间的互动纠葛

   四 《世说新语·贤媛篇》的时代意义

    (一)从别见于《世说》其他各篇的女性叙写,看“贤媛篇”的宣示性意义

    (二)从汉魏六朝其他女性叙写,看“贤媛篇”的传承与创变*

   五 结语

  女无外事?*

   一 前言

   二 墓志碑铭的史料问题

   三 理想妇女形象的勾勒与解析

    (一)

    (二)

   四 结语

  妇道的养成*

   一 前言

   二 谁掌握教育权?

    1.家训制订者——从星冈公、竹亭公到曾国藩

    2.男性也是执教者

   三 妇道的养成

    1.曾家妇道的规范与实践——衣食粗细,缺一不可

    2.守旧与迎新——曾纪泽塑造“新女性”

     (1)旧学

     (2)新学

   四 结语

 二 职场与性别权力

  三姑六婆与时代评价*

   一 前言

   二 《金瓶梅》中的三姑六婆

    (一)内容意义

     1.三姑

     2.六婆

      (1)牙婆

      (2)媒婆

      (3)师婆

      (4)药婆

      (5)虔婆

      (6)稳婆

    (二)角色功能

     1.提供闺房信息娱乐

     2.闺房女性小额及特殊交易

     3.两性世界穿线人

    (三)角色特色

     1.能言善道——容易造成欺瞒哄骗的形象

     2.短视近利——容易造成背信忘义、见钱眼开的形象

   三 “三姑六婆”与时代需要

    (一)社会成因

    (二)货真价实的职业妇女

   四 与男性权力的紧张关系

    (一)西门庆对三姑六婆的态度

    (二)西门庆的排斥之一:薛王二姑子

    (三)西门庆的排斥之二:刘婆

   五 结论

  1930~1950:性别、医师专业和个人选择*

   一 前言

   二 个人、家庭、性别、专业与国家:一个理论的视角

   三 蔡阿信医师的案例*

   四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医师专业

    (一)国家强力介入与性别、种族歧视的“现代化”

    (二)性别双轨的区隔教育制度

    (三)医师的中产阶级优势地位

    (四)医师声誉吸引父母对女儿的投资

   五 中国内地的医师专业

    (一)西医无法赢得国家支持,达到垄断地位

    (二)男女共学,单轨学制区隔不明显

    (三)医师职业的声誉:实用和稳当

    (四)战乱时代中产阶级女性可能的自主空间

   六 结论

  性别关系建构的科技职场*

   一 科技是一种性别化的社会关系

   二 性别化的科技职场:她可以做任何工作,但不是工程师

   三 科技的技术/非技术对应社会的男/女关系

   四 性别角色认同:赋予和选择

   五 科技发展:性别化、阶级化和外劳化

   六 结论

 三 和平与性别暴力

  巧合或是必然*

   一 和平与暴力之内涵演变

   二 联合国“和平文化”运动

   三 女性主义与和平文化

   四 结语

  性暴力连续犯危险因子分析研究*

   一 前言

   二 名词释义

    (一)性罪犯(Sexual Offender)

    (二)性暴力连续犯

     1.性暴力连续犯法案的历史渊源

     2.性暴力连续犯法案之订定过程

     3.性暴力连续犯的定义

    (三)本研究名词之定义

     1.性罪犯

     2.性暴力连续犯

   三 研究目的

   四 文献探讨

    (一)1990年代以前之相关研究

    (二)1990年代后对SVP危险因子之研究

    (三)高危险评估量表

   五 研究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1.人口统计因素

     2.成长因素

     3.生活状态及生活习性

     4.犯罪史

     5.作案前的负面情绪

     6.作案前的壮胆行为

     7.作案前的准备

     8.作案时的行为

     9.作案后的反应

     10.人格倾向因素

      (1)与异性的相处能力

      (2)表达与沟通能力

      (3)忧郁量表

      (4)情绪基调

      (5)攻击

     11.认知特征类型

      (1)强奸虚构

      (2)男女对立意识

      (3)男尊女卑

      (4)否认量表

   六 研究结果

    (一)性暴力连续犯与一次犯的差异

     1.类别变项之卡方检定

      (1)过去性创伤经验

      (2)生活稳定状态

      (3)生活习性

      (4)过去犯罪历史

      (5)看A片或性犯罪幻想

      (6)作案前的准备

      (7)作案时的行为

      (8)作案时手法

     2.卡方检定比值高之变项

     3.连续变项之平均数差异检定结果

     4.小结

    (二)预测性暴力连续犯之最适预测模式

     1.第一种方法及结果

     2.第二种方法及结果

   七 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台湾地区性暴力连续犯之特质

      (1)人口统计变项、婚姻及工作稳定性

      (2)犯罪史

      (3)早期性侵害经验

      (4)表达沟通及情绪稳定性

      (5)性幻想、看A片及模仿A片

      (6)作案时的行为

     2.本研究结果呼应渥尔夫所提出的性侵害循环模式

     3.可用以预测性暴力连续犯的鉴别因子

    (二)建议

     1.可依各鉴别因子重要性的比重,发展出本土性的高危险评估量表(high risk assessment tool)

     2.辅导与教育之重要性——应注意早期性侵害之受害者

     3.对未来研究之建议

   附录一

   附录二

  当西方精英碰上本土原生*

   一 缘起西方

    (一)性骚扰是一种性别歧视——性骚扰法理界定的基础

    (二)从流行率研究到整合性模式的提出——实证性研究的进展

   二 台湾性骚扰的事例与相关研究

    (一)西方的专家概念与本土原生的日常概念之间——性骚扰定义的认知差距

    (二)隐含在性骚扰定义中的“身体自主权”及“权力差异”

    (三)沉默的羔羊——校园性骚扰的应对

    (四)咨商、协调及正义之间——校园性骚扰的处理模式

   三 问题的提出与探究

    (一)资料的汇集与处理

    (二)案例概要

    (三)研究结果的诠释与省思:处理过程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脉络

     1.对女性受害者的双重束缚——贬斥其价值感并对其污名化

     2.性别养成的文化脉络——对性骚扰反应之西方与本土对话

     3.性别的权力机制——异性同伴间是男欢女爱,还是权力关系?

     4.以追求之名行骚扰之实——挪用女性主义与情欲解放作为骚扰的借口

     5.“阴谋论”盛行

     6.科层体制的组织文化——团体重于个人及男性优先的考虑

     7.“秋后算账”的惩处风格

     8.偏颇的正义观——源自“中庸思维”的折中式风格

     9.“人品论”的陷阱——众数决的压力与分化

   四 结语

  双重家锁:受虐妇女的母职经验*

   一 前言

    (一)受虐母亲的处境艰难无人理解

    (二)本土缺乏受虐母职的实证研究

    (三)福利服务长期忽视受虐母职的问题

   二 文献回顾

    (一)母职内涵的社会文化建构

     1.社会学观点

     2.传统文化观点

      (1)负责促成丈夫和子女成就以及家族传承

      (2)社会资源有助母职实践

      (3)女性多重角色对母职的加压

     3.专家所认定的母职

    (二)母职迷思与受虐

     1.母职的表现成为施虐的借口

      (1)因教养方式引发争执而受虐

      (2)因母职而备受操控威胁

     2.因母职而受困

    (三)受虐扭曲母职的行为

     1.母亲虐儿的问题

      (1)受虐压力引发虐儿

      (2)照顾时间过长而引发虐儿

      (3)庇护在外,虐儿减少

     2.母职扭曲的原因

      (1)保护自己

      (2)保护小孩

      (3)释放受虐的情绪

      (4)自伤的变异

    (四)受虐母亲遭受不合理指责

     1.弱势难以照顾弱势

     2.忽视受虐妇女处境的艰难

   三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选样标准

     2.抽样方法

     3.抽样策略

    (二)数据收集方法

     1.深度访谈法

     2.参与观察法

     3.阅读个案记录

    (三)研究过程

     1.研究程序

     2.访谈过程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可信度与伦理考虑

     1.可信度的努力

     2.伦理考虑

   四 研究发现

    (一)母职与妇女受虐经验的相关性

     1.照顾与受虐

      (1)利用孩子控制母亲

      (2)为保护孩子而受虐

      (3)顾虑孩子安全而不敢离开

      (4)为了孩子安全而无法离婚

     2.生育与受虐

      (1)胎儿也受虐

      (2)怀孕不是理由

      (3)没有不生育的自主权

      (4)堕胎等于杀人

      (5)生育日是受难日——永远的“痛”

      (6)产后缺补

      (7)生育受伤,还要工作

      (8)婴儿哭啕,母子皆危险

     3.亲情与受虐

      (1)舍不得孩子

      (2)担心孩子

     4.母职与突围

      (1)母爱促使她可以承受更多

      (2)母爱是续命丸

      (3)母爱激发对暴力的反抗

      (4)母爱使她脱离暴力

    (二)社会文化建构下的母职困境

     1.经济权力弱势

      (1)无米之炊的母职困境

      (2)没有钱,也就没有权

      (3)没有权,也就没有钱

      (4)钱权两空的性别逻辑

     2.母职的社会孤立

      (1)父职失落

      (2)公婆排“外”

      (3)娘家不助“赔钱货”

     3.弱势照顾弱势

      (1)无法保护孩子免于父亲的伤害

      (2)母亲无心的伤害

     4.母女关系的爱恨纠葛

      (1)理想母职造成母女关系的破裂

      (2)因为认同父亲而指责母亲

      (3)传统母职文化对受虐母亲的抹黑

   五 讨论与建议

    (一)重要发现与讨论:解构母职困境的性别意涵

     1.女性的钱权弱势

     2.传统母职造成女性孤立

     3.指责受虐母亲的性别意涵

     4.母女爱恨纠葛背后的性别结构

     5.社会文化建构下母职困境的突围

    (二)研究建议

     1.福利体制方面

     2.婚姻暴力防治体系方面

 编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处在某种性别盲点或性别偏见之中,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性别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为热门的三大议题之一,是学术研究和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视角,也是人们改变生活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内地选编的第一部有关台湾妇女/性别研究的论文选集,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理念,而书中的观点和理论也将有助于今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推动我们开创一种新的人生。

曹道衡,1992,《汉魏六朝辞赋》,台北:群玉堂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陈世骧,1977,《论时:屈赋发微》,《幼狮月刊》,第45卷第2期、第3期。

董小英,1994,《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

范文澜,1978,《文心雕龙注》,台北:台湾开明书店。

韩经太,1990,《心灵现实的艺术透视》,北京:现代出版社。

贺明明译,1989,《弗洛依德著作选》,台北:唐山出版社。

洪兴祖,1977,《楚辞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

简宗梧,1993,《汉赋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康正果,1991,《风骚与艳情》,台北:云龙出版社。

柯庆明、曾永义,1978,《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北:成文出版社。

刘斯翰,1989,《汉赋——唯美文学之潮》,广州:文化出版社。

鲁瑞菁,1996,《高唐赋的民俗神话底蕴研究》,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毛庆,1992,《论宋玉辞赋的女性美及其创作心态》,《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第19卷第3期。

矛锋,1996,《同性恋文学史》,台北: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屈雅君,1995,《对于中国传统男性文学形象的女性主义注视》,载于高琳编《论女性文学——中外女性文学国际研讨文选》,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第105~117页。

施淑,1969,《九歌天问二招的成立背景与楚辞文学精神的探讨》,台北:台湾大学文史丛刊。

司马迁,1974,《史记·屈贾列传》,台北:洪氏出版社。

萧统,1975,《昭明文选》,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

颜昆阳,1994,《汉代楚辞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载于《第二届中国诗学会议论文集》,彰化:彰化师范大学编印。

游国恩,1977,《楚辞女性中心说》,载于《楚辞论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

余英时,1980,《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载于《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4~76页。

张淑香,1996,《邂逅神女——解〈老残游记二编〉逸云说法》,载于《中国文学的多层面探讨》(《语文、情性、义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中文系发行。

周华山,1995,《同志论》,香港:同志研究社出版。

周蕾,1995,《男性自恋与国家民族文化——陈凯歌〈孩子王〉中的主体性》,载于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第93~137页。

朱碧莲,1993,《楚辞论稿》,上海:三联书店。

Freud,1914,“On Narcissism:An Introduction”,in John Rickman(ed.),1957,A General Selection from the Works of Sigmund Freud. New York:Doubleday,pp.105-123.

班固,1981,《汉书》,台北:鼎文书局。

陈鹏,1990,《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杜芳琴,1988,《女性观念的衍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段玉裁,1977,《说文解字注》,台北:兰台书局。

范晔,1981,《后汉书》,台北:鼎文书局。

何启民,1982,《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

何晏等,1979,《论语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

李泽厚,1987,《中国美学史》,台北:谷风出版社。

刘向,1972,《列女传》,台北:商务印书馆。

刘咏聪,1995,《女性与历史——中国传统观念新探》,台北:商务印书馆。

鲁迅,1988,《中国小说史》,台北:崇文堂出版社。

马森,1992,《中国文化的女性地位:〈列女传〉的意义》,《国魂》,第555期。

毛汉光,1988,《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梅家玲,1994,《〈世说新语〉的叙事艺术——兼论其对中国叙事传统的传承与创变》,台湾《“国科会”研究丛刊:人文及社会科学》,第4卷第1期。

牟宗三,1983,《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

屈万里,1977,《诗经释义》,台北:华岗出版社。

司马迁,1974,《史记》,台北:洪氏出版社。

苏绍兴,1987,《两晋南朝的世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唐君毅,1984,《中国哲学原论》,台北:学生书局。

田余庆,1989,《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弼等,1979,《周易正义》,台北:艺文印书馆。

徐秉愉,1987,《正位于内——传统社会的妇女》,载于《中国文化新论:吾土与吾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杨勇,1974,《世说新语校笺》,台北:明伦出版社。

杨勇,1970,《〈世说新语〉“书名”、“卷帙”、“版本”考》,《东方文化》,第8卷第2期。

叶庆炳,1978,《中国文学史》,台北:弘道文化事业公司。

余嘉锡,1984,《世说新语笺疏》,台北:华正书局。

余英时,1980,《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曾昭旭,1983,《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婚姻观》,《鹅湖》,第9卷第1期。

张蓓蓓,1983,《汉晋人物品鉴研究》,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张敬,1981,《列女传与其作者》,载于《中国妇女史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第50~60页。

张淑香,1992,《三面夏娃——汉魏六朝诗中女性美的塑像》,载于《抒情传统的省思与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

郑玄,1979,《礼记正义》,台北:艺文印书馆。

郑玄,1979,《仪礼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

《北京图书馆藏墓志拓片目录》,1990,北京:中华书局。

毕仲游,《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台集》。

蔡襄,《文渊阁四库全书·端明集》。

晁补之,《四部丛刊初编·鸡肋集》。

晁说之,《四部丛刊续编·嵩山集》。

陈东原,1977,《中国妇女生活史》,台北:商务印书馆。

陈师道,《适园丛书·后山先生集》。

陈襄,《文渊阁四库全书·古灵集》。

程颐,1981,《河南程氏文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二程集第二册。

程颢,1981,《河南程氏文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二程集第二册。

范纯仁,《范忠宣集》,宣统庚戌(二年),重雕岁寒堂本(《范文正忠宣二公全集》)。

范仲淹,《四部丛刊初编·范文正公集》。

范祖禹,《文渊阁四库全书·范太史集》。

傅察,《文渊阁四库全书·忠肃集》。

韩琦,《文渊阁四库全书·安阳集》。

韩维,《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

胡宿,《文渊阁四库全书·文恭集》。

华镇,《文渊阁四库全书·云裳居士集》。

黄裳,《文渊阁四库全书·演山集》。

黄庶,《文渊阁四库全书·伐檀集》。

黄庭坚,《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

孔武仲,《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

李复,《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

李觏,1981,《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

李 ,《文渊阁四库全书·济南集》。

李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

李昭,《文渊阁四库全书·乐静集》。

李之仪,《丛书集成初编·姑溪居士文集》。

刘安节,《文渊阁四库全书·刘左史集》。

刘安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给事集》。

刘攽,《丛书集成初编·彭城集》。

刘敝,《丛书集成初编·公是集》。

刘弇,《文渊阁四库全书·龙云集》。

刘挚,《丛书集成初编·忠肃集》。

刘子健,1963,《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香港:龙门书店。

柳开,《文渊阁四库全书·河东集》。

陆佃,《文渊阁四库全书·陶山集》。

吕南公,《文渊阁四库全书·灌园集》。

吕陶,《丛书集成初编·净德集》。

毛滂,《文渊阁四库全书·东堂集》。

梅尧臣,《四部丛刊初编·宛陵先生集》。

米芾,《文渊阁四库全书·宝晋英光集》。

慕容彦逢,《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堂集》。

穆修,《文渊阁四库全书·穆参军集》。

欧阳修,《国学基本丛书·欧阳永叔集》。

《千唐志斋藏志》,1983,北京:文物出版社。

强至,《丛书集成初编·祠部集》。

秦观,《文渊阁四库全书·淮海集》。

《全宋文》,1988,成都:巴蜀书社。

仁井田陞,1954,《中國の農村家族》,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沈遘,《文渊阁四库全书·西溪集》。

沈括,《文渊阁四库全书·长兴集》。

沈辽,《文渊阁四库全书·云巢编》。

释惠洪,《四部丛刊初编·石门文字禅》。

释契嵩,《四部丛刊三编·镡津文集》。

司马光,《文渊阁四库全书·傅家集》。

司马光,《书仪》,同治七年,江苏书局刊本。

四锡,《咸平集》,李氏宜秋馆刊本。

宋祁,《丛书集成初编·景文集》。

宋庠,《丛书集成初编·元宪集》。

苏过,《知不足斋·斜川集》。

苏舜钦,《四部丛刊初编·苏学士集》。

苏颂,1960,《苏魏公文集》,台北:青友出版社乙丑重刊本。

苏洵,《四部丛刊初编·嘉祐集》。

苏辙,1987,《栾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

唐庚,《文渊阁四库全书·眉山集》。

王安礼,《文渊阁四库全书·王魏公集》。

王安石,沈卓然重编,1973,《王安石全集》,台北:河洛夏学丛书影印本。

王令,沈文倬校点,1980,《王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禹偁,《国学基本丛书·小畜集》。

文同,《四部丛刊初编·丹渊集》。

文彦博,《文渊阁四库全书·潞公文集》。

夏竦,《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庄集》。

谢 ,《文渊阁四库全书·竹友集》。

谢逸,《文渊阁四库全书·溪堂集》。

徐积,《节孝集》,宣统三年,本支后裔重刊本。

徐师曾,《文体明辩》,万历辛卯,重刊八年吴江董氏寿桧堂刊本。

徐铉,《徐骑省集》,光绪癸巳夏季,三校黔南李氏藏版。

许翰,《文渊阁四库全书·襄陵文集》。

杨杰,《文渊阁四库全书·无为集》。

杨亿,《武夷新集》,嘉庆十六年,留香室祝氏开雕本。

尹洙,《文渊阁四库全书·河南集》。

游酢,《文渊阁四库全书·游 山集》。

余靖,《文渊阁四库全书·武溪集》。

曾巩,《四部丛刊初编·元丰类稿》。

曾肇,《文渊阁四库全书·曲阜集》。

张邦炜,1989,《婚姻与社会——宋代》,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张方平,《文渊阁四库全书·乐全集》。

张耒,《丛书集成初编·柯山集》。

张舜民,《知不足斋·画墁集》。

张咏,《文渊阁四库全书·乖崖集》。

张载,《张子全书》,高安朱文端公校楫藏书十三种。

赵鼎臣,《文渊阁四库全书·竹隐畸士集》。

赵 ,《文渊阁四库全书·清献集》。

赵彦卫,《涉闻梓旧本·云麓漫钞》。

赵翼,《陔余丛考》,台北:世界书局读书札记丛刊。

郑侠,《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

郑獬,《湖北先正遗书·陨溪集》。

周敦颐,《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

周行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浮沚集》。

朱弁,《知不足斋·曲洧旧闻》。

朱长文,《文渊阁四库全书·乐圃余稿》。

邹浩,《道乡集》,道光辛卯,校刊光绪己亥重刊本。

祖无择,《文渊阁四库全书·龙学文集》。

Birge,Bettine,1986,Chu Hsi and Women’s Education in Neo Confuc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nn,Susan,1991,“Grooming a Daughter for Marriage-Brides and Wives in the Mid-Ch’ing Period”,in Marriage and Inequality in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陈东有,1992,《金瓶梅论集》,台北:贯雅文化。

兰陵笑笑生,1963,《金瓶梅词话》,日本:大安株式会社(据明万历丁巳刻本影印)。

李东阳,1984,《大明会典》,载于《元明史料丛编》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林保淳,1995,《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三姑六婆”》,载于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人物类型与中国市井文化》,台北:学生书局。

刘攽,1965,《贡父诗话》,载于严一萍选辑《百部丛书集成》第二辑,《百川学海》第七函,台北:艺文印书馆。

刘师古,1996,《金瓶梅研究》,台北:宋氏照远。

孟昭连,2000,《漫话金瓶梅》,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潘承玉,1999,《金瓶梅新证》,合肥:黄山书社。

孙逊,2000,《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陶宗仪,1985,《辍耕录》,《丛书集成初稿》第219册,北京:中华书局。

王志弘,1998,《后现代的思考空间——爱德华·索雅(Edward W.Soja)思想评介》,载于《流动、空间与社会:1991~1997论文选》,台北:田园城市文化,第17~33页。

吴自牧,1986,《梦粱录》,载于《中国近代小说史料续编》第42册,台北:广文书局。

衣若兰,2002,《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台北:稻乡出版社。

张丹、天舒编,1999,《金瓶梅中的历史谜团与悬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郑玄,1976,《周礼郑注》卷14,台北:新兴书局。

陈拱北等,1974,《台湾地区开业医师分布现况之调查研究》,《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第2期。

江东亮,1992,《公元二千年台湾地区医师人力的供给与地理分布之推计》,《台湾医学会杂志》,第91期。

蓝采风、蓝忠孚、刘慧俐,1985,《台湾女医的专业、婚姻与家庭的初步研究》,台湾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编《妇女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研讨会论文集》,第1卷。

蓝素祯,1996,《万绿丛中一点红:台湾第一位女医师——蔡阿信》,《医望》,第16期。

游鉴明,1988,《日据时期台湾的女子教育》,《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游鉴明,1995,《日据时期台湾的职业妇女》,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

Acker,J.,1991,“Hierarchies,Jobs,Bodies:A Theory of Gendered Organizations.” Gender & Society,4(2):pp.139-158.

Amott,T. and Matthaei,J.,1991,Race,Gender,and Work:A Multicultural Economic History of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Boston:South End Press.

Anthias,F. and Yuval-Davis,N.,1992,Racialized Boundaries. London:Routledge.

Acker,J.,1990,Hierarchies,Jobs,Bodies:Atheory of Gendered Organizations. Gender & Society,4(2):pp.139-158.

Anderson,P.,1998,“Choice:Can We Choose It”.In J. Radford(Ed.),Gender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London:Routledge,pp.141-161.

Arnold,D.,1993,Colonizing the Bod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iley,P.,1990,Reform the People.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Burrage,M. and Torstendahl,R.,1990,Profession in Theory and History. London:Sage.

Cheng,L.F.,1998,En/gendering Doctors:Gender Relations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 Taiwan 1945-1995.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Essex.

Collins,R.,1990,“Changing Concep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 In R. Torstendahl and M. Burrage(Eds.),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 London:Sage,pp.11-23.

Cooley,C.,1990,Social Organization. N.Y:Scribner.

David,A,1993,Colonizing the Body:State Medicine and Epidemic Disease in 19th Century India.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vies,C.,1996,“The Sociology of Professions and the Profession of Gender.” Sociology,30(4):pp.661-678.

Freidson,E.,1970,Profession of Medicine: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Applied Knowledg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ttfredson,L. S.,1981,“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8:pp.545-579.

Greenhalgh,S.,1985,“Sexual Stratification:The Other Side of ‘growth with Equity’ in East 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1(2):pp.265-314.

Hall,S.,1992,“Cultural Identity.” In L. Hall & D. Held(Eds.),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Cambridge:Polity Press.

Larson,M. S.,1977,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A Sociological Analysi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i,H.L.,1999,“When Chinese Medicine Encountered the State:1910-1949.” Ph. D. Dissertation,The Committee on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eung,S.A. and Plake,B.S.,1990,“A Choice Dilemma Approach for Examin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ex Type and Prestige Pre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Career Choice Compromise. ”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37:pp.399-406.

Lin,H.,1995,“Ethnicity and Gender in Postwar Taiwan:An Analysis of Stratification and Life Chan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Macdonald,K. M.,1995,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 London:Sage.

Nelson,L. H.,1993,“Epistemological Communities.” In L. Alcoff and E. Potter(Eds.),Feminist Epistemologies. London:Routledge.

Parish,W. L. and Robert J. W.,1993,“Daughters,Education and Family Budgets:Taiwan Experiences. ”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8(4):pp.863-898.

Reskin,B. and Roos,P.,1990,Job Queues,Gender Queues,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 W.,1988,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tacy,J. and Thorne,B.,1985,“The Missing Feminist Revolution in Sociology.” Social Problems,32(4):pp.301-316.

Su,Yinhe,1969,“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ribution of Doctors in Taiwan.” Journal for Taiwan Medical Society,68:pp.547-551.

Turner,B. S.,1987,Medical Power and Social Knowledge. London:Sage.

Vetter,B.M.,1988,“Where are the Women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In Sue V.Rosser(Ed.),Feminism within the Science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s:Overcoming Resistance. Oxford:Pergamon Press,pp.19-32.

Baran,B. and Teegarden,1984,“Women’s Labor in the Office of the Future.” Unpbulished Manuscript,Dept. of City & Regional Plann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ckburn,C.,1985,“Caught in the Wheels:The High Cost of being a Female Cog in the Male Machinery of Engineering,” in D. MacKenzie and J. Wajcman(eds.).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Bristol,PA:Open University Press,pp.55-65.

Cockburn,C. and S. Ormrod,1993,Gender & Technology in the Making. Thousand Oaks,CA:Sage.

Glucksman,M.,1990,Women Assemble. London:Routledge.

Keller,E. F.,1983,A Felling for the Organism:The Life and Work of Barbara McClintock. San Francisco,CA:Freeman.

Reskin,B. F. and P. Roos,1990,Job Queues. Gender Queues,Philadelphia,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Ward,K.,1988,“Women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 B. A. Gutek,Ann H. Stromberg and L. Larwood(eds.). Women and Work:An Annual Review. Newbury,CA:Sage.

Ward,K.,1990,“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K. Ward(Ed.),Women Works and Global Restructuring. Ithaca,NY:ILR Press,pp.1-22.

Galtung,J.,1996,Peace by Peaceful Means:Peace and Conflict,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London:Sage.

Adams,D.,2003,Early History of the Culture of Peace:A Personal Memory,http://www.cultire-of-peace.info/index.html.

Gillgan,C.,1982,In a Diffi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che,D.,2003,The Human Rights to Peace. Toronto,Canada:Novalis.

UNESCO,1997,UNESCO and a Culture of Peace:Promoting a Global Movement,Revised Edition.

黄军义编修,1997,《生活状况调查量表》,载于黄军义、陈若璋主编《强奸犯罪成因及相关问题之研究》,台湾“法务部”。

黄军义,1997,《强暴迷思量表》,载于黄军义、陈若璋主编《强奸犯罪成因及相关问题之研究》,台湾“法务部”。

McGrath,R.,2000,《性侵害加害人鉴定、评估及治疗方案》,“侵害加害人鉴定、评估及治疗方案研讨会”论文。

杨国枢编修,1991,《多元个人传统性量表中男性优越分量表(简短式)》,《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杨士隆,1999,《台湾地区强奸犯罪之成因与处遇对策之研究》,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NSC 88-2414-H-194-010,未出版。

Epperson,D. L.,Kaul,J. D.,Huot,S. J.,Hesselton,D.,Alexander,W. & Goldman,R.,2000,“Minnesota Sex Offender Screening Tool-revised.” http://psych-server. iastate. edu/faculty/Epperson.

Hanson,R. K.,1997,The Development of a Brief Actuarial Risk Scale for Sexual Offense Recidivism. Ottawa:Solicitor General of Canada.

Hanson,R.K. & Harris,A.J.A.,1998,Dynamic Predictors of Sexual Racidivism. Ottawa:Department of the Solicitor General of Canada.

Hanson,R.K. & Harris,A.,2000,The Sex Offender Need Assessment Rating(SONAR):A Method for Measuring Change in Risk Levels. Canada:Corrections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Solicitor General.

McGrath,R. J.,1992,“Assessing Sex Offender Risk.” American Probation and Parole Association:Perspectives,16(3):pp.6-9.

McGrath,R.,1994,“Cost Effectiveness of Sex Offender Treatment Program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for Virginia Sex Offender Treatment Providers,Hampton Beach,Virginia.

Murphy,W. D.,Coleman,E. M. & Haynes,M. R.,1986,“Factors Related to Coercive Sexual Behavior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of Males.” Violence and Victims,1(4):pp.255-278.

Overholster,C. & Beck,S.,1986,“Multimethod Assessment of Rapists,Child Molesters and Three Control Groups on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4:pp.682-687.

Pithers,W.,Beal,L.,Armstrong,J. & Petty,J.,1989,“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through Clinical Interviews and Analysis of Records.” In D.R. Laws(Ed.),Relapse Prevention with Sex Offenders. New York:Guilford.pp.77-87.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1989,Report to the Nation on Crime and Justice2nd ed.). 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right,R.C. & Schneider,S.,1995,“Deviant Sexual Fantasies as Motivated Self-deception.” In B.K. Schwartz,& H. Cellin(Eds.),The Sex Offender:New Insights,Treatment Innovations and Legal Developments. New Jersey:Kingston.

陈皎眉,1999,《检视校园性骚扰事件与辅导策略之研究》,台湾“教育部”专案研究计划。

陈若璋,1994,《大学生性伤害经验之回溯性研究》,《中华心理卫生学刊》,第7卷第1期。

黄富源,2000,《大专及研究所师生员工/性侵害/性骚扰个案研讨成果报告》,《校园性侵害暨性骚扰案例研讨成果:大专及研究所系列》,台北:世新大学性别与传播研究中心,第13~20页。

黄富源,1994,《工作场所性骚扰与其预防之研究》,载于台湾“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与中华劳资关系研究所主办《男女工作平等服务人员研习会论文集》,第65~80页。

黄富源,1997,《向企业性骚扰说再见——工作场所性骚扰防治手册》,台北:劳资关系协进会。

吕宝静,1995,《工作场所性骚扰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类》,第70期。

吴玉钗,1996,《国小学童性骚扰经验之探讨》,《训育研究》,第35卷第2期。

Fitzgerald,L.,1990,“Sexual Harassment: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 Construct”. In M. Paludi(ed.),Ivory Power:Sexual Harassment on College Campuses. 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Fitzgerald,L.,Schullman,S.,Bailey,N.,Richards,M.,Swecker,J.,Gold,Y.,Ormerod,M. & Weitzman,L.,1988,“The Incidence and Dimension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Academia and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32:pp.152-175.

Gruber,J. E.,1992,“A Typology of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Sexual Harassment: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1990s”. Sex Roles,26(11/12):pp.447-464.

MacKinnon,C. A.,1979/1993,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A Case of Sex Discrimination. 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陈若璋,1992,《台湾婚姻暴力之本质、历程与影响》,《妇女与两性学刊》,第3期。

Herman,J. L.,1995,《创伤与复原》,杨大和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

胡美龄,1998,《婚姻暴力受虐妇女主观知觉及其亲子关系之分析》,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方皓,1999,《婚暴受虐妇女的人质处境》,台北市妇女救援基金会/高雄市妇女新知主办“婚姻暴力合并儿童虐待处遇研讨会”参会论文。

林方皓,1997,《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母职》,《中华心理卫生学刊》,第10卷第1期。

林淑娥,2000,《谁的最佳利益:母亲或儿童?——初探台北市婚姻暴力合并儿少虐待家庭的社工处遇》,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应用社会学组硕士论文。

Nicarthy,G. & Davidson,S.,2001,《你可以自由——让受虐妇女不再暗夜哭泣》,梁秀鸿译,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Patton,M. Q.,1995,《质的评鉴与研究》,吴芝仪、李奉儒译,台北:桂冠出版社。

Aaron,S. M.,Lecklitner,G. L.,Lederman,C.S. & Malik,N. M.,1999,“Promoting Safety for Abused Children and Battered Mothers:Miami-Dade County’s Model Dependency Court Intervention Program”. Child Maltreatment,4(2):pp.175-182.

Edleson,J. L.,1995,Mothers and Children:Understanding the Links between Woman Battering and Child Abuse,http://www.mincava. umn.edu/.

Walker,L.,1984,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 New York:Springer.

Walker,A.,1992,“Conceptual Perspectives on Gender and Family Caregiving.” In J. Dwyer & R. Coward(Eds.),Gender,Families,and Elder Care. C. A.:Sage,pp.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