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宗教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Religions in China (2015)

SSAPID:101-2917-8676-38
ISBN:978-7-5097-8703-8
DOI:
ISSN:
关键词:

宗教研究 信仰 宗教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以中国宗教组织的自治为讨论和分析重点,提出“宗教治理”的理念和模式;“各大宗教报告”栏目下的报告均在对相关宗教情况进行总结评述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本年度最突出的问题;“热点报告”栏目特别关注“基督教中国化”;“专题报告”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大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活动场所发展现状。

相关信息

丛书名:宗教蓝皮书
作 者: 邱永辉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编简介

 中国皮书网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宗教治理报告

   一 宗教治理——一种社会文化建设的模式

   二 中国宗教组织的自治

    (一)宗教组织的自治:理念与现状

    (二)宗教组织的自治:社会性质和法人地位

     1.宗教组织的社会性质问题

     2.宗教组织的法人地位问题

    (三)试行中国宗教组织的法人制度

    (四)宗教组织的自治:与政府管制的互动

     1.基于宗教的公共性调整政教关系

     2.把宗教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三 走向民主、协商、多元的社会化治理

    (一)宗教的多元治理模式

    (二)走向民主协商治理模式

   结语

 BⅡ 各大宗教报告 ·佛教报告·

  B.2 2014年佛教影响力与法制化管理报告

   一 2014年佛教在中国的社会声望不断提升

    (一)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充分肯定了佛教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二)季羡林、汤一介主编的《中华佛教史》历时十五载,终于正式出版,学术界充分肯定佛教在中华民族内部团结与对外交往中的积极作用

    (三)中国佛学院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开创我国宗教界培养博士学位人才的历史新纪元

    (四)世界佛教徒联谊会首次在中国内地举行

    (五)佛教界在媒体上对各类社会事件发表看法的情况日渐增多,开始影响舆情

   二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宗教事务创新社会管理

    (一)宗教主管部门专项治理佛道寺院“被承包经营”、“被上市”等乱象

     1.北京市清理雍和宫周边环境,实施免费赠香

     2.山西省依法查处五台山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神庙”、“佛国中心”

     3.黑龙江省综合治理牡丹江市宁安西来圣寺

     4.浙江查处乌镇修真观“被承包”问题

     5.福建省理顺泉州市晋江安海龙山寺管理体制问题

     6.山东整治泰山景区“寺观被承包”等借教敛财问题

     7.河南省解决南阳市淅川县香严寺多头管理、承包经营问题

     8.河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商城县云极观“被承包”问题

     9.湖南整治南岳衡山佛教乱象

     10.云南依法查处云南省昆明宜良县岩泉寺“被承包”事件

    (二)“门票经济”与“功德箱经济”经媒体曝光后,持续引发争议

    (三)国家宗教事务局在2014年分两批公布我国14省(直辖市)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为大数据时代的宗教事务管理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四)甄别与依法取缔“华藏宗门”等附佛外道

   三 确立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地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1949年以来,佛教教产规范与归属问题的简单历史回顾

    (二)佛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现状与前景剖析

 BⅡ 各大宗教报告 ·道教报告·

  B.3 2014年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道教发展

   一 2014年中国道教发展概况*

    (一)制度建设

     1.道教界深入学习贯彻依法治国精神

     2.道教活动场所挂牌工作开始

     3.宗教政策法规学习

     4.财务管理规范化

     5.道教院校规章制度的制定

     6.地方道协完善章程

     7.道教界依法提请撤销“城隍”商标胜诉

     8.教风建设衡量标准出台

    (二)组织建设

     1.地方道协换届工作

     2.地方道协的成立

     3.海外道协动态

    (三)人才培养

     1.道教学院动态

     2.讲经活动

     3.研修班

    (四)宫观建设

     1.新建道观及殿堂、神像

     2.移交道观

     3.道教相关建设项目

     4.生态道观建设

    (五)对外交往

     1.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

     2.国外友人来访

     3.出国访问

    (六)社会参与

     1.文化活动

     2.法会

     3.慈善活动

     4.影视宣传

     5.文化遗产

    (七)学术活动

     1.论坛、研讨会

     2.书籍出版和研究项目

   二 传统文化复兴与道观重建

    (一)打开道教看传统文化

    (二)作为神圣空间的道观

    (三)问道宫观重生

     1.楼观台:夯实大文化土壤

     2.德佑观:用现代建筑语言讲述历史*

     3.东岳庙:有恒产者有恒心

     4.蓬瀛仙馆:组织变革的践行者

     5.五显祖庭: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

     6.齐云山:借力学界进行历史钩沉

     7.拔仙台:建新切莫忘旧

    (四)且听纸上谈道

 BⅡ 各大宗教报告 ·伊斯兰教报告·

  B.4 2014年中国伊斯兰教与西部发展战略报告

   一 2014年中国伊斯兰教状况

    (一)弘扬中道思想成为重要工作

    (二)对中国穆斯林历史、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强

    (三)解经工作持续开展

    (四)更加关注边疆地区伊斯兰教工作

    (五)朝觐工作新气象及其新发展方向

   二 伊斯兰教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以宁夏为例*

    (一)

    (二)

    (三)

 BⅡ 各大宗教报告 ·基督教报告·

  B.5 2014年中国基督教关注点

   一 招远事件及教会的回应

   二 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更上一层楼

    (一)为社会排忧解难,2014年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特别重视为老年人服务,办好养老事业

    (二)拓展公益社会服务的渠道和思路

   三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

   四 努力建立中韩教会间正常健康的交往

 BⅡ 各大宗教报告 ·天主教报告·

  B.6 2014年中国天主教发展状况及对抗战期间天主教会人道主义援助的价值重估

   第一部分 2014年中国天主教发展概况

    一 2014年中国天主教会的组织、制度建设

     1.中国天主教会“一会一团”的组织建设

      (1)中国天主教召开礼仪与圣乐艺术委员会会议

      (2)中国天主教举办第四、五期教区管理研讨会

      (3)中国天主教圣召培育委员会八届三次委员会

      (4)中国天主教海外交流委员会举行八届一次会议

      (5)中国天主教召开修女会会长会议

     2.地方教会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1)北京市“两会”召开主席联席会议

      (2)山东省天主教召开“两会”主任办公会议

      (3)黑龙江省召开天主教第七次代表会议

    二 宗教活动场所与教产问题

     1.温州教区乐清堂区白鹭屿天主堂举行奉献礼

     2.安徽教区举行主教座堂落成典礼

     3.苏州教区主教公署暨苏州园区天主堂举行落成典礼

     4.周村教区临淄天主堂举行祝圣典礼

     5.山西洪洞教区临汾堂区举行新堂启用暨挂苦路像仪式

     6.北京通州圣方济各堂隆重举行圣堂典礼

     7.渭南教区牛峪堂区举行圣若瑟堂祝圣典礼

     8.江西教区新主教府建设用地得到落实

     9.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就原华北五教区在上海普爱堂的教产管理问题召开分配会议

     10.宁波教区地标性建筑江北老外滩天主堂毁于大火

    三 地方教会建设与活动

     1.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举行建院30周年校庆

     2.江苏省天主教“两会”举办全省修女培训班

     3.四川省天主教举办2014年教职人员培训班

     4.湖北省天主教“两会”举办天主教代表人士培训班

    四 教会共融与宗教交流

     1.天主教内部跨省、跨教区的交流活动

      (1)四川、重庆两地开展教会交流

      (2)河北省天主教会参访福建省天主教会

      (3)湖北省天主教两会组织天主教代表人士赴江苏福建两省学习考察

     2.天主教与基督新教之间展开的基督宗教内交流与共融活动

      (1)上海基督教堂沪东堂与一天主教堂籍联合举办“共融泰泽祈祷会”

      (2)重庆天主教、基督教联合考察团赴苏、沪两地考察学习

      (3)江西省天主教、基督教首次举行联席会议

     3.天主教与非基督宗教所开展的宗教对话与交流活动

    五 福传、圣召及神职队伍建设

     1.全国福传情况

     2.神职人员队伍建设

      (1)成都选出候任主教,为新教宗上任以来首次主教选举

      (2)贵州教区举行新老主教交替工作,肖泽江主教履任正权主教

      (3)2014年全国去世主教及统计表

      (4)各教区晋铎情况及其特点

     3.圣召培育与修院教育

      (1)北京修院向平信徒敞开大门,为福传培育骨干

      (2)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举办年轻教友神学培训班,转换圣召模式

   第二部分 天主教界在“二战”时的贡献与历史形象再造问题

    一 有关正定惨案的历史叙事

    二 抗战期间中国天主教会的人道主义救助及其受遮蔽的历史

     (1)收容难民

     (2)为抗战胜利举行弥撒礼

     (3)罗马教廷官方拨款,用于兴办战时慈善事业

     (4)筹措善款,救济难民

     (5)前往战区救护伤兵、营救难民

     (6)保护中国妇孺,免遭侮辱

     (7)传教士因人道主义救助获本国政府嘉奖

    三 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天主教界贡献的重新评价及其现实意义

 BⅡ 各大宗教报告 ·儒教报告·

  B.7 当代文庙重建与复兴现状研究报告

   一 2014年儒教大事评述

   二 文庙重建的基本情况

    (一)文庙保存及恢复现状

    (二)文庙的活动

     1.孔子文化节活动

     2.公祭孔子的仪式

     3.“新庙学”——以文庙为依托的读书班活动

      (1)W文庙读书会

      (2)W文庙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

     4.各地文庙举办的各类活动

     5.公共节日和固定活动对文庙文化空间的重建

    (三)文庙重建的意义

    (四)对文庙恢复发展的建议

 BⅡ 各大宗教报告 ·民间信仰报告·

  B.8 如何走向“善治”:浙江省民间信仰“社会治理”转型的反思*

   一 牟言

   二 浙江民间信仰发展现况

   三 拆建轮回:浙江民间信仰的管治之殇

   四 浙江民间信仰管治模式的探索与检讨

    (一)设立执法队伍的专业管理模式

    (二)层层问责的属地管理模式

    (三)村社自养自治的自我管理模式

   五 遗产化:浙江民间信仰“去敏化”的话语共谋

   六 文治构建:民间信仰“善治”如何可能?

 BⅢ 热点报告:基督教 中国化研究

  B.9 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再思考*

   一 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缘起

   二 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解

   三 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要素

  B.10 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状况报告:基于CGSS(2010)和CFPS(2012)调查数据

   一 当代中国基督徒规模初探

   二 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格局:全国存在,局部聚居

   三 当代中国基督徒的人口学特征

    (一)基督徒的性别

    (二)基督徒的年龄分布

    (三)基督徒的婚姻状态

    (四)基督徒的城乡分布和人口流动

   四 社会分层视野中的基督教

    (一)个人收入

    (二)教育程度

    (三)职业地位等级

    (四)主观地位评价

   五 基督教的社会影响

   六 讨论与结论

  B.11 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的组织功能*

   一 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基本功能

   二 社会变迁中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功能的变化

    1.从单纯强调“政治功能”向注重功能并重转变

    2.各项功能的核心内容与发挥方式正在经历深刻变化

    3.基层“两会”在承担与发挥功能方面的角色日益凸显

   三 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基本功能之间的关系

   结语

  B.12 商人与基督教中国化*

   导言

   区域传统下的基督教中国化

   “作光作盐”——激活现代基督教公益自觉意识

   海外框架下的基督教中国化: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结语

  B.13 云南怒江州基督教的傈僳化过程

   前言

   一 傈僳族与其基督教信仰的概述

    (一)傈僳族的族源与分布

    (二)怒江傈僳族基督教信仰的历史沿革

   二 怒江州傈僳族基督教信仰现状——以福贡县为例

    (一)怒江州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结构

    (二)怒江州宗教信仰现状

    (三)怒江州傈僳族基督教信仰现状——以福贡县为例

   三 怒江州基督教信仰的傈僳化

    (一)傈僳族文字的创制和基督教经典的翻译

    (二)独特的宗教活动形式

    (三)独特而严密的组织结构

    (四)戒烟酒、守安息日等傈僳族基督徒特有的戒律

   结语

 BⅣ 专题报告:中国宗教 活动场所调查

  B.14 引导与适应

   一 项目概述

   二 宗教活动场所的历史与形成

   三 宗教活动场所的组织性

   四 宗教活动场所的现代性

   五 宗教活动场所的社会参与

   结语

 摘要

 Abstract

 法律声明

《中国宗教报告(2015)》由主编及其约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共计15位专家学者撰写。本年度“总报告”以中国宗教组织的自治为讨论和分析重点,提出“宗教治理”的理念和模式。总报告提出,“宗教治理”不是传统的从上到下的行政运转和管控,而是一种社会文化建设的模式,是一种国家“软实力”的建设模式;中国宗教治理的未来,是走向一种民主、协商、多元的社会化治理模式。作为“依法治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治理”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宗教社团的自治、政府公权力对于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以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宗教的全方位治理。总报告建议,在缺乏“宗教共识”和“立法共识”的现阶段,中国大陆可以借鉴港澳台地区的成功经验,以立法的形式给予宗教组织法人地位,试行“宗教组织的法人制度”。总报告呼吁中国宗教学界与宗教界人士,要与政府管理部门一起努力,建构“宗教治理”话语,为中国社会走向“善治”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各大宗教报告”栏目下,本年度的7篇报告均在对相关宗教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评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本年度最突出的问题。——“佛教报告”回顾了2014年中国佛教的重要事件,指出在佛教的社会声望不断提升的同时,应当在制度上保障佛教的健康发展。探索切实可行的维护佛教活动场所法律地位,尽快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是解决困局的可行性方案。——“道教报告”侧重考察了中国道教在7个方面的发展状况,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让道教宫观承载更多的文化功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报告建议,从体验、免费、参与、便捷等方面入手,将道教转型为真正的现代型宗教。——“伊斯兰教报告”回顾了2014年中国伊斯兰教的学术会议、解经工作、推进朝觐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情况。报告以宁夏为例的讨论,表明“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了穆斯林民众对丝路沿线历史文化的关注,该战略与西部地区的社会、宗教发展密切相关,但也面临各种挑战。——“基督教报告”关注2014年中国基督教会发展的四个重点:招远事件、公益慈善事业、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研讨,以及努力建立中韩教会间正常的交往及其对中韩教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天主教报告”从三个层面对2014年中国天主教的成绩与危机、挑战与举措进行探讨:2014年中国天主教的发展概况;热点透视;以“正定惨案”为基础,重新审视中国天主教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人道主义救助工作和在华形象。——“儒教报告”基于作者近年来对文庙修复和复兴情况的调研,指出文庙复兴的情况分为四种:孔子文化节活动、孔子祭祀仪式、文庙里的读书班、文庙举办的传统文化和公共节日对文庙的活化的影响。报告认为,文庙在当代的活化对于“神圣性”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民间信仰报告”关注浙江省的民间信仰及其管理问题。报告认为,地方政府在民间信仰事务方面的治理方略,带有强势主导和危机管控的历史惯性。在历次的拆庙整治运动中,民间信仰庙宇皆首当其冲,反复陷入存在的合法性困境,而地方的宗教生态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近年来,浙江省逐步从立足于政府本位、自上而下管控的社会管理(Social Administration)向法治化、自治化的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方向艰难地转型。报告认为,民间信仰治理走向“善治”的过程是一个“文治构建”的过程,即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从而构建社区文化认同和社区生命共同体。“热点报告”栏目特别关注“基督教中国化”。——卓新平研究员报告了“基督教中国化”这一概念的缘起,提出“基督教中国化”的“三要素”,即对中国政治的认同、对中国社会的适应、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卢云峰博士、张春泥博士的报告是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所做的调查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中国基督教信徒的基本情况如下:其一,中国基督教徒的人数仅次于佛教信徒,基督教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分析显示,2010年基督教徒占我国成年总人口的比例为1.93%~2.18%,以此推算全国基督徒总规模为2572.3万~2905.5万人。其二,比较之下,中国基督教团体的活动最为绵密、组织化程度更高、信众对宗教信仰的重视程度也更高。其三,在中国基督徒中,72.5%是女性,基督徒的平均年龄为51岁,这两项数据位于各宗教之首。其四,中国基督徒在社会分层中处于劣势。基督徒的个人收入在各宗教中排名最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排名最高;10.2%的基督徒为零收入且无职业数据,这一比例也位于各信仰群体之首。其五,在社会影响方面,尽管基督徒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但是他们的信任度、公平感、幸福感、精神健康程度与无信仰群体却没有显著差异。——黄海波博士的报告认为,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组织制度。政府、信徒与一般社会大众,是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面对的三个基本功能对象,他们对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有各自不同的功能需求。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必须承担并切实发挥政治的、宗教的与社会的功能。认知与实践中的“功能错位”,比技术层面的手段、方式的滞后,更为严重地制约着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功能发挥。报告认为,需要调整优化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功能实现机制,尤其应注重通过促进其有效发挥宗教功能与社会功能而使政治功能的发挥柔性化,从而使其能够在当前形式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曹南来教授的报告通过“耶商”,即商人基督徒群体这一实证个案,考察“基督教中国化”这一议题的现实状态和处境。报告认为不应忽视商人基督徒这一改革开放后的新兴群体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有益尝试。他们如同近代的“儒商”、“回商”一样,也为国家的自强自立做出了贡献,并发挥了基督教在促进经济社会积极发展与国际经贸合作中的建设作用。报告强调在社会中践行信仰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实现方式,因此“中国化”是实现宗教社会融合与创新的一个动态过程。“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使其成功嵌入公共道德与个人伦理领域,并且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搭建中国传统价值与世界商业经济之间的道德桥梁。——黑颖博士和杨莉博士有关云南傈僳族基督教的报告认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云南怒江地区以来,经过不断调试,与傈僳文化互动融合,表现出了许多傈僳化的特点,同时也使当地的一些传统习惯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一种新的傈僳族基督教传统。本年度的“专题报告”是对中国大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的活动场所发展现状的全景式呈现。由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持续支持,“中国宗教调查(CRS)项目”以合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作为调查对象,实地调查时间为2013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3个县级单位的4383个宗教活动场所,被访者是宗教活动场所的负责人,调查方法为面对面问卷访谈。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宗教活动场所的历史、形成、组织性、现代性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最新、最全面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