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7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图书

From the Faction Structure to the Guanxi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e of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of One Reformed Enterprise Under the System Transformation

SSAPID:101-2909-2921-11
ISBN:978-7-5097-8992-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的拓展个案较为清晰地再现了某中小国有企业30余年的改革历史及两次产权“改制”的基本历程,从中提炼出了不同组织“场域”中组织领导的“主从关系”、“人缘关系”及“朋友关系”的逐步变迁,这样的“关系”变迁恰恰能够展现两次产权“改制”的内在动因及其结构后果,也反映了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的组织结构转型。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海大学社科精品文库
作 者: 沈毅
编 辑:孙瑜;杜敏;刘德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序

 后记

 导论 学科分际与问题聚焦

 第一章 华人本土组织领导研究的基本脉络

  第一节 跨文化比较研究视角下华人组织领导权威差距的凸显

  第二节 本土化研究视角下组织领导“权力”之外“人情”策略的凸显

  第三节 制度主义研究立场下“单位”组织中“主从关系”的权威依附倾向

  第四节 从文化到制度:“关系”及“差序格局”在本土组织研究中的再定位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对象选择:体制转型背景下个案叙事研究的契合性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从案例研究、质性研究到叙事研究

  第二节 “关系”与“差序格局”研究中的个案叙事传统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与国企改革的基本脉络:案例选择的宏观背景

  第四节 具体案例状况与调查对象说明

 第三章 1980年代的“主从关系”依附学:“派系结构”的斗争激化

  第一节 ZY厂成立之前的外部“关系”运作与“派系”背景

  第二节 “主从关系”依附的普遍盛行与“派系结构”的逐步形成

  第三节 “派系”斗争的升级激化与领导层权力的全面交接

 第四章 1990年代的“人缘关系”笼络学:德治领导背后的“派系”暗流

  第一节 稳定压倒一切:“德治领导”的初步目标

  第二节 “派系”暗流下的表面和谐:“人缘关系”笼络学的成功运作

  第三节 “一次改制”的基本过程及其“民主”后果:“人缘关系”笼络学的巅峰

 第五章 2000年以后的“朋友关系”动力学:“关系共同体”的发展与危机

  第一节 以M为核心的“关系共同体”的逐步确立

  第二节 市场化的竞争与可选择的“朋友关系”动力学

  第三节 成果的分享与潜在的危机:个人领导及个人“关系”的难以替代性

 第六章 体制转型背景下本土“关系”理论与组织领导模式的拓展

  第一节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关系”与“差序格局”的再探讨

  第二节 本土“关系”理论拓展而非“社会资本”理论移植:文化与制度的双重动因

  第三节 从“权威性格”到“个人权威”:本土组织领导模式的再探讨

Ivan Szelenyi,2008,《一种转型理论》,《开放时代》第2期。

Marshall W. Meyer、吕源、蓝海林、吕晓慧,2004,《放权式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载徐淑英、刘忠明主编《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2006,《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8期。

边燕杰,2010,《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布迪厄,皮埃尔、华康德,1998/1992,《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蔡禾,1996,《论国有企业的权威问题——兼对安基·G.沃达的讨论》,《社会学研究》第6期。

常向群,2009,《关系抑或礼尚往来?——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和社会创造的研究》,毛明华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陈戈、储小平,2008,《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载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陈介玄,1990,《关系与法令:台湾企业运作的一个传统面向》,《思与言》第28卷第4期。

陈介玄,1998,《协力网络与生活结构:台湾中小企业的社会经济分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陈介玄、高承恕,1991,《台湾企业运作的社会秩序:人情关系与法律》,《东海学报》第32卷第10期。

陈俊杰,1998,《关系资源与农民的非农化——浙东越村的实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其南,1986,《传统家族制度与企业组织——中国、日本和西方社会的比较》,载陈其南著《婚姻、家族与社会》,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陈向明,2008,《质性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功能定位》,载陈向明主编《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成伯清,2012,《叙事与社会学:认知、表征与他者》,载成伯清著《情感、叙事与修辞——社会理论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成中英,1995,《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台北:三民书局。

丹尼斯·朗(Wrong,D. H.),2001/1995,《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樊景立、郑伯壎,2000,《华人组织的家长式领导:一项文化观点的分析》,《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13期。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1992,《情理法与中国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48,《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

费孝通,1985/1947,《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费孝通,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丰斯·特龙彭纳斯(Fons Trompenaars)、查理斯·汉普登-特纳(Charles Hampden-Turner),2003/1997,《在文化的波涛中冲浪——理解工商管理中的文化多样性》,关世杰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冯仕政,2007,《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冯同庆,2002,《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冯友兰,1940,《新事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郭毅、罗家德主编,2007,《社会资本与管理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郭于华,1994,《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第6期。

韩格理,1990a,《父权制、世袭制与孝道:中国与西欧的比较》,载韩格理著《中国社会与经济》,张维安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韩格理,1990b,《天高皇帝远:中国的国家结构及其合法性》,载韩格理著《中国社会与经济》,张维安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来公司。

韩巍,2005,《学术探讨中的措辞及表达——谈〈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管理学报》第4期。

韩巍,2008,《从批判性和建设性的视角看“管理学在中国”》,《管理学报》第2期。

胡必亮,2005,《关系共同体》,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梦笔,1996,《网络、文化与华人社会经济行为方式》,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何友晖、陈淑娟、赵志裕,1991,《“关系取向”:为中国社会心理方法论求答案》,载杨国枢、黄光国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一九八九)》,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华尔德,1996/1987,《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黄光国,1988,《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载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黄光国,1993,《儒法斗争之现代体现:评〈中国资本主义精神〉》,《本土心理学研究》创刊号。

黄光国,1995,《知识与行动:中国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学诠释》,台北:心理出版社。

黄敏萍、郑伯壎、徐玮伶、周丽芳,2003,《家长式领导之德行领导——构念效度之建立》。“教育部”资助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追求卓越计划之研究报告,报告编号89-H-FA01-2-4-4。

黄如金,2006,《和合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纪莺莺,2012,《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金耀基,1985,《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韦伯学说的重探》,载李亦园、杨国枢、文崇一编著《现代化与中国化论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晋军,2001,《外人成本与过度资本化:消极社会资本理论》,《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第2期。

李饵金,2003,《车间政治与下岗名单的确定——以东北的两家国有工厂为例》,《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恭忠,2011,《“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兼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内涵》,《学术月刊》第11期。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2005,《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静君,2006,《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载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林艳,2008,《关系、权力与市场:中国房地产业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猛、周飞舟、李康,1996,《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卷。

李培林、张翼,2000,《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新春,2001,《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企业家机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亚雄,2006,《权力、组织与劳动——国企江厂1949~2004》,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李原、郭德俊,2006,《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廉如鉴,2010,《“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开放时代》第7期。

梁觉、梁向芬、路琳,2000,《因地制宜:家长式领导的演化》,《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13期。

梁漱溟,1987/1949,《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

林端,2002,《情、理、法——台湾“调解委员”的法律意识》,载林端著《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林耀华,2000/1948,《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林益民,2008,《中国内资民营企业中的权力关系》,载徐淑英、边燕杰、郑国汉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和绩效:多学科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7a,《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7b,《再论中国国有企业问题所在与出路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卷。

凌文辁,1991,《中国的领导行为》,载杨中芳、高尚仁主编《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台北:远流出版社。

凌文辁,2000,《中国文化与华人组织的领导》,《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13期。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2001,《中国职工的组织承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刘爱玉,2005,《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纪曜,1982,《公与私——忠的伦理内涵》,载黄俊杰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思想篇二:天道与人道》,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刘林平,2002,《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平、王汉生、张笑会,2008,《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刘世定,1996,《占有制度的三个维度及占有认定机制——以乡镇企业为例》,载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刘世定,2007,《〈乡土中国〉与“乡土”世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刘小玄、李利英,2005,《企业产权变革的效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罗伯特·K.殷(Rokert K.Yin),2004,《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马茨·艾尔维森(Mats Alvesson)、卡伊·舍尔德贝里(Kaj Skǒldberg),2009,《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陈仁仁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马戎,2007,《“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潘光旦,1999/1948,《说“五伦”的由来》,载《潘光旦选集》(第一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平萍,1999,《制度转型中的国有企业:产权形式的变化与车间政治的转变》,《社会学研究》第3期。

钱穆,2001/1984,《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三联书店。

钱穆,2004/1987,《中国五伦中之朋友一伦》,载钱穆著《晚学盲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颖一,1995,《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载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秦晖,2003a,《“大共同体本位”与中国传统社会——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载秦晖著《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秦晖,2003b,《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载秦晖著《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2008,《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逻辑——对广州一家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载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渠敬东,2007,《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裴鲁恂(Pye,L.W.),1988/1968,《中国人的政治心理》,艾思明译,台北:洞察出版社。

裴鲁恂(Pye,L.W.),1989/1981,《中国政治的变与常》,胡祖庆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沈毅,2005,《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南京大学学报》第5期。

沈毅,2007,《“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开放时代》第4期。

沈毅,2008,《“家”“国”关联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兼论“差序格局”的宏观建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

沈原,2007,《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石秀印,1993,《中国人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处理方式》,载李庆善主编《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香港:香港时代出版社。

宋立刚、姚洋,2005,《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苏东水,2005,《东方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中国农村中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2005,《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汪和建,2012,《自我行动的逻辑——当代中国人的市场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宁,2002,《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宁,2007,《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王斯福,2001,《克里斯玛理论和中国生活》,载马戎、周星主编《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斯福,2009,《社会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一位西方的汉学人类学家阅读费孝通“中西对立”观念的惊讶与问题》,《开放时代》第3期。

王学泰,1999,《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北京:学苑出版社。

王子今,1999,《“忠”观念研究:一种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与历史演变》,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韦政通,1988,《传统中国理想人格的分析》,载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

文崇一,1988,《从价值取向谈中国国民性》,载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

吴飞,2011,《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再反思》,《开放时代》第1期。

西奥多·W.阿道诺等,2002,《权力主义人格》,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席酉民、韩巍、葛京,2006,《和谐管理理论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肖知兴,2006,《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萧公权,1999/1979,《调争解纷——帝制时代中国社会的和解》,载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论衡(萧公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谢贵枝,2000,《华人组织的家长式领导》,《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13期。

谢贵枝、梁觉,1998,《领袖的德行:现代儒学中的一个起点》,载司徒达贤等著《海峡两岸之组织与管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徐淑英、张志学,2005,《管理问题与理论建立——开展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策略》,《南大商学评论》第4期。

许烺光,2002/1971,《性欲、情感与报》,载许烺光著《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阎云翔,2006,《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杨光飞,2009,《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及其演进:以浙江异兴集团为个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国枢,1993,《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载杨国枢、余安邦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杨国枢,1995,《家族化历程、泛家族主义及组织管理》,载郑伯壎主编《台湾与大陆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信义文化基金会。

杨宜音,1999,《“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杨中芳,2001,《“顺从”与“反叛”:中国人真是具有“权威人格”的吗?》,载杨中芳著《如何理解中国人》,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叶启政,2006,《对社会研究“本土化”主张的解读》,载叶启政著《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应星,2009,《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载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转型社会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游正林,2007,《西厂劳工——国有企业干群关系研究(1979-200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余伯泉、黄光国,1994,《形式主义与人情关系对台湾地区国营企业发展的影响》,载杨国枢、黄光国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Joseph A.Maxwell),2007,《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朱光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曾仕强,2006,《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曾文星,1988,《从人格发展看中国人性格》,载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

翟学伟,1995,《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卷。

翟学伟,1996,《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翟学伟,1999,《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翟学伟,2004,《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翟学伟,2006,《在中国官僚作风及其技术的背后——偏正结构与脸面运作分析》,《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辑。

翟学伟,2009a,《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第1期。

翟学伟,2009b,《再论“差序格局”的理论遗产、局限及贡献》,《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张德胜,1989,《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张静,2001,《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军、王祺,2004,《权威、企业绩效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张曙光,1997,《信息、市场和产权——兼评林毅夫等著〈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卷。

张维迎,1995,《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文宏,2003,《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 期。

张文魁,2007,《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转型》,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张翼,2002,《国有企业的家族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志学,2000,《华人企业家长式领导的成因究竟是什么》,《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13期。

张志学,2005,《中国人的分配正义观》,载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张卓元,2008,《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重大进展、基本经验和攻坚展望》,《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0期。

折晓叶、陈婴婴,2005,《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社会学研究》第4期。

郑伯壎,1991,《家族主义与领导行为》,载杨中芳、高尚仁主编《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郑伯壎,1995a,《差序格局与华人组织行为》,《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3期。

郑伯壎,1995b,《家长权威与领导行为之关系:一个台湾民营企业主持人的个案研究》,《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79期。

郑伯壎,2004,《华人文化与组织领导:由现象描述到理论验证》,《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22期。

郑伯壎,2005a,《华人领导:理论与实际》,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郑伯壎,2005b,《华人组织行为研究的方向与策略:由西化到本土化》,《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24期。

郑伯壎、林家五,1998,《差序格局与华人组织行为:台湾大型民营企业的初步研究》,《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6期。

郑伯壎、庄仲仁,1981,《基层军事干部有效领导行为之因素分析:领导绩效、领导角色与领导行为的关系》,《中华心理学刊》第23卷第2期。

滋贺秀三,1998/1986,《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载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

Bian,Yanjie.(边燕杰) 1997.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 (3).

Burawoy,M. 1998.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ical Theory 16 (1).

Emirbayer,Mustafa. 1997.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3(2).

Farh,J.,Zhong,C.,& Organ D.W. 2004.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ganization Science,15(2).

Fiske,A. P. 1991. Structures of Social Life: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Human Rel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

Granovetter,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 中译本参见格兰诺维特,2007,《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eert Hofstede and Michael Harris Bond. 1988. “The Confucius Connection:From Cultural Roots To Economic Growth.” Organizational Dynamics,16(4).中译本参见海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迈克尔·哈里斯·邦德(Michael Harris Bond),1991,《与孔子相关:从文化之根看经济的增长》,关世杰译,载史蒂夫·莫腾森编选《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关世杰、胡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96~116页。

Geert,Hofstede.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Newbury Park,CA:Sage.

Geert,Hofstede. 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McGraw-Hill UK. 中译本参见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格特·扬·霍夫斯塔德,2010,《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第二版),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Gold,Thomas,Douglas Guthrie & David Wank (eds.). 2002. Social Connections in China:Institutions,Cultures,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Guanxi.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thrie,Douglas. 1998. “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Guanxi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China Quarterly,154.

Jacobs,J. Bruce. 1979. “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Kan-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The China Quarterly,78.

Kipnis,A.B. 1991. Producing Guanxi:Sentiment,Self,and Subcultur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Maines,David R. 1993. “Narrative’s Moment and Sociology’s Phenomena:Toward a Narrative Sociology.”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34(1).

Yang. Mayfair Mei-Hui 1994. Gifts,Favors and Banquets: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杨美惠,2009,《礼物、关系学与国家》,赵旭东、孙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Yang Mayfair Mei-Hui. 1989. “The Gift Economy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ociety and History,31(1).

Yang Mayfair Mei-hui. 2002. “The Resilience of Guanxi and its New Deployments:A Critique of Some New Guanxi Scholarship.” The China Quarterly,170.

Nathan,Andrew J. 1993. “Is Chinese Culture Distinctive?——A Review Articl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2(4).

Nan Lin. 1988. “Chinese Family and Social Structure.” 载《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65期。

Oi,Jean C. 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rtes,Alejandro. 1998. “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edited by John Hagan&Karen S. Cook,Palo Alto,CA:Annual Review Inc.

Pye,Lucian. 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dding,S.G. 1990. The Spirit of Chinese Capitalism. 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中译本参见雷丁,1993,《海外华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文化背景与风格》,张遵敬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Silin,R.F. 1976. Leadership and Values:The Organization of Large-scale Taiwan Enterpris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riandis,H.C. 1994.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ty of Colle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I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Theory,Method and Applications,edited by Kim,H.C.Triandis,C.Kagitcibasi,S.C.Choi and G.Yoon,Thousand Oakes:Sage Publications.

Tsui,A S(徐淑英)& Farh,J,L(樊景立). 1997. “Where Guanxi Matters: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Guanxi in the Chinese Context.” Work and Occupations,24.

Victor,Nee.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 Wank,David L. 1996.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 The China Quarterly,147.

Westwood,Robert. 1997. “Harmony and Patriarchy:The Cultural Basis for ‘Paternalistic Headship’ Among the Overseas Chinese.” Organization Studies,18(3).

Yan,Yunxiang. 1996. 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译本参见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