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0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2015)

SSAPID:101-2906-9107-68
ISBN:978-7-5097-8406-8
DOI:
ISSN:
关键词:

纪录片 新媒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推出的针对纪录片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CDRC对全国纪录片领域的生产、传播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针对中央电视台、各省级频道、各专业频道、纪录片院线传播、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以及民间纪录片的现状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将大量第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并与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进行对比印证,全面把握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同时预测了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走向。

相关信息

丛书名:纪录片蓝皮书
作 者: 何苏六
编 辑:高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Abstract

 摘要

 皮书数据库

 纪录片蓝皮书编委会

 BⅠ 总报告

  B.1 2014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电视纪录片行业数据调查

    (一)数据与方法

    (二)投资情况

     1.总体情况

     2.中央电视台

     3.省级卫视及纪录片专业频道

    (三)生产情况

     1.电视机构

     2.纪录片公司

    (四)播出情况

     1.总体情况

     2.中央电视台及纪录片专业频道

     3.省级卫视频道

    (五)收视情况

    (六)纪录片的制作方式及题材分布

    (七)纪录片广告花费情况

   二 整体业态观察

    (一)产业政策效果逐步释放

     1.“30分钟政策”全面实施

     2.“一剧两星、一天两集”政策催生“920节目带”

      (1)“920节目带”的产生及影响

      (2)“920节目带”各卫视节目收视情况分析

    (二)频道运营持续深耕

     1.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2.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3.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

     4.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5.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

     6.湖南金鹰纪实频道

     7.其他频道

    (三)新媒体持续出新

     1.新媒体产业宏观背景

     2.新媒体纪录片行业分析

      (1)新媒体改变纪录片产业运作模式

      (2)微信成为新媒体纪录片传播的新趋势

      (3)视频网站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四)纪录电影多元发展

    (五)国际纪录片发展转向

     1.各主要纪录片国家产制情况概述

      (1)美国Discovery传播公司产业规模

      (2)澳大利亚纪录片生产情况

      (3)英国纪录片生产

      (4)韩国纪录片生产

     2.国际纪录片2014年态势分析

      (1)以纪录片为核心,谋求以真实节目为半径的多元化发展

      (2)以产业发展为驱动,纪录片产品娱乐化倾向明显

      (3)传统电视传播渠道收缩,发展新媒体网络平台业务

      (4)注重与中国等亚洲市场的合作

   三 业态深度解读及前瞻

    (一)大盘:新生态正在演进

    (二)关键词:公众时代的“新”、“变”与“常”

    (三)“互联网+”语境下的新媒体纪录片

     1.顶层设计带来政策利好

     2.手机将成为纪录片传播的常态平台

     3.纪录片+新媒体+商业的新模型

    (四)国际化:“泛纪实”节目成为产业化的新拐点

     1.“泛纪实”电视节目是产业化时代纪实基因与娱乐的必然联姻

     2.“泛纪实”节目成为以纪实节目为核心支撑的国际传媒集团的新利益增长点

     3.“泛纪实”节目兴起带来的节目模式今后几年将成为国际电视市场交易的重要部分

    (五)主要趋势

     1.顶层设计下的纪录片主驱动力

     2.新媒体成为纪录片创新主要突破点

     3.“胡同尽头”的真人秀拐点——纪录片

   四 结语:“公众”的重量

 BⅡ 行业动态

  B.2 媒体融合与纪录片观念创新:趋势与特点

   一 媒体融合刺激视听业观念创新

   二 网络纪录片的勃兴:媒体融合的结晶

    1.发展与现状:以欧洲为例

    2.网络纪录片三大特征

     (1)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2)多媒介跨界合作

     (3)以交互性为存在理由

    3.网络纪录片发展的瓶颈

   三 凤凰涅槃:广播纪录片的复兴

    1.广播纪录片的特征:融媒

    2.广播纪录片沿革:螺旋发展

    3.广播纪录片的复兴:数字化为推手

  B.3 2014年纪录片类节目播出、收视及广告投放回顾

   一 整体市场概览

    (一)各级电视媒体纪录片类节目播出结构

    (二)央视、卫视纪录片节目播出变化

     1.播出时长大幅度增长

     2.播出比重增加

     3.编排方式和思路变化

    (三)纪录片类节目的广告承载力

   二 纪录片频道及节目收视分析

    (一)纪录片类节目收视率及纪录片频道收视率总览

    (二)纪录片频道收视情况分析

     1.央视十套2014年收视情况

     2.中央纪录频道2014年收视情况

    (三)纪录片类节目收视情况分析

     1.《一桥飞架中欧》节目收视状况

     2.《舌尖上的中国2》节目收视状况

  B.4 数读纪录片政策推手

   一 “30分钟政策”效果分析

    (一)2014年:执行尚可,尚待培育

    (二)2015年第一季度:全面覆盖,整体提升

   二 “920节目带”的产生及影响

    (一)“920节目带”各卫视节目安排情况

     1.“920节目带”节目内容题材安排及特点

      (1)新闻纪实类

      (2)民生类及访谈类

      (3)亲子、真人秀类

      (4)益智娱乐类

     2.“920节目带”节目时间编排情况

      (1)“两集剧+单集纪录片/系列纪录片(非栏目)”

      (2)“两集剧+纪实类节目(栏目)”

    (二)“920节目带”各卫视节目收视情况分析

     1.优秀节目收视率高企

     2.收视率微降企稳

   三 “纪实节目带”的成形过程

    (一)政策推手更精准化

    (二)上星纪实频道的强力支撑

    (三)纪实复苏——优势上星频道自制

    (四)更开放的“纪录片公众时代”

   四 结论

  B.5 2014年中国院线纪录片市场研究报告

   一 2014年院线纪录片电影发行放映现状

   二 2015年第一季度院线纪录片电影发行放映现状

   三 纪录片院线发行放映的案例分析

    (一)娱乐类纪录片的类型探讨:以《爸爸去哪儿》(1和2)、《奔跑吧!兄弟》及《宝贝,对不起》为例

     1.定义困难,类型存疑

     2.影响利弊尚待观察

    (二)国内文献类纪录片的生存之道:从《永远的焦裕禄》谈起

     1.真正凸显“真实性”特性,提升文献类纪录片的艺术价值

     2.提高文献类纪录片与现实的黏合度

    (三)从《我就是我》到《飞鱼秀》——粉丝电影定位的“功与过”

   四 小结

  B.6 中国纪录片民营公司的多元突围之路

   一 直面资本市场,转变赢利思维

    1.公司上市意义非凡

    2.内容优质保障品牌

    3.转换盈利思维

   二 探索专业化道路,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1.题材专业化

    2.业务专业化

   三 拓展立体渠道,进行多维度运营

   四 结语

 BⅢ 国际观察

  B.7 2015年英国纪录片发展报告

   一 英国纪录片类型及现状概述

   二 2014年财务状况和受众反馈

   三 纪录片的公共政策

   四 英国纪录片制作新趋势:无人摄像机固定拍摄

   五 BBC海外市场发展情况

  B.8 2014年美国纪录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一 2014年美国纪录电影产业数据解读

   二 2014年美国纪录电影产业发展综述

    1.自然类纪录片成为大赢家

    2.政治类批判性题材依然大热

    3.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第四公民》引发全球关注

    4.3DIMAX营造历史类题材纪录片的视觉奇观

  B.9 2014~2015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节目策略简析

   一 承袭传统——坚守国家地理品牌DNA

   二 适应市场——频道细分,节目定位精准

   三 匠心独运——纪录剧情片屡创收视新高

   四 寓教于乐——“聪明娱乐”纪实真人秀独树一帜

   五 深化合作——推动中国题材纪录片走向国际

  B.10 2014年Discovery传播公司及旗下电视网现状

   一 概览

   二 趋势和新的发展

   三 2014年营收情况

    1.营收

    2.发行

    3.广告

    4.其他

   四 重点节目介绍

   五 与中国的合作

    1.“新锐导演计划”

    2.《中国文化之旅》

    3.《运行中国》

  B.11 澳大利亚纪录片生产

   一 概述

   二 纪录片播出情况

    (一)电视

    (二)院线

    (三)网络

   三 创作趋势

    1.独立纪录片生产

    2.内部纪录片生产

    3.国际合作

   四 资金来源

    1.政府扶持

    2.澳大利亚银幕组织

     3.制片补偿

   五 结论

  B.12 2014年韩国纪录片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 韩国纪录片题材的历史发展

   二 韩国地面广播电视台2014年纪录片制作与播出情况

    (一)KBS 2014年纪录片制作与播出情况

    (二)EBS 2014年纪录片制作与播出情况

    (三)MBC 2014年纪录片制作与播出情况

    (四)SBS 2014年纪录片制作与播出情况

   三 纪录片专业频道,纪录片电影节以及纪录电影的发展情况

    (一)纪录片专业频道

    (二)纪录片电影节

    (三)纪录电影

   四 韩国纪录片进出口的现状

   五 新技术带来的纪录片制作新趋势

 BⅣ 纪录片与新媒体

  B.13 2014年新媒体纪录片发展概述

   一 新媒体产业宏观背景

   二 新媒体纪录片行业分析

    (一)新媒体纪录片数据解读

     1.纪录片栏目全网数据分析

     2.纪录专题片全网数据分析

    (二)新媒体纪录片用户特征

    (三)视频网站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1.优酷土豆集团是自制内容的翘楚

     2.凤凰视频利用先天内容优势打造纪录片优质平台

     3.腾讯视频巧用移动互联工具,青睐国外优质大片

     4.爱奇艺打造轻奢路线,引进优质纪录片获热议

   三 新媒体纪录片发展前瞻

    (一)视频网站差异化战略将持续

    (二)新媒体倒逼电视纪录片产业升级

    (三)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产销新模式

     1.寻找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时间节点

     2.寻找适合新媒体的内容话语方式

     3.多维合作催生媒介融合

  B.14 “互联网+”时代,“纪录中国”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一 政策推动,整合资源,占领纪录片移动互联网高地

   二 巩固发展,面向国际,推出纪录中国国际版

    1.基金孵化,扶持发展,培养纪录片人才和作品

    2.面向未来,创新发展,打造永不落幕的纪录片节

  B.15 互联网媒介视域下的纪录片业态变化

   一 众筹模式带来的资金投放的多渠道化

   二 UGC的创作模式带来创作主体的社会化以及纪录片作品的多样化

   三 互联网带来的创作方式的全球协作化

   四 收视人群向网络平台的迁移使纪录片的推广营销多手段化

   五 互联网分层级结构带来纪录片传播价值的多层级与长尾化

  B.16 《我的诗篇》:生发于互联网的诗意征程

   一 金爵奖励开创历史

   二 命运交响有诗为证

   三 初试锋芒汇聚关注

   四 多维行动互联你我

    (一)立体化的作品群

     1.纪录电影《我的诗篇》

     2.同名诗集

     3.互联网微纪录片系列

     4.互联网读诗音频系列

     5.诗歌朗诵会

    (二)创作

     1.诗歌与诗人的甄选

     2.读诗视频征集

     3.内部试映会、500人特别展映礼的互联网报名

    (三)传播

     1.立足“吴晓波频道”,辐射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2.微信公众号、爱奇艺视频专区、喜马拉雅音频专区的持续经营

     3.结合主题做线上线下的活动,引发媒体关注

    (四)筹资

    (五)发行

    (六)后续计划

   五 后记

  B.17 从李开复《向死而生》探究纪录片传播新变化

   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获得新的入口

    1.新一代的主流媒体来了

    2.微信传播新通道来了

    3.移动时代助力新媒体纪录片平台获得广泛认可

   二 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发生新变化,对市场前景应抱有乐观

   三 以李开复癌症纪录片《向死而生》为例

    1.它是一部市场化的纪录片

    2.它是有成熟产品矩阵的纪录片

    3.它是有成熟推广理念的纪录片项目

    4.它是单独在互联网上播出的纪录片

    5.它是首次实现边看边买的纪录片

    6.它是又一部通过微信传播通道传播的纪录片

   四 明确了解所处阶段,合作才有了解机会

 BⅤ 学术动态

  B.18 2014~2015年中国纪录片研究综述

   一 本体研究的深化与争鸣

    1.纪录片的本体研究得到深化

    2.比较视角下国外纪录片研究译介成果颇丰

    3.对动画纪录片的争议持续,探讨的规模形成学术争鸣

   二 产业研究的深入与延伸

    1.针对产业发展的重量级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出炉,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及时总结和预判

    2.关于产业研究的优质学术论文不断涌现,纪录片产业政策、对策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成为焦点

   三 创作研究的与时俱进

    1.技巧技术研究方面

    2.类型创作研究方面

    3.叙事审美研究方面

    4.个人经验风格研究方面

    5.外国创作研究方面

    6.创作伦理研究方面

   四 传播研究的发展与兴盛

    1.纪录片的传播问题研究

    2.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研究

   五 形象研究的外扩与下移

    1.对纪录片所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热度不减,从国家形象的“自塑”向外扩展到“他塑”研究

    2.对纪录片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研究空间部分下移到城市形象领域

   六 史论研究的式微与转向

   七 批评研究的重视与不足

    1.作为现象的批评,指导意义不断加强

    2.作为批评的批评,受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发展较为缓慢,仍有待建设

  B.19 2014~2015年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

   一 本体研究

   二 史论研究

   三 创作研究

   四 文化研究

   五 对中国纪录片的研究

  B.20 视觉人类学与“90后”的影视教育

   引言

   一 当代影视教育的核心挑战

    1.知识学习与业务实践

    2.专精教育与博雅教育

   二 “清影工作坊”概况及“90后”的创作者

    1.本科新闻业务教育体系中的“清影工作坊”

    2.“90后”创作者的主要特质

   三 田野深描:“清影工作坊”的过程与结构

    1.第一周:观摩和策划阶段

    2.第二、三周:现场制作环节

    3.第四、五周:剪辑成片

   四 总结:以影视人类学回应影视教育的挑战

  B.21 以“内爆”为关键词的纪录片技术发展前瞻与反思

   一 纪录片的移动互联:纪录影像的蓝海与“内爆”的深化

   二 纪录片与虚拟现实技术:鲍德里亚笔下的悲观“内爆”?

   三 纪录片与脑神经科技:谁更了解受众想看什么?

  B.22 试论多元化时代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价值走向*

   一 时代使命——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宣传教育价值维度

   二 解读战争——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历史文化价值维度

   三 回归观众——战争题材纪录片的产品市场价值维度

   结语:把握时机,充分实现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多元价值

 BⅥ 附录

  B.23 2014年中国纪录片大事记

   1月

    20日 山文化纪录片《大黄山》三台同播

    20日 美食纪录片《一城一味》央视纪录频道开播

   2月

    19日 纪录片《七三一》开机

    24日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央视首播

   3月

    1日 崔永元自费百万元赴美拍摄转基因纪录片公布

    11日 2014《美丽中国》大型纪录交响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24日 互联网纪录片栏目《侣行》剧场版成功登上CCTV-1黄金时段

   4月

    11日 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自2014年起改为每年举办

    15日 《舌尖上的中国2》首映首创国内纪录片周播模式

    18日 2014北京国际电影节首设纪录片单元

    18日 第四届“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启动

    24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2014年第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

    27日 《客从何处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5月

    8日 2014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在京举行

    9日 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真实记录《黄金时代》拍摄过程

    27日 黄百鸣首次执导纪录片,《万家姓》呈现各姓氏家族史

   6月

    14日 为父亲节定制的纪录电影《金色时光》上映

    17日 2014年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项目表彰在长沙颁奖

    20日 纪录片《园林》登录CCTV-9端午假期档

    26日 第25届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闭幕,中国纪录片表现不俗

    26日 央视启动大型纪录片《手艺》第二个百集制作

   7月

    25日 纪录电影《我就是我》7月25日在内地公映

   8月

    10日 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开幕

    25日 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与观众见面

    29日 文献纪录片《旋风九日》在京关机

   9月

    15日 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开拍将跨越20余国

    26日 2014年国际华人纪录片影展开幕

    28日 大型纪录片《孔子》曲阜开机

    28日 全媒体大型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台网同步首播

   10月

    6日 大型人文纪录片《五大道》开播

    23日 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4)》在京发布

   11月

    2日 中国农业大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成立

    11日 央视科教频道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首映

    12日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揭幕

    12日 纪录片产业服务平台“纪录中国”APP发布

    13日 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成立亮相广州纪录片节

    17日 八一厂选送纪录片《守望者》获意大利国际防务电影节最高奖

    20日 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家篇”开机

    22日 周浩《棉花》获得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23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单独设立“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

   12月

    4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2014年第二批优秀国产纪录片

    11日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国农业》在京开机

    14日 纪录片产业国际投融资平台在北京文博会上诞生

    23日 两岸合制纪录片《飞虎传奇》在台湾播出

    24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2014年第三批优秀国产纪录片

    26日 2014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在京颁奖

 纪录片蓝皮书课题组

 机构介绍

 主编介绍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5)》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针对纪录片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本书内容基于2006年以来CDRC就相关前沿问题所展开的系列调研工作,以国家高度、学术品格、学院立场、中国风格为导向,整合了国内外纪录片学界与业界专家的观点和论述。在皮书撰写过程中,CDRC对全国纪录片领域的生产、传播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通过设立中心研究课题,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国新办三局、文化部对外联络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央新科影视集团、央视-索福瑞、尼尔森网联、美兰德等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重点针对中央电视台、各省级频道、各专业频道、纪录片院线传播、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以及民间纪录片的现状等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将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并与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进行对比印证,全面把握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同时预测了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走向。本书包括“总报告”栏目,注重行业形势评估、问题分析、发展预测;“行业动态”“国际观察”“纪录片与新媒体”“学术动态”栏目侧重展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动态和个案剖析。此外,“大事记”是对2014年纪录片领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集纳与整理,同时侧重于产业信息方面的筛选。本书的“总报告”结合CDRC 2014年相关调查数据,延续了每年的业态调查;在产业描述板块,从产业态势、产业环境、资本市场几个方面对产业进行了直观的描述和把握;深度解读部分对新生态演进,公众时代的“新”、“变”与“常”、“互联网+”语境下的新媒体纪录片及国际化,即“泛纪实”节目成为产业化的新拐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指出了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公众时代”的解读需要从“大众”和“公众”两个层面进行,而这个解读在当前语境下,可谓刚刚开始。“大众”给纪录片带来两面性。一方面是纪录片的自我释放,这意味着纪录片在面对大众时,需要扩展其外延,容纳以“泛纪录”为名的诸多形态的存在,这是纪录片内涵和功能释放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是纪录片对自己精神内核的自我约束,也就是不可与大众喜好随波逐流,坚持社会观察、人文关怀、时代纪录的精神,是纪录片出于大众文化而又超于大众文化的根本。“公众”给纪录片带来的两面性则更具重量,一方面是自我强化,纪录片纪录历史、解读文明、呼唤时代精神的社会功能不可避免要加强;而另一方面则是明确需求,这一功能的加强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全社会层面的大众响应,也难以在市场上获取业绩,国家需要从政策、通路、资金等多层面给予更切实到位的支持,有索取就需要有代价,不应让“公众”成为纪录片难以承受之重。一个政策驱动的行业要成为产业,注定比天然市场化的行业更为波折和慢熟,也注定这个历程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对于刚刚进入公众时代的纪录片来说,需要更多地进行反思和付出行动。

[1]陈霖、曾一果、高峰、周亚平:《新世纪人文纪录片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2]程春丽:《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探索与对策研究》,《中国电视(纪录)》2014年第11期,第43~51页。

[3]冯欣:《动物纪录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何苏六主编《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何艳:《契机与使命——美国商业纪录频道的创建》,《新闻春秋》2014年第2期,第77~82页。

[6]何春耕、张恬:《论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传播的变化特征》,《现代传播》2014年第2期,第95~98页。

[7]胡智锋等:《2014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当代电影》2015年第3期,第168~178页。

[8]金震茅:《类型纪录片:影像里的中国》,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9]李晨:《光影时代:当代台湾纪录片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0]刘刻:《当前中国纪录片产业赢利驱动模式分析》,《电视研究》2014年第1期,第43~45页。

[11]刘新传、冷冶夫:《美国纪录片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11期,第84~86页。

[12]刘新传:《美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运营策略分析》,《中国记者》2014年第7期,第98~99页。

[13]刘新传:《本土与差异:美国纪录片商业化战略分析》,《青年记者》2014年第19期,第74~75页。

[14]刘新传、冷冶夫、陈璐:《角色与认同: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战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15]刘忠波:《2014年电视纪录片理论与批评发展概述》,《中国电视》2015年第3期,第40~45页。

[16]刘洁:《出画的情境:中国新派纪录片人访谈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17]罗祎英:《在场、介入与自反——1980年以来台湾纪录片美学的一个观察角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39~45页。

[18]吕新雨、赵月枝:《学术、传媒与公共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9]聂欣如:《动画可以成为纪录片吗》,《中国电视》2010年第2期,第44~48页。

[20]聂欣如:《数字技术能使动画变成纪录片吗》,《中国电视》2014年第11期,第59~63页。

[21]聂欣如:《“非虚构”的动画片与纪录片》,《新闻大学》2015年第1期,第49~55页。

[22]聂欣如:《“动画纪录片”必须面对的四个问题》,《当代电影》2015年第2期,第132~137页。

[23]聂欣如:《“动画纪录片”争论中的现象学问题及其他》,《电影新作》2015年第3期,第35~40页。

[24]聂欣如、何梦云:《2013年度中国纪录片理论研究综述》,《中国电视》2014年第4期,第55~60页。

[25]欧阳宏生、唐希牧:《21世纪以来我国电视纪录片观念的嬗变》,《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4期,第99~104页。

[26]齐曦:《新媒体环境下的整合传播策略研究——以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传播为例》,《现代传播》2014年第12期,第91~98页。

[27]孙红云:《阐释之阐释:2013年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中国电视》2014年第8期,第67~71页。

[28]孙红云、肖兰:《2014年国际纪录片研究综述》,《中国电视》2014年第8期,第65~71页。

[29]孙红云、胥弋、基斯·巴克:《伊文思与纪录电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30]孙莉:《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史态纪录片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1]王迟、布莱恩·温斯顿:《纪录与方法(第1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

[32]王迟:《动画纪录片真的不存在吗?》,《当代电影》2014年第3期,第78~82页。

[33]王迟:《动画纪录片:争议与理论说明的逻辑——对聂欣如教授的回应(之一)》,《南方电视学刊》2014年第5期,第31~34页。

[34]王迟:《动画纪录片:动画纪录片的争议与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对聂欣如教授的回应之二》,《南方电视学刊》2014年第6期,第49~53页。

[35]王迟:《动画纪录片:纪录片与实验电影的关系——对聂欣如教授的回应之三》,《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1期,第66~70页。

[36]王迟:《动画纪录片:动画纪录片的争议与直接电影霸权——对聂欣如教授的回应之四》,《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2期,第70~73页。

[37]王春枝:《微纪录片叙事探析》,《新闻知识》2014年第8期,第3~5页。

[38]王华:《在摄影机与少数民族之间发现中国——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生产与传播研究(1979至今)》,《新闻大学》2014年第5期,第47~57页。

[39]王庆福:《他者视角: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电影艺术》2014年第4期,第25~30页。

[40]王庆福:《“出走”与“回归”:也论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问题意识》,《现代传播》2015年第1期,第101~104页。

[41]武新宏:《错时空与本土化:比较视野下中国电视纪录片风格衍变(1958~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2]肖党荣:《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11期,第81~84页。

[43]肖党荣:《春江水暖,时不我待——新形势下推动纪录片产业发展政策思考》,《中国电视(纪录)》2014年第11期,第52~57页。

[44]许嘉璐:《真实影像:中华文化传播之翼——关于茶、茶人、茶文化的几次谈话》,《中国电视(纪录)》2014年第10期,第64~67页。

[45]张国涛:《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考察———兼论央视纪录频道的产业化实践》,《现代传播》2014年第6期,第83~91页。

[46]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7]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8]赵曦:《真实的生命力——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49]赵曦、赵丹旸:《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现实路径——以央视纪录频道国际化策略为例》,《现代传播》2014年第1期,第90~94页。

[50]赵艳明:《反思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新闻大学》2014年第3期,第51~58页。

[51]周冠宇:《纪录中国梦想 传播华夏文明——2013年中国纪录片传播发展分析》,《中国电视(纪录)》2014年第11期,第39~42页。

[52]朱靖江:《民族志纪录片创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1]Aaltonen,J. Claims of Hope and Disasters:Rhetoric Expression in Three Climate Change Documentaries[J]. 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Volume 8,Issue 1,2014:61-75.

[2]Aitken,I & Ingham,M. Hong Kong Documentary Film[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5.

[3]Beckford,R. Documentary as Exorcism:Resisting the Bewitchment of Colonial Christianity[M]. London:Bloomsbury Academic,2014.

[4]Bishop,C. 2012. 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London:Verso.

[5]Bondebjerg,I. Engaging with Reality:Documentary and Globalization[M]. Bristol:Intellect Ltd.,2014.

[6]Campbell,V. Framing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Natural Disasters in Factual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J].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Volume 8,Issue 1,2014:58-74.

[7]Cao,Q. China Under Western Gaze:Representing China in the British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1980-2000[M].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14.

[8]Chapman,J. A New History of British Documentary[M].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15.

[9]Chiu,K.F. & Zhang,Y.J. New Chinese-Language Documentaries:Ethics,Subject and Place[M]. 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14.

[10]Deprez,C. & Pern,J. Post 1990 Documentary:Reconfiguring Independence[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5.

[11]Edwards,D. Independent Chinese Documentary:Alternative Visions,Alternative Publics[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2]Formenti,C. The Sincerest form of Docudrama:Re-framing the Animated Documentary[J]. 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Volume 8,Issue 2,2014,pp.103-115.

[13]Geiger,J. American Documentary Film:Projecting the Nation[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4.

[14]Grant,B,K. & Sloniowski,J. Documenting the Documentary:Close Readings of Documentary Film and Video(New edition)[M]. 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4.

[15]Hughes,H. Green Documentary: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 Film in the 21st Century[M]. Bristol:Intellect Ltd.,2014.

[16]Ingram,D. Throwing Shadows on the Wall;Understanding the Documentary as Genre[M].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4.

[17]Lawrence,N. Documenting the Black Experience:Essays on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Culture and Identity in Nonfiction Films[M]. Jefferson:McFarland,2014.

[18]MacDonald,S. Avant-Doc:Intersections of Documentary and Avant-Garde Cinema[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19]Magagnoli,P.Documents of Utopia:The Politics of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M]. New York:Wallflower Press,2015.

[20]Nash,K. & Hight,C. New Documentary Ecologies:Emerging Platforms,Practices and Discourses[M]. Hants:Palgrave Macmillan,2014.

[21]Ricciardelli,L. American Documentary Filmmaking in the Digital Age:Depictions of War in Burns,Moore,and Morris[M]. 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14.

[22]Rogers,H. Music and Sound in Documentary Film[M]. 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14.

[23]Smaill,B. The Documentary:Politics,Emotion,Culture[M]. Hants:Palgrave Macmillan,2014.

[24]Sharma,A. Documentary Films in India:Critical Aesthetics at Work[M]. Hants:Palgrave Macmillan,2015.

[25]Traverso,A & Wilson,K.M. Political Documentary Cinema in Latin America[M]. 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14.

[26]Williams,D. & Druick,Z. The Grierson Effect:Tracing Documentary’s International Movement[M]. London:BFI Publishing,2014.

[27]Winston,B. The Greatest Documentaries of All Time:The Sight and Sound 2014 Poll[J]. 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Volume 8,Issue 3(Special Issue),2014:267-272.

[1]〔美〕阿贝·马克·诺恩斯:《私人现实:原一男的电影》,《电影艺术》2013年第5期,第102~108页。

[2]谢飞:《关于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44~46页。

[3]王宜文、李璠玎:《美国影视教育学科模式研究》,《现代传播》2009年第6期,第86~88页。

[4]张小琴:《数字时代的新闻教育:浸入式全媒体实践——从克朗凯特学院看美国如何教新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8期,第118~125页。

[5]Kathleen A.,Hanse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A]. Christ,William G.Assessing Media Education:A Resource Handbook for Educators and Administrators[C].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 Inc.,2006:463-480.

[6]Henry J.,Ravi P.,Margaret W.,et al. 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M]. 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9:31.

[7]朱毅峰:《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51~54页。

[8]王志敏、赵楠:《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艺术百家》2009年第2期,第107~112页。

[9]李兴国、徐智鹏:《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136~139页。

[10]朱靖江:《田野之声:“直接电影”影响下的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电影新作》2011年第3期,第24~28页。

[11]郭净:《影视人类学在云南》,周安化、丁亚平:《影视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第5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