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7

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图书

Analysis on the Prospect of China's Economy (2016)

SSAPID:101-2903-8973-89
ISBN:978-7-5097-910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由于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减速压力,宏观政策需要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财政政策需兼顾需求侧和供给侧管理的平衡。本书是我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出版项目,作者都是活跃在国内经济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序言由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亲自执笔。其余各篇,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相关信息

丛书名:经济蓝皮书春季号
编 辑:高启;王凤兰;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Buera F.J. and Kabroski J.P.,“The Rise of the Service Econom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B,102(6),pp.2540-69.

Herrendorf B.,Rogerson R. and Valentinyi A,“Growth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NBER,2013,Working Paper 18996.

李扬主编《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袁富华:《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张斌:《从制造到服务——经验理论和中国问题》,《比较》2015年第5期。

张平:《通缩机制对中国经济挑战和稳定政策》,《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4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经济研究》2012年第11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突破经济增长减速的新要素供给理论、体制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

曹红艳:《让绿色成为发展最美底色》,《经济日报》2016年2月27日。

陈磊、隋占林、孟勇刚:《2015~2016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载于《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高铁梅、陈磊、王金明、张同斌:《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与预测方法》(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侯永志、刘培林:《中国经济今年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日报》2016年2月17日。

孔宪丽、高铁梅、张同斌:《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及走势的分析与预测》,载于《2015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李雪松、张涛:《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日报》2016年1月20日。

马志刚:《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怎么看”》,《经济日报》2016年1月20日。

倪铭娅:《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4%,外贸利好趋势将延续》,《中国证券报》2016年2月24日。

汪红驹:《2016: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1月20日。

王小广:《2016年经济工作的几个重点方向和政策建议》,《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第11期。

张立群:《2016年中国经济有望结束下行转为平稳增长——2016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新华网,2016年2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6-02/19/c_128734013.htm。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2015~20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

Aiyar Shekhar,Duval Romain,Puy Damien,Wu Yiqun,Zhang Longmei(2013)“Growth Slowdown and the Middle Income Trap”,The IMF Working Paper.

Cai Fang,Yang Du and Changbao Zhao(2007),“Regional 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 since China’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Entry:Evidence from Household-level Data,” in Garnaut,Ross and Ligang Song(eds)China-Linking Markets for Growth,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pp.133-150.

Cai Fang and Yang Du(2011),“Wage Increase,Wage Convergence,an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Vol.5,Issue 2.

Davis Stevens J. and John Haltiwanger(1991)Gross Job Creation,Gross Job Destruction and Employment Reallocation,NBER Working Paper,No. 3728.

Foster Lucia,John Haltiwanger,and Chad Syverson(2008)Reallocation,Firm Turnover,andEfficiency:Selection on Productivity or Profitabi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8,pp.394-425.

Lucas,R. Jr.(1990),“Supply-Side Economics:An Analytical Review”.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42,pp.293-316.

白重恩、张琼:《中国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世界经济》2014年第10期。

都阳、陆旸:《中国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其含义》,《世界经济》2011年第4期。

都阳:《以高效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转型》,《中国改革》2015年第10期。

都阳:《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反应:基于微观数据的观察》,《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曹桂全、任国强:《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累进性的分解分析——以天津市2008年城镇住户为样本》,《南开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何辉、李玲、张清:《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1995~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财经论丛》2014年第2期。

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兼论“起征点”问题合理解决的思路》,《财政研究》2010年第4期。

刘扬、冉美丽、王忠丽:《个人所得税、居民收入分配与公平——基于中美个人所得税实证比较》,《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1期。

刘元生、杨澄宇、袁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累进性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1年第3期。

万莹:《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由税收累进性和平均税率观察》,《改革》2011年第3期。

万相昱:《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灵敏度分析:基于微观模拟途径》,《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2013年报告》,载吴敬琏主编《比较》2013年第5期,中信出版社。

徐建炜、马光荣、李实:《个人所得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了吗——基于对1997~2011年微观数据的动态评估》,《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岳希明、徐静、刘谦、丁胜、董莉娟:《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经济研究》2012年第9期。

岳希明、徐静:《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6期。

张车伟、赵文:《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十三五”时期劳动供给和需求预测及缺口分析》,《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编写组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

徐国祥:《指数理论及指数体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孙慧钧:《指数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付广军:《中国税收统计与计量分析》,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蔡昉、陆旸:《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24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展望关键预测更新》,IMF网站,2016年1月19日。

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寻找新的动力和平衡》,中信出版社,2013。

魏后凯:《我国有能力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2日。

祝宝良:《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中国网,2015年12月30日。

简 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书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与本质,系统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矫正体制性扭曲、刺激企业供给创新和激发企业有效投资是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并从创新发展、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建立市场化机制和产能共享机...

作者: 温湖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