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公司重组:理论与实践图书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SAPID:101-2900-9877-91
ISBN:978-7-5097-3337-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大学法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2008年共同举办的“21世纪商法论坛”第八届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书中以“公司重组”为主题,探讨了新时期中国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21世纪商法论坛
作 者: 王保树 汤欣
编 辑:李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The Universal Succession as Technique of Corporate Restructuring:Efficiency and Limits

  INTRODUCTION

  Ⅰ.Universal succession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company or companies holder(s)of goods and chattels and obligations

   A.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universal succession

   B.The trend to the erosion of 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 succession

  Ⅱ.Universal succession without disappearance of the transferor companies

   A.The role played by the will of parties

   B.Objective obstacles to universal succession

  CONCLUSION

 Recent Changes of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System under 2008 Proposed Revisions to the Korean Commercial Code

  Ⅰ.Introduction:Brief History of Korean Commercial Code Revision

  Ⅱ.Proposed Revisions with Respect to M&A Buyer’s Side

   1.Deregulation of Merger Consideration

    1.1.Introduction of Cash-out Merger

    1.2.Introduction of Triangular Merger

   2.Freeze-ou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2.1.The Right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to Require Minority Shareholder to Sell Shares

    2.2.Appraisal Righ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

    2.3.Share Transfer

    2.4.Legislation Examples

   3.The Acceleration of Exchange Tender Offer through the Deregulation of Contribution in Kind

   4.The Deregulation of Small Sized Business Acquisition

  III.Proposed Revisions Regarding Defensive Measures of Target Corporation

   1.Introduction

   2.Introduction of Warrant System

   3.Defense Tactics through Class Stock

    3.1.Class Stock of Non-voting or Limited Voting

    3.2.Class Stock of Stock Transfer

    3.3.Class Stock of Class Voting for a Classified Board of Director

    3.4.Class Stock of Approval Right to Specific Issues

    3.5.Class Stock of Multiple Voting

    3.6.Redeemable Stock

    3.7.Convertible Stock

   4.Liberalization of Stock Repurchase

   5.Introduction of Pre-disclosure System for the Allocation of Newly Issued Stock to a Third Party

  IV.Conclusion

 韩国的企业结构调整体制

  一 企业结构调整的概念

   (一)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结构调整

   (二)韩国金融界及经济界使用的“企业结构调整”

   (三)Work Out

  二 韩国的结构调整制度活性化的背景

   (一)企业结构调整制度的出现

   (二)结构调整市场的变化

  三 结构调整机构

   (一)公机关

   (二)民间机构

   (三)各机构的特征

    1.韩国资产管理公社(Korea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KAMCO)

    2.企业构造调整专门公司(Corporate Restructuring Company:CRC)

    3.企业结构调整投资公司(Corporate Restructuring Vehicle:CRV)

    4.企业结构调整证券投资公司(Corporate Restructuring Fund:CRF)

    5.企业构造调整组合(Corporate Restructuring Company Fund:CRCF)

    6.私募投资专门公司(Private Equity Fund:PEF)

    7.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8.企业不动产构造调整组合(Corporate Restructuring-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CR-REITs)

  四 结构调整相关法律

   (一)《商法总则》

   (二)商法公司编

   (三)有关垄断规制和公正交易的法律

   (四)《产业发展法》以及该法的施行令

   (五)《企业结构调整投资公司法》

   (六)《企业结构调整促进法》

   (七)统一破产法

  五 企业结构调整体系:二元体系

   (一)《统一破产法》等法院主导的结构调整

   (二)依据债权金融机关和企业之间的自律性合意而进行的债权团主导的结构调整

  六 结语

 企业重组法制的应有样态

  一 企业重组(M&A)的诸方法

   (一)日本有关企业重组的方法

    1.支配股份的取得

     ① 通过证券交易所取得支配股

     ② 股份公开收购(TOB:Take Over Bid,也称:Tender Offer)

     ③ 向特定第三人发行新股的方法

     ④ 标的公司支配股的受让(相对交易)

    2.公司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3.公司分割(吸收分割·新设分割)

    4.股份交换·股份转移

    5.事业(营业)转让

   (二)上述诸方法的比较与分类

    1.交易法型方法与组织法型方法

    2.公司法型方法与金融商品交易法型(证券交易法)方法

    3.友好型M&A与敌对型M&A

   (三)中国有关企业重组的方法

  二 有关企业重组程序上的规制(事前规制)

   1.日本的程序规制

   2.中国的程序规制

  三 企业重组之后的规制(日本的场合)

   1.信息请求权

   2.监事以及检查员的子公司调查权

   3.股东代表诉讼

  四 总结

   1.日本法的不完善之处

    ①程序规制方面

    ②事后规制的方面

     A.有关信息请求的法院干预

     B.多重代表诉讼

     C.有关母公司股东大会对子公司重要事项的同意权

   2.中国法的不完善之处

    ①程序规制方面

    ②事后规制的方面

 澳大利亚公司重组的理论与实践

  一 导论

  二 公司收购规则

   (一)法律条文

   (二)监管体制

  三 公司重组规则

  四 公司收购与公司重组之比较分析

   (一)实务选择:公司收购 PK 公司重组

   (二)法院态度:何种情况下可用公司重组实现收购

   (三)理论争辩:“纸老虎”抑或纯属多余

  五 结论: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日无私照——论私募股权基金的蜕变

  一 前言

  二 私募股权基金的起源与崛起

   1.私募股权基金的意义

   2.私募股权基金的起源

   3.私募股权基金与集团企业发展路径的比较

  三 美国的私募股权基金组织与运作

   1.资金筹措方式

   2.组织构成方式

   3.投资行为与操作形态

   4.经营管理方式

  四 私募股权基金的蜕变

   1.总体经济情势的演变

   2.由“私”到“公”的发展趋势

  五 私募股权基金在台湾的发展情况

  六 结语

 上市公司重组失败的原因分析:法学的视角

  一 上市公司“重组失败”的界定

   (一)“重组”的含义

   (二)“重组失败”的法律含义

  二 上市公司公告中所述的重组失败原因

  三 上市公司重组失败的内部原因

   (一)公司实际控制人或相关人并无真正进行重组的意向,而只是借重组概念作为炒作股票价格的工具

   (二)有重组需求的“壳公司”太多却质量不高

   (三)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支持公司重组的安排

   (四)大股东无法在特定时间内履行重组方案中的义务

   (五)中小股东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反对重组

  四 上市公司重组失败的外部原因

   (一)政策多变

   (二)监管机构的原因

   (三)地方政府的因素

  五 结论

 Equity Instruments in the Context of a Restructuring

  Ⅰ.Debt or equity:difficulties of a proper qualification

   A.Theoretical standards

   B.Practical difficulties

  Ⅱ.Equity instruments and restructuring needs

   A.Preferred Shares

   B.Convertible debt instruments

   C.Equity warrants

  Ⅲ.Shareholders’ protection and veto power over restructuring plan

   A.Current shareholders

   B.Potential shareholders

 “Corporate Fiduciary Duties Review of Takeover Defenses/Acquisition Recommendations to Shareholders under China’s 2006 Company Law”

  Relevant Statutory or Regulatory Excerpts

 股东及董事因自身利害关系回避表决之研究

  一 缘起

  二 台新金控并购彰化银行之始末及法律争议

   (一)台新金控并购及持有彰化银行股权情形

   (二)台新金控与彰化银行间换股比例争议问题

   (三)彰化银行董监事改组问题

   (四)台新金控与彰化银行之并购相关事宜

   (五)金融主管机关之立场

   (六)本案所涉法律争点

  三 台新金控并购彰化银行案并购策略分析——股份转换后再行合并

   (一)股份转换制度之由来与运用目的

   (二)股份转换后再行合并

  四 利益冲突与回避问题

   (一)合并v.转份转换

   (二)台电核四停建案

    1.事实部分

    2.本案之争点与判决

    3.基本问题的探讨

     (1)立法论上的观察

     (2)现行法之解释

     (3)董事会准用股东会回避规定

   (五)结论

 美国资产收购中的后继者责任规则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债务不承担原则的局限与后继者责任规则的兴起

    1.资产收购中的债务不承担原则及其局限

    2.债务不承担原则的例外——后继者责任规则

     (1)后继者责任规则的起源及发展

     (2)后继者责任的性质

   (二)后继者责任规则的适用及其理论基础

   (三)借鉴后继者责任规则的可能性及其路径

    1.后继者责任规则借鉴的可能性

    2.后继者责任的范围限制

 The Regulation of Takeovers in the UK

  TAKEOVER BATTLES

  DISCIPLINING MANAGEMENT-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GOALS OF TAKEOVER REGULATION

   A.The struggle for a Europe-wide regulatory policy

   B. The ideas in the Directive

  THE UK SYSTEM

   A.The Takeover Panel

    The Panel’s main powers*

   B.The operation of the City Code

   C. Other provisions applying to takeovers

   D. Defences

  THE FUTURE IN EUROPE UNDER THE DIRECTIVE

 日本企业的敌意收购与收购防御措施

  前言

   [2005年(平成17年)]

   [2006年(平成18年)]

   [2007年(平成19年)]

   [2008年(平成20年)]

  一 敌意收购表面化的背景

   (一)日本长期以来企业收购及争夺公司支配权的特点

   (二)企业重组法制的完善和M&A案件的剧增

   (三)敌意收购的表面化

  二 敌意收购与收购防御措施在《公司法》上的意义

   (一)敌意收购的积极意义

   (二)收购防御措施的意义与功能

  三 日本放送案等、企业价值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书及收购防御指南

   (一)日本放送案

   (二)企业价值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书与收购防御措施指南

   (三)尼利可(Rireko)案件及日本技术开发案件

  四 斗牛犬公司(BULL-DOG SAUCE)案与企业价值研究会第三次报告书

   (一)斗牛犬公司(BULL-DOG SAUCE)案及其问题点

   (二)企业价值研究会第三次报告书

   (三)《第三次报告书》建议的董事的8项行为规范

  五 现状的问题点

   (一)日本收购防御措施的特殊性

   (二)今后的展望

 The Scheme of Arrangement as a Vehicle for Corporate Restructuring:Lesson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Hong Kong and Australia

  ABSTRACT

  1.Introduction

  2.Arrangements Are Broadly Defined

  3.The Scheme of Arrangement Procedures

  4.The Role of the Court in Schemes of Arrangements

  5.Explanatory Statements regarding the Proposed Scheme

  6.Meetings of Members or Creditors

  7.The role of regulatory bodies

  8.Extraterritorial effect of court orders

  9.The Termination of Schemes

  10.Conclusions

 Corporate Restructuring:Contemporary Issues Concerning Schemes of Arrangement in Australia

  1.Introduction

  2.Background Issues and Current Areas of Controversy Relating to Members’ Schemes of Arrangement

  3.The Dark Side of Corporate Restructuring-Two Case Studies

   3.1 The James Hardie Restructure

   3.2 The News Corp Restructure

  4.Conclusion

 TManagement Neutrality in Takeover Situations:A Report on the Perspectives of European Union and German Law

  I.The Basic Problem

  II.The European and German Developments

   1.Europe Union Legislation

   2.The German Legislative Process

  III.Neutrality in Germany and Europe-Conclusion and Outlook

 LBO Operations under French Law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y are we talking about LBO?

  I.A large array of potential legal threats.

   A.Mechanisms founded on the company’s interest notion.

    1.Abuse of company’s assets or credit.

    2.Abuse of power and votes

    3.Abuse of majority.

    4.Abnormal acts(Tax Law).

   B.More objective mechanisms.

    1.It is prohibited for a company to finance the purchasing of its own shares.

    2.Insolvency procedures specific sanctions.

  II.Risk assessment.

   A.The present.

    1.Company’s interest-based mechanisms.

    2.Prohibition for a company to finance the purchasing of its own shares.

   B.The future.

 The Legislative Models and Practicing Experiences of Busines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t in Taiwan

  I.Introduction

  II.The Statutory Typ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The Prototyp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Merger/Consolidation

    2.Acquisition

     (1)General Acceptance/ Assignation

     (2)Business Acceptance/ Assignation

     (3)Shares Exchange

    3.Corporate Division

   B.The Simple Typ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Whale-Minnow Merger

    2.Short-Form Merger

    3.Ecdysis Business Acceptance

   C.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II.Practicing Accomplishments:Statistics and Leading Cases

   A.Deal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B.Merger Case:AU Optronics Corp.Merges Quanta Display Inc

    1.The Model of Merger

    2.Background

    3.Interpretation of Law and Economic

   C.Whale-Minnow Merger Case:Foxconn Merges Premier

    1.The Model of Whale-Minnow Merger

    2.Background

    3.Interpretation of Law

   D.Short-Form Merger Case:Taiwan Mobile Merges TransAsia Telecommunication Inc

    1.The Model of Short-Form Merger

    2.Background

    3.Interpretation of Law

   E.Corporate Division Case:D-Link and Ming-Tai Technology Inc.

    1.The Model of Corporate Division

    2.Background

    3.Interpretation of Law

   F.Business Acceptance/ Business Assignation Case:Wistron and Lite-On Technology Corp

    1.The Model of Business Acceptance/ Business Assignation

    2.Background

    3.Interpretation of Law

   G.Shares Exchange Case:WPG Holding and As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1.The Model of Shares Exchange

    2.Background

    3.Interpretation of Law

   H.Cross-Border Merger Case:Citibank N.A.Cash-out Merges Bank of Overseas Chinese

    1.The Model of Cross-Border Merger

    2.Background

    3.Interpretation of Law

     (1)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Sequence

     (2)Triangular Merger

  IV.Conclusion

 论公司分立法制

  一 从案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一)案例1:中国进出口银行诉万宝冰箱有限公司案*

   (二)案例2:工商银行山东分行诉信诚公司案*

  二 企业(公司)分立制度在中国法上的发展

   (一)2005年之前关于企业(公司)分立的法律规范

   (二)2005年《公司法》修改后

  三 企业(公司)分立的界定

   (一)公司分立与转投资、资产转让

   (二)公司分立的比较法分析:人的分立与物的分立

   (三)公司分立的法理和物的分立

  四 公司分立的制度设计

   (一)物的分立

   (二)人的分立

  五 如何区分物的分立与转投资、资产转让

  六 结论

 Flies in the Ointment,Excesses of Complexity-Dual Citizenship,Divisions,and Series

  Introduction-The Excesses of Complexity and a Preliminary Explanation of “Practical Formalism”

  The Law of Unincorporated Business Organizations as a Petri Dish

  The Rationalization of Entity Transactions-Simplification Occasions a Conceptual Sleight of Hand*

  Illustration #1-Dual Citizenship(Two Mothers)

  Illustration #2-The Anti-Merger(Divisions)

  Illustration #3-The “Series” LLC

 公司资产重组样态及其法律规制讨论大纲

  一 引言

  二 公司资产重组样态的考察

  三 营业转让:资产重组的共性

  四 法的规制的着重点

   甲、境外已有的经验

    (一)债权人的保护

    (二)债务人的保护

    (三)转让人移转营业的义务

    (四)转让人的竞业禁止义务

    (五)营业上原有劳动关系的处理

   乙、资产重组涉及营业转让的规制重点

    1.营业转让人的营业移转义务

    2.营业转让人的竞业禁止义务

    3.营业转让中的债务安排与债权人保护

    4.营业转让中的债务人保护

    5.职工安排

 公司重组制度的结构以及三角合并若干法律问题

  一 公司重组制度的概要和相关规则

  二 涉及的法律问题

 论日本公司法上营业转让的立法规制及其启示

  一 序言

  二 日本公司法上营业转让的立法规制

   (一)营业转让规定的立法理由及其沿革

   (二)营业转让规定的具体内容

    1.“营业转让”的概念

     (1)1965年9月22日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判决*

     (2)学说

    2.关于“重要部分”的认定标准

   (三)“营业转让”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1.营业转让合同

     (1)关于公司清算中的转让问题

     (2)关于资产负债下的重要资产转让问题

     (3)对完全子公司的营业转让问题

  三 启示

   1.确立“营业”及“营业转让”的概念

   2.将“营业的全部或重要部分”的转让列为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事项

   3.对于公司清算中的转让问题、资产负债下的重要资产转让问题以及对完全子公司的营业转让问题等,也作出明确的规定

 论股份转换制度与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的导入

   1.公司组织再编(重组)制度的概况

   2.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的立法背景与经过

    (1)纯粹控股公司(Pure Holding Company)的解禁

    (2)修改前设立纯粹控股公司的方式

    (3)银行控股公司的设立和三角合并

    (4)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的导入

  三 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的含义

   1.定义

   2.与各国的比较

   3.与合并、换股收购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四 股份交换·股份转移程序

   1.股份交换合同·股份转移计划

   2.股份交换合同·股份转移计划等的置备·披露

   3.股份交换·股份转移承认决议

   4.反对股东等的股份收购请求权·新股预约权收购请求权

   5.债权人异议程序

   6.向全资子公司·新股预约权人进行的金钱等分配

   7.股份交换·股份转移的生效

  五 其他相关制度

   1.简易股份交换·略式股份交换制度

   2.股份交换·股份转移无效之诉

  六 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的立法缺陷

   1.股东权的严重缩减

   2.新公司法也没有导入双重股东代表诉讼

   3.股份交换对价的弹性化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去向

   4.内部统治体系的完善

  七 日本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

  总结:导入股份转换制度、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公司吸收合并法制之检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合并程序中两个问题之解释

   (一)合并协议的成立与生效

   (二)股东大会决议

    1.种类股东大会问题

    2.表决权排除问题

  三 反对股东的救济

   (一)现金选择权

   (二)股份回购请求权

    1.回购请求权的适用对象

    2.反对股东回购请求权的行使

  四 债权人异议权及其效力

 日本三角合并、三角股份交换制度的实务问题

  一 前言

  二 花旗集团和日兴证券的合并(三角股份交换)

  三 三角组织重组的意义——程序上的特征

   1.三角组织重组

   2.三角股份交换程序上的特征

   3.税法上的问题

   4.零头的处理

   5.外国公司的股份的处理实务和对价的决定方法

   6.信息披露的范围

   7. C和N之间三角股份交换事例的评价

   8.结语

 论股份交换制度在我国的推进与适用

  一 股份交换的含义

   1.股份交换与要约、协议收购之比较

   2.股份交换与换股合并之比较

   3.股份交换与三角合并之比较

   4.股份交换与强制收购之比较

  二 股份交换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考量

  三 股份交换制度的利弊分析

   (一)股份交换制度的弊端

   (二)股份交换制度的优势

  四 在我国推进股份交换制度的立法基础与障碍分析

   (一)现行立法为股份交换制度在我国的适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1.股份支付方式的许可

    2.一人公司的允许

    3.强制收购少数股东股份的规定

   (二)股份交换制度在我国推进仍将遭遇不少法律上的障碍

    1.并购程序及支付方式上的障碍

    2.股东诉权行使方面的障碍

    3.用于股份交换的定向增发新股及库存股问题

  结语

 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股份置换引发的法律思考

  一 对本案法律事实的分解与评价

   (一)发展过程分解

    1.股权置换

    2.上市

     (1)成为公众公司

     (2)上市批准

     (3)上市

   (二)分析评价

    1.新的上市途径

     (1)上市模式

     (2)监管方式

    2.法律风险

     (1)规避法律

     (2)监管漏洞

    3.启示

  二 股权置换的制度完善

   (一)相关国际与地区立法例

   (二)我国的换股法律制度建构

    1.我国公司换股并购的法律难点与障碍

    2.制度完善

     (1)换股并购基本程序

     (2)换股比例的确定程序

     (3)建立我国公司的股份转换制度

     (4)为换股而定向增发的程序

     (5)相关主体保护制度的完善

  三 换股与上市的关系问题

   (一)几种上市方式

   (二)我国相关规定

    1.公开发行(核准部门为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具体哪个部门做,是证监会内部部门分工问题)(4个股东跟两万多云大科技股东进行股权置换是否属于公开发行?核准与监管程序?)

    2.上市(太平洋证券上市无新股发行,不适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规则)

    3.证监会职能(105号文没有明确规定股改、股份换股份等一系列事情的内部机构)

   (三)换股与上市

 关于日本公司法的事业转让和股东保护

  一 新公司法和事业转让——关于公司法第467条的修改

   (1)用语的变更

   (2)简易事业转让的整备和基准变更

  二 事业转让和股东保护

   (1)保护股东的意义

   (2)无效的意义——违反程序的效果

   (3)事业重要的一部分的意义

   (4)公司的事业全部受让

   (5)母子公司和事业转让

   (6)围绕股东保护意义的判例的再评价

  三 事业转让和债权人的保护

   (1)事业转让和债权人(第三者)的保护——公司法总则的问题

   (2)事业转让命令和大会决议——经济法的问题

   (3)事业转让和劳动契约关系——劳动法的问题

  四 事业转让和公司分立

 日本法中的企业组织重组以及对于少数股东的保护*

  一 企业重组与补偿的灵活化

   (一)《公司法》关于组织重组的相关规定

   (二)增效效果

  二 保护少数股东的依据

  三 公司法中关于保护少数股东的相关制度

   (一)信息公示

   (二)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股东大会决议无效之诉及合并无效之诉

   (三)股份买进请求权

    (a)雷克斯集团案*

    (b)钟纺案*

    (c)两事件的不同之处

    (d)股份买进请求权的局限性

   (四)中止请求权

  四 结论

 公司重组中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诉讼程序保障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德国裁决程序

  三 德国裁决程序对我国的启示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一 遏制资产重组中的内幕交易

  二 规制资产重组中不当关联交易

  三 健全资产重组交易决策和批准程序

   1.一般资产重组由董事会决策

   2.重大资产重组及涉及关联交易的资产重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策

   3.特别的资产重组的决策适用特别程序

   4.监管机构依法审核重大资产重组申请

 论公司合并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规则的不足与改进

  一 公司合并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的国内立法现状

  二 我国合并公司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规则的不足

   1.股份收购请求权行使的股东行为要求标准

   2.两类公司收购请求权行使程序规则不明

   3.未明确公司的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存在的告知义务

   4.未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异议事先通知义务

   5.股东行使收购请求权的期限不足

   6.未明确股票交付与价款支付期限

   7.异议股东提起股份收购请求权诉讼的规则不足

   8.未明确法定权利因公司章程的约束、剥夺与扩展规则

   9.未规定异议股东行使收购请求权限制适用规则

   10.行使股份收购请求权的主体范围不明

  三 公司合并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国外立法例的规则

  四 公司合并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规则的改进建议

   (一)基本规则的改进

    1.适用的公司类型

   (二)适用程序方面改进

    1.公司告知股东异议的权利

    2.异议股东事先作出反对通知,并在股东大会决议时投反对票

    3.公司通知异议股东合并决议的结果

    4.异议股东向公司提出书面收购请求

    5.确定股份收购价格

    6.进行股份收买

    7.收购股票的处理

   (三)股份收购请求权的限制和失效?

    1.股份收购请求权的限制情形

    2.股份收购请求权失效情形

 公司并购与重组中的股东权益保护

  一 导言

  二 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的基本内容

   1.股份交换

   2.股份转移

   3.股东保护措施

  三 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的立法缺陷

   1.股东权的严重缩减

   2.导入双重股东代表诉讼

   3.股份交换对价的灵活化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去向

   4.有必要强化母公司股东对子公司的信息收集权

 上市公司并购中董事的信义义务与道德风险控制

  一 公司并购中董事信义义务产生的原因——道德风险

   (一)道德风险的内涵

   (二)公司并购与道德风险的关系

   (三)公司并购中产生市场道德风险的制度成因

    1.行政干预和政府主导

    2.产权制度模糊

    3.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

  二 上市公司并购中董事承担信义义务的学理分析

   (一)信义义务概述

   (二)董事的注意义务

   (三)董事的忠实义务

  三 董事信义义务在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的动态体现

   (一)公司并购中董事承担信义义务的原因

   (二)并购方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1.尽职调查义务

    2.确立公正并购比率

    3.并购信息的公开义务

    4.报告义务

   (三)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被收购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1.决策谨慎义务

    2.防御适当义务

    3.披露有关信息,禁止欺诈、误导的义务

 Enron Rerun:The Credit Crisis in Three “Easy” Pieces

  1.Enron Rerun—The Credit Crisis in Three “Easy” Pieces

   1.1 Complexity

    1.1.1 Convoluted Structures

    1.1.2 Stealth Guarantees

    1.1.3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1.2 Complacency

    1.2.1 Regulatory Complacency

    1.2.2 Investor Complacency

   1.3 Conflicts

  2.What to Do—Three “Easy” Solutions

   2.1 Bankruptcy Relief

   2.2 Investigative Powers

   2.3 CDS Transparency

  Conclusion

 论公司合并中债权人权利的法律保护

  一 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地位与处境

  二 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三 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异议权的法律保护

 化解企业部分改制下债权僵局的制度设计

  一 企业部分改制债务纠纷的三重困境

  二 企业部分改制的实质、形式与债权僵局

  三 破解改制债权僵局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1.债权僵局的根源:法人重大结构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2.次优选择基础上的制度安排——新设公司与原企业共同承担责任

   3.实现共同责任制度安排的立法路径

   4.实现共同责任制度安排的司法路径

  四 《改制司法解释》确立的债务承担规则及其缺陷

   1.司法解释的指导原则

   2.第6条基本规则的重大疏漏

   3.第7条的误读——例外规则的普遍适用

   4.基本规则缺失下的司法创造——对润田案与信诚案的重新解读

  五 《改制司法解释》理论基础之争的误区

   误区1.改制实践的需求与司法实践回应之间的偏移

   误区2.债务承担一般原则的误导

   误区3.“企业法人财产原则”及“债务随企业财产转移原则”预设的改制企业逃债前提

   误区4.学理研究的单一视角及其盲点

   误区5.以“取得股权”作为区分逃废债务与对外正常投资的标准

   误区6.对“转投资”的形式主义观念

  六 结语

 论公司合并中职工的权利及其法律救济

  一 公司合并中职工权利的保护:依据与问题

  二 公司合并中职工的基本权利:知情权与建议权

  三 职工基于其劳动债权在公司合并中的地位与权利

  四 公司合并中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置与权利救济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二 知识产权问题在企业并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专利权利

   (二)商标权利

   (三)著作权利

   (四)商业秘密

  三 企业如何在并购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一)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企业并购中如何看待知识产权

   (三)我国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四)企业如何在并购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1.企业要依据知识产权法,及时取得相应的权利,并积极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

    2.健全企业内部知识产权规章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3.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应采取保护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并且善于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培养和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1.不平等条约策略

    2.股权控制策略

    3.自然淘汰策略

    4.冷冻策略

    5.全面收购策略

 证券公司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研究

  一 建立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证券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二)有利于债权人保护之强化

   (三)有利于金融资产之优化配置

  二 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理念更新*

   (一)破产法的立法本位

   (二)更新“不破产,无风险”的传统观念

   (三)证券公司的特殊性是制定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客观依据

   (四)证券公司破产制度立法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结合现有法律依据有步骤进行

  三 证券公司破产重整程序

   (一)设立破产重整程序的必要性

   (二)重整程序的特点

    1.目标不同

    2.程序开始的原因不同

    3.程序开始的申请人不同

    4.程序优先化

    5.效力不同

    6.自治机关不同

    7.重整程序具有强制性

   (三)重整期间

   (四)重整计划的提出和批准

 加强对公司控制人行为的法律监管

  一 公司控制权与控制人概念的界定

  二 公司控制权转让时期的特殊性

  三 控制权转让时期对公司控制人的监管

   1.董事的相关义务与特定权利

   2.控制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相关义务

   3.关于控制权溢价的归属

  四 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1.完善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2.加强对董事义务的规定

   3.完善对控制权转让交易的审查制度

   4.对上市公司的特殊规定

 “取得资产”辨析

  一 提出问题

  二 营业转让与事前申报

   (一)日本

   (二)美国

    1.“非正常的营业过程”,指该出售行为不属于公司的主营业务

    2.“改变公司实质和存续目的”、“对股东利益有重大影响”,乃是对出售后果的描述,也是对“重大”一词的界定

   (三)欧盟

  三 比较与借鉴

 论公司重组中的信息披露

  一 引论

  二 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法律意义

   1.公示营业信息

   2.提示社会公众

   3.保护相关人利益

   4.维护交易安全

   5.确保重组规范

  三 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与主要对象

   (一)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

    1.关联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代理机构——董事会

    2.国有股的持有者或者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

    3.被接管或者托管公司的接管者或托管者

   (二)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主要对象

    1.原公司内部的股东与员工

    2.原公司的债权人与债务人

    3.其他利害关系主体

  四 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一)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实质内容

    1.公司基本信息

    2.股权变更信息

    3.营业变更信息

    4.财产变动信息

    5.财务损益信息

    6.关联交易信息

    7.人事变更信息

    8.债权债务信息

    9.其他影响公司重组中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重大事项

   (二)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例外情形

  五 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的基本规则

   (一)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

    1.正式文本披露

    2.平等公开披露

    3.法定形式披露

    4.及时快捷披露

    5.充分全面披露

    6.准确真实披露

   (二)公司重组中信息披露应当禁止的具体情形

    1.禁止提前披露

    2.禁止个别披露

    3.禁止虚假披露

    4.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所禁止的情形

  六 结语

 子公司重组中的母公司股东权保护

  一 提出问题:股东权缩减

  二 从判例到立法:表决权穿越规则的产生与发展

   (1)Katz v.Bregman(1981年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判决)*

   (2)Holzmüller案(1982年德国联邦普通法院判决)*

  三 理论基础与适用条件

   (一)理论基础

   (二)适用条件

    1.子公司持有母公司全部经营性资产

    2.子公司发生基础性变更

     (1)典型法定结构理论(received legal model theory)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ions:A Legal Analysis.Boston:Little,Brown,1976,p.285。">*

     (2)康采恩规制理论(Konzernkontrolle)*

     (3)本文观点

  四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引入表决权穿越规则的必要性

   (二)我国引入表决权穿越规则的可行性

    1.解释论的探讨

    2.立法论的探讨

 公司重整计划研究

  一 重整计划的意义与性质

   (一)重整计划的意义

   (二)重整计划的性质

  二 重整计划的拟订与提出

   (一)拟订与提出的主体

   (二)拟订与提出的标准

  三 重整计划的种类与内容

   (一)重整计划的种类

   (二)重整计划的内容

    1.重整措施的规定

    2.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理

  四 重整计划的表决与批准

   (一)重整计划的表决

    1.表决权分组

    2.重整计划的表决

   (二)法院的批准

    1.正常批准

    2.强制批准

  五 重整计划的效力与执行

   (一)重整计划的效力

   (二)重整计划的执行

    1.重整计划的执行机构

    2.执行方式与要求

 由美国法制论公司合并中内线交易之法律责任

  一 问题意识

  二 公司合并之意义及类型

   (一)合并之意义

   (二)合并之类型

   (三)本文所讨论案情所涉及合并之类型为股权收购且是善意收购

  三 美国法制关于内线交易(Insider Trading)之规定

   (一)内线交易制度规范之目的

    1.否定说之理由

    2.肯定说之理由

    3.小结

   (二)内线交易之规范

    1.内部人员之范围:上市公司之内部人、准内部人及消息受领人

    2.公司重大影响其股票价格之消息

    3.客观行为:消息未公开前,公司内部人等买进或卖出公司有价证券

    4.主观意思:有获悉情事

    5.因果关系

  结论

   一 Basic公司股东如何求偿

   二 Basic公司董事在董事会决议收购前,买卖股票是否违反内线交易?

   三 Combustion Engineering公司董事是否为消息受领人,本件是否亦触犯内线交易之规定?

 代序

本书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2008年共同举办的“21世纪商法论坛”第八届国际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集。书稿以“公司重组”为主题,探讨了新时期我国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