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8

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战略研究图书

Study on the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in Border Areas in Northeast China

SSAPID:101-2892-5038-76
ISBN:978-7-5097-985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度量性,科学设计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现状分析、联动发展不足的成因分析,提出推进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对策。书中从联动模式、经济社会和政府政策三个层面开展联动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北亚研究丛书
作 者: 衣保中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后记

 导论: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思路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综述

  一 相关概念

   1.“东北沿边地区”的地域范围

   2.“沿边口岸”的含义

   3.“腹地”的含义

   4.“联动发展”的含义

  二 相关经济理论

   1.区域分工理论

   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3.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4.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5.边境区经济合作理论

  三 研究现状

   1.对“联动发展”内涵、特征的研究

   2.对沿边口岸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总结

   3.沿边地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问题研究

   4.边境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

   5.促进沿边地区与腹地发展的政策研究

   6.沿边地区与腹地关系问题的研究

   7.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战略

  一 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评价指标设计

   1.产业地域联动水平*

   2.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

   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4.中心城市经济区位熵*

   5.外贸依存度*

  二 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现状分析

   1.黑龙江省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分析

    (1)沿边中心城市经济区位熵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2)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地域分工水平低

    (3)地区发展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4)对外开放模式单一,口岸窗口作用不突出

   2.吉林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联动发展分析

    (1)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地域分工

    (2)联动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3)经济外向度不高,沿边开放带动作用小

   3.辽宁省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分析

    (1)区域发展差距大

    (2)港口众多,面临同质竞争

    (3)区域经济联系隶属度不高,呈现分散特点

    (4)区域合作意识淡薄,行政区经济影响大

  三 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不足的成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2.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不足

   3.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差异影响经济关联度

   4.利益主体的目标多元化

   5.“行政区经济”长期存在

   6.联动发展的企业主体发育不完善

   7.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总量不足

   8.传统的沿边开发开放观念与模式

  四 推进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对策

   (一)联动模式层面

    1.以“点线联动”为突破口,促进联动发展

    2.“带状推动”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3.“整体联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经济社会层面

    1.构建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

    2.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推动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建设

   (三)政府政策层面

    1.建立地方政府间联动制度

    2.统筹区域城镇化建设

    3.加强国际合作与调整对外开放战略

 第三章 东北地区沿边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一 辽宁省沿边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1.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2.丹东港开发开放战略

   3.中朝合作开发黄金坪和威化岛战略

  二 吉林省延边口岸建设与发展战略

   1.延边州口岸基本概况

   2.延边州口岸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延边州口岸建设与口岸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三 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跨境经济合作战略

   1.绥芬河市开发开放的战略优势

   2.绥芬河市跨境经济合作的现有模式

   3.绥芬河市对外经贸合作及跨境经济合作的障碍

   4.加快推进绥芬河市跨境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

   5.推进中俄绥-波跨境经贸合作区建设

  四 黑龙江省其他重要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1.黑河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2.东宁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3.同江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4.饶河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5.抚远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6.逊克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五 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开发开放战略

   1.口岸贸易发展战略

   2.口岸建设战略

   3.对外合作战略

   4.推进双边投资战略

 第四章 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意义

  二 东北沿边地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三 东北沿边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 中俄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一 中俄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路径选择

   1.政府引导

   2.市场主导

   3.制度安排

   4.合作认同

  二 基于地缘结合模式的中俄跨境区域合作战略

   1.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

   2.中俄绥芬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

   3.中俄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

   4.中俄珲春-哈桑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

   5.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评价

  三 “飞地经济”模式与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合作战略

   1.“飞地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

   2.中俄“飞地经济”模式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3.中俄“飞地经济”合作战略的评价

   4.实施中俄“飞地经济”合作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四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

   1.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2.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3.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五 黑瞎子岛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与对策

   1.黑瞎子岛开发构想与建设现状

    (1)空间布局发展构想

    (2)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3)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状

   2.黑瞎子岛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及产业优势分析

   3.黑瞎子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经验借鉴

   4.黑瞎子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

 第六章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战略

  一 创新沿边开发开放模式,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

   1.传统边疆开发模式下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困境

   2.《长吉图先导区规划》提出了沿边开发开放的新思路

   3.创新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模式的对策建议

  二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与朝鲜罗先特别市联动发展战略

   1.支持朝鲜罗先特别市开发开放的战略意义

   2.罗先特别市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联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3.推进长吉图与罗先特别市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战略

   1.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举措

   2.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有利条件

   3.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四 加强图们铁路通道建设的战略对策

   1.图们铁路口岸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优势

   2.充分利用图们铁路口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充分利用图们铁路口岸,加强对外通道建设的对策建议

  五 以跨境旅游业为突破口推进图们江跨境区域合作

   1.发展中、俄、朝跨境旅游业的可行性

   2.图们江地区跨境旅游的现状与问题

   3.促进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六 以开放促转型,创新对外经济合作模式

   1.对外开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和有效路径之一

   2.通过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3.把珲春建设成为“以开放促转型示范区”的建议

 第七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与边疆安全战略

  一 地缘政治与边疆安全问题

   1.朝鲜半岛与我国边疆安全问题

   2.俄罗斯的政治形势与我国边疆安全问题

   3.东北安全形势对图们江合作开发的影响

  二 图们江地区对外开放对边疆安全的影响

   1.朝鲜人非法越境对边疆安全的影响

   2.延边地区人口发展态势与民族人口构成变化

   3.外国宗教势力的渗透及其对边疆安全的影响

   4.延边地区跨国犯罪问题及其对边疆安全的影响

   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边疆安全的影响

  三 促进图们江地区和谐稳定的战略对策

   1.社会安全与稳定状况的指标体系

   2.加强国际经贸往来,利用正规就业渠道解决非法偷渡问题

   3.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民生活环境,保障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

   4.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加强科普教育工作

   5.加强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完善国际禁毒禁私合作

   6.树立生态意识,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7.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使边境地区安宁富裕

  四 加强边疆地区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议

   1.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度的把握问题

   2.要建立高效的社会安全预警机制

   3.要建立完备的信息反馈系统

   4.要做好危机处理预案演练

本书立足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度量性,科学设计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现状分析、联动发展不足的成因分析,提出推进东北沿边地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的对策。从联动模式、经济社会和政府政策三个层面开展联动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首先,提出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必须发挥边境口岸的前沿优势和窗口作用,大胆创新跨境合作模式,提升开放水平,在对外合作的体制机制上勇于先行先试,力争在国际合作中实现突破;其次,探讨边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对策,提出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构想;最后,分析生态环境制约因素,提出应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沿边口岸开发开放战略、东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俄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战略、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与边疆安全战略,使本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陈才、丁四保:《东北地区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东北亚论坛》1999年第2期。

[2]张庆辉:《内蒙古口岸经济地理特征》,《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任志华:《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发展战略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韩玉玫、牛德林:《论陆路口岸在我国东北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杨家文、周一星:《虚拟腹地:中国大陆口岸地位的度量与解释》,《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

[6]王由礼:《论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7]吕涛、聂锐:《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5期。

[8]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9]慈廷光:《横向联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前沿》1996年第3期。

[10]王燕祥、张丽君:《西部边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1]杨清震:《中国边境贸易概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12]邓正琦、李碧宏:《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罗淳、梁双陆:《边贸经济与口岸城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一个依托》,《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0期。

[14]程国平、张东军、宁磊:《辽宁丹东建设东北东部区域物流中心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期。

[15]于国政:《中俄边境口岸体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迟庆林:《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

[17]王丽明:《略谈口岸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8]金昭:《兴边富民——设立满洲里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

[19]付俊龙、李金宝:《发挥吉林省文化资源优势 推动长吉图建设》,《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第2期。

[20]马伊双:《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期。

[21]吴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探索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2]李刚:《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思考》,《经济纵横》2010年第8期。

[23]安筱鹏:《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当代财经》2003年第6期。

[24]李小建:《全新框架的〈经济地理学〉》,《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第5期。

[2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26]〔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

[27]常绍舜:《系统科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8]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

[29]陈秀山、张云可:《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

[30]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产业联动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07。

[31]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产业地域联动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探讨》,《经济地理》2007年第6期。

[32]王芹:《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3]李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34]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35]任志华:《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发展战略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6]曲艺峰、李明焕:《黑龙江省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对策研究》,《东北亚论坛》1994年第1期。

[37]丁宇、丁荟语:《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与俄罗斯区域合作的优势——以沿边开放城市黑河为例》,《经济合作》2011年第2期。

[38]张亮、曹建洲:《丹东地缘经济环境的空间优化问题》,《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

[39]徐子青:《区域联动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0]朱麟奇:《中国东北对俄边境口岸体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1]张立巍、裴子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对吉林省工业结构的优化研究》,《企业经济》2011年第7期。

[42]于潇:《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43]夏雨虹:《加强区域国际合作,构筑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以图们江区域为视角》,《行政与法》2009年第12期。

[44]王爽:《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5]付世军:《丹东在两条经济带中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发展定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6]董爽:《“东边道”建设与东北东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7]李靖宇、韩青:《关于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带开发的推进论证》,振兴东北网,2010年5月10日,http://www.chinaneast.gov.cn。

[48]车慧恩、孟庆民:《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经济地理》1998年第3期。

[49]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

[50]谢和亮:《黑吉两省边境贸易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1]豆建民:《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合作成效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9期。

[52]李海东:《关于在中俄沿边口岸建立保税区问题的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3]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4]金英笋:《大图们江地区开发对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55]王洛林、魏后凯:《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未来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56]衣保中:《建设长吉图先导区保税物流体系》,《新长征》2010年第7期。

[57]A.O.Hirsclu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58]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Vol.99,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