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5~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Leasing Development (2015-2016)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租赁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本书回顾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在对行业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融资租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机遇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全球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提出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序言
Ⅰ 总报告
B.1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一 新常态下融资租赁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拉动社会有效需求
(三)优化金融组织结构
二 中国融资租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企业数量
(二)业务规模
(三)注册资本金
(四)市场结构
(五)地区分布
三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一)支持融资租赁创新发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提升融资租赁服务水平,加大重点领域发展
(三)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拓宽行业融资渠道
(四)完善监管体系,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五)发挥中介组织力量,加强租赁人才培养
四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国际化发展机遇
(二)“中国制造2025”释放巨大租赁需求
(三)政府优惠政策推动行业集聚效应凸显
(四)借力“互联网+”实施行业创新发展
五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融资租赁行业政策法规不足
(二)租赁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三)租赁业务模式有待转型
(四)人才队伍亟须扩充
(五)缺乏政府配套政策的大力支持
(六)行业中介组织作用不足
Ⅱ 制度篇
B.2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法律规制
一 中国融资租赁立法回顾
(一)早期立法的空白与滞后
(二)中期立法尝试
1.司法解释
2.《合同法》
3.部门规章
(三)近期立法进展
1.《融资租赁法(草案)》
2.2014年司法解释
二 中国融资租赁法律规制的特点
(一)实践先于法律的规制
(二)规制分散化与规章化
三 现行立法评析
(一)《合同法》第十四章
1.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与内容
2.将出卖人纳为合同当事人
3.出租人在享有租赁物所有权的同时,一般情况下对租赁物不承担责任
4.出租人具有优先选择收回全部租金的权利
5.赋予合同当事人在租赁期满后处理租赁物的选择权
(二)《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1.制定目的与指导思想
2.主要规定
(1)融资租赁合同的认定及效力
(2)售后回租
(3)租赁物经营许可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4)合同无效租赁物的归属
(5)合同的履行
(6)租赁物的风险负担
(7)租赁物的善意取得
(8)融资租赁合同的解除
(9)违约责任
(10)租赁物价值的确定
四 问题及改进
(一)登记公示问题
(二)取回权问题
(三)标的物范围的统一
(四)立法的统一
B.3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监管制度
一 监管制度概况
(一)外部规范性制度
(二)监管概况
1.监管框架概况
2.商务系租赁公司
3.金融租赁公司
二 近年来的指导性制度规章
(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央行颁布关于使用融资租赁登记系统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查询的通知》(银发〔2014〕93号)
(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主要任务第 3条
(三)《农业部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农财发〔2014〕93号)第5条
(四)《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24条
(五)《中国银监会、农业部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第2条
(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第2条
(七)《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高〔2015〕3号)第15条
(八)《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5〕26号)第7款第26条
(九)《商务部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商资发﹝2015﹞313号)第3部分“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第11条
(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号)
(十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9号)
三 主要监管制度
(一)《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三)《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四 现阶段融资租赁业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对策
B.4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税收制度
一 税收政策
(一)营业税
(二)所得税
(三)印花税
(四)房产税
(五)契税
(六)关税
(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 “营改增”政策
(一)融资租赁“营改增”进程
(二)融资租赁增值税政策
1.对业务类型的定义
2.增值税税率
3.计税依据
4.减免措施
5.即征即退政策
6.扣除价款有效凭证
(三)“营改增”实施中的问题
1.税负增加
2.即征即退难以实现
3.售后回租的发票开具不明确
三 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层次不高
(二)税收扶持力度不足
1.租赁物折旧
2.税前扣除
3.投资税收抵免
4.关税
5.印花税
(三)人为制造税收差别待遇
四 国际经验借鉴
(一)投资税收抵免
(二)加速折旧
(三)租金税前扣除
(四)杠杆租赁的税收优惠
(五)计提呆账准备金
五 我国融资租赁业税制改革的建议
(一)统一税收立法
(二)扩大优惠范围,加大优惠力度
(三)创建公平税收环境
B.5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会计制度
一 融资租赁会计概述
(一)会计角度的租赁
(二)融资租赁的含义
二 租赁会计沿革
(一)租赁会计概述
(二)租赁会计准则变革
1.美国租赁会计准则——FAS13
2.国际租赁会计准则——IAS17
3.中国租赁会计准则——CAS21
三 租赁准则新征求意见稿
(一)新征求意见稿的背景
(二)新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内容
1.租赁界定和分类
(1)租赁界定
(2)租赁分类
2.租赁期和租金
(1)租赁期
(2)租金
3.会计处理
(1)承租人会计处理
(2)出租人会计处理
4.售后回租
5.购买选择权的调整
四 IFRS16及其影响
(一)IFRS16要点
1.IFRS16的改进
2.IFRS16的会计处理
(二)IFRS16的影响
Ⅲ 市场篇
B.6 中国融资租赁业承租市场分析
一 2014~2015年融资租赁承租市场情况
(一)融资额增长较快
(二)租赁资产行业分布集中
(三)区域集中分布明显
(四)新兴行业需求强烈
(五)承租主体更加多样
二 2016年承租方需求分析
(一)传统的租赁需求
1.航空领域
2.海工领域
3.装备制造业
(二)新的发展契机和重点领域
(三)融资租赁新兴领域和新增长点
1.服务中小微企业
2.机器人领域
3.农业领域
4.医疗卫生方面
三 农机融资租赁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农机金融租赁——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径
(二)政府推动农机融资租赁试点情况
1.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2.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农机金融租赁模式
3.让农民尝到了购置大型农机的甜头,提高了农机金融租赁的认可度
(三)市场化的农机租赁发展
(四)制约农机租赁发展的问题
1.融资租赁的认知情况问题
2.出租人融资问题
3.租赁业务类型单一问题
(五)发展农机融资租赁的建议
1.发展专业化农机融资租赁公司
2.鼓励国产农机企业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3.发展健全的相关辅助市场
(六)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
1.农机租赁前景广阔
2.政策环境有利于农机租赁发展
3.农机租赁未来可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1)支持现代化农业新兴主体
(2)支持现代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3)支持现代化农业“走出去”
四 生物性资产融资租赁——促进农业发展融资租赁的新模式探索
(一)农业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需求
(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
(三)农牧业的优惠政策
1.风险防控
2.评估问题
3.流转市场
B.7 中国融资租赁业出租市场分析
一 医疗租赁行业市场分析
(一)国内医疗器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主体概况
2.终端销售状况
3.市场格局变化
(二)国内医疗器械设备市场需求状况
1.卫生医疗支出和医疗资源增长状况
2.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现象突出
(三)国内医疗器械设备租赁行业发展状况
1.融资租赁市场规模
2.融资租赁市场参与主体情况
3.医疗器械设备融资租赁行业龙头企业竞争优势
(1)销售网络体系和供应商渠道
(2)专业技术咨询服务能力和行业经验
4.医疗器械设备租赁行业特色业务模式
5.医疗器械设备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展望
二 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市场分析研究
(一)国内光伏装机规模增长情况
(二)光伏装机增长动力和约束
1.现阶段光伏发电收益测算分析
2.光伏发电设施建设融资缺口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增长潜力巨大
1.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存在问题
2.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
(四)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对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
三 电动汽车行业充电设施及车辆租赁市场分析
(一)充电设施建设融资总体市场需求分析
1.充电设施建设需求迫切
2.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
(二)细分市场需求融资租赁机会比较
(三)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研究
四 环保行业租赁市场分析
(一)环保市场规模和增长情况
(二)空气治理行业融资租赁市场机会
1.污染来源分布
2.火电行业空气治理环保融资市场空间有限
3.工业生产领域空气治理环保融资大有可为
(三)水处理行业融资租赁市场机会
1.传统水务建设行业市场融资需求有限
2.污水治理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四)固废处理行业融资租赁市场机会
Ⅳ 机构篇
B.8 中国融资租赁业机构发展分析
一 融资租赁公司发展概况
(一)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历程
(二)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现状
1.金融租赁公司
2.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
3.外资融资租赁公司
(三)融资租赁公司发展中的问题
1.市场结构不合理
2.区域化特征明显
3.业务简单初级
4.融资渠道狭窄
5.运营管理能力弱
二 融资租赁公司典型案例
(一)工银租赁
1.基本情况
2.业务发展
(1)主要业务
(2)发展创新
3.经营特点
(1)依托母行形成强大协同效应
(2)注重精细化管理能力
(二)渤海租赁
1.基本情况
2.业务发展
(1)国内全业态发展
(2)在国际通过兼并、收购进军飞机及集装箱租赁业务
3.经营特点
(1)全牌照资源优势逐步显现
(2)业务结构优化,持续推进向经营租赁转型
(3)集装箱、飞机租赁双轮驱动,内外协同强化
(三)远东租赁
1.基本情况
2.业务发展
3.经营特点
(1)“产业+金融”的战略理念具有独特优势
(2)经营结构不断优化
(3)开展经营租赁有助于推进复合化产业运营战略
三 融资租赁公司发展趋势
(一)定位开始分化
(二)业务领域扩展
(三)融资渠道拓宽
(四)布局趋向平衡
(五)资产管理能力提升
Ⅴ 专题篇
B.9 中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分析
一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一)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
1.政策导向
2.发行市场情况
3.交易结构
4.主要法律关系及法律文件
(1)《信托合同》
(2)《主定义表》
(3)《服务合同》
(4)《资金保管合同》
(5)《承销协议》
(6)《承销团协议》
(7)《投标协议》
(8)《债券发行、登记及代理兑付服务协议》
(二)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
1.政策导向
2.市场发行情况
3.交易结构
4.主要法律关系及法律文件
(1)《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标准条款》
(2)《资产买卖协议》
(3)《认购协议》
(4)《服务协议》
(5)《托管协议》
(6)《监管协议》
二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
(一)基础资产的选择
(二)权利完善措施
(三)信用增级措施
1.初始超额抵押
2.超额利差
3.优先/次级分层
4.差额支付承诺
5.第三方外部担保
6.违约基础资产回购
7.现金储备账户
(四)现金流转付机制设置
1.回收款转付机制
2.保证金转付机制
(五)信用触发机制
(六)资产赎回条款
(七)清仓回购
(八)循环结构
三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
(一)各参与方主要法律关系
1.发起机构或原始权益人
2.受托机构或计划管理人
3.资产服务机构
4.资金保管机构
5.主承销商
(二)法律障碍
1.法律位阶
2.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3.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4.真实出售的法律障碍
(三)其他法律问题
1.债权转让性问题
(1)债权转让合法性
(2)债权转让有效性
2.从权利转移问题
(1)担保权
(2)抵押权
四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
(一)会计准则
1.特殊目的实体合并入表问题
2.金融资产转移问题
(二)会计实务
1.特殊目的实体是否需要合并入表
2.过手测试*
(1)无垫款原则
(2)无自主处置原则
(3)无延迟原则
3.风险和报酬的转移
4.对基础资产的控制
五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税务处理规定
(一)税务政策
(二)税收问题
1.特殊目的实体的税收地位
2.企业资产证券化税收处理存在法律空白
3.资产出表下的发票开具问题
4.资产支持证券利息不能抵扣增值税
B.10 中国融资租赁业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一 融资租赁P2P迅速兴起
二 P2P推动融资租赁的发展
三 当前融资租赁P2P的主要业务模式
(一)收益权转让模式
(二)债权转让模式
(三)众筹模式
四 融资租赁P2P风险管理亟待改善
(一)信息披露不全面
(二)项目企业突击增资涉嫌虚假标的
(三)融资租赁公司授信缺少甄别机制
(四)P2P风控的监管要求
五 互联网融资租赁发展前瞻
(一)融资租赁公司进军P2P平台
(二)租赁资产生成端的互联网革命
B.11 中国融资租赁权属登记公示问题分析
一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国内融资租赁权属登记立法实践及探索
(一)立法实践
(二)租赁权属的登记公示实践
三 动产登记的国际立法实践及登记系统经验借鉴
(一)动产权属的国际立法情况
(二)动产权属的登记系统建设实践
1.登记流程
2.登记公示系统
3.登记系统比较
(1)电子化系统
(2)纸质系统
(3)混合型系统
四 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框架,明确登记系统的法律效力和相关业务操作规范
(二)以融资租赁权属登记为突破口,推进动产权属登记统一平台
Ⅵ 附录
B.12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大事记(2015~2016)
摘要
融资租赁蓝皮书编委会
作者简介
[1]蔡鄂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发展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4期。
[2]王晶、关兵:《我国融资租赁立法的现状及评价》,《辽宁经济》2004年第5期。
[3]聂高辉:《中小企业融资的理智选择——金融租赁》,《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3期。
[4]雷淑琴:《浅析企业融资租赁决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2期。
[5]靳灵慧、司勇:《浅议我国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期。
[6]王晓耕:《中国融资租赁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6期。
[7]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8]唐锋、贺武、魏淑娟:《中外融资租赁业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特区经济》2006年第1期。
[9]路妍:《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10]肖震波:《融资租赁: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办法》,《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11]郭鑫、付剑茹:《刍探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财会月刊》2008年第5期。
[1]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融资租赁合同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
[2]高圣平:《中国融资租赁法制:权利再造与制度重塑——以〈开普敦公约〉及相关议定书为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3]高圣平:《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交易:现实与法律困境》,《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
[4]宋晓明、刘竹梅、原爽:《〈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2014年第7期。
[5]刘敬东:《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兼论中国融资租赁立法与国际融资租赁法律的接轨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蔡鄂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发展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4期。
[2]吕振燕、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
[3]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09~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4]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工作委员会:《世界租赁年报》(2010~2013年)。
[1]丁淑芹:《融资租赁业“营改增”的税收困境》,《财会月刊》2014年第6期。
[2]杜朝运、邓秋艳:《发展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激励思考》,《税务研究》2007年第4期。
[3]李银珠:《西方国家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税收》2005年第2期。
[4]梁飞媛:《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5]徐同远:《论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及其完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6]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4年度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1]竹丽婧:《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最新动态及启示》,《商业会计》2014年第1期。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8。
[4]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2014)》,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6]汪祥耀等:《国际会计和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7]IASB/FASB,Exposure Draft “Leases”,ED/2010/9.
[8]IASB/FASB,Exposure Draft “Leases”,ED/2013/5.
[9]IASB,IFRS16—Leases,2016.1.
[1]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5年8月。
[2]尹俊伟:《现代农机租赁业务前景探索》,《黑龙江金融》2015年第1期。
[3]冯雯:《我国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分析与研究》,《中国市场》2013年第34期。
[4]李理:《农机租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金融》2015年第5期。
[5]卜明、芮红:《我国农业机械融资租赁发展前景探讨》,《中国农机观察》2013年第8期。
[1]周泳呈:《中国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王维刚:《中国环球租赁有限公司医疗融资租赁竞争战略研究》,首都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李治岐:《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租赁业务模式研究》,北京化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
[4]郑艳珠:《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前景展望》,《中国医学装备》2013年第9期。
[5]杨晶:《从太阳能租赁业务看光伏产业价值链中的金融创新》,《创新时代》2013年第2期。
[6]徐晨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或将成常态》,《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年第2期。
[7]马靖:《融资租赁助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环境保护》2012年第10期。
[8]包斯文:《环保装备租赁将迎来发展黄金期》,《中国冶金报》2015年3月5日。
[1]蔡鄂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发展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4期。
[2]李霞、何谐:《打造金融租赁之“工银模式”》,《当代金融家》2012年第11期。
[3]李伏安:《新常态下金融租赁业的发展》,《中国金融》2015年第5期。
[4]李思明:《从融资租赁本质看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未来》,《第一财经日报》第4版,2014年12月17日。
[5]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5)》,商务部网站,2015年8月。
[6]田辉:《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http://www.drc.gov.cn/xscg/20151130/182-473-2889446.htm,2015年11月30日。
[7]魏涛、郭晓露:《渤海租赁:内外兼修,国际化视野铸造辉煌》,中银国际研究报告,2015年5月25日。
[8]远东租赁:《远东宏信公司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远东租赁官方网站。
[1]张泽平:《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
[2]周大胜、戴晓渊:《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投资困局与应对之策》,《金融市场研究》2014年第5期。
[3]高兴国:《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和对策》,《中国金融》2014年第10期。
[4]林华、张武、许余洁:《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金融会计》2015年第8期。
[5]林华、葛乾达、黄长清:《资产证券化税收处理及问题》,《金融会计》2015年第11期。
[6]《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7号)。
[7]《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号)。
[8]《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5〕12号)。
[9]《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5号)。
[1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14〕3号)。
[11]《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4〕49号)。
[12]《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4〕1092号)。
[1]商务部:《2015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报告》。
[2]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财贸经济》2015年第2期。
[3]许一览:《金融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模式研究》,《上海金融》2015年第8期。
[4]孙世淼、涂俊:《P2C平台与融资租赁的结合:模式与前景》,《科技和产业》2015年第1期。
[5]王超越等:《互联网金融给船舶融资模式带来新机遇》,《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31期。
[6]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12期。
[7]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8]谢清河:《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金融功能理论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期。
[1]刘光琦:《解决动产质押乱象的一剂良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汪路谈动产权属统一登记制度》,《中国储运》2013年第8期。
[2]江宏、骆露:《统一互联网公示登记 完善动产融资体系——访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任曹凝蓉》,《当代金融家》2015年第4期。
[3]雷继平、原爽:《交易实践与司法回应:融资租赁合同若干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解读》,《法律适用》2014年第4期。
[4]李志刚:《司法指引与制度建构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金融时报》2014年7月28日。
[5]刘铮:《推进动产权属登记 加快融资业务发展》,《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7月5日。
[6]赵园园:《民间融资信用危机的法律规制问题探析》,《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简 介:随着我国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迎来强监管,融资租赁统一监管形成,融资租赁业步入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8~2019)》紧随融资租赁业发展新变化,从租赁行业的四大支柱法律、监管、税收、会计制度出发,全面梳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国内外融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