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9

农业经济学刊2016年第1期(总第3期)图书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SSAPID:101-2871-2022-08
ISBN:978-7-5097-9871-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和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农业经济类学术理论集刊,全面客观的展现了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村改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和阐释了农业经济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德元
编 辑:陈凤玲;吴鑫;吕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致作者

 编委会

 ·农业经济·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阶段、效果与展望*

   一 引言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

    (一)体制转换:1978~1993年

    (二)市场导向与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初步形成:1994~2003年

    (三)依法促进与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进一步深化:2004年至今

   三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

    (一)农业机械化与粮食增产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

     2.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

    (三)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1.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2.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展望

     1.未来的农业机械化必须抓住薄弱环节

     2.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着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3.继续推进与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与新建构*

   一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速放缓对农业的投入和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对农业的虹吸效应加剧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

   二 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

    (一)新型城镇化稳步积极推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牵引力

    (二)土地流转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原动力

    (三)“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驱动力

    (四)大量新兴技术涌现及普及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推动力

    (五)农业多功能性需求崛起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带动力

    (六)城市工商资本下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要素和组织支撑力

   三 经济新常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建构

    (一)积极适应技术变革

    (二)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

    (三)发展农村新经济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与制度供给过剩*

   一 引言

   二 土地承包经营以来农业经营制度的三次变迁:一个运动化推进的“去农民化”过程

    (一)三次制度变迁及其影响

    (二)三次制度变迁的共同特点

   三 制度变迁的动力学分析:中间扩散、政治创租与既得利益集团

   四 制度供给过剩的损害与制度再均衡路径

    (一)制度供给过剩的损害

    (二)制度再均衡的可能路径

 ·农村发展·

  二元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TFP效应分析*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分析框架

   四 模型构建、变量设定和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1.空间自回归模型(SAR)

     2.空间误差模型(SEM)

     3.分位数回归

    (二)变量设定

     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农村正规金融和农村非正规金融

     3.控制变量

    (三)数据来源

   五 实证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二)OLS估计和空间LM检验

    (三)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四)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位点分析

   六 结论与启示

  土地征用与就业分化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三 失地农民的就业分化效应

    (一)模型与变量

    (二)计量结果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对近郊村农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 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实施背景与机制

   二 “城乡一体化”政策对近郊农村及农业种植、农民行为影响的现状

    (一)调查选取的样本

     1.调研地点、样本量及样本情况的说明

     2.总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1)样本农户家庭收入基本情况

      (2)样本农户兼业状况

      (3)调查样本的耕地状况

    (二)近郊农村及农业种植情况的变化现状

    (三)“城乡一体化”政策对近郊农村农民行为的影响的现状

   三 影响乡村转型、农业发展和农民行为及职业变化的因素及机理分析

    1.调查样本农户土地抛荒状况

    2.抛荒耕地面积

     3.抛荒的原因调查

     4.抛荒的时间、损失调查

     5.对抛荒的看法

   四 未来乡村发展、农业发展及农民职业的转化,中国的城乡变成为真正的一体化

 ·农民合作·

  合作社的本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

   一 态度困扰

   二 5种论点

    (一)原则论

    (二)企业论

    (三)身份论

    (四)交易额论

    (五)混合论

   三 我们的论点

    (一)一个现实原型

    (二)一个理论原型

     1.问题起点

     2.我们对合作社的基本认识

   四 结语

  农产品供应链、合作社绩效量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计量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说明

    (二)运营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与计算

    (三)变量选取与说明

     1.合作社生产性服务供给能力

     2.合作社融资能力

     3.合作社在合作社层面企业家能力(用于考察合作社实际领导人在市场运作、机会把握和当地社会资本能力的强弱)

     4.合作社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层面的拓展能力指标

    (四)计量模型的设定

    (五)结果与分析

   四 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变迁的制度解析*

   一 引言

   二 汉斯曼的企业所有权论及其在中国粮食产业的应用

    (一)汉斯曼的企业所有权论概述

    (二)汉斯曼的企业所有权论在中国粮食产业的应用

   三 中国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变迁理论分析

    (一)以农机服务为主的粮食生产合作组织的形成与治理

     1.以农机服务为主的生产合作组织的形成

     2.以农机服务为主的生产合作组织的治理机制与绩效

    (二)以土地入股经营为主的生产合作组织的形成与治理机制

     1.以土地入股经营为主的生产合作组织的形成

     2.以土地入股经营为主的生产合作组织的治理机制与绩效

    (三)粮食生产合作组织所有权变迁机制分析

   四 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变迁的实证分析

    (一)黑龙江仁发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演变

    (二)黑龙江仁发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三个发展阶段的比较分析

    (三)黑龙江仁发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所有权变迁机制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简论土耳其的乡村发展合作社

   一 多重目标的乡村发展合作社

   二 乡村发展合作社的成功要素

   三 经验与启示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运行特征与风险防控

   一 问题提出

   二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不同发展模式及运行特征

    1.在经营方式上基本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2.在治理结构上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模式

   三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同发展模式的地域特性及风险性

   四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四重”风险

   五 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结论

    (二)政策启示

 ·农村治理·

  中心村治理的困境与改进:河北例证*

   一 引言

   二 中心村的特点及治理目标

    (一)从村庄治理角度看中心村的主要特征

     1.从分散居住到相对集中居住,农民的生产方式面临转变

     2.由农业生产转向务工、经商,农民的生存方式发生转变

     3.由人情社会到契约社会,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二)中心村治理的目标

   三 中心村治理面临的约束条件

    (一)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转移的规模和去向未明,如何吸引和集聚人口成为重要问题

    (二)人口密度高、规模大,治理难度加大

    (三)县域经济落后制约劳动力的转移

    (四)中心村建设模式各异,治理要因地制宜

   四 中心村治理现状及特点:河北例证

    (一)以原有村庄为基础,各村人、财、物相对独立

    (二)政府包揽公共服务支出,大部分项目村民无须付费

    (三)部分村民承包地以不同形式实现流转

    (四)农业劳动力转移成为大势所趋

    (五)新民居出现空置情况

   五 中心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河北例证

    (一)对中心村治理缺乏明确目标,对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

    (二)对政府过度依赖,农民主体作用不明显

    (三)社区公共事务协调机制尚不明确

    (四)对中心村治理缺乏管理经验

    (五)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前的社区生活不兼容

    (六)中心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六 中心村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市场引导,村民参与,防范中心村建设先天不足

    (二)加强生产服务,拓展农民可持续生计空间

    (三)明晰集体产权,完善基层民主,减少村庄治理对政府的依赖

    (四)完善公共服务,努力建设宜居社区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作用与思考*

   一 村级集体经济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农村发展支出的重要来源

    2.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

    3.村级集体经济是五保户供养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力量

    4.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二 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有所发展,但仍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够组织运转开支

    2.村级债务有增加的趋势

    3.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数额比重不高,农民在举办公益事业时负担减轻

    4.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

    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源”不足,经营发包收入比重偏低

    6.疏于集体资金管理,投资收益发展式微

   三 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1.村级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3.以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创新路径

    4.切实减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负担,加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力度

    5.要发展集体经济,而不是一刀切地壮大集体经济

  “逆城市化”发展路径与效应:浙江临安案例*

   引言

   一 “逆城市化”理论探讨

    (一)国外“逆城市化”的内涵与表现

    (二)中国特色的“逆城市化”新解

   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逆城市化”发展路径研究

    (一)工业园区引领

    (二)电子商务带动

    (三)现代农业促进

    (四)旅游民宿催生

   三 “逆城市化”效应分析

    (一)良性效应

    (二)不良效应

   四 “逆城市化”发展启示

    1.科学规划是前提

    2.政府主导是关键

    3.产业发展是基础

    4.生态环境是根本

    5.资金投入是保障

    6.农民素质是核心

[1]Hayami,Y.,Ruttan,V. W.,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Baltimore,Md/London: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71).

[2]Hick,J. R.,The Theory of Wages(Macmillan,1932).

[3]Jhunjhunwala,B.,“Mechaniz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Indian Agriculture,” The American Economist 18(1974).

[4]Nourse,E. G.,“Some Economic and Social Accompaniments of the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930).

[5]Oshiro,K. K.,“Mechanization of Rice Production in Japan,” Economic Geography 1985.

[6]Perelman,M.,“Mechanizati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5(1973).

[7]Ricoy,C.,“Marx on Division of Labour,Mechanization and Technical Progress,” Europe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10(2003).

[8]Robert,T.,Mc.Millan,“Effects of Mechanization on American Agriculture,” The Scientific Monthly 69(1949).

[9]SaLam,A.,Hussain,M. A.,Ghayur,S.,“Farm Mechanization,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in Pakistan’s Agriculture,” Pakistan Economic and Social Review 19(1981).

[10]Schmitz,A.,Seckler,D.,“Mechanized Agriculture and Social Welfare:The Case of the Tomato Harvester,”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2(1970).

[11]Yamauchi,F.,“Wage Growth,Landholding,and Mechanization in Agriculture:Evidence from Indonesi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6789(2014).

[12]白人朴:《我国农业机械化十年巨变的三个标志与四大特点》,《湖南农机》2014年第4期。

[13]郭兵、方锡顺:《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分析》,《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年第1期。

[14]孔祥智、毛飞:《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主体及推进策略分析》,《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2期。

[15]刘合光:《中国农业机械化30年回顾:经验与问题》,载段应碧主编《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6]毛飞、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改革》2012年第10期。

[17]莫红梅、钟芸香:《机械化水平、土地投入与粮食产量关系的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24期。

[18]宗锦耀、刘宪、李斯华、沈广树、白人朴、杨敏丽、王利民、张蓝水、董涵英:《新的探索、新的跨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农业机械化》,《中国农机化》2008年第6期。

[19]彭代彦:《农业机械化与粮食增产》,《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20]涂志强、杨敏丽:《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思考》,《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5期。

[21]王波、李伟:《我国农业机械化演进轨迹与或然走向》,《改革》2012年第5期。

[22]王新利、赵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6期。

[23]杨敏丽:《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分析》,《中国农机化》2008年第1期。

[24]张月群、李群:《新中国前3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其当代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

[25]郑有贵:《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反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6]周渝岚、王新利、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27]朱振亚、王树进:《农业劳动力膳食能量节省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之间的协整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

[28]宗锦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上的演讲》,《农业机械》2008年第29期。

[1]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张曙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管理世界》2010年第7期。

[2]Turner,Rozelle,S.,Brandt,L.,“Property Rights Form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 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s(1998).

[3]单元庄、白云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外部新机遇新动力》,《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第7期。

[4]张军:《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5期。

[5]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第90页。

[1]Lin,Justin Yifu,“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1992).

[2]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经济问题》2000年第10期。

[3]〔美〕罗纳德·H.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格致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Lin,Justin Yifu,“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Induced and Imposed Change,” Cato Journal 9(1989).

[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7]Mc chesney,Fred,S.,“Rent Extraction and Rent Creation i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2(1987).

[1]朱信凯、刘刚:《二元金融体制与农户消费信贷选择——对合会的解释与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Adams,D.W.,Fitchett,D.A.,Informal Finance in Low-income Country(West View Press,Boulder Co.,1992).

[3]苏静、胡宗义、朱强:《非正规金融视角下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7期。

[4]苏士儒、段成东、李文靖、姚景超:《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建设》,《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

[5]赵建梅、刘玲玲:《信贷约束与农户非正规金融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4期。

[6]刘丹、张兵:《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成因:基于农户内生性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7]全炯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8]高帆:《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9]李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10]李谷成、冯中朝:《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一项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行业比较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5期。

[11]李谷成:《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

[12]尹朝静、李谷成、卢毓:《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第3期。

[13]石慧、王怀明、孟令杰:《要素累积、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农业增长地区差异》,《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3期。

[14]李谷成、范丽霞、成刚、冯中朝:《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一种新的窗式DEA生产率指数的再估计》,《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5期。

[15]赵文、程杰:《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新考察——对基础数据的修正和两种方法的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10期。

[16]韩海彬、赵丽芬:《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3期。

[17]杨俊、陈怡:《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6期。

[18]薛建良、李秉龙:《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5期。

[19]米建伟、梁勤、马骅:《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与公共投资的关系——基于1984~2002年分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3期。

[20]李谷成:《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DEA视角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9年第8期。

[21]黄振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中国农业发展——1985~2005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实证与比较》,《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3月。

[22]韩海彬、赵丽芬、张莉:《异质型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23]李谷成、尹朝静、吴清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24]朱喜、史清华、盖庆恩:《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25]孟令杰、李新华:《FDI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1期。

[26]孙致陆、李先德:《农业FDI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的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27]王卫、佟光霁:《农业技术进步、非农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1978~2011年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

[28]方福前、张艳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9期。

[29]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30]肖干、徐鲲:《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8期。

[31]尹雷、沈毅:《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财贸研究》2014年第2期。

[32]宋春光、那娜:《农村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学术交流》2010年第2期。

[33]徐璋勇、夏楠、秦进:《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3期。

[34]马晓青、朱喜、史清华:《农户融资偏好顺序及其决定因素——来自五省农户调查的微观证据》,《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

[35]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36]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37]张宁、张兵:《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否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基于江苏1202户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0期。

[38]Galor,Oded,Joseph Zeira,“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1993).

[39]邱斌、杨帅、辛培江:《FDI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8期。

[40]苏静、胡宗义、唐李伟、肖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7期。

[41]冉光和、汤芳桦:《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1期。

[42]Keller,W.,“Do Trade Patterns and Technology Flows Affect Productivity Growth,”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4(2000).

[43]邢春冰:《分位回归、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差距》,《统计研究》2008年第5期。

[1]姚从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就业安置及社会福利政策趋向》,《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2]陈伟:《国际视野下土地征用的公益审查机制及其策略匹配》,《改革》2013年第7期。

[3]刘海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农业大学,2006。

[4]刘晓霞:《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

[5]Imrohoroglu,S.,Kitao,S.,“Labor Supply Elasticity and Social Security Reform,” Center for Retirement Research at Boston College Working Papers,2009.

[6]Filho,I.E.C.,“Old-age Benefits and Retirement Decision of Rural Elderly in Brazi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6(2008).

[7]Frank,A.,Cowell and Emmanuel Flachaire.,“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nequality Measurement:The Problem of Extreme Valu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41(2007).

[8]Gendell,M.,“Older Workers:Increasing Their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Hours of Work,” Monthly Labor Review 131(2008).

[9]Axel,B.S.,“Incentive Effects of Pensions,Social Security,and the Timing of Retirement,”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8(2000).

[10]Marianne,B.,“Are Emily and Greg More Employable than Lakisha and Jamal?A Field Experiment on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NBER Working Paper(2003).

[11]Posel,D.,James,A. and Fairburn,F. L.,“Labor Migration and Households: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Social Pension on Labor Supply in South Africa,” Economic Modelling 23(2006).

[12]楼培敏:《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实证研究——以上海浦东、浙江温州和四川广元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

[13]朱冬梅、方纲:《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就业选择与社会支持网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郫县、都江堰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1期。

[14]鲜祖德、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15]李富田:《失地与失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江汉论坛》2009年第2期。

[16]李富田、张媚迪:《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7]谢勇:《土地征用、就业冲击与就业分化——基于江苏省南京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2期。

[18]马新文:《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剖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9]金晶、曲福田:《农地非农化的政策演进:1949~2007》,《改革》2010年第9期。

[20]史清华、晋洪涛、卓建伟:《征地一定降低农民收入吗:上海7村调查——兼论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与改革》,《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21]蔡昉:《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经济研究》2013年第3期。

[22]程杰:《养老保障的劳动供给效应》,《经济研究》2014年第10期。

[23]王瑞雪:《土地换保障制度的逻辑困境与出路》,《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第6期。

[24]聂鑫、汪晗、张安录:《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多维福祉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4期。

[25]韩菡、钟甫宁:《劳动力流出后“剩余土地”流向对于当地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4期。

[26]范晓非、王千、高铁梅:《预期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27]杨灿明、郭慧芳、孙群力:《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2期。

[28]Rosenbaum,P.,Rubin,D.,“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 Biometrika 70(1983).

[29]Gilligan,D.O,Hoddinott,J.,“Using Community Targeting to Provide Drought Relief:Evidence from Ethiopia,”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C.,2006.

[30]Becker,G.S.,“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 Economic Journal 75(1965).

[31]Singh,I.,Squire L. and Strauss J.,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s:Extension,Applications,and Policy(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

[32]Hennessy,T.C.,Rehman,T.,“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Decoupling Reform of The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on Irish Farmers Off-farm Labor Market Participation Decision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9(2008).

[33]陈莹、谭术魁、张安录:《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的差异性研究——基于湖北省4市54村543户农民问卷和83个征收案例的实证》,《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

[34]郭玲霞、高贵现、彭开丽:《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资源科学》2012年第8期。

[35]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调查状况比较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

[2]许咏梅:《中国乡村的演变、发展、运行机理与趋势研究》,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农村社区化的历史、实践与前景”研讨会会议论文,杭州,2014。

[3]许咏梅:《中国的乡村历史变迁与转型、发展——安徽省桐城市城关镇安全村的个案研究》,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乡村发展:历史、经验与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临安,2013。

[4]闵捷、高魏、李晓云、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微观特征分析——武汉市城郊区的问卷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5]赵金龙、何玲:《征地困境成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

[1]邓衡山、王文烂:《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

[2]黄胜忠:《以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及产权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3期。

[3]黄祖辉、邵科:《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黄祖辉、吴彬、徐旭初:《合作社的“理想类型”及其实践逻辑》,《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0期。

[5]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1期。

[6]梁巧、黄祖辉:《关于合作社研究的理论和分析框架:一个综述》,《经济学家》2011年第12期。

[7]林坚、黄胜忠:《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权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0期。

[8]刘东、徐忠爱:《关系型契约特殊类别:超市场契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

[9]刘老石:《合作社实践与本土评价标准》,《开放时代》2012年第12期。

[10]秦愚:《农业合作社的资本问题——基于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7期。

[11]任强:《论合作社的组织基础》,《浙江学刊》2012年第5期。

[12]王军:《中国农民合作社变异的经济逻辑》,《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1期,第34~39页。

[13]徐旭初:《新形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农村经营管理》2008年第12期。

[14]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5]徐旭初:《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他》,《农村企业》2003年第8期。

[16]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基于组织能力的产权安排——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安排的一种解释》,《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

[17]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营管理》2006年第8期。

[18]张晓山、苑鹏:《合作社基本原则及有关问题的比较研究》,《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年第1期。

[19]张晓山:《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及有关的几个问题》,《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8年第2期。

[20]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21]张晓山:《农村的制度变革与组织创新》,《理论视野》2008年第5期,第16~19页。

[22]张颖、任大鹏:《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从合作社的真伪之辩谈起》,《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4期。

[23]赵鲲、门炜:《关于合作社基本特征的分析和思考——从合作社与有限责任公司对比的角度》,《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3期。

[24]周应恒、王爱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化的成因探析——基于社员选择的视角》,《财贸研究》2013年第2期。

[25]周振、孔祥智:《盈余分配方式对农民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15年第5期。

[26]Hansman,H.,The Ownership of Enterprise(Cambridge,London:Belknap Press,2000).

[27]Menard,C.,“Cooperatives:Hierarchies or Hrbrids?” in K. Karantinisis and J. Nilsson,Eds.,Vertical Markets and Cooperative Herarchies(Springer,2007).

[28]Hendrikse,G.W.J. and Veerman,C.P.,“Marketing Cooperative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A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Analysi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6(2001).

[1]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7期。

[2]邓衡山、徐志刚、柳海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全国7省760个村的大样本调查》,《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8期。

[3]杨团、孙炳耀:《中国“三农”改革突破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潘劲:《数据背后的解读》,《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6期。

[5]邓衡山、王文烂:《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

[6]黄胜忠、伏红勇:《成员异质性、风险分担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8期。

[7]郑丹:《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状况探究》,《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4期。

[8]Cook M.L.,“The Future of U.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A Neo-Institutional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77)1995.

[9]Bontems P.,Fulton M.,“Organizational structure,Redistribution and the Endogeneity of Cost:Cooperatives,Investor-owned Firms and the Cost of Procure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72(2009).

[10]Cook M. L.,Lliopoulus C.,III-defined Property Rights in Collective Action:The Case of U.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Lond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0).

[11]Heiss S. N.,et al.,“Farm to Institution Programs:Organizing Practices That Enable and Constrain Vermont’s Alternative Food Supply Chains,”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32)2015.

[12]Fulton M.,Giannakas K.,“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a Mixed Oligopoly: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and Investor-Owned Firm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83(2001).

[13]Owango M.,et al.,“Dairy Co-operatives and Policy Reform in Kenya:Effects of Livestock Service and Milk Market Liberalisation,” Food Policy 23(1998).

[14]Bijman J.,George H.,“Co-operatives in Chains:Institutional Restructuring in the Dutch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Chain and Net Wok Science,(2003).

[15]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及其验证》,《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4期。

[16]程克群、孟令杰:《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3期。

[17]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5期。

[18]徐旭初、吴彬:《减贫视域中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益贫价值》,《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5期。

[19]黄祖辉、邵科:《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0]潘劲:《合作社与村两委的关系探究》,《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第2期。

[21]Yang H.,Klerkx L.,Leeuwis C.,“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farmer cooperatives as innovation intermediaries:Findings from China,” Agricultural Systems 127(2014).

[22]马彦丽、施轶坤:《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行为及其转化——基于13个合作社340个农户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6期。

[23]何安华、孔祥智、王舒婷:《市场壁垒、制度性激励与合作社成长——红顺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3期。

[24]赵晓峰、孔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嵌入式发展及其超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5]Van Dijk W. F. A.,et al.,“Collective Agri-environment Schemes:How Ca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ves Enhance Farmers’ Intentions for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Land Use Policy 42(2015).

[26]黄祖辉、米松华、陈立辉:《农业产业化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与机制创新——“肥西老母鸡”的实践及其启示》,《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6期。

[27]Mujawamariya G.,D Haese M.,Speelman S.,“Exploring double side-selling in cooperatives,case study of four coffee cooperatives in Rwanda,” Food Policy 39(2013).

[28]徐旭初、吴彬、高钰玲:《合作社的质性与现实——一个基于理想类型的类型学研究》,《东岳论丛》2014年第4期。

[1]Jin Yang,Zuhui Huang,et.al.,“The Rapid Rise of Cross-rigional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ervices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95(2013).

[2]罗必良:《农业经营制度的理论轨迹及其方向创新:川省个案》,《改革》2014年第2期。

[3]何秀荣:《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4]Grossman and Hart,“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1986).

[5]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6]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读书》2006年第10期。

[7]〔美〕亨利·汉斯曼:《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钱忠好、曲福田:《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解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9]李显刚:《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成功探索》,《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9期。

[1]杨曼苏:《土耳其农业发展政策的特点及其沿革》,《西亚非洲》1986年第2期。

[2]Cemil Kivanc,Village Development Co-operatives in Turkey(London:Quiller Press,1985).

[3]中国农药信息网:土耳其的农业政策措施,http://www.chinapesticide.gov.cn/doc11/11041802.html。

[1]张晓山:《有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评论》,《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第5期。

[2]孙中华、罗汉亚、赵鲲:《关于江苏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8期。

[3]杜业明:《关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考察》,《乡镇经济》2008年第9期。

[4]肖妍程、培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特征、成效和潜在问题——以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例》,《农村经济》2012年第7期。

[5]张笑寒:《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特征、现实困境和出路选择——以苏南上林村为个案》,《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2期。

[6]杜静:《江苏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简析》,《合作经济》2011年第4期。

[7]卞琦娟、朱红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动因及区域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8]张君兰、赵建武:《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研究》,《农村经济》2013年第6期。

[9]何安华:《土地股份合作机制与合作稳定性——苏州合作农场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5年第5期。

[10]胡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基础及治理机制研究》,《农业经济》2014年第1期。

[11]崔宝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逻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2]张兰君、赵建武:《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研究》,《农村经济》2013年第6期。

[13]林德荣:《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模式——山东蓬莱市南山王谷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调查》,《农村经济》2012年第2期。

[1]王士兰:《浙江沿海地区中心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以温岭市为实例》,《城市规划》2001年第8期。

[2]陈丽、花小丽、张小林:《中心村建设及其策略分析》,《乡镇经济》2005年第6期。

[3]陶希东:《我国中心村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第2期。

[4]袁莉莉、孔翔:《中心地理论与聚落体系规划——以苏州工业园区中心村建设规划为例》,《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

[5]吴云青、张再生、蔡为民:《农民移居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对天津农民的问卷调查》,《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6]张艳粉、刘科问、陈伟强:《基于AHP和GIS的中心村建设选址研究——以巩义市西村镇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第3期。

[7]蔚霖、孟庆香、朱槐文:《基于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中心村确定》,《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2期。

[8]焦鹏飞等:《基于引力模型的县域中心村空间布局分析——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资源科学》2014年第1期。

[9]安爽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中心村选择研究——以静宁县李店镇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6期。

[10]吴云青等:《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农民满意度及其敏感性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4期。

[1]陈水乡:《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第

[2]张忠根、李华敏:《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思考——基于浙江省138个村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3]张忠根、李华敏:《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用问题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18期。

[4]潘名山、王安康:《新型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发展前景》,《科学发展》2010年第48期。

[1]Brian J.L.Berry,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Beverly Hills,Calif.:Sage Publications,1976).

[2]Galantay,et al.,The Metropolis in Transition(New York:Paragon House Publishers,1987).

[3]陈伯君:《“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的发展机遇——兼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陈伯君:《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创新》2007年第6期。

[5]陈彬:《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7期。

[6]陈锡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7]郭敬生:《我国农村“逆城市化”发展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1期。

[8]《临安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临安新闻网,2016年3月3日,http://www.lanews.com.cn/jrla/content/2016-03/03/content_5958115.htm。

[9]茅于轼: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天则学术,2000年,http://www.unirule.org.cn/index.php?c=article&id=1507。

[10]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11]《中共临安市委关于制定临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临安房产网,2016年1月4日,http://www.lanfcw.com/zxlp/new_lalp.asp?newsid=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