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德国及欧盟图书

Germany and the European Un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bt Crisis

SSAPID:101-2831-3837-25
ISBN:978-7-5097-7202-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第15届年会的会议论文集,也是对中国德国研究会成立30周年的献礼。书中汇集了中国德国问题研究学者的优秀论文,涉及当代德国的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这些学术成果对加深中国对德国全面的了解和理解,推动中德两国的学术交流有重要的贡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立群
编 辑:王晓卿;李秀梅;何晋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中国德国研究会第15届年会暨青岛市德国研究会成立大会贺信

 附录 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30年大事记

 编后记

 外交内政篇

  德国新政府外交政策调整及发展趋势

   一 德国新政府“积极外交政策”:由谨慎消极转向积极主动

   二 德国新政府对欧洲政策

    (一)继续推进欧盟内部经济治理

    (二)加强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合作

    (三)重视俄罗斯对欧洲安全的保障作用

   三 跨大西洋关系的新拓

    (一)继续维护对美关系,实施北约新型战略方案

    (二)建立欧美经济联盟:推进“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

   四 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建构全球治理:六大行动领域

   五 结语

  德国对华政策的特殊性及其对欧盟对华政策的影响*

   一 德国对华政策的特殊性

    (一)德国对外政策的特殊性:从非常态到新的“建构力量”

    (二)德国对华政策的发展主线及其特殊性

     1.德国对华政策的发展主线

     2.德国对华政策的特殊性

   二 德国在欧盟对华政策中的作用

    (一)欧盟对华政策的决策机制

    (二)德国对欧盟对华政策的影响

     1.贸易政策

      (1)贸易政策取向

      (2)国内利益分散制约德国对欧盟决策的影响

     2.外交与安全政策

     3.人权政策

   三 结语

  德国政府亚洲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一 科尔和施罗德政府对亚洲政策的两次调整

   二 默克尔政府对亚洲政策的调整

   三 德国政府亚洲政策调整的影响

  德国政府“积极外交政策”评析

   一 积极外交政策的内容

   二 积极外交政策的经济背景

   三 对美国、对俄罗斯和对欧盟的外交表现

   四 有限的积极外交

  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一 乌克兰危机与西方对俄制裁

    (一)乌克兰危机的三个阶段

    (二)西方对俄制裁的两个阶段

    (三)欧、俄都在贸易战中受到了经济损失

   二 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一)乌克兰危机导致中、俄两极加强全方位合作

    (二)乌克兰危机导致美、欧两极赋予军事同盟以生机

  从乌克兰危机看德国外交新姿态

   一 乌克兰危机的背景

    (一)欧俄“夹缝”中摇摆的乌克兰

    (二)欧盟“东进”和俄罗斯“传统缓冲地缘”的冲突

   二 乌克兰危机中德国外交政策及其原因

    (一)德国政府换届的特殊背景

    (二)德外交上对俄的疑虑和戒心

    (三)德俄在地缘层面上的“安全困境”

   三 乌克兰危机中德国外交政策走向

    (一)近期前景:德国坚持制裁,乌克兰继续动荡

    (二)中期前景:德国制裁应放缓,采取其他措施解决乌克兰事件

    (三)远期前景:德俄“安全困境”很难找到出路

  德国政党和公众如何看美国外交

   一 德国各政党如何看美国外交

    (一)基民盟/基社盟

    (二)自由民主党

    (三)社会民主党

    (四)绿党

    (五)左翼党

   二 德国民众如何看待美国外交

    (一)统一前联邦德国民众与美国外交

    (二)统一后德国民众与美国外交

  德国的“俄罗斯形象”

   一 德国政治精英眼中的俄罗斯:同床异梦的战略合作伙伴

    (一)德国政治精英眼中的俄罗斯政治:“不完全”的民主国家

    (二)德国政治精英眼中的俄罗斯战略地位

   二 德国民众和学者眼中的俄罗斯

    (一)德国民众眼中的俄罗斯:俄罗斯形象逐渐负面与对乌克兰危机的不同看法

    (二)德国学者眼中的俄罗斯:冷静观察、深入剖析

     1.俄罗斯战略地位:重要的地缘政治合作者和全球秩序构建“挑战者”

     2.俄罗斯政治外交:“专制”的伪民主国家和重归“大国”的倾向

     3.德国的“俄罗斯政策”:应更加触及德俄矛盾核心

   三 结语:德国眼中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形象——“伪民主”、经济强势、社会矛盾突出

  反抗者·解放者·改革者

   一 反抗者:漫长的斗争历史

   二 解放者:尚未完成的任务

   三 改革者:永远不变的精神

  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与民主德国衰亡:意义与研究现状

   一 新东方政策与民主德国的崩溃

   二 民主德国对新东方政策的应对

   三 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浅析德国的全球治理观与其争常之路

   一 德国的全球治理观

   二 全球治理中的联合国及其改革

   三 德国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主张及入常前景

   四 德国“入常”之路与德国的全球治理观

 经济社会篇

  2014年德国经济继续增长

   一 内外因素齐备 拉动经济增长

   二 政府主动作为 助力企业扩张

   三 存在问题不少 化解尚需时日

  德国模式的特征、欧债危机中的表现及其前景*

   一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特征

    (一)经济层面

     1.重视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

     2.坚持出口导向并注意出口地区的多元化

     3.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力促产学研相结合

     4.积极创新

     5.平衡财政

    (二)社会层面

    (三)欧洲一体化

   二 德国模式在欧债危机中经济与社会的良好表现

    (一)经济表现

     1.经济总体表现良好

     2.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奇迹”

     3.出口旺盛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4.政府赤字和公共债务增长较为温和

    (二)社会表现

     1.劳资关系较为和谐

     2.社会贫富差距缩小,财富分配趋于相对平均

   三 德国模式的前景

    (一)经济方面:德国将在继续维持出口导向型的实体经济基础上略作调整

    (二)社会方面:压缩社会保障开支、稳定社保交费率的举措曾使德国模式得以轻装上阵,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但目前显然遭遇了一定的瓶颈,需改弦更张

    (三)欧洲政策方面:危机中德国在欧盟中地位的变化带来欧洲一体化政策的挑战

     1.积极参与对外围国家的救助和建章立制

     2.德国经济规模占欧盟的比重上升

     3.增加对欧盟的财政缴费

     4.握有大量对欧债权

     5.贸易地位的变化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及战后经济政策变迁

   一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内涵

    (一)社会(学)新自由主义

    (二)弗莱堡学派

    (三)实用主义取向的社会市场经济

   二 德国战后经济政策变迁

    (一)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践:竞争秩序主导的经济政策(1948~1966)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异化:全面调控主导的经济政策(1966~1982)

    (三)社会市场经济的复兴:回归竞争秩序的经济政策(1982年至今)

   三 结论与展望

  欧洲央行在应对欧债危机中的作用:政策、成效与反思

   一 引言

   二 欧洲央行应对欧债危机的主要措施

    (一)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维持在超低水平

    (二)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

    (三)证券市场计划(SMP)

    (四)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

    (五)资产负债表策略(Balance Sheet Policy)

   三 欧洲央行应对欧债危机的政策成效

    (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二)有利于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社会经济稳定

    (三)防止欧元区经济深度下滑

    (四)避免欧元区解体,保住欧洲一体化成果

   四 对欧债危机时期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反思

    (一)欧洲央行应对欧债危机是以损害自身的独立性为代价

    (二)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新的经济金融风险

    (三)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不能根治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德国政府联合执政协议中的数字化战略

   一 背景介绍

   二 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二)经济领域的数字化

    (三)教育科研领域的数字化

    (四)生活和工作的数字化

    (五)管理和司法数字化

    (六)网络安全

   三 简要评述

  创新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一 引言

   二 德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及其变革

    (一)德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特点及其对于创新的影响

    (二)创新促进成为德国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核心

   三 德国联邦政府创新集群政策的构建和实施

   四 德国政府创新集群政策的经验

   五 结语

  德国福利国家改革的未来

   一 未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 未来改革可能实施的举措

    (一)放松员工解雇保护政策

    (二)退休年龄提高到69岁

    (三)逐步实施“医保人头费”模式

  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改革述评

   一 欧盟Solvency II的框架体系

    (1)支柱一:对资金管理的数量要求

    (2)支柱二:对风险管理的定性要求

    (3)支柱三:信息披露要求

   二 欧盟Solvency II的实施计划

   三 欧盟Solvency II改革:欧盟保险经济和全球金融监管的新突破

   四 欧盟Solvency II进展缓慢的原因

   五 结语:欧盟Solvency II改革的前景

  德国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治理经验

   一 德国社会老龄化日趋严峻

   二 护理保险制度

    (一)保险对象

    (二)保险税费

    (三)护理领域和护理等级界定

    (四)护理种类和护理方式

     1.在家护理

     2.住院护理

    (五)额外保险:三大护理保险补充方式

   三 2008年、2012年、2014年护理保险制度改革

    (一)2008年护理保险改革

    (二)2012年护理保险改革

    (三)2014年护理保险改革

   四 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中德合作

   一 历史回顾

   二 关于地区的产业转型

   三 关于中德产业合作的设想

  工业竞争力与货币国际化*

   一 引言

   二 工业竞争力支撑德国马克的国际化

   三 德国马克的工业型与日元的金融型国际化路径比较

   四 德国强大工业力量的源泉:实业立国的理念和传统

   五 结语

  德国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变趋势分析

   一 公司治理模式及其演变可能性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二)两种公司治理模式:股东价值导向vs.利益相关者导向

     1.股东价值导向

     2.利益相关者导向

    (三)公司治理模式间的演变可能性

   二 德国传统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

    (一)银行的主导地位

    (二)共决体制

    (三)生产和技术导向

    (四)小结

   三 德国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变趋势

    (一)银行角色的转变

    (二)共决体制的转变

    (三)生产和技术导向的转变

   四 结语

  德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现状与最新走向

   一 德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

    (一)基本数据Energiedaten),其中可再生能源的数据都来自AGEE-Stat。目前,《能源数据》中所有最新数据为2012年的统计。德国还有一个由不同能源经济协会及能源经济学者共同成立的“能源结算工作共同体”(Arbeitsgemeinschaft Energiebilanzen e.V.),该协会目前公布了2013年德国能源消耗报告,数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12月18日,该报告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数据有限。">*

     1.总体利用情况

      (1)发电领域

      (2)供热领域

      (3)发动机燃料

     2.经济效应

     3.环境效应

    (二)主管机构

   二 德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及促进措施

    (一)法律及政策框架

     1.《可再生能源法》

     2.《能源方案》

     3.《可再生能源国家行动计划》

     4.《可再生能源供热法》

     5.《可再生能源市场刺激计划》

     6.《生物发动机燃料份额法》及《生物发动机燃料可持续性规定》

     7.《输电网络开发计划》及《海上风电输电网络开发计划》

    (二)促进措施

     1.投资促进

     2.发电促进

     3.科研与开发的促进

   三 德国新政府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一)新政府协议中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1.协议文本主要内容

      (1)《可再生能源法》改革

      (2)可再生能源的扩建

      (3)能效是可持续的能源转型的第二支柱

      (4)可再生能源供热

      (5)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

      (6)促进措施的改革

      (7)可再生能源的市场与系统整合措施

     2.批评意见

    (二)简析

   四 结语

  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一 外国人的概念及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规模与比例

   二 外国人在德国的地理分布和性别结构、年龄构成

    (一)外国人在德国的地理分布统计及其分析

    (二)外国人在德国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的统计与分析

   三 在德国的外国人的国别、出生地、居留期限的统计与分析

    (一)外国人国别的统计与分析

    (二)外国人出生地的统计与分析

    (三)外国人居留期限的统计与分析

   四 结论

 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第15届年会开幕式致辞

本书是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第15届年会的会议论文集,也是对中国德国研究会成立30周年的献礼。本书汇集了中国德国问题研究学者的优秀论文,涉及当代德国的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这些学术成果对加深中国对德国的全面了解和理解,推动中德两国的学术交流有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