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5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Mentality of China (2022)

SSAPID:101-2831-3772-59
ISBN:978-7-5228-1416-2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心态蓝皮书记录中国社会转型中民众社会心态的特点和变化,关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聚焦不同群体的喜怒哀乐,揭示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社会价值观,努力探索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社会心态蓝皮书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用大量的独家数据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反映中国宏观社会心理的现状与走势,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政策建议。本书主题是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心态,从安全感与公平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探索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的社会心态。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心态蓝皮书
作 者: 王俊秀 陈满琪
编 辑:张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高文珺:《中国民众奋斗信念和信心的社会心态基础分析》,本书。

谭旭运、刘娅萱:《民众慈善参与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本书。

王俊秀、刘晓柳、刘洋洋:《关注社会心态动向,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王园园、谭旭运:《社会大众贫富归因倾向性分析》,本书。

杨宜音、王俊秀等:《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余正台:《中国民众共同富裕认知及其对实现共同富裕信心的特征分析》,本书。

张静:《民众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及影响因素分析》,本书。

张衍:《民众的结果和机会公平感及其与共同富裕信心间的关系》,本书。

张跃:《主客观社会阶层对城乡居民阶层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本书。

Adler,N. E.,Epel,E. S.,Castellazzo,G.,& Ickovics,J. R.,“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19(2000).

Diener,E. D.,Emmons,R. A.,Larsen,R. J.,& Griffin,S.,“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98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韩喜平:《怎样把握新时代分配制度?》,《红旗文摘》2020年第2期。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李实:《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选择》,《经济研究》2021年第11期。

李军鹏:《共同富裕:概念辨析、百年探索与现代化目标》,《改革》2021年第10期。

刘培林、钱滔、黄先海、董雪兵:《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管理世界》2021年第8期。

李泽泉:《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红旗文稿》2011年第22期。

李娟:《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理论探索》2007年第4期。

孟鑫:《新时代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和可行路径》,《东南学术》2020年第3期。

张占斌:《准确识读共同富裕》,《辽宁日报》2021年3月23日。

蔡翮飞、余秀兰、刘小瑜:《贫穷限制了想象?寒门大学生社会认知特征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4期。

陈思静、杨莎莎、汪昊、万丰华:《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利他性惩罚》,《心理学报》2022年第12期。

丁倩、梁一冰、张永欣、黄凤:《低阶层大学生贫富归因对心理特权的影响: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年第5期。

何淼、张鸿雁:《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如何可能——西方城市社会学空间理论的中国意义》,《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8期。

李静:《不同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的归因倾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

李君甫、李阿琳:《北京社会空间分化与隔离:基于社会阶层分布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李倩莹、刘方、黎志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年早期幸福感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年第4期。

李小新、任志洪、胡小勇、郭永玉:《低家庭社会阶层大学生为何更容易社交焦虑?心理社会资源和拒绝敏感性的多重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19年第6期。

卢瑶、张青根、沈红:《基于学生自评数据的能力增值可靠吗?——来自归因理论的解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

陆影:《社会福利制度的空间分化——以城乡社会变迁为分析中心》,《江海学刊》2021年第2期。

杨沈龙、郭永玉、胡小勇、舒首立、李静:《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心理学报》2016年第11期。

杨沈龙:《不同阶层系统合理信念差异的心理机制:归因与补偿的双重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7。

张衍:《主客观地位和流动感知对公平感的影响与变化(2019~2020年)》,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Adler,N.E.,Epel,E.S.,Castellazzo,G.,and Ickovics,J.R.,“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19(2000).

Kraus,M.W.,Piff,P.K.,and Keltner,D.,“Social Class as Culture:The Convergence of Resources and Rank in the Social Realm”,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2011).

Kraus,M.W.,Piff,P.K.,Mendoza-Denton,R.,Rheinschmidt,M.L.,and Keltner,D.,“Social Class,Solipsism,and Contextualism: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Psychological Review,119(2012).

Manstead,A.S.,“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How Socioeconomic Status Impacts Thought,Feelings,and Behaviour”,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2018).

Tanjitpiyanond Porntida,Jetten Jolanda and Peters Kim,“How Economic Inequality Shapes Social Class Stereotyp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98(2022).

Wolff,L.S.,Subramanian,S.V.,Acevedo-Garcia,D.,Weber,D.,and Kawachi,I.,“Compared to Whom?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elf-rated Health,and Referent Group Sensitivity in a Diverse U.S.Sample”,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70(2010).

Yang,X.,and Dunham,Y.,“Emerging Complexity in Children’s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Wealthy and the Poor”,Developmental Science,25(2022).

胡小勇、郭永玉、李静、杨沈龙:《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心理学报》2016年第3期。

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李炜:《社会公平感:结构与变动趋势(2006—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李迎生:《中国社会政策改革创新的价值基础——社会公平与社会政策》,《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栗治强、王毅杰:《转型期中国民众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学术论坛》2014年第8期。

刘亚、龙立荣、李晔:《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王俊秀:《“冷词热传”反映的社会心态及内在逻辑》,《人民论坛》2021年第15期。

薛洁:《关注公民公平感——我国部分公民公平感调查报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俞可平:《重新思考平等、公平和正义》,《学术月刊》2017年第4期。

张衍:《主客观地位和流动感知对公平感的影响与变化(2019~2020年)》,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张永山:《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的公平感结构及成因分析》,《经济学动态》1992年第3期。

张媛:《中国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结构与测量》,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

郑雄飞、黄一倬:《社会公平感知对农村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实证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20年第5期。

Hirschman,A.O.,and M.Rothschild,“The Changing Tolerance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7(1973).

Kluegel,J.R.,and E.R.Smith,“Beliefs about Stratific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7(1981).

陈帼眉、何大慧:《家长的教育观念——一个值得重视的新概念》,《家庭教育》1994年第1期。

洪岩璧、赵延东:《从资本到惯习:中国城市家庭教育模式的阶层分化》,《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

刘程、廖桂村:《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分化及其后果:国外研究进展与反思》,《外国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

Alwin,Duane F.,“Parental Values,Beliefs,and Behavior:A Review and Promulga for Research into the New Century”,Advances in Life Course Research,6(2001).

Barnett,Rosalind C.,“Parental Sex-role Attitudes and Child-rearing Values”,Sex Roles,7.8(1981).

Goodnow,Jacqueline F.,Goodnow,Jacqueline J.,and W.Andrew Collins,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Parents:The Nature,Sources,and Consequences of Parents’ Ideas,US:Psychology Press,1990.

Kohn,Melvin L.,and Carmi Schooler,“Class,Occupation,and Orient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9).

Lin,Chin-Yau Cindy,and Victoria R.Fu,“A Comparison of Child-rearing Practices among Chinese,Immigrant Chinese,and Caucasian-American Parents”,Child Development,61.2(1990).

Spade,Joan Z.,“Occupational Structure and Men’s and Women’s Parental Values”,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2.3(1991).

Tudge,Jonathan R.H.,et al.,“Parents’ Child-rearing Values and Belief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The Impact of Culture and Social Class”,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9.2(2000).

Tudge,Jonathan R.H.,et al.,“Child-rearing Values in Southern Brazil:Mutual Influences of Social Class and Par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Children’s Development”,Journal of Family Issues,34.10(2013).

Tulviste,Tiia,et al.,“Child-rearing Goals of Estonian,Finnish,and Swedish Mother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48.6(2007).

Voicu,Bogdan,“Measuring Child-rearing Values.A Research Note”,Social Change Review,10.1(2012).

Wang,Shuyuan,and Catherine S.Tamis-Lemonda,“Do Child-rearing Values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flect Cultural Values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4.6(2003).

Xiao,Hong,“Structure of Child-rearing Values in Urban China”,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43.3(2000).

成庆:《“内卷化”与意义世界的重建——兼与徐英瑾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7期。

邓子瑜、黄子健:《“内卷化”反映社会现象及成因分析》,《公关世界》2022年第12期。

杜榕:《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困境与培育理路——基于“内卷”“躺平”的分析与思考》,《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高仁爱:《对青年大学生“内卷”与“躺平”现象的反思》,《领导科学论坛》2022年第7期。

韩智丽、陈科华:《当代“内卷”困境与儒家伦理视域中的突围之道》,《理论建设》2022年第4期。

令小雄、王亚妮:《“内卷”“佛系”“躺平”:概念演进、边界层序及矫治策略——基于文化哲学视域的诠解》,《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12月8日。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22年第5期。

牛天:《内卷化与去内卷化:斜杠青年的工作困境及出路》,《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应用心理学》2008年第3期。

瞿磊:《宽容是民主巩固的社会心理基础——基于公民文化与公民美德的考察》,《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赛俊彦、闫翠娟:《“躺平”与“内卷”:青年心态的二重困境与超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

覃鑫渊、代玉启:《“内卷”“佛系”到“躺平”——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

王斌:《平台社会的主体化模式危机:理解“躺平”情绪的新视角》,《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王俊秀:《“冷词热传”反映的社会心态及内在逻辑》,《人民论坛》2021年第15期。

王芊霓、葛诗凡:《专访|人类学家项彪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澎湃新闻·文化课,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648585,2020年10月22日。

杨秀芹、徐叶莹、汪宇:《艰难的突围:大学生“内卷”的多重效应》,《高教探索》2022年第5期。

Blackwell,L.S.et al.,“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Predict Achievement across an Adolescent Transi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and an Intervention”,Child Development,78(2007).

Chan,D.W.,“Life Satisfaction,Happiness,and the Growth Mindset of Healthy and Unhealthy Perfectionists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Gifted Students”,Roeper Review,34(2012).

Diener,E.D.et 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985).

Dweck,C.S.,Self-theories:Their Role in Motivation,Personality,and Development,Psychology Press,2000.

Dweck,C.S.,“Can Personality be Changed?The Role of Beliefs in Personality and Chang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7(2008).

Dweck,C.S.,“The Journey to Children’s Mindsets and Beyond”,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11(2017).

Emmons,R.A.,“Personal Strivings:An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1(1986).

Heyman,G.D.,& Dweck,C.S.,“Children’s Thinking about Traits:Implications for Judgments of the Self and Others”,Child Development,69(1998).

Lam,K.K.L.,& Zhou,M.A.,“A Serial Mediation Model Testing Growth Mindset,Life Satisfaction,and Perceived Distress as Predictors of Perseverance of Effort”,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67(2020).

Schroder,H.S.et al.,“Growth Mindset of Anxiety Buffers the Link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10(2017).

Shih,S.S.,“Perfectionism,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and Taiwanese Eighth-grade Students’ Academic Engagem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04(2011).

Tamir,M.et al.,“Implicit Theories of Emotion:Affective and Social Outcomes across a Major Life Transi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2(2007).

陈占友、时永松:《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般价值观》,《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李华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黄希庭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5期。

苏伟:《论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矛盾统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史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博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0。

谭旭运、董洪杰、张跃、王俊秀:《获得感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5期。

王俊秀、应小萍:《认知、情绪与行动:疫情应急响应下的社会心态》,《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4期。

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张衍、王俊秀、席居哲:《幸灾乐祸的重新审视和互动过程模型的构想》,《心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3期。

张宇、王冰:《观念改变世界——“世界价值观调查”研究评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朱谦:《中国大陆当今文化价值观念之探索》,载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Kluckhohn,C.,“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Parsons T. and Shil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U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Morris,C.,Varieties of Human Value,U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R.Inglehart,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Cultural,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U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Schwartz,S.H.,Basic Human Values:An Overview,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2006.

蔡昉:《“人人向上”才是共同富裕》,《北京日报》2021年11月29日。

陈丽君、胡晓慧、顾昕:《社会流动感知和预期如何影响居民幸福感?——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公平感的调节作用》,《公共行政评论》2022年第1期。

高文珺:《社会公平感特点及社会心理效应——基于2013“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载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高文珺:《社会流动与共同富裕——以青年外卖骑手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年第7期。

李培林:《中国跨越“双重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劳动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刘思斯、甘怡群:《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6期。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2022年11月23日。

张衍:《主客观地位与流动感知对公平感的影响与变化(2019~2020)》,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赵礼、管健、黄明珠:《国家认同、国家信心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青年研究》2022年第4期。

Ahmed,U.et al.,“Meaningful Work and Work Engagement:A Relationship Demanding Urgent Atten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6(2016).

Day & Fiske,“Movin on up?How Perceptions of Social Mobility Affect Our Willingness to Defend the System”,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8(2017).

Leung,K.,et al.,“Social Axioms the Search for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General Beliefs about How the World Function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3.3(2002).

Leung,K.,& Bond,M.H.,“Social Axioms:A Model for Social Beliefs i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In M.P.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Elsevier Academic Press,36(2004).

Steger,M.F.,Frazier,P.,Oishi,S.,et al.,“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53(2006).

Steger,M.F. “Experiencing Meaning in Life:Optimal Functioning at the Nexus of Well-Being,Psychopathology,and Spirituality”,In P.T.P.Wong(ed.),The Human Quest for Meaning(2nd edition),New York:Routledge,2012.

Taylor & Moghaddam,Theorie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International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2nd ed.),New York:Praeger,1994.

Yal??n,i.,A.Malko?,“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Forgiveness and Hope as Mediator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16(2015).

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马建堂:《奋力迈上共同富裕之路》,中信出版集团,2022。

谭旭运、豆雪姣、董洪杰:《社会阶层视角下民众获得感现状与提升对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王俊秀:《“冷词热传”反映的社会心态及内在逻辑》,《人民论坛》2021年第15期。

许宪春、郑正喜、张钟文:《中国平衡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管理世界》2019年第5期。

杨菊华:《后小康社会的贫困:领域、属性与未来展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杨沈龙、郭永玉、胡小勇、舒首立、李静:《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心理学报》2016年第11期。

张跃、丁毅、杨沈龙、解晓娜、郭永玉:《社会不平等如何影响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心理科学进展》2022年第7期。

Adler,N.E.,Epel,E.S.,Castellazzo,G.,et al.,“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Class with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 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19(2000).

Cheung,F.,“Can Income Inequality b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Outcomes?Hope Mediates the Positive Inequality-happiness Link in Rural China”,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7(2016).

Jost,J.T.,“A Quarter Century of 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Questions,Answers,Criticisms,and Societal Application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58(2019).

Jost,J.T.,& Banaji,M.R.,“The Role of Stereotyping in System-justific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False Consciousnes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3(1994).

Jost,J.T.,Banaji,M.R.,& Nosek,B.A.,“A Decade of 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Accumulated Evidence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Bolstering of the Status Quo”,Political Psychology,25(2004).

Li,W.Q.,Yang,Y.,Wu,J.H.,et al.,“Testing the Status-Legitimacy Hypothesis in China: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Divergently Predict System Justifica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46(2020).

Rudman,L.A.,& Saud,L.H.,“Justifying Social Inequalities:The Role of Social Darwinism”,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46(2020).

Schwartz,S.H.,“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Theoretical Advanced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In M.P.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25,pp.1-65).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1992.

Valdes,E.A.,Liu,J.H.,& Williams,M.,“Testing the Status-legitimacy Hypothesis:Predicting System Justification Using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Wilkinson,R.G.,& Pickett,K.E.,“The Enemy between us: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osts of Inequalit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47(2017).

陈东利:《青少年慈善意识培养与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傅昌波、董培、陈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慈善事业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行政管理改革》2022年第11期。

高静华:《利他还是交换:群体视角下慈善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

高翔、王三秀:《促进或抑制:互联网使用与居民慈善捐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年第1期。

陆士桢、孙远君:《中国慈善传统引导下的当代青少年志愿行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马红鸽、贺晓迎、杨舒然:《共同富裕背景下慈善受助者捐赠行为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年第9期。

聂洪辉、卓腮娇:《农村社区慈善困境与出路——对赣中竹溪村的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王正位、王新程:《信任与捐赠:社会网络在捐赠型众筹中的认证作用》,《管理世界》2021年第3期。

叶晓君:《技术神话光环下的中国慈善公益》,《文化纵横》2018年第5期。

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教训》,《史学月刊》2013年第3期。

张卫、张硕:《“互联网+慈善”新模式:内在逻辑、多重困境与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21年第11期。

周秋光:《中华慈善的传承与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史评论》2016年第1期。

周秋光、李华文:《中国慈善的传统与现代转型》,《思想战线》2020年第2期。

周云水:《重入“祖荫”:客家宗祠助推教育的文化资本探析》,《教育文化论坛》2013年第1期。

冯惠玲、任瑾、陈怡:《北京“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图书情报知识》2022年第3期。

刘水明、王恬、辛本健:《友谊盛会环球惊叹(形象篇)》,《人民日报》2008年8月25日,第16版。

应小萍:《大学生评价北京和伦敦奥运会社会影响的对比》,载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王俊秀、张衍:《京张市民北京冬奥会关注度和参与度调查报告》,《国家治理》2022年第4期。

IOC:《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奖牌和比赛结果》,https://olympics.com/zh/olympic-games/beijing-2022,2022年。

IOC:《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海报设计和冬奥会形象》,https://olympics.com/zh/olympic-games/beijing-2022/logo-design,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