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4

走向决裂图书

Approaching Split: Why Weaker States Withdraw from Alliances

SSAPID:101-2829-3508-36
ISBN:978-7-5201-2274-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同盟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的重要现象和国家重要的外交行为,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对象。本书聚焦于研究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不对称防御性同盟中的弱国为什么会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书中提出了一个同盟解体的双变量理性解释框架,即同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出同盟内部的战略分歧大小决定了同盟成本的高低,而弱国的自助能力强弱决定了其同盟收益的多少。如果弱国拥有足够自助能力就很可能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建仁
编 辑:宋浩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5 世界政治

 后记

 序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弱国退出同盟之谜

  第二节 为何研究同盟解体

  第三节 现有同盟解体研究及其不足

   一 目标实现说

   二 同盟类型说

   三 国内政治说

   四 军备同盟效用比较说

   五 盟友相互制约说

   六 总结与批评

  第四节 本书章节结构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同盟形成理论演进及对同盟解体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势力均衡理论:演进历程及批评

  第二节 威胁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第三节 利益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第四节 对同盟解体理论构建的启示

 第三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同盟效用理论

  第一节 前提假定及其理论渊源

   一 国家加入同盟为了安全

   二 制衡威胁需要一定的实力门槛

   三 国家维持安全的基本策略包括结盟和自助

   四 国家把安全利益作为首要利益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同盟和不对称同盟的定义

   二 战略分歧的定义

   三 自助能力的定义

   四 同盟解体的定义

  第三节 同盟效用理论:同盟解体的理性分析框架

   一 战略分歧与同盟成本

   二 自助能力与同盟收益

   三 因果机制: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

   四 研究假设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统计分析

  第一节 变量及其赋值

   一 同盟解体

   二 弱国自助能力与实力不对称

   三 战略一致性与战略分歧

   四 体系大国数量

   五 民主国家与国内体制变化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相关性统计分析

  第四节 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一 以实力不对称和战略一致性构建的模型分析

   二 对以实力不对称和战略一致性构建的模型诊断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从分歧走向分裂:对中苏同盟关系的再考察

  第一节 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1949~1950)

   一 签订新约还是维持旧约

   二 有关苏联在华特权问题

   三 中苏同盟关系的重新确立

  第二节 中苏同盟关系的蜜月期(1950~1957)

   一 中苏在朝鲜战争时期的协调与配合

   二 苏联对中国的全面经济援助

   三 中国在波匈事件中对苏联的支持

  第三节 中苏同盟分歧的不断深化(1958~1966)

   一 中苏在对美战略上的根本分歧

   二 中苏对国际共运领导权的争夺

  第四节 中国自助能力的基本发展历程

   一 中国常规军事实力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核战略力量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 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一 中苏战略分歧分析

   二 中国自助能力分析

   三 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对其他案例的初步检验

  第一节 对2001~2008年美韩同盟的初步考察

   一 美韩同盟的确立

   二 美韩同盟战略分歧的重大性

   三 韩国的自助能力

   四 美韩同盟的维持

  第二节 对1958~1967年美法同盟的初步考察

   一 美法同盟的确立

   二 美法对同盟主导权的重大分歧

   三 法国的自助能力

   四 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机构

  第三节 对1957年后美英同盟的初步考察

   一 美英同盟的确立

   二 美英同盟战略的一致性

   三 英国的自助能力

   四 美英同盟的维持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同盟理论的政策启示:应对“重返亚太”同盟战略

  第一节 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的已有研究及评析

  第二节 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的实质

  第三节 同盟形成理论与阻止美国同盟扩大

  第四节 同盟解体理论与瓦解美国同盟

  第五节 瓦解对手同盟还是阻止同盟扩大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讨论

  第一节 学理性解释与表象性解释

  第二节 选择性聚焦大样本统计分析

  第三节 大样本统计分析与案例比较研究

  第四节 技术性假定与命题性假定

   一 已有有关前提假定真实性讨论

   二 技术性假定和命题性假定及其真实性要求

  第五节 小结

艾森豪威尔,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之缔造和平(1956-196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

艾泽曼,莫里斯:《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陈昱澍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鲍德温,大卫·A.:《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波普尔,卡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解放军出版社,1989。

陈云:《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崔奇:《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邓铸:《应用实验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董志凯、吴江:《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1950—2000》,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多尔蒂,詹姆斯、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范埃弗拉,斯蒂芬:《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古普塔,卡:《中印边界秘史》(王宏纬、王至亭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古扎拉蒂,达摩达尔、唐·波特:《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五版)》(费剑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

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东方出版社,1988。

华尔兹,肯尼思:《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纪宗安、汤开建主编《暨南史学(第五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基欧汉,罗伯特:《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金,加里、罗伯特·基欧汉、悉尼·维巴:《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陈硕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十年大事记》,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卡尔,爱德华:《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拉西特,布鲁斯、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第5版)》(王玉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李彬:《军备控制理论与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李丹慧主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

李丹慧主编《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李丹慧主编《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李丹慧主编《冷战国际史研究(第8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李觉等主编《当代中国的核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李鹏:《和平 发展 合作:李鹏外事日记》,新华出版社,2008。

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

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高培等译校),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米尔斯海默,约翰:《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摩根索,汉斯:《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王缉思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逄先知、李捷:《毛泽东与抗美援朝》,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一卷):1949—1956》,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彭德怀传记编写组《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彼得,琼斯、西安·凯维尔:《中苏关系内幕纪实(1949—1984)》(郭学德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沈志华:《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九州出版社,2013。

沈志华:《冷战中的盟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九州出版社,2013。

沈志华:《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九州出版社,2013。

沈志华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上、中、下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一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5。

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二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5。

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四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5。

沈志华执行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沈志华执行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沈志华、李滨(Douglas Stiffler)主编《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铁托在普拉的演说及有关评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师哲、李海文:《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师哲口述、师秋朗整理:《峰与谷——师哲回忆录》,红旗出版社,1992。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56。

孙学峰:《中国崛起困境: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跨越时空:苏联驻华大使回忆录》(徐葵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第312页。

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第72页。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1957~1969》,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第233页。

王焰主编《彭德怀年谱》,人民出版社,1998,第448页。

汪伟民:《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以美日、美韩同盟研究为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威尔金森,尼克:《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沃尔弗斯,阿诺德:《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沃尔特,斯蒂芬:《联盟的起源》(周丕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伍修权:《回忆与怀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第334页。

吴法宪:《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北星出版社,2006。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续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徐焰:《金门之战:1949—1959》,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阎学通等:《中外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7。

阎学通、孙学峰等:《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阎学通、徐进编《国际安全理论经典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阎学通、徐进等:《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阎学通、杨原:《国际关系分析(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杨公素、张植荣:《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伊肯伯里,约翰:《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韩召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叶飞:《叶飞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扎哈罗夫,M.B.主编《结局》(隽青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张洁、杨丹志主编《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编《赫鲁晓夫言论》,1960年第4册。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1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4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5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6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和印度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来往文件汇编(1950年8月—1960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编《战后中苏关系的走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曹金绪:《同盟政治理论的新发展》,《国际政治科学》2011年第4期。

陈航辉、李杰:《美越强化军事合作初探》,《国际资料信息》2010年第12期。

陈夕:《156项工程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邓睿:《浅析美印军事安全合作》,《国际资料信息》2012年第11期。

刁大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美方视角》,《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第1期。

方长平:《“阳光政策”与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当代亚太》1999年第5期。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人民日报》1963年6月17日。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4月5日。

郭新昌、张晶:《亚太地区形势演变对中国周边海洋形势的影响及对策》,《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6期。

《赫鲁晓夫写信警告艾森豪威尔侵犯中国就是侵犯苏联》,《中国农垦》1958年第12期。

《赫鲁晓夫9月19日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中国农垦》1958年第13期。

《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人民日报》1964年11月21日。

《红旗》杂志编辑部:《列宁主义万岁——纪念列宁诞生九十周年》,《人民日报》1960年4月20日。

胡九龙:《论“均势”的基本含义》,《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6期。

黄大慧:《从“对等”到“协调”:日本民主党政府对美外交走向探析》,《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期。

《建国初期156项建设工程文献选载(1952年9月-1954年10月)》,《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江忆恩:《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2期。

李丹慧:《毛泽东对苏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载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编《战后中苏关系的走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李浩源:《当朝鲜被称为“邪恶轴心”》,《国际展望》2002年第6期。

李军:《卢武铉政府“和平繁荣政策”浅析》,《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4期。

李拯宇、干玉兰:《卢武铉访朝:“跨越”历史,始于足下》,《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10月3日。

李志斐:《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跨国界河流问题之分析》,《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3期。

刘丰:《均势为何难以生成?——从结构变迁的视角解释制衡难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

刘丰:《均势生成机制的类型与变迁》,《欧洲研究》2009年第4期。

刘丰:《大国制衡行为:争论与进展》,《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

刘丰:《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当代亚太》2011年第3期。

刘丰:《分化对手联盟:战略、机制与案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期,第48~65页。

刘丰、董柞壮:《联盟为何走向瓦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0期。

刘俊波:《从“战略忍耐”看奥巴马的对朝政策》,《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6期,第58~62页。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经济研究》1958年第6期。

陆定一:《在列宁的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1960年4月22日在列宁诞生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0年4月23日,第1版。

栾景河:《“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6期。

骆晓会:《领袖个人因素对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毛泽东谈中国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党的文献》2000年第5期。

倪海宁:《亚太地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综述》,《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5期。

逄先知、李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

蒲国良:《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性格冲突与中苏大论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5期。

齐皓:《中国国内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和分歧》,《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第1期。

漆海霞:《国际调停历史与策略的量化分析——兼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6期。

漆海霞:《从军售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布局特征》,《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

仇朝兵:《“9·11”事件后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军事关系的正常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人民日报》编辑部:《沿着伟大列宁的道路前进》,《人民日报》1960年4月22日。

《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评莫斯科三月会议》,《人民日报》1965年3月23日。

《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把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人民日报》1965年6月14日。

《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解放军报》编辑部:《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人民日报》1967年11月6日。

萨默斯,莱瑞:《中国的崛起》(钱颖一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6期。

沈志华:《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上)》,《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1期。

沈志华:《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下)》,《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2期。

沈志华:《关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

沈志华:《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一九五七年莫斯科会议》,《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

沈志华:《对朝战初期苏联出动空军问题的再考察——根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的解密档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沈志华、李丹慧:《结构失衡:中苏同盟破裂的深层原因》,《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0期。

史先振:《韩收回战时指挥权,韩美同盟趋瓦解?》,《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8月8日。

师哲、李海文:《波匈事件与刘少奇访苏》,《百年潮》1997年第2期。

时宏远:《美印防务合作述评》,《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11期。

宋炳寰:《往事不尽如风:绝密的中国1100目标亲历》,《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09年8月第82期。

《苏共中央二月全会的反华报告》,《人民日报》1964年4月27日。

《苏共中央三月三十日给中共中央的信》,《人民日报》1963年4月4日。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当代亚太》2012年第3期。

孙德刚:《国际安全之联盟理论分析》,《欧洲研究》2004年第4期。

孙海法等:《案例研究的方法论》,《科研管理》2004年第2期。

孙其明:《意识形态分歧与中苏关系的恶化》,《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3期(2000年9月)。

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

孙茹:《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与朝核问题》,《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7期。

孙茹:《美日韩合作能走多远》,《世界知识》2014年第8期。

孙学峰:《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外交评论》2011年第6期。

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

孙学峰、杨原:《大国规避体系制衡之谜》,《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2期。

孙泽学、唐年新:《中苏同盟分裂根源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特雷格恩查,亚历克西斯:《60年代英国国家安全的支柱——约翰牛的核盾牌》(王力编译),《国际展望》2005年第11期。

田越英:《人民空军创建历程及特点》,《军事历史》2008年第3期。

王栋:《中苏关系研究的理论与历史》,《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4期。

王克勤:《戴高乐反对美国霸权的斗争》,《世界知识》1965年第11期。

王晓波、陈斌:《论如何理解均势含义》,《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3期(2011年6月)。

王学东:《国家声誉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

王芝:《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戴高乐的法国“独立外交”》,《外交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汪伟民:《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以美日、美韩联盟研究为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韦宗友:《霸权阴影下的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

魏志江、姜秀敏:《卢武铉和平繁荣政策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1期。

吴东风:《法国研制核武器走过的道路》,《军事历史》1990年第6期。

吴征宇:《“制衡的困境”——均势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政治》,《欧洲研究》2006年第2期。

信强:《美越安全合作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6期。

新华社:《华沙条约政治协商委员会今日开会 我国派康生刘晓伍修权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人民日报》1960年2月4日。

新华社:《在华沙条约缔约国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上康生同志谈目前国际形势》,《人民日报》1960年2月6日。

新华社:《华沙条约缔约国宣言》,《人民日报》1960年2月6日。

新华社:《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 加紧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世界工联理事会议在北京开幕》,《人民日报》1960年6月6日。

新华社:《全世界工人阶级进一步加强团结向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坚决斗争——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颉伯在世界工联理事会会议上的欢迎辞摘要》,《人民日报》1960年6月6日。

新华社:《罗马尼亚工人党代表大会继续举行 苏保捷德匈等国兄弟党代表团长致贺词》,《人民日报》1960年6月24日。

新华社:《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人民日报(号外)》1966年10月28日。

熊华源:《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周恩来秘密访苏》,《党的文献》1994年第3期。

许宁、黄凤志:《“战略忍耐”的困境——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分析》,《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3期。

王恬等:《美日印首次举行局长级三边对话》,《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1日。

王学东:《国家声誉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

王义桅:《美国亚太秩序观的新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

韦宗友:《霸权阴影下的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

魏志江、姜秀敏:《卢武铉和平繁荣政策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1期。

阎明复:《回忆两次莫斯科会议和胡乔木》,《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阎明复:《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的前前后后》,《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4期。

阎明复:《1958年炮击金门与葛罗米柯秘密访华》,《百年潮》2006年第5期。

阎明复:《随彭真参加布加勒斯特会议》,《中共党史资料》2007年第2期。

阎明复、朱瑞真:《忆1958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会谈》,《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2期。

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可能选择》,《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6期。

阎学通:《对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几点看法》,《国际观察》1998年第4期。

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实力地位》,《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2期。

杨华文:《“空中闪电”危机与英国核战略的转向——兼论英美核关系的调整》,《历史教学》2011年第2期。

杨晴川、潘云召:《韩就收回战时指挥权与美达成协议》,《人民日报》2007年2月25日。

杨原:《大国无战争时代崛起国与霸权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6期。

尹虎:《〈韩美导弹协定〉探析——以2012年〈韩美导弹协定〉为中心》,《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于铁军:《国际政治中的同盟理论:进展与争论》,《欧洲研究》1999年第5期。

余芳琼:《美日印三边对话:缘起、发展与前景》,《东南亚研究》2013年第2期。

袁明:《一个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崛起的中国》,《世界知识》1994年第15期。

岳小颖:《三边合作的条件——对美日澳三边战略对话的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12期。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张楠:《韩国导弹防御力量建设及其影响》,《国际研究参考》2014年第1期。

张威威、张光军:《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国际论坛》2011年第7期。

郑慧:《评析韩国政府的“阳光政策”》,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法学》1958年第9期。

《中苏两党为举行双边会谈交换的信件》,《人民日报》1963年3月14日。

钟飞腾、张洁:《雁行安全模式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8期。

钟振明:《冷战后北约何以继续存在》,《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4期。

周方银:《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与中国的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1期。

周建仁:《联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当代亚太》2012年第3期。

American Foreign Policy,1950-1955,Basic Documents,Volume Ⅱ,Part XV,Korea(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7).

Arnold,Lorna & Mark Smith(2006),Britain,Australia and the Bomb:The Nuclear Tests and Their Aftermath,2nd ed.(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Arnold,Lorna & Katherine Pyne(2006),Britain and the H-Bomb(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Brecher,Michael(1980),Decisions in Crisi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ooks,Stephen G. and William C.Wohlforth(2008),World Out of Balanc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Challenge of American Primac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tler,Phil & Tony Buttler(2007),Avro Vulcan:Britain’s Famous Delta-Wing V-Bomber(Hinckley,England:Aerofax).

Christensen,Thomas J.(2011),Worse Than a Monolith:Alliance Politics and Problems of Coercive Diplomacy in Asia,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leves,Mario A.,William W.Gould,and Roberto G.Gutierrez(2004),An Introduction to Survival Analysis Using Stata,Revised Edition,College Station,Texas:Stata Corporation.

Claude,Inis L.,Jr.(1962),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

David,Steven R.(1991),Choosing Sides:Alignment and Realignment in the Third World,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e Mesquita,Bruce Bueno(2000),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eople’s Power,Preferences,and Perception,Washington D.C.:CQ Press.

Deutsch,Karl W.et al.(1957),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aston,David(1959),The Political System,New York:Knopf.

Edmonds,W.Alex and Thomas D.Kennedy(2017),An Applied Guide to Research Designs:Quantitative,Qualitative,and Mixed Method,2nd ed.,Los Angeles:Sage Publications,Inc.

Edwards,Paul M.(2006),Korean War Almanac(New York:Facts on File Inc).

Flynn,Matthew J.(2006),China Contested:Western Powers in East Asia,New York:Infobase Publishing.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0,Volume VII,Korea(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6).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0,Volume III,Western Europe,eds.S.Everett Gleason and Fredrisck Aandahl(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7).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1,Volume VII,Part 1,Korea and China,eds.John P.Glennon,Harriet D.Schwar and Paul Claussen(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3).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2-1954,Volume XV,Part 1,Korea,ed.Edward C.Keefer(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4).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2-1954,Volume XV,Part 2,Korea,ed.Edward C.Keefer(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4).

Frankel,Benjamin ed.(1996),Realism:Restatements and Renewal,London:Frank Cass.

Friedman,Milton(1953),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bler,Douglas M.(2009),International Military Alliances:1648-2008,Vol.Ⅰ& Vol.Ⅱ,Washington,D.C.:CQ Press.

Griffith,William E.,ed.(1975),The World and the Great-Power Triangles,Cambridge:MIT.

Hempel,Carl G.(1965),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New York:The Free Press;London:Collier-Macmillan Limited.

Hermann,Charles F.(1969)Crises in Foreign Policy,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Holsti,Ole R.,et al.(1973),Unity and Dis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Alliances:Comparative Studies,New York,London,Sydney,Toronto:John Wiley & Sons,Inc.

Jehle,Geoffrey A. and Philip J.Reny(2011),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3rd ed.,London:Pearson.

Katzenstein,Peter J. ed.(2009),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9.

Kegley,Charles W. and Gregory A.Raymond(1990),When Trust Breaks Down:Alliance Norms and World Politics,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Keohane,Robert(1984),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ing,Gary,Robert O.Keohane & Sidney Verba(1994),Designing Social Inquiry: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intner,William et al.,eds.(1973),SALT,Pittsburgh:Pittsburgh.

Kirk,Donald(2009),Korea Betrayed:Kim Dae Jung and Sunshin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Kissinger,Henry A.(1957),A World Restored:Castlereagh,Metternich,and the Problem of Peace,1812-1822,Boston:Houghton Mifflin.

Knorr,Klaus and James N.Rosenau,eds.(1969),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katos,Imre(1978),The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Vol.Ⅰ,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bow,Richard Ned(1981),Between Peace and War,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ee,Jongsoo James(2006),The Partition of Korea after World War II:A Global Histor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Levy,Jack S. and William R.Thompson(2010),Causes of War,Chichester,UK:Wiley-Blackwell.

Liska,George F.(1962),Nations in Alliance:The Limits of Interdependence,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

Lowenthal,Richard(1964),World Communism:The Disintegration of a Secular Faith,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üthi,Lorenz M.(2008),The Sino-Soviet Split:Cold War in The Communist World,Princeton &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slow,Abraham Harold(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Harper & Row Publishers.

Mearsheimer,John(2001),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

Morgenthau,Hans J.(1969),A New Foreign Policy for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Praeger.

Morgenthau,Hans J.(2005),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Nye,Joseph S.,Jr.(2005),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Organski,A.F.K.(1958),World Politics,New York:Knopf.

Organski,A.F.K.(1968),World Politics,2nd ed.,New York:Knopf.

Overholt,William H.(1993),The Rise of China: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New York:W.W.Norton & Co.,Inc.

Oye,Kenneth et al.,eds.(1979),Eagle Entangled:U.S.Foreign Policy in a Complex World,New York:Longman.

Paul,T.V.,James J.Wirtz and Michel Fortmann eds.(2004),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21st Century,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well,Robert(1999),In the Shadow of Power:States and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uchhaus,Robert W.ed.(2001),Explaining NATO Enlargement,London & Portland,Oregon:Frank Cass Publishers.

Riker,William H.(1962),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Schoff,James L.(2005),Tools for Trilateralism:Improving U.S.-Japan-Korea Cooperation to Manage Complex Contingencies,Herndon,Virginia:Potomac Books,Inc.

Schuman,Frederick L.(1948),International Politics:The Destiny of the Western State System,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Schweller,Randall L.(1998),Deadly Imbalances:Tripolarity and Hitler’s Strategy of Conques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chweller,Randall L.(2006),Unanswered Threats:Political Constraints on the Balance of Powe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ills,David L.,ed.(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New York:Macmillan,1968.

Snyder,Glenn H.(1997),Alliance Politics,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treissguth,Tom and Lora Fiedenthal,eds.(2010),Isolationism,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Tatu,Michel(1970),The Great Power Triangle:Washington-Moscow-Peking,Paris:Atlantic Institute.

Thornton,Richard(1971),The Bear and the Dragon,New York:American Asian Educational Exchange.

Walt,Stephen(1987),The Origins of Allianc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altz,Kenneth N.(1979),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Reading,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Weitsman,Patricia A.(2004),Dangerous Alliances:Proponents of Peace,Weapons of Wa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estad,Odd Arne,ed.(1998),Brothers in Arms: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1945-1963,Washington,D.C.:Woodrow Wilson Center &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ers,Arnold(1962),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

Wolfers,Arnold ed.(1959),Alliance Policy in the Cold War,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

Zablocki,Clement John(1966),Sino-Soviet Rivalry:Implications for U.S.Policy,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Georgetown University.

Altfeld,Michael F.(1984),“The Decision to Ally:A Theory and Test”,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Vol.37,No.4:523-544.

Bae,Jong-Yun(2010),“South Korean Strategic Thinking toward North Korea:The Evolution of the Engagement Policy and Its Impact upon U.S.-ROK Relations”,Asian Survey,Vol.50,No.2:335-355

Barnett,Michael N and Jack S.Levy(1991),“Domestic Resources of Alignment:The Case of Egypt,1962-73”,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5,No.3:369-395.

Bennett,D.Scott(1997),“Testing Alternative Models of Alliance Duration,1816-1984”,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1,No.3:846-878.

Bearce,David H.,Kristen M.Flanagan and Katharine M.Floros(2006),“Alliances,Internal Information,and Military Conflict among Member-Sta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60,No.3:595-625.

Bull,Hedley(1966),“International Theory:The Case for a Classical Approach”,World Politics,Vol.18,No.3:361-377.

Chalmers,Malcolm(1990),“Beyond the Alliance System”,World Policy Journal,Vol.7(Summer):215-250.

Christensen,Thomas J. and Jack L.Snyder(1990),“Chain Gangs and Passed Bucks:Predicting Alliance Pattern in Multipolarit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4,No.2:137-168.

Cowhey,Peter(1993),“Domestic Institutions and the Credibility of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7,No.2:299-326.

Cox,D.R.(1972),“Regression Models and Life-Table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B(Methodological),Vol.34,No.2:187-220.

David,Steven R.(1991),“Explaining Third World Alignment”,World Politics,Vol.43,No.2:233-256.

Davis,James W.(2001),“Victims of Success?Post Victory Alliance Politics”,www.nato.int/acad/fellow/98-00/davis.pdf.

De Santis,Hugh(1991),“The Graying of NATO”,Washington Quarterly,Vol.14,No.4:51-54.

Downs,Anthony(1957),“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 in a Democrac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5,No.2:135-150.

Doyle,Michael W.(1986),“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0,No.4:1151-1169.

“France’s Nuclear Weapons:Development of the French Arsenal”,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France/FranceArsenalDev.html.

Gaddis,John Lewis(1992/1993),“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7,No.3:5-58.

Garrett,Geoffrey,“From the Luxembourg Compromise to Co-decision:decision mak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Electoral Studies,Vol.14,No.3:289-308.

Garrett,Geoffrey and George Tsebelis(1996),“An Institutional Critique of Intergovernment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0,No.2:269-299.

Gartzke,Erik(1998),“Kant We All Just Get Along?Opportunity,Willingness,and the Origins of the Democratic Peace”,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2,No.1:1-27.

Gaubatz,Kurt(1996),“Democratic States and Commitmen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0,No.1:109-139.

Gause III,F.(2003/4),“Balancing What?Threat Perception and Alliance Choice in the Gulf”,Security Studies,Vol.13,No.2:273-305.

Gibler,Douglas M. and Scott Wolford(2006),“Alliances,Then Democracy: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me Type and Alliance Formation”,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50,No.1:129-153.

Hass,Ernst B.(1953),“The Balance of Power:Prescription,Concept or Propaganda?”,World Politics,Vol.5,No.4:442-477.

Haas,Mark L.(2003),“Ideology and Alliances:British and French External Balancing Decisions in the 1930s”,Security Studies,Vol.12,No.4:34-79.

Harvey,Frank and Patrick James(1992),“Nuclear Deterrence Theory:The Record of Aggregate Testing and an Alternative Research Agenda”,Conflict Management and Peace Science,Vol.12,No.1:17-45.

Hassner,Pierre(1990),“Europe beyond Partition and Unity:Disinte-gration or Reconstitution?”,International Affairs,Vol.66,No.3:461-475.

Hellmann,Gunther and Reinhard Wolf(1993),“Neorealism,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and the Future of NATO”,Security Studies,Vol.3,No.1:3-43.

Ikenberry,G.John(1998/1999),“Institutions,Strategic Restraint,and the Persistence of American Postwar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3,No.3:43-78.

Kahneman,Daniel and Amos Tversky(1979),“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metrica,Vol.47,No.2:263-292.

Keele,Luke(2010),“Proportionally Difficult:Testing for Nonpropo-rtional Hazards in Cox Models”,Political Analysis,Vol.18,No.2:189-205.

Kydd,Andrew,“Trust Building,Trust Breaking:The Dilemma of NATO Enlargemen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5,No.4:801-828.

Lebow,Richard Ned(1994),“The Long Peace,the End of the Cold War,and the Future of Re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8,No.2:249-277.

Leeds,Brett Ashley(2003),“Alliance Reliability in Times of War:Explaining State Decisions to Violate Treati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7,No.4:801-827.

Leeds,Brett Ashley and Burcu Savun(2007),“Terminating Alliances:Why Do States Abrogate Agreements?”,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69,No.4:1118-1132.

Leeds,Brett Ashley etc.(2002),“Alliance Treaty Obligations and Provisions,1815-1944”,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Vol.28,No.3:pp.237-260.

“Letter From President Eisenhower to President de Gaulle,October 20,1958”,FRUS,1958-1960,V.7,Part 2,Western Europe,pp.108-109.

Manyin,Mark E.,“U.S.-Vietnam Relations in 2011: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Policy”,CRS Report for Congress,May 18,2012.

McCalla,Robert B.(1996),“NATO’s Persistence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0,No.3:445-475.

McGowan,Patrick J. & Robert M.Rood(1975),“Alliance Behavior in Balance of Power Systems:Applying a Poisson Model to Nineteen-Century Europ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9,No.3:859-870.

Mearsheimer,John(1990),“Back to the Futur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5,No.1:5-56.

Mearsheimer,John(1994/95),“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No.3:5-49.

Mearsheimer,John and Stephen M.Walt(2013),“Leaving Theory Behind:Why Simplistic Hypothesis Testing Is Bad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19,No.3:427-457.

Middeke,Michael(2000),“Anglo-American Nuclear Weapons Coope-ration after the Nassau Conference:The British Policy of Interdependence”,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ol.2,No.2:69-96.

Miller,Eric A. and Arkady Toritsyn(2005),“Bringing the Leader Back In:Internal Threats and Alignment Theory in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Security Studies,Vol.14,No.2:325-363.

Miller,Gregory D.(2003),“Hypotheses on Reputation:Alliance Choices and the Shadow of the Past”,Security Studies,Vol.12,No.3:40-78.

Morrow,James D.(1991),“Alliances and Asymmetry:An Alternative to the Capability Aggregation Model of Alliance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35,No.4:904-933.

Morrow,James D.(1993),“Arms versus Allies:Tradeoffs in the Search for Securit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7,No.2:207-233.

Olson,Mancur,Jr. and Richard Zeckhauser(1966),“An Economic Theory of Alliance”,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48,No.3:266-279.

Pei,Minxin(2006),“The Dark Side of China’s Rise”,Foreign Policy,No.153:32-40.

“Peiping’s Present Outlook on the Taiwan Strait Situation”,Intelligence Report,No.7799(September 18,1958),University of Hongkong Main Library,MF2510409-0135.

Pienkos,Donald E.(1999),“Witness to History:Polish American and the Genesis of NATO Enlargement”,The Polish Review,Vol.44,No.3,pp. 329-337.

Reed,William(1997),“Alliance Duration and Democracy:An Extension and Cross-Validation of ‘Democratic States and Commitmen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1,No.3:1072-1078.

Reiter,Dan(1994),“Learning,Realism,and Alliances:The Weight of the Shadow of the Past”,World Politics,Vol.46,No.4:490-526.

Robson,Seth,“Australia Offers Strong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Marines”,Stars and Stripes,November 27,2011.

Schroeder,Paul(1994),“Historical Reality vs.Neorealist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No.1:108-148.

Schwartz,Harry(1974),“The Moscow-Peking-Washington Triangl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Vol.414,No.1:41-54.

Schweller,Randall(1994),“Bandwagoning for Profit:Bring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No.1:72-107.

Signorino,Curtis S. and Jeffrey M.Ritter,“Tau-b or Not Tau-b:Measuring the Similarity of Foreign Policy Position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3,No.1:115-144.

Simon,Michael W. and Erik Gartzke(1996),“Political System Similarity and the Choice of Allies:Do Democracies Flock Together,or Do opposites Attract?”,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40,No.4:617-635.

Singer,J.David(1961),“The Relevance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ehavioral Science,Vol.6,No.4:324-334.

Singer,J.David(1966),“The Behavioral Scienc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ayoff and Prospect”,SAIS Review,Vol.10,No.4:12-20;

Singer,J.David and Melvin Small(1966),“Formal Alliances,1815-1939: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3,No.1:1-32.

Siverson,Randolph M. and Juliann Emmons(1991),“Birds of a Feather: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s and Alliance Choic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35,No.2:285-306.

Siverson,Randolph and Harvey Starr(1994),“Regime Change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Alliance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38,No.1:145-161.

Snyder,Glenn(1984),“The Security Dilemma in Alliance Politics”,World Politics,Vol.36,No.4:461-195;

Snyder,Glenn(1990),“Alliance Theory:A Neorealist First Cu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44,No.1:103-123.

Sweeney,Keven and Paul Fritz(2004),“Jumping on the Bandwagon:An Interest-Based Explanation for Great Power Alliances”,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66,No.2:428-449.

Tsebelis,George and Geoffrey Garrett(1996),“Agenda Setting Power,Power Indices,and Decision Mak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Vol.16:345-361.

Wallander,Celeste,and Robert Keohane(1995),“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lliance Theory”,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Working Paper Series,No.2,Harvard University.

Walt,Stephen(1997),“Why Alliances Endure or Collapse”,Survival,Vol.39,No.1:156-179.

Waltz,Kenneth(1988),“The Origins of War in Neorealist Theory,”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Vol.18,No.4:615-628.

Waltz,Kenneth(1990),“Realist Thought and Neorealist Theo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44,No.1:21-37.

Waltz,Kenneth(1993),“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8,No.2:44-79.

Waltz,Kenneth(1996),“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Not Foreign Policy”,Security Studies,Vol.6,No.1:54-57.

Waltz,Kenneth(2000),“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5,No.1:5-41.

Westad,Odd Arne(1998),“Introduction,” in Odd Arne Westad,ed.,Brothers in Arms: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1945-1963,Washington,D.C.:Woodrow Wilson Center &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hlforth,William C.(1999),“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pp.5-41

Wolfers,Arnold(1968),“Alliances”,in David L.Sills(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New York:Macmillan,pp.268-269.

Yang,Baoyun,“Tilting Balance of Power”,China Daily,August 3,2010,p.8.

Zagoria,Donald(1966),“A Strange Triangle,” in Clement John Zablocki,Sino-Soviet Rivalry: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Georgetown University,pp.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