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8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图书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Class in China: Empirical Studies on Mega Cities

SSAPID:101-2820-1109-98
ISBN:978-7-5201-245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使僵化多年的社会结构开始松动,人们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也随之迅速改变,中产阶层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本书即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特大城市入手,基于扎实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描述、分析和研究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在理论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逻辑,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友梅
编 辑: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

 后记

 作者简介

 中产阶层的概念、功能与规模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

   一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产生

   二 用绝对标准模式定义的中等收入群体

   三 用相对标准模式定义的中等收入群体

   四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

   五 结语

  中等收入群体与中间阶层的概念定义

   一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中间层界定:中间阶层

    1.新马克思主义中间阶层划分模式

    2.新韦伯主义中间阶层划分模式

   二 经济学取向的社会中间层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1.以收入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2.以个人财富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三 小结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内涵的变化:从收入分组到社会群体

   二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兴起:从收入视角理解社会结构变迁

   三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新内涵:收入不平等测量与全球化发展趋势

   四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的两种取向:绝对标准模式与相对标准模式

   五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指标

   六 结语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

   一 “白领”的研究取向与再思考

   二 社会结构中的新兴白领群体

   三 复杂而多维的社会心态

    1.上海S白领群体在整体上有一种焦灼感与压力感

    2.上海的S白领群体经常会有“强政治取向”和“弱政治参与”同时表现的行为

    3.上海S白领群体在从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的分享上都存在一种断层

    4.尚未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公共知识体系和价值认同

   四 结构性分离与白领的社会功能

  中国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特征

   一 雇佣性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最核心的职业特征

   二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存在鲜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科层制烙印

   三 国家力量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塑造作用衰退

   四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稳定性高

  北上广社会中间阶层调查报告

   一 家庭经济状况

    (一)中间阶层的资产情况更佳

    (二)中间阶层的年收入普遍高于非中间阶层

    (三)中间阶层的消费能力普遍高于非中间阶层

   二 工作状况和社会保障

    (一)个人应聘为主要的求职方式

    (二)中间阶层在私营企业就业占比最高

    (三)中间阶层的经济回报更为丰厚

    (四)中间阶层的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拥有程度高于非中间阶层

    (五)中间阶层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一般

   三 生活方式

    (一)中间阶层与非中间阶层每日时间分配差异不大

    (二)北京的中间阶层生活节奏最快,广州的中间阶层最悠闲

    (三)中间阶层更看重生活质量

    (四)中间阶层有更好的休闲生活

    (五)中间阶层家庭成员的教育活动更为多样

   四 阶层认同

    (一)和非中间阶层相比,中间阶层有更高的自我阶层认同

    (二)不同城市中间阶层的个人阶层认同类似

    (三)中间阶层对自身家庭层级的认同低,但对未来预期乐观

    (四)中间阶层多以收入和资产为判断阶层的标准

   五 社会态度

    (一)中间阶层对社会公平程度的正向评价略高于非中间阶层

    (二)中间阶层的社会信任度略高于非中间阶层

    (三)中间阶层的生活满意度高于非中间阶层

   六 社会参与

    (一)中间阶层的公益活动参与度明显高于非中间阶层

    (二)中间阶层讨论政治问题和反映意见的参与率明显高于非中间阶层

    (三)中间阶层的社会组织参与度明显高于非中间阶层

   七 结语

 中产阶层的形成与认同

  市场化与市场能力: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

   一 研究问题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中产阶层的概念与界定

    (二)市场能力与中产阶层

    (三)市场化与中产阶层

   三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

     1.因变量

     2.自变量

      (1)市场能力

      (2)市场化程度

     3.控制变量

   四 研究发现

    (一)控制变量对中产阶层生成的影响

    (二)市场能力对中产阶层生成的影响

    (三)市场化对中产阶层生成的影响

     1.市场化时间的影响

     2.市场化部门的影响

     3.市场化地区的影响

   五 结论与讨论

  中等收入群体变动趋势和结构性分析(2006~2015)

   一 宏观背景

   二 近十年收入水平与收入分布变化

   三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和发展趋势

   四 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性分析

    (一)户籍结构

    (二)收入结构

    (三)教育结构

    (四)年龄结构

   五 相关政策建议

    (一)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须审慎

    (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须提高劳动报酬的占比

    (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须重视提升人力资本的作用

    (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须不断深化改革、全面破除制度性壁垒

    (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须注意防止出现新的不平等

  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一)对既有阶层认同研究的反思

    (二)对住房不平等、“住房阶级”与财富分层领域研究的探讨

   三 研究假设

   四 数据、变量与分析策略

    (一)数据

    (二)变量的操作化

     1.因变量

     2.自变量

    (三)分析策略

   五 经验发现

    (一)三地居民住房品质与符号区隔的基本特征

    (二)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阶层与同期群差异*

   一 问题的提出: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来源差异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设计

    (一)数据

    (二)操作化与测量

    (三)统计分析策略

   四 分析结果

    (一)私营企业主群体职业流动的基本特征

     1.职业流动经历的历时趋势

     2.教育与职业流动

     3.党员身份与职业流动

    (二)私营企业主职业流动的形成机制

   五 总结与讨论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

   一 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渠道

   二 特大城市社会结构的新特征

    (一)北京社会结构的变迁

    (二)上海社会结构的变迁

    (三)广州社会结构的变迁

   三 结论与讨论

  中等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户籍与教育的视角

   一 代际流动中的城乡分割与教育再生产

   二 中等收入群体的户籍流动

   三 中等收入群体的教育流动

   四 结论与讨论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一 问题梳理及文献回顾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三 主要分析结果

    (一)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主要特征

    (二)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民工收入差距分析

    (三)收入对数分位数回归的主要结果

    (四)基于职业分层的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民工收入差距分析

   四 主要结论

 中产阶层的消费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消费拉动经济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二 中等收入群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三 中等收入群体对启动消费的贡献

   四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认同

   五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趋势:2006~2015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家庭支出趋势

   二 中等收入群体的耐用品消费趋势及影响因素

   三 总结与政策启示

  从强调“教育”到强调“供给”:都市中间阶层可持续消费的研究框架及实证分析

   一 实践理论与基础设施视角

    1.供给-消费体系:基础设施视角

    2.实践的时间性(temporalities)

    3.中间阶层消费者

   二 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与态度

   三 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模型

   四 主要结论和启示

  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

   一 生活满意度的分析框架

    (一)生活满意度与市场因素

    (二)生活满意度与集体消费

    (三)生活满意度与环境因素

    (四)生活满意度与个体生活质量

    (五)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 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比较

   三 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二)多层线性模型结果

     1.虚无模型

     2.多层次模型:随机截距和随机斜率模型

    (三)对分析发现的讨论

   四 总结和启示

  我国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机制: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维度

   一 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历史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构建

    (二)战略部署的深入

     1.从生产到消费

     2.从倡导到示范

   二 我国出台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动力因素

   三 案例研究: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机制

   四 研究总结

  上海亟待提升消费引领力,吸纳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

   一 上海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大,消费更关注生活品质

    1.上海社会消费总潜力逾3000亿元

    2.上海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更注重品牌、质量、性能和性价比

    3.中等收入家庭存在较大的潜在消费红利

   二 面对长三角新的消费市场竞争,上海准备不足

    1.上海吸引社会消费的综合能力不强

    2.上海商圈目标定位和本土消费品牌欠缺

    3.上海缺乏对长三角消费群体的主动吸引

   三 对接国际标准,再造上海消费引领力

 中产阶层的行为与价值观

  特大城市中产阶层的国家认同研究

   一 前言

   二 文献回顾

    (一)旅游与社会阶层

    (二)国家认同

    (三)旅游与国家认同

   三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一)旅游关联假设

    (二)旅游阶层差异假设

    (三)旅游后果假设

   四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2.联立内生性问题与估计方法

    (二)实证分析

     1.不同旅游目的地选择差异分析

     2.阶层与旅游发生概率的相关性分析

     3.旅游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测量与比较研究

   一 新社会阶层与政治态度

    (一)新社会阶层的界定

    (二)新社会阶层的特点与政治态度的倾向性

    (三)政治态度的测量

   二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情况

    (二)概念的测量与操作化

     1.因变量:政治态度

     2.自变量

     3.控制变量

    (三)研究假设

   三 新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分析

    (一)不同阶层政治态度比较

     1.政府信任度

     2.社会安全感知

     3.权利意识

     4.权威认同

     5.不平等意识

    (二)新社会阶层内部不同群体政治态度的差异

     1.政府信任度

     2.社会安全感知

     3.权利意识

     4.权威认同

     5.不平等意识

   四 结论与讨论

  中产阶层的生育意愿:基于北上广超大城市的调查研究

   一 理论梳理与文献回顾

    (一)生育成本与成本约束

    (二)理想生育子女数和期望生育子女数

    (三)生育意愿、生育政策和生育理论

   二 研究数据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数据

    (二)研究设计和研究假设

   三 描述性分析结果

   四 回归分析结果

    (一)理想生育子女数

    (二)期望生育子女数

   五 研究结论与讨论

  新社会阶层的崛起及其再组织化问题

   一 社会学视角中的新社会阶层

    (一)新社会阶层分布在体制外部门

    (二)新社会阶层大多属于体制外的中间阶层

    (三)新社会阶层具有较强的社会流动性

    (四)新社会阶层的崛起使社会结构变得更为复杂

    (五)新社会阶层的崛起推动着我国社会向“橄榄型”社会过渡

   二 新社会阶层的生成机制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是催生、孕育新社会阶层的制度基础

    (二)市场化是新社会阶层快速成长的核心动力

    (三)强大的市场能力是新社会阶层自身发展壮大的内生机制

   三 新社会阶层的再组织化

    (一)新社会阶层再组织化的必要性

    (二)新社会阶层再组织化的含义及主要途径

“中产阶层”这个概念在社会学中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内涵丰富又存在很多争议的概念。与“中等收入群体”相比较,“中产阶层”不仅仅反映了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同时还反映了职业结构的变化,即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劳动大众中“白领”人数超过“蓝领”人数的这种历史性变化。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中产阶层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政策应用价值。其一是政治层面的价值。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是本质要求,扩大中产阶层是题中应有之义。其二是经济层面的价值。国内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通过扩大中产阶层来扩大消费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其三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只有中产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才是能够实现和谐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结构。

曹景林、邰凌楠,2015,《基于消费视角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分布及变动测度》,《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12,《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第5期。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2005,《6万~50万:中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探究》,《数据》第6期。

纪宏、陈云,2009,《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经济学动态》第6期;朱长存,2012,《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测度与分解——基于非参数估计的收入分布方法》,《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第12期。

李培林、朱迪,2015,《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囯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伟、王少国,2014,《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的影响》,《统计研究》第3期。

龙莹,2012,《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动态变迁与收入两极分化:统计描述与测算》,《财贸研究》第2期。

龙莹,2015,《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分解——基于收入极化指数的经验证据》,《统计研究》第2期。

王艳明、许启发、徐金菊,2014,《中等收入人口规模统计测度新方法及应用》,《统计研究》第10期。

庄健、张永光,2007,《基尼系数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关联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4期。

Banerjee,A. and E.Duflo. 2007. “What is Middle Class about the Middle Classes Around the World?” Working Paper,2007(07-29),MI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Cambridge,MA.

Birdsall,Nancy,Carol Graham,and Stefano Pettinato. 2000. “Stuck in Tunnel:Is Globalization Muddling the Middle Class?” Working Paper,2000(14),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DC.

Chen,Shaohua and Martin Ravallion. 2010. “The Developing World Is Poorer Than We Thought,But No Less Successful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10(4703),World Bank.

Easterly,William. 2001. “The Middle Class Consensu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346),World Bank,Washington,DC.

Foster,J.E. and Wolfson,M.C. 2012.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the Middle Class:Canada and the U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2.

Grabka,Markus M.,Jan Goebel,Carsten Schr?der,and Jürgen Schupp. 2016. “Shrinking Share of Middle-Income Group in Germany and the US.” DIW Economic Bulletin,18.

Kharas,Homi. 2010. “The Emerging Middle Cla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king Paper,2010(285),OECD Development Centre.

Levitan,S.A. and Carlson,P.E. 1984. “Middle-class Shrinkage?” Across Board,1.

Levy,Frank. 1987. “The Middle Class:Is It Really Vanishing?” Brookings Review,3.

Milanovic,Branko and Shlomo Yitzhaki. 2002. “Decomposing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Does the World Have a Middle Clas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come and Wealth,1.

Ncube,Mthuli,Charles Leyeka Lufumpa,and Steve Kayizzi-Mugerwa. 2011. “The Middle of the Pyramid:Dynamics of the Middle Class in Africa.” Market Brief,April 20,1-23.

Pew Research Center. 2015a. “Are you in the Global Middle Class?” 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5/07/16/are-you-in-the-global-middle-class-find-out-with-our-income-calculator/.

Pew Research Center. 2015b. “China’s Middle Class Surges,While India’s Lags Behind,”2015,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5/07/15/china-india-middle-class/.

Pew Research Center. 2015c.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Is Losing Ground:No Longer the Majority and Falling Behind Financially,”2015 www.pewresearch.org.

Pressman,Steven. 2015. “Defining and Measuring the Middle Class.” Americ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AIER),Working Paper 2015(7).

Ravallion,Martin. 2009. “The Developing World’s Bulging(but Vulnerable)‘Middle Clas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9(4816),World Bank,Washington,DC.

Taylor,Paul,Rich Morin,D’Vera Cohn,Richard Fry,Rakesh Kachhar,and April Clark. 2008. “Inside the Middle Class:Bad Times Hit the Good Live.” Washington,DC.:Pew Research Center,April 9,2008.http://pewsocialstrends.or/assets/pdf/MC-Middle-class-report.pdf.

Thurow,Lester. 1987. “A Surge in Inequality.” Scientific American,256.

World Bank. 2007.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2007:Managing the Next Wave of Globalization.” World Bank,Washington,DC.

李春玲,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李春玲,2011,《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第2期。

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第2期。

张翼,2008,《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第2 期。

Birdsall,Nancy Carol Graham,and Stefano Pettinato. 2000. “Stuck in Tunnel:Is Globalization Muddling the Middle Class?” Working Paper 14,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DC.

Dadush,Uri and Shimelse Ali. 2012. “In Search of the Global Middle Class:A New Index.”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

Giddens,Anthony. 1973.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Hutchinson.

Goldthorpe,John H. 1987.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Clarendon Press.

Hisao,Hsin-Huang Michael(ed.). 1999. East Asian Middle Class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aipei:Institute of Ethonology,Acadimia Sinica.

Hisao,Hsin-Huang Michael(ed.). 2001. Exploration of the Middle Classes in Southeast Asia. Taipei:Institute of Ethonology,Acadimia Sinica.

Hisao,Hsin-Huang Michael(ed.). 2006. The Changing Faces of the Middle Classes in Asia-Pacific. Taipei:Institute of Ethonology,Acadimia Sinica.

Kharas,Homi. 2010. “The Emerging Middle Cla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ECD Development Centre,Working Paper,No.285.

Lockwood,David. 1958. The Blackcoated Worker. London:Allen & Unwin.

Milanovic,Branko and Shlomo Yitzhaki. 2002. “Decomposing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Does the World Have a Middle Clas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come and Wealth,Vol.48,No.2,2002.

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Is Losing Ground:No Longer the Majority and Falling Behind Financially,”2015 www.pewresearch.org.

World Bank. 2007.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2007:Managing the Next Wave of Globalization.” World Bank,Washington,DC.,pp.73-74.

Wright,Erik Olin. 1985. Classes. London:Verso,p.77.

米尔斯,2006,《白领:美国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Birdsall,Nancy,Carol Graham,and Stefano Pettinato. 2000. “Stuck in Tunnel:Is Globalization Muddling the Middle Class?” Working Paper 14,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DC.

Easterly,William. 2001. “The Middle Class Consensu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346,World Bank,Washington,DC.

Gilbert,Dennis. 2002. 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In an Age of Growing Inequality. Belmont,CA:Wadsworth.

Goldthorpe,John H. 1987.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Clarendon Press.

Grabka,Markus M.,Jan Goebel,Carsten Schr?der,and Jürgen Schupp. 2016. “Shrinking Share of Middle-Income Group in Germany and the US.” DIW Economic Bulletin,18,pp.199-211.

Kharas,Homi. 2010. “The Emerging Middle Cla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ECD Development Centre,Working Paper,No.285.

Levitan,S.A. and Carlson,P. E. 1984. “Middle-class Shrinkage?” Across Board 1,pp. 55-59.

Levy,Frank. 1987. “The Middle Class:Is It Really Vanishing?” Brookings Review,17-21.

Markus,M.,Jan Goebel,Carsten Schr?der,and Jürgen Schupp. 2016. “Shrinking Share of Middle-Income Group in Germany and the US.” DIW Economic Bulletin,No.18,pp. 199-211.

Milanovic,Branko and Shlomo Yitzhaki. 2002. “Decomposing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Does the World Have a Middle Clas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come and Wealth,Vol.48(2).

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Is Losing Ground:No Longer the Majority and Falling behind Financially,”2015 www.pewresearch.org.

Pew Research Center. 2016. “America’s Shrinking Middle Class:A Close Look at Changes Within Metropolitan Areas,” May 11,www. pewresearch. org.

Pezzini,Mario. 2012. “An Emerging Middle Class.” OECD Observer,OECD Yearbook 2012,http://www.oecdobserver.org/news/fullstory.php/aid/3681/An_emerging_middle_class. html.

Piketty,Thomas. 2014.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William and Joseph Hickey. 2005. Society in Focus. Boston,MA:Pearson.

Wright,Erik Olin. 1979. Class Structure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艾尔文·古德纳,2002,《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2002,《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白吉尔,2005,《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白威廉、麦谊生,2002,《政治与市场:双重转型》,载边燕杰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

丹尼尔·贝尔,1997,《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新华出版社。

樊卫国,2002,《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上海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胡瑞文、陈国良,2005,《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报告》,http://www.acftu.com.cn/main/html/2005/0709P162.html。

可锐职业顾问公司,2005,《京沪穗白领薪资涨幅差距缩小,上海白领压力最大》,http://finance.sina.com.cn/xiaofei/shenghuo/20050817/09101893628.shtml。

赖特·米尔斯,1986,《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春玲,2005,《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路路、李汉林,2000,《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欧梵,2001,《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培林,1999,《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社会政策选择》,载刘溶沧主编《中国:走向21世纪的公共政策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199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

李强,2002,《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载汝信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5,《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社会》第1期。

李正东,2001,《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整合功能》,《学术论坛》第1期。

路风,1989,《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吕大乐,2004,《白领:新兴的中产阶级》,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思,197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浦再明,2004,《上海发展战略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塞缪尔·亨廷顿,1988,《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

上海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3,《调查显示:上海五大行业白领缺少安全感》,“工人日报天讯在线”,http://edu.sina.com.cn/1/2004-08-19/80488.html。

上海市人事局,2004,《2003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http://www.21cnhr.com/detail-all.jsp?ImCode=A2001 & viewID=2879。

上海市人事局,2000,《上海人才发展“十五”计划与到2015年规划纲要》,http://www.21cnhr.com/xinxi/file.jsp?f-ID=2624。

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05,《浦东白领群体社会参与状况研究》,未刊发。

上海市统计局,2004,《上海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5,《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http://bbs.muwen.com/topic323/323150.html。

铁婴,1999,《萌生中的中国白领阶层》,《文化交流》第4期。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1997,《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肖文涛,2001,《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社会学研究》第3期。

许荣,2004,《法国中产阶级:历史与现状》,《湖北社会科学》第11期。

亚里士多德,1965,《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张宛丽、李炜、高鸽,2004,《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赵向红、张晓忠,2003,《我国中间阶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中国社会结构走势》,《学术交流》第12期。

中智上海公司,2004,《向外企说拜拜67%外企员工主动离职》,http://www.ciicsh.com/ciicsh/media-insight/media-info-detail.asp?co-id=536。

周晓虹,2005,《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兼及一种全球化的视野》,《社会》第4期。

周晓虹主编,2005,《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bercrombie,Nicholas & John Urry. 1983. Capital,Labour and the Middle Classes.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Goldthorpe,John H. 1972. “Class,Status and Party in Modern Britai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3.

Goldthorpe,John H. 1982. “On the Service Class,Its Information and Future.” In Giddens,A. & G. Mackenize(eds.),Social Clas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ber,Max. 1946. “Class,Status,and Party.” In From Max Weber:Essaysin Sociology. eds. by H.H.Gerth & C.Wright Mill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凡勃伦,2014,《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甘平译,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培林,2003,《社会学视野中的中等收入阶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李强,2015,《中国中产社会形成的三条重要渠道》,《学习与探索》第2期。

边燕杰、张展新,2002,《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陈光金,2013,《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观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第5期。

陈伟、乌尼日其其格,2016,《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社会》第2期。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11,《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

郝大海、李路路,2006,《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李春玲,2011,《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状况》,《黑龙江社会科学》第1期。

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第2期。

李强,2001,《关于中产阶层与中产阶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李强,2005,《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社会》第1期。

李强,2010,《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强,2015,《中国中产社会形成的三条重要渠道》,《学习与探索》第2期。

李晓西,2009,《中国市场化进程——李晓西的观察与思考》,人民出版社。

李正东,2002,《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现代化功能》,《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

米尔斯,1987,《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仇立平,2001,《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仇立平,2014,《上海社会阶层结构转型及其对城市社会治理的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肖瑛,2010,《不断演变的“中产阶级”概念》,《中国社会科学报》9月7日第11版。

张宛丽,2002,《中国中间阶层研究报告》,载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文宏、张莉,2012,《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资本与市场化》,《社会学研究》第5期。

张翼,2016,《社会新常态:后工业化社会与中产化社会的来临》,《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周晓虹,2002,《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周晓虹,2005,《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兼及一种全球化的视野》,《社会》第4期。

Giddens,Anthony. 1975.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New York:Haper & Row Publishers.

Lucas,S.R. 2011.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ducation Transitions,Track Mobility,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6(6),pp.1642-1690.

范雷,2017,《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分析:2006~2015》,《河北学刊》第2期。

李春玲,2016,《中等收入标准需要精准界定》,《人民日报》12月7日。

钱民辉,陈旭峰,2011,《发挥中等收入群体“社会稳定器”功能》,《人民论坛》第5期。

孙立平等,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尹卫国,2010,《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不公》,《工人日报》5月18日。

张德荣,2013,《“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经济研究》第9期。

郑秉文,2011,《“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Kerr,C. 1994. “Higher Education Can not Escape History.” Issu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边燕杰主编,2002,《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上海三联书店。

边燕杰、刘勇利,2005,《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波德里亚,2008,《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光金,2013,《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观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第5期。

当代中国人民内部矛盾研究课题组,2004,《城市人口的阶层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刁鹏飞,2012,《城乡居民的公平意识与阶层认同——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初步报告》,《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范晓光、陈云松,2015,《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社会学研究》第4期。

冯仕政,2009,《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层与分析认同》,载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伦斯基主编,2005,《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华夏出版社。

韩钰、仇立平,2015,《中国城市居民阶层地位认同偏移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胡荣、张义桢,2005,《阶层归属与地位认同问题研究》,《东南学术》第6期。

黄静、屠梅曾,2009,《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的数据》,《管理世界》第7期。

雷开春,2015,《青年人的阶层地位信心及其影响因素》,《青年研究》第4期。

黄静、屠梅曾,2009,《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的数据》,《管理世界》第7期。

李斌,2002,《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斌、王凯,2010,《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城市住房权利的转移》,《探索与争鸣》第4期。

李春玲,2003,《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春玲,2004,《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李春玲,2007,《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飞,2013,《客观分层与主观建构:城镇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既往相关研究的梳理与验证》,《青年研究》第4期。

李骏,2016,《城市住房阶层的幸福感与公平感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2004,《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2005,《社会冲突和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9,《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李强,2013,《中国在社会分层结构方面的四个试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

李强、王美琴,2009,《住房体制改革与基于财产的社会分层秩序之建立》,《学术界》第4期。

李炜,2004,《中国与韩国社会阶层意识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友梅,2008,《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社会》第6期。

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刘升,2014,《房地产的社会阶层固化性》,《河北法学》第5期。

刘欣,2001,《转型期中国大陆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第3期。

刘欣,2002,《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感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刘欣,2005,《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第5期。

刘祖云、毛小平,2012,《中国城市住房分层:基于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卢福营、张兆曙,2006,《客观地位分层与主观地位认同》,《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芦恒,2014,《房地产与阶层定型化社会——读〈房地产阶级社会〉》,《社会》第4期。

马丹丹,2015,《中产阶层社区的涌现》,《社会科学论坛》第6期。

闵学勤,2011,《空间拜物:城市青年住房消费的仪式化倾向》,《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仇立平,2006,《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第4期。

孙洛龟,2007,《房地产阶级社会》,芦恒译,译林出版社。

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

托马斯·皮凯蒂,2014,《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中信出版社。

王春光、李炜,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实在》,《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王天夫、王丰,2005,《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1986~1995》,《社会学研究》第3期。

翁定军,2010,《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社会学研究》第1期。

翁定军、何丽,2007,《社会地位与阶层意识的定量研究:以上海地区的阶层分化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

肖林,2016,《“后院政治”:城市中产阶层的“领地”意识》,《文化纵横》第6期。

熊易寒,2012,《从业主福利到公民权利——一个中产阶层移民社区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杨辰,2011,《住房与家庭居住策略中的代际关系——上海移民家庭三代同居个案调查》,《青年研究》第6期。

张文宏、刘琳,2013,《住房问题与阶层认同研究》,《江海学刊》第4期。

张翼,2005,《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赵延东,2004,《决定公众主观阶层意识的个人和社会因素》,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

赵延东,2005,《“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与后果》,《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赵晔琴,2013,《吸纳与排斥:城市居住资格的获得路径与排斥——基于城市新移民居住权分层现象的讨论》,《学海》第3期。

赵晔琴、梁翠玲,2014,《融入于区隔:农民工住房消费与阶层认同——基于CGSS 2010的数据分析》,《人口与发展》第2期。

郑辉、李路路,2009,《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社会学研究》第6期。

朱光喜,2010,《我国“住房阶级”维权研究:2001~2010——一个关于业主维权的文献综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Bian,Yanjie,John Logan,Hanlong Lu,Yunkang Pan,& Ying Guan. 1997. “Work Units and Housing Reform in Two Chinese Cities.” In Danwei:The Chinese Workuints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ds. by Xiaobu Lu & Elizabeth Perry. New York:M. E. Sharpe.

Bourdieu,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trans. by Richard Nice.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Fussell,P. 1983. Class: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 Am Psychiatric Assoc.

Jackman,M. & Jackman,R. 1973.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

Logan,John & Yanjie Bian. 1993. “Access to Community Resources in a Chinese City.” Social Forces 72.

Nee,V. 1996.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

Rex,J. & Moore,R. 1967. Race,Community and Conflic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bin,D.B. 1999. “Small Sample Degrees of Freedom with Multiple Imputation.” Biometrika 86.

Saunders,P. 1984. “Beyond Housing Classes: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in Means of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9.

Szelenyi,Ivan. 1983. Urban Inequalities Under State Social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der,Andrew G. & Xiaobin He. 2014. “Public Housing into Private Assets:Wealth Creation in Urban Chin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6.

Weeden,Kim A. and David B. Grusky. 2004. “Are There Any Big Classesat All?” In The Shape of Social Inequality:Stratification and Ethnic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dited by David Bills. Vol.22 of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Amsterdam:Elsevier.

Weeden,Kim A. and David B. Grusky. 2005. “The Case for a New Class Map.”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

Zhao,Wei & Jianhua Ge. 2014. “Du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Housing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Urban China.”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37.

Zhao,Wei & Xueguang Zhou. 2016. “From Institutional Segmentation to Market Fragmentation: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hifting Stratification Order in Urban Chin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63:19-35.

陈光金,2005,《从精英循环到精英复制——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形成的主体机制的演变》,《学习与探索》第1期。

陈光金,2011,《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黑龙江社会科学》第1期。

戴建中,1995,《中国私营经济的社会状况与“市场过渡”》,《战略与管理》第4期。

范晓光,2016,《中国私营企业主的职业流动与阶层地位认同(2004~2014)》,《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2014-2015)》,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李路路,1996,《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私营企业家——论“体制资本”与私营企业的发展》,《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路路,1997,《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李路路,1998,《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路路、朱斌,2014,《中国经济改革与民营企业家竞争格局的演变》,《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刘雪明、吴俐磊,2000,《1957~1966年党的个体私营经济政策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第2期。

吕鹏,2013,《新古典社会学中的“阿尔吉之谜”:中国第一代最富有私营企业家的社会起源》,《学海》第3期。

吕鹏、范晓光,2016,《中国精英地位代际再生产的双轨路径(1978~2010)》,《社会学研究》第5期。

马克思,2009,《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宋时歌,1998,《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第3期。

孙明,2011,《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社会》第5期。

余洋,2010,《从精英国家化到国家精英化:我国干部录用制度的历史考察》,《社会》第6期。

张厚义、吕鹏,2012,《私营企业主的经济分化与政治面貌变化》,载陆学艺等主编《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章敬平,2004,《权变:从官员下海到商人从政》,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庆行、吴新中,2004,《放大与透视:新一轮“官员下海”解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2期。

朱小斌、杨缅昆,2000,《中国地下经济实证研究:1979~1997》,《统计研究》第4期。

Chun,L. 2008. “AgainstPrivatization in China:A Historical and Empirical Argument,”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13,no.1,pp.1-27.

Dickson,B. 2003.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The Party,Private Entrepreneurs,and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se,D. R. 1972. “Employing Nominal Variables,Induced Variables,and Block Variables in Path Analysis,”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vol.1,no.2,pp.147-173.

Hsu,C. 2006. “Cadres,Getihu,and Good Businesspeople:Making Sense of Entrepreneurs in Early Post-socialist China,” Urban Anthropology and Studies of Cultural Systems and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vol.35,no.1,pp.1-38.

Nee,V. 1991.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6,no.3,pp.267-282.

Nee,V. 2008. “China in Transition,” Accounts,no.7,pp.3-8.

Nee,V. & S.Opper. 2012. Capitalism from Below:Market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óna-Tas,á. 1994. “The First Shall Be Last?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0,no.1,pp.40-69.

Wu,X. 2006. “Communist Cadres and Market Opportunities:Entry into Self-employmentin China,1978-1996,” Social Forces,vol.85,no.1,pp.389-411.

李培林、朱迪,2015,《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强、王昊,2017,《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社会》第3期。

梁玉成、贾小双,2016,《中国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20日。

刘志国、James Ma,2016,《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与体制内就业优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刘祖云,2002,《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论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

满燕云,2013,《中国的住房改革与崛起的中产阶级》,载李成编著《中产中国》,许效礼、王祥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张海东,2016,《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与社会结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20日。

张宛丽、李炜、高鸽,2004,《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周晓虹,2002,《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周晓虹、陈青,2013,《全球化、社会转型以及中国中产阶级的构建》,载李成编著《中产中国》,许效礼、王祥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Giddens,Anthony. 1975.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New York:Haper & Row Publishers.

Szelényi,Iván. 1988. Socialist Entrepreneurs. Madison,WI: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陈琳、袁志刚,201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财富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代际收入流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春玲,2014a,《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春玲,2014b,《“80 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力行、周广肃,2015,《家庭借贷约束、公共教育支出与社会流动性》,《经济学(季刊)》第1期。

李路路,2002,《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间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李路路、朱斌,2015,《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李培林、朱迪,2015,《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涛、任远,2011,《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南方人口》第3期。

李忠路、邱泽奇,2016,《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刘建和、胡跃峰,2014,《基于家庭财富资本的居民收入代际传递研究》,《浙江金融》第9期。

刘精明,2005,《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志国、范亚静,2013,《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科学》第1期。

秦广强,2011,《代际流动与外群体歧视——基于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第4期。

唐俊超,2015,《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3期。

汪燕敏、钱珍,2009,《收入代际流动计量偏误的文献综述》,《生产力研究》第21期。

王美今、李仲达,2012,《中国居民收入代际流动性测度——“二代”现象经济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魏颖,2009,《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吴晓刚,2007,《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第6期。

吴晓刚,2016,《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来自“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初步发现》,《社会》第3期。

吴愈晓,2013,《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4期。

辛凯璇,2016,《我国教育代际流动的城乡差异》,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徐俊武、易祥瑞,2014,《增加公共教育支出能够缓解“二代”现象吗?——基于CHNS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分析》,《财经研究》第11期。

阳义南、连玉君,2015,《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动态解析——CGSS与CLD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第4期。

杨中超,2016,《教育扩招促进了代际流动?》,《社会》第6期。

余秀兰,2005,《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对1978年至1990年代末教育政策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第4期。

张桂金、张东、周文,2016,《多代流动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社会》第3期。

张翼,2004,《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3,《农民工体制需要根本改革》,《中国改革》第12期。

陆学艺,2004,《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文凯等,2011,《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期。

肖文韬,2004,《户籍制度保护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吗?》,《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杨德才,2012,《论人力资本二元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当代经济研究》第10期。

Becker,G. 1975. Human Capital.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边燕杰、刘勇利,2005,《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12,《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第5期。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2005,《6万~50万元:中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探究》,《数据》第6期。

江文君,2011,《近代上海职员生活史》,上海辞书出版社。

李培林,2010,《中国的新成长阶段与社会改革》,《文汇报》(http://www.news365.com.cn/wxpd/jy/jjygg/201003/t20100301_2633564.htm)。

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第2期。

李培林、朱迪,2015,《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强,2005,《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社会》第1期。

李强,2010,《为什么农民工“有技术无地位”——技术工人转向中间阶层社会结构的战略探索》,《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李友梅,2005,《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第6期。

连连,2009,《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级——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刘欣,2007,《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第6期。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大乐、王志铮,2003,《香港中产阶级的处境观察》,香港:三联书店。

毛蕴诗、李洁明,2010,《从“市场在中国”剖析扩大消费内需》,《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2,《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晓虹,2005,《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兼及一种全球化的视野》,《社会》第4期。

李培林、朱迪,2015,《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上海研究院社会调查和数据中心课题组,2016,《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研究报告》,《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王宁,2014,《地方消费主义、城市舒适物与产业结构优化——从消费社会学视角看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林江、赵卫华,2016,《中产阶层壮大、扩大内需与经济转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9期。

张翼,2016,《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消费倾向——从生存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迪,2016,《金砖国家中产阶层的发展概况和困境》,《文化纵横》第8期。

Castells,M. 1977. The Urban Question:A Marxist Approach. 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Warde,A. 1990.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Sociology,24(1):1-4.

陈绍军、李如春、马永斌,2015,《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9期。

理查德·泰勒、卡斯·桑斯坦,2015,《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刘宁译,中信出版社。

孙中伟、黄时进,2015,《“中产”更环保吗?城市居民的低碳行为及态度——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人口与发展》第3期。

叶闽慎、周长城,2016,《从观念到行为:教育、生态价值观与环保行为》,《黑龙江社会科学》第1期。

章睿,2016,《财政补贴不能让新能源汽车野蛮生长》,《上海企业》第3期。

朱迪,2013,《城市化与中产阶层成长——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论扩大消费》,《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朱迪,2016,《我国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机制: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维度》,《广东社会科学》第3期。

Evans,D. 2014. Food Waste:Home Consumption,Material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Bloomsbury.

Gronow,J. & A.Warde. 2001. Ordinary Consumption. London:Routledge.

Latour,B.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ylan,Josephine. 2015. “Understanding the Diffusion of Sustainable Product-Service Systems:Insights from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d Practice Theor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97):13-20.

Shove,E. 2003. Comfort,Cleanliness and Conveniece:The Social Organisation of Normality. Oxford,New York,BERG.

Shove,E.,M.Pantzar,& M.Watson. 2012. The Dynamics of Social Practice:Everyday Life and How It Changes. London:Sage.

Southerton,D. 2013. “Habits,Routines and Temporalities of Consumption:From Individual Behaviours to the Reproduction of Everyday Practices.” Time and Society 22(3):335-355.

Southerton,D.,C.Díaz-Méndez,and A.Warde. 2012. “Behavioural Change and the Temporal Ordering of Eating Practices:A UK-Spain Compari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19(1):19-36.

Spaargaren,Gert. 2003.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 Theoretical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Perspective.”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16):687-701.

Spaargaren,Gert & Bas Van Vliet. 2000. “Lifestyles,Consumption and the Environment: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 Domestic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9(1):50-76.

Szasz,Andrew. 2009. Shopping Our Way to Safety:How We Changed from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o Protecting Ourselv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arde,Alan. 2016. Consumption:A Sociological Analysis.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Warde,A. & D.Southerton. 2012. “The Habits of Consumption.” COLLeGIUM:Studies Across Disciplin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elsinki Collegium for Advanced Studies(12):1-25.

Warde,A.,D.Welch,& J.Paddock. 2016. “Studying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Practice.” In M.Keller,B.Halkier,T.Wilska,and M.Truninger(eds.),Handbook of Consumption. London,Routledge.

布罗克曼,希尔克、简·德尔海、克里斯蒂·韦尔泽、袁浩、许峰,2014,《中国困惑:经济增长与幸福感的背离》,《国外理论动态》第5期。

风笑天、易松国,2000,《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社会学研究》第4期。

官皓,2010,《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绝对水平和相对地位》,《南开经济研究》第5期。

劳登布什,斯蒂芬·W.、安东尼·S.布里克,2007,《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郭志刚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春玲,2014,《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培林、朱迪,2015,《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林托特,约翰,2013,《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福利》,载埃德温·扎卡伊主编《可持续消费、生态与公平贸易》,鞠美庭译,化学工业出版社。

刘军强、熊谋林、苏阳,2012,《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卢克,道格拉斯,2012,《多层次模型》,郑冰岛译,格致出版社。

罗楚亮,2009,《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财经研究》第11期。

王宁,2014,《地方消费主义、城市舒适物与产业结构优化——从消费社会学视角看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学研究》第4期。

邢占军,2011,《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袁浩、马丹,2011,《社会质量视野下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上海的经验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张海东、石海波、毕婧千,2012,《社会质量研究及其新进展》,《社会学研究》第3期。

Appleton,Simon & Lina Song. 2008. “Life Satisfaction in Urban China:Components and Determinants.” World Development 36(11).

Castells,Manuel. 1976. “Theory and Ideology in Urban Sociology.” In C. G. Pickvance(ed.),Urban Sociology:Critical Essay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astells,Manuel. 1977. The Urban Question:A Marxist Approach. 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Diener,Ed. 2006.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Indica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ll-Being.”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7).

Diener,Ed & Martin,E.,& P. Seligman. 2004. “Beyond Money:Toward an Economy of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5(1).

Diener,Ed & Robert Biswas-Diener. 2002. “Will Money Increase Subjective Well-Being?A Literature Review and Guide to Needed Research.”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57).

Diener,Ed & Robert Biswas-Diener. 2003. “Finding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mpowerment.”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Measuring Empowerment: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held at World Bank in Washington,DC.

Dietz,Thomas,Eugene A. Rosa,& Richard York. 2009. “Environmentally Efficient Well-Being:Rethinking Sustainability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Well-Be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Human Ecology Review 16(1).

Dolan,Paul,Tessa Peasgood,& Mathew White. 2008. “Do We Really Know What Makes Us Happy?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o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9).

Easterlin,Richard A. 1974.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a Lot?Some Empirical Evidence.” In David,P.A. & Reder,M.W.(eds.),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Honour of Moses Abramovitz. New York:Academic Press.

Easterlin,Richard A. 2001. “Income and Happiness: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Economic Journal(111).

Easterlin,Richard A.,Robson Morgan,Malgorzata Switek,& Fei Wang. 2012. “China’s Life Satisfaction,1990-2010.”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9(25).

Evans,Gary W.,Stephen V. Jacobs,& Neal B. Frager. 1982. “Adaptation to Air Pollu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2).

Ferrer-i-Carbonell,Ada & John M. Gowdy. 2007.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Happiness.” Ecological Economics 60.

Hackney,Jack D.,William S. Linn,Ramon D. Buckley,& Helen J. Hislop. 1976. “Studies in Adaptation to Ambient Oxidant Air Pollution:Effects of Ozone Exposure in Los Angeles Residents vs. New Arrival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8.

Helliwell,John,Richard Layard,& Jeffrey Sachs. 2013.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3.”(Available at:http://unsdsn.org/resources/publications/world-happiness-report-2013/)

Inglehart,R. & H. D. Klingemann. 2000. “Genes,Culture,Democracy and Happiness.” In Diener,E. & Suh,E. M.(eds.),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Cultures. Cambridge,MA:MIT Press.

Jacob,Jeffrey,Emily Jovic,& Merlin B. Brinkerhoff. 2009. “Personal and Planetary Well-Being:Mindfulness Meditation,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Personal Quality of Life in a Survey from the Social Justice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Movemen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93).

Knight,Kyle W. & Eugene A. Rosa. 2011.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Well-Being: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40).

MacKerron,George & Susana Mourato. 2009. “Life Satisfaction and Air Quality in London.” Ecological Economics(68).

OECD. 2013. “OECD Guidelines on Measur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OECD Publishing(Available at: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191655-en).

Pew Research Center. 2014. “People in Emerging Markets Catch Up to Advanced Economies in Life Satisfaction.”(Available at:http://www.pewglobal.org/2014/10/30/people-in-emerging-markets-catch-up-to-advanced-economies-in-life-satisfaction/)

Veenhoven,Ruut. 1991. “Is Happiness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4).

Warde,Alan. 1990.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Sociology 24(1).

Welsch,Heinz. 2006. “Environment and Happiness:Valuation of Air Pollution Using Life Satisfaction Data.” Ecological Economics 58.

崔岩、尹木子,2015,《我国公众环保组织参与的动机研究》,《青年研究》第3期。

洪大用、卢春天,2011,《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CGSS2003的数据应用》,《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杰里米·里夫金,2014,《零边际成本社会》,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

袁志彬,2012,《中国绿色消费的主要领域和对策探索》,《消费经济》第3期。

张继禹、李远国,2008,《论〈阴符经〉中的三才相盗思想》,载安乐哲、Mary Evelyn Tucker编《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江苏教育出版社。

张京彬,2014,《中国新课题:可持续消费》,《环境教育》第11期。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4,《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科学出版社。

Southerton,D. 2013. “Habits,Routines and Temporalities of Consumption:From Individual Behaviours to the Reproduction of Everyday Practices.” Time & Society,Vol. 22,No. 3,pp. 335-355.

Tyfield,D.,Zuev,D.,Ping,L.,& Urry,J. 2014. “Low Carbon Innovation in Chinese Urban Mobility:Prospects,Politics and Practices.” In STEPS Working Paper 71,Brighton,STEPS Centre.

Warde,A. 2013.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Behaviour Change.” Discover Society:http://discoversociety.org/2013/10/01/sustainable-consumption-and-behaviour-change/. 2013.

陈才、卢昌崇,2011,《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旅游学刊》第26卷第3期。

郭少棠,2005,《旅行:跨文化想像——文化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晨晨,2014,《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解读》,《旅游学刊》第7期。

科恩,2007,《旅游社会学纵论》,巫宁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

李萍、粟路军、叶莉,2007,《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9期。

李玮娜,2011,《国外经典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述评》,《旅游学刊》第5期。

林震,2001,《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第2期。

刘丹青,2008,《论旅游活动的精神与文化属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庆春、伍爱华,2016,《中产阶层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吗?》,《探索》第4期。

王中华,2011,《哲学视野与旅游活动之本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卓君、何华玲,2013,《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吴鲁平、刘涵慧、王静,2010,《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对外接纳度的关系研究——来自ISSP(2003)的证据》,《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期。

余向洋、吴东方、朱国兴等,2015,《旅游视域下的认同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人文地理》第2期。

Anderson,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Verso,1991.25:38.

Beaver,A. and Beaver,A. 2005. “A Dictionary of Travel and Tourism Terminology.” A Dictionary of Travel & Tourism Terminology,11:754.

Beerli,A. and Martin,J.D. 2004. “Touris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A Quantitativ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Lanzarote,Spain.” Tourism Management,25(5):623-636.

Burns,Peter. 2002. “Leisure/Tourism Geographies:Practices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 by David Crouch(ed.),Routledge,London,No. of pages:29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4(1):69-70.

Hyungyu,P. 2010. “Heritage Tourism:Emotional Journeys into Nationhood.”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7(1):116-135.

Moutinho,L. 1987. “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1(10):5-44.

Palmer,C. 2005. “An Ethnography of Englishness:Experiencing Identity through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2(1):7-27.

Pearce,D.G. 1987. Tourism Today:A Geographical Analysis. Harlow:longman.

Stets,J.E. and Burke,P.J. 2000.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3(3):224-237.

Urry,J. 2011. “The Tourist Gaze 3.0.” Book/report/proceedings.

阿尔蒙德、维巴,1989,《公民文化》,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

江泽民,200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李春玲,2011,《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第2期。

李路路、钟智锋,2015,《“分化的后权威主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及其变迁分析》,《开放时代》第1期。

刘华,2003,《当代中国的新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之关系探析》,《求实》第4期。

卢春龙,2011,《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知识产权出版社。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009,人民出版社。

齐杏发,2007,《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实证分析》,《理论与现代化》第4期。

宋林飞,2005,《如何认识中国新社会结构》,《江海学刊》第1期。

孙秀林、雷开春,2012,《上海市新白领的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青年研究》第4期。

孙永芬,2007,《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

王敏,2001,《政治态度:涵义、成因与研究走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威廉·F.斯通,1987,《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张海东、杨城晨、赖思琦,2016,《中国特大城市新社会阶层调研报告》,载李培林等主编《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llport,Gordon W. 1935. “Attitudes.” In Carl Marchison(ed.),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Worcester Mass:Clark University Press,pp.802-830.

Almond,Gabriel A.,G.Binghan Powell,and Jr.Robert J.Mundt. 1996. Comparative Politics:A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陈凤金,2009,《生育选择与乡土文化——基于福建莆田安村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陈秀红,2017,《影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社会福利因素之考察》,《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陈字、邓昌荣,2007,《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方长春、陈友华,2016,《生育率的阶层差异将形塑M型社会》,《探索与争鸣》第1期。

风笑天、张青松,2002,《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第5期。

郭志刚,2000,《从近年来的4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2014《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侯伟丽,2001,《生育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管理》,《人口与经济》第2期。

李建民,2004,《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人口研究》第6期。

李建民,2009,《中国的生育革命》,《人口研究》第1期。

李竞能,2004,《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赵文琛,2001,《论生育文化》,《人口研究》第6期。

郑真真,2004,《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郑真真,2011,《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兼以江苏调查为例》,《学海》第2期。

郑真真,2014,《生育意愿的测量与应用》,《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郑真真、李玉柱、廖少宏,2009,《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成本收益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周云,2016,《中日两国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人口与社会》第1期。

李路路、王薇,2017,《新社会阶层: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新界面》,《河北学刊》第1 期。

徐永祥,2008,《社会的再组织化:现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教学与研究》第1 期。

张海东、杨城晨、赖思琦,2016,《中国特大城市新社会阶层调查报告——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调查》,载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海东、姚烨琳,2016,《市场化与市场能力:中国中产阶层的产生机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 期。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课题组,2015,《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