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
文前辅文
中国边疆学理论研究
质疑、继承与发展
一
二
三
建构边疆学与原理研究探讨之孔见
一 建构边疆学中原理研究的几个前提
(一)对边疆理论研究整体状况的简析
(二)对建构边疆学学术空间的探讨
(三)当前需要肯定的边疆学构建之指导性前提
(四)对边疆学原理研究需要有审慎的态度
二 对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边疆理论研究的梳理
(一)众多学者的探讨,将国内的边疆学研究不断推向新阶段和新高度
(二)在边疆战略研究上的态势
(三)在建构边疆经济学科上,中国大陆学界大约在1985年就有人提出要创立边疆经济学,但反响不大
(四)著名学者对建构中国边疆学的影响
(五)国内对国外有关研究梗概
三 边疆学原理研究的出发点探讨
(一)在学术上体现中国学术体系话语权的出发点
(二)在现实需求上建构边疆学所兼有的出发点
(三)认清边疆学的本质才能实现“学为国用”的出发点
四 对边疆学原理研究的初探
(一)边疆学原理研究应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要义
(二)边疆学原理研究的学术工作起步在整合已有的理论概念
(三)体现建构边疆学的七大要素内涵的简释
余论
结语
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思路
一 “海洋强国”基本含义和重要意义
二 陆海统筹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条件
三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方面
1.发展和壮大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2.提高海洋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使海洋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 海洋强国建设框架下的开放和区域合作:以海南省为例
禁海与开海
一
二
(一)从民生角度出发,提出海禁政策是导致民生困苦的根源
(二)从经济角度出发,提出海外贸易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从国防角度出发,强调海禁政策并非积极的治边之策
三
(一)展界开海
(二)设立海关
(三)船舶管理
(四)南洋禁渡
结语
明代中后期与安南藩属关系的影响因素与时代特征
一 朝贡与册封——藩属关系的调整手段
二 互动与博弈——边疆土司对明朝与安南关系的影响
三 宗主与藩属——大国与小国的邦交之道
四 “守在四夷”与“以夷治夷”——明代中后期治边理念的保守退缩倾向
五 冲突与调试——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及明朝与安南藩属关系的变迁
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的实业发展规划与实践述论
一 抗战全面爆发前蒙藏委员会专家对西南边疆的实业规划
二 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工商企业内迁西南边疆
三 简要小结
20世纪初英国在滇勘测活动与“滇蜀腾越铁路公司”之建立
一 英国的三次铁路勘测
二 “滇蜀腾越铁路公司”的成立
三 英国干涉中国铁路权的手段
四 结语
史料所见西藏穆斯林和伊斯兰教遗迹述略与补正
一 西藏历史上的穆斯林群体
1.外籍穆斯林
2.内地籍穆斯林
3.外籍穆斯林和内地籍穆斯林的本土化
二 西藏的清真寺及清真寺遗迹
1.《世界境域志》中所载吐蕃时期拉萨的清真寺
2.卡基林卡清真寺
3.拉萨清真大寺
4.拉萨清真小寺
5.拉萨夺底沟清真寺
6.拉萨扎什清真寺
7.山南清真寺
8.阿里古格清真寺
9.日喀则清真寺
10.昌都清真寺
三 西藏的穆斯林墓地
1.卡基林卡院内墓地
2.拉萨夺底沟墓地
3.日喀则市穆斯林墓地
4.昌都市穆斯林墓地
四 西藏穆斯林和伊斯兰教遗迹的历史演变
五 存疑问题
1.外籍穆斯林信仰的虔诚度问题
2.穆斯林与藏族的通婚问题
3.西藏穆斯林的朝觐之路
解放军“英雄连”对西藏的特殊贡献
一 尽快解放西藏,调整主攻方向
二 解放军进军阿里地区
(一)驻疆解放军进军西藏
(二)谈判条件(“十条”)确定,入藏传递
三 “英雄连”植根藏北,积极活动
(一)做好事交朋友,宣传政策
(二)克服严寒,坚持驻防
(三)传递“十条”,中央与西藏直接联系
(四)会合援军,解放阿里地区
四 解放军“英雄连”对解放经营西藏的特殊贡献
盟旗制的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
一 盟旗制与“蒙古和满洲”
二 清代盟旗制的实施与作用
三 区别盟旗制与发展盟旗制
四 对盟旗制的历史反思
气候变化、气候安全与边疆治理
引言
一 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与社会影响
二 气候变化对边疆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 未来气候变化对边疆地区的影响
(一)东北与北部边疆地区
(二)西南边疆地区
(三)西北边疆地区
(四)海疆地区
四 建立边疆适应气候变化机制
(一)边疆适应气候变化机制的目标与原则
(二)边疆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手段与保障
边界与海洋问题研究
清代光绪朝藏廓冲突与交涉探微
一
二
三
四
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政策的过程与影响
一 石原“购岛”与日本“国有化”钓鱼岛
二 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政策的提出与中国政府的应对
三 日本推出“国有化”钓鱼岛政策的动因及恶劣影响
(一)日本推出钓鱼岛“国有化”政策的动因分析
(二)日本钓鱼岛“国有化”政策的恶劣影响
四 美国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态度
五 余论
浅析中越南海争端的阶段性特征及两国关系走向
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无争议期
二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中越对峙期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海争端加剧期
四 中越南海争端及两国关系发展前瞻
中国边疆学研究动态
新时代中国边疆战略研究的新探索、新思考
一 家国情怀,为国筹边,“边疆人”为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繁荣献计献策
二 视野宽广,理念创新,以“大视野”研究当代中国的“大边疆”
三 “交叉研究”,方法创新,着力推进当代中国边疆战略的研究
四 立意高远,服务决策,为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提出“筹边策”——“大边疆战略”
渤海民族源流问题研究评述
一 中国的主要观点
二 朝鲜的主要观点
三 韩国的主要观点
四 日本的主要观点
五 俄罗斯(苏联)的主要观点
结语
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