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2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n China

SSAPID:101-2819-8686-10
ISBN:978-7-5201-2093-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对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专题报告包括促进混合所有制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战略要求,混合所有制发展现状及经验,股权混合与提高企业绩效,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问题,以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总体思想和实现经验,等等;观点综述包括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评述、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重点与举措观点综述两部分;调研报告以福建省为例,讨论破除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误区、盲区和禁区。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吴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摘要

 总报告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一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界定及重大意义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与现实内涵

     1.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的维度界定

     2.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历史起点

     3.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内涵

    (二)现阶段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

   二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1.总体发展规模

     2.行业分布情况

     3.非公有制资本参与情况

     4.金融资本关注度及表现

     5.地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做法

    (二)主要问题

     1.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现范围有待明确

     2.国有企业改革中“一股独大”现象仍很突出

     3.民营经济进入面临诸多歧视和壁垒

     4.操作实施仍存在短板

     5.行政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难适应

     6.外部相关政策不配套

   三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一)明确范围,通过分类确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红线与底线

     1.绝大多数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无禁区,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优化配置效率

     2.垄断行业以PPP模式发展混合所有制,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效率

    (二)突出核心,把优化股权结构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突破口

     1.配置合理的股权结构是混合所有制的关键所在

     2.重点在大型国企集团公司层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创新方式,多渠道丰富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途径

     1.鼓励发展非公资本参股或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2.采取金股、特殊管理股、优先股等多方式探索创新

    (四)规范程序,实施过程和操作细则决定着混合所有制的成败

     1.推动改革自上而下系统性实施

     2.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定价机制

     3.规范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操作流程

    (五)完善监督,构建国资管理新体制是混合所有制成功的保障

     1.近期完善国有资本管理方式

     2.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关键

     3.远期构建国有资本管理新体制

   四 营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相关制度和良好环境

    (一)平等保护产权,打造各类资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2.实施平等市场准入制度

     3.打造各类资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改革提供良好支撑

     1.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

     2.加强产权市场建设

    (三)建立有效制衡机制,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构建有效制衡机制

     2.深化董事会职能建设

    (四)完善退出机制,有效化解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各种风险

     1.有效防范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风险

     2.明确退出机制

     3.用退出的国有资本适当补充社保基金

    (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混合所有制依法合规推进

     1.加快构建市场准入和特许经营制度,适时推出特许经营条例

     2.提请修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六)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形成改革合力

     1.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2.建立改革创新容错机制

 专题报告

  新形势下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宏观逻辑起点与总体战略要求

   一 所有制改革的一般性理论分析

    (一)所有制改革的基础理论框架

    (二)不同方式所有制改革的结果

     1.非合意所有制改革:社会总福利减少或不变

     2.合意所有制改革:社会总福利增加

    (三)我国改革目标与所有制改革理论的联系

   二 国外典型所有制改革的基本逻辑

    (一)国外所有制改革:背景、动因与总体性进程

     1.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2.所有制改革的总体进程

    (二)国外所有制改革:逻辑、方式与差异化绩效

     1.所有制改革的逻辑与方式

     2.所有制改革的差异化绩效:事实与原因

    (三)英、法、德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的作用

    (四)小结

   三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历史及其逻辑

    (一)所有制框架内经营权改革(1978~1991年)

    (二)所有权改革起步阶段(1992~2002年)

    (三)所有权改革攻坚阶段(2003~2013年)

   四 重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逻辑与新要求

    (一)新一轮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二)重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逻辑起点及其原则

    (三)新一轮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战略举措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经验研究

   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情况

    (一)行业分布:几乎绝大部分领域

    (二)参与主体:国有资本、非公资本、自然人资本及员工持股四类资本

    (三)发展方式:采取改制、上市、并购交易及合资新建

   二 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动机及成功的经验

    (一)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动机

     1.做大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

     2.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

     3.获得企业发展长期动力和活力

     4.实现市场势力和资源互补目的

     5.规避企业倒闭风险

     6.源于行政干预的企业重组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经验

     1.选择具有先进经验和长期合作意向的战略投资者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2.操作中最好借助于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过程规范、公开、透明

     3.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关键

     4.在管理、技术等人力资本作用明显的企业,管理层持股或员工持股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成长性巨大

     5.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适当的约定条款能够促进混合所有制的发展

     6.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文化理念的融合,并通过企业制度进行约束和保障

     7.基于国企改制动机而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要遵循市场规则,而非政府行政干预

   三 存在的问题

    (一)某些地区国有企业改制进展缓慢,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差距较大

    (二)混合所有制发展中存在对非公经济的歧视或不公正待遇案例

    (三)缺乏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市场等交易平台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政策准备不足,政府职能缺位

    (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也存在不正当行为

   四 相关建议

    (一)建立资本混合的动力机制,解决激励相容问题

    (二)明确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即明确资本混合的范围

    (三)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线图

    (四)加快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规范化发展

    (五)发展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运转的平台

    (六)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由“管人、管事、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七)弥补政府职能缺位,构建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健康环境

    (八)做好统计数据监测、信用体系建设等基础工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股权混合如何提高企业绩效?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宏观层面的研究

     2.微观层面的研究

     3.总体性评论

   二 实证方法与数据

    (一)基本思路

    (二)样本选取与绩效测度

     1.样本选取

     2.绩效测度

   三 国有股权占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变量与模型

     1.基于财务效益的分析模型

     2.基于技术效率的分析模型

    (二)估计结果

     1.基于财务效益的分析结果

     2.基于技术效率的回归结果

   四 国有股“一股独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国有股控制力

     1.国有股控制力的定义

     2.结果分析

    (二)股权性质与股权制衡

     1.股权的制衡组合

     2.不同制衡组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三)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国有股占比

     1.最终控制人的性质

     2.最终控制人与国有股占比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研究结论

     1.国有股占比过高会降低企业绩效,但具有较低国有股占比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

     2.国有股占比过高时,国有股的控制力增强会降低企业的技术效率

     3.不同性质股权的制衡组合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差异,前两大股东依次为国有股与非国有股股东的企业比前两大股东均为国有股股东的企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

     4.国有股占比较低时,国有最终控制人能提升企业技术效率,而非国有股占比提升会降低技术效率

    (二)政策含义

     1.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

     2.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降低国有股占比并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行业混合所有制研究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概念及本文研究范围

     1.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概念

     2.本文研究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混合所有制

     1.混合所有制的一般定义

     2.公私伙伴关系(PPP)的内涵和外延

     3.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混合所有制——基于股权合作的PPP

   二 国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混合所有制实践及启示

    (一)国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改革概况

     1.总体情况

     2.发达国家(OECD国家)改革情况

     3.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改革情况

    (二)国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混合所有制(股权合作PPP)实践

     1.对国有企业进行部分私有化改革(含国有企业股票公开发行)

     2.政府与国内私人部门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3.政府与跨国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4.政府在放开油气资源开采权的同时,在私营企业持有部分股权

    (三)结论与启示

     1.混合所有制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引入私人资本、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2.引入混合所有制需要相应的体制环境

   三 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混合所有制实践及面临的障碍

    (一)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途径

    (二)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三)主要行业混合所有制实践

     1.发电行业混合所有制主要形式:合资项目公司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2.高速公路行业混合所有制主要形式:合资项目公司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3.城市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行业混合所有制主要形式:部分股权转让或直接设立公、私合资公司

     4.地铁线路项目混合所有制主要形式:设立公、私合资公司

    (四)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混合所有制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1.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引入混合所有制尚存认识误区

     2.部分垄断行业体制改革滞后,非公资本“进入和生存难”

     3.部分地方政府单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引入非公资本

     4.国内私营企业缺乏垄断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能力不足

     5.与混合所有制相适应的政府监管体系尚未建立

   四 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按行业和环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1.引入混合所有制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2.按行业和环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三)保证混合过程的公开透明,建立利益相关方民主参与机制

    (四)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妥善处理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转换

    (五)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协调好行业监管与合同监管的关系

  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研究

   一 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实条件及意义

    (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现实条件

    (二)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二 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状

    (一)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方式

    (二)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动因

     1.促进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做大企业规模和延长产业链

     3.突破市场准入壁垒

     4.充分利用国有企业资源优势

     5.获得更多保护

    (三)非公有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趋势

   三 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非公经济仍面临不公平的准入,要素使用及产权保护环境不健全

    (二)缺少特许经营法和退出政策,不利于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资产定价机制不合理,缺乏多层次的市场交易平台

    (四)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面临不正当干预

    (五)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

    (六)非公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缺少动力

   四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非公资本参与混合的范围和实施细则

    (二)加快行业开放步伐,拓宽非公资本投资的空间

    (三)构建特许经营制度,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进退通道

    (四)促进非公资本多渠道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发展非公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五)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产权保护力度

    (六)促进民营资本投向高技术产业,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的资产定价

   一 如何正确看待资产定价

    (一)资产定价是市场行为,政府如能操控价格恰反映出市场参与不足

    (二)资产价格的形成基础不是历史价值,而是其所能带来的未来收益

    (三)资产专用性决定战略价值,资产价格确定是一个竞价博弈的过程

    (四)国有资产定价要监管但不能特殊化,监管目标是让市场发挥作用

    (五)资产评估是定价的必要工作,必须基于市场证据对价值量化

   二 现行监管框架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监管框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设计缺乏明确的细则,既为“该进不进”提供了漏洞,也导致了实践中的所有权歧视

     2.监管架构未触及现实利益关系,无法真正制止内部交易、合谋等发生

     3.评估后置和刻意操纵问题严重,存在多种不规范行为

   三 有关政策建议

    (一)按“进场属常态,协议属例外”原则,制定例外清单和例外审查机制

    (二)加快改革和发展产权证券交易市场,允许更多企业在全国性交易所上市

    (三)建立供地方交易所对接的全国性交易信息平台,解决信息披露问题

    (四)加快建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定程序规范,以严格程序监管替代价格数量限制

    (五)加快配套领域的立法工作,建立“法定审计+法定评估”体制

  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一 公司治理内涵辨析

   二 国外公司治理主要模式及比较

    (一)外部控制型美、英模式

    (二)内部控制型德、日模式

    (三)两种主要治理模式比较

   三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进展与主要问题

    (一)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有益探索

     1.改革探索阶段

     2.制度创新阶段

     3.体制完善阶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股“一股独大”,政府行政干预依然较多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监控机制

     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发挥作用机制不健全

     4.治理机构职能交叉,“新三会”与“老三会”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理顺

     5.经理层激励机制乏力,约束制度有待完善

     6.经营者选拔市场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通过组织任命仍占主导地位

   四 完善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目标及途径

    (一)加强董事会建设,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二)理顺内部治理机制,切实保障小股东权益

    (三)重视人力资本价值,建立健全管理层激励制度

    (四)强化监事会职能,完善内部监督与约束机制

    (五)多管齐下,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为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制度保证

    (二)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

    (三)塑造新型政企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四)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

    (五)完善培训机制,提升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

   一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

    (一)以组建行政机构为中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

    (二)以中央直接“抓大”为中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

    (三)十六大及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二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比较混乱

    (二)国资委的职能定位尚不明确

    (三)缺乏对国资委的有效监督

   三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纯公益性国有资本由人大国资委管理

    (二)非金融类经营性国有资本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思路完善管理体制

     1.在人大层面设立国有资产委员会,作为决策层

     2.改组成立若干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执行层

     3.将国资委改组为独立的监管机构,作为监管层

     4.放开搞活国有资本的实体经营企业

    (三)逐步建立出资多元、监管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观点综述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评述

   一 概念界定与核心理论问题

    (一)界定概念

     1.混合经济:西方学术传统下特指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存的经济

     2.混合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导向的政策性表述

    (二)核心理论问题

     1.如何建立科学公平的资产定价或对价机制

     2.如何实现资本混合后的有效公司治理

   二 政策变迁与发展历程

    (一)政策变迁

    (二)发展历程与教训

     1.发展历程:从探索发展到数量发展,再到深化发展

     2.历史教训:制度错配与顶层设计不足

   三 新的发展内涵与动向

    (一)新的发展内涵

     1.官方表述:突出质量目标,实现深化发展

     2.学界解读:更高层次的体制意义与具体的实践意义

    (二)新的发展动向

     1.国企和民资各有顾虑,资本混合的内在动力不足

     2.中央顶层设计仍在研究,强调细则设计

     3.地方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央企开始在非核心领域试点

   四 研究和政策要点建议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方向、重点与举措”观点综述

   一 对国有企业现存问题及功能作用的认识

   二 关于国企和国资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原因

   三 关于国企和国资改革的总体思路与路径

   四 关于国企和国资改革的相关建议

   五 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调研报告

  破除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误区、盲区和禁区

   一 调研背景

   二 调研总体情况

    (一)调研范围、形式与内容

    (二)福建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1.全省已经形成较高比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的比重较低

     2.福建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出台

     3.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部分领域国资与民资合作的进展显著

     4.通过三类措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三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的误区、盲区和禁区

    (一)混合动机的机会主义特征明显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限制性领域尚未达成共识

    (三)持股比例成为混合主体争议的核心

    (四)国有参股企业是否参照国企管理分歧较大

    (五)员工持股方式和退出机制是企业最大困惑

   四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顶层设计缺失是最直接原因

    (二)国资管理体制僵化、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是最根本原因

   五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混合范围和实施细则

    (二)加快行业开放步伐,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的空间

    (三)完善公司治理,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规范化发展

    (四)构建特许经营制度,畅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进退通道

    (五)促进非公资本多渠道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发展非公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六)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产权保护的力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得到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但“数量不少、质量不高”,面临着顶层设计不明、国有股权“一股独大”、“混而不合”、动力不足、与现代企业制度差距甚远等问题。深刻理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厘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找准突破口,明确路线图,形成改革最大公约数仍然任重道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关键或突破口在于,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加快实现从追求形式和数量的“粗放式”混合向各类资本交叉持股、产权多元、融合发展、治理规范的更为重视发展内涵和质量的“集约式”混合转变。在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现范围、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和配置效率的基础上,丰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成果,探索金股、优先股等创新实现方式,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微观基础。

[1]〔美〕亨利·汉斯曼著《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混合所有制让中联重科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11期。

[3]常修泽:《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包容性改革——混合所有制价值再发现与实现途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4]陈东琪、臧跃茹等:《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性调整的方向与举措》,《调查研究建议》2014年10月15日。

[5]陈永杰:《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比分析》,《中国金融》2014年第4期。

[6]陈清泰:《国资改革路线图》,《财经》2014年2月24日。

[7]邓万民、杨尧忠:《混合所有制是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较优选择——30年来所有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学习月刊》2008年第9期。

[8]顾钰民:《所有权分散与经营权集中——混合所有制的产权特征和效率分析》,《经济纵横》2006年第1期。

[9]黄淑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求是》2014年第3期。

[10]金碚:《国企改革“善自身”更要“善天下”》,《人民日报》2013年12月9日。

[11]黄群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上下结合”》,《人民日报》2014年4月8日。

[12]贾华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错了吗?——从混合所有制经济看社会主义的未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13]李亚光:《试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财经研究》1999年第8期。

[14]李毅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落实到企业做好顶层设计》,《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6期。

[15]厉以宁:《在调查混合所有制中发现的几个误解》,《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4期。

[16]刘泉红:《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载体深化国企改革》,《前线》2014年第2期。

[17]刘瑜、田广:《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如何不同于西方——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18]龙绍双:《“混合所有制”质疑》,《理论学刊》1999年第5期。

[19]倪吉祥:《关于我国混合所有制形式的现状、问题和建议》,《改革》1993年第3期。

[20]彭建国:《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构想》,《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3期。

[21]彭建国:《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严守“底线”与“红线”》,《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11月17日。

[22]邱海平:《论混合所有制若干原则性问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23]邵宁:《国企改革应厘清五大问题》,2014年6月23日。

[24]邵明朝:《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及政策趋向》,《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5期。

[25]万华炜、程启智:《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26]王宜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

[27]王永年:《广义混合所有制概念辨析》,《江淮论坛》2004年第12期。

[28]肖晖:《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几点认识》,《岭南学刊》2004年第1期。

[29]晓亮:《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学家》2004年第4期。

[30]谢军、黄建华:《混合所有制经济下我国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模式》,《中国市场》2010年第12期。

[31]谢鲁江:《混合所有制经济:三重意义上的体制平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32]徐善长:《关于江苏、浙江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6期。

[33]张高丽:《混合所有制: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求是》2001年第9期。

[34]张文魁:《解放国企:民营化的逻辑与改革路径》,中信出版社,2014。

[35]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6]张卓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求是》2014年第8期。

[37]周其仁:《改革的逻辑》,中信出版社,2013。

[38]张维迎:《国企混合所有制长期一定严重腐败》,财经网,2014年4月8日。

[39]周新城:《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红旗文稿》2014年第4期。

[40]朱光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新定位、新亮点》,《南开学报》2004年第1期。

[41]赵昌文:《抓住国企改革主要矛盾》,《财经》2014年第35期。

[1]常修泽:《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包容性改革——混合所有制价值再发现与实现途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2]黄群慧:《国企发展进入“分类改革与监管”新时期》,《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11月4日。

[3]黄群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上下结合”》,《人民日报》2014年4月8日。

[4]金碚:《国有企业根本改革论》,北京出版社,2002。

[5]金碚:《论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

[6]李涛:《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论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7]厉以宁:《在调查混合所有制中发现的几个误解》,《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4期。

[8]刘瑜、田广:《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如何不同于西方——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9]邱海平:《论混合所有制若干原则性问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10]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状况》,《比较》2010年第48期。

[11]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2]谢军、黄建华:《混合所有制经济下我国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模式》,《中国市场》2010年第12期。

[13]谢鲁江:《混合所有制经济:三重意义上的体制平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14]萧灼基:《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15]徐传谌、郑贵廷:《国有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6]臧跃茹、刘泉红、郭春丽:《深化中央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17]张卓元:《新世纪国企改革面临的六大问题及深化改革设想》,《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期。

[18]张卓元:《3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企业文明》2008年第1期。

[19]张文魁:《中国国企改革:近年的进展及其政策含义》,《改革》2002年第2期。

[20]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21]周新城:《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红旗文稿》2014年第4期。

[22]Acemoglu,Daron and Johnson,Simon,“Unbundling Institution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5,113(5).

[23]Acemoglu,Daron,Johnson,Simon and Robinson,James A.,“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5).

[24]Bai,C.E.,Q.Liu,J.Lu,F.M.Song and J.Zhang,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arket Valuation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

[25]Besley,Timothy,“Property Righ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 103(5),903-937.

[26]Che,J.and Y.Qian,“Insecure 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Firm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

[27]Deng,J.,J.Gan,and J.He,“The Dark Side of Concentrated Ownership in Privatiz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Working Paper,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

[28]Ghatak,Maitreesh and Tim Besley,“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EPR Discussion Paper,2009.

[29]Goldsmith,Arthur Democracy,“Property Rights,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5,32(2).

[30]Leblang,David A.,“Property Rights,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1996,49(1).

[31]Li,K.,T.Wang,Y.Cheung and P.Jiang,“Privatization and Risk Sharing: Evidence from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in China”,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7(24).

[32]North,Douglass and Thomas,Robert,“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Western World”,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1970,23(1).

[33]Osvaldo Gómez Martínez and Lawrence King,“Property Righ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 Critique of the Cross-National Regression Literature”,PERI Working Paper,2010.

[34]Torstensson,Johan,“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Study”,Kyklos,2007,47(2).

[1]郝书辰:《不同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比较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9期。

[2]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3]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2001年全国普查工业数据的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4]贺聪、尤瑞章:《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5]方军雄:《所有制、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6]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7]孙兆斌:《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

[8]黄建山、李春米:《股权结构、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9]魏志华、王毅辉、李常青:《股权结构、行业竞争性与公司绩效——基于产出效率角度的经验证据》,《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Chen G.,Firth M.and Xu L.et al.,“Does the Type of Ownership Control Matter?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Compani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9(33).

[11]李楠、乔榛:《国有企业改制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12]陆挺、刘小玄:《企业改制模式和改制绩效》,《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13]Kang Y.and Kim B.,“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Corporate Reform”,China Economic Review,2012(23).

[14]Vong P.I.and Trigueiros D.,“Reversal in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State-and Legal Per-son-owned Companies during the Chines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Applied Economics,2014(15)

[15]Xu X.and Wang Y.,“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ese Stock Companies”,China Economic Review,1999(10).

[16]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17]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18]刘小玄、李利英:《改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3期。

[19]Lin C.and Su W.,“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Partical Privatization and Firm Valuation: Evidence from Publicly Listed Firms in China”,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8(4).

[20]Liao J.and Young M.,“The Impact of Residual Government Ownership in Privatized Firms: New Evidence from China”,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12(13).

[21]张文魁:《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转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22]Driffield N.and Du J.,“Privatisation,State Ownership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2007(2).

[23]Kumbhakar S.and Lovell C.,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4]Wang H.,“Heteroskedasticity and Non-monotonic Efficiency Effects of 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2(18).

[25]Kumbhakar S.Lien G.and Hardaker J.,“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ompeting Panel Data Models: A Study of Norwegian Grain Farming”,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4(2).

[26]Wang H.and Schmidt P.,“One-Step and Two-Step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Variables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Levels”,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2(18).

[27]Battese G.and Coelli T.,“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

[1]〔英〕达霖·格里姆赛、〔澳〕莫文·K.刘易斯著《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济邦咨询公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美〕E.S.萨瓦斯著《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秦虹、钱璞:《我国社会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载《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张彤玉、崔学东、李春磊:《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德〕魏伯乐:《私有化的局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秦虹:《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融资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王俊豪等:《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绩效评价与管制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0]刘树杰:《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1]王学庆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12]Maria Vagliasindi,Revist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the Power Sector,AWorld Bank Study,2013.

[13]Michel Bellier,Yue Maggie Zhou,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oad,Water and Power Sectors,Worle Bank Working Paper No.2,March 2003.

[14]World Bank,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Reference Guide Version 1.0,2012.

[15]EU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Green Paper 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Community Law on Public Contracts and Concessions,Com(2004) 327.

[16]David Hall,PPPs in the EU-a Critical Appraisal,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Unit(PSIRU),October 2008.

[17]Clive Harris,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rends,Impacts,and Policy Lessons,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5,2003.

[18]The World Bank &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Good Governance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 Resource Guide for Practitioners,June 2009.

[19]Daniele Calabrese,Strategic Communicationfor Privatization,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and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139,2008.

[1]常修泽:《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包容性改革——混合所有制价值再发现与实现途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2]陈永杰:《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比分析》,《中国金融》2014年第4期。

[3]黄群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上下结合”》,《人民日报》2014年4月8日。

[4]李毅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落实到企业做好顶层设计》,《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6期。

[5]厉以宁:《在调查混合所有制中发现的几个误解》,《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4期。

[6]刘泉红:《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载体深化国企改革》,《前线》2014年第2期。

[7]彭建国:《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构想》,《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3期。

[8]邱海平:《论混合所有制若干原则性问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9]谢鲁江:《混合所有制经济:三重意义上的体制平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10]周新城:《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红旗文稿》2014年第4期。

[11]黄卫挺:《混合所有制:突出质量目标实现深化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7期。

[12]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13。

[1]银温泉:《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比较》,《改革》1994年6月。

[2]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银温泉:《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改革的建议》,《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4]张维迎:《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5]〔美〕亨利·汉斯曼著《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李维安:《公司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7]杨瑞龙:《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维安:《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9]于潇:《美日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1]徐乐江:《宝钢董事会运作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2]刘泉红:《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载体深化国企改革》,《前线》2014年第2期。

[13]李维安、徐建:《董事会独立性、总经理继任与战略变化幅度——独立董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4年第1期。

[14]厉以宁:《在调查混合所有制中发现的几个误解》,《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4期。

[15]刘泉红、刘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塑造新型市场主体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6期。

[1]臧跃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中国物价》2003年第2期。

[2]郭春丽:《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路和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11期。

[3]刘纪鹏、黄习文:《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构造新型国资管理体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4]刘玉廷:《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汇报》,财政部企业司2014年内部报告。

[1]白天亮:《混合产权监管莫缺位》,《人民日报》2014年3月17日。

[2]伯娜:《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问题的观点述评》,《学术界》2010年第5期。

[3]博迪等:《金融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常修泽:《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包容性改革——混合所有制价值再发现与实现途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5]陈永杰:《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比分析》,《中国金融》2014年第4期。

[6]谷峰:《混合所有制:国资国企改革手段而非目的》,《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3月20日。

[7]何自力:《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8]黄淑和:《国企4种路径实现混合所有制》,《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0日。

[9]李成刚:《混合所有制:民间资本为何担心》,《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3月12日。

[10]厉以宁:《论新公有制企业》,《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

[11]厉以宁:《在调查混合所有制中发现的几个误解》,《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4期。

[12]刘震:《避免混合所有制改革成运动》,《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4期。

[13]龙绍双:《“混合所有制”质疑》,《理论学刊》1999年第5期。

[14]罗峰:《混合所有制需防浑水摸鱼 最佳监管路径是上市》,《证券时报》2014年2月22日。

[15]沈闻涧:《混合所有制是道路而不是目的》,《中国企业报》2014年2月18日。

[16]石予友:《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7]宋宁:《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建议》,《经济评论》1994年第7期。

[18]宋清辉:《新国九条护航混合所有制》,财经网,2014年5月15日。

[19]晓亮:《论混合所有制》,《学术月刊》1998年第6期。

[20]谢鲁江:《混合所有制经济:三重意义上的体制平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3期。

[21]张维迎:《国企混合所有制长期一定严重腐败》,财经网,2014年4月8日。

[22]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3]张卓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经济日报》2013年11月22日。

[24]张作云:《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和性质问题——兼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方法》,《海派经济学》2008年第3期。

[25]周其仁:《混合所有制改革,怎样混合?》,《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5月24日。

[26]Clarke H.,The End of Free Market Fundamentalism not of the Mixed Economy,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Policy,2009.

[27]English Bill,“A Mixed Ownership Model for State Assets”,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New Zealand Government,2012.

[28]Farrant A.,E.McPhail.Hayek,“Samuelson,and the Logic of the Mixed Economy?”,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Vol.69,Issue 1,pp.5-16,2009.

[29]Osborne M.,A.Rubinstein,Bargaining and Markets,Academic Press Inc.,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