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图书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Resour-Based Cities

SSAPID:101-2797-6908-80
ISBN:978-7-5097-5127-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循环经济增长理论、公共经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以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为基准,研究了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转型思路、转型特色和基本特点等问题,并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建立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与分析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表现与实现程度,并分析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进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萍乡市产业转型。

相关信息

丛书名: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张奇林
编 辑:赵慧英;关晶焱;孟慧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后记

 总序

 前言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 果文库》编辑委员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一)综合性研究——问题与对策研究

     1.少数学者运用一种新的理论工具或者从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对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了探索

     2.部分学者从创新的角度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3.从市场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进行探索

     4.部分学者从产业退出、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替代等产业转型机制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二)从社会支持系统角度,如政府职能调整和财政支持等角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的研究

     1.对政府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作用进行的研究

     2.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财政支持进行的研究

    (三)区域性案例研究

     1.对萍乡市以外的区域案例研究

     2.对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研究

    (四)国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1.典型模式研究

     2.国际经验借鉴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视角、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相结合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三)比较分析方法

   三 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及演进规律

   一 配第—克拉克定律

   二 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三 霍夫曼比例——“工业化经验法则”

   四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一般理论

   一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二 筱原三代平——“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三 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

  第三节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一 需求结构因素

   二 供给结构因素

   三 国际贸易因素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一般理论

   一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1.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三 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

    1.资源制约性

    2.非永久性

    3.外部性

    4.主辅产业协调性

    5.相互依赖性

    6.多样性

   四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1.区域自然资源要素禀赋

    2.需求因素

    3.供给因素

   五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原则

    1.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2.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相结合

    3.区域间、区域与国家之间产业结构相协调

    4.有利于各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5.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六 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的基本概念

    2.增长极的分类

    3.增长极理论概述

    4.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状况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一 资源的定义

   二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三 资源型城市的确定标准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概况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困境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第四章 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

  第一节 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一 历史回顾

   二 资源枯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 萍乡市产业发展制约问题研究

   四 产业转型之路是萍乡实现城市科学转型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萍乡市的经济转型思路

  第三节 萍乡市经济转型的特色研究

   一 加强与央企对接

   二 发挥金融拉动效应

    (一)重视金融引领城市转型的作用

    (二)提高金融效率,为萍乡城市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第四节 萍乡市产业转型的基本特点

   一 萍乡市产业转型特点之一:退二进二

   二 萍乡市产业转型特点之二:由一到多

   三 萍乡市产业转型特点之三:由封闭到开放

 第五章 萍乡市经济转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经济转型的评价标准

   一 构建经济转型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

   二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萍乡经济转型实证分析

   一 经济数据直观图展示

   二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模式

    (二)萍乡市的三次产业结构

    (三)萍乡市的轻重产业结构

   三 经济发展绿色评价

   四 产业结构及其效益分析

    (一)比较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产业结构变化率

    (三)产业结构变动系数

    (四)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五 单位GDP能耗比较分析

 第六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外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四种模式

  第二节 两个日本案例

   一 日本北九州——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成功转型案例

   二 日本夕张——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失败案例

  第三节 国际经验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一 政府主导,制定转型规划

   二 发展替代产业

   三 解决好转型中的社会问题

  第四节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

 第七章 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效果评价

  第二节 萍乡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三节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思路

   一 增长极理论与产业转型实践

    (一)产业增长极的形成机理

     1.增长极的初步选择

     2.推进型产业有较强关联效应

     3.产业增长极需适应地方性发展

    (二)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规律

    (三)产业增长极的点轴模式

   二 萍乡市新产业增长极的定位和培育

    (一)萍乡市各区的产业趋势

    (二)基于推进性因素的萍乡市产业增长极定位

   三 萍乡市三大产业增长极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

    (二)机械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

    (三)旅游业的支撑作用

   四 萍乡市增长极开发模式的极化—扩散效应解析

    (一)点:极核的形成

    (二)线:增长轴的形成

    (三)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第四节 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转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科学谋划城市定位及城镇空间发展框架

    (一)城市定位

    (二)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二 系统优化城市专业规划

   三 快速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四 全面彰显城市特色

   五 培育增长极过程中防止出现飞地经济

   六 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要注意度的把握

   七 产业转型中进一步降低成本

   八 产业转型的成功需要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五节 优化萍乡市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 科学引导十大产业集聚发展

    (一)强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科学规划园区基地

    (三)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二 大力发展服务业

    (一)围绕一个发展目标:即围绕服务业增规模、优结构、创特色的发展目标

    (二)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即抓住服务业发展中的项目建设和环境发展两个关键环节

    (三)把握三个重点领域

    (四)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三 发展现代物流业

   四 开发旅游资源

   五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六 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

   七 推进自主创新

   八 着力构建服务保障体系

    (一)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三)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

    (四)建立健全融资信用服务体系

    (五)建立健全市场开拓服务体系

    (六)建立健全中介组织服务体系

    (七)建立健全财税服务体系

    (八)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九)建立健全产业招商服务体系

    (十)建立健全行政协调服务和执行保障体系

   九 推进赣西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定位

    (四)发展目标

    (五)产业布局

    (六)加快赣西区域产业一体化主要任务

    (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本书从循环经济增长理论、公共经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以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为基准,研究了萍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转型思路、转型特色和基本特点等问题,并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建立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与分析了萍乡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表现与实现程度,并分析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萍乡市产业转型。

[1]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

[2]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石奇:《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姜春海、于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高国力:《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林峰:《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厉无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

[9]黄茂兴:《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朱德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1]李成军:《中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12]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3]赵文祥:《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力转移规律与就业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4]于立:《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H.钱纳里、S.鲁滨逊:《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6]伍海华:《产业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7]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

[19]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编著《产业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0]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

[21]高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2]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3]郭克莎:《工业增长质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4]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25]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贺力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6]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7]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

[28]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9]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0]田红娜:《中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1]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2]钱纳里、鲁滨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33]迪特尔·格罗塞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政策及实践》,晏小宝等译,上海翻译出版社,1992。

[34]萍乡市统计局编《萍乡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5]萍乡市统计局编《萍乡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6]萍乡市统计局编《萍乡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7]袁增伟、毕军、张玲:《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实证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38]钱勇:《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及其政策涵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39]姜春海、于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南大商学评论》2007年第1期。

[40]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41]陈靖:《对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认识与思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2]黄爱宝:《从生态政治的视角看节约型政府建设》,《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43]丁逸宁:《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思考——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3期。

[44]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第25期。

[45]战彦领:《国有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障碍、模式及对策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46]李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恒山模式”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7期。

[47]衡敦兴:《对煤炭资源枯竭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研究·探索》2007年第10期。

[48]黄友静:《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成功实践》,《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第3期。

[49]焦华富:《西方国家煤矿区发展模式及其启示》,《海外之窗》2008年第5期。

[50]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其启示》,《管理世界》2008年第4期。

[51]杨庆敏:《关于资源枯竭型产业地区振兴的研究——日本煤炭产业枯竭地区的产业振兴政策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7期。

[52]田明:《我国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矿冶》2004年第13期。

[53]李鸿渐:《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学术论丛》2009年第48期。

[54]刘玉宝:《试论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的经验》,《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5]孙茜:《增长极理论与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

[56]曾坤生:《佩鲁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研究》,《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57]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97年第1期。

[58]黄家骅:《论非均质空间的经济分析》,《东南学术》2010年第2期。

[59]郑道文:《佩鲁的经济空间理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60]贾继峰:《在国际竞争中调整产业结构》,《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61]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62]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8~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63]何大安:《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科学》1994年第5期。

[64]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65]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66]刘永呈、胡永远:《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估计:1952~2003》,《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8期。

[67]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

[68]任若恩、刘晓生:《关于中国资本存量估计的一些问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69]宋海岩、刘淄楠、蒋萍:《改革时期中国总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1期。

[70]吴方卫:《中国农业资本存量的估计》,《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6期。

[71]盛科荣、孙威:《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3期。

[72]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73]郭淑芬、高策:《产业群与资源型区域的持续发展探析》,《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

[74]赵秀峰:《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延伸与扩展》,《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第4期。

[75]汪克夷、刘荣、初庆春、白晶:《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76]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理论探讨》2004年第6期。

[77]刘玉劲、陈凡、邢怀滨:《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8]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

[79]庞娟:《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规避与产业创新》,《城市问题》2006年第4期。

[80]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三机制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

[81]张米尔、孔令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82]钱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区域创新系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83]武春友、叶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84]吴奇修:《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求索》2005年第6期。

[85]于立、姜春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应走“循序渐转”之路》,《决策咨询通讯》2005年第5期。

[86]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87]徐建中、赵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第3期。

[88]王元月、马蒙蒙、张一平:《以技术创新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89]安树伟、张杏梅:《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资源·产业》2005年第6期。

[90]衰国强、贾涛、何吉成、王丽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及技术政策选择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第2期。

[91]伍新木、杨莹:《政府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经济评论》2004年第3期。

[92]闫丽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93]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财政政策扶持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8期。

[94]张秀生、陈慧女:《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95]刘云刚:《大庆市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0年第5期。

[96]王晓来:《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学术交流》2005年第6期。

[97]宋冬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98]张维达、王连忠:《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99]沙景华、佘延双:《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比较研究》,《中国矿业》2006年第8期。

[100]孟韬:《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定位与实践——阜新、辽源两个国家试点城市的经验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101]张秀萍、张佳佳、刘莹、李猛:《资源枯竭民族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02]牛冲槐、白建新:《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考》,《中国能源》2003年第7期。

[103]李文君、杨明川、史培军:《唐山市资源型产业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地理研究》2002年第4期。

[104]张米尔:《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

[105]叶素文、刘朝明、付茂林:《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探索》2003年第5期。

[106]戈银庆:《中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反锁定安排与接续产业的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7]唐志强、亢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8]韩静、操满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探讨——以景德镇为例》,《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3期。

[109]田苗、武友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6年第4期。

[110]刘和平:《加快萍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第5期。

[111]黄光文、胡曦:《萍乡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兼议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接续产业发展的旅游视角》,《区域经济》2009年第11期。

[112]李秀香、汪忠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建设探讨——以萍乡为例》,《资源与产业》2010年第5期。

[113]傅春、林永钦、谢莉芳:《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萍乡市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0期。

[114]陈卫民:《实现资源城市产业转型协调发展——来自江西省萍乡市的调查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115]姚睿、胡兆量:《北美澳洲工矿城镇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第1期。

[116]宋冬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117]刘玉宝:《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4期。

[118]余际从、李凤:《国外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教训》,《中国矿业》2004年第2期。

[119]李平:《从国外模式看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20]曲文轶:《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7期。

[121]黄溶冰、胡运权、冯立析:《国外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2]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123]李猛、张米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24]杨庆敏:《关于资源枯竭型产业地区振兴的研究——日本煤炭产业枯竭地区的产业振兴政策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5]宋茜:《从资源枯竭中涅槃——解析科技大开放的“萍乡现象”》,《江西日报》2010年10月4日,第2版。

[126]陈卫民:《以城市转型助推跨越发展》,《江西日报》2010年2月22日,第B3版。

[127]陈卫民:《走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转型之路》,《人民日报》2009年6月29日。

[128]弗朗索瓦·佩鲁:《略论“增长极”的概念》,载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29]宋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0]王青云:《看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2003年第8期。

[131]陈涛:《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Devarajan,Shanta,DelfinGo,Jeffrey D.Lewis,Sherman Robinson and Pekka Sinko(1997),“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ing,” in Joseph F.Francois and Kenneth A.Reinert(ed.),Applied Methods for Trade Policy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Dervis,K.,De Melo,J. and Robinson,S.(1982),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A New Approach,Oxford:Oxford Press.

[3]Hertel,Thomas W.(1997),Global Trade Analysis: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J.R.Boudeville(1966),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5]Eltis(2000),The Classical Theory and the Economics of Growth,Basingstoke:Macmillan.

[6]A.Kuklinski and R.Peterlla,eds.(1972),Growth Poles and Regional Policies,The Hague:Mouton.

[7]B.Higgins and D.J.Savoie,eds.(1988),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osfon:Unwin Hyman Ltd.

[8]Richard Eden and Michael Posner(1981),Energy Economics-Growth,Resources and Polic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Armington,P.(1969),“A Theory of Demand for Products Distinguished by Place of Production,” IMF Staff Papers,16(March),pp.159-178.

[10]Ezaki,Mitsuo(2001),“Asian Economy in Future: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Growth Perspectives,” Economic Achievement in Asia,Tokyo:Toyo-Keizai,pp.171 –196.(in Japanese).

[11]Pyatt,G.(1985),“Commodity Balances and National Accounts:A SAM Perspectiv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31(2),pp.155-169.

[12]Francois Perroux.(1950),“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s,64.

[13]Bradbury J.H.(1988),“Restructuring Asbestos Mining in Western Canada,” The Canadian Geography,32(4).

[14]Bart VersPagen.(1999),“Technology Spillovers between and over Tim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60(1).

[15]Porter.M.E.(2000),“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4(l).

[16]M.J.Farrell.(1957),“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Part3.

[17]O’ Faircheallaihg C.(1988),“Economic Bas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Northern Territory Mining Towns,” Australia,(6),pp.70-71.

[18]Bradbury J.H.(1988),“Living with Boom and Cycles:New Towns on the Resource Frontier in Canada Resource Communities,” CSIRO,Australia,pp.3-19.

[19]Randall J.E. and Ironside R.G.(1996),“Communities on the Edge:an Economic Geography of Resource-Dependent Communities in Canada,” the Canadian Geographer,40(1),pp.17-35.

[20]Houston.D.S.(1993),“Long-Distance Community:A New Approach to Mining in Australia,” Geographical Journal,(3),pp.281-290.

[21]Todd.D.(1997),“North-South Energy Resource Transfers in German and the Port Intermediary,” Applied Geography,(3),pp.45-47.

[22]Marsh B.(1987),“Continuity and Decline in the Anthracite Towns of Pennsylvani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7(3),pp.337-352.

[23]Gunning,J.W. and Keyser,M.(1993),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for Policy Analysis,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