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3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8) 图书

Report on City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2018)

SSAPID:101-2785-6220-87
ISBN:978-7-5201-2857-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实际的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以及地级市等274个城市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城市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创新竞争力蓝皮书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皮书数据库

 城市创新竞争力蓝皮书编著人员名单

 法律声明

 Abstract

 前言

 Ⅰ 理论与方法

  B.1 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意义

    (一)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内涵

    (二)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竞争力理论研究的领域

    (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内容

   二 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

    (二)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是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三)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是制定城市创新发展战略和提升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依据

    (四)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是国内外企业选择投资城市的参考指南

  B.2 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主要特征

   一 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一)创新基础竞争力

    (二)创新环境竞争力

    (三)创新投入竞争力

    (四)创新产出竞争力

    (五)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二 城市创新竞争力的主要特征

    (一)城市创新竞争力是各种创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系统性特征

    (二)城市创新竞争力是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具有相对性特征

    (三)城市创新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持续作用的过程,具有稳定性特征

    (四)城市创新竞争力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性特征

    (五)城市创新竞争力受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网络影响,具有开放性特征

  B.3 城市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一 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建立原则

    (一)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完备性和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一般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 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构建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二)系统层和要素层指标的选定

    (三)基础层指标的选定

    (四)数据来源

   三 城市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创新竞争力模型

   四 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判定方法

    (一)创新竞争力评价时段和范围的界定

     1.评价时段

     2.城市评价范围

     3.区域评价范围

    (二)指标的排位区段和优劣势的判定

  B.4 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一 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的创新点

 Ⅱ 总报告

  B.5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

    (一)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1.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排名

     2.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得分情况

    (二)城市创新竞争力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三)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梯队得分情况

    (四)城市创新竞争力得分的均衡性分析

   二 中国城市创新基础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创新基础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二)创新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三 中国城市创新环境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创新环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二)创新环境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四 中国城市创新投入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创新投入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二)创新投入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五 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创新产出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二)创新产出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六 中国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二)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七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与变化趋势

    1.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区间差异大

    2.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区域特点明显

    3.城市行政地位与创新竞争力的关系不完全匹配

    4.创新基础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和创新投入竞争力是影响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5.城市创新竞争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八 提升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1.总体把握:尊重和顺应城市创新规律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核心和灵魂

     2.认清形势:明确城市发展差异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出发点

     3.查根究底:探寻城市创新的根本动因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持续动力

     4.把握重点:抓住重点环节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突破口

     5.确定路径:明确实施对策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具体实践

    (二)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思想层面:营造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热情

     2.环境层面:改革体制机制,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3.城市层面:构筑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

     4.产业层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夯实城市创新基础

     5.企业层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要素层面:多元要素投入,推动内涵式发展

     7.载体层面:推进“三城”融合,打造智慧城市

 Ⅲ 分报告

  B.6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竞争力分析报告

   一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

    (一)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竞争力总体情况对比分析

    (二)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竞争力二级指标对比分析

   二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基础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基础竞争力总体情况对比分析

    (二)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基础竞争力三级指标对比分析

   三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环境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环境竞争力总体情况对比分析

    (二)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环境竞争力三级指标对比分析

   四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投入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投入竞争力总体情况对比分析

    (二)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投入竞争力三级指标对比分析

   五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产出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产出竞争力总体情况对比分析

    (二)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产出竞争力三级指标对比分析

   六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总体情况对比分析

    (二)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产出竞争力三级指标对比分析

   七 中国直辖市城市创新竞争力主要特征分析

    (一)发展不平衡,差距较为明显

    (二)总量指标整体较强,比重指标与增速指标实力一般

    (三)创新投入指标较好,创新产出指标领先优势不明显

    (四)直辖市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指标整体领先

  B.7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竞争力分析报告

   一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

   二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基础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三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环境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四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投入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五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产出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六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七 中国副省级城市创新竞争力主要特征分析

    (一)副省级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标排名都比较靠前

    (二)副省级城市创新竞争力区域差别比较明显

    (三)创新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B.8 中国区域城市创新竞争力分析报告

   一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得分分析

   二 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创新竞争力分析

    (一)东部地区城市创新竞争力比较分析

    (二)中部地区城市创新竞争力比较分析

    (三)西部地区城市创新竞争力比较分析

    (四)东北地区城市创新竞争力比较分析

   三 中国区域城市创新竞争力主要特征分析

   四 中国区域城市创新竞争力提升的思路建议

    (一)东部地区:在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创新产出竞争力的提升

    (二)中部地区:在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创新基础竞争力的提升

    (三)西部地区:在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创新投入竞争力的提升

    (四)东北地区:在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创新环境竞争力和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提升

 Ⅳ 附录

  B.9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各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文前辅文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摘要

 基本子库

城市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伟大的创新成果,在时间维度上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在空间维度上吸引着资源要素的聚集。作为区域构成的基本单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主体,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载体。从古老的城邦到现代化的都市,从规模扩张、机械治理到创新驱动、智慧引领,城市的转型与蜕变是人类永无止境创新探索的智慧呈现,孕育着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潜能,为区域竞争力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于城市未来发展而言,最具价值的不是资源的获取,而是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新兴经济体中心城市开始打破固有全球城市格局,进入最具竞争力城市行列。城市创新正不断改变着城市发展的模式,书写着人类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围绕城市创新开展竞争使区域创新网络各个节点更加活跃,互动性增强,也是创新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指向。本书以中国27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2015年各个城市的创新竞争力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和内在动因,从而为推动各城市提升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全书主要内容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与方法,全面阐述城市创新竞争力研究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并根据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特点构建了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城市创新竞争力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2015年中国274个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揭示各城市创新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各城市加快提升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依据。第三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区域城市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为各城市提升创新竞争力提供实证依据。附录部分为274个城市创新竞争力各级指标的评价分值和排名情况,以备读者查询。

陈博:《公共文化政策指向与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以宁波经验为例的分析思考》,《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年第6期。

杜娟、霍佳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第6期。

樊向前、范从来:《城市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和评估体系研究——基于金融地理学的信息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韩丽、吕拉昌、韦乐章、任远:《广东城市创新空间体系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12期。

黃天航、刘红煦、曾明彬:《我国三大城市群科技要素分布与科技竞争力比较》,《科研管理》2017年第S1期。

黄志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李环:《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4期。

李建平等:《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建平等:《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李建平等:《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李健、屠启宇:《全球创新网络视角下的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地理格局》,《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李琳、韩宝龙、李祖辉、张双武:《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基于长沙与东部主要城市的比较分析》,《经济地理》2011年第2期。

李平、曾国屏:《伦敦“隐性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2期。

李权:《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信息化建设》2015年第5期。

李树启:《基于区域合作的长三角城市创新体系》,《科学发展》2013年第6期。

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管理世界》2007年第12期。

刘嗣明、徐敏:《集聚效应下的城市创新系统探析——以武汉市为例》,《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那小红:《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经济师》2007年第2期。

倪鹏飞、白晶、杨旭:《城市创新系统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全球436个城市数据的结构化方程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2期。

隋映辉:《城市创新:山东半岛“城市创新圈”及其构建》,《山东经济》2004年第5期。

隋映辉:《城市创新圈:战略构建及其思路》,《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第10期。

孙红兵、向刚:《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3期。

陶雪飞:《城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10期。

汪点点:《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以安徽省16地级市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16期。

王宏:《构建城市创新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7期。

王永锋、高建华、张智先:《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9期。

温婷林静、蔡建明等:《城市舒适性: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新视角及实证研判》,《地理研究》2016年第2期。

吴爱东、李奕男:《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空间与路径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第2期。

谢柯凌:《内陆中小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设计综述》,《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谢玲、顾新、肖进:《四川省创新型城市竞争力集成评价及结构解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年第4期。

徐小钦、贺双瑜:《通过城市创新提升成渝都市经济圈城市的竞争力》,《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许光建、吴岩:《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探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管理现代化》2016年第4期。

许树辉、王利华:《城市创新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广东韶关制造业的实证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叶南客、黄南:《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及其未来方略》,《改革》2017年第3期。

张洁、刘科伟、刘红光:《我国主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11期。

张永凯、薛波:《上海与深圳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差异及创新模式比较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11期。

张仲梁、邢景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内涵和测度问题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9期。

章杰宽:《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与应用》,《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赵红军、尹伯成:《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新发展》,《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赵新力等:《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周青、刘志高、朱华友等:《创新系统理论演进及其理论体系关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第2期。

邹宁、张克俊、孙守迁、徐江:《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