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前辅文
报告作者
1 产业篇:DT化进程持续展开
(一)从IT到DT的历史变迁
(二)DT技术群落: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核心
(三)DT产业进行时
(四)各产业的DT化进程
2 范式篇:DT时代的“技术-经济”范式
(一)DT改变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
1.微观内核层面: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2.中观层面:DT将在产业层面上大有作为。
3.在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上,DT的巨大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
(二)一整套范式的转移与升级
(三)DT作用于商业变革的机制
1.云计算促进了数据之间的联通
2.(大)数据是直接赋能于商业创新的核心触媒。
3.(大)数据的分享/交换,驱动着商业运作逻辑转向网状协同。
(四)DT推动“社会分工/协作”跃上全新高度
1.云计算+大数据,推动社会分工全面深化。
2.“平台”是DT时代“分工/协作”的主要载体。
(1)全球性的巨型平台开始出现,平台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现象、组织现象、社会现象。
(2)大平台+小前端的结构,正在成为DT时代越来越多商业组织的“原型结构”。
(3)变革逻辑:用户需求倒逼组织平台化、个人专家化与柔性化。
3 模式篇:DT再造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
(一)20世纪70年代: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1.20世纪70年代实体经济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20世纪70年代金融领域的衍生品交易开始持续放大。
3.20世纪70年代在物质、能量、信息三个领域都出现了标志性事件。
(二)今日从何而来:福特制—大规模定制—C2B
(三)C2B:DT时代的商业模式
1.C2B模式的基石与机制。
(1)借助DT应用,实现个性化营销。
(2)DT时代的个性化需求,以脉冲效应持续倒逼生产柔性化。
(3)倒逼供应链的社会化。
2.C2B模式的特征。
(四)云端制:DT时代的组织模式
1.起点:思考维度与核心变量。
2.原则与隐喻:生命化与网络化。
3.组织结构:云端制下的网状运行。
(1)外显结构:云端制(大平台+小前端)成为DT时代组织的“原型”结构。
(2)内在结构:网状化运行。
4.组织过程:自组织化。
5.组织边界:开放化。
6.组织规模:小微化。
4 文化篇:DT时代的文化景观
(一)后喻文化:世代交替、年轻人主导
(二)普遍准则:“利他主义”
(三)价值取向:开放、分享、透明、责任
(四)社会景观:个人获得极大自由度和自主权
5 展望:DT开启信息文明的大历史
(一)历史:工业时代的艰难演变
(二)今天:DT技术激活生产力
(三)展望:黄金年代即将到来
“橙皮书”——在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
阿里研究院
“橙皮书”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