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4

社会经济人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图书

Social Economic Ma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s

SSAPID:101-2778-7875-96
ISBN:978-7-5201-096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如何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关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作者认为目前还缺乏从传统经济学理论基础入手而建立的超越传统经济学又包含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因为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才能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顺利地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转变。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思路,并提出“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经济学系列
作 者: 胡石清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人类发展与经济学理论创新

  第一节 人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

  第二节 人类发展的困境

   一 工业经济模式的基础

   二 工业经济模式的危机

    1.地球资源的匮乏

    2.生态环境的污染

    3.全球气候变暖

    4.人类精神的物质化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需求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二 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3.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

    5.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1.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

    2.当代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提出

    3.目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结构及创新

   一 本书的结构

   二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自利理性、社会理性与社会经济人

  第一节 “理性经济人假设”综述

   一 “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提出和兴起

    1.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2.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二 “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发展

    1.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经济人假说”

    2.新古典厂商理论对“经济人假说”的修正

    3.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人”

    4.公共选择学派的“政治经济人”

    5.信息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说”的修正

    6.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说”的修正

   三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

   四 理性经济人的实质和实践

   五 我国对理性经济人概念的研究

    1.利他是利己的结果,坚持理性经济人的一元假设

    2.利他与利己是人的不同动机,提出经济人的二元假设

    3.从“经济人”到“社会人”,抛弃“经济人假设”

   六 “理性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规范的矛盾

  第二节 利他主义经济学研究

   一 利他性概念的辨析

   二 利他主义的类型

    1.亲缘利他

    2.互惠利他

    3.纯粹利他

    4.强互惠利他

   三 利他主义的行为动机

   四 利他主义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利他行为的层次性问题

    2.选择机制上的基因决定论倾向

   五 关于利他主义层次性的实验研究

    1.利他主义层次性问题

    2.扩展的信任博弈实验

    3.利他主义的层次性说明

   六 利他行为选择机制的综合解释

    1.基因选择行为

    2.个体选择行为

    3.群体选择行为

   七 从利他性研究到社会理性的研究

  第三节 “社会经济人假设”的构建

   一 个体理性的二元性及其基础

   二 二元理性模型的分析基础

  第四节 “社会经济人假设”的分析范式

   一 信任的博弈分析——基于“社会经济人”假设

    1.信任的本质

    2.几个信任问题的博弈分析

    3.关于信任的结论

   二 囚徒困境模型——基于“社会经济人”分析范式

    1.基于二元理性的囚徒困境模型的一次博弈分析

    2.对囚徒困境模型长期演化博弈的分析

    3.Axelrod实验的解释

   三 基于“社会经济人”的社会机制演化分析

    1.仿真框架

    2.仿真实验

    3.仿真结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经济人与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 外部性的分类

   一 外部性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模糊性

    1.外部性概念内涵的模糊性

    2.外部性概念外延的模糊性

   二 系统的边界与外部性的分类

    1.三类外部性的划分

    2.简单外部性与复杂外部性

  第二节 外部性的本质与外部性系数

   一 外部性的实质含义

   二 外部性系数

  第三节 外部性的解决

   一 科斯定理

   二 简单外部性的解决

   三 社会经济人与复杂外部性的解决

    1.Dixit-Olson模型

    2.复杂外部性的解决

   四 外部性的解决思路

 第四章 社会经济人与社会资本及社团组织

  第一节 资本的本质及社会资本的作用

   一 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多种观点

   二 资本的本质及其层次性

    1.资本的本质特征

    2.资本的层次性

   三 社会资本的形成及其作用

    1.社会资本的形成

    2.社会资本的本质

    3.社会资本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一 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转向

    1.社会资本的社会学方向

    2.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转向

   二 不相容的社会资本与新古典经济学假设

    1.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

    2.社会资本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矛盾

  第三节 社会经济人与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诠释

   一 社会经济人与弱嵌入理论

   二 社会资本的理性基础

   三 对社会资本的新的经济学诠释

  第四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一 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表现

    2.市场失灵的原因

   二 政府失灵

    1.政府失灵的概念及表现

    2.政府失灵的原因

  第五节 社团组织及其作用

   一 社团组织

    1.社团组织的概念

    2.社团组织的基础

    3.社团组织的作用

   二 志愿失灵

    1.慈善的供给不足

    2.慈善的特殊主义

    3.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

    4.慈善的业余主义

   三 社团与市场、政府的关系

   四 社团组织的发展

   五 社会经济人与社团组织

 第五章 社会经济人与自然资源利用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替代性与互补性

   一 资源互补性的提出

   二 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1.新的资源观及资源概念

    2.资源的类别

   三 替代性与互补性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划分:元资源与用资源

   一 自然资源的两个层次

   二 元资源的分类

    1.基质性元资源

    2.淡水元资源

    3.生物性元资源

    4.能量元资源

    5.土壤元资源

   三 元资源的互补性与用资源的替代性关系

   四 自然元资源运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经济人与代内公平

  第一节 当前代内公平的失衡

   一 代内公平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 代内公平的现状

   三 代内公平失衡的根本原因

    1.过度竞争导致代内公平失衡

    2.深度合作是解决代内公平问题的必然途径

  第二节 代内公平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

   一 代内公平与生态系统服务

   二 生态服务的价值分析

   三 自然资源的解决机制

   四 解决代内公平问题的思路

  第三节 关于代内公平的结论

 第七章 社会经济人与代际公平

  第一节 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一 代际公平的提出

    1.后代人资源的耗竭

    2.后代人资源质量的下降

   二 解决代际公平问题的原则及方法

    1.解决代际公平的原则

    2.解决代际公平问题的方法:从过度使用到适量利用

  第二节 基于“社会经济人假设”的代际公平分析

  第三节 代际公平模型

   一 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代际公平模型

   二 基于“社会经济人假设”的代际公平模型

  第四节 关于代际公平的结论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经济研究需要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及逻辑主线

   一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二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逻辑主线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编辑委员会

如何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关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作者认为目前还缺乏从传统经济学理论基础入手而建立的超越传统经济学又包含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因为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才能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顺利地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转变。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思路,并提出“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边燕杰:《关系社会性及其学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陈国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机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

陈静生:《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1。

陈抗:《掉在地上的钞票为什么没人捡——兼论“反公共地悲剧”》,《百姓》2003年第10期。

陈小安、高丽亚:《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经济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6期。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程红:《我国绿色消费的特点和构成》,《消费经济》2001年第4期。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读书》2001年第11期。

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戴星翼等:《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科学出版社,2005。

方福前:《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高辉清:《效率与代际公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高鸿桢:《实验经济学导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郝身永、涂一峰:《利他主义行为与“经济人”范式》,《经济学研究》2007年第7期。

韩庆利、王军:《关于循环经济3R原则优先顺序的理论探讨》,《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第2期。

何怀远:《人的社会性是幸福的前提》,《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黄乾:《论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南方人口》2001年第2期。

黄少安、韦倩:《利他经济学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4期。

黄渝祥、张庆洪:《现代应用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胡石清、乌家培:《从利他性到社会理性》,《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6期。

胡石清、乌家培:《关于信任的博弈分析》,《当代财经》2009年第3期。

胡石清:《宽容的博弈分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胡石清、乌家培:《外部性的本质与分类》,《当代财经》2011年第10期。

胡石清、乌家培:《个体二元理性假设的博弈模型与仿真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胡石清、乌家培:《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社会资本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第3期。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贾放:《报应——人与自然的失衡》,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金俐:《市场失灵:传统分析与现代解释》,《上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贾华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知识出版社,1996。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的信任结构与特征》,《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梁义成、李树茁:《中国农村可持续生计和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林南:《社会资本:争鸣的范式和实证的检验》,《香港社会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廖卫东:《生态领域产权市场制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刘广发:《现代生命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

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原则和理论视野》,《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刘笑平、雷安定:《论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罗卫东:《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转引自汪丁丁等主编《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马传栋:《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文史哲》2002年第2期。

马光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

马姗伊、王辉:《经济学中的利己与利他》,《税务与经济》2007年第5期。

牛文元:《2015世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科学出版社,2015。

潘天群:《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经济学家》2003第4卷第4期。

潘家华:《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庞素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16。

彭茹静:《利他主义行为的理论发展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朴根明等:《论外部性的复杂性——兼论科斯外部性理论的偏颇》,《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齐良书:《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经济评论》2006年第3期。

任保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述评》,《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4年第5期。

阮青松、黄向晖:《西方公平偏好理论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6期。

苏海燕、曾华锋:《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经济人范式的演进》,《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孙立平:《1990年以来社会分层的三大趋势——答友人问》,《天涯》2004年第2期。

孙剑平:《经济学:从浪漫到科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陶短房、傅涞:《“没有石油世界将会怎样”》,《环球时报》2009年10月19日。

田晓强:《不泯的科学统一追求——评E.O.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思想》,《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王冰、杨虎涛:《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王覃刚、冀红梅:《利他行为、社会资本与制度演化》,《财贸研究》2006年第5期。

王如松:《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气象出版社,2004。

王忠民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学反思》,《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可续版)2002年第8期。

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汪丁丁等:《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王振中:《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吴士余:《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夏纪军、张来武、雷明:《利他、互利与信任》,《经济科学》2003年第4期。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谢思全、陆冰然:《个体社会资本与社会偏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宣慧玉、张发:《复杂系统仿真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杨成湘、赵建军:《可持续发展中代内公平的必要性和稀有性》,《理论研究》2008年第8期。

杨春学:《经济学与利他主义》,转引自杨春学、李实主编《近代经济学之演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杨光飞:《“关系资本”升格的合法性质疑》,《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杨光飞:《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诠释:限度及反思》,《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俞海山、周亚越:《消费外部性:一项探索性的系统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张嫚:《寻求制度创新、实现经济与环保共生》,《生态经济学》2001年第9期。

张良桥、冯从文:《理性与有限理性:论经典博弈理论与进化博弈理论之关系》,《世界经济》2001年第8期。

张维迎、柯荣柱:《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重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科学出版社,2015。

钟茂初:《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钟茂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述——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经济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钟茂初、史亚东、孔元:《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子琦:《2%的人占有全球一半财富,世界贫富不均严重》,金羊网-新快报,2006年12月8日。

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

周鹂:《环保NGO新定位与权利义务重塑》,《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基地会议论文集》,2004。

〔美〕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美〕阿马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美〕艾克斯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美〕艾克斯罗德:《合作的复杂性》,梁捷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美〕E.奥斯特罗姆:《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概念》,转引自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美〕E.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决策》,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爱蒂丝·布朗·魏伊丝:《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汪劲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

〔德〕巴特姆斯:《数量生态经济学》,齐建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谢旭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美〕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美〕戴利、〔美〕弗雷:《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徐忠民等译,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对社会财富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

〔美〕格雷琴·G.戴利、〔美〕凯瑟琳·埃利森:《新生态经济:使环境保护有利可图》,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美〕赫伯特·西蒙:《西蒙选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美〕拉姆斯登等:《普罗米修斯之火》,李昆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美〕罗伯特·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美〕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迈尔:《生物学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英〕蒙德尔:《经济学解说》,胡代光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英〕芒纳星河:《是发展更可持续》,邹文博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

〔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6。

〔苏格兰〕亚当·斯密:《国富论》,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Andreoni,J.,Levinson A. The simple analy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0(92).

Arrow,K.,Bolin,B.,Costanza,R.,Economic Growth Capacity and the Environment Science,1995.

Axelrod Robert and William D.Hamilton.,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Science,211,1981:1390-1396.

Berg Joyee,John Dickhaut,and Kevin McCabe.,1985,Trust,Reciprocity and Social History.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0(2001):122-142.

Bolton,Gary E.,Ockenfels,Axel.,A theory of equity,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 (100):166-193.

Bowles,S.,H.Gintis,2004,The Evolution of Strong Reciprocity、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65:17-28.

Bowles,S. and Gintis,H.,2002,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Economic Journal,Vol.112(2002):419-436.

Brown,L.R.,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al,New York :W. W. Norton,1981.

Charness,G.,M.Rabin,Understanding Social Preference with Simple Test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2002(91):151-172.

Croson,R. and N.Buchan,Gender and Culture: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Trust Gam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9,1999,386-391.

Coleman,J.,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95-120.

Collard,D. A.,Altruism and Economics,Martin Roberson,1987.

Daly,H.E.,Oper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nvesting and Natural Capital,Nature,1997(86),253-260.

Daly,H.E.,Beyond Growth,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oston:Beacon Press,1996.

Daly,H.E.,Steady-State Economics,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1.

Deserpa,A.C.,Pigou and Coase in Perspective,Journal of Economics,1993,25.

DeQuervain,D.J-F et al.,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2004,305:1254-1258.

Earle,T. and G.T.Cvetkovich,Social Trust:Toward a Cosmopolitan Sociery,New York:Praeger,1995.

Fershtman,C. and U.Gneezy,Discrimination in a Segmented Society:An Experimental Approac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6,2001,351-377.

Gintis,H.,Strong Reciprocity and Human Sociality.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00,206:169-179.

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1,1985.

Ian Stewart.,Life’s Other Secret:The New Mathematics of the Living World.Brockman Inc.,1998.

IUCN: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Lining,IUCN Gland Switzerland,1991.

John Tierney,1990,Betting the Planet,New York Times,December 2.

Lin,Nan,Cook,K.,Burt,R. S.,2001,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N.Y.:Aldine 2 de Gruyter.

Luhman,N.,1979,Trust and Power,New York:John Wiley.

Pearce,D.W.,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Background Paper,World Bank,1992.

Rawls,John E.,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Ronald Burt,Structural Holesversus Network Closureas Social Capital.In Internet,May,2000.

Salamon,L. M.,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Forms of Government Action,Public Policy,1981,293:255-275.

Simon,H.A.,A Mechanism for Social Selection and Successful Altruism.

Science,Vol. 250 (1990). 1665-16681.

Steger T.M.,Productive Consumption,the inter-temporal Consumption Trade-off and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2002,26 (3) :1053-1068.

Woolcockm,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Theory and Society,1998,27:151-208.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Our Common Futu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