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63

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2021)图书

Analysis and Forecast on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Gansu (2021)

SSAPID:101-2778-5681-57
ISBN:978-7-5201-7650-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甘肃文化发展指标体系与地区指数的建构,对近年来甘肃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新发展、新动向进行了论述;对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了专题追踪;对当下甘肃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田野调查;同时还以“大事记”的形式对本年度甘肃文化领域发生的大事进行梳理,为甘肃文化发展留下历史记录。参与本书各专题撰写的专家学者,通过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2019~2020年度甘肃文化发展的现状、亮点、问题等内容,发表了真知灼见。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甘肃蓝皮书
作 者: 马廷旭 戚晓萍
编 辑:宋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摘要

 总序

 皮书

 基本子库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2021)》编辑委员会

 Ⅰ 总报告

  B.1 2020~2021年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

   一 基于指数的甘肃文化发展趋势

    (一)甘肃文化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二)甘肃各地文化发展差距有所拉大

    (三)甘肃在西北五省区中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二 甘肃文旅领域重大工作有序开展

    (一)编制“两长”文化公园建设规划

    (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甘肃文旅IP

    (三)民间艺术扛起抗击疫情的思想宣传大旗

    (四)多措并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保护

   三 民众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一)黄河流域特色传统文化在民间鲜活传承

    (二)乡村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四 放眼未来,甘肃文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其应对策略

    (一)内在基础薄弱,突围西北最末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甘肃文化发展的应对之策

 Ⅱ 指数篇

  B.2 甘肃省文化发展指数报告(2020)

   一 甘肃省文化发展指标体系

    (一)甘肃省文化发展指数内涵与构成要素

    (二)甘肃省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 2015~201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动态水平评估

    (一)2015~201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动态水平评估结果

    (二)2015~201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动态水平评估分析

     1.文化发展综合指数逐年上升,文化发展总体趋势稳步向上

     2.文化资源聚集度指数波动上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活用成效显著

     3.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稳中求进,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4.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指数稳步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5.文化思想伦理导向力指数快速大幅上升,有效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思想道德建设

     6.文化创新能力指数低位波动,文化创新投入初步扭转颓势

   三 201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相对水平评估(西北五省区)

    (一)甘肃省文化发展相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201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相对水平(西北五省区)评估结果

    (三)甘肃省文化发展相对水平(西北五省区)分析

   四 甘肃省文化发展地区指数评估

    (一)甘肃省文化发展地区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二)甘肃省文化发展地区指数评估分析

    (三)甘肃省地区文化发展优势要素评估

 Ⅲ 专题篇

  B.3 甘肃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举措研究

   一 甘肃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运行的现状及成效

    (一)甘肃省初步规划“338”的总体布局

    (二)文物保护利用效果显著

     1.甘肃省长城保护工作情况

     2.甘肃省文物法制和管理体系持续完善

     3.甘肃加大展示宣传力度,让文物“活起来”

    (三)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

     1.形成旅游整体联动的空间格局——以会宁县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例

     2.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培育——以临洮县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例

   二 甘肃推动国家长城、长征国家公园建设不足之处分析

    (一)以粗放型为主,缺乏深度挖掘

    (二)文物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有影响力的创意

    (四)旅游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品牌效应不足

    (五)对外宣传展示力度不足

    (六)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低、联动少

   三 甘肃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长城、长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体系

     1.加强政策保障

     2.对前期调研、论证、规划和评估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3.加强长征文物整体保护

     4.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5.加大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宣传力度

    (二)推进学术研究工程,活态传承长城、长征精神和文化

    (三)构建以长城文化、长征文化为重点的旅游大廊道发展新格局

     1.强化品牌效应,促进文旅融合

     2.升华线路整合,加强联动效益

     3.利用节会凸显文旅产业带动效应

     4.制定正确营销策略,加强文旅资源优势宣传

    (四)延伸产业链,开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

    (五)国家文化公园:建立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形态

     1.通过国家文化公园,把甘肃长城、长征文化整合起来,使其具有统一性、规范性、系统性,同时又不失其鲜活的个性与独特的文化价值

     2.发挥国家文化公园的多重效益和综合功能,确立分类、分级、分期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项目,将其纳入甘肃文化的大视野中,提升长城、长征的品牌效应

     3.甘肃国家文化公园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光大文化传统的作用,成为文化认知、传承、教育的载体、平台和阵地

  B.4 甘肃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IP”驱动研究

   一 甘肃省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IP”驱动的现状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基础分析

     1.区位要素分析

     2.文化资源分析

     3.社会政策分析

    (二)甘肃省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IP”现状

     1.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IP

     2.嘉峪关大景区IP

     3.南梁红色旅游IP

     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IP

     5.太昊伏羲祭典IP

     6.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IP

     7.兰州黄河风情线IP

   二 甘肃省文化“IP”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薄弱,政策体系须跟进完善健全

    (二)创新活力不足,衍生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三)市场主体不明确,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四)技术革新不够,衍生变现体系亟待完善

   三 甘肃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IP”的创新途径

    (一)深掘文化资源潜力,实现创意性转化

    (二)发挥市场配置作用,推动产品衍生发展

    (三)运用新型信息技术,塑造特色品牌

    (四)拓展产业发展途径,构建多元营产销体系

    (五)选优配强人才队伍,提质增效促发展

  B.5 甘肃乡土文化短视频传播研究

   一 乡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一)“乡土文化短视频”宣传和报道“三农”问题

    (二)“乡土文化短视频”关注农民现实生存状态

    (三)“乡土文化短视频”树立新时代农民的典型形象

    (四)“乡土文化短视频”对惠农政策的宣传深入到位

    (五)“乡土文化短视频”贴近生活,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

   二 甘肃民众的乡土文化短视频传播题材

    (一)农产品、土特产品网络销售短视频

    (二)农村非遗文化展示短视频

    (三)农村生产、生活交流短视频

    (四)农村知识学习和政策宣传短视频

   三 甘肃乡土文化短视频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主客观因素限制,网络直播带货销售发展有限

    (二)短视频发展无定位、无规划,影响了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新媒体法规不健全,为“黄赌毒”及低俗视频的传播滋生了土壤

    (四)传播和创作能力不强,亟须对短视频热衷群体进行培训

   四 促进甘肃民众“乡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电商直播销售培训,尤其是直播电商新业态的技能培训

    (二)完善短视频新媒体传播政策法规,厘清发展思路,制订长远规划

    (三)发掘乡土文化短视频的宣传价值,促进新媒体渠道融合发展

    (四)提升视频传播者个体素质与品位,培育视频媒体传播新风尚

  B.6 乡贤文化的传承创新在甘肃乡村治理实践中的作用研究

   一 本研究的背景概述

   二 乡贤文化的传承创新在甘肃乡村治理实践中的作用

    (一)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库

    (二)为乡村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为乡村社会公序良俗和文明风尚的形成打基础、供保障

    (四)弘文励教,助推乡村文教事业发展

    (五)传承创新乡贤文化,延续乡土文明

    (六)以己之长,凝心聚力,助力乡村脱贫和乡民发家致富

    (七)爱心慈善,为乡村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三 典型个案:样板乡村——李岭村

   四 分析与总结

    (一)该理念方式与中央精神完全吻合

    (二)一种富有特色的传承创新

    (三)成效日益突显

    (四)各地情况有别

    (五)还有不小的拓展及利用空间

   五 对策建议

    (一)广泛宣传,大力弘扬,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党政重视,统筹规划,做好相关顶层设计

    (三)挖掘资源,提升能力,为乡村治理提供资源和智库保障

    (四)创设载体,广搭平台,积极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五)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B.7 甘肃在抗疫中的民间艺术创作研究

   一 甘肃民间艺术

   二 甘肃在抗击COVID-19中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与主题内容

    (一)甘肃在抗击COVID-19中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

     1.说唱曲艺、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类

     2.剪刻类与塑作类

     3.编织类与民间绘画类

    (二)甘肃在抗击COVID-19中的民间艺术主题内容

     1.讴歌白衣战士的无私无畏精神,展现抗“疫”一线英雄们顽强拼搏的精神

     2.承载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念,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必将战胜“疫情”的斗志

     3.切实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三 甘肃支持抗击COVID-19中民间艺术创作的措施

    (一)提前发放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助力抗疫

    (二)启动甘肃文艺界战“疫”主题作品展播活动

    (三)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倡议创作“以艺战疫”的作品

    (四)甘肃各地区对相关战疫、抗疫民间艺术创作的推介与传播

   四 民间艺术创作在甘肃抗击COVID-19中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甘肃人民的民族归属感

    (二)传递人文关怀

    (三)助力正面宣传

    (四)增添审美快乐

   五 甘肃民间艺术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鼓励民间艺人继续传承、弘扬工匠精神

    (二)利用互联网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

    (三)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强扶持、引导

 Ⅳ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篇

  B.8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科学内涵

   二 甘肃非遗数字化保护现状

    (一)积极推进数据库开发和非遗大数据平台建设

    (二)微信公众号不同层面展示了非遗资源

    (三)不断推进非遗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四)积极培养非遗数字化人才

   三 甘肃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问题

    (一)非遗数字化保护形式不够多样

    (二)非遗数字化保护资金和人才不足

    (三)缺乏新技术及先进设备的投入利用

    (四)地区建设不平衡,宣传推广意识不强

   四 对策建议

    (一)充分借力国家扶持政策

    (二)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有效机制建设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非遗数字化分类体系

    (四)整合非遗数据,建设好非遗数据库

    (五)构建甘肃非遗数字化博物馆

    (六)及时应用数字化新技术保护非遗

    (七)多元化投入保障数字化保护经费充足

    (八)着力培养信息高级人才和专业团队

  B.9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业教育研究

   一 职业院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非遗教育是新时期赋予职业院校的使命

    (二)开展非遗教育是培养新型文化人才的必要途径

   二 甘肃职业学院开展非遗传承现状

    (一)专业课程传承

     1.专业设置

     2.课程设置

     3.开设工作室

    (二)师资队伍建设

     1.聘请非遗传承人

     2.增强师资力量

    (三)实训基地建设

     1.校企合作

     2.活态传承

   三 甘肃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衔接性较弱

    (二)非遗专业招生困难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四)校企合作存在不足

    (五)条件保障不到位

   四 甘肃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传承方式的机制设置

     1.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机制

     2.推行奖励激励机制

     3.健全管理机制

    (二)传承过程中的条件保障

     1.政策保障

     2.技术支持

     3.建设实训基地

    (三)建构非遗文化在职业院校的传承方式

     1.打造双师结合的非遗传承师资队伍

     2.构建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课程体系

     3.发掘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

   结语

  B.10 黄河甘肃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

   一 黄河甘肃段非遗生产性保护现状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及原则

    (二)黄河甘肃段非遗生产性保护概述

     1.黄河甘肃段非遗保护情况

     2.黄河甘肃段非遗生产性保护情况

   二 黄河甘肃段非遗生产性保护一般理论与实践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一般理论分析与实践借鉴

    (二)黄河甘肃段非遗生产性保护理论依据

    (三)黄河甘肃段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依据

   三 黄河甘肃段非遗生产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整体保护不够

    (二)技术创新困难

    (三)传承机制不健全

    (四)产品市场狭小

    (五)效益有待提升

   四 黄河甘肃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对策建议

    (一)规范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

    (二)建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三)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四)促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提质增效

    (五)强化非遗文化创意产品黄河元素

    (六)扩大非遗产品消费市场

    (七)加大非遗研培力度

    (八)推动非遗生产产品“走出去”

  B.11 河西走廊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一 河西走廊地区民俗类非遗的传承现状

    (一)民俗类非遗的界定

    (二)民俗类非遗的特征与价值

    (三)河西走廊民俗类非遗的现状特征*

     1.婚礼习俗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2.传统民俗与现代体育的结合

     3.文化传承与审美艺术的结合

     4.活态传承与文化旅游的融合

   二 河西走廊地区民俗类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基础保障力度还需持续加大

     2.民众组织的作用有待发挥

    (二)民众参与度有待提升

     1.民众参与途径有待畅通

     2.民众参与制度有待健全

    (三)非遗传承人亟待培养

     1.民众的文化归属感有待提升

     2.传承人及传习模式有待延展

     3.民俗的特性决定其保护难度较大

    (四)数字化保护传承体系有待建立

   三 河西走廊地区民俗类非遗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树立多元的、科学的民俗文化观

     2.完善民俗类非遗文化空间的维护和建设

     3.强化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民俗功能

     4.推动优秀民俗文化融入现代文明

    (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畅通民众参与通道

     1.加大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

     2.完善民众参与的社会组织

     3.完善民众参与民俗类非遗保护的制度建设

     4.拓展民众参与度和文化认同

    (三)提升民俗项目存续力,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

     1.重视非遗项目的存续和推广

     2.完善非遗传承人机制

     3.搭建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态网络

    (四)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促进非遗项目组团发展

     1.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

     2.促进体验式旅游开发

     3.促进非遗项目组团发展

     4.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五)运用现代科技,构建多元化数字保护传承体系

     1.推动非遗数字化整理和知识可视化表达

     2.创建虚拟与实体传播的交互平台

     3.重塑科技和创意融合的民俗文化

 Ⅴ 田野调查篇

  B.12 古琴文化在天水民众生活中的传承与弘扬

   一 天水古琴文化发展概述

    (一)天水古琴文化基本说明

     1.古琴文化概述

     2.古琴文化与天水民众生活

     3.古琴文化对塑造天水文化品牌的价值

    (二)调研情况说明

     1.调研采样说明

     2.调研目标说明

   二 天水古琴文化的基础构成

    (一)天水古琴文化的传播构成

     1.历史性特征的群众自发传播

     2.节会活动传播

     3.国内琴文化学术交流传播

    (二)天水琴文化的民众构成

     1.天水古琴文化的传承群体

     2.热爱古琴文化的学习群体

     3.欣赏古琴文化的民众群体

     4.培养下一代的家长群体

    (三)天水古琴文化产业构成

     1.天水古琴制作特色

     2.天水古琴产业营销

   三 古琴文化在天水民众生活中传承与弘扬的文化动力

    (一)古琴文化与天水基础文化动力

    (二)古琴文化与天水民俗节庆文化动力

    (三)天水琴文化是甘肃省整体文化发展动力

   四 天水古琴文化发展的推动方式

    (一)民众基础与文化推动

    (二)活态文化与静态展示融合

    (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五 天水古琴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天水古琴文化发展推动不足,发展缓慢

    (二)天水古琴文化产业的多业态融合尚不清晰,缺乏规划

    (三)天水古琴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方式依然模糊

   六 对策建议

    (一)黄河渭水、古韵新声,加强培育天水“精深文化”

    (二)广泛交流、布局谋篇,探索天水古琴文化及其产业的高地潜能

    (三)双璧合一、文化聚合,打造天水文旅融合的“代表作”

  B.13 骆驼客文化在民勤民众生活中的传承与弘扬

   一 骆驼客及其人文内涵

    (一)骆驼客

    (二)骆驼客文化的人文内涵

    (三)民勤骆驼客文化的实质

     1.厚重的丝路民俗

     2.民勤骆驼客精神

   二 骆驼客文化在民勤民众生活中传承的历史脉络

    (一)民勤民众饲育骆驼的习俗传统

    (二)军旅与商旅中的民勤骆驼客群体

    (三)骆驼客的节庆与祭祀

   三 骆驼客文化在民勤民众生活中的传承发展现状

    (一)民勤骆驼客的驯养技艺传承

    (二)民勤骆驼客的口头传统传承

    (三)骆驼产业在民勤的传承发展

    (四)政府对民勤骆驼客的抢救性传承

    (五)民勤骆驼客文化的当代传播传承

   四 民勤骆驼客文化在传承与弘扬中存在的问题

    (一)骆驼客文化在传承与弘扬中存在的问题

     1.骆驼客文化挖掘不够深入

     2.缺乏对骆驼客文化科学通俗化的阐释

     3.赋予骆驼客文化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方面运用不足

     4.骆驼客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5.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

    (二)问题分析

     1.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与文化的变迁

     2.传承主体保护意识的欠缺

     3.“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功能弱化

     4.一些民勤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及社区未能发挥有效作用

   五 进一步发展弘扬民勤骆驼客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构建大骆驼文化体系

    (二)构建“大骆驼”文化产业区

     1.发展骆驼养殖业,延伸产业链条

     2.打造以骆驼客风情和沙漠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之地

     3.以“骆驼客”文化为创作元素,打造沙漠文创类产品

    (三)建设以骆驼客文化为内驱动力的美丽新民勤

  B.14 耕读文化在通渭民众生活中的传承与弘扬

   一 通渭耕读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现状

    (一)书法和绘画传承与弘扬的现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耕读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现状

   二 耕读文化在通渭民众生活中传承和弘扬面临的困难

    (一)缺乏专业人才

    (二)缺乏传承和弘扬耕读文化的意识

    (三)受众较少,经济效益不高

    (四)规划引导不力,开发效益不高

    (五)缺乏固定的场馆和经费支撑

   三 新时代做好耕读文化在通渭民众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规划设计,加大宣传力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三)以“艺术节+”的方式,推动耕读文化的发展

    (四)重视和培养人才队伍

    (五)打造耕读文化特色村镇

 Ⅵ 附录

  B.15 2019~2020年甘肃文化发展大事记

   一 文化建设重大工作

   二 文化政策与法规

   三 重要文化活动

    (一)省级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

    (二)市州文化活动

     1.兰州市文化活动

     2.酒泉市文化活动

     3.嘉峪关市文化活动

     4.张掖市文化活动

     5.金昌市文化活动

     6.武威市文化活动

     7.白银市文化活动

     8.定西市文化活动

     9.平凉市文化活动

     10.庆阳市文化活动

     11.天水市文化活动

     12.陇南市文化活动

     13.临夏州文化活动

     14.甘南州文化活动

   三 文化产品创作、创新与奖项

    (一)文化产品创作、创新

    (二)国家和省级荣誉奖项

 甘肃蓝皮书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甘肃蓝皮书编辑委员会

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湖南省文化发展(CDI)研究报告》,《文史博览》2010年第12期。

赵秀娟:《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对策思考》,《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3期。

江畅、孙伟平、戴茂堂:《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罗凤存、王俊莲、侯万锋:《甘肃精神文明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马廷旭、戚晓萍:《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9〕106号文),2019。

《今年甘肃将推动长城、长征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每日甘肃网,http://culture.gansudaily.com.cn/system/2020/01/13/017331732.shtml。

《甘肃省部署2020年文物工作 将推动长城长征两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国甘肃网,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0/01/11/012302577.shtml。

《甘肃会宁将打造长征文化国家纪念公园》,甘肃文化产业网,http://www.gansuci.com/2018/0828/18715.shtml。

《甘肃临洮:依托四张文化名片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人民网甘肃频道,http://gs.people.com.cn/n2/2019/0516/c183348-32946286.html。

《嘉峪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领导小组推进会召开》,中国甘肃网,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0/04/23/012371573.shtml。

《扩大“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甘肃着力打造“六大文化工程”》,中国甘肃网,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9/12/11/012283099.shtml。

雷蕾、李骊明:《国家文化公园开发与陕西大遗产资源》,《西部大开发》2019年第6期。

孙丽:《“快手”短视频平台上的乡土文化传播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姜鹏:《新农村建设中的媒介式乡土文化及其创新传播》,《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胡一帆:《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以抖音短视频为例》,《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4期。

华少:《裂变势: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秘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编《自媒体的力量》,新华出版社,2014。

孙菲:《创新扩散视角下三农领域短视频传播现象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何源源:《自媒体背景下乡村美食类短视频的传播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高利华:《乡村治理与文化重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章越松:《乡村治理视域下乡贤的含义、样态与定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陈瑾、王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贤文化发展研究》,《长江丛刊》2019年第21期。

李建兴:《乡村变革与乡贤治理的回归》,《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胡鹏辉、高继波:《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张静、王泽应:《乡贤文化的理论内涵及其传承与创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虞爱华:《构筑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光明日报》2020年1月3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04/c_1122366155.htm。

季中扬:《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乔晓光:《沿着河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青岛出版社,2015。

张东波:《中国民间艺术的产业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

莘月、许亭玉、张龙琳:《高校设计学专业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思考》,《纺织科技进展》2014年第3期。

李勤:《高等院校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中的作用——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31期。

成阳:《“非遗”传承融入高校设计教育创新模式探索》,《大家》2010年第10期。

胡芳、谢鼎新:《地方高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肖锋:《非遗的保护与产业研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徐凤:《甘肃非遗概论》(电子书),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

高巍:《中国非遗——民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

汪广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杨红:《非遗数字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文辉、陈理:《民俗文学类非遗保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苑利、顾军:《非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文章:《非遗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遗》,学苑出版社,2011。

廖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众参与研究——以广西壮族麻拐节为例》,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陈立朴:《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旅游纵览》2019年第6期。

叶颖:《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文静:《池州市民俗类非遗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研究》,《河北企业》2019年第6期。

赵鹏霞等:《甘肃省非遗空间分异及旅游开发模式探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年第10期。

陈立朴:《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生态环境保护》2019年第6期。

李荣启:《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艺术百家》2018年第6期。

李双幼:《农村地区民俗类非遗的发展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8期。

葛芳:《数媒视域下民俗类非遗数字化传播研究》,《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李志强:《关于推进河西走廊非遗保护传承的几点建议》,《民主协商报》2015年5月29日。

《我省提前发放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助力抗疫》,《兰州日报》2020年3月5日。

《342万元补助经费提前发放,助力抗疫防控》,每日甘肃网,2020年3月3日。

《“非遗+旅游”文旅发展的新方式》,搜狐网,2020年9月11日。

丁相宏:《通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调研报告》,2019年12月。

通渭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20年上半年文体广电旅游工作总结》,2020年9月。

通渭书画院:《通渭县书画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2020年9月。

张晓燕:《推进书画扶贫工程 提升文化造血功能——通渭县书画院开展书画文化扶贫工作的实践与启示》,2019年12月。

简 介:本书对甘肃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中长期重点工作——甘肃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文物科技研发、文艺精品创作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构建市、县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对全省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对近年来的发展热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保护、“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

作者: 马廷旭 戚晓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