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1

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图书

Institution and Subject in Practice: Studies o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Laid-off

SSAPID:101-2767-8970-68
ISBN:978-7-5097-122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转型和断裂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失业下岗问题,必须要有制度化的解决方法,这就是从现实出发、以目标人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设立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书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试图通过揭示制度与目标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实践中的互动过程,来进一步捕捉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逻辑和存在的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孙立平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导论:社会转型与下岗失业工人的底层化过程

  一 关注改革的阶段性

   1.日常生活中的新社会

   2.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断裂

  二 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

   1.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

   2.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结构的影响

  三 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积聚

   1.80年代的资源扩散过程及其社会效应

   2.90年代以来的资源重新积聚的趋势

  四 资源的集中与强势精英群体的形成

   1.总体性资本与总体性精英

   2.精英联盟的形成

   3.总体性精英对国家自主性与公共政策的影响

  五 资源的匮乏与底层社会的形成

   1.弱势群体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显现

   2.中国弱势群体的结构性特征

  六 社会结构显现种种断裂的迹象

   1.断裂社会的基本表象

   2.社会结构断裂背景下的失业问题

   3.加入世贸的进一步“拉断效应”

  七 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研究

   1.主要概念、研究方法及相关说明

   2.关于失业及失业者生活的几个基本判断

    (1)2003~2004年处于失业最高峰时期

    (2)两市非正式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3)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大体可以维持

   3.本书所面对的是制度的文本制定与制度的实际运作之间的张力问题

   4.面向未来的制度思考

    (1)面向下一代:就业与保障的选择

    (2)考虑失业人员所面临的特殊情况,对失业者的社会保障做出特殊安排,保证下岗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

    (3)依据不同目标人群有差异的需求,突出专项社会救助和养老保障

    (4)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失业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5)加强目标人群与制度之间的互动

 第一章 制度的设计与制度的运作: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一 制度背景与制度实施的基本状况

  二 制度实践与制度文本的偏离

   新旧体制衔接困难

   扩大覆盖面存在困难

   普遍原则背后的公平困境

   依托社区执行制度的尴尬

  三 从目标人群的角度反思制度

   “重保险、轻救助”的保障模式偏离实际需求

   复杂多变的制度与有限的制度认知

  四 制度约束中的选择逻辑与参与行为

   影响参保行为的因素分析

   作为博弈过程的参与行为

  五 结语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单位型社区的衰落与底层群体的形成

  一 案例背景:工厂社区20年的转变历程

  二 贫民区——走向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一)物质生活上的贫困

    1.收入低或者没有收入

    2.消费水平低

    3.有病无钱治

    4.教育负担重

    5.住房紧张

   (二)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底层化

    1.打麻将成为居民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

    2.家庭纠纷增多、离婚率增高

    3.迫于生活压力,部分下岗失业女职工卖淫

    4.日常交往少,居民生活圈子封闭

    5.家庭支持网络匮乏

    6.自杀、非正常死亡人数增多

  三 制度制造贫困、生产底层:一种结构性解释

   (一)劳动关系改革

    1.正式的下岗失业政策

    2.非正式的下岗失业实施策略

   (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1.公费医疗改革

    2.住房改革

    3.教育制度改革

   (三)反贫困政策

    1.“低保”政策

    2.再就业优惠政策

 第三章 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

  一 问题与理论

   1.生命历程理论(Life Course Theory)*概述

   2.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常态与变态

   1.“4050人员”——在最年富力强的工作盛年阶段失去工作和生计来源

   2.养老变为“啃老”

   3.毕业即失业——“新失业群体”的产生

   4.生命历程终点的提前来临:关于社会年龄的主观体验

  三 危机与适应

   1.非正式职业:与生命周期紊乱相关联的再就业方式

   2.失业后的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

    (1)婚姻关系

    (2)亲友关系

   3.身体与疾病

   4.将希望与依靠寄托于下一代

  四 体验与认知

   1.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总体体验:挫折感与疏离感

   2.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我们是被国家抛弃的一代吗?”

  五 制度与实践

   1.常规制度与有悖于常态的生命历程:社会保险还是社会救助?

   2.静态的制度设计与动态的生命历程:再过十年又如何?

 第四章 制度与参与:下岗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行为研究

  一 问题提出

  二 已有研究与本研究的立场

  三 研究假设

  四 资料来源

  五 基本状况描述

   1.样本概况

   2.职业状况

   3.收入状况

   4.养老保险费缴纳状况

  六 模型与方法

   1.研究设计

    (1)基本思路

    (2)变量选择

   2.Logistic回归模型

    (1)变量预处理

    (2)筛选变量

    (3)最终模型

    (4)模型评价

    (5)模型解释

    (6)各自变量贡献率的比较

    (7)小结

   3.判定树细分模型

    (1)变量选择

    (2)模型选择

    (3)模型Ⅰ解释

    (4)模型Ⅱ解释

    (5)小结

  七 结论及政策意涵

 第五章 制度封闭与保障失灵:下岗失业工人获得社会保障的困境

  一 问题的产生与分析的进路

  二 国家制度的逻辑及路径

  三 制度封闭的过程、逻辑与机制

  四 制度的封闭与建设开放社会

 第六章 年轻的底层:新失业群体的出现

  一 “新失业群体”研究:概念与意义

  二 “新失业群体”生成的社会背景

  三 “新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

   (1)在就业与失业之间频繁转换——“准失业”状态

   (2)尽管处于失业状态,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收入

  四 “新失业群体”的“非工作生活”

   (一)社会地位与流动:未来中国底层社会的主体

   (二)社会关系与“圈子”:一个碎片化的脆弱网络

   (三)情感价值与家庭预期:及时行乐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模糊边界

  五 “新失业群体”的未来:面向下一代的发展

 附录一 访谈个案选录

  上篇 失落的生活世界——“4050人员”访谈录

   1 35岁的“啃老族”

   2 绝不让孩子再当工人的下岗技术工人

   3 无法再就业的下岗女工

   4 经历坎坷的“4050人员”

   5 实现创业的“4050女工”

   6 工厂兴衰的见证者

  下篇 落入底层——新失业群体访谈录

   1 访谈手记:大飞和他的“媳妇”——你不能让社会去适应你,你得去适应社会

   2 受教育不足,就业困难——原来在学校觉得找工作挺好找的,结果一接触社会就不一样了,挺难找工作了。

 附录二 “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项目基础数据报告*

  一 样本概述

   1.基本背景

   2.职业生涯

  二 工作与收入状况

  三 家庭收入及家庭构成状况

  四 生活危机与生命周期

  五 家庭赡养

  六 政策认知

  七 社会保障情况

   (一)下岗证办理情况

   (二)再就业中心

   (三)基本生活保障金

   (四)单位承担社会保险情况

   (五)失业情况

   (六)低保

   (七)利益表达与诉求

   (八)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九)哪项社会保障最重要?

   (十)对社会保障的评价

  八 认知心态

   (一)生活满意度

   (二)下岗失业造成的影响

   (三)对未来工作生活的预期

社会转型和断裂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下岗失业问题,必须要有制度化的解决方法,这就是从现实出发、以目标人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设立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本书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试图通过揭示制度与目标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实践中的互动过程,来进一步捕捉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中的运作逻辑和存在的问题。

阿马蒂亚,2001,《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马蒂亚,2002,《以自由看待发展》,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埃尔德,2002,《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埃尔德、葛小佳,1998,《变迁社会中的人生——生命历程及其中国的实例》,郭于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卷。

埃里克森,199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贝克、威尔姆斯,2001,《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边燕杰,1998,《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国外社会学》第2期。

毕先萍,2004,《青年失业的特征及成因:基于国际视角的考察》,《青年研究》第10期。

毕先萍、徐章辉,2005,《国外治理青年失业的政策及其启示》,《中国青年研究》第3期。

波普尔,2000,《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波兹曼,2004,《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布尔迪约、帕斯隆,2002,《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布迪厄,2003,《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蔡昉,2003,《现代化意味着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城市化》(访谈),9月15日《中国经济导报》。

陈峰,2000,《下岗工人的抗议与道义经济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usc.cuhk.edu.hk/wk.asp)。

陈光兴主编,2000,《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陈继承,1999,《大学生择业观变化因素探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专辑)》第6期。

陈涌,2000,《城市贫困区位化趋势及其影响》,《城市问题》第6期。

戴明清、王克黎,2002,《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第6期。

董力,2004,《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网站(http://www.cppcc.gov.cn/,2004.07.27)。

范云霞、钟建安、陈子光、谢萍,2004,《当代高中生职业选择调查研究》,《应用心理学》第10卷第3期。

方巍,2005,《青年失业:不协调发展及其警示》,《青年研究》第4期。

风笑天,2000,《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高凤祥,2003,《沈阳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载邓晓春、崔景懿主编《2003年辽宁职业教育研究报告》,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高士君,2004,《关于辽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载徐涵主编《2003~2004年度辽宁职业教育研究报告》,沈阳:远方出版社。

葛延风,1998,《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问题》,《社会学研究》第1、2期。

葛延风,200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反思与建议》,载王梦奎主编《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顾俊礼主编,2002,《福利国家论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郭军,2000,《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简析》,《河南社会科学》第1期。

郭燕芬,2004,《我国“技工荒”的思考与对策》,《职业教育研究》第11期。

郭于华,2002,《“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读书》第5期。

郭志刚主编,1999,《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哈里楠主编,2004,《教育社会学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韩少华,2001,《生于80年代:拒绝长大并总觉得缺钱》,8月21日《北京青年报》。

何春中,2004,《专家解读白皮书七大焦点》,9月8日《中国青年报》。

阂学勤,2004,《两性职业期望差异的实证比较研究——以南京、上海为例》,《浙江学刊》第6期。

洪朝辉,2003,《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黄希庭,2003,《现代心理学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盈盈、潘绥铭,2003,《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社会学研究》第3期。

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

江耀强,1997,《当代青年择业特点分析》,《青年探索》第4期。

金一虹,2000,《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劳动》第10期。

景天魁,2001,《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北京:华夏出版社。

卡拉奇,2001,《分裂的一代》,覃文珍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康纳顿,2000,《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尔曼,1999,《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克罗齐埃,1989,《被封锁的社会》,狄玉明、刘培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2,《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2004,《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文件总汇》,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编,2004,《对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解读和解析》,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李铒金,2003,《车间政治与下岗名单的确定》,《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培林、张翼,2003,《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李强,1999,《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润生,1999,《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职业选择多元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李潇、王道勇,2003,《中美两国城市贫困区位化比较研究》,《城市问题》第5期。

李樱,2005,《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书屋》第6期。

刘厚平,1999,《当前失业现象的制度分析与社会保障》,《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刘精明,2005,《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小萌,2004,《中国知青口述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秀清、李毅,2000,《西部大开发对西南地区研究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青年研究》第9期。

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庆发,2002,《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曼海姆,2002,《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

米德,2003,《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秘舒,2006,《困境中的选择与选择中的困境——一项关于“新失业群体”择业问题的研究》,《社会》第4期。

莫里斯,2006,《阶级、下层阶级和劳动力市场》,载戴维·李、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姜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莫泰基,1998,《对青年失业问题的回应——香港(西贡区)青年职业训练需要评估》,《当代青年研究》第4期。

诺斯,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宁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钱民辉,1999,《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孙立平等,1999,《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孙立平,2002,《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第3期。

孙立平,2003a,《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3b,《面向下一代的发展》,11月24日《经济观察报》。

孙立平,2003c,《关注“新失业群体”》,12月3日《经济观察报》。

唐钧,2001,《基础整合的失业保障方案》,载景天魁主编《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北京:华夏出版社。

唐钧,200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行政程序》,http://www.dajun.com.cn/dibao3.htm。

唐钧,2003,《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

唐钧,1998,《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覃壮才,2003,《市场化及其危机——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基本取向分析》,《比较教育研究》第11期。

托马斯、兹纳涅茨基,2000,《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汪庆春、孟东方,2004,《大学生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5期。

王汉生、陈智霞,1998,《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1997,《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卷。

王积全,2004,《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问题探讨》,《财会研究》第3期。

王延中,2001,《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战略与管理》第3期。

文军,1997,《城市贫困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城市问题》第5期。

夏德孝,2003,《双重失灵影响下的中国职业教育——问题、原因和对策》,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萧今、黎万红主编,2002,《发展经济中的教育与职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谢立中,2001,《灰社会理论:一个初步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谢锐先,2003,《解读技工荒现象,反思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第2期。

星明,1997,《论青年的职业选择机会》,《当代青年研究》第1期。

徐国庆,2004,《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杨胜才,1994,《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择业心理探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杨团,2000,《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问题、分析及改革思路》,《战略与管理》第4期。

叶紫文,2004,《中国社保制度面临严峻挑战》,9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于祖尧,1998,《转型时期暴富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第2期。

翟学伟,2001,《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存库,2000,《九十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青年探索》第1期。

章顺来、王桂芳,2005,《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第1期。

张颖、张桂春,2005,《从技工荒现象透视企业技术培训问题》,《教育与职业》第1期。

赵琳、冯蔚星,2003,《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6期。

赵勇,1998,《国外青年失业对策及启示》,《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200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反思与重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

仲大军,2000,《中国统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http://www.dajun.com.cn/shehuibaozhang.htm。

周雪光、侯立仁,2003,《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毕向阳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小川,2002,《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选择》,http://www.xslx.com/htm/jjlc/hgjj/2002-10-7-10252.htm。

周怡,2002,《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第3期。

朱庆芳,2002,《社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协调调度解决快慢混行》,1月11日《中国企业报》。

Adair,Vivyan C.,2002,Branded with Infamy:Inscriptions of Poverty and Classs in the United States,Signs. Chicago:Winter Vol.27,Iss. 2.

Aronowitz S.,2004,“Foreword”,in:Dolby,Nadine & Dimitriadis,Greg,(edited)Learning to Labor in New Times, Routledge Falmer.

Bakke E.W.,1940,Citizens without Work,Yale University Press.

Benevot,A.,1983,“The Rise and Declin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ociology of Education,Vol.56.

Blau P.M.,and Ducan O.D.,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 Press.

Blaug,M.,1980,“Common Assumption about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in Simmons,J.(ed.)The Education Dilemma,New York:Pergamon Press.

Bourdieu,Pierre,et al.,1999,The Weight of the World:Social Suffer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Polity Press,

Bradburn,and Norman M.,1969,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Chicago Press.

Brady,David,2003,“Rethinking the Sociological Measurement of Poverty”,Social Forces,Vol.81,No.3.

Bronfenbrenner Life Course Center,2001,The Cornell Midcareer Paths and Passages Study Summary.

Carnoy,Martin,1984,“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licie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Vol.133,No.2.

Charlesworth,Simon J.,1999,A phenomenology of Working Class Exper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s,Deborah,1992,“Skidding:Downward Mobility among Children of the Maoist Middle Class”,Modern China, Vol. 18,No. 4.

Hinkle,L.E. and Wolff,H.A.,1957,“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 of This to Illness”,in A.M.A.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Inkeles,A.,1955,“Social Chang and Social Character:The Role of Parental Mediation”,i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Ⅺ,No.2,pp.12-23.

Kasl S.,and Cobb S.,1967,“Effects of Parental Status Incongruence and Discrepancy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Adult Offspr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logy Monograph.

Langner T.S.,and Michael S.T.,1963,Life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New York Press.

Lee,Ching Kwan,2000,“The Politics of Working-class Transitions in China”,提交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劳工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

Lyon-Callo,Vincent & Hyatt,Susan Brin,2003,“The Neoliberal State and the Depoliticization of Poverty:Activist Anthropology and ‘ethnography from below’”,Urban Anthropology and Studies of Cultural Systems and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Vol.32,Iss.2.

Morgen,Sandra & Maskovsky,Jeff,2003,“The Anthropology of Welfare ‘reform’:New Perspectives on U.S. Urban Poverty in the Post-welfare Era”,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Palo Alto:Vol.32.

Moser,C.,1978,“Informal Sector or Petty Commodity Production:Dualism or Dependence in Urban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6.

Murray,C.,1990,The Emerging British Underclass. Institude of Economic Affairs.

Nee,Victor,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

Nee,Victor,1991,“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6).

Nee,Victor,1995,“Institutions,Social Ties,and Commitment in China’s Corporatist Transformation”,in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edited by John Mcmillan and Barry Naughto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Neugarten B.L.,and Hagestad G.O.,1976,“Ag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VanNostrand Reinhold.

Paul Willis,1977,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W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enn State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2003,Marital Instability over the Life Course.

Portes,A. & Saskia Sassen-Koob,1987,“Making it Underground:Comparative Material on the Informal Sector in Western Market Econom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3,No.1.

Rifkin Jeremy,1995,The End of Work:The Decline of Global Labor Force and the Dawn of the Post-Market Era,New York:Tarcher/Putnam.

Riley,White,Johnson,Marilyn,and Anne,1972,Aging and Society:A Sociology of Age Stratification,Russell Sage Foundation.

Rona-Tas,Akos.,1994,“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0,Iss.1.

Runciman,W.,1990,“How many Classes are there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Society?”,Sociology,24.

Ryder,and Norman B.,1965,“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30.

Scott,James C.,1985,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Simon Charlesworth,1999,A Phenomenology of Working Class Exper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Vicki,2003,“Laboring Below the Line:The New Ethnography of Poverty,Low-Wage Work,and Survival in the Global Economy”,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 32,Iss 6.

Townsend P.,1979,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Harmondsworth.

Tsang,M.C.,1996,“The Costs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uijnman,A.C.(ed.)International Encyclopa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Oxford:Pergamon Press.

Wacquant,L.,1999,“Inside ‘The Zone’”,In:Bourdieu,Pierre,The Weight of the World:Social Suffer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Polity Press.

Whyte Martin King and William Parish,1984,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