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6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道路探索图书

Explore the Road of Indigenous Innovation for SMEs

SSAPID:101-2758-2733-32
ISBN:978-7-5097-830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两难困境”的瓶颈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书中根据中小企业的特色创新历程,提出了科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层次递进规律,提出创新能力建设型、进步型和领先型的层次划分设想,并提出差异化的创新能力提升模式;综合中小企业个体化、群体化与区域化创新特征,强调多层次之间的联动关系,阐明三层次协同提升创新能力的运行与发展机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朱斌
编 辑:宋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序

 附录 中小企业创新情况调查问卷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一)基于能力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

     1.创新能力建设及提升研究

     2.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二)基于模式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

    (三)基于机制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基于能力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

     1.创新能力建设及提升研究

     2.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二)基于模式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

    (三)基于机制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

     1.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2.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3.中小企业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4.中小企业创新综合机制研究

   三 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特色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特色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研究

  第一节 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

   一 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理论

    (一)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的理论内涵

    (二)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理论的主要特征

     1.引领性

     2.时段性

     3.更替性

   二 中小企业要素导向型创新能力的演化机理

    (一)新旧交替——前任能力落幕,新秀要素突显

    (二)汇流创新——主流创新主打,新流创新暗涌

    (三)成效初现——主导模式生成,主导能力显现

    (四)迎接循环——创新目标实现,新一轮演化酝酿

   三 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应用与启示

    (一)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案例研究

     1.原始积累阶段(1988~1995年)——技术导向型创新能力及其演化

     2.规模化发展阶段(1995~2003年)——市场导向型创新能力及其演化

     3.专业多元化阶段(2003年至今)——服务导向型创新能力及其演化

    (二)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应用启示

     1.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应先精深后广博,以企业核心优势要素为创新切入点,由点及面实现全要素协同创新

     2.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应不拘一格,以要素导向型创新能力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表现形式,争创突破性创新绩效

     3.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应持之以恒,以推动要素导向型创新能力的与时俱进为目标,逐步实现创新升级

  第二节 中小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

   一 中小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理论

   二 中小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的动态演进

    (一)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的动态演进过程

     1.萌芽期:兴衰更替——没落技术隐退,新生技术登场

     2.成长期:共生成长——主流范式确立,新流创新伴生

     3.成熟期:蓬勃蓄势——主流体系成型,新流革新蓄势

     4.衰退期:变革再起——新流创新突破,技术转轨跃进

    (二)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的运行特征

     1.汇流创新目标——技术跃迁与创新升级相结合

     2.汇流创新轨迹——线性顺轨演进与非线性跨越演进相结合

     3.汇流创新形态——渐进型伴生创新与突破型替代创新相结合

   三 中小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应用与启示

    (一)中小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案例研究

     1.线性顺轨与非线性跨越相结合的主流与新流演进——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

     2.渐进型伴生与突破型替代相结合的主流与新流演进——福建凤竹集团案例研究

    (二)中小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应用启示

     1.中小企业的汇流创新应强化主流创新,孵化新流创新,实现汇流创新

     2.中小企业的汇流创新应未雨绸缪,拓展与开发并重,通过汇流创新实现技术跃迁和创新升级

     3.中小企业的汇流创新应明确目标市场,以项目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致力于培育创新人才与创新团队,以实现“项目—人才—产品—市场”的协同创新

  第三节 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

   一 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理论

    (一)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的理论内涵

    (二)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理论的主要特征

     1.创新因素多维性

     2.创新能力联动性

   二 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能力的演化机理探析

    (一)人力资本内生创新——“企业家+创新团队”

    (二)优势资源营运创新——“技术要素+非技术要素”

    (三)最优路径导向创新——“优势资源+核心竞争力”

    (四)发展平台全面创新——“资源创新参与度+创新效率”

   三 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应用与启示

    (一)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案例研究

     1.人力因素创新——企业家引领内生创新

     2.资源因素创新——序列化优势营运创新

     3.行为因素创新——项目导向型创新

     4.发展因素创新——全方位TIM平台创新

    (二)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的应用启示

     1.中小企业创新应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依托平台载体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实施联动创新,以推动企业平台创新能力提升

     2.中小企业创新应致力于构建复杂性创新网络,立足开放式创新平台,打造研、产、销、运等多项创新“投入-产出”环节交互联通的复杂性创新网络系统,以推动企业复杂性网络创新能力提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一)问卷调查法

     1.调查问卷设计

     2.调查对象选择

     3.问卷发放与数据分析处理

    (二)访谈法

   二 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法

   三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第二节 中小企业创新特性分析

   一 中小企业创新的关键角色——企业家

   二 中小企业创新的突破口——比较优势下的中低端切入

   三 中小企业创新的内生驱动力——“市场拉力>技术推力”

   四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演化路径:要素能力—技术主导创新能力—自主性创新能力—全面创新能力

  第三节 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体系构建与能力层级测评

   一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体系

    1.技术创新能力

    2.市场创新能力

    3.管理创新能力

    4.发展创新能力

   二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现状评价

   三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三层次分析

    (一)“k=1”创新能力水平“弱”层企业

    (二)“k=2”创新能力水平“中”层企业

    (三)“k=3”创新能力水平“强”层企业

  第四节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困境分析

   一 中小企业创新需求不明

    (一)个体企业动力不足,创新需求不明

    (二)群体企业各自为政,创新需求模糊

    (三)新兴市场无序竞争,削弱创新需求

   二 中小企业创新供给缺失

    (一)企业自身积累不足,创新供给乏力

     1.人才供给不足

     2.资金投入欠缺

    (二)产学研合作不畅,创新供给缺位

    (三)社会服务对象错位,创新供给缺失

   三 中小企业创新体制束缚

    (一)市场管理体制下资源配置行政化

    (二)财税金融体制下资金投放避风险、求政绩

    (三)行政执法体制下政府创新导向性不足

 第四章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模式研究

  第一节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模式需求的多层次分析

   一 建设型中小企业:提升特色创新能力

   二 进步型中小企业:提升自主性创新能力

   三 领先型中小企业:提升网络化创新能力

  第二节 三层次创新能力提升的模式研究

   一 特色创新模式

    (一)逆流创新模式

     1.管理创新——成本倒逼创新模式

     2.营销创新——渠道倒立创新模式

     3.技术创新——逆向学习创新模式

    (二)山寨创新模式

     1.组织创新——巨型虚拟企业创新模式

     2.技术创新——模块再整合创新模式

     3.营销创新——“滚雪球”式网络营销模式

   二 自主性创新模式

    (一)设计导向创新模式

     1.环节一:用户体验探求

     2.环节二:设计创新实现

    (二)价值链整合创新模式

     1.并购创新模式

     2.联盟创新模式

     3.外包创新模式

   三 复杂性网络创新模式

    (一)外贸出口—海外直销网络对接创新模式

     1.本土物联网—海外商城对接创新

     2.海外商城—海外直销网融合创新

    (二)DMS网络复制创新模式

     1.国内DMS网络构建

     2.跨国DMS网络本土化创新

   四 小结

 第五章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个体化提升机制

   一 特色竞争力塑造机制

    (一)特色市场定位机制

     1.补缺型市场定位机制

     2.边缘型市场定位机制

     3.配套型市场定位机制

    (二)特色产品/服务生成机制

     1.特色产品生成机制

     2.特色服务生成机制

    (三)特色营销推进机制

   二 运作范式转型机制

    (一)管理范式转型机制

    (二)技术创新范式转型机制

    (三)经济增长范式转型机制

    (四)企业发展范式转型机制

   三 多维创新协同机制

    (一)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的协同创新机制

    (二)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协同整合机制

     1.人力资本协同整合机制

     2.创新资金协同整合机制

     3.信息网络协同整合机制

  第二节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群体化提升机制

   一 技术串联链式创新机制

    (一)技术链生成机制

    (二)技术串联链式运行机制

   二 供应链集聚创新机制

    (一)供应链内合作创新机制

    (二)供应链跨链对接协调机制

   三 价值链增值创新机制

    (一)产销流程再造机制

    (二)产品研发设计(R&D2)升级机制

    (三)整体价值链优化机制

  第三节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区域化提升机制

   一 区域复杂性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

    (一)区域复杂性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因素

    (二)区域复杂性创新网络系统的网络层次关系

   二 区域复杂性创新网络系统的超循环运行机制

    (一)转化反应循环机制

    (二)催化反应循环机制

    (三)超循环创新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案例分析

   一 公司背景介绍

   二 海源公司创新发展历程

    (一)原始积累阶段(1988~1995年)——陶瓷液压压砖机技术的原始积累

     1.战略创新——“围绕国内技术空白”的战略定位

     2.技术创新——原始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

     3.市场创新——体验式营销方式

     4.文化创新——家庭和谐的传统理念与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

    (二)规模化发展阶段(1995~2003年)——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的规模化发展

     1.战略创新——战略性撤退,收购与创建并举

     2.技术创新——开发与拓展并举

     3.组织创新——扁平架构的矩阵制

     4.市场创新——形式多样的市场开拓方式

     5.管理创新——全面贯彻实施国际质量管理体系

     6.制度创新——对内竞聘上岗制,对外产品召回制

     7.文化创新——成己为人、成人达己、诚信为本

     8.员工创新——员工共同探讨工艺的改进

     9.持续创新——形成产品技术创新团簇

    (三)以陶瓷液压机为基点,开发跨行业应用的自动液压机及配套生产线的专业多元化阶段(2003年至今)

     1.战略创新——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2.技术创新——引领非黏土砖生产技术革命,打造耐火材料生产新生力军

     3.组织创新——建设学习型组织

     4.市场创新——全方位创新推进

     5.管理创新——管理系统与管理方式的联合改进

     6.制度创新——全方位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7.文化创新——理念创新和绿色文化

     8.全员创新——研产销一体化

     9.全时空创新

    (四)小结

   三 海源实施全面创新管理的绩效

   四 海源案例对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启示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特色的技术创新路径——项目导向型创新

    (二)决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稀缺要素——企业家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形态升级的方式——以“主导要素”为创新切入点,权变最优要素创新序列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机制的培育路径——以新产品系列开发为依托

    (五)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平台——“全面创新管理平台”

  第二节 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分析

   一 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二 凤竹纺织企业染整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发展历程

    (一)染整技术引进积累阶段(1991~2000年)——溢流染色技术的积累期

     1.溢流染色设备的引进

     2.染整工艺技术的积累

     3.产品品种的开发

    (二)跨越发展阶段(2001~2005年)——溢流染色技术跨越式发展,气雾染色技术兴起

     1.设备引进

     2.染整工艺技术的完善与优化

     3.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三)创新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气雾染色技术的快速成长期

     1.气雾染色设备的改进

     2.染整工艺的创新

     3.高功能与功能集成型产品的开发

    (四)小结

   三 凤竹纺织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的启示

    (一)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引进设备

    (二)技术消化吸收的方式——基于技术结构分解的技术学习

    (三)引进设备再创新的主要方式——工艺创新

     1.工艺组合创新

     2.工艺优化创新

     3.工艺集成创新

    (四)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紧密围绕工艺曲线的进步展开

    (五)再创新成果转化的途径——以需求为导向的标准化之路

     1.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

     2.标准先行的应用推广

    (六)引进消化再创新持续进行的保障——标准化的问题发现与解决机制

  第三节 金天梭-鑫源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分析

   一 金天梭-鑫源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二 金天梭-鑫源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历程

    (一)国产化制造阶段(1993~1998年)

    (二)功能化改造阶段(1998~2003年)

    (三)传统机型的技术优化演进阶段(2003~2007年)

     1.单面机通用化、高速化:TS-U→TS-P→TS-F单面高速针织机

     2.双面机精度化——从TD/TL到TD-J/TL-J的双面螺纹针织机

    (四)特种机型高端化发展阶段(2007~2010年)

     1.整合化——TSTL单面电脑3/4/6色自动变色针织机

     2.机电一体化——双面六色调线电脑提花圆纬机

    (五)向自主创新跨越阶段(2010年以后)

     1.通过拆机解剖和重组掌握前瞻性技术——全成型无缝内衣针织机

     2.金天梭公司发展历程特点总结和未来发展规划

   三 金天梭-鑫源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的启示

    (一)引进装备定位设计模式驱动工艺再创新

    (二)破解技术引进渠道封锁以提升技术引进效率

    (三)技术消化吸收主要方式——整机和零部件技术匹配

    (四)技术消化吸收理念落后制约创新根源性突破

    (五)再创新成果共性化扩散影响再创新积极性

    (六)技术再创新战略聚焦——破坏性再创新

    (七)民族工业保卫战是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的保障

  第四节 福顺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分析

   一 福顺微电子有限公司简介

   二 福顺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历程

    (一)技术积累阶段(1997~2002年)——以Bipolar工艺技术为主导

     1.生产线引进及应用情况

     2.双极工艺技术

     3.辅助工艺的发展(见图6-55)

    (二)技术成长阶段(2002~2006年)——以CMOS工艺技术为主导

     1.生产线引进及应用情况

     2.CMOS工艺技术

     3.辅助工艺的发展(见图6-58)

    (三)技术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以BiCMOS和VDMOS工艺技术为主导

     1.设备引进及应用情况

     2.技术中心的发展

     3.核心工艺技术的发展

     4.辅助工艺的发展(见图6-62)

    (四)小结

     1.形成多层次创新的工艺技术体系

     2.成功突破核心工艺技术瓶颈

     3.制度创新打造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三 福顺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的启示

    (一)工艺固化于设备

    (二)设备封锁限制工艺技术跨越式升级

    (三)多层次工艺技术集成

    (四)工艺技术呈现模块化

    (五)工艺兼容制约工艺集成

    (六)技术无形磨损加速工艺升级

    (七)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的“双刃剑”——母公司的技术转移

    (八)引进工艺设备的本土化标志——参数的因地制宜

    (九)知识存量决定知识创新

  第五节 WB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分析

   一 WB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二 WB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历程

    (一)LED闪灯产品开发(1993~2002年)——基于逆向工程的技术模仿创新

    (二)LED封装技术积累(2003~2007年)——基于工艺设备革新优化的LED封装技术升级

    (三)LED照明产品研发(2008年至今)——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照明级LED封装技术跨越

    (四)WB公司引进技术再创新中的技术发展演化

     1.LED驱动电路设计及闪灯产品开发

     2.LED封装技术内化及白光LED研制

     3.LED封装技术跨越及LED照明产品突破

    (五)小结

   三 WB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的启示

    (一)逆向工程是企业初创时期引进技术模仿创新的有效途径

    (二)应用创新是产业技术引进持续创新的永恒动力

    (三)海峡两岸技术合作是LED产业规避技术壁垒的有效路径

    (四)项目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是再创新技术跨越的重要渠道

  第六节 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分析

   一 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二 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历程

    (一)干燥冷却设备

     1.干燥冷却设备引进消化再创新进程

     2.相关技术及工艺改进情况

    (二)筛分装置

     1.筛分装置引进消化再创新历程

     2.相关技术及工艺改进情况

    (三)搅拌系统

     1.搅拌系统引进消化再创新历程

     2.相关技术及工艺改进情况

    (四)配料装置及包装系统

    (五)小结

   三 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案例的启示

    (一)以国外设计理念为先导培育企业研发团队

     1.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2.引进行业著名设计专家

     3.创立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团队

    (二)以系统结构优化提升设备性能

    (三)以设备技术及零部件升级推进设备升级

     1.设备技术升级

     2.零部件升级

    (四)以渐进式自主创新规避技术引进陷阱

  第七节 福耀集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案例分析

   一 福耀集团简介

   二 福耀集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点

    (一)逐步完善的企业研发体系

    (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市场本土化

    (三)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高效率

    (四)有效的企业创新流程管理

    (五)企业技术品牌优势的确立

    (六)借助外部条件实现创新发展

   三 福耀集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启示与借鉴

    (一)要结合企业发展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综合效益

    (二)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效结合与共同发展

    (三)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立足于自主研发

    (四)实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结合

    (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和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本书针对“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两难困境”的瓶颈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根据中小企业的特色创新历程,提出了中小企业主导要素创新理论、主流与新流创新理论、复杂性创新理论,形成了科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层次的递进规律,提出创新能力建设型、进步型和领先型的三层次划分构想;立足中小企业创新实际,从跨层次视角,探究特色创新、自主性创新与网络化创新三层次差异化的创新能力提升模式;综合中小企业个体化、群体化与区域化创新特征,强调多层次之间的联动关系,阐明三层次协同提升创新能力的运行与发展机制。

[1]Larry E. Westphal L E,Simón Teitel,“Editors’introduc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4,(1):1-11.

[2]Boag. D A,Rinholm. B L,“New product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small high technology firm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89,6(2):109-122.

[3]Tura T,Harmaakorpi V,“Social capital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bility,” Regional Studies,2005,39(8):1111-1125.

[4]Szeto E,“Innovation capacity:Working towards a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innovation within a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The TQM Magazine,2000:149-157.

[5]Perdomo-Ortiz J,Gonzalez-Benito J,Galende J,“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businesss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9,47(8):5087-5107.

[6]Guan J,“Innovative capability and export performance of Chinese firms,” Technovation,2003,23(9):737-747.

[7]Burgelman R A,Rosenbloom R S,“Technology strategy:An evolutionary process perspective,” In:Burgelman RA,Rosenbloom RS Eds.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anagement and Policy Greenwich:JAI Press,1989.

[8]Wang Y G,Lo H. P.J,Yang Y H,“The constituents of core competencies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high-technology firms in China,”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21):249-280.

[9]Helper S,Comparative supplier relations in the US and Japanese auto industries:an exit/voice approach,Paris:GERPISA Conference,1995,10-32.

[10]Hsu J. Y,A late industrial district Learning network in the hsinchu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Master thesi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7.

[11]Verona,G,“A Resource-Based View of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1):132-142.

[12]Simmie J,“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sland of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Hertford shire,” Urban Studies,2001,35(8):1261-1289.

[13]Young Sung Kim,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and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in United States Metropolitan Counties:1987-1997. [Master thesis].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2001.

[14]Burgelman R A,“Managing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New structures for implemen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 1998,(7):91-103.

[15]Chiesa V,Coughlan P,Voss C A,“Development of a technical innovation audit,”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6,13(2):105-136.

[16]Tobias M P,Ander S,“I2MM-integrated innovation maturity model for lean assess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Sustainability in Innovation,2011(6):12-15.

[17]Hurley R F,Hult G T M,“Innovation,market orientation,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n integration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3):42-54.

[18]Romijn H,Albaladejo M,“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small electronics and software firms in southeast England,” Research Policy,2002,31(7).1053-1067.

[19]Caloghirou Y,Kastelli I,Tsakanikas A,“Internal Capabilities and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es: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for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echnovation. 2004,(1):29-39.

[20]Wang C,Lu I,Chen C,“Evaluating fir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under uncertainty,” Technovation,2008,28(6):349-363.

[21]Tiid J. Bessant J,Pavitt K. Managing innovation: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market and organisational change,Chichester:John Wiley&Sons Ltd,23-50

[22]?zadia A,Zarrabib F,Zarrab F,“Firm-Level Innovation Model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75(3):146-153.

[23]Autio E,Lumme A,“Does the innovator role affect the potential for growth?Analysis of four types of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998,(10):41-54.

[24]Rothwell R,“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00s,” R&D Management,1992,22(3):221-240.

[25]Frambach R T,“An integr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67,27(5):22-41.

[26]Andergassen R,Nardini F,“Endogenous innovation waves and economic growth,”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4):522-539.

[27]Forbes N,Wield D,“Managing R&D in technology-followers,” Research Policy,2000,29(9):1095-1109.

[28]Sikka P,“Analysis of in-house R&D centers of innovative firms in India,” Research Policy,1998(27):429-433.

[29]Johannessen JA,“A systemic approach to innovation:the interactive innovation model,” Kybernetes,2009,38(2):158-176.

[30]Chesbrough,H,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31]Lee S,Park G,Yoon B,et al,“Open innovation in SMEs—An intermediated network model,” Research Policy,2010,39(2):290-300.

[32]Clausen TH,Korneliussen T,Madsen EL,“Modes of innovation,resour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roduct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D active firms in Norway,” Technovation,2013,33(6):225-233.

[33]Rothwell R,Zegveld W,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Longman,M.E. Sharpe,1985.

[34]Beije,P,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odern economy,Cheltenham,U.K.:Edward Elgar,1998.

[35]Sikka P,“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by SME’s in India,” Technovation,1999,19(98):317-321.

[36]Tann J,Platts AE,Stein J,“The roles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s technology transfer mechanism to SMEs,”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02,14(2):241-249.

[37]Howard VA,Guijarro AM,Garcia-Perez-de-Lema D,“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panish manufacturing S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8(1):36-56.

[38]Leiponen A,Byma J,“If you cannot block,you better run:Small firms,cooperative innovation,and appropriation strategies,” Research Policy,2009,38(9):1478-1488.

[39]Moenaert R K,Souder W E,Meyer A D,et al,“R&D-Marketing integration mechanisms,communication flows,and innovation succes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4,11(94):31-45.

[40]Edquist C,“System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e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Economic Journal,1997,41(1):135-146.

[41]Lechner C. Dowling M,“Firm networks:external relationships as sources for the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3,15(1):1-26.

[42]Baptista R,Swann P,“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 Research Policy,1998(27):525-540.

[43]Berghman L,Matthyssens P,Streukens S,et al,“Deliberate learning mechanisms for stimulating strategic innovation capacity,” Long Range Planning,2013,46(s 1-2):39-71.

[44]Klewitz J,Hansen E G,“Sustainability-oriented innovation of SMEs: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5(4):57-75.

[45]魏江、许庆瑞:《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结构、度量与评价》,《科学研究管理》1995年第5期,第50~55页。

[46]魏江、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关系研究》,《科研管理》1996 年第1期,第22~26页。

[47]许庆瑞、魏江:《中小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对策研究》,《科研管理》1995年第1期,第15~19页。

[48]魏江、寒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科研管理》1998年第6期,第12~17页。

[49]吴运建、吴健中、周良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综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年第10期,第13~15页。

[50]付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1]李卫星:《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缘何不强》,《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7月5日。

[52]许庆高:《试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研究》2002年第2期,第60~61页。

[53]姚莉:《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与环境分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5期,第152~154页。

[54]曲永义:《以集群发展推动山东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东岳论丛》2005年第5期,第84~87页。

[55]何亚琼、秦沛、苏竣:《网络关系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管理科学》2005年第6期,第18~23页。

[56]高飞、雷德森:《科学园、孵化器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中的作用与方式》,《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第36期,第132~133页。

[57]汪应洛、马亚男、李泊溪:《培育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企业活力》2002年第5期,第26~27页。

[58]解其斌、张国强:《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剖析》,《理论前沿》2006年第15期,第34~35页。

[59]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第22~29页。

[60]冯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及其制度优化》,《现代商业》2010年第7期,第93~94页。

[61]李水蓝:《关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基于企业内部资源的视角》,《经济论坛》2013年第11期,第64~67页。

[62]黄丽、罗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网络化服务体系构建——基于广东顺德家具产业的调查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6期,第44~49页。

[63]童峰:《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价值工程》2011年第28期,第82~83页。

[64]朱荣凯:《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探究》,《决策咨询》2013年第6期,第18~22页。

[65]姜卫韬:《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第107~119页。

[66]傅小舟:《中小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研究——以浙江省中小企业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7]许庆瑞:《应用全面创新管理提高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第23卷(增刊),第1~6页。

[68]Xu Qingrui,et al. To leverag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small &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y 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12.

[69]陈艳、范炳全:《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第2期,第24~35页。

[70]董黎晖、宋国防、赵璋:《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6期,第39~44页。

[71]毕克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2]李柏洲、王玉英:《价值管理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第7~9页。

[73]远德玉、董中保、常向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方法》,《科学管理研究》1994年第2期,第50~52页。

[74]杨宏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究》,《统计研究》1998年第1期,第53~58页。

[75]郑春东、和金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10期,第108~110页。

[76]张凌、伦洪涛、刘井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2期,第164~166页。

[77]李燕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8]赵浩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评价模型》,《企业研究》2014年第4期,第14~15页。

[79]吕一博、苏敬勤:《基于创新过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管理学报》2009年第3期,第331~337页。

[80]郑晓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讨》,《中小企业科技》2000年第7期,第26页。

[81]林榕辉:《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理性选择》,《特区经济》2006年第3期,第261~263页。

[82]张新艳:《试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87~88页。

[83]李根:《中小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第6期,第4~6页。

[84]徐鹏、张洪:《合作创新模式与中小企业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2期,第188~190页。

[85]景思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探讨》,《商业研究》2002年第20期,第136~138页。

[86]詹正华:《中小企业未来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企业经济》2004年第5期,第82~84页。

[87]史永进:《试论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机制、环境及模式》,《企业经济》2005年第5期,第96~97页。

[88]黄学工:《湖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第2期,第24~26页。

[89]王众托:《系统集成创新与知识的集成和生成》,《管理学报》2007年第5期,第542~548页。

[90]韩家栋:《中小企业的创新路径》,《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年第4期,第81~82页。

[91]陈勇星、秦秋英、李由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策略》,《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第175~177页。

[92]杜跃平、汪超:《基于博弈论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第18期,第1~4页。

[93]尹作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风险的比较分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年第3期,第252~255页。

[94]单航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及其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科技体制与管理》2009年第8期,第50~53页。

[95]刘志峰、赵楠:《试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87~89页。

[96]张震宇、陈劲:《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中小企业创新特征与实践》,《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S2期,第525~531页。

[97]吴伟:《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以辽宁省为例》,《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1期,第71~77页。

[98]王洁:《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9]苗晓娜:《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现代商业》2014年第25期,第78~80页。

[100]解学梅、刘丝雨:《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管理科学》2015年第2期,第27~39页。

[101]张惠琴、魏亚军、赵春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四川省中小企业为例》,《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年第6期,第1~8页。

[102]刘自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构成因素探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7期,第43~45页。

[103]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科研管理》2004年第6期,第108~114页。

[104]邱玥、宋焕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第114页。

[105]郭祥:《中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6]葛玲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的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34期,第17~18页。

[107]施放、缪珊珊:《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动力驱动系统构架》,《经济论坛》2013年第2期,第35~38页。

[108]蔡瑞林、孙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力学模型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8期,第101~105页。

[109]王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收益激励和风险保障》,《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6期,第6~7页。

[110]年志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28~31页。

[111]杨文兵:《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思考》,《技术经济》2003年第1期,第2~4页。

[112]刘君、蔡印成:《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技术经济》2004年第6期,第11~12页。

[113]于珊珊、李旭:《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体系构建》,《商业经济》2013年第11期,第15~16页。

[114]陆海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5]秦利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6]阙四清:《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第9期,第38~39页。

[117]龚征旗、姜景军、万祝蓉:《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内部分配的视角》,《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第103~105页。

[118]王飞绒、龚建立:《试论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经济问题》2000年第9期,第26~29页。

[119]吴晓妹、王章豹、黄希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期,第134~137页。

[120]张广凤:《中小企业联合创新机制研究——社会资本视角》,《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2期,第18~19页。

[121]彭小宝:《基于价值网络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运行机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22]李俊华:《“知识—技术—组织”三维融合的双元性创新运行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5期,第149~154页,160页。

[123]田家林、徐立岗、陈月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5期,第168~169页。

[124]冯德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判断与模型分析》,《企业管理》2000年第12期,第78~82页。

[125]李文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26]齐振彪、林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

[127]杨栩:《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28]刘素杰、王旭辉、蔡晓芹:《构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制的思考》,《中小企业研究》2006年第12期,第219~220页。

[129]汤林伟:《基于供应链技术流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22期,第10~13页。

[130]尹忠明、刘斌、贾俊红:《试论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华章》2007年第1期,第23~24页。

[131]陈光:《论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1期,第26~27页。

[132]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7,第53~100页。

[133]Zhu Bin,Fang Jincheng. Research on Applying TIM Theory to Improv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SMEs in Fujian Province. 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09,110-116.

[134]吴佳音、朱斌:《中小企业要素导向型创新形态的演化机理》,《软科学》2010年第12期,第111~116页。

[135]Tushman ML,Anderson P.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6(31):439-465.

[136]张文辉:《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生物经济学研究平》,《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第5~13页。

[137]韩德昌、王菁娜:《基于技术变化周期的企业能力重置机制选择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2期,第101~106页。

[138]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 Research Policy.1982(11):147-162.

[139]Kodama F. Analyzing Japanese High Technologies:The Technological Paradigm Shift. New York:Printer Publishers,1991.

[140]郑雨:《技术范式与技术创新》,《创新论坛》2006年第4期,第16~19页。

[141]许广玉:《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技术范式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9期,第143~145页。

[142]Jenkins M,Floyd S. Trajectories in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A multi-level study of competition in formula racing. Organization Studies,2001,22(486):945-969.

[143]傅家骥、雷家骕、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第146~159页。

[144]朱斌、吴佳音:《自主创新进程探索:主流与新流的动态演进》,《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9期,第1389~1396页。

[145]Zhu Bin,Ou Weiqiang. Mainstream and new-stream patterns for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 China:evidence from local manufacturing firms.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China,2013,4(1):55-70.

[146]Zhu Bin,Jiang Xinjie. Element-oriented innovation and evolvement of mainstream and newstream:case study of Fujian Haiyuan Automatic Equipments Co.,Ltd. Proceedings of PICMET ’13:Technology Management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3,782-789.

[147]Kauffman S A. The origins of order: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1993,13(1):133-144.

[148]Khuranal A. Managing complex production process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9,40(2).85-97.

[149]饶扬德:《复杂科学视角:企业创新机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6期,第37~41页。

[150]Nelson RR,Winter SG. In search of useful theory of innovation. Research Policy.1977,6(2):36-76.

[151]Brown E D. Onlin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presents some special issues. Journal of DuPage County Bar Association.2008(21):22.

[152]梁展凡、袁泽沛:《基于复杂性创新机理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16期,第90~92页。

[153]成思危:《复杂性科学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154]王学军:《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创新机理研究》,《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59~163页。

[155]吴佳音、朱斌:《中小企业复杂性创新机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期,第88~92页。

[156]Zhu Bin,Wu Jiayin. Research on Complexity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roceeding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Wuhan:Wuhan University Press,2010.1151-1156.

[157]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第107~112,98~101页。

[158]周爽、朱志洪、朱星萍:《社会统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59]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8,第83~87页。

[160]方金城、朱斌、张岐山:《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估及其实证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01~104页。

[161]阮桂海、蔡建琼、朱志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59~67页。

[162]Drucker PF:《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第7~20页。

[163]喻湘存、熊曙初:《系统工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280~281页。

[164]张庆仁:《岗次动态管理体系》,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第377~380页。

[165]汪澜:《逆向营销渠道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0期,第71~72页。

[166]马少林、徐萍:《技术创新的可逆性与逆向工程基本模式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期,第83~86页。

[167]杜蕾:《培育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土壤》,《企业活力》2006年第10期,第56~57页。

[168]吴建平:《企业集成创新链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9]余向平:《集群式供应链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第162~167页。

[170]曹丽莉:《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创新》,《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22~127页。

[171]任家华、牟绍波:《企业创新升级机制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第44~47页。

[172]程凯:《价值链管理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3]刘骅、谢科范:《区域自主创新平台构建中的系统机理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2期,第84~87页。

[174]曾德明、何银芳、彭盾:《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产学研系统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软科学》2009年第7期,第1~6页。

[175]熊学兵、任佩瑜:《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组织知识管理系统演化研究》,《经济经纬》2010年第1期,第89~92页。

[176]陈乃醒:《孤峰原理与短板理论的对比分析》,《管理与财富》2007年第7期。

[177]刘兴才:《权变理论与管理方式的选择》,《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1期。

[178]王硕:《协同理论在虚拟企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29~31页。

[179]碧明:《圣农集团,成就亚洲最大的农业产业集群企业》,《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第5~8页。

[180]宏泰顾问:《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智慧》,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81]昝廷全:《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及其政策含义》,《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2期,第83~89页。

[182]陆国庆:《产业创新:超越传统创新理论的新范式》,《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第10~13页。

[183]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第24~27页。

[184]吴晓波:《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期,第50~52页。

[185]王国才:《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链关系初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4期,第46~48页。

[186]宋毅:《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走出低层次技术引进误区》,《中国科技论坛》1999年第3期,第28~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