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7

制造边界:业主行动与秩序缤纷的社区图书

Manufacturing Boundary: Urban House Owners' Action and Community Order in Riotous Profusion

SSAPID:101-2750-7763-07
ISBN:978-7-5201-1850-7
DOI:
ISSN:
关键词:

业主 社区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以“说故事”的方式,展现了名苑社区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的生活史。从2000年延续至今的维权/反维权行动,在街区邻里生活世界中呈现为“流动着的社会事实和实践着的权力关系”。多元行动力量的互动和博弈实质,是“权力管制逻辑”与“业主自治逻辑”的内在冲突。从“维护物权”到“争夺治权”、再到“要求规则合理化”,邻里行动者以“问题”作为行动展开的逻辑线索;从“集体行动”到“诉讼维权”,邻里行动者用行动塑造着权力、资本、邻里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边界。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刘威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1 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后记

 序言

 上编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第1章 新社区,新社会

   第一节 城市“居住革命”的社会学迷思

   第二节 业主维权研究意义的再发现

   第三节 中国业主维权研究的策略范式

   第四节 中国业主维权研究的权利范式

   第五节 已有研究的局限及本书的新意

   第六节 本书的表述结构

  第2章 业主行动研究的邻里生活转向与方法论自觉

   第一节 作为街区邻里政治的业主维权行动

   第二节 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街区邻里政治的实践域

   第三节 “行动者”归来:从纵向控制到水平互动的视角切换

   第四节 从他者表述到自我描写:邻里政治研究者的入场与立场

   第五节 日常生活的敞开性与“重建”邻里政治研究的想象力

  第3章 进入田野:社会的边界与行动者的生产

   第一节 “意义空间”:个案概况与进入田野

   第二节 “小区业主”:国家赋予的身份及其权利边界

   第三节 邻里空间的行动者及其关系边界

   第四节 “城堡社区”:国家推动的空间生产及意义转化

 中编 业主维权的日常叙事

  第4章 问题化成邻里与业主物权维护(2000~2004)

   第一节 “美丽的谎言”

    配套缩水

    数次更改规划

    入托上学成难题

    质量承诺成泡影

   第二节 问题化邻里与“家园”营造

    正常渠道 此路不通

    法律诉讼无果

    持续冲突 互不相让

   第三节 “保卫家园”与业主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的前奏

    外部诱发性事件

    一封公开信

    运动领袖

    持续数月的集体维权

    剧场效应

    “取消公示”与“重新规划”

    “跳楼”与“堵道”

   第四节 业主集体行动的策略与边界

    一 借势、造势、用势

     1.“借势”与“造势”

     2.“巧妙用势”

    二 守界、试界、越界

     1.持守行动的边界

     2.探试行动的边界

     3.跨越行动的边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权分化邻里与业主治权争夺(2005~2008)

   第一节 金权主导的业委会成立过程

    业主倡议成立业委会

    街道态度的转变

    街道转变态度

    “官方”版的“业委会诞生记”

    推动选举

    产生选举结果

    “维权”版的“业伪会诞生记”

   第二节 物业公司、业委会演双簧?

    最后通牒

    业主的挽留

    表决单变身民意调查表

    业主抵制

    物业公司的说法

    表决单变身心态调查表

    物业公司的不满与“惩罚”

    业委会内部的异议

    物业公司的“惩罚”

   第三节 新的物业服务合同是如何签订的?

    签合同:“偷偷摸摸娶媳妇”

    心态调查表被当作表决票

    偷偷摸摸签合同

    一份合同、两副面孔

    社区居委会的证明

    公示合同与签署合同不一致

   第四节 邻里反维权场域的营造

    简单化归因

    一小撮人

    令人不齿的一系列勾当

    对维权后果的想象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6章 依法诉讼与法外行动空间的营造(2009~2011)

   第一节 诉讼维权与法律边界的模糊

    全省“业主诉讼业委会”第一案

    法院研究三个月后才立案

    一审

    没有终点的诉讼游戏

    市中院照顾区法院面子

    热闹的庭审现场

    业主起诉业主委员会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

    没有终点的循环

    业主“弹劾”业主委员会

    业主终于赢了一回

    业主委员会13人中8人不是业主

    撤销8名委员的委员资格

   第二节 诉讼维权揭开的“邻里灰色地带”

    为上诉,业主委员会私刻业主大会公章

    业主大会哪里来的公章?

    业主委员会委员承认私刻业主大会公章

    公建物业产权交割成谜

    公建产权协议已签 公章到底是谁盖的?

    业主共有财产被出卖

    声明无偿服务,暗地领取补贴

    业主委员会委员“补贴”由物业发放?

    一边拿钱,一边表决?

    业主要求公示业主委员会账目

   第三节 维权与反维权力量的法外斗法

    维权业主的法外加码策略

    通过“问题”加码

    通过“事件”加码

    通过“间隙”加码

    反维权力量的法外解码策略

    重案中队的介入

   第四节 维权业主的胜利?

    物业公司总经理被开除

    业主委员会解散

    街道、社区换了领导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7章 争辩选举规则与邻里派系的逆转(2011~2014)

   第一节 筹备选举与邻里派系关系重组

    工作组亲近维权业主

    “亲物业派”成了“反物业派”

   第二节 争辩选举规则:自主逻辑与管制逻辑的碰撞

    “分区海选”与“报名参选”之争

    公民权利之辨

   第三节 选举乱象与街道把关

    选举乱象

    原物业公司总经理卷土重来

    “街道把关”“选好人、掌好权”

   第四节 邻里派系冲突压力下的规则合理化

    选举会场内外的较量

    派系冲突与规则合理化

    没完没了的故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下编 业主维权中的国家与社会

  第8章 业主行动的内在逻辑和互动策略

   第一节 业主维权行动的资源限制与守法逻辑

    一 业主维权的行动过程

    二 行动资源的动员与限制

    三 业主维权行动的守法逻辑

   第二节 反维权力量的反制逻辑和分类治理术

    一 “蓄意制造”的邻里派系

    二 邻里反维权派系的德治逻辑

    三 城市基层政权的治理术

  第9章 国家塑造的互动边界及其再生产

   第一节 从“策略”到“边界”的视角切换

   第二节 国家营造的互动边界:机会空间和行动界限

    一 合法抗争空间

    二 法外对抗:法律边界的模糊与扩展

    三 邻里作为对抗边界的维持和转化机制

   第三节 从“依法抗争”到“作为框架的国家”

    一 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

    二 业主维权中的“国家”

    三 “作为框架的国家”:一种解释业主抗争的中国视角

   第四节 从“发现社会”到“找回国家”

  第10章 国家在场与社区邻里政治的二重维度

   第一节 以社区居委会为化身的国家在场

   第二节 邻里空间的二次动员与群众参与传统

   第三节 邻里权力运作的情理逻辑与生活策略

    一 话语转换

    二 化公为私

    三 主动示弱

   第四节 居住空间的隔离与邻里政治的二元格局

  第11章 国家动员与社区参与的“新传统主义”

   第一节 西方市民参与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反思

   第二节 中国群众参与的本土经验资源

   第三节 后单位时代社区参与的权利关系呈现

    一 参与者:权利运用的主体

    二 社区动员:权力运行与实践的过程

    三 参与意愿:权利运作的内在基础

   第四节 社区居民参与的“新传统主义”

  第12章 投资社区社会资本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理论争辩与社区形态

   第二节 社区社会资本的历史变迁和转型重建

  第13章 构建社区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机制

   第一节 公共物品供给与集体行动的困境

   第二节 社区公共物品“单位供给”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供给制度变迁

   第四节 建构社区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机制

  第14章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社会整合

   第一节 被遗忘的城市社区秩序

   第二节 城市社区秩序的“破”与“立”

   第三节 城市基层社会再整合的“结”与“解”

   第四节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整合过程

  第15章 结论

   第一节 城市住宅业主行动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在社区研究中找回“国家”

   第三节 转型社会的社会学立场及其底层关怀

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舒诗伟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

阿兰纳·伯纳德、朱健刚:《公众参与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艾瑞克·霍布斯邦:《原始的叛乱:十九至二十世纪社会运动的古朴形式》,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9。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3。

毕向阳:《从“草民”到“公民”——当代北京都市运动》,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边燕杰、约翰·罗根等:《“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邴正:《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看中国的社会转型——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历程回顾与创新》,《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

邴正、王恩见:《法律机会结构变迁与业主诉讼维权的兴起》,《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6期。

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讲义》,人民出版社,2011。

查尔斯·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陈周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译林出版社,2010。

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年第8期。

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3。

陈鹏:《从“产权”走向“公民权”——当前中国城市业主维权研究》,《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陈鹏:《当代中国城市业主的法权抗争——关于业主维权活动的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陈晓运:《去组织化:业主集体行动的策略——以G市反对垃圾焚烧厂建设事件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陈映芳:《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陈映芳:《动者的道德资源动员与中国社会兴起的逻辑》,《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陈映芳:《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天涯》2004年第6期。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陈映芳等:《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陈幽泓:《从维权到治理的启蒙——北京美丽园冲突解决与秩序重构的启示》,《中国物业管理》2009年第8期。

陈幽泓:《社区治理视阈下的“公”“私”之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4日。

陈幽泓:《行政权力与自治组织行为的边界亟待明确》,《中国改革》2005年第5期。

陈幽泓、魏耀荣:《两种模式界定多元房地产物权——来自六个国家和地区的调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24日。

陈幽泓主编《社区治理的多元视角: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Donatella della Porta、Mario Diani:《社会运动概论》,苗延威译,巨流图书公司,2002。

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李义中译,译林出版社,2006。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董海军:《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社会》2010年第5期。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2001。

冯钢:《转型社会及其治理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冯仕政:《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管兵:《维权行动和基层民主参与:以B市商品房业主为例》,《社会》2010年第5期。

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2007年第6期。

桂勇:《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郭巍青、黄岩:《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和政治——以下塘村修祠为例》,《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郭于华、史云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布洛维“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郭于华:《倾听底层——我们如何讲述苦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郭于华、沈原:《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开放时代》2012年第2期。

郭于华、沈原、陈鹏:《居住的政治:当代都市的业主维权和社区建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何海兵:《“国家-社会”范式框架下的中国城市社区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何明修:《绿色民主——台湾环境运动的研究》,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

何明修:《社会运动概论》,三民书局,2005。

何明修主编《社会运动的年代——晚近二十年来的台湾行动主义》,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1。

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何艳玲:《西方话语与本土关怀——基层社会变迁中“国家与社会”研究综述》,《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何增科、托马斯·海贝勒、根特·舒伯特:《城乡公民参与和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胡荣、刘艳梅:《中间阶层在公共领域中的维权行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

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黄冬娅:《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黄晓春:《非协同治理与策略性应对——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6期。

黄晓春:《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一个总体性理论视角》,《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1期。

黄晓星:《“上下分合轨迹”:社区空间的生产——关于南苑肿瘤医院的抗争故事》,《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黄晓星:《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黄晓星、郑姝莉:《作为道德秩序的空间秩序——资本、信仰与村治交融的村落规划故事》,《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1期。

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Jan Gehl:《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陈秋伶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康晓光、韩恒、卢宪英:《行政吸纳社会:当代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0。

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自由政治随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李春玲主编《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丁讃主编《公共领域在台湾——困境与契机》,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李辉:《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上海市S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社会》2008年第1期。

李骏:《住房产权与政治参与: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民主》,《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

李友梅:《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的生存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春荣:《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刘春荣:《中国城市社区选举的想象:从功能阐释到过程分析》,《社会》2005年第1期。

刘翠霞、顾理辉:《“行动者”的缺席: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理路的反思》,《南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刘精明等:《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上的观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刘岩、刘威:《从“公民参与”到“群众参与”——转型期城市社区参与的范式转换与实践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刘晔:《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复旦学报》2003年第5期。

刘子曦:《激励与扩展:B市业主维权运动中的法律与社会关系》,《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7。

吕大乐:《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祝乃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6。

马卫红等:《城市社区研究中的国家社会视角:局限、经验与发展可能》,《学术研究》2008年第11期。

马西恒:《社区治理创新》,学林出版社,2011。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刘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闵学勤:《社区自治主体的二元区隔及其演化》,《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闵学勤:《社区冲突: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裴宜理:《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裴宜理:《中国式的“权利”观念与社会稳定》,《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桑德斯:《社区论》,徐震译,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申端锋:《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

沈原:《“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的两条途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沈原:《社会的生产》,《社会》2007年第2期。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施芸卿:《机会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集团行政诉讼为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石发勇:《城市社区民主化的实践和制度约束——上海市居委会改革个案研究》,《社会》2005年第2期。

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年第3期。

石发勇:《业主委员会、准派系政治与基层治理——以一个上海街区为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史蒂文·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刘北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史云桐:《有产者的抗争与社会的生产:B市业主维权类型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舒可心:《民主从社区开始 居住改变中国》,《现代物业》2005年第5期。

《思想》编委会:《思想十八:中国:革命到崛起》,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1。

《思想》编委会:《思想十一:民主社会如何可能?》,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9。

《思想》编委会:《思想一:思想的求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6。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苏阳、冯仕政、韩春萍主编《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湛宁:《加码的逻辑——B市业主诉讼维权的行动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孙湛宁:《加码的逻辑——B市业主诉讼维权的行动策略研究》,载朱健刚主编《公共生活评论第一辑:社区、空间与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孙哲:《都市中的邻里:从“业主”到“市民”——对上海内城某“封闭社区”的都市人类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唐娟主编《共有、共享、共治——城市住宅小区和谐治理的实践与理论探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唐晓岚:《城市居住分化现象研究: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社会学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田毅鹏等:《重回单位研究:中外单位研究回视与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

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张文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王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王汉生、吴莹:《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社会》2010年第2期。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王天夫、李博柏:《从福利房到商品房:制度变迁与社会冲突》,《二十一世纪》2008年总第107期。

王星:《利益分化与居民参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理论转向》,《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王志弘:《流动、空间与社会》,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魏伟:《都市运动研究:理论传统的界定和中国经验的嵌入》,《社会》2008年第1期。

吴长青:《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社会》2010年第2期。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吴同、文军:《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依法维权的集体行动策略——以上海SNS企业工人抗争为例》,《社会》2010年第5期。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吴重礼:《台湾地区“派系政治”研究文献的争议:美国“机器政治”分析途径的启示》,《政治科学论丛》2002年第17期。

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当前研究的战略分析》,彼得·埃文斯等编《找回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5。

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2003年第3期。

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徐琴:《转型社会的权力再分配——对城市业主维权困境的解读》,《学海》2007年第2期。

徐绍峰:《业主维权为何难获大众同情》,《金融时报》2011年3月23日。

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自由主义政体、传统政体和社会民主政体下的权利与义务框架》,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2005年第5期。

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姚华、耿敬:《政策执行与行动者的策略——2003年上海市居委会直接选举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应星:《“气”与中国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应星:《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曾业辉:《北江义兴房地产引发大规模投诉 业主诉状递上京》,《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8月18日。

赵鼎新:《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更新和中国经验》,巨流图书公司,2007。

赵珍珍、W.布莱登:《业主维权过程中的行动策略与权力结构》,《战略决策研究》2010年第5期。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译林出版社,2001。

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张鸿雁:《论当代中国城乡多梯度社会文化类型与社会结构变迁——依据“社会事实”对“二元结构”的重新认知》,《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张紧跟、庄文嘉:《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张磊、刘丽敏:《物业运作: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新公共空间——国家权力过度化与社会权利不足之间的张力》,《社会》2005年第1期。

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香港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秋/冬季卷。

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2004年a第6期。

朱健刚:《空间、权力与社区认同的建构:对上海一个邻里的居民运动的案例研究》,《第三部门学刊》2004年b第2期。

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的民族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a。

朱健刚主编《公共生活评论第一辑:社区、空间与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b。

朱健刚:《以理抗争:都市集体行动的策略——以广州南园的业主维权为例》,《社会》2011年第3期。

朱怿:《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庄文嘉:《跨越国家赋予的权利?——对广州市业主抗争的个案研究》,《社会》2011年第3期。

庄雅仲:《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邹川雄:《中国社会学理论:尺寸拿捏与阳奉阴违》,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邹川雄:《中国社会学实践:阳奉阴违的中国人》,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Blumer,Herbert. “Collective Behavior,”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New York:Barnes& Noble,1951.

Dewey,John.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 Athens. Ohio:Swallow Press,1985.

Hallman,H.W. Neighborhoods:Their Place in Urban Life.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1984.

Kitschelt,Herbert.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A Critique,” pp.323-347,in Research on Social Movements:The State of the Art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A,eds. by Dieter Rucht. 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1.

Landé,C. H. “Introduction: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 W. Schmidt,J.C.Scott,C. Landé & L. Guasti(ed.),Friends,Followers,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Lee,Ching Kwan Selden. “Inequality and Its Enemies in Revolutionary and Reform Chin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Jan.13. 2009.

Liu,Chunrong. “The Emerging Community Regime:A Case Study of Neighborhood Governance Formation in Shanghai(1996-2003),” 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tudies,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h.D.Dissertation,2003.

McCarthy,John D. and Mayer N. Zald.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A Partial Theory,” pp.15-42,in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eds. by Mayer N. Zald and John D. McCarthy.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1987.

O’Brien,Kevin J.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O’Brien,Kevin J. “Rightful Resistance,” Word Politics,1996,49(1).

Perry,Elizabeth. “Studying Chinese Politics:Farewell to Evolution?” The China Journal,No.57,2007.

Read,L.B.. “Democratizing the Neighborhood?New Private Housing and Homeowner Self-Organization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January 49,2003,pp.31-59.

Schachter,Hindy Laue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or Reinventing Ourselve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Snow,David A. and Robert D.Benford. “Ideology,Frame Resonance,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1988,(1).

Solinger,Dorothy J. 1993. “Activism and Activists:Maoist Conceptions and Role Linking State to Society,” The China Quarterly(39).

Tilly,Charles.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8:143-149.

Whyte M.K.,W.L.Parish.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Xiang Biao. “You’ve Got to Rely on Yourself…and the State!Labour Outmigration and the Ideologies about Guojia and Fa in Northeast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San Jose,California,November 15-19,2006.

Zald,Mayer N. “Culture,Ideology,and Strategic Framing,” Doug McAdam(e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Political Opportunities,1996.

Zhu,Jiangang & Peter Ho. “Not against the State,Just Protecting Residents’ Interests:An Urban Movement in a Shanghai Neighborhood,” China’s Embedded Activism,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