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为主线图书

SSAPID:101-2699-7581-25
ISBN:978-7-5201-214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框架下,以“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成果,紧密结合中国发展进程中交汇融合的两条历史线索,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理论硬核、接纳现代方法,探索和构建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以此推动发展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绍东
编 辑:韩莹莹;陈旭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绪论

  绪论

   一 写作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梳理与学派述评

    2.历史回顾与统计评价

    3.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

    4.跨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 特点与创新

 基本原理篇

  第一章 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源泉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

    (一)经典作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探讨

     1.将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史过程

     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运动中理解社会形态变迁

     3.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具有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4.经济发展需要遵循协调和平衡原则

    (二)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

    (三)经典作家对欠发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

   二 计划经济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思想

    (一)非均衡经济发展思想的源起和内容

     1.社会主义依靠“剪刀差”进行原始积累

     2.要把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

    (二)生产资料部门优先增长规律:数理推导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结构性经济发展理论

     1.依附论与不平等交换

     2.边缘化理论

     3.世界体系理论与脱钩理论

     4.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马克思主义

     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2.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

     3.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

    (三)东欧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经济发展思想

    (四)非洲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

    (五)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1.有关“纯粹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探讨

     2.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1)置盐信雄有关技术变革与利润率的讨论

      (2)速水佑次郎的“诱致性创新”理论

   四 现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线和逻辑结构

    (一)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争议的主要问题

     1.范畴一般与范畴特殊的关系问题

     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二分法”问题

     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逻辑结构问题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有类型及主要代表

     1.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

     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科书

     4.其他类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线及结构问题

     1.以“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体制改革规律”为主线

     2.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主线

     3.以“人的利益关系变化和全面发展规律”为主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一 旧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学术争论

    (一)“农业立国”和“工业立国”之争

    (二)作为发展经济学奠基之作的《农业与工业化》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道路探索:1949~1978

    (一)《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陈云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三)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二重性的探讨

   三 发展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78年至今

    (一)有关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方法

     2.项启源的五形态、三形态结合论

     3.程恩富的社会主义三阶段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1.吴易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比较研究

     2.赵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模型的探讨

     3.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

    (三)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1.卓炯先生开创的社会分工学派

     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学派

     3.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研究团队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

     1.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2.对创新发展动力的研究

    (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

     1.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和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的研究

     2.中国的城市化相关问题研究

     3.农业现代化中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地制度改革研究

    (六)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1.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2.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

     3.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七)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整和政府市场关系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2.对市场秩序和政府职能的探讨

    (八)对外开放战略研究

     1.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2.“一带一路”与对外开放新格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一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立论基础

    (一)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理论硬核和保护带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及其面临的危机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论基础

    (一)立论基础:一般与特殊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人”立论基础

    (三)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论基础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论基础

   四 “能动的社会人”所提出的实践要求

    (一)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经济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三)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一种历史视角

   一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五阶段论”

   二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三阶段论

    (一)自然分工的原始社会经济形态

    (二)强制性分工的私有制社会经济形态

     1.从自然分工到强制性分工

     2.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强制性分工发展的顶峰

     3.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发展

    (三)自觉分工的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

   三 物的依赖性阶段向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社会有机体视角

   一 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总体判断:1993~2013

    (一)数据及方法

    (二)各经济体经济增长水平的极差

    (三)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标准差

    (四)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率

    (五)五大洲内部经济增长差异

   二 社会有机体的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一)功利主义价值观

    (二)自由主义价值观

    (三)公平主义价值观

    (四)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

    (五)“社会有机体”协同发展价值观

    (六)基于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指标体系

   三 中国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2002~2015

    (一)方法和数据

     1.灰色系统和灰色关联评价方法

     2.评价步骤

     3.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1)确定最优指标集V*

      (2)确定原始评价矩阵

      (3)数据的初始化处理

      (4)确定评价矩阵

      (5)确定指标权重矩阵

      (6)灰色综合评价

    (二)测度结果分析

     1.2002~2015年中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结果

     2.2002~2015年中国社会有机体分项发展水平评价

      (1)人类发展

      (2)经济发展

      (3)社会发展

      (4)环境发展

   本章小结

 微观行为篇

  第六章 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与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

   一 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转变

   二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调查分析

    (一)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和研究设计

    (二)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

     1.问卷设计

      (1)因变量选取

      (2)自变量选取

     2.模型建立

     3.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

      (2)回归分析

    (三)2016年全国七省十城进城务工人员调查

     1.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全样本综合分析

     2.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地区差异性分析

      (1)东北地区

      (2)东部沿海地区

      (3)珠三角地区

      (4)中部地区

      (5)西部地区

      (6)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跨地区比较

     3.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代际差异分析

   三 调研分析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不同年龄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具有显著异质性

    (二)与子女是否在同一个城市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主要家庭因素

    (三)工作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的距离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主要区位因素

    (四)农地流转和社会保障水平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主要经济因素

    (五)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自我认知和当地人的态度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附录1 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调查问卷

     一 个人基本信息

     二 行为决策

     三 家庭因素

     四 区位因素

     五 经济因素

     六 社会心理因素

    附录2 统计图表和计量分析结果

  第七章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方式选择

   一 农业生产方式:一般与特殊

    (一)生产方式的双重含义

    (二)经典作家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分析

     1.小农生产方式

     2.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

     3.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

    (三)农业生产方式(一般):宏观、中观和微观

    (四)小农生产方式未能向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转变的原因

   二 “互联网+”推动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一)“互联网+”解决农业生产方式“两难悖论”的思路

    (二)“互联网+”推动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变革

    (三)“互联网+”推动的农业家庭经营模式变革

     1.“互联网+”技术应用提高了家庭农场的最优经营规模

     2.“互联网+”为农业合作社提供了制度设计的技术基础

    (四)“互联网+”促进农业生产环节与流通领域的精准对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生产方式选择:主导产业的甄别和遴选

   一 经济起飞与主导产业

   二 基于分工和专业化双重视角的主导产业选择

   三 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一)计算次级区域各个产业的区位熵

    (二)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三)主导产业选择

   四 我国三大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

    (一)我国三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二)主导产业的进一步遴选

    (三)我国三大区域主导产业的变化

   本章小结

 宏观建构篇

  第九章 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农地制度设计

   引言

   一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逻辑

    (一)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诘问

    (二)引入“生产方式”后的农地制度改革理论逻辑

   二 新一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农业生产方式变迁

   三 资本主导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理论逻辑和制度弊端

    (一)资本主导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理论逻辑

    (二)农地所有权的不完整流转

    (三)资本主导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弊端

   四 农地制度改革主动引领农业生产方式演进

    (一)跨越“卡夫丁峡谷”与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

    (二)农地制度改革的切入点:明确和构建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

    (三)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

    (四)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

    (五)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从比较优势到引领能力:生产方式开放模式设计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全球价值链与国家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困境

    (一)被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比较优势困境

    (二)孤立构造国家价值链的比较优势困境

   三 双赢与剥削: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视角

    (一)国际交换中的“双赢”

    (二)国际交换中的“剥削”

   四 从比较优势到引领能力:基于显性优势指数的产业组合选择

    (一)基于引领能力的产业合作优势指数: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超越

    (二)实证研究

     1.各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

     2.依据显性产业合作优势指数选择产业组合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十一章 五大发展理念:时代品质与实践要求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演进历程

    (一)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科学发展观

   二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三 从历史路标视角理解发展理念

    (一)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路标:发展理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展理念的演进脉络

     1.创新发展理念的演进脉络

     2.协调发展理念的演进脉络

     3.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脉络

     4.开放发展理念的演进脉络

     5.共享发展理念的演进脉络

   四 以生产方式作为理论硬核阐释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一)生产方式(一般)与生产方式(特殊)

    (二)社会分工是生产方式的主要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

   五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重大经济现实问题研究

    (一)创新发展理念:技术与市场合力,供给与需求协作

    (二)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分工演进,协调经济关系

    (三)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分工,强调经济发展约束

    (四)开放发展理念:融入国际价值网络,构建国家价值空间

    (五)共享发展理念:以自觉分工为导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应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的研究

   二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三 中国“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四 物的依赖性阶段已经呈现向自由个性发展阶段转变的先兆性特征

   五 经济发展新阶段需要积极践行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仍然处于问题研究的探索阶段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摆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经济学领域,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局限于经典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框架,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关切。为此,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以理论创新引领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深入分析“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联系生产方式(一般)研究生产力,联系生产方式(特殊)研究生产关系,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行为、中观层面的区域和产业资源配置、宏观层面的制度建构纳入研究视野。以发展为主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营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崭新尝试,也是推动发展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积极探索。

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4。

阿兰·弗里曼:《出现金融市场以后的利润率:一个必要的修正》,《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3年第3期。

阿林·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7。

奥斯卡·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白永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是西部大开发的创新升级版》,《青海党的生活》2016年第2期。

白永秀、任保平:《现代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走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白永秀、王颂吉:《价值链分工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目标、重点任务与支持体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白永秀、吴丰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文关怀及其设想》,《改革》2010年第7期。

百强研究项目组:《2013年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究报告》,《电气时代》2014年第1期。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中),人民出版社,1981。

布雷夫曼:《劳动与垄断资本》,商务印书馆,1979。

蔡昉:《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蔡荣、韩洪云:《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苹果种植户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5期。

蔡荣、马旺林、王舒娟:《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合作社社员承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4期。

蔡荣、王学渊:《农业合作社的集体行动困境: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4期。

蔡锐龙、李晓栋、钱思思:《国内外数控系统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年第4期。

陈彩娟:《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纵横》2009年第10期。

陈承明、陈伯庚、包亚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陈纪平:《为什么大工业没有割断农业生产中的家庭纽带》,《经济学家》2013年第2期。

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陈兴中、孙丽丽、李富忠:《第三代农民工务工期望变化分析》,《中国劳动》2011年第3期。

陈亚辉:《新老两代农民工行为和需求比较研究——基于珠三角的实证调查》,《调研世界》2013年第1期。

《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程大中:《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及演变趋势——基于跨国投入—产出分析》,《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及其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程恩富、程言君:《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程恩富、冯金华、马艳:《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第4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程恩富、马艳:《高级现代政治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程恩富、谭扬芳:《从“占领华尔街”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理论学习》2011年第12期。

程恩富、杨斌:《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影响》,《红旗文稿》2010年第11期。

程恩富、张忠任:《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日本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

程恩富:《论经济新常态下的五大发展理念》,《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程恩富:《日本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近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程恩富:《社会主义三阶段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程令国、张晔、刘志彪:《农地确权促进了中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吗?》,《管理世界》2016年第1期。

达理尔·格雷泽、戴维·沃克尔:《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导论》,王立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德尔坎波:《拉美的国有企业改革》,《拉美经委会评论》1997年第4期。

邓衡山、王文烂:《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

邓力群:《和毛泽东一起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党的文献》2011年第5期。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丁胜、廖浪涛:《南京市主导产业的确定与评价》,《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期。

丁学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概览》,《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都留重人:《现代资本主义的公害》,岩波书店,1968。

多西·弗里曼、纳尔逊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方敏、金春鹏、顾为东:《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体系图谱研究》,《资源科学》2009年第11期。

方兴起:《保罗·克鲁格曼:反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分析——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14。

弗·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付毅飞:《国家核电签署CAP1400责任书》,《科技日报》2010年7月17日。

傅耀:《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硬核及其当代意蕴——从理性主义的纬度透视》,《经济评论》2007年第7期。

干春晖:《2011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冈萨雷斯·卡萨诺瓦:《内部殖民主义与民族发展》,《国际发展比较研究》1965年4期。

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

高峰:《论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2期。

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经济学家》2013年第6期。

高文:《基于偏离—份额法的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分析》,《科技与管理》2010年第1期。

郜亮亮、黄季焜、冀县卿:《村级流转管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其变迁》,《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12期。

宫本宪一:《日本的城市问题——政治经济学的考察》,筑摩书房,1969。

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顾海良:《经济思想历史的“自我批判”与“历史路标”》,《经济学家》2013年第8期。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路标”——读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顾海良:《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八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创及理论结晶——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研究》,《毛泽东研究》2016年第5期。

顾为东:《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体系研究》,《中国能源》2008年第11期。

顾为东:《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开发与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第19期。

顾钰民:《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条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顾钰民:《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关锡友:《沈阳机床:“中国创造”的非典型路径》,《中外管理》2013年第12期。

郭春东:《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何炼成、庄静怡:《环境政策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何自力:《产业变迁与资本主义的衰落》,《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4期。

何自力:《对“大市场,小政府”市场经济模式的反思——基于西方和拉美国家教训的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第1期。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II: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东方出版社,2013。

洪名勇:《欠发达地区的农地流转分析——来自贵州省4个县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

洪银兴:《产业化创新及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机制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第11期。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洪银兴:《关键是厘清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边界》,《红旗文稿》2014年第3期。

洪银兴:《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发展理论创新》,《学术月刊》2011年第4期。

洪银兴:《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的政府作用》,《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洪银兴:《以创新支持开放模式转换——再论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1期。

洪银兴:《转型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代经济》2010年第8期。

胡建绩、张锦:《基于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胡钧:《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经济学家》1997年第2期。

华海岭、高月姣、吴和成:《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的DEA分析》,《科研管理》2011年第4期。

黄茂兴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研究》,《经济学出版社》2016年第6期。

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期。

黄树东:《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黄泰岩、石腾超:《规避城市化厄运的关键与途径》,《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

黄泰岩:《中国经济的第三次动力转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黄祖辉、吴彬、徐旭初:《合作社的“理想类型”及其实践逻辑》,《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0期。

基哈诺:《论“社会边缘化”的概念》,拉美经委会,1966。

冀县卿、黄季焜:《改革三十年农地使用权演变:国家政策与实际执行的对比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5期。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简新华、张皓:《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经济学研究》2011年第1期。

简新华:《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市化之比较》,《管理学刊》2014年第12期。

简新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特殊性分析》,《经济纵横》2011年第7期。

简新华:《中国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创新研究——兼评中国土地私有化》,《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1期。

江时学:《拉美发展模式研究》(第2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姜绍华:《日韩两国产业和市场保护措施及其借鉴》,《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金碚:《现阶段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求是》2013年第4期。

金京、戴翔、张二震:《全球要素分工背景下的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1期。

瞿剑:《面向全球的AP/CAP三代核电供应链体系形成》,《科技日报》2014年5月30日。

卡多佐:《拉丁美洲的依附和发展》,《新左派评论》1972年第7~8期。

《从大甸子等地出土文物看历史上的阶级分化》,《文物》1976年第1期。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李翀:《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李翀:《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的构建》,《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李海舰、魏恒:《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示构建研究——从SCP到DIM》,《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7期。

李蕾:《以迂回机制推进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基于北一机床并购科堡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3期。

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李文潮:《试论解放前我国存在原始公社残余的少数民族地区私有制的产生》,《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李兴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李学鑫、苗长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人文地理》2006年第4期。

李娅、缪靖羽:《中国与东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地区天然橡胶产业的再认识》,《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第10期。

李泽厚:《从历史文物试探体脑分工的起源》,《文物》1979年第9期。

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厉以宁:《论“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2期。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

林岗、张宇:《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9期。

林岗:《分工的消灭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所有制的科学假设》,《哲学研究》1985年第10期。

林木西、柳欣:《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10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林木西、王兆生:《我国能源结构、相关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改革》2010年第1期。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

林毅夫:《中国可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11期。

刘爱文、郑登攀、赵璟:《基于BP逻辑模糊神经网络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刘凤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假设运用的本质区别》,《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刘景华:《领导者的地位与阶级的形成——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年第3期。

刘诗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4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刘巍:《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3期。

刘文超、白永秀:《分工、交易效率与城乡二元经济转化》,《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3期。

刘煜晨、宿希强:《韩国汽车发展启示录》,《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年第9期。

刘云山:《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党建》2015年第12期。

刘振亚:《发展特高压电网 破解雾霾困局》,《国家电网》2014年第3期。

刘振亚:《智能电网承载第三次工业革命》,《国家电网》2014年第1期。

刘振亚:《中国电力与能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刘振亚:《转变电力发展方式 推动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2年第1期。

刘志彪、张杰:《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刘志彪:《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与方法》,《群众》2014年第6期。

刘志彪:《战略理念与实现机制:中国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学术月刊》2013年第1期。

刘志彪:《重构国家价值链:转变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思维》,《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4期。

龙世祥:《循环社会论:环境产业和自然欲望为关键词》,晃洋书房,2002。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6。

鲁保林、赵磊、林浦:《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本质与表象》,《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6期。

陆建中:《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与重大命题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年第6期。

罗明雄等:《互联网金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上海三联书店,1959。

马家驹、蔺子荣:《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

《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

《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马艳、金强:《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马艳、肖雨:《市场经济的生态逻辑》,《学术月刊》2015年第12期。

马艳、严金强:《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马艳:《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创新与实证分析》,《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迈克尔·托达罗、斯蒂芬·史密斯:《发展经济学》(第11版),聂巧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

梅丽霞、王缉慈:《权力集中化、生产片断化与全球价值链下本土产业的升级》,《人文地理》2009年第4期。

孟捷、李亚伟、唐毅南:《金融化与利润率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6期。

孟捷:《产品创新: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孟捷:《从再生产图式看剩余价值实现危机——兼论解释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衰退的几种范式》,《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孟捷:《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孟捷:《危机与机遇:再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3期。

那坦·罗森伯格:《作为技术研究者的马克思》,《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2期。

纳恩:《边缘化及其他问题》,《拉丁美洲社会科学评论》1972年第15期。

纳恩:《关于拉美边缘化及参与问题的研究》,《社区发展问题》1971年第25期。

纳恩:《人口的相对过剩,产业大军与大众边缘化》,《拉丁美洲社会学评论》1969年第2期。

牛婷、李斌、任保平:《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统计与决策》2014年第1期。

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2002。

帕克:《人类迁徙与边缘人》,《美国社会学》1928年第6期。

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6期。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政治经济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彭绍钧、胡敬新:《以政府为主导的韩国财团演变路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4期。

齐传钧、郑秉文:《拉美地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考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5。

钱书法、周绍东:《新国际分工格局的结构性矛盾》,《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钱书法等:《分工演进、组织创新与经济进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秦晖:《农民地权六论》,《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5期。

青木昌彦等:《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邱斌、叶龙凤、孙少勤:《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期。

邱成:《高端制造装备创新与产业推进——提高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创新能力的途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邱海平:《不能片面理解、泛化和滥用“新常态”》,《人民论坛》2015年第5期。

秋浦:《鄂温克族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80。

任保平、周志龙:《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打造西部大开发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任保平、周志龙:《新常态下以工业化逻辑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2期。

任保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研究》2015年第2期。

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高铦译,商务印书馆,2000。

盛洪:《分工与交易》,上海三联书店,1994。

时磊、刘志彪:《“福利赶超”、政府失灵与经济增长停滞——“中等收入陷阱”拉美教训的再解释》,《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宋春华:《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第3期。

宋磊:《被忽视的政治逻辑和管理实践》,《文化纵横》2016年第6期。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宋韬:《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第17期。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苏振兴:《拉美国家社会转型期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孙建波、张志鹏:《第三次工业化:铸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价值链》,《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谭晓军:《研究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汤向俊、任保平:《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经济经纬》2014年第5期。

仝新顺、曹勇:《产业链渗透:关注日本财团体制》,《企业研究》2009年第12期。

童江华等:《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以南京市为例》,《经济地理》2007年第5期。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汪建华、黄斌欢:《留守经历与新工人的工作流动——农民工生产体制如何使自身面临困境》,《社会》2014年第5期。

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经济纵横》2013年第11期。

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与多维路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第12期。

王昌盛:《基于多方合作博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选择及评价模型研究》,河海大学,2014。

王辰、张落成、姚士媒:《基于AHP法的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

王春来:《发展家庭农场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期。

王国平:《产业升级的国际思维》,《科学发展》2015 年第10期。

王灏:《淡马锡模式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

王军旗、白永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王俊奇:《论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部分质变》,《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4期。

王立胜、杜武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新中国区域主义治疆范式》,《现代哲学》2016年第4期。

王立胜、郭冠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5期。

王立胜、王清涛:《平等、富裕、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核心执政理念的时代转换》,《东岳论丛》2015年第1期。

王立胜、王清涛:《资本逻辑的兴起与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文化纵横》2016年第5期。

王立胜、周绍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路径》,《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王立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8期。

王立胜:《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王立胜:《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创新思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5期。

王立胜:《新发展理念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齐鲁学刊》2016年第5期。

王立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新发展》,《东岳论丛》2014年第7期。

王立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4期。

王文龙:《范式冲突、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与资本下乡之争》,《理论导刊》2013年第11期。

王铮、张健:《科技力——双良的“造血剂”》,《经济》2010年第5期。

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卫兴华、张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魏巍、吴明、吴鹏:《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差异分析——基于国际产业转移视角》,《产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魏小萍:《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分工与私有制:非同质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问题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温铁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温铁军:《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红旗文稿》2009年第2期。

文贯中:《市场畸形发育、社会冲突与现行的土地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吴丰华、白永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统领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相互关系、重大关切、战略举措》,《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吴宣恭:《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范畴》,《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3期。

吴义荣、林雨:《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年第2期。

吴易风、朱勇:《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

吴易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吴毅、陈颀:《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5期。

吴英:《对马克思主义分工—阶级理论的再解读》,《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伍柏麟、史正富、华民:《新编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伍装:《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武剑、林金忠:《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及中国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夏振坤:《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评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8期。

向国成、曾祥炎:《从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到欧债危机:异质性的理论阐释》,《经济学家》2013年第2期。

项启源:《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一桥大学经济研究》1957年第4期。

谢地、宋冬林:《政治经济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谢地:《马克思语境下的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2期。

谢富胜、程瀚、李安:《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谢富胜:《控制与效率: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与当代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6。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72。

徐景安:《中国政府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评杨小凯、林毅夫、张维迎之争》,《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12期。

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1期。

徐宁、皮建才、刘志彪:《全球价值链还是国内价值链——中国代工企业的链条选择机制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

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南方人口》2007年第4期。

许建康:《经济长波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中国道路》,《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12期。

许建康:《资本全球化与科学发展观——广东经济国际化面临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

许雄国等:《1000MW核电汽轮机低压部分厂内总装工艺研发》,《上海电气技术》2013年第3期。

薛亮、梅旭荣、王济民:《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13期。

杨承训、承谕:《生态生产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兼析若干流行的生态理论观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8期。

杨承训:《略论城乡生态连体结构与循环体系》,《创新科技》2013年第11期。

杨干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杨圣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8期。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杨小凯、张永生:《超边际分析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杨忻仁:《如何避免像拉美国家一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杨永华:《创新和发展: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杨玉生:《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叶祥松:《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易培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尹树广:《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于金富:《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生产方式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0期。

于金富:《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3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于挺:《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

郁世平、朱启臻:《农业特性与农业规模经营之再认识——以Y县规模经营为例》,《理论导刊》2014年第6期。

詹姆斯·道、史蒂夫·汉科:《发展经济学的革命》,蒋文华等译,格致出版社,2014。

张晨:《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吗?》,《国企》2012年第1期。

张存涛、焦必方:《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时期韩国产业政策调整及启示》,《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上海三联书店,2013。

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

张雷声、顾钰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张凌云:《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片论》,《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张平:《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张瑞东:《互联网+农业:合作社发展迎来新机遇》,《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年第7期。

张少军、刘志彪:《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动力、影响与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1期。

张曙光:《城市化背景下土地产权的实施和保护》,《管理世界》2007年第12期。

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

张耀光等:《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资源科学》2009年第12期。

张宇、卢荻:《当代中国经济》(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张宇、王亚玄:《书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1期。

张宇:《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1期。

张宇:《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战略思想》,《经济学家》2013年第12期。

张宇:《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经济研究》2016年第6期。

张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变——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

张宇:《市场有效,党政有为,根基牢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红旗文稿》2014年第8期。

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一门科学》,《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9期。

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4期。

张宇:《转型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理论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赵冰、牛东晓、刘金朋等:《内蒙古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建立及其实证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2期。

赵峰:《马克思的增长理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2期。

赵峰:《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的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赵建华、高风彦:《技术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0。

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置盐信雄:《技术变革与利润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中国市场出版社,2014。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4)》,《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年第3期。

钟坚:《韩国大企业发展模式的历史反思与制度分析》,《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钟麓:《从江苏原始社会后期考古资料看私有制的产生》,《考古》1976年第3期。

周华、崔秋勇、郑雪姣:《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环境工具的最优选择——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及离散计数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9期。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周绍东、钱书法、王昌盛:《分工与创新:发展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复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周绍东、钱书法:《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新诠释与再思考——基于“劳动—分工—所有制”框架的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

周绍东:《“互联网+”推动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探究》,《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第6期。

周绍东:《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

周绍东:《以劳动与分工为硬核的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

周玉渊:《从被发展到发展:非洲发展理念的变迁》,《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第2期。

朱桂龙、李汝航:《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5期。

朱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欧美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

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朱瑞博:《核心技术链、核心产业链及其区域产业跃迁式升级路径》,《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

朱殊洋:《两大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的探讨——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的考察》,《经济学》2009年第2期。

卓炯:《社会分工是一次有深远意义的产业革命》,《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卓炯:《我也谈谈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宗寒:《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中工人阶级的状况》,《学习论坛》2011年第7期。

Almond B.,“Integration of Market Pull and Technology Push in the Corporate Front End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Insights from the German Software Industry,” Technovation,2009,29(5).

Amartya Sen,Development as Freedom,New York:Knopf,1999.

Andreasson S.,Africa’s Development Impasse:Rethink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formation,London:Zed Books,2010.

Arrow K.J.,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s’,in:Nelson,R.(ed).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62.

Arrow 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3).

A.L.Strauss,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No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Balassa,“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Manchester School Social Studies,1965,33(2).

Baran P.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Harmondsworth:Penguin,1973.

Ben Fine and Ellen Leopold,The World of Consumpt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

Blanchard O.J.,Katz L.F.,Hall R.E.,et al.,Regional Evolution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1992(1).

Borjas G.J.,Grogger J.,Hanson G.H.,“Immigration and the Economic Status of African-American Men,” Economica,2010,77(306).

Cagno E.,Trianni A.,Worrell E.,et al.,“Barriers and Drivers for Energy Efficiency:Different Perspectives from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Energy Procedia,2014,61.

Christensen C.M.,Bower J.L.,“Customer Power,Strategic Investment,and the Failure of Leading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3).

David 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London Verso,2006.

Decressin J.,Fatas A.,“Regional Labor Market Dynamics in Europ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9).

Dennett A.,Stillwell J.C.H.,Internal Migration in Great Britain:A District Level Analysis Using 2001 Census Data,University of Leeds,2008.

Dohmen T.J.Housing,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2000.

Domar E.D.A.,Soviet Model of Growth,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Domar,E.D.,A Soviet Model of Growth,in Theory of Econmoic Growth,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minique Guellec,“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2000,12(3).

Eichengreen B.,“European Monetary Unification:A Tour D’horizon,”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8,14(3).

Ernst D,Kim L.,“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Knowledge Diffusion,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 Research Policy,31,(8-9)2002.

Fidrmuc J.,Huber P.,“The Willingness to Migrate in the CEECs Evidence from the Czech Republic,” Empirica,2007,34(4).

Fidrmuc J.,“Migration and Regional Adjustment to Asymmetric Shock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2).

Folger J.K.,Nam C.B.,“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the Census,1967.

Frank.Gunther,Dependent Accumulation and Underdevelopment,Monthly Review Press,1978.

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48,1999.

González X.,Pazó C.,“Do Public Subsidies Stimulate Private R&D Spending?” Research Policy,2008,37(3).

Greenwood M.J.,“Research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

Hamel G.,Prahalad C.K.,Competing for the Futur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5.

Hausman J.,Hall B.H.,Griliches Z.,Econometric Models for Count Dat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Patents-R & D Relationship,Nber Technical Working Papers,1984,52(4).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 Ltd,1993.

Humphrey J.,Schmitz H.,“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 IDS Bulletin 32,(3),2001.

Hung S.W.,Tang R.H.,“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 Mod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 Firms of Japan,Korea and Taiwan,” Technovation,2008,28(9).

Immaeul.Wallenstein,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Johnson,D.Gale,“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East European and Soviet Agriculture,” In:Avishay Braverman,Karan M.Books and Csabi Csaki.ed.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U.S. S.R.World Bank,1993.

Jorgenson 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The Economic Journal,1961,71(282).

Kebbede G.The State and Development in Ethiopia,1992.

K.M.Eisenhardt,“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

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

McGahan A.,Argyres N.,Baum J.,“Context,Technology and Strategy:Forging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2004(21).

Michael Peters,Malte Schneider,Tobias Griesshaber,et al.,“The Impact of Technology-push and Demand-pull Policies on Technical Change:Does the Locus of Policies Matter?” Research Policy,2012,41.

Miller E.,“Is Out-migration Affected by Economic Condition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73.

Oswald A.J.,“A Conjecture on the Explanation for High Unemployment in the Industrialized Nations:Part 1,”1996.

O’Neill J.A.,The Effects of Income and Education on Inter-Regional Migration,Columbia University,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1970.

Perloff H.S.,Dunn Jr E.S.,Lampard E E,et al.Regions,Resources,and Economic Growth,1960.

Ranis G.,Fei J.C.H.,“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Rappert B.,“Rationalising the future?Foresigh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Co-ordination,” Futures,1999,31(6).

Ravenstein E.G.,“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1885,48(2).

Robert W.Fogel and Stanley L.Engerman,Time on the Cross:The Economics of American Negro Slavery,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4.

Roen Yoram,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Revolution,John Wiley & Sons,2008.

R.K.Yin,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Sage Publications Incorporated,2008.

M.Schuman,“Escap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Time,August.World Bank,2007b,“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

Schwartz A.,“Interpreting the Effect of Distance on Mi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5).

Srb V. stěhování 1991-1997 podle d?vod? migrace,Urbanismus a územní rozvoj,1999,3.

Stefano G.D.,Gambardella A.,Verona G.,“Technology Push and Demand Pull Perspectives in Innovation Studies:Current Finding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Research Policy,2012,41(8).

Suval E.M.,Hamilton C.H.,“Some New Evidence on Educational Selectivity in Migration to and from the South,” Social Forces,1965.

Vavrejnová M.Mobilita pracovní síly p?ed a po vstupu ?R do EU,Acta Oeconomica Pragensia,2004,3.

World Bank,Overview of Migration Trends i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1990-2004.2007,January 8.

W.W.Rosto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Zewde A.,Sorting Africa’s Development Puzzle:The Participatory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Lanham,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