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61

转型中国的社会学透视图书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Transforming China

SSAPID:101-2693-3091-39
ISBN:978-7-5097-9791-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文章。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农民工权益”“劳动者观念”“企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与治理”,每一个板块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基本呈现了作者的学术发展经历。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蔡禾
编 辑:赵慧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自序

 一 农民工权益

  “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一 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

    (一)国外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和研究

    (二)暂时性迁移、永久迁移与中国的户籍制度

    (三)国内关于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实证研究

   二 概念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行为意义和制度意义上的永久迁移意愿

    (二)个体迁移动力与制度合法性压力

    (三)研究假设和概念的操作化

   三 数据和方法

    (一)数据

    (二)统计分析方法

   四 数据分析结果

    (一)变量的基本分布

    (二)是否愿意放弃土地与永久迁移意愿

    (三)户口迁移意愿与永久性迁移

    (四)四类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比较

   五 理论讨论与政策思考

    (一)经济理性与永久性迁移

    (二)社会理性与永久性迁移

    (三)社区社会地位与永久性迁移

    (四)地域因素与永久性迁移

    (五)若干政策性思考

  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文献与研究假设

    (一)心理学视角与研究假设

    (二)资源动员视角与理论假设

    (三)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与理论假设

   三 变量与测量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1.心理变量

     2.网络的资源动员能力变量

     3.社会结构变量

     4.人口特征变量

    (三)变量分布

    (四)样本

   四 农民工是否有过利益抗争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 不同利益抗争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六 问题的再思考

    (一)利益诉求机制

    (二)利益诉求能力

    (三)劳动关系的制度化

  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一 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二 研究假设和样本

    (一)城市认同的界定和测量

    (二)研究假设

     1.市场能力假设

     2.制度压力假设

     3.社会网络假设

    (三)样本情况

   三 身份认同与空间认同

    (一)身份认同和空间认同的基本情况

    (二)城市认同的影响因素

     1.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2.空间认同的影响因素

     3.身份认同与空间认同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四 农民工城市认同的四种类型

    (一)城市认同的四种类型

    (二)四种认同的影响因素

   五 结论与建议

  路桥建设业中包工头工资发放的“逆差序格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关系”失效:路桥建设业中工资发放的“逆差序格局”逻辑

    (一)包工队中的关系结构

    (二)包工头遵循的工资发放逻辑

   三 不确定性的来源、“关系”的性质及与市场风险的降低

    (一)不确定性的来源

    (二)“关系”的性质

    (三)不确定性来源与“关系”的性质

   四 “逆差序格局”的选择

   五 “逆差序格局”何以可能

    (一)“关系”中的雇佣权力

    (二)“关系”中的非正式约束

   六 结论与讨论

  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

   一 从“底线型”利益诉求向“增长型”利益诉求的转变

   二 “底线型”利益诉求与“增长型”利益诉求的差异

   三 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资关系秩序

    (一)罢工的法律地位问题

    (二)罢工权利的边界问题

     1.什么样的罢工是合法的

     2.谁能合法地组织罢工

     3.如何保障罢工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安全

    (三)工会组织的组织效能问题

    (四)政府的作用问题

  农民工工资增长背后的不平等现象研究*

   一 问题提出

   二 工资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劳动力供需理论

    (三)谈判工资理论

    (四)政府干预

   三 农民工工资结构变化与增长分析

   四 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个体分析

    (一)样本描述(见表4)

    (二)分析变量(见表5)

    (三)农民工工资总量、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的回归模型

    (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月人均GDP)与农民工工资总量、工资结构的多层次模型

    (五)纳入最低工资标准后农民工工资总量、工资结构的多层次模型

   五 小结与讨论

    (一)小结

    (二)讨论

 二 劳动者观念

  浅论企业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因素*

   一

   二

   三

  国有企业职工的改革观念研究*

   对改革的认识

    1.对改革目标的认识

     (1)职业

     (2)经济

     (3)文化

     (4)对前途的自我评价

    2.对国有企业改革前景的认识

     (1)职业

     (2)经济

     (3)文化

     (4)年龄

     (5)对前途的自我评价

   对改革措施的认识

   对经济状况和个人发展的自我评价

    1.对经济状况的评价

    2.对自我发展前途的评价

  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浅析*

   一 样本与量表

   二 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的基本状况

   三 影响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的个人因素

    1.受教育程度

    2.年龄

    3.户籍身份

    4.性别

   四 影响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的制度因素

    1.控制性别下的工作价值观制度差别

    2.控制年龄下的工作价值观制度差别

    3.控制户籍身份下的工作价值观制度差别

    4.控制受教育程度下的工作价值观制度差别

   五 结语

   附表

  从职工的权利认识看非正式约束的所有制差别及其影响*

   一

   二

   三

  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工作满足感比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劳动自评、自主性与劳动者的幸福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变量与测量

    1.因变量

    2.分析变量

   三 劳动者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四 结论与讨论

 三 企业组织

  政企分离的社会学思考*

   一 政企分离点的定位

    1.职能分离

    2.结构分离

    3.身份分离

    4.利益分离

   二 政企分离的不同步性及其矫治

  论国有企业的权威问题*

   一 从交换观点看权威

   二 从合法性看权威

   三 从产权看权威

  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的二重性组织特征及其转变*

   一 国有企业的二重性特征

    (一)组织职能的二重性

     1.政治职能

     2.社会公正职能

     3.社会保障职能

     4.教育职能

     5.商业服务职能

    (二)组织结构的二重性

    (三)企业管理者角色的二重性

   二 国有企业二重性特征的转变

    (一)组织职能的转变

     1.国家的政治方向与企业职能

     2.分配制上的社会公正与企业公正

     3.社会职能

    (二)组织结构的转变

    (三)经营者角色的转变

  企业生产资源获取方式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资料来源

   三 企业生产资源获取方式的现状描述

   四 研究假设

   五 指标与测量

    1.企业所有制

    2.企业规模

    3.经营者教育水平

    4.经营者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六 资料分析结果

   七 理论讨论

   八 实践思考

  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践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A厂的职代会变迁

    (一)案例厂职代会介绍

    (二)A厂职代会变迁的四个时期

     1.新政权合法性与管理权威的确立期(1949~1957)

     2.社会主义建设与组织化动员时期(1957~1978)

     3.企业进入改革开放的放扩权让利时期(1979~1991)

     4.国企改制与去组织化时期(1992年至今)

    (三)A厂职代会几个主要的变迁特征

     1.职代会的会议频次和会期时间变化

     2.职代会的组织机构和代表构成变化

     3.职代会的议题变化

     4.职工关于职代会作用的评价日渐消极

   三 职代会制度实践变迁的内在逻辑

    (一)合法性逻辑是推动国有企业实践职代会制度的动因

    (二)效率逻辑是制约国有企业实践职代会制度的动因

    (三)合法性逻辑与效率逻辑之间的张力塑造了企业职代会的实践历程

  劳动过程的去技术化、空间生产政治与超时加班*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背景与研究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视野下的“去技术化”(deskilling)

    (二)劳动政治的“空间性”与作为劳动控制的“空间”

    (三)研究思路

   三 数据、变量和方法

   四 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四 社区

  社区建设:目标选择与行动效绩*

   一 社区建设问题的提出和组织选择

   二 作为政府行政事业的社区建设

   三 作为社会事业的社区建设

   四 目标选择的比较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社区权力与秩序*

   一 制度变迁中的城中村

   二 城中村特有的权力主体及其内在逻辑

   三 城中村资源依赖基础上的循环链

   四 城中村社区秩序的双重规则

   五 结论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1.物理空间与邻里关系

     2.社会空间与邻里关系

   二 样本与测量

    (一)样本

    (二)测量

     1.社区凝聚力

     2.社区异质性和社会参与

      (1)社区内异质性

      (2)社区间异质性

      (3)社会参与

   三 研究假设

    (一)居民个体特征与居民邻里关系

    (二)社区特征与居民邻里关系

    (三)城市特征与居民邻里关系

    (四)社会参与和居民邻里关系

   四 城市居民的邻里关系和社区异质性状况

    (一)居民邻里关系

    (二)社区内异质性

    (三)社区间异质性

   五 模型及解释

   六 结论

 五 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研究:职业声望评价与职业价值*

   一 职业声望的社会评价

   二 职业声望的自我评价

   三 诸因素对职业声望评价的影响

   四 结论

   附问卷

    A

    B

    C

  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

   问题的提出

   样本的说明

   职业的性别隔离与性别不平等

   职业地位与性别不平等

   结论与讨论

  广州市劳动人口职业获得分析*

   一 样本与变量

    1.样本

    2.变量

   二 职业获得分析

    1.教育与初次职业获得

    2.教育与现职获得

   三 教育获得分析

    1.父亲教育

    2.父亲职业

    3.父亲党员

   四 小结

  谁拥有第二套房?

   一 市场转型议题的四种理论解释

    (一)市场转型理论:资源分配的市场规则

    (二)国家中心论:资源分配的再分配逻辑

    (三)家庭结构说:先赋性因素左右资源分配

    (四)世代机遇论:资源分配的世代不同机遇

   二 研究假设和概念操作化

   三 数据、方法和模型发现

    (一)资料来源与变量分布

    (二)统计方法

    (三)模型发现

    (四)一个补充分析:市场与再分配的关联性

   四 理论再探讨和政策反思

    (一)理论再探讨

    (二)住房政策反思

 六 社会变迁与治理

  工业化与离婚率*

   一

   二

   三

   四

  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

  城市居民和郊区农村居民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比较*

   一 样本与量表

   二 社区性质与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

   三 个人特征与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

    1.性别

    2.年龄

    3.文化

   四 小结

  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一 治理的有效性

   二 治理的合法性

   三 笔者的一点思考

  从利益诉求的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

   一 普遍的“个体化诉求”与利益诉求的不公

   二 “增长型”利益诉求与制度缺失

   三 搭建公共平台,创新社会管理

  从统治到治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大城市社会管理*

   一 大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二)大城市社会群体多元分化与社会秩序的建立

    (三)大城市空间规划与社会建构

   二 大城市社会管理的模式转变——从统治到治理

    (一)大城市社会管理中的政府权力:从单元、纵向一体化向多元、横向网络发展

    (二)大城市管理中的社会——从垄断社会到让渡空间

    (三)大城市管理中的空间规划——从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

   三 中国大城市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政府间合作的权力关系

    (二)合理分解各级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责

    (三)提升社会的自治水平

    (四)推动“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社会化”

    (五)倡导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文章。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农民工权益”“劳动者观念”“企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与治理”,每一个板块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基本呈现了作者的学术发展经历。

[1]蔡昉,2000,《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3]侯红娅、杨晶、李子奈,2004,《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实证分析》,《经济问题》第7期。

[4]漆先望,2007,《以土地换社保》,《四川省情》第6期。

[5]任远,2006,《“逐步沉淀”与“居留决定居留”——上海市外来人口居留模式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6]夏英,2007,《城乡统筹与农民的“国民待遇”》,《中国经贸导报》第10期。

[7]赵艳枝,2006,《外来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合理流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第4期。

[8]朱宇,2004a,《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南方人口》第3期。

[9]朱宇,2004b,《国外对非永久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人口研究》第3期。

[10]朱宇,2005,《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1]Goldstein,Alice & Sidney Goldstein 1987,“Migration in China:Methodological and Policy Challenges.” Social Science History 11.

[12]Goldstein,Alice,Sidney Goldstein & Shenyang Guo 1991,“Temporary Migrants in Shanghai Households,1984.” Demography 28.

[13]Goldstein,Sidney 1987,“Forms of Mobility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Thailand and China Compared.” Social Forces 65.

[14]Goldstein,Sidney 1990,“Urbanization in China,1982-87:Effects of Migr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6.

[15]Lewis,W. Arthur 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

[16]Long,J. Scott & Jeremy Freese 2001,Regression Models for Categorical Outcomes Using Stata. College Station,TX:Stata Press.

[17]Massey,Douglas S. 1990,“Social Structure,Household Strategies,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Index 56.

[18]Massey,Douglas S.,Joaquin Arango,Graeme Hugo,Ali Kouaouci,Adela Pellegrino & J. Edward Taylor 1993,“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

[19]Piore,Michael J. 1983,“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To What Paradigm Does It Belong?”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3.

[20]Piore,Michael J. 1986,“The Shifting Grounds for Immigra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85.

[21]Stark,Oded & David E. Bloom 1985,“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22]Stark,Oded & J. Edward Taylor 1989,“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mography 26.

[23]Stark,Oded & J. Edward Taylor 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101.

[24]Todaro,Michael P. 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25]Wachter,Michael L.,R. A. Gordon,Michael J. Piore & Robert E. Hall 1974,“Primary and Secondary Labor Markets:A Critique of the Dual Approach.”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6]Wallerstein,Immanuel 1974,The Modern World System,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 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Academic Press.

[27]Woon,Yuen-fong 1993,“Circulatory Mobility in Post-Mao China:Temporary Migrants in Kaiping County,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7.

[28]Woon,Yuen-Fong 1999,“Labor Migration in the 1990s:Homeward Orientation of Migra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ior China.” Modern China 25.

[1]边燕杰,1998,《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国外社会学》第2期。

[2]蔡禾,2007,《全面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排除“群体性抗争”情绪、化解群体性社会冲突》(研究报告,未出版)。

[3]陈晋胜,2004,《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北京:群众出版社。

[4]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5]达伦多夫,2000,《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冯建华,2008,《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基于珠三角非企业农民工集体维权行为的个案研究》,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未刊稿)。

[7]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

[8]何明修,2005,《社会运动概论》,台湾:三民书局。

[9]何艳玲,2005,《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

[10]黄家亮,2008,《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基于华南P县一起环境诉讼案件的分析》,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孔雯、彭浩,2004,《城郊农村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行动分析——以村民聚众上访为例》,《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12]李怀,2005,《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13]李连江、欧博文,1997,《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14]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15]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第3期。

[16]李强,1999,《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第3期。

[17]刘林平,2001,《外来人群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18]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19]马克思,1972,《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裴宜理,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1]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2004,《关于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报告》。

[22]任焰、潘毅,2006,《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第4期。

[23]任焰、潘毅,2006,《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第3期。

[24]石发勇,2005,《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第3期。

[25]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26]翁定军,2005,《冲突的策略: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社会》第2期。

[27]吴忠民,2006,《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8]肖唐镖,2003,《二十余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以农民行动的变化为视角》,香港:《二十一世纪》4月号。

[29]肖唐镖,2005,《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30]应星,2002,《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1]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32]应星、晋军,2000,《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6月号。

[33]于建嵘,2000,《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34]于建嵘,2003,《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湖南省H县调查》,《战略与管理》第3期。

[35]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36]于建嵘,2006a,《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取向——对湖南省衡阳县的实证研究》,载陈明明主编《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7]于建嵘,2006b,《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学海》第2期。

[38]于建嵘,2007,《威权政治面临的挑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中国与世界观察》第8期。

[39]翟学伟,2003,《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第1期。

[40]张静,2004,《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1]张磊,2005,《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第6期。

[42]赵鼎新,2005,《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社会学研究》第1期。

[43]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4]赵树凯,1999,《社区冲突和新型权力关系——关于196封农民来信的初步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45]赵树凯,2003,《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战略与管理》第6期。

[46]赵延东、王奋宇,2002,《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47]郑广怀,2005,《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第3期。

[48]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收入若干政策的建议》,12月31日。

[49]朱宇,2004,《国外对非永久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人口研究》第3期。

[50]Blumer,Herbert,1946,Elementary Collective Behavior in New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ed.)by Alfred McClung Lee. New York:Barnes & Noble.

[51]Granovettor,M.1973,“The Strength of Weak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52]Gurr,T. R. 1970,Why Men Rebel.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3]Kitschelt,Herbert 1986,“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and Political Protest:Anti-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 16,No.1.

[54]Turner,Ralph & Lewis M. Killian 1987,Collective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Pretice-Hall.

[1]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第3期。

[2]邓治文,2007,《认同的社会学观》,《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第1期。

[3]丁宪浩,2006,《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财经科学》第10期。

[4]方文,2008,《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1期。

[5]风笑天,2004,《“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第5期。

[6]符平、江立华,2006,《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调研世界》第6期。

[7]江立华,2003,《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8]李春玲,2004,《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9]李明欢,2000,《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0]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第2期。

[11]李强,1995,《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第4期。

[12]李强,2002,《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卢霞,2004,《农村社区精英的身份认同——以“赶礼”的交往形式为例》,《社会科学家》第1期。

[14]吕青,2005,《新市民的社会融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江南论坛》第2期。

[15]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16]王芮、梁晓,2003,《温哥华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世界民族》第4期。

[17]王毅杰,2005,《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18]吴玉军、宁克平,2007,《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

[19]张国胜,2007,《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

[20]张海波、童星,2006,《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21]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22]赵延东、王奋宇,2002,《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23]周敏,1995,《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

[24]周敏、林闽钢,2004,《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第3期。

[25]周晓虹,2008,《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第4期。

[26]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1]边燕杰,2006,《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曹子玮,2003,《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第3期。

[3]布劳,P,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

[4]费孝通,2005,《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

[5]理查德,达夫特,2003,《组织理论与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7]黎熙元主编,1998,《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8]黄光国,1989,《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9]罗家德、叶勇助,2007,《中国人的信任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马克思,[1867]2004,《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1]马永军,2007,《招投标中的博弈》,《建筑经济》第7期。

[12]秦海霞,2006,《关系网络的建构:私营企业主的行动逻辑》,《社会》第5期。

[13]沈原,2007,《关系霸权:对建筑工劳动过程的一项研究》,载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王健,2008,《建筑业垫资现象浅析》,《建筑》第1期。

[15]韦伯,M,200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6]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17]翟学伟,2003,《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社会学研究》第1期。

[18]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19]张文宏,2006,《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社会》第6期。

[20]赵树凯等,1997,《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社会学研究》第1期。

[21]赵延,2002,《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社会学研究》第4期。

[22]中国施工企业协会,2007,《谁欠了谁的工程款——工程拖欠款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施工企业管理》第12期。

[23]周潇,2007,《关系霸权:建筑工地的控制与反抗》,《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4]Bian,Yanjie and Soon Ang. 1997. “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 75.

[25]Burt,R.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6]Granovetter,M. 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481-510.

[27]Macaulay,S. 1963. “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Vol.28. No.1:55-67.

[28]Uzzi,B. 1999. “Embeddedness in the Ma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ing.”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64:481-505.

[29]Williamson,O. 1985. The Economics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The Free Press.

[30]Zhou,Xueguang,Zhao Wei,Li Qiang,and Cai He. 2003. “Enbeddedness and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68:75-102.

[1]《天津丰田工人罢工结束涨薪诉求协商达成一致》,http://news.163.com/10/0620/14/69KJGG4J0001124J.html。

[2]《天津丰田罢工河蟹当局强势介入》,http://bbs.xizi.com/thread-1570393-1-1.html。

[3]《天津三美电机厂罢工进入第三天》,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TopGenNews/idCNCHINA2575020100701。

[4]蔡禾、李超海,2009,《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5]杨永欣,2010,《新报:加薪要求不能“狮子开大口”》,《参考消息》2010年6月24日。

[6]《劳维专递:集体谈判制度简介》,劳维律师网,http://www.gdlaowei.com/a/opinion/jthot/201005/1812.html#2,2010年5月10日访问。

[7]毛泽东,1956,《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

[8]高一飞,2008,《工人是否有罢工权》,《大江周刊》(城市生活)第11期。

[9]常凯,2005,《罢工权立法问题的若干思考》,《学海》第4期。

[10]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2009,《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66~67页。

[11]刘诚,2006,《国外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及其启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6期。

[1]A.C.庇古,2006,《福利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白暴力,2007,《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分析——现实、宏观效应与原因》,《经济经纬》第4期。

[3]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期。

[4]大卫·李嘉图,1976,《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5]丁守海,2008,《农民工工资上涨会威胁工业资本积累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8期。

[6]马丁·L.魏茨曼,1986,《分享经济——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8]〔德〕卡尔·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9]龚斌磊、郭红东、唐颖,2010,《影响农民工务工收入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10]韩兆洲、安宁宁,2007,《最低工资、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暨南学报》第1期。

[11]何帆,2004,《解读最低工资法》,《经济观察报》2004年3月3日。

[12]黄乾,2009,《城市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工资效应》,《人口研究》第3期。

[13]李萌,2004,《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14]刘林平、张春泥,2007,《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第6期。

[15]李实、杨修娜,2010,《农民工工资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研究》第5期。

[16]李晓峰、王晓方、高旺盛,2010,《北京市农民工工资差异分解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

[17]潘毅、许怡,2012,《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以富士康工厂体制为例》,《文化纵横》第2期。

[18]平新乔,2005,《关注民企劳资关系》,《民营视界》第6期。

[19]谢嗣胜、姚先国,2006,《农民工工资歧视计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4期。

[20]谢勇,2009,《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工资效应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人口与发展》第4期。

[21]杨云彦、陈金永,2000,《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2]〔美〕西奥多·W.舒尔茨,1990,《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3]〔英〕亚当·斯密,197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4]〔美〕约翰·贝茨·克拉克,2008,《财富的分配》,北京:华夏出版社。

[25]约翰·瑞安,1906,《生活工资:伦理学和经济学的视野》,转引自杨欣,2002,《美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发展与启示》,《改革与战略》第2期。

[26]姚先国、李莉、张海峰,2008,《农民工工资歧视与职业隔离:来自浙江省的证据》,《管理学家》第3期。

[27]姚俊,2010,《流动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工资收入——来自长三角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中国农村经济》第5期。

[28]薛兆丰,2004,《最低工资法不可取》,《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第11期。

[29]张五常,2004,《眼看最低工资》,《南方周末》2004年6月19日。

[30]周业安、宋紫峰,2006,《工资决定的行为与制度分析》,《学术月刊》第12期。

[31]张建武,2006,《最低工资标准可能让劳力优势难以发挥》,《南方日报》2006年5月17日。

[32]张丽宾、杨涛、常凯,2006,《劳动保障研究专家:设最低工资不会造成就业减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0月9日。

[33]章元、陆铭,2009,《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管理世界》第3期。

[34]Arnott,Hosios,Stiglitz,1988,“Implicit Constracts,Labour 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

[35]Beker,1962,“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5.

[36]Georgellis,Lange,2007,“Interven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Fir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1.

[37]Kuratani,M.,1973,“A Theory of Training,Earnings,and Employment:An Application to Japan,”,Ph. D. Thesis,Columbia University.

[38]Lazear,Moore,1984,“Incentives,Productivity,and Labor Contract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

[1]中根千枝,1982,《日本社会》(中译本),天津人民出版社。

[2]福武直,1982,《日本社会结构》(中译本),广东人民出版社。

[3]陈其南,1987,《婚姻、家族与社会》,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4]森岛通夫,1986,《日本为什么成功》(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

[1]鲁品越,1989,《社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9页。

[2]温世伟,1989,《工人工作价值观研究——一个社会学方面的实证个案研究》,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3]王月琴,1997,《企业职工工作价值研究》,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97年硕士学位论文。

[4]胡军,1995,《跨文化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

[5]史蒂芬·哈丁,1996,《新的公司价值观:理论与实践》,《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3期。

[6]李培林,1997,《中日企业职工劳动意识的比较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

[7]让·斯托第尔,1998,《当代欧洲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西奥多·W.舒尔茨,1992,《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9]卢现祥,1996,《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1]卢现祥,1996,《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2]胡军,1996,《跨文化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

[1]陆锦林,1982,《现代工业管理与心理学》,山西人民出版社。

[2]Locket,E. A,1976,“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In M.D. Dunnette(ed),Handbook of Industr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hicago:Rand cnally.

[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1995,《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4]马兆畅,1988,《影响企业职工工作满足感的两大因素——奖励和个人期望》,载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5]让·斯托策尔,1988,《当代欧洲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6]喻春生,1989,《职工需求与管理技巧及其跨文化比较》,《管理世界》第2期。

[7]李培林,1997,《中日企业职工劳动意识的比较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

[8]袁晓京,1992,《合资与国营企业职工的留职意愿与工作满足感》,《应用心理学》第1期。

[9]王垒,1993,《组织管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0]Locket,E. A 1969,“What Is Job Satisfac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d Human Performance,4.

[11]朱国云,1999,《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12]周晓虹,1990,《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

[1]卢现祥,1996,《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2]罗得里克·马丁,1992,《权力社会学》,丰子义、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朱元发,1990,《韦伯思想概论》,三联书店(香港)。

[4]西蒙,1988,《管理行为》,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马克斯·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6]朱国云,1999,《组织理论:历史和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

[1]张爱莲、黄希庭,2010,《从国内有关研究看经济状况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第2期。

[2]张学志、才国伟,2011,《收入、价值观与居民幸福感》,《管理世界》第9期。

[3]官皓,2010,《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绝对水平和相对地位》,《南开经济研究》第5期。

[4]毛小平,2013,《住房产权、社会和谐与居民幸福感研究》,《统计观察》第3期;王森、阎波,2012,《家庭财产、收入结构与家庭幸福度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第9期。

[5]张羽、邢占军,2007,《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心理科学》第6期。

[6]何立新、潘春阳,2011,《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管理世界》第8期。

[7]王鹏,2011,《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8]张军华,2010,《幸福感城乡差异的元分析》,《社会》第2期。

[9]孙凤,2007,《性别、职业与主观幸福感》,《经济科学》第1期。

[10]袁正、夏波,2012,《信任与幸福:基于WVS的中国微观数》,《中国经济问题》第6期。

[11]张建卫,2005,《高层管理者A型性格——社会支持对其幸福感的影响》,《管理现代化》第4期。

[12]李静、郭永玉,2007,《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第6期。

[13]孙凤,2007,《性别、职业与主观幸福感》,《经济科学》第1期。

[14]杨扬,2008,《工作特征和幸福感关系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张进、马月婷,2007,《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中国软科学》第5期。

[16]马克思,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7]尚南,1983,《关于人类劳动的产生问题》,《史学月刊》第6期。

[18]马克思,19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

[19]马克思,19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

[20]邢占军,2008,《基于六省会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心理科学》第6期。

[21]王广州、王军,2003,《中国家庭幸福感测量》,《社会》第6期。

[22]马克思,19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Walder,Andrew George,1981,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a Industry:State Socialism and the Institutional Culture of Dependency.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Ann Arbor,Michigan,U.S.A.

[2]Enerson,Rlichard,1962,Power-Dependence Rel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彼德·布劳,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译本),华夏出版社。

[4]Teffrey Pfeffer,1981,Power in Organizations.Pitman Publishing Inc.

[5]高尚仁,1991,《组织行为学》,三民书局。

[6]李江涛,1995,《发展与不平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西太研究所。

[7]朱元发,1990,《韦伯思想概论》,三联书店(港)。

[8]丘海雄,1993,《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有企业内部的互惠关系》,《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第5~6期。

[9]鲁品越,1989,《社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胡永明是,1993,《市场经济与企业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金耀基,1985,《金耀基文集》,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吴敬琏等,1993,《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2]胡永明,1993,《市场经济与产权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建党,1993,《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边燕杰、丘海雄,2000,《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效用》,《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迪尔凯姆,198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胡伟译,华夏出版社。

[3]弗兰西斯·福山,1998,《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

[4]卿志琼,2002,《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财经研究》第9期。

[5]李中起、风笑天,2002,《整体的社会事实与个体的社会行动——关于迪尔凯姆与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比较》,《社会学科辑刊》第2期。

[6]李新春,2000,《转型时期的混合式契约制度与多重交易成本》,《学术研究》第4期。

[7]罗利丽,2001,《试探经济运作中关系性交易》,《统计与信息论坛》第9期。

[8]马克斯·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

[9]毛孟凯,2002,《人际关系的经济分析》,《浙江社会科学》第5期。

[10]王国平,2001,《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制度结构》,《学术月刊》第2期。

[11]吴淼,2002,《关系性交易范式的提出与应用范围》,《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期。

[12]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Nee,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663-681.

[14]Polanyi,Karl. 1957 [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MA:beacon.

[15]Uzzi,Brian. 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2:35-67.

[16]Xueguang Zhou,Wei Zhao,Qiang Li,and He Cai. 2003. “Embeddedness and Interfirm Contract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8:75-104.

[1]桉苗,1990,《工人阶级现状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

[2]卞荣臻,2002,《职代会制度要与时俱进》,《中国工运》第2期。

[3]常凯,1995,《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

[4]陈文娇,2009,《我国大学组织趋同现象研究——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邓小平文选》(第1卷),1994,人民出版社。

[6]冯同庆,2005,《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李景鹏,1995,《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8]李书文、宋天和,2009,《中西企业民主管理模式之比较》,《企业研究》第9期。

[9]刘元文,2004,《相容与相悖——当代中国的职工民主参与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0]吕克勤,2002,《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是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工会理论与实践》第1期。

[11]倪豪梅,2006,《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中国工运》第4期。

[12]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13]王持栋,1992,《中国企业民主发展史略》,中国工人出版社。

[14]吴建平、陈紫葳,2010,《企业民主管理的实证基础——以员工参与与员工满意度相关关系为视角》,《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4期。

[15]张允美,2003,《中国职工代表大会制与职工参与模式的政治学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16]张静,2001,《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中国工运研究所课题组,2007,《我国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职代会问题研究》,《工运研究》第17期。

[18]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朱晓阳,2005,《“误读”法律与秩序建成:国有企业改制的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20]朱晓阳、陈佩华,2003,《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利益的制度化表达渠道?》,《开放时代》第2期。

[21]朱德,1949,《关于工会工作的几个问题》,载《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约翰·迈耶、布莱恩·罗恩,1977,《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和仪式的正式结构》,载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朱玲,2009,《农村迁移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职业健康》,《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朱玲,2009,《农村迁移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职业健康》,《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夏凡,2010,《企业超时加班问题及对策研究》,《人口与经济》(增刊)。

[3]刘林平、张春泥、陈小娟,2010,《农民的效益观与农民工的行动逻辑——对农民工超时加班的意愿与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4]杨菊华,2011,《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人口研究》第5期。

[5]谢勇、史晓晨,2013,《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调研数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6]马秀颖、王志涛、杨雪娇,2013,《农民工日均劳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春市382位外来农民工调查》,《调研世界》第1期。

[7]孔庆洋、赵杰、郭斌等,2014,《农民工加班意愿、劳动供给与人口红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8]Feldman D C.2002,Managers’ Propensity to Work Longer Hours:A Multilevel Analysi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2:339-357.

[9]Golden L.,& Wiens-Tuers B.2005,Mandatory Overtime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Who,Where,and What?. Labor Studies Journal,30(1):1-25.

[10]Kuhn P.,& Lozano F A.2005,The Expanding Workweek? Understanding Trends in Long Work Hours Among U.S. Men,1979-2004.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6(2):311-343.

[11]Haight A D.1997,Padded Prowess:A Vebleni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ng Hours of Salaried Worker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31(1):29-38.

[12]Burke R.,2009,Working to Live or Living to Work:Should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Car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84(2 Supplement):167-172.

[13]Burke R J,& Fiksenbaum L.2009,Work Motivations,Work Outcomes,and Health:Passion Versus Addi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84(2 Supplement):257-263.

[14]Golden L.2009,A Brief History of Long Work Time and the Contemporary Sources of Overwork.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84(2 Supplement):217-227.

[15]David George.1997,Working Longer Hours:Pressure from the Boss or Pressure from the Marketers?.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55(1):33-65.

[16]René,Landers E M.1996,Rat Race Redux:Adverse Selec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Work Hours in Law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3):329-348.

[17]Sousa-Poza A,& Ziegler A.2003,Asymmetric Information about Workers’ Productivity as a Cause for Inefficient Long Working Hours. Labour Economics,10(6):727-747.

[18]Rubery J,Ward K,Grimshaw D,et al.2005,Working Time,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Time & Society,14(1):89-111.

[19]P. van Echtelt,A.C. Glebbeek,S. Lewis,et al.2009,Post-Fordist Work:a Man’s World? Gender and Working Overtime in the Netherlands. Gender & Society,23(2):188-214.

[20]Bell L A,& Freeman R B.1994,Why Do Americans and Germans Work Different Hour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98(2):100-104.

[21]Bowles S,& Park Y.2004,Emulation,Inequality,and Work Hours:Was Thorsten Veblen Right?. Economic Journal,115(507):F397-F412.

[22]Philp B,& Harvie D.2005,Preferences,Power,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Working Hour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Association for Evolutionary Economi,39(1):75-90.

[23]Burgoon B,& Baxandall P.2004,Three Worlds of Working Time:The Partisan and Welfare Politics of Work Hour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Politics & Society,32(4):439-473.

[24]Altonji J G,Oldham J. 2003,Vacation Laws and Annual work Hours. General Information,(September):19-29.

[25]Scott K S,Moore K S,& Miceli M P. 1997,An Exploration of the Meaning and Consequences of Workaholism. Human Relations,50(3):287-314.

[26]Buelens M,& Poelmans S A Y. 2004,Enriching the Spence and Robbins’ Typology of Workaholism:Demographic,Motiv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Correlat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volume 17(5):440-458(19).

[27]Robyn J. Morris,& Evan J. Douglas. 1996,Workaholic,or Just Hard Worker?.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volume 11(5):394-417(24).

[28]Itzhak Harpaz,Ronald Burke,& Raphael Snir. 1996,Workaholism in Organizations:New Research Directions.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11(5):369-373(5).

[29]任焰、潘毅,2006,《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第4期。

[30]闻翔、周潇,2007,《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31]Deyo,F. 1989,Beneath the Miracle:Labor Subordination in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2]Chant S,& McIlwaine C. 1995,Women of a Lesser Cost:Female Labour,Foreign Exchange and Philippine Development. London:Pluto Press.

[33]Lee C K. 1998,Gender and the South China Miracle:Two Worlds of Factory Women,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4]Monica Prasad. 1998,International Capital on “Silicon Plateau”:Work and Control in India’s Computer Industry. Social Forces,77(December):429-452.

[35]Smith C. 2003,Living at Work. Management Control and the Chinese Dormitory Labour System.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3):333-58.

[36]Chan K C,& Ngai P. 2009,The Making of a New Working Class? A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 China Quarterly,25(198):287-303.

[37]郭于华、沈原、潘毅、卢晖临,2011,《当代农民工的抗争与中国劳资关系转型》,《二十一世纪评论》第4期。

[38]王星,2011,《技术的政治经济学》,《社会》第1期。

[39]Jones,B. 1982,Destr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of Engineering Skills? The Case of Numerical Control,in S. Wood(ed)The Degradation of Work? Skill,Deskilling and the Labour Process. London:Heinemann.

[40]Fincham R. 1983,The Diffusion of New Technology:A Study of Some Firms in the Edinburgh Area,in Napier College Social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umber 4,Essays on the New Technology.

[41]Whalley P. 1984,Deskilling Engineers? The Labor Process,Labor Markets,and Labor Segmentation. Social Problems,32(2):117-132.

[42]Penn,Roger,Scattergood. 1985,Deskilling or Enskilling?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Recent Theories of the Labour Proces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36(4):611-630.

[43]Diprete T A. 1988,The Upgrading and Downgrading of Occupations:Status Redefinition vs. Deskilling as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Change. Social Forces,66(3):725-746.

[44]Klein. 1991,The Human Cost of Manufacturing Reform,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62-6.

[45]Wickens,Peter D. 2007,Lean Production and Beyond:The System,Its Critics and the Futur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3(4):75-90.

[46]Greenbaum J. 1994,Windows on the Workplace:Computers,Job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Office Work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 New York:Cornerstone Books,64.

[47]Randle K. 1996,The Whitecoated Worker:Professional Autonomy in a Period of Change. Papers,10(4):737-753.

[48]Beirne,M.,Pantelli,N. & H. Ramsay. 2010,Developments in Computing Work:Control and Contradiction in the Software Production Process,in P. Thompson and C. Warhurst(eds)The Future Workplace. London:Macmillan.

[49]Smith C,& Thompson P. 1998,Re-Evaluating the Labour Process Debate. Economic & Industrial Democracy,19(4):551-577.

[50]Zetka Jr. 1991,Automated Technologies,Institutional Evironments,and Skilled Labor Processes:Toward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utomation Outcome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32(4):557-574.

[51]Harvey D. 1982,The Limits of Capital. Oxford:Blackwell.

[52]Andrew E.G. Jonas. 1996,Local Labour Control Regimes:Uneven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Regulation of Production. Regional Studies,30(4):323-338.

[53]Rofel,L. 1997,Rethinking Modernity:Space and Factory Discipline in China,in Gupta,A. and Ferguson,J. ed:Culture Power Place: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Anthropology,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55-178.

[54]Rofel,L. 1999,Other Modernities:Gendered Yearnings in China after Socialism.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5]Kelly,P. F. 2002,Spaces of Labour Control: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Southern Asia.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27(4):395-411.

[56]Smith C. 2003,Living at Work. Management Control and the Chinese Dormitory Labour System[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3):333-358.

[57]Smith,C. & Pun,N. 2006,The Dormitory Labour Regime in China as a Site for Control and Resista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7(8):1456-1470.

[58]Harilal K N. 1989,Deskilling and Wage Differential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24(24):1347-1352.

[59]Robinson,R N S,& Barron P E. 2007,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Deskilling and Standardisation on the Turnover and Attrition of Chef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6(4):913-926.

[60]Pun,N. 2012,Gender and Class:Women’s Working Lives in a Dormitory Labor Regim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Labor and Working-Class History,81(Spring):178-181.

[61]Treiman D.,2012,《量化数据分析》,任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2]Mckay,S. C. 2006,Satanic Mills or Silicon Islands? The Politics of High-Tech Production in the Philippines. New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63]项飚,2012,《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王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64]Bowles S,& Park Y. 2004,Emulation,Inequality,and Work Hours:Was Thorsten Veblen Right? Economic Journal,115(507):F397-F412.

[1]《大城市社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综合报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城区科委,1998年7月。

[2]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大城市社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1998,《大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3]陈雅丽,2000,《城市社区的组织建设与权力协调》,《社会》第8期。

[4]陈涛,1997,《社区发展:历史、理论和模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期。

[5]刘豪兴、陈社英,1991,《社区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6]刘祖云,2000,《城市社区服务比较》,《社会学》第5期。

[7]施骏,2001,《论居委会重组》,《社会科学》第1期。

[8]吴铎,1997,《社区服务若干理论问题初探》,《中国社会工作》第6期。

[9]王永平等,《广州城市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10]徐震,1983,《社区发展在欧美》,“国立编译馆”(台)。

[11]杨团,2000,《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社会》第5期。

[12]张静,2001,《利益组织化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赵秀玲,2002,《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朱传一,2000,《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成长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社会》第1期。

[1]孙立平,2005,《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2]李友梅等,2004,《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边燕杰主编,2002,《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戴慕珍,1997,《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基础》,转引自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政治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5]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6]赵过渡,2003,《“城中村”社区治理体制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村为个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7]安东尼·吉登斯,2001,《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Zald,M. N.,ed.,1970,Power and Organizations,Nashvill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9]魏立华、闫小培,2005,《“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城市规划》第9期。

[10]W.理查德·斯格特,2002,《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

[11]Donaldson,Lex. 1995,American Anti-management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 Critique of Paradigm Prolifer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Emerson,R. M.,1962,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7:31-41.Blau,P.M.,1964,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13]贺雪峰,2002,《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14]诺斯,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刘瑞华译,台北:时事文化出版事业公司。

[15]李友梅,2002,《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社会学研究》第4期。

[16]朱健刚,1997,《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战略与管理》第4期。

[1]〔英〕安东尼·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黄平校,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福平、黎熙元,2008,《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社会》第5期。

[3]戴烽、黄崇铭,2010,《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规划理论述评》,《商业时代》第3期。

[4]〔德〕斐迪南·滕尼斯,2010,《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5]桂勇、黄荣贵,2006,《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6]浩春杏,2009,《后单位时代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探讨》,《大连干部学刊》第11期。

[7]黄平、王晓毅主编,2011,《公共性的重建: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兰亚春,2012,《居民关系网络脱域与城市社区共同体培育》,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学位论文。

[9]李强,2006,《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社区——美国社区规划模式变迁探究》,《世界建筑》第7期。

[10]夏建中,2002,《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转引自Wellman,B. and Leighton,B. Networks,1979,Neighborhoods,and Communities: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ty Question. Urban Affairs Review,14(3):363-390。

[11]李洁瑾、黄荣贵、冯艾,2007,《城市社区异质性与邻里社会资本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2]李洁瑾、桂勇、陆铭,2007,《村民异质性与农村社区的信任——一项对农村地区的实证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2期。

[13]黎熙元、陈福平,2008,《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美〕罗伯特·D.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15]孙龙、雷弢,2007,《北京老城区居民邻里关系调查分析》,《城市问题》第2期。

[16]〔美〕Stephen W. Randenbush Anthony S. Bryk,2007,《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第2版),郭志刚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谭日辉,2012,《社会空间特性对社会交往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城市问题》第2期。

[18]陶晓波,2010,《近代社区规划的原则与趋势》,《经济导刊》第6期。

[19]汪晖、陈燕谷主编,2005,《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王颖,2002,《上海城市社区实证研究——社区类型、区位结构及变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第6期。

[21]王华,2004,《居住社区中的“邻里交往”与“空间环境”分析》,《建筑知识》第3期。

[22]薛丰丰,2004,《城市社区邻里交往研究》,《建筑学报》第4期。

[23]徐一大、吴明伟,2002,《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城市规划汇刊》第4期。

[24]邢晓明,2007,《城镇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社会学分析》,《学术交流》第12期。

[25]杨卡,2010,《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6]杨军,2002,《当代中国城市集合居住模式的重构》,《建筑学报》第12期。

[27]赵衡宇、孙艳,2009,《基于介质分析视角的邻里关系和住区活力》,《华中建筑》第6期。

[28]仲继寿、王莹、赵旭,2010,《住区心理环境健康影响因素实态调查研究》,《建筑学报》第3期。

[29]赵衡宇、胡晓鸣,2009,《基于邻里社会资本重构的城市住区空间探讨》,《建筑学报》第8期。

[30]郑中玉,2010,《社区多元化与社区整合问题:后单位制阶段的社区建设——兼以一个社区网的实践为例》,《兰州学刊》第11期。

[31]Abadaa,T.,Hou,F. and Ram,B. 2007,Racially Mixed Neighborhoods,Perceived Neighborhood Social Cohesion,and Adolescent Health in Canad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65(10):2004-2017.

[32]Alesina,A. & Ferrara,E. La. 2000,Participation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ti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5(3):847-904.

[33]Alesina,A. & Ferrara,E. La. 2002,Who Trusts Other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es,85(2):207-234.

[34]Bruhn,John. 2009,The Group Effect:Social Cohesion and Health Outcomes. Germany:Springer.

[35]Chcong,P. H. & Edwards,R. & Goulbourne,H. and Solomos,J. 2007,Immigration,Social Cohesion and Social Capital:A Critical Review. Critical Social Policy,27(1):24-49.

[36]Cradock,A. L. & Kawachi,I. & Colditz,G. A. & Gortmaker,S. L. & Buka,S. L. 2009,Neighborhood Social Cohesion and Youth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cago.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68(3):427-435.

[37]Cramm,J. M. & Nieboer,A. P. 2013,Relationships between Frailty,Neighborhood Security,Social Cohes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13(3):759-763.

[38]Entwisle,B. & Faust,K. & Rindfuss,R. R. & Kaneda,T. 2007,Networks and Contexts:Vari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12(5):1495-1533.

[39]Forrest,R. & Kearns,A. 2001,Social Cohesion,Social Capital and the Neighbourhood. Urban Studies,38(12):2125-2143.

[40]Greenbaum,Susan D. & Greenbaum,Paul E. 1985,The Ecology of Social Networks in Four Urban Neighborhoods. Social Networks,7(1):47-76.

[41]Guest,A. M. & Wierzbicki,S. K. 1999,Social Ties at the Neighborhood Level:Two Decades of GSS Evidence. Urban Affairs Review,35(1):92-111.

[42]Haggerty,Lee J. 1982,Differential Social Contact in Urban Neighborhoods:Environmental VS. Sociodemographic Explanation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23(3):359-372.

[43]Maccoby,E. E. & Johnson,J. P. & Church,R. M. 1958,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the Social Control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4(3):38-51.

[44]Portney,K. E. & Berry,J. M. 1997,Mobilizing Minority Communities:Social Capital and Participation in Urban Neighborhood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0(5):632-644.

[45]Pow,Choon-Piew. 2009,Neoliberalism and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New Middle-Class Landscapes. Antipode,41(2):371-390.

[46]Robinson,D. & Wilkinson,D. 1995,Sense of Community in a Remote Mining Town:Validating a Neighborhood Cohesion Scal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3(1):137-148.

[47]Rotolo,Thomas. 2000,Town Heterogeneity and Affiliation: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43(2):271-289.

[48]Sampson,R. J. & Randenbush,S. W. & Earls,F. 1997,Neighborhoods and Violent Crime:A Multilevel Study of Collective Efficacy. Science,277(15):918-924.

[49]Sampson,Robert J. 1991,Linking the Micro-and Macrolevel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 Social Forces,70(1):43-64.

[50]Shinn,M. & Toohey,S. M. 2003,Community Contexts of Human Welfar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4:427-459.

[51]Skjaeveland,O. & G?rling,T. & Maeland,J. G. 1996,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Neighbo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4(3):413-435.

[52]Smith,Richard A. 1975,Measuring Neighborhood Cohesion:A Re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Human Ecology,3(3):143-160.

[53]Talen,Emily. 1999,Sense of Community and Neighbourhood Form:An 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Doctrine of New Urbanism. Urban Studies,36(8):1361-1379.

[54]White,Katherine J. C. & Guest,A. M. 2003,Community Lost or Transformed?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Ties. City & Community,2(3):239-259.

[55]Zhu,Yushu & Breitung,W. & Li,Si-ming. 2012,The Changing Meaning of Neighbourhood Attachment in Chinese Commodity Housing Estates:Evidence from Guangzhou. Urban Studies,49(11):2439-2457.

[1]笑冬,1999,《一个基本的看法:“妇女与农村工业化”》,《社会学研究》第5期。

[2]艾华、李银河,2001,《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社会学研究》第4期。

[3]倪志伟、马芯佳,2002,《改革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转型与社会变迁》,载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金一虹,1991,《经济改革中的农村妇女的现状与出路》,载于《中国妇女分层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

[5]安微愫等,2002,《中国农村中的性别与家庭经济》,载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刘伯红,1995,《中国女性的就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2期。

[7]谭琳、卜文波,1995,《中国在业人口职业、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成因》,《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8]郭凡,1995,《当代广州社会的代际流动》,《社会学研究》第6期。

[9]王政,2001,《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社会学研究》第5期。

[10]陈欣欣,200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P. M. Blau and O. D. Duncan,1976,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Wiley.

[12]Parish,William L.,1984,“Destratification in China”,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revelution China,edited by J. Wats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Xie,Wen and Nan,Lin,1986,“The Process of Status Attainment in Urban Ch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New York.

[14]Blau,Peter M. and Danqing,Ruan,1989,“Social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and Americ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 August.

[15]Nan,Lin and Yanjie,Bian,1989,“Social Resources and Status Attainment: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 Florida,载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6]王金玲,2000,《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15年来的建构与发展》,《社会学研究》第1期。

[17]刘小京,1994,《农村妇女走出土地:趋势、机遇、问题》,《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1]Blau,11.M. and O.D.Duncan,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Wiley Press.

[2]李若建,2000,《广州市老人终身职业流动分析》,《人口研究》第1期。

[3]刘精明,2001,《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4]魏昂德,2002,《职业流动与政治秩序》,载于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许欣欣,2000,《中国当代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林南、边燕杰,2002,《中国城市中的就业与地位获得过程》,载于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维克多·尼,1994,《国家社会主义改革中的社会不平等:在中国的再分配与市场之间》,《国外社会学》第3期。

[8]Pierre Bourdieu,1997,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In Jerome Karabel and A.H.Halsey(ed.),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维克多·尼、丽贝卡·马修斯,1998,《国家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市场过渡与社会转型》,《国外社会学》第5~6期。

[1]罗屿,2012,《四十城市万余人参与“中国居住小康指数”大调查:拥有住房比率长沙居首与六成人租房不靠中介靠自己》,《小康》第6期。

[2]Huang Y-Q,Yi C-D. 2011,Second Home Ownership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 Housing Studies,26(3):1-25.

[3]Zhou M,Logan J R. 1996,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Housing in Urba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3):400-421.

[4]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5]蔡禾,2005,《企业生产资源获取方式的研究》,《社会》第5期。

[6]Nee V.1989,The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5):663-681.

[7]李斌、王凯,2010,《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城市住房权力转移》,《探索与争鸣》第4期。

[8]刘欣,2007,《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第6期。

[9]Nee V.1991,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5:267-282.

[10]Bian Y-J,Logan J R. 1996,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1(5):739-757.

[11]刘欣,2004,《再分配权力、寻租能力、市场能力与生活机遇:对中国转型期分层机制的权力衍生论解释》,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Bian Y,Zhang Z. 2002,Marketiz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Urban China,1998 and 1995.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19:91-116.

[13]Zhou X-G. 2000,Reply:Beyond the Debate and toward Substan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5:1190-1195.

[14]Blu P,Duncan O D.,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Wiley.

[15]Zhao Y-S,Bourassa S C. 2003,China’s Urban Housing Reform:Recent Achievements and New Inequities. Housing Studies,18(5):721-744.

[16]李路路,2002,《市场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7]Zhang X-Q. 1997,Chinese Housing Policy 1949-1978:The Development of a Welfare System. Planning Perspectives,12:433-455.

[18]毛小平,2010,《市场分割、家庭资本与住房分化》,《兰州学刊》第12期。

[19]孙立平,2007,《高房价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新远见》第6期。

[20]郑思齐、刘洪玉,2004,《从住房自有化率剖析住房消费的两种方式》,《经济与管理研究》第4期。

[21]Wang,F. 2003,Housing Impr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in Urban China:Initial Evidence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China Review,3(2):121-143.

[22]Logan J R,Fang Y-P,Zhang Z-X. 2009,Access to Housing in Urba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3(4):914-935.

[23]Davis D S. 2003,From Welfare Benefit to Capitalized Asset:The Re-commodific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Urban China. In Forrest R,Lee J(eds.)Housing and Social Change:East-West Perspective. New York:Routledge:183-198.

[24]朱亚鹏,2007,《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中山大学出版社。

[25]Zhou Y. 2006,Heterogeneity and Dynamics in China’s Emerging Urban Housing Market:Two Sides of a Success Story from the Late 1990s. Habitat International,30(2):277-304.

[26]陈志柔,2000,《市场过渡或权力转换: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财富分配与地区差异》,载于刘兆佳等《市场、阶级与政治:变迁中的华人社会》,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27]武中哲、刘绛华,2009,《单位制度变革与城镇住房保障政策选择》,《求实》第11期。

[28]吕庆春、李军良,2012,《单位体制阻隔背景下福利的社会排斥》,《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

[29]Huang Y Q,Clark W A V. 2002,Housing Tenure Choice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A Multilevel Analysis. Urban Studies,39(1):7-32.

[30]Szelenyi I. 1978,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Dilemmas for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Socialist Societies of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63-87.

[31]王宁、张杨波,2008,《住房获得与融资方式》,《广东社会科学》第6期。

[32]Li S M. 2000,The Housing Market and Tenure Decisions in Chinese Cities: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Guangzhou. Housing Studies,15(2):213-236.

[33]Logan J R,Bian Y J,Bian F Q. 1999,Housing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in the 1990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3:7-25.

[34]Hegedus. 1987,Reconsidering the Roles of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in Socialist Hous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1:79-97.

[35]Szelenyi,Manchin. 1987,Social Policy under State Socialism:Market,Redistribution,and Social Inequalities in East European Socialist Societies. In Esping-Andersen G,Rein M,Rainwater L(eds.)Stagnation and Renewal in Social Policy. Armonk,NY:M. E. Sharpe:120-121.

[36]Bodnar J,Borocz J. 1998,Housing Advantages for the Better Connected? Institutional Segmentation,Settlement Type and Social Network Effects in Hungary’s Late State-socialist Housing Inequalities. Social Forces,76(4):1275-1304.

[37]孙立平,2005,《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1]顾素尔,1989,《家族制度史》,黄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徐轶民编著,1987,《简明外国法制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恩格斯,196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

[4]〔苏〕阿·高尔鲍夫斯基,1984,《2000年前后的世界》,顾镜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北京政法学院民法教研室编,1981,《外国婚姻家庭法典选编》,校内发行。

[1]蔡勇美、郭文雄,1984,《城市社会学》,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2]何肇发主编,1991,《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

[3]古德(Goode,W.J),1987,《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雷洁琼主编,1994,《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5]袁亚愚主编,1994,《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四川大学出版社。

[6]沈崇麟、杨善华主编,1995,《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古德著(Goode,W.J),1976,《工业化与家庭变迁》,黄晖明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部。

[8]杨善华,1995,《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北京大学出版社。

[9]Beggs,J. V. Haines,& J. Hurlbert. 1996,“Revisiting the Rural-urban contrast:Personal Networks in Nonmetropolitan and Metropolitan Settings”,Rural Sociology,61(2):306-325.

[10]Deway,R. 1961,“The Rural-urban Continuum:Real but Relatively Unimportan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66:60-66.

[11]Wirth,L. 1938,“Urbanism as a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XL IV No. 1:1-24.

[12]Whyte,M. & W. Parish.1984,Urban Life in Contempera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Jean Oi,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Vol. 45,No. 1,Oct. pp. 96-126.

[2]周飞舟,2006a,《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3]周飞舟,2006b,《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4]王霞,2011,《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路径依赖的破解》,《系统工程》第5期。

[5]渠敬东,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6]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 镇收粮的个案研究》,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周雪光,2011,《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第10期。

[8]冯仕政,2011,《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第1期。

[9]欧阳静,2009,《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社会》第3期。

[10]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

[11]唐皇凤,2007,《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第3期。

[12]王蔚,2008,《论政治运动对新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13]林尚立,2009,《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4]于建嵘,2005,《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第2期。

[1]蔡禾,2007,《利益诉求与社会秩序:从计划到市场》,余国扬、魏伟新主编《广州发展研究》(第四辑),广东经济出版社。

[2]蔡禾,2010a,《防范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维权性群体事件的建议》(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第28期。

[3]蔡禾,2010b,《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开放时代》第9期。

[4]蔡禾、刘林平、万向东,2007,《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陈范华、何雄浪,2009,《“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型与人的全面发展》,《重庆社会科学》第4期。

[6]胡锦涛,2011,《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新华网,2月19日,17:50:12(http://news.Xinhuane.com/politics/2011-02/19/c_121100198_2.htm)。

[7]刘子富,2009,《贵州“瓮安事件”始末》,《文新传媒》,4月1日(http://www. news365.com.cn/wxpd/ds/sz/200904/t20090401_2259147.htm)。

[8]陆学艺,2011,《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帕特南,罗伯特D.,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10]吴志宏、唐馥娴,2005,《6.26事件真相》,池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网页,6月27日(http://www.ahczzjb.gov.cn/viewNews.asp?id=461&page=2)。

[11]增公宣、龚宣,2011,《广州增城发生人员聚集滋事事件25人被调查》,南方网,6月11日,14:49(http://news.sina.com.cn/c/2011-06-11/144922624654.shtml)。

[1]蔡禾主编,2011,《城市社会学讲义》,人民出版社。

[2]蔡禾,2012,《从利益诉求的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学研究》第4期。

[3]蔡禾、贺霞旭,2012,“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发言,临安,8月17日~8月19日。

[4]何艳玲、汪广龙、高红红,2011,《从破碎城市到重整城市:隔离社区、社会分化与城市治理转型》,《公共行政评论》第1期。

[5]洪世键,2009,《大都市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

[6]黄慧勤,2009,《析法国社会住宅建设中的公共干预方式》,《国外规划》第2期。

[7]林拓、水内俊雄,2007,《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

[8]邵甬,2011,《法国历史城市复兴中住房政策的特征及作用》,《城市规划》第10期。

[9]孙群郎,2005,《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

[10]徐和平、李明秀、李庆余,2006,《公共政策与当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人民出版社。

[11]张暄、谢芳、邱莉莉、白志刚,2005,《国外城市社区救助》,中国社会出版社。

[12]周雪光,2011,《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