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0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257

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图书

The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of China

SSAPID:101-2688-8865-87
ISBN:7-80230-117-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内容有:从经典经济学家寻觅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中国现阶段农地制度新探、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政治经济学报告(7)
作 者: 王振中
编 辑:薛铭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

 从经典经济学中寻觅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

  一 抛弃孤立思考“农业经济”和“工业化”的思维定势

  二 高度重视技术要素在农业发展中的独特功能

  三 反农业增长的政策和歧视农业是自杀行为

  四 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改变穷国的方略

 中国现阶段农地制度新探

  一 中国农地制度的变革

  二 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关于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二)关于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

   (三)关于对农地征收税赋制度

   (四)国家征收和征用农地制度

   (五)关于村级自治组织制度

  三 对策与建议

   (一)关于农地国有化问题

   (二)关于农地产权家庭化

    1.关于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的联系与区别问题

    2.关于农地产权的家庭化问题

    3.关于农地所有权与产权能否结合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

    4.必须区分不同性质的国有化与农民的关系

   (三)与农地国有化、产权家庭化相关的问题

    1.关于农地国有化与农户产权家庭化同国家对农村土地的征收或征用问题

    2.关于农地所有权国有化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3.关于农地所有权国有化与农业税赋制度的改革

    4.关于农村的政治民主化问题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地租产生的前提

   2.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在基本保证租地农业资本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后而上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额利润

   3.租地农业资本家与土地所有权之间关于地租的确定是一个博弈过程

   4.地租演进形式的一般规律

  二 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

  三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存在绝对地租

  四 对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试用《资本论》理论解读中国农业经济问题

  一 资本主义农业特征

  二 资本占领农业的前提与障碍

  三 资本完成占领农业的标志

  四 资本改造农业

  五 马克思论农业土地制度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土地制度

    1.农民土地所有制

    2.土地国有制

   (二)土地制度变革的社会主义构想

  六 中国农业土地制度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探讨

  一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出现的主要问题

   1.农地经营规模越来越小,农地分配出现全面“福利化”

   2.基层组织随意操控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3.强行进行“反租倒包”,侵占农民利益

   4.“圈地”之风盛行,农民失地、失业、失保

  二 近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

  三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从实物期权的角度看中国农村土地的保障性质和配置效率

  一 期权和实物期权

   1.期权(金融期权)

   2.实物期权

   3.期权的构成要素

   4.期权的作用

  二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物期权性质

   1.中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

   2.家庭承包制的实物期权性质

  三 农村土地制度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

  四 土地流转和土地配置效率

  五 结论

 土地制度变革是推进中国“三农”建设的前提条件

  一 土地制度的缺陷是造成中国“三农”问题日益恶化的重要原因

  二 耕者有其田政策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 土地所有权的变更是加强而不是否定农村的社会主义性质

 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一 引言

  二 国家寻求义理性的努力

  三 内生的冲突:土地灰市场

  四 贾谊问题:降低制度成本的尝试

  五 总结

 试论对农村集体土地征购的市场理论价格

  一 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供给价格

   1.农村集体土地的供给价格首先表现为该块土地作为劳动条件的价格

   2.必要劳动条件补偿的不确定性对价格的影响作用

   3.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供给价格函数

  二 农村集体土地征购的市场需求价格

   1.单位土地平均承载的资本量(简称土地资本密度)对土地需求价格的影响

   2.土地资本密度的两种情况

   3.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需求价格函数

  三 农村集体土地征购的市场均衡价格

  四 对中国现行土地价格政策的思考

   1.中国现行土地价格政策存在的问题

   2.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几点建议

 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

  一 中国城市化的目标和现行农地制度的矛盾

   1.中国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所要求的城市化率

   2.现行农地制度的弊端及其与实现上述目标的矛盾

  二 各种农地制度改革的主张

  三 农地私有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绩效分析

   1.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必要性

   2.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可行性分析

   3.农地私有的绩效分析

  四 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1.实施步骤

   2.实施方法

   3.模式选择

   4.配套措施

 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化经营

  一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约束机制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路径

   (一)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

   (二)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三)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产业化经营机制

   (五)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六)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工业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 新型工业化及城乡工业化模式定位

   (一)新型工业化

   (二)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和城市工业化模式

    1.农村工业化模式

    2.城市工业化模式

  二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分析

   (一)通过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1.改革农地制度

    2.改造传统农业

    3.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通过农村城镇化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比例

    1.促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2.科学规划城镇建设

    3.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三)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制度环境

    1.制定全国统一的户籍管理法

    2.转变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民的农业户籍

   (四)规范城市劳动力市场,疏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

    1.赋予城市劳务市场以合法地位,在加以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与引导

    2.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充分的服务

   (五)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

    1.保证农村义务教育

    2.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3.加强农民工在职培训,提高农民工城市就业能力

 从制度关联视角解析中国城乡统筹的制度变迁路径

  一 制度关联:解析制度变迁的新视角

  二 从历时关联的角度看中国城乡制度演进的内在机制

  三 从共时关联角度看中国城乡制度演进的内在机制

  四 从制度关联解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

 关于增加中国农业积累的思考

  一

  二

  三

 工业化、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一 引言:城乡收入差距已亮起“红灯”

  二 城乡差距拉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般规律

  三 低水平市场化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市场原因

  四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

  五 比较不同时期城乡差距的形成原因

  六 结语

 农村非农产业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同步发展目标

  一 西方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中国的选择

  二 确立农村非农产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目标

   (一)协调发展的类型

   (二)协调发展的效应

    1.改变了农业的比较利益

    2.增强了农业的抗风险性

    3.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

  三 确立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同步进行的目标

   (一)农村工业等非农产业的聚集与城镇化

   (二)农村工业等非农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对策

   (三)农村工业等非农产业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道路

    1.工业小区的发展道路

    2.市场带动非农产业聚集发展的道路

    3.集中发展非农产业,农民自造城镇的道路

   (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同步进行应注意的问题

  四 结论

 关于中国“三农”政策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 “三农”问题的严重性

  二 农民政策问题

  三 农业政策问题

  四 农村政策问题

  五 结语

 利益集团视角下的“三农”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 引言

   (一)引出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二 模型分析

   (一)农民利益群体无法形成利益集团的原因

   (二)力量对比悬殊下的博弈分析框架:政府决策模型

    1.诺思的国家理论

    2.政府决策模型

   (三)力量对比悬殊下的博弈分析结果:最后通牒模型

  三 结论

   (一)博弈层面上的结论

   (二)政策形成层面上的结论

  四 政策建议

   (一)促成农民利益集团的形成

   (二)增强农民利益群体的力量

   (三)优化博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分析:沉淀成本视角

  一 沉淀成本概念与来源

  二 农业投资中沉淀成本形成条件

  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态投资模型

  四 加强农业投资中沉淀成本管理

  五 一般性结论与政策建议

 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机制分析

  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分析

  二 市场机制与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三 政府与城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浅议中国当代农民的社会保障权

  一 社会保障权是农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二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缺失分析

   (一)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内涵

   (二)当代农民社会保障权实施现状

   (三)农民社会保障权缺失原因分析

    1.体制上的原因

    2.立法上的原因

    3.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4.财力上的原因

  三 农民社会保障权维护思考

   (一)破除二元社会结构,确保农民缺失的社会保障权逐步回归

   (二)建立全面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变革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四)强化法律制约手段,确保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施

 论海洋渔区渔民的社会保障

  一 问题的提出:海洋渔区渔民的社会保障现状

  二 建立健全海洋渔区渔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三 建立健全海洋渔区社会保障的政策建议措施

 从典型个案看农民工NGO的建立

  一 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呼吁农民工NGO的建立

  二 农民工NGO发展现状及困惑

   个案一:海南有个外来工之家

   个案二:北京打工妹之家

  三 当前发展农民工NGO的几项工作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

  一 “农民工回流”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一)利益比较的理性选择

   (二)工资内涵的现实要求

   (三)托达罗模型的实证解释

  二 农民工回流的正负效应

   1.农民工回流的正效应

   2.农民工回流的负效应

  三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需要制度保证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收入问题研究

  一 劳动者选择均衡框架*

   1.必要的说明

   2.劳动者选择均衡时的价值分配与总量生产函数

   3.劳动者选择均衡面临的两种均衡状态

  二 在劳动者选择均衡框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收入问题分析

   1.农民工收入与农业生产收入的平衡问题

   2.影响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因素分析

  三 结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行为分析

  一 导言

  二 农户的收入目标和决策行为分析

  三 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行为分析

   1.预期收益

   2.机会成本

   3.劳动力个人素质

   4.其他

  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两种出路分析

  五 结论

 关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非正规就业

  二 非正规就业与城镇化

  三 农村转移劳动力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待遇低下

   2.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农民工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3.各种制度障碍导致该群体被边缘化

  四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政策思考

   1.加快非正规就业法制建设步伐,推动城乡统筹就业

   2.改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公共服务

 增加农民收入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

  一 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

   (一)农村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 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关键因素

   (二)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源泉

   (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

  三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措施研究

   (一)大力发展农村学校教育

   (二)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三)增加健康投资,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四)加大农村人才市场建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教育和培训探讨

  一 农村剩余劳动转移人员的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在实施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转移进城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随着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工厂和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中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城乡劳动者素质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技术门槛提高,进入壁垒高筑,为此,实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程势在必行

    1.从人力资源需求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

    2.从人力资源供给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会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产生制约影响

  二 多管齐下、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农村“普九”后继续教育工程

  三 实行绿卡制度: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地务工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四 实行红卡制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劳务输入地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五 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应服务“三农”,为提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发挥作用

 政府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一 政府支农支出的界定

  二 政府支农支出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政府支农支出与资本形成

   (二)政府支农支出与劳动供给

   (三)政府支农支出与技术进步

  三 政府支农支出经济效应的实证检验

   (一)基本模型的构建

   (二)样本数据的说明

    1.农业产出

    2.农业劳动投入

    3.农业资本投入

    4.政府支农支出

   (三)估计结果

  四 中国政府支农支出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政府支农支出的现状分析

    1.政府支农支出不足

    2.政府支农支出的内部结构不合理

    3.政府支农支出管理弱化,效率低下

   (二)调整与改革中国政府支农支出的原则

    1.根据国家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加大“三农”方面的支出

    2.政府支农支出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3.政府支农支出应符合WTO的相关规定要求

   (三)具体改革措施与政策建议

    1.政府支农支出要保持适度规模和增幅

    2.明确政府支农支出重点

    3.拓展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

    4.改革政府支农支出的投入方式

 农村税费改革与民主财政建设研究

  一 引言

  二 民主财政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一)民主与民主财政的含义考察

   (二)民主财政的理论基础

  三 西方民主财政的建立过程及启示

  四 中国民主财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五 中国民主财政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并完善基层财政民主,实现纳税人对政府的约束和监督

   (二)依法建立政府间合理分权制衡机制

    1.架构分税制全面改革的总体战略和组织机构

    2.明确划分各级政府间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配置

    3.调整收入分配和税收体制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关于农地金融制度的国际借鉴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 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国际借鉴

  二 中国已具备了推行农地抵押融资的一些有利条件

   (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投入资金的缺口

   (二)农业面临产业化集约化的转型

   (三)农村土地耕作结构发生了变化

   (四)农产品结构调整与生产技术改进

   (五)农民商品意识不断增强

  三 中国进行农地抵押融资的主要障碍

   (一)所有制与法律限制

   (二)金融环境限制

   (三)农村就业结构限制

   (四)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限制

   (五)“新圈地运动”的威胁

  四 结语

 中国小额农贷体制的特点及改进思路*

  一 引言

  二 现行小额农贷体制的基本特点

   (一)放贷机构单一,垄断性强

   (二)制度主义倾向明显,“深度”有所不足

    1.关于制度主义倾向

    2.关于“深度”

   (三)有效地利用了行政资源

    1.“公议授信”,评定农户信用等级

    2.聘请村干部担任“协贷员”

    3.创建“信用村”

  三 改进思路

   (一)总体构想

   (二)关于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活力

   (三)关于加大对小额农贷的扶持力度

    1.加大一般性扶持的力度

    2.设立特殊性扶持

    3.努力引入扶持性社会资金

   (四)设置福利主义模式的小额农贷机构

 农业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引言

   一 农业贷款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不良影响

    1.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农业贷款市场上出现“不良贷款驱逐优良贷款”的现象,加大农业贷款市场风险,降低银行的运作效率

    2.信息不对称产生信贷配给,使农业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的矛盾更加尖锐

    3.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资产风险加大,质量恶化

   二 Grameen Bank模式及其扩展

    (一)GB模式及其问题

    (二)GB模式的扩展

     1.搜集借款人信息

     2.建立好中心制度和小组制度,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村贷款中心

     3.设立小组基金

   三 应用GB模式,解决农业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GB模式在中国存在和应用的基础

    2.GB模式在中国创立并应用的路径选择

 农民增收与农业信贷资金支持互动的研究

  一 农业信贷资金对农民增收的传递机制

  二 现有农业信贷实践的不足

   (一)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农业发展资金供给出现缺口

   (二)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的低效率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持续滑坡

   (三)贷款难和难放贷形成农业信贷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三 建立农业信贷资金支持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和渠道

   (一)防范金融风险是制约农业信贷资金支持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形成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信贷机构直接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民增收

   (三)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

    1.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进一步完善合作制

    2.深化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的改革

   (四)农业信贷资金支持和农民增收互动的现实意义

 从机构视角到功能视角:重新构建中国农业保险体系

  一 引言

  二 不同模式比较:机构视角

   (一)商业性保险公司模式

   (二)政策性保险公司模式

   (三)相互制保险公司模式

  三 运行逻辑分析:功能视角

  四 进一步讨论:政府的作用

  五 结论

 云南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一 云南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农业各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三)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产业结构单一,缺少后续骨干产业,经受不住政策调整的影响

  二 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基准

  三 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测算方法

   (一)效率优势指数EAI(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

   (二)规模优势指数SAI(Scale Advantage Indices)

   (三)综合优势指数AAI(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

  四 云南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一)粮油优势分析

   (二)马铃薯优势分析

   (三)甘蔗优势分析

   (四)烟叶优势分析

   (五)药材优势分析

   (六)蔬菜(含菜用瓜)优势分析

   (七)水果优势分析

   (八)茶叶优势分析

   (九)花卉优势分析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一 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打破国有垄断,实行土地私有化

   (二)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促进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形成

   (三)改革农业生产计划与价格管理体制,培育农业市场经济机制

   (四)建立国家农业发展支持体系

    1.制订振兴农业基本方针政策,明确农业长远发展战略

    2.建立国家扶持农业生产者的综合机制

    3.通过发展多功能的农村服务业(运输、文化、休闲、娱乐)等途径扩大农业就业

    4.通过关税政策和入世谈判农业补贴要求保护国内农业生产者利益

  二 俄罗斯农业改革初见成效

   (一)土地所有制改革及市场化改革,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三)新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逐步成长壮大

  三 俄罗斯农业改革的经验借鉴

   (一)重视并支持农业稳定发展是实现整个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1.农业改革必须一揽子推进

    2.国家支持是农业发展不可缺的重要条件

   (二)明晰土地所有权关系是建立现代市场农业的基本要求、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条件

   (三)推进农业专业化与集约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率的基本途径

   (四)正确处理农业对外开放与保护本国农业的关系

 中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农村食品市场问题的经济学原因

  三 农村食品市场问题的政策体制原因

  四 政策建议

 从历史积淀看日本城市化进程

  一

  二

  三

 《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委会

“三农”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也只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以解决。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中国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单纯依靠“三农”本身是难以解决“三农”问题的,必须在市场化、城市化和民主化进程中进行总体性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

刘维新:《中国土地租税费体系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1994。

姚洋:《土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周其仁、刘守英:《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载于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中共贵州省湄潭县委编《土地制度建设试验监测与评估》,1997。

姚洋:《非农业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

陈少晖:《城市绝对地租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杨德才:《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对我国若干农业问题认识的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张晓群:《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杨新荣:《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及其启示》,《学术交流》2004年第9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2。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农业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陈其人著《陈其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牛若峰等:《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展望》,2004。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蔡继明:《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探析》,《经济前沿》2003年第1期。

崔乃夫:《中国民政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对江苏省农户间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2005年1月6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ongji.edu.cn。

卢海元:《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广东有28万亩土地撂荒》,2004年6月28日《信息时报》。

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司:《社会保障导论》,管静和、张鲁译,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

茅宁:《期权分析——理论与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刘尔铎做客人民网与网友交流再就业问题》,2002年9月24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秦晖:《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保障》,《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

《土地撂荒多方解决副市长为撂荒地找“对象”》,2004年3月19日,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温铁军:《农地制度安排与交易成本》,《读书》2004年第9期。

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赵海林:《论农村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周其仁、刘守英:《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载于周其仁编《农村变革与中国发展:1978~1989》(下册),牛津大学(香港)出版社,1993。

周天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年第10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

《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2003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樊纲:《灰市场理论》,《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戴尔阜:《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4期。

管清友、王亚峰:《制度、利益和谈判能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管清友:《制度悖论、无组织状态和政治危机:再论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蒋庭松:《加入WTO与中国的粮食安全》,《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孔泾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3年第2期。

李成贵:《大国之忧: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李成贵:《中国粮食消费:数据及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9期。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林毅夫、杨涛:《食物供应量、食物获取权与中国1959~1961年的饥荒》,《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第136~158页。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刘智、史卫民、周晓东、吴运浩:《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骆友生、张红宇:《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Downs,Anthony,1967,Inside Bureaucracy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Niskanen,William A.,1971,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New York:AldineAtherfon.

Niskanen,William A.,1991, “A Reflection on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Andre Blais and Stephan Dion ed.,The Budget-Maximizing Bureaucrat.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pp.13-32.

Olson,Mancur,1993, “Dictatorship,Democracy,and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 87,No.3,pp.567~76.

Tullock,Gordon,1965, “The Politicsof Bureaucracy” . Washington D.C.∶Public Affairs Press.

党国英:《如何确定合理的征地价格?》,《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2月16日。

胡昊:《高居住高就业高资本,上海城市发展应走三高道路》,2005年1月13日《文汇报》。

洪曦:《与谢国忠商榷——收入房价1∶6是形式逻辑误导》,http://www.soufwn.com,2005年1月13日。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我国重点地区和城市2003年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4。

蔡继明:《对农地私有质疑的回答》,2004年5月10日《东方早报·经济学人》。

蔡继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无法回避》,2004年4月19日《东方早报·经济学人》。

党国英:《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

党国英:《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国土资源》2003年第6期。

韩俊:《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权》,2004年7月27日《光明日报》。

胡瑞:《农地制度变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3期。

李再杨:《土地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第5期。

李竹转:《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探析》,《经济师》2003年第2期。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土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的研究》2004年第6期。

刘凤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9期。

马晓河:《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彭代彦:《取消农业税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万振凡、肖建文:《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制》,《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第7期。

谢安:《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杨小凯:《中国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的意义》,李慎之研究学术网站,2001。

张德元:《新型土地制度刍议》,《经济前沿》2003年第4期。

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赵峰:《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http://www.jjxj.com.cn。

周天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2004年2月26日《中国经济时报》。

刘永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农村经济问题》2001年第5期。

郝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祁之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0期。

严江:《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农村经济》2004年第7期。

刘文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与战术问题》,《农业经济》2004年第3期。

西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战略选择》,《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0期。

周泽炯:《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1期。

李仙娥:《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分析》,《经济纵横》2003年第3期。

A.K.Bagchi:《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祝捷、黄善明:《论新型工业化中的“三农”战略转型》,《乡镇经济》2004年第10期。

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农村经济问题》2003年第4期。

彭连清:《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农业与农村发展》2001年第12期。

姚裕群:《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分析》,《农村经济问题》2001年第11期。

邵来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农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曹景椿:《加强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入口迁移和城镇化进程》,《人口研究》2001年第5期。

王德海:《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战略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9期。

〔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林毅夫:《再论技术、制度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林毅夫、蔡昉、李周:《赶超战略的再反思及可供替代的比较优势战略》,《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3期。

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3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Albert Hirschman,Exit,Voicean and Loyalty: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Organizations and State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Yi fu Lin, “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1961”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6,1990,pp.1228~1254.

张晓山、崔红志:《“三农”问题根在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改革》2001年第8期。

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朱玲:《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8期。

顾六宝、朱长存:《中国农村政策的决策模型分析》,《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贺京同、张战平:《必须改善农民在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6期。

刘永湘:《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经济学家》2003年第3期。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盛洪:《让农民自己代表自己》,《改革内参》2003年第3期。

张晓山、崔红志:《关键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农民增收问题之我见》,《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

钟伟:《何时告别户籍》,《改革内参》2003年第4期。

Becker.G.A.,“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3,98:pp.234~276.

Mancur Olson,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Werner Güth,How Do Decisions Emerge-Generating Ultimatum Proposals. Advances in Behavioral Economics,Friedel Bolle and Michael Carlberg(Eds),Physica-Verlag,2001.

Werner Güth,Ericvan Damme,“Information,Strategic Behavior,and Fairness in Ultimatum Bargaining:An Experimental Study”.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998,42.

刘凤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9期。

吴晓娟:《“三农”问题:现状、原因及政府相关政策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7期。

方芳等:《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

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言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96。

陶然:《农民负担、政府管制与财政体制改革》,《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俞海等:《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美〕詹姆斯·D.盖斯福德等:《生物技术经济学》,黄祖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

Akerlof,G.,“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4,1970,pp.488~500.

Chavas,J.P.,“On Sunk Costs and the Economics of Inves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76,1994,pp.114~127.

Dixit,A.,“Investment and Hysteresi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6,1992,pp.107~132.

Pindyck,R.S.,“Irreversibility,Uncertainty,and Invest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9,1991,pp.1110~1152.

Schultz,T.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舟山年鉴—2004》,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舟山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舟山年鉴—1995~2000》,方志出版社,2001。

王春来:《减轻渔民负担刻不容缓》,2004年11月9日《农民日报》。

董文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求是》2004年第21期。

陈景雄、张杰:《关于促进渔民增收的几点思考》,《中国水产》2004年第6期。

尚晓援:《“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程蹊:《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程蹊:《农民工维权组织的建立和作用效率的经济学分析》,载于《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国际性学术论文集),2004。

程蹊:《农民工就业质量与权益保护》,《农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程蹊:《民工经济发展障碍及对策分析》,《经济问题》2003年第9期。

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载于李培林主编《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郭亮、宋金萍:《近1/4民工子女自卑 关注其心理健康刻不容缓》,2004年11月10日《新华日报》。

丛峰、肖春飞:《长期缺乏父母直接监护 留守孩子未来令人担忧》,新华网,2004年8月17日。

曹子玮:《职业获得与关系结构——关于农民工社会网的几个问题》,载于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徐康宁:《中外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姜长云:《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2期。

武威:《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与体制创新》,《天马论坛》2003年第1期。http://www.xinhuanet.com。

王雷、王吉陆:《劳动力“无限供给”神话破灭 珠三角何以缺工?》,http://finance,tom.com,2004年8月3日《南方都市报》。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上海三联书店,1956。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

〔法〕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77。

〔英〕欧文:《欧文选出集》,商务印书馆,1965。

〔法〕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64。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3。

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

〔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C.P.欧曼、G.韦格纳拉加:《战后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吴易风等:《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任荣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者选择均衡分析方法》(工作论文,未发表),2005。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

G.Ranis and J.Fei,1961,“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D.Jorgenson,1967,“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u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al Economy”,Oxford Economic Papers,Vol.19,No.3.

A.C.Kelly,G.Williamson and R.J.Cheetham,1972,“Du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ories and Hist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Harris and M.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70.

0.Stark and E.Taylor,“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Migration:Theory,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Congress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Inc.,1991.

吉利斯:《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胡斌:《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及其决策行为》,《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段小梅:《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Todaro,M.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1),pp.138~148.

Banister J.,Taylor J.R.,1990,“China:Surplus Labor and Migration”,A 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4(4),pp.3~20.

Ghatak,S.,Levine P.,Price S.W.,1996,“Migr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An Assessment”,Journal of Economics Surveys 10(2),pp.159~197。

Zhao,Y.,1999,“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The case of Rural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7(4),pp.767~782.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2000~2001年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原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再就业政策文件汇编(2002~2003)》,北京,2003。

高培勇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财政对策》,《中国财政》2003年第2期。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研究》(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7。

黄金辉:《人力资本投资: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农村经济》2004年第5期。

David Alan Aschauer,“The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Fiscal Policy”,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vol.20,pp.41~62,1988.

David Alan Aschauer,“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3,pp.177~200,North-Holland,1989.

David Alan Aschauer,“Fiscal Policy and Aggregate Demand”,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5,No.1,1985.

Charles I.Plosser,“Fiscal Policy and the Term Structur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0,pp.343~367,North-Holland,1987.

Robert J.Barro,“Government Spending,Interest Rates,Prices,and Budget Defici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701~1918”,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pp.221~247,North-Holland,1987.

Robert J.Barro,“Output Effects of Government Purchas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9,No.6,1981.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

〔美〕詹姆斯·布坎南:《民主财政论》,商务印书馆,1993。

〔美〕布伦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

杜晓山:《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何广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绩效、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2年第11期。

梁山:《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安全性、盈利性和信用状况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汪三贵:《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12期。

吴国宝、李兴平:《小额信贷对中国扶贫与发展的贡献》,《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11期。

Conning,J.,1999:“Outreach,sustainability and leverage in microlending:a contract design approac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60.

CGAP,2002:“Microcredit Interest Rates”,Occasional Paper,No.1.

Elisabeth Rhyne,2000:“The Yin and Yang of Microfinance”:Reaching the Poor and Sustainability,the MICROBANKING BULLETIN.

Morduch,J.,2000:“The Microfinance”Schism,World Development,Vol.28.

Robert Peck Christen,Elisabeth Rhyne,Robert C.Vogel,and Cressida McKean,1995:“Maximizing the Outreach of Microenterprise Finance:An Analysis of Successful Microfinance Programs”,USAID-U.S.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谢敏、李冬:《对中国农业信贷风险问题的探究》,《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8期。

王昌林、蒲勇健:《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4期。

唐清泉:《银行如何面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贷款风险》,《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姚耀辉、和丕禅:《中国农业贷款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协整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周小斌、李秉龙:《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庞素琳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信贷风险决策机制及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4期。

赵晓菊:《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5期。

于雷等:《资金总量与效率:发达地区农业贷款市场研究》,《金融研究》2003年第11期。

谢迪斌:《论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体制原因》,《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

张海燕:《确立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主体地位的探讨》,《西南金融》2003年第9期。

于宁、何禹欣:《农信社有限改革》,《财经》2003年第15期。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农业年鉴(2001~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编《云南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云南省“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俄〕德·C.利沃夫主编《通向21世纪的道路——俄罗斯经济的战略问题与前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俄〕阿巴尔金主编《俄罗斯发展前景预测——2015年最佳方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许新主编《重塑超级大国——俄罗斯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林跃勤:《俄罗斯私有化辨析》,《领导者》(香港)2004年第1期。

林跃勤、刘文革:《俄罗斯这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第6期。

Институт Экономии РАН: ,Москва,2001.

Госкомстат России:Малое пребпринимамельсмво в России,Москва,2001.

А.Т.Кочегура: ,Москва,Наука,2001,Стр,16.

Институт Экономии РАН: ,Москва,Экзамен,2004.

С.Глазьев,С.Кара-Мурза,С.Бамчиков: - 1991~2002 .Москва,ЭКСМО《АЛГОРИТМ》,2004.

Крамкосрочны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показамел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берации,Госкомста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Москва,2002.

Цент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конюктуры при правителъстве Росси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О финансовом состаянии кооллективных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за 1991~2000гг,Москва,2002.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ies,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Post-Socialist Counties in the Globalizing World,Moscow,2001.

Rozelle,S.et al,1999:“Migration,Remittanc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rity in Chin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刘冬梅、绍砾群:《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思路》,《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

张开华:《试论财政支农政策创新》,《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3期。

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期。

史宏协:《论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1期。

沈百福:《我国农村教育投入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7期。

迟慧:《“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缺陷及其弥合》,《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潘建成、席念霞:《我国地区城乡差距有多大》,《中国统计》2005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2004。

简 介:作为一张新闻纸,《大公报》也具有媒体的必然属性,其存在、发展和壮大也必须遵从新闻传播的规律,体现舆论报道的作用和价值,在不同时代其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有不同的表现。执政党在从事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新闻传播是有选择的,新闻媒体随着工具性的强化,政治职能也得以强化,政治对大众传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家政治控制和统治阶级的立场决...

作者: 肜新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简 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体制改革、工业化、宏观调控、财政金融、市场建设、三农、分配、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理论分析,起到了积极的思想探索作用。

作者: 钱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简 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体制改革、工业化、宏观调控、财政金融、市场建设、三农、分配、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理论分析,起到了积极的思想探索作用。

作者: 钱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