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41

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2009)

SSAPID:101-2679-6051-90
ISBN:978-7-5097-116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从2003年起,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以及以其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中国经营报社共同开始进行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目前,已经对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监测。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监测,发现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同企业竞争力相关的重要现象和问题,从而能更好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从2003年起我们连续6年发布了企业竞争力项目的研究成果,今年是第7次发表研究报告。本年度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以2009年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为背景,专注于探讨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企业蓝皮书
作 者: 金碚
编 辑:吴丹;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主要编撰者简介

 企业蓝皮书编撰委员会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说明

 法律声明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监测的理论与方法

   一 竞争力的概念、源泉与表现

   二 竞争力监测的理论与方法

    1.竞争力监测基本逻辑

    2.跨行业企业竞争力的监测

    3.竞争力监测指标选择与分类

    4.竞争力监测基础数据指标的权重

   三 数据处理说明

    1.竞争力基础数据计算方法

    2.竞争力动态指数计算的方法

    3.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

  第二章 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 制造业仍旧是各国争抢的制高点

    1.美国力图重振制造业

    2.中国制造业尚有巨大发展空间

   二 中国政府应对危机措施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1.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物质保障

    2.收入差距缩小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社会资本保障

    3.改善民生和教育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的量级的人力资源保证

    4.民族自信心与国家软实力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民心保证

    5.资本、技术继续向中国转移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要素保证

   三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1.在应对危机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2.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是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前提

    3.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具有产业升级的条件

    4.培养高素质劳动队伍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 结语与展望

  第三章 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分析总报告

   一 上市公司竞争力总体状况

    (一)五集团梯队结构明显

    (二)百强公司基础竞争力下降

    (三)综合竞争力300强呈现动态调整

   三 上市公司竞争力区域视角分析

    (一)区域差距显现

    (二)百强数量和比例出现微调

    (三)小结

   四 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行业视角分析

    (一)行业特点明显

    (二)对比分析

   四 总结

 第二篇 行业

  第四章 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 2008年以来中国采掘与冶炼行业总体发展概况

    (一)采掘与冶炼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但增幅大多有所回落

    (二)采掘与冶炼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但增幅大多回落

    (三)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亏损面较大

   二 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1.第一组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2.第二组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二)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发展环境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发展市场环境的影响

     1.外部需求下降,订单减少,使得企业出口不断下降

     2.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

     3.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

     4.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采掘与冶炼行业迅速下滑,行业发展进入周期性拐点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的影响

     1.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必然会拉动采掘与冶炼行业的发展

     2.制定行业振兴规划,大力扶持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

     3.加大金融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四 金融危机背景下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

    (一)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互补合作,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

    (二)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充分利用和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三)实现多元化发展,努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章 能源行业企业竞争力报告

   一 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能源行业运行态势

    (一)生产增速先下降再回升

    (二)价格指数先大幅回落后趋于平稳

    (三)亏损面扩大趋势尚未明显逆转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波动较大

    (五)出口额增速下降趋势逐渐显现

   二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2008年主板上市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1.规模竞争力优势明显

     2.效率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

     3.增长竞争力整体较弱

     4.基础竞争力位居中游

     5.子行业间竞争力差距较大

    (二)2008年中小板上市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三)进入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主板300强的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1.油气产品市场需求下降

     2.石油工程服务市场萎缩

     3.部分油气储量开发经济性变差

     4.融资难度加大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影响

     1.电力需求急剧下降

     2.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明显下滑

     3.融资难度加大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影响

     1.供求关系逆转,企业库存增加

     2.价格大幅下滑

     3.进出口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四 调整企业战略提高能源企业竞争力

    (一)我国石油企业战略调整方向与路径

    (二)我国电力企业战略调整方向与路径

    (三)我国煤炭企业战略调整方向与路径

  第六章 金融危机下的纺织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 金融危机下纺织业的总体运行态势

    (一)纺织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1.产量增速迅速回升

     2.利润收入降幅收窄

     3.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二)纺织行业的竞争力表现良好

     1.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

     2.在全行业中纺织行业的竞争力有良好表现

    (三)纺织企业分化加剧

   二 上市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龙头企业竞争力排名提升,普通公司竞争力排名大幅下降

    (二)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分组分析

     1.第一组的特点

     2.第二组的特点

     3.第三组的特点

     4.第四组的特点

     5.第五组的特点

     6.第六组的特点

     7.第七组的特点

     8.第八组的特点

     9.第九组的特点

     10.第十组的特点

     11.第十一组的特点

     12.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特点

   三 案例分析

    (一)鄂尔多斯(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不断扩大的资源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

     2.广泛综合的渠道优势

     3.稳步提升的品牌价值

     4.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二)鲁泰A(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1.突出的技术优势

     2.完整的产业链

     3.行销世界的知名品牌

    (三)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美邦服饰)

     1.产品定位明确,树立了良好品牌

     2.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竞争力

     3.较强大的营销网络

   四 结语

  第七章 化工行业企业竞争力报告

   一 化学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1.基地化成为化学工业布局更加重要的方式

    2.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得到强化,专业化企业发展空间广阔

    3.技术能力成为国际竞争力更加重要的决定因素

    4.原料结构调整呈现新的趋势,煤化工在经历多年低谷后重新展现出良好前景

    5.进出口总额继续提高,贸易逆差短期难以扭转

   二 基础数据分析和竞争力得分分布

   三 各组别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得分分析

    1.第一组的特点

    2.第二组的特点

    3.第三组的特点

    4.第四组的特点

    5.第五组的特点

    6.第六组的特点

    7.第七组的特点

    8.第八组的特点

    9.第九组的特点

    10.第十组的特点

    11.第十一组的特点

    12.第十二组的特点

    13.第十三组的特点

   三 未来发展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1.围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调整化学工业服务方向

    2.通过改组、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解决装置规模不经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3.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4.处理好基本原料、中间原料和最终产品的比例关系,平衡好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

  第八章 家电行业竞争力报告

   一 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家电行业的运行情况

    (一)国内城镇市场基本饱和,市场成长较慢

    (二)受“家电下乡”政策带动,农村市场增长迅速

    (三)外需大幅萎缩,出口下滑明显

    (四)企业生产波动明显,目前已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

    (五)投资稳定增长,企业数量加速增长

    (六)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水平有所提高

   二 家电上市公司竞争力排名

    (一)2008年主板上市家电企业竞争力排名

    (二)2008年中小板上市家电企业竞争力排名

    (三)进入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主板300强的家电企业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家电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从短期看,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家电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二)从中期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家电企业竞争力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从长期看,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家电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提供了难得机遇

   四 提升我国家电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并购重组,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整合

    (二)加速战略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渠道建设,开发海外市场

    (四)加大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开展家电下乡

  第九章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 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竞争力得分

   二 各组别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得分分析

    (一)第一组的特点

    (二)第二组的特点

    (三)第三组的特点

    (四)第四组的特点

    (五)第五组、第六组的特点

    (六)第七组、第八组的特点

    (七)第九组、第十组的特点

    (八)第十一组、第十二组的特点

   三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一)金融危机下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波动

    (二)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的艰难与趋暖

    (三)调整后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企业竞争力

  第十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企业竞争力报告

   一 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回顾

    1.总体供给压力较大

    2.自住型需求增长强劲

    3.交易量稳定

    4.流拍退地频现

    5.退房断供成隐患

   二 2009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1.“地王”频出

    2.主要城市新上市量同比下降

    3.主要城市销售量大幅增长

    4.主要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5.企业投资有所恢复

    6.企业资金压力明显降低

   三 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 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房价涨与跌

    2.预售与风险

    3.支柱产业与虚拟资产

    4.民生与市场

  第十一章 金融危机、企业战略与金融企业竞争力

   一 金融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

    (一)金融企业竞争力监测范围

    (二)金融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

   二 典型企业分析

    (一)中国银行

    (二)国金证券

    (三)中国人寿

    (四)工商银行

   三 金融危机、企业战略和金融企业竞争力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1.金融危机的主要成因

     2.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危机背景下的金融企业战略

     1.部分受损金融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变

     2.经营稳健金融企业的战略机遇

    (三)金融危机与中国金融企业国际竞争力

     1.危机对中国上市金融企业的影响

     2.危机下中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3.中国金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银行业为例

 第三篇 企业

  第十二章 “英雄”背后的“惶者生存”

   一 锤炼核心价值观

   二 第三个阶段

   三 “极限”之争

   四 三分天下 华为一席

   五 注重财务管理

  第十三章 比亚迪,中国式低成本创新的范本

   一 引言

   二 用研发的方式降低成本

   三 打破技术恐惧症

   四 “非主流”的垂直整合模式

   五 智慧的拷贝专利技术

  第十四章 海螺的“速度与激情”

   一 突破T形

   二 得失之间

   三 两次上市助力海螺

   四 潜心布局资本市场

   五 成本控制有方

   六 最后的海螺

 第四篇 国际比较

  第十五章 德国金融危机救援行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 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德国部分银行造成较大冲击,但未对金融体系造成根本性毁坏

    2.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各项指标迅速下滑,但未对人们的基本生活造成很大威胁

    3.金融危机对出口型产业影响较大,对内需型产业影响较小

    4.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影响较大,对东部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二 德国经济救援行动的主要措施

    1.金融市场救援

    2.劳动市场促进政策

    3.直接的公共投资

    4.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

   三 德国经济救援行动的基本原则

    1.政府有限参与的原则

    2.维护市场机制的原则

    3.遵循现有政策框架的原则

    4.强调政策及时性的原则

   四 对中国的启示

    1.从注重应对危机的短期手段向注重完善市场机制的长期战略转变

    2.从关注公共投资数量向关注公共投资效益转变

    3.从主要靠减税、降息、补贴等向更注重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转变

  第十六章 金融危机后美国的新能源计划

   一 美国实施新能源计划的原因

    1.美国的新能源计划对美国的经济恢复有一定意义

    2.美国的新能源计划是美国提升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压力的能力的组成部分

    3.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美国力图在21世纪继续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战略举措

   二 美国新能源计划的主要内容

    1.应对气候变化

    2.对清洁能源经济进行投资,增加500万个新的绿色工作岗位

    3.提高汽车燃料效率

    4.加大国内能源供给,实现能源资源多元化

    5.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三 有关推进新能源计划的一些争议

    1.是否应实行全额拍卖制度

    2.推进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激励方式,是采取总量控制还是税收激励

    3.技术上是否可行

    4.实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对经济是否会造成影响

  第十七章 日本金融危机对策与日本企业竞争力提升

   一 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体系的影响

     1.金融机构参与证券化商品损失有限

     2.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受损,企业对银行信贷依存度提升

     3.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大,收益恶化

     4.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呼声高涨

    (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出口萎缩,企业业绩恶化

     2.企业融资困难

     3.居民消费急剧萎缩,住宅投资低迷

     4.企业设备投资大幅下滑

     5.企业破产增加,就业形势黯淡

   二 日本政府采取的金融危机对策

    (一)中央政府出台强有力的经济刺激对策

    (二)实施金融救助、稳定金融体系

    (三)降低利率,改善流动性

    (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修订《产业活力再生及产业活动革新特别措施法》,促进金融与产业同步重组

    (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应对未来国际环境的变化

   三 日本企业界采取的金融危机对策

    (一)积极展开业务重组,开发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新产品

    (二)在困境中依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三)日本型经营转型过程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加速

   四 日本应对危机措施效果及其局限

    (一)政策效果明显

    (二)景气指数改善

    (三)政策效果稍有弱化

    (四)对设备投资扩大难抱厚望

   五 日本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产学官”模式继续发挥作用,国家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二)由数量众多的高水平中小企业构成的日本制造业基础依然坚实

    (三)日本制造业拥有在资源能源制约下可持续发展的深厚的技术积累

    (四)日本始终重视制造业人才储备工作

  第十八章 韩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 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的影响

    (一)实体经济

    (二)金融市场

   二 韩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一)危机管理

     1.增强货币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2.增强外汇流动性,保持外汇市场稳定

     3.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维持经济稳定

     4.创造工作岗位,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

     5.降低基本需求项目收费,减轻居民生活负担

     6.解决贷款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经济再跳跃”计划

     1.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实行韩国版的“绿色新政”(SOC建设)

     3.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及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三 危机条件下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扶持企业发展

    (二)推进企业重组,重塑竞争格局

    (三)强化竞争,尤其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四 结论与启示

    (一)增强自身免疫力是抵御外部冲击最有效的武器

    (二)解决短期问题应与长期发展相结合,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政策扶持与促进竞争相结合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危机中孕育着机遇,中韩两国面临着一系列合作机遇

  第十九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印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互动

   一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一)经济总量及人均状况

    (二)产业结构

    (三)发展阶段

    (四)健康与教育

   二 中国与印度制造业竞争力比较

    (一)比较优势分析

     1.制成品出口情况

     2.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3.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二)竞争优势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指数

    (三)综合评价

     1.评价体系

     2.计算方法

     3.综合指数

   三 中国与印度服务业竞争力比较

    (一)比较优势分析

     1.服务业出口状况

     2.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

     3.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二)竞争优势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指数

    (三)综合评价

     1.在大多数年份,印度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于中国

     2.两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都大体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

     3.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源于竞争优势

   四 对竞争力的解释

    (一)劳动力素质

    (二)基础设施

    (三)政府作用

    (四)社会异质性

    (五)宗教文化

    (六)海外侨民

   五 结论与展望

 第五篇 理论焦点

  第二十章 产业竞争力研究最新进展

   一 产业竞争力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演变

    (一)概念

    (二)竞争力来源理论的演进

   二 产业竞争力测评的实证研究

    (一)产业竞争力测评主要指标

    (二)产业竞争力测评的代表性实证分析

   三 2006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一)制造业表现

     1.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表现

     2.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现

    (二)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三)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来源实证分析

     1.FDI

     2.产业内分工

     3.产业集群

     4.汇率

     5.其他因素

   四 小结

  第二十一章 资源环境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 工业化时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二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三 资源环境管制与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四 结语

  第二十二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 引言

   二 调研中所关注的一些问题

    1.企业普遍接受劳动工资的上涨

    2.新《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进一步推高企业的用工成本

    3.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后,资本替代劳动趋势加快

    4.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及障碍

    1.主动将价格优势升级为品牌与渠道优势

    2.注重研发,提升产品档次

    3.注重人才培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四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1.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收入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选择

    2.“产业链整体转移”是促进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有效途径

    3.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中国产品升级的基石

    4.增加企业成本的政策出台前应进行综合评估

    5.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第二十三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

   一 引言

   二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测量及分析

    1.制成品出口状况

    2.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3.比较优势指数的合成与计量

   三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测量及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市场渗透率

    3.贸易竞争指数

    4.竞争优势指数的合成与计量

   四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高度相关,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2.比较优势变化是竞争优势变化的基础

   五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十四章 比较优势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

   一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

    1.比较优势演化模型

    2.HK模型的扩展

    3.产业度引入的意义

   二 比较优势演化过程中的分岔与产业升级的方向

    1.比较优势演化的路径与产业升级的类型

    2.产业升级路径分岔与中国的出口之谜

    3.产业间升级优先还是产业内升级优先?

   三 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断档”风险及其化解

    1.我国正面临比较优势“断档”的风险

    2.风险化解中的比较优势生命周期延长战略

    3.风险化解中的开放式创新战略

   四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09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竞争力300强

  附录二 2009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监测标准值

  附录三 2009年深市中小板公司基础竞争力监测标准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下半年已经演化为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实体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发展中经济体面临外需减弱、资本外逃、本币贬值的风险,全球经济停滞不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突然发现每年市场销量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必然的,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也是经济生活的一种状态。但我们也欣然看到,中国一部分优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金融海啸中不仅没有减弱,反倒得到了历练与提升。因此,人们非常希望了解,金融危机告诉了我们哪些经济的规律与真相;金融危机演化到今天,中国企业应实行怎样的竞争力提升战略?本书认为金融危机后制造业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制造业目前仍旧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争抢的制高点;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产业,中国没有理由抑制制造业,奢谈“去工业化”。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揽子”计划,提高了中国潜在经济总量水平;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物质保障;收入差距缩小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社会资本保障;改善民生和教育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人力资源保证;民族自信心与国家软实力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民心保证;资本、技术继续向中国转移是中国经济潜在总量达到新量级的要素保证。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旧是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而且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具有向新型的、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条件。利用上市公司2009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指标,《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9)》对1317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跟踪和监测。为了能最大限度利用最新数据,本年度报告在继承以往年度报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指数对上市公司的基础竞争力进行了调整,以便跟踪监测上市公司竞争力变化的最新趋势。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和百强公司基础竞争力明显下降,这说明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有较大冲击。监测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整体得分比2008年下降了57%,比2007年下降了26%,百强公司基础竞争力得分比2008年下降了9%,比2007年下降了16%。从行业来看,各行业进入基础竞争力百强的企业数目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行业百强数目较多的行业有,机械设备仪表业(13家),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10家),金属非金属业(9家),批发和零售贸易业(7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食品饮料业(各6家)。与2008年相比,增加较多的是房地产业与纺织服装皮毛业,分别增加了5家与4家;减少较多的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子信息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综合类,均减少了3家。本书不仅对热点行业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还对华为、比亚迪、海螺水泥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度的案例研究。

Bottelier,Pieter,2007,“What India Can Learn from China and Vice Versa”,China & World Economy,Vol.15,No.3,pp.52-69.

Huang Yasheng,Tarun Khanna,2003,“Can India Overtake China?”,Foreign Policy,July/August.

Mahadevia,Darshini,2006,“Urban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and Delivery in India and China”,China & World Economy,Vol.14,No.2,pp.105-120.

Rodrik,Dani,2006,“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1947.

Sachs,Jeffery,胡永泰,杨小凯,2003:《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期。

Singh,Arvinder,2005,“Comparis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China & World Economy,Vol.13,No.3,pp.72-79.

World Bank,2008,“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8”,http:/www. worldbank.org/.

World Economic Forum,2008,“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8-2009”,http://www.weforum.org/.

Dunning,John H,“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Vol.33,No.2,1993,pp.7-15.

Rugman,A.M and A.Verbeke,“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Management:An Extension and Correction of Porter’s Single Diamond Framework”,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Vol.33,No.2,1993,pp.71-84.

Siggel,Eckhardt,2001,“India’s Trade Policy Reforms an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80s”,The World Economy,Vol.24,Issue 2,pp.159-183.

Ark,B.Van,1993,“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er”,Monograph Series,No.1,Groningen.

Arora,Ashish and Alfonso Gambardella,1997,“Domestic Market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Generic and Product-Specific Competencies in the Engineering Sector”,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 18,Special Issue.

Cockburn,J.,E.Siggel,M.Coulibaly and S.Vezina,1998,“Measuring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Sources:The Case of Mali’s Manufacturing Sector”,Equity and Growth through Economic Research 16,Eager Publication/BHM.

Dullien,Sebastian,2005,“China’s Changing Competitive Position:Lessons from a Unit-Labor-Cost-Based REER”,Unpublishing Script.

Dunning,John H.,1993,“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Vol.33,No.2,pp. 7-15.

Dunning,John H. and Alan M.Rugman,1985,“The Influence of Hymer’s Dissertation on the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5,No.2,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y-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Association,pp.228-232.

Francis,A.,P.K.Tharakan,1989,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Hickman,Bert G.,1992,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ghes,Gordon and Paul Hare,1994,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In Bulgaria,Czechoslovakia,Hungary,and Poland”,Oxford Economic Paper,46,pp. 200-221.

Jorgenson,Dale W and Kevin J.Stiroh,2000,“U.S. Economic Growth at the Industry Leve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0,No. 2,Paper and Proceedings of the One Hundred Twel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Association,pp.161-167.

Karikari John A.,1988,“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Industry Pricing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21,No. 2,pp. 410-426.

Kravis,Irving B. and Robert E. Lipsey,1989,“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e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S. and Its Multinational Firms”,NBER Working Paper No. 2933.

Lall,Sanjaya,2001,Competitiveness,Technology and Skill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ee,Frank C. and Tang,Jianmin,2000,“Productivity Level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anadian and U.S. Industrie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 90 No. 2,pp. 176-179.

McGeehan,Joy M.,1968,“Competitiveness:A Survey of Recent Literature”,Economic Journal,Vol. 78,No. 310,pp. 243-262.

Neary J. Peter,2006,“Measuring Competitiveness”,IMF Working Paper,No. 06/209.

Rodrik,Dani,2006,“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 11947.

Rugman,A. M. and A. Verbeke,1993,“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Management:An Extension and Correction of Porter’s Single Diamond Framework”,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Vol. 33,No.2,pp. 71-84.

Siggel,Eckhardt,2001,“India’s Trade Policy Reforms an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80s”,The World Economy,Vol. 24,Issue 2,pp. 159-183.

Xu Bin,Lu Jiangyong,2006,“The Impact of Foreign Firms on th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Exports”,http://www.econ.hit-u.ac.jp/~trade/apts/2007/2007Papers/Bin%20Xu.pdf.

Ricardo Hausmann,Bailey Klinger,2007,“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Spa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CID Working Paper No. 146.

C. A. Hidalgo,B. Klinger,A.-L. Barabási,R. Hausmann,2007,“The Product Condi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Science,Vol.317.

Peter K. Schott,2006,“The Relativ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Exports”.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 NBER,December.

Rodrik,Dani,2006,“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NBER Working Paper 11947.

Xu Bin,2007,“Measuring the Technology Content of China’s Exports”,Working paper,China’s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Indermit Gill Homi Kharas,etc.,2007,“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The World Bank Report.

Humphrey,J.,Schmitz,H.,2000,“Governa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Research”,IDS working paper,No.12,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University of Sussex.

Humphrey J.,Schmitz H.,2002,“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Regional Studies,9(36).

John Humphrey,2004,“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Working paper No.28,Policy Integration Department World Commission on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Geneva.

Ernst,2001,“D.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knowledge-centered Approach”,East-Wester Center Working Paper:Economic Series.

Frobel,F.,Heinrichs,J.,and Kreye,O.,1978,“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7(1).

T.Sturgeon,1997,“Turn-key Production Networks: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Berkeley Roundtable 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BRIEWP92A.

Gary Gereffi.,1999,“A Commodity Chain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Global Industries”,Duk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Gereffi,G.,1999,“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al Commodity Chai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48).

Luthje,Boy.,2002,“Electronics Contract Manufacturing:Global Produc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Industry and Innovation,(3).

Schmitz,H.,Knorringa,P.,2000,“Learning from Global Buyers”,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37(2).

Kugler,Stein and Wagner,2007,“Product Space,Product Qual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Export Sectors”,PPT for Economic Department Seminar of Wesleyan University seminar.

M.Carliss,Y. Baldwin,2007,“Modularity,Transactions,and the Boundaries of Firms:A Synthesis”,Working paper fo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08-013.

Dieter Ernst,2004,“Late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Asian Electronics Industrie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llustrative Evidence”,Prepared for the Special issue of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in Honor of Linsu Kim.

Terutomo Ozawa,2005,“Asia’s Labor-Driven Economic Development,Flying-Geese Style: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the Poor to Rise?”,APEC Study Center,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Discussion Paper No. 40.

D.W.乔根森:《生产率(第2卷)》,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彼得K.康纳利斯等:《世界经济论坛2002~2003全球竞争力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蔡昉等:《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工业竞争力的方向》,《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陈立敏、谭立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24期。

程池超、孙江明:《中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4期。

杜凯、周勤:《集聚经济、行业特性与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视角》,《经济学家》2008年第2期。

郭克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国际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中国工业竞争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何曼青:《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与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胡国良:《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6期。

胡楠:《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战略管理》2004年第1期。

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

黄祖辉、张昱:《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4期。

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林珏:《中加双边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比较》,《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

毛日昇:《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芮明杰:《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宋延武、王虹和邓小英:《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结构和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基于SPSS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5期。

谭克、路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指标体系》,《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汪琦:《我国对美日欧出口增长因素和产业竞争力》,《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王雪珂:《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1期。

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

许斌:《技术出口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5~6期。

姚洋、章林峰:《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和技术变迁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7012,2007。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

张军:《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甄峰、赵彦云:《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年国际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7期。

郑海涛、任若恩:《多边比较下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980~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朱春奎:《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蔡昉、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工业竞争力的方向》,《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张车伟:《劳动合同法》,《将开启劳动关系的新时代》,《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开发”课题组:《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及其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1期。

“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开发”课题组:《中国经济走势判断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工业的反应》,《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4期。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金碚、李钢、陈志:《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0期。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第1卷第2期。

芮明杰:《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分析报告(2008年第4季度)》。

周子学:《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高素梅:《2009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电器》2009年第8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起草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解读》,《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爱德华·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中信出版社,2007。

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FDI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时间趋势设定下的VECM分析框架》,《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期。

陈志武:《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中国改革》2006年第6期。

拉尔:《印度均衡——公元前1500~公元2000年的印度》,赵红军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秀丽:《全球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华民:《中印增长模式比较》,《招商周刊》2006年第9期。

黄亚生:《印度能否赶超中国?》,《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黄亚生:《经济增长中的软硬基础设施比较:中国应不应该向印度学习?》,《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期。

黄亚生:《中国和印度的绩效与其竞争潜力相称吗?》,载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靳涛:《基础设施投资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期二者因果关系的检》,《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2期。

吉尔伯特·艾蒂安:《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新华出版社,2000。

李晓:《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11~12期。

林良光:《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2003。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钱颖一:《作为过渡性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府控制:中国的经验》,载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印度经济比较的理论反思》,《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7~8期。

文富德:《美国金融危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南亚研究》2009年第1期。

文富德:《印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及其经济前景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8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韩国有关政府共同发表报告书:《2009年经济运用方向》,2009。

韩国知识经济部:《应对实体经济危机方案》,2009。

三星经济研究所:《世界金融危机1周年:回顾和展望》,2009年9月。

现代经济研究所:《2010年国内经济展望和政策建议》,2009年9月。

夏斌:《中国房地产市场应以消费为发展导向》,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16日。

《CCTV〈中国财经报道〉联合新浪乐居共同揭秘地王》,http://bj.house. sina.com.cn,2009年9月10日。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和2009年预测》,搜房网http://www.soufun. com/。

《2009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和下半年预测》,搜房网http://www.soufun.com/。

《国企天价买地是在透支中国未来隐含风险》,2009年9月17日《经济参考报》。

杨汝岱、姚洋:《有限追赶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7。

尹宇镇:《韩中制造业的竞争力》,中韩制造业发展的互补与竞争关系研讨会论文,2007年9月18日。

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张苏:《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彼德·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商务印书馆,2007。

周晓燕:《模块化与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载《模块化与中国的产业升级战略》,中国会科学院B类类课题《产业结构的模块化问题研究》课题报告,2007。

刘琼、廖洁:《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11(下)期。

经济发展委员会数字连接理事会报告:开放标准、开放源代码、开放创新,2006。

张其仔等:《模块化与中国的产业升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课题“产业结构的模块化问题研究”最终报告》,2007。

刘瑞:《金融危机与日本的金融对策:影响、措施、效果及问题》,《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第49~54页。

简 介:2009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率先复苏,中国的产业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不仅没有下降,还获得了提升。本书不仅就人们迫切想了解的由危机所揭示的经济规律是什么,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企业竞争力提升之道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分析,还对三一重工、金风科技、上海汽车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度的案例研究。

作者: 金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