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7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图书

Report on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SSAPID:101-2678-0103-71
ISBN:978-7-5097-160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影响,并没有改变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长期趋势,相反,这个短期冲击却以更多的证据检验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这个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将突出地表现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重大挑战。这本绿皮书从理论和经验上,回答了诸如人口发展趋势如何、劳动力流动出现了哪些新特点、为什么就业压力和民工荒并存、劳动力市场应如何调整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如何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城市化为什么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怎样使节能减排与就业扩大不相矛盾等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作 者: 蔡昉 都阳 王美艳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前言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Preface

 上篇

  专题报告一 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一 农民工总体规模

    (一)外出农民工增加,本地农民工减少

    (二)东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及增幅高于中西部地区

   二 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

    (二)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务工农民工减少

    (三)在省内务工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四)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三 外出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已婚者占多数

    (二)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在提高

    (三)外出农民工多数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也较低

    (四)外出农民工仍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但从事制造业的比重下降

    (五)外出农民工绝大多数以受雇形式从业

   四 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及居住情况

    (一)外出农民工收入增加,受雇者的收入和自营者的收入差异明显

    (二)在大中城市务工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收入增长较快

    (三)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收入水平偏低,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四)外出农民工的住宿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房为主,四成外出农民工的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不发放住房补贴

   五 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一)拖欠工资状况有所改善,拖欠工资情况仍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

    (二)外出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行业差异明显

    (三)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四)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总体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五)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六 小结

  专题报告二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特点及变化

   一 外出就业劳动力总量持续增加

   二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教育与人口特征

   三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区域特征

   四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行业分布

   五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就业时间

   六 务工收入及其对增收的贡献

  专题报告三 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一 2009年企业用工和招工情况

    (一)被调查企业用工总量较2009年初增长5.7%,其中,外地员工增长7.9%

    (二)近六成被调查企业2009年春季招工基本得到满足,招满工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

    (三)近七成企业预计2010年春季招工存在困难,比上年增加两成,企业招工信心和预期下降

   二 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主要地区,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呈上升趋势

    (二)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主要行业

    (三)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在外就业时间为9.5个月,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

    (四)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比上年增长12.9%;人均月支出占月收入的近四成

   三 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预期

    (一)2010年计划节后招工企业比上年调查增加两成,春季用工需求比节前净增14.7%,增幅较往年有所增长;招工时间有所提前

    (二)被调查企业中九成春节回家的外地员工节后将继续回本企业工作;六成被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2010年继续外出就业,其中,近九成人员打算回2009年务工的地方就业

    (三)预计2010年企业人工成本会有所上升,员工工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但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预期仍有差距

    (四)2010年企业对新招员工文化、技能要求比上年有所放宽

    (五)2010年继续外出的务工人员中,18%的人还没有落实或找好工作。委托亲友、通过政府部门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去职业中介是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主要方式

  专题报告四 第5次农民工问题监测报告

   一 农民工群体特征及其变化

    (一)六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工平均年龄提高

    (二)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一代农民工有三成为高中及以上学历

    (三)技能培训覆盖面略有提高,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四)当地政府和劳动部门有组织性的就业占比提高,但亲友介绍仍是就业主要渠道

    (五)务工本地化倾向明显,珠三角地区务工占比增加

    (六)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提高

    (七)农民工外出务工稳定性增强

   二 反映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减少,对未来就业形势预期良好

   三 农民工收入及家庭支出情况

    (一)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

     1.农民工工资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工资分布重心显著上移,月均工资1600元以上的近五成

     3.农民工对2010年务工收入预期向好

     4.农民工收入水平差异较大

    (二)务工收入是农民工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居民收入预期不断改善

     1.家庭收入较快增长,务工收入对家庭收入增长贡献超过75%

     2.农民工对未来家庭收入预期明显改观

    (三)户均支出和人均支出均快于收入增速,国家促进农村消费政策效果明显

   四 农村金融服务及土地流转政策

    (一)农民工对创业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依然强烈

    (二)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增强

    (三)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但仍有近三成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

   五 相关建议和思考

    (一)近期应着力于促进农民工就业、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二)长远应重视农民工权益维护、关注教育和培训、积极推进户籍改革

    (三)金融机构应针对农民工的金融需求特点,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下篇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人口变化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一 引言

   二 人口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的确定

    (一)预测方法

    (二)基础数据

    (三)出生人口预测参数

    (四)城镇人口增长的预测参数

    (五)死亡水平预测参数

   三 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预测

    (一)总人口

     1.“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年均增加将超过700万,2015年总人口将达到13.8亿

     2.中国人口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人口将突破14亿

    (二)城乡人口分布

     1.“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人口将超过乡村人口,2014年城镇人口比重将达到50%,2015年城镇人口突破7亿

     2.未来15年,中国城镇人口还将处在较快的增长期,年均增加人口将在1000万以上

     3.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的目标能够实现,城镇人口在2022年左右将突破8亿

    (三)劳动年龄人口

     1.“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时期,2015年达到峰值,为9.96亿

     2.在今后的25年,劳动年龄人口都将保持在9亿以上

     3.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从2016年后,年均出现负增长

     4.“十二五”时期,总抚养比处在最低水平,年均仅为37.4%

    (四)老龄人口

     1.“十二五”时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0%,老年人口增长幅度开始加快

     2. 2016~2040年是人口老龄化急剧加速的时期

    (五)学龄人口

     1.“十二五”时期,中国6~22岁学龄人口年平均2.95亿,其中6~11岁小学学龄人口和18~22岁大学学龄人口仍处在高峰期

     2.未来10年,中国6~22岁学龄人口中,乡村学龄人口数量要多于城镇

   四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五 结论

  第二章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有关认识问题

   一 中国在1990年代初期进入低生育率新时期

   二 2006年人口调查的生育率飙升系调查偏差所致*

   三 在出生漏报和生育率问题上的认识迷茫

    1.依据以往公布出生统计做间接估计不过是重申当年的统计调整假设

    2.小学生统计数并不是生育率估计的确凿根据

    3.用调查的妇女平均子女数直接作为总和生育率估计是一种错误

    4.以“五普”低龄人口对比后来调查同队列人数来证明出生漏报的方法缺陷

   四 当前生育率研究中的一些认识问题

    1.生育率下降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2.中国未来人口长期发展以什么生育率为好

    3.如何兼顾人口自身均衡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压力之间的协调

   五 中国低生育水平的其他影响因素

   六 长期持续很低生育率会有什么样的人口后果

   七 结语

  第三章 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就业与社会保护的视角

   一 导言

   二 金融危机的经济影响

    1.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汇储备

    2.经济增长

    3.价格水平

    4.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5.小结

   三 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

    1.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2.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3.对收入的影响

    4.对贫困的影响

   四 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

    1.迅速调整的宏观经济政策

    2.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刺激计划

    3.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5.社会保护政策

   五 主要结论

    1.金融危机影响的总体评价

    2.挑战与机遇并存

    3.需继续关注的问题

  第四章 投资刺激就业的国际经验

   一 投资与就业的关系

    (一)增加与减少的关系

    (二)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四)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二 投资带动就业的评估方法

    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2.就业弹性法

    3.投入产出方法

    4.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方法(CGE)

   三 国外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做法

    (一)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情况

    (二)经济常态下的主要做法

    (三)经济危机期间的主要做法

    (四)各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总结

   四 国外投资带动就业的评估机制

    (一)依法建立政策投资的预算和评估机制

    (二)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投资拉动就业效果进行评估

    (三)加强监督管理,控制项目风险对就业的影响

  第五章 政府投资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 政府投资及其效应

    (一)政府投资的角色

    (二)政府投资水平及其比例

    (三)两种效应

   二 政府投资与就业

    (一)总投资、增长与就业

    (二)政府投资的就业效应

    (三)分行业的就业效果

   三 经济刺激计划的就业效应

    (一)计量模型方法测算

    (二)投入产出方法测算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二)明确投资的就业目标

    (三)建立投资促进就业的机制

    (四)建立投资促进就业的保障体系

  第六章 成长的烦恼:中国在刘易斯转折期间面临的就业难题

   一 引言

   二 现阶段劳动力市场问题的性质

   三 转轨时期的失业类型及其变动趋势

   四 劳动力市场制度的需求与供给

   五 结语与政策含义

  第七章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就业的影响

   一 金融危机影响的性质

   二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就业影响

   三 结构变化:危机后的中小企业发展

   四 结论

  第八章 企业生产率、职工素质与教育/培训

   一 劳动力总量与劳动力成本

    (一)劳动力总量增长放缓

    (二)工资快速上涨

   二 劳动生产率增长及人力资本的回报

    (一)劳动生产率增长强劲

    (二)人力资本对劳动生产率及收入的作用机制

   三 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拉动

    (一)教育与劳动生产率——个人的角度

    (二)教育和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角度

    (三)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四 结论和讨论

  第九章 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

   一 前言

   二 中国的大国经济

   三 刘易斯转折点及其中国特色

   四 政策效应还是比较优势动态?

   五 雁阵模式:回归比较优势

   六 总结和政策建议

  第十章 当前中国的城镇人口统计问题及其对经济分析的影响*

   一 城市和城镇人口的定义

   二 不同的“城市人口”指标

   三 中国整体的城市化水平达到多少

   四 城镇人口的数据对经济分析的影响

  第十一章 从农民工到市民: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

   一 引言

   二 农民工进城的不可逆转性

   三 “托达罗教条”的终结

   四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条件

   五 结语

  第十二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产业发展与就业

   一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分布及其预测

   二 城乡经济活动人口与城镇劳动供给

    (一)城镇劳动供给

    (二)经济活动人口

   三 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

    (一)城镇就业总量及分布

    (二)城镇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

    (三)城市的就业吸纳能力

   四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产业分布格局

   五 城市就业与产业分布

  第十三章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 引言

   二 劳动力流动和户籍制度改革

   三 现行统计未能覆盖所有收入

   四 重新分解收入差距

   五 结论

  第十四章 节能减排对就业的影响方式与政策选择

   一 引言

   二 推动减排的两种路径

   三 激进减排的就业代价

   四 瞄准重点行业与地区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0)

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影响,并没有改变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长期趋势。相反,这个短期冲击却以更多的证据检验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这个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将突出地表现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这本绿皮书从理论和经验上回答了诸如人口发展趋势如何、劳动力流动出现了哪些新特点、为什么就业压力和民工荒并存、劳动力市场应如何调整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如何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城市化为什么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怎样处理节能减排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等问题。

蔡泳(2009):《教育统计真的是估计生育水平的黄金标准吗?》,《人口研究》第3期。

丁峻峰(2003):《浅析中国1991~2000年生育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第2期。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2007):《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中国人口网:http://www.chinapop.gov.cn/zwgk/gbgg/t20070321_152715281.html。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1998~1999):《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7),《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郭志刚(2004a):《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第2期。

郭志刚(2004b):《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第4期。

郭志刚(2008a):《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生育数据分析》,《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课题论文集》,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郭志刚(2008b):《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第4期。

郭志刚(2008c):《再论队列平均子女数不能作为当前TFR的估计》,《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郭志刚(2009):《近年生育率显著“回升”的由来——对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的评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2003):《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第5期。

郝虹生、高凌:《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的抽样误差计算与分析》,载蒋正华编《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侯亚非、马小红(2008):《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贾同金、赛音(1995):《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现状与问题分析》,《人口研究》第5期。

江苏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2008):《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李建民(2009):《中国的生育革命》,《人口研究》第1期。

刘铮、张象枢、李建保等(1992):《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山西人民出版社。

上海市人口计生委(2009年5月):《生育意愿调查》,2009年10月23日《上海早报》。

参见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fo/baby/2009-10/23/content_18751937.htm。

上海市政府网: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368608.html。

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008):《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人口研究》第6期。

于景元、袁建华(1996):《近年来中国妇女生育状况分析》,载蒋正华主编《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张维庆主编(2008):《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东西方中心编(2007):《中国各省生育率估计:1975~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Bongaarts,John and Griffith Feeney (1998),“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4,No.2,pp.271-291/生育的数量与进度(中译文),《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

Demeny,Paul (2000),“Police intervetions in response to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In United Nations,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 United Nations: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0),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United Nations:New York.

蔡昉、王美艳(2005):《“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研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

刘钻石(2008):《“民工荒”问题的实证分析》,《开放导报》第4期。

章铮(2008):《民工荒:现状与未来——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与发展》第3期。

Cai,Fang (2004),“The Consistency of China’s Statistics on Employment:Styliz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The Chinese Economy,Vol.37,No.5(September-October),pp.74-89.

Green,Stephen (2008),“We Bring You the China Value-added”,part II,On The Ground,Standard Chartered,10 July.

蔡昉(2009):《如何避免“无就业经济复苏”》,《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4期。

林毅夫(2007):《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第1期。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2009):《“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Christina Romer and Jared Bernstein (2009),The Job Impact of 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Plan.

Sameer Khatiwada (2009),“Stimulus Packages to Counter Global Economic Crisis:A Review”,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Geneva.

蔡昉、王德文、曲玥(2009):《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

蔡昉(2009):《如何避免“无就业经济复苏”》,《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4期。

蔡昉等(2009):《关于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促进就业机制研究》,《研究报告》,未出版。

陈浪南、杨子晖(2007):《中国政府支出和融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第1期。

楚尔鸣、鲁旭(2008):《基于SVAR模型的政府投资挤出效应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8期。

韩仁月、常世旺、段超(2009):《中国省级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动态效应研究》,《财贸研究》第6期。

科林·里德著《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曹占涛等译,东方出版社,2009。

梁军(2000):《论经济波动周期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

朴之水、蔡昉、都阳(2009):《中国能够应对就业挑战吗?》,《金融研究》第8期。

田杰棠(2002):《近年来财政扩张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第3期。

王德文、蔡昉(2009):《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冲击》,《宏观经济研究》第2期。

王德文(2009):《在深化改革中促进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开放导报》第4期。

张华初、蔡昉、王德文(2009):《启动内需投资的就业效果分析》,《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生玲(2009):《四万亿投资的进展与效果》,《宏观经济管理》第12期。

张帅、张本波(2009):《四万亿投资的就业效应评估及建议》,《中国经贸导刊》第15期。

Argimon,Gonzaiez-Paramo and Roldan (1997),“Evidence of Public Spending Crowding-out from A Panel of OECD Countries”,Applied Economics 29:pp.1001-1010.

B.K.Pradhan,D.K.Ratha and Atul Sarma.(1990),“Complementarit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ment in Indi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3:pp.101-116.

David Alan Aschauer (1989),“Does Public Capital Crowd out Private Capital?”,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4:pp.171-188.

Heckman,James & Li,Xuesong (2003),“Selection Bias,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Heterogeneous Returns to Education:Evidence from China in 2000”,NBER Working Papers 9877.

Pereira A.M,Sagaleas O.R (2007),“Public Infrasturces and Regional Asymmetries in Spain”,Working Paper.

Pereira A.M,Sagaleas O.R(2003),“Spillover Effects of Public Capital Formation:Evidence from the Spanish Region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3(2):pp.238-256.

蔡昉(2010a):《从农民工到市民: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国际经济评论》第2期。

蔡昉(2010b):《从金融危机影响再论就业优先原则》,《中国产业》第3期。

蔡昉(2010c):《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增长潜力的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蔡昉、都阳、高文书(2004):《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经济研究》第9期。

蔡昉、王美艳(2009):《就业形势与青年问题》,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盛来运(2009):《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挑战》,提交“城乡福利一体化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成都,4月16日。

王德文、蔡昉(2009):《城乡青年的教育与就业》,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广州、牛建林(2009):《我国教育总量结构现状、问题及发展预测》,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美艳(2009):《普及高中和大众化高等教育》,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小建主编(2008)《中国就业的改革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张晓波、杨进、王生林(2009):《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9期。

Cai,Fang (2004),“The Consistency of China’s Statistics on Employment:Styliz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The Chinese Economy,Vol. 37,No. 5 (September-October),pp. 74-89.

Cai,Fang,Dewen Wang and Huachu Zhang (2010),“Employment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China & World Economy,No. 1.

Carter,Colin,Zhong Funing and Cai Fang (1996),China’s Ongoing Reform of Agriculture,San Francisco:1990 Institute.

Herrmann-Pillath,Carsten and Xingyuan Feng (2004),“Competitive Governments,Fiscal Arrangements and the Provision of Local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 China:A Theory-driven Study of Gujiao Municipality”,China Information,Vol. 18,No. 3,pp.373-428.

Holzmann,Robert,David A. Robalino and Noriyuki Takayama (eds)(2009),“Closing the Coverage Gap:The Role of Social Pensions and Other Retirement Income Transfers”,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

Lewis,Arthur (1972),“Reflections on Unlimited Labour”,in Di Marco,L. (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New York,Academic Press,pp. 75-96.

Lewis,W. A. (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pp.139-191,Reprinted in A.N.Agarwala and S.P.Singh (ed.) 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ment,Bomba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Minami,Ryoshin (1968),“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2,No.3,pp.380-402.

Oi,Jean C. (1999),“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Oi,Jean C. (eds.) 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aylor,J. R. (1993),“Rural Employment Trends and the Legacy of Surplus Labor,1978-1989”,in Kueh,Y. Y. and R. F. Ash (eds.) Economic Trends in Chinese Agriculture:The Impact of Post-Mao Reforms,Chapter 8,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World Bank (1993),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iebout,C. (1956),“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4(5):pp.416-424.

United Nations (2009),The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http://esa.un.org/unpp/.

Walder,Andrew (1995),“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2).

蔡昉、都阳、曲玥(2009):《人口红利:延续还是替代》,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赖德胜(1998):《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第3期。

李实、丁赛(2003):《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李实、李文彬(1994):《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的估计》,载赵人伟等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海港、李实、刘京军(2007):《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经济研究》第8期。

诸建芳、王伯庆等(1995):《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经济研究》第12期。

Bart Van Ark (2009),“Performance 2008-Productivity,Employment,and Growth in the World’s Economies”,http://www.conference-board.org/.

Garys. Fields(2002),“Accounting for Income Inequality”,http://www.ilr.cornell.edu/extension/files/20021024104432-pub785.pdf.

Psacharopoulos George (1994),“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Global Update. World Development”,Vo1.22,No.9,pp.1325-1343.

蔡昉、都阳(2000):《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第10期。

都阳(2008):《工资水平、工资差异与劳动力成本》,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绿皮书No.9——刘易斯转折点如何与库兹涅茨转折点会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AlixPartners (2009),“AlixPartners Introduces New Outsourcing Tool That Determines ‘Best-Cost Countries’”,http://www.marketwire.com/press-release/Alixpartners-991044.html.

Ark,Bart Van (2008),Performance 2008-Productivity,Employment,and Growth in the World’s Economies,http://www.conference-board.org/.

Cai,Fang (2009),“How Can We Fill the Gap between the Thinking Way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nd Reality of the Chinese Economy?”

Cai,Fang and Dewen Wang (2003),“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The China Review,Vol. 3,No. 2 (Fall),pp.73-93.

Cai,Fang and Meiyan Wang (2008),“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on Unlimited Surplus Labor in Rural China”,China & World Economy,Vol.16,No.1,pp.51-65.

Cai,Fang,Dewen Wang and Yang Du (2002),“Regional Dispar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Distortions,” China Economic Review,Vol. 13,pp. 197-212.

Green,Stephen (2009),“China-A Very,Very Rainy Day,” On the Ground,17 February.

Jian,Tianlun,Jeffrey D. Sachs and Andrew M. Warner (1996),“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Vol. 7,Issue 1,Spring,pp.1-21.

Minami,Ryoshin (1968),“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2,No.3,pp.380-402.

Minami,Ryoshin and Xin Xin Ma (2008),“The Turning Point of Chinese Economy:Compared with Japanese Experience,” Presented at the Study Meeting of the Chinese Labor Market;20th December,Toyo University.

Ravallion,Martin and Shaohua Chen (1999),“When Economic Reform Is Faster Than Statistical Reform:Measuring and Explain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61,No.1,pp.33-56.

Sala-i-Martin,X. X. (1996),“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The Economic Journal,106 (July),pp.1019-1036.

World Bank,Integra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Factor Markets:Economic Benefit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Unit,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Report No. 31973-CHA,June 13,200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5):《中国城城镇化水平之值的修补和城市规模发布研究》,《2000年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六卷,中国统计出版社。

黄荣清(2008):《是“郊区化”还是“城市化”?——关于北京城市发展阶段的探讨》,《人口研究》第1期。

联合国电台(2010):《联合国人口司:中国五十万以上人口城市数量增长全球最快》,http://www.unmultimedia.org/radio/chinese/detail/135933.html,2010年3月25日。

周一星(1995):《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中国城镇化水平5年后超过50%》,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0-03/30/content_19710695.html,2010年3月30日。

Chan,Kam Wing (2003),“Chinese Census 2000: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 China Review,3(2),pp.1-12.

Chan,Kam Wing (2007),“Misconceptions and Complexiti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Cities:Definitions,Statistics,and Implication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48(4),pp.383-412.

Forstall,Richard L. and Kam Wing Chan (2008),“Population of Chinese Cities:Definitions and Comparison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April 15-19,2008,Boston,USA.

Forstall,Richard L.,Richard P. Greene,and James B. Pick (2009),“The World’s Largest Cities? Why So Little Consensus?”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00(3):pp. 277-297.

Kamal-Chaoui,E. Leman,and Zhang R. (2009),Urban Trends and Policy in China,OECD Reg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2009/1.

Pivot (2009),“China’s Investment Boom:the Great Leap into the Unknown”.

Vidal,John (2010),“UN Report:World’s Biggest Cities Merging Into ‘Mega-Regions’”,March 23,The Guardian/UK,http://www.commondreams.org/headline/2010/03/23-3,accessed on March 25,2010.

UBS,2008.How to Think About China,(2008 Edition).

蔡昉(2008):《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曹荣湘主编(2004):《蒂布特模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历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盛来运(2009):《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挑战》,提交“城乡福利一体化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成都4月16日。

张秀兰、田明、刘凤芹、高颖、陈林、胡晓江(2009):《农民工养老保险调研报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养老保险研讨会,北京,9月15~16日。

Breton,Albert (1996),Competitive Governments: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s and Public Fina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i,Fang (2008),“Approaching a Triumphal Span:How Far Is China Towards its Lewisian Turning Point?”UNU-WIDER Research Paper No.2008/09.

Cai,Fang and Dewen Wang (2005),“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Garnaut and Song (eds) 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

Cai,Fang,Dewen Wang and Huachu Zhang (2010),“Employment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China & World Economy,No.1.

Cai,Fang,Yang Du and Meiyan Wang (2009),“Migration and Labor Mobility in 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Paper,No.9,New York: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Office.

Chan,Kam Wing (2009),“Urbanization in China:What is the True Urban Population of China? Which is the Largest City in China?”unpublished memo.

Chan,Wing Kam and Will Buckingham (2008),“Is China Abolishing the Hukou System?”The China Quarterly,Vol. 195 (September),pp. 582-606.

Harris,J. and M. Todaro (1970),“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40,pp. 126-142.

Hayami,Yujiro and Vernon Ruttan (1980),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ewis,Arthur (1958),“Unlimited Labour:Further Notes,”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XXVI (Jan.),pp.1-32.

Lewis,Arthur (1972),“Reflections on Unlimited Labour,”in Di Marco,L. (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New York,Academic Press,pp. 75-96.

Minami,Ryoshin (1968),“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2,No.3,pp.380-402.

Oi,Jean C. (1999),“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Oi,Jean C. (eds.) 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anis,Gustav and Fei,John C. H. (1961),“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51,No. 4,pp.533-565.

Todaro,M. P. (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pp.138-148.

Walder,Andrew (1995),“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2).

胡英:《2000~2008年中国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估计》,未发表的工作论文。

蔡昉、王美艳(2004):《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读解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经济学动态》第2期。

蔡昉主编(2005):《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6——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都阳(2003):《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经济研究》第6期。

Henderson,J. and Hyoung,Gun Wang (2004),“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Working Paper at Brown University.

Yusuf,Shahid and Nabeshinma,K. (2008),“Optimizing Urban Development”,in Yusuf and Saich ed.,China Urbanizes Consequences,Stratigies,and Policies,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

Rosenthal,S. and Strange,W. (2002),“Evidence on the Natures of Sources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Henderson ed.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Vol.Ⅲ. North-Holland Press.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5):《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考希克·巴苏(2008):《对蔡昉〈认识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趋势〉的评论》,载青木昌彦、吴敬琏编《从威权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信出版社。

蔡昉、王美艳(2007):《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阿瑟·刘易斯(1989):《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Brandt,Loren and Carsten A. Holz (2006),“Spatial Price Differences in China: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5,pp.43-86.

Chan,Wing Kam and Will Buckingham (2008),“Is China Abolishing the Hukou System?”The China Quarterly,Vol. 195 (September),pp. 582-606.

Gibson,J.,Huang,J. and Rozelle,S. (2001),“Why is Income Inequality so Low in China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 The Effect of Household Survey Method”,Economics Letters 71:329-333.

Knight,John and Lina Song(1999),The Rural-Urban Divide,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Interactions in China,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Justin Yifu (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34-51.

Lin,Justin,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 (2004),“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52 (3):587-603.

Quah,Danny (2002),“One Third of the World’s Growth and Inequality”,Discussion Paper No. CEPDP0535,Center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Ravallion,Martin and Shaohua Chen (1999),“When Economic Reform Is Faster Than Statistical Reform:Measuring and Explain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61 (1):33-56.

Ravallion,Martin and Shaohua Chen (2004),“China’s (Uneven) Progress Against Poverty”,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 3408,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Washington,D. C.

Shorrocks,Anthony (1984),“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Population Subgroups,” Econometrica,52 (6),pp. 1369-1385.

Shorrocks,Anthony and Guanghua Wan (2005),“Spatial Decomposition of Inequalit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5 (1),pp. 59-81.

Srinivasan,T. N. and Jagdish Bhagwati (1999),“Outward-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Are Revisionists Right?”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s,No. 806,Yale University.

Sicular,T.,X. Yue,B. Gustafsson,and S. Li(2007),“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53(1):pp.93-126.

Wan,Guanghua (2007),“Understanding Regional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rends in China: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Finding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eries 53,Number 1,March.

Whalley,John and Shuming Zhang (2004),“Inequality Change in China and (Hukou) Labour Mobility Restrictions,”NBER Working Paper 1068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蔡昉、都阳、王美艳(2008):《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经济研究》第6期。

蔡昉、王美艳、曲玥(2009):《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都阳、陆旸(2009):《中国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与就业》,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世界银行(2008):《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

Ackerman,F.,“Policy Implications of Carbon Pricing for China’s Trade”,mimo.

Cai,Fang (2004),“The Consistency of China’s Statistics on Employment:Styliz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The Chinese Economy,Vol. 37,No. 5 (September-October),pp. 74-89.

Cai,Fang,Yang Du and Meiyan Wang (2006),“Employment in China’s Fast Growing Region:What Can We Learn from It to Make Employment Expansion Keeping Up with Economic Growth?”Report for AAA Project of the World Bank,mimo.

Cai,Fang,Yang Du and Meiyan Wang (2009),“Country Case Study: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China”,unpublished memo.

Cai,Fang,Dewen Wang and Huachu Zhang (2010),“Employment Effectiveness of China’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China and the World Economy,forthcoming.

Hamermesh,D. (1993),Labor Deman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ew Jersey.

Hayward,Steven (2005),“The China Syndrome 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nvironmental Policy Outlook,December 21.

IPCC, 1995.“Greenhouse Gas Inventory: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United Kingdom Meteorological Office,Bracknell,England.

Stern,N. (2006),“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HM Treasury,London. http://www.hm-treasury.gov.uk/sternreview_index.htm.

Garnaut,R.(2007),“Garnaut Climate Change Review”,http://www.garnautreview.org.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