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5

曹魏三祖时期文学研究图书

SSAPID:101-2650-2589-11
ISBN:978-7-5201-1222-2
DOI:
ISSN:
关键词:

曹魏三祖 文学 文人

[内容简介] 本书在以现存汉末曹魏时期的文史资料为基础,将“魏之三祖”(太祖曹操、世祖曹丕、烈祖曹叡)时期的文学与史料在相互印证和补充下,努力还原最为接近历史真实的文学研究。本书非常注重文史互证,并长于材料的深度解析,如对三曹与建安诸子的关系,曹丕与曹植的关系及其文学优劣的比较上,以及在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的总结与提炼上也多有创见。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丽锋
编 辑:杜文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序言

 后记

 绪论

 第一章 曹魏三祖时期文学前奏

  第一节 桓、灵二帝之际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 衰落的儒家思想

   二 道家思想的流行

   三 传统治经方法的转变对学术以及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桓、灵之际文学思想研究

   一 辞赋之士完成了由“俳优”到“封侯赐爵”的转变

   二 鸿都门文学取代歌颂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内容

   三 “连偶俗语”取代“质木无文”成为文学追求

  第三节 曹魏文人在桓、灵时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第四节 曹操的人格精神

 第二章 曹操时期文学研究(上)

  第一节 曹操前期的政治背景与飘零的文人

   一 曹操前期的政治背景

   二 曹操前期飘零的文人

  第二节 乐府诗的回归与新变

   一 思想解放与乐府诗的回归

   二 “世积乱离”与乐府诗的回归

   三 乐府诗歌的新变

  第三节 五言诗时代的来临

   一 五言诗走向上层文人

   二 汉末实录的五言诗

  第四节 曹魏前期文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一 鸿都门学的设立及影响是其思想因素

   二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是其社会因素

   三 曹操与文学创作主体的变化是其主观因素

 第三章 曹操时期文学研究(下)

  第一节 曹操时期制度的变迁与文学的发展

   一 制度的变迁与诸文士的职务安排

   二 文学掾、文学等职务与诸文士

  第二节 “俊才云蒸”的邺下文人集团

   一 定都邺城

   二 建安十三年

   三 “俊才云蒸”的邺下文人集团

  第三节 “五言腾踊”时代的来临

   一 “五言腾踊”局面的形成

   二 文人五言诗地位的正式确立

  第四节 游宴文学

   一 邺下文人集团的集会活动

   二 邺下游宴文学的创作成就

   三 邺下游宴文学的创作特点

   四 邺下游宴文学的影响

  第五节 军戎文学

   一 邺下文人的从军之行

   二 军戎文学的创作成就

   三 军戎文学的创作特点

 第四章 曹丕时期文学研究

  第一节 曹丕时期文学产生的背景

   一 建安二十二年是关键期

   二 黄初元年后的历史背景

   三 曹丕时期文学创作概论

  第二节 游仙文学

   一 游仙文学概述

   二 曹操游仙诗的成因及主题

   三 曹丕的“游仙诗”

   四 曹植游仙诗的成因及主题

  第三节 感伤文学

   一 曹丕感伤文学的表现及主题

   二 曹植感伤气质的根源

   三 曹植感伤文学的表现及主题

    (一)忧生愤怨诗

    (二)孤妾逐妇诗

    (三)政治抒愤诗

 第五章 曹叡时期文学研究

  第一节 曹叡时期文学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道家思想的涌动

   三 儒家思想的衰落

  第二节 曹叡与崇文观的设置

   一 崇文观的设置

   二 崇文观的文学成就现状及其分析

  第三节 曹叡的文学成就

   一 “情迫辞哀”的诗歌内容

   二 “以情纬文”的诗歌成就

   三 曹叡文学成就的评价

   四 曹叡对文学史的贡献

    (一)曹叡重视文学的表现

    (二)曹叡对文学典籍的整理与宣传

  第四节 自试文学

   一 曹植自试情怀的根源

    (一)社会原因

    (二)曹植自身建功立业思想根深蒂固

    (三)曹植政治思想的成熟与最后的呐喊

    (四)对曹植自试表现的认识

   二 曹植自试文学的表现及主题

    (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壮士自试情怀的抒发

    (二)“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自试无果后的呻吟

    (三)“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自试情结的转移

 结语

魏太祖曹操时期文学始于中平六年(189) 刘协为帝, 止于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被立为太子,又以建安十三年(208) 曹操自为丞相、杀孔融、收王粲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一段以五言乐府诗歌的回归与新变为特色, 后一段则以邺下文人的游宴文学和军戎文学为特征。曹丕时期, 在大瘟疫流行的时代背景下,游仙文学与感伤文学创作成为主流。曹叡时期的文学,则以曹叡“情迫辞哀”的诗歌创作与曹植的自试文学为特征。

一 古籍、专著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

(魏)应劭撰《风俗通义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81。

(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集解》,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1984。

(南朝宋)郭茂倩著《乐府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南朝梁)刘勰撰《文心雕龙义证》,詹锳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

(南朝梁)钟嵘著《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陈)徐陵编《玉台新咏笺注》,(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85。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

(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

(宋)欧阳询著《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宋)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宋)朱熹注《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

(明)胡应麟著《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明)张溥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明)张溥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殷孟伦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明)徐师曾著《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

(清)沈德潜选《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

沈达材著《建安文学概论》,朴社,1932。

沈达材著《曹植与洛神赋传说》,华通书局,1933。

郭伯恭著《魏晋诗歌概论》,商务印书馆,1936。

隋树森著《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1955。

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余冠英著《汉魏六朝诗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杨晨著《三国会要》,中华书局,1956。

鲁迅著《鲁迅全集·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

黄节注《曹子建诗注》,叶菊生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黄节注《魏武帝魏文帝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黄节笺释《汉魏乐府风笺》,陈伯君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郭沫若著《蔡文姬》,文物出版社,1959。

中华书局编《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

蔡琰著《胡笳十八拍》,李廉注,中华书局,1959。

林庚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

李宝均著《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中华书局,1962。

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

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北京出版社,1980。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

方诗铭著《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

胡国瑞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俞绍初校点《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

高亨注《诗经今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马茂元著《古诗十九首初探》,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王瑶著《中古文学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艺谭》编辑部:《建安文学讨论集》,黄山书社,1984。

逯钦立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吴云整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张可礼著《三曹年谱》,齐鲁书社,1983。

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钟优民著《曹植新探》,黄山书社,1984。

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刘知渐著《建安文学编年史》,重庆出版社,1985。

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张可礼著《建安文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郁贤皓、张采民笺注《建安七子诗笺注》,巴蜀书社,1988。

葛晓音著《八代史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王钟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万绳楠著《魏晋南北朝文化史》,黄山书社,1989。

韩格平著《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龚克昌等评注《全汉赋评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

袁行霈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罗宗强著《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钱志熙著《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李景华:《建安文学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孙明君著《汉末士风与建安诗风》,文津出版社,1995。

王巍著《三曹评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

傅刚著《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

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傅亚庶注译《三曹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刘师培著《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刘跃进著《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詹福瑞著《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詹福瑞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叶嘉莹著《汉魏六朝诗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韩格平著《建安七子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李泽厚、刘刚纪著《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徐公持著《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孙明君著《三曹与中国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汤用彤著《汤用彤全集·魏晋玄学论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李景华著《建安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褚斌杰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王巍著《建安文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范子烨著《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曹道衡著《魏晋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李崇智著《人物志校笺》,巴蜀书社,2001。

冈村繁著《冈村繁全集·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孙明君著《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

姜剑云著《太康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3。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

胡旭著《建安文学嬗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王鹏廷著《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卫绍生著《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学苑出版社,2004。

李宗为著《建安风骨》,中华书局,2004。

刘跃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1989。

王玫著《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钟敬文等著《名家谈牛郎织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黄昌年著《三曹文学评述》,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徐俊祥著《建安学术史大纲》,广陵书社,2009。

木斋著《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张作耀著《曹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王巍著《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辽海出版社,2011。

韩理洲等辑校《全三国两晋南北朝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13。

夏传才主编《孔融陈琳合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夏传才、唐绍忠校注《曹丕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魏宏灿:《曹魏文学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二 参考论文

陆侃如:《建安文学系年(196—219)》,《清华大学学报》1941年第1期。

江耦:《曹操年谱》,《历史研究》1959年第3期。

陈飞之、何若熊:《曹操的游仙诗》,《学术月刊》1980年第5期。

徐公持:《建安七子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4期。

徐公持:《建安七子诗文系年考证》,《文学遗产》1982年第A14期。

张亚新:《关于三曹的文学评价》,《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陈祖美:《建安诗风的衍变》,《文艺研究》1983年第6期。

周振甫:《释“建安风骨”》,《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张亚新:《曹叡文学成就浅说》,《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

杜道明:《刘勰论建安风骨》,《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穆克宏:《捷而能密 文多兼善——刘勰论王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王宽行:《从曹植赠送诗看其前期的政治处境与思想》,《郑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陈飞之:《曹丕诗歌的内容与风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成基圣:《曹操游仙诗发微》,《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1期。

张士驰:《求仙还是求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万绳楠:《廓清曹操少年时代的迷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郁贤皓、张采民:《建安七子与建安风骨》,《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蒋方:《关于建安文学的概念的思考》,《许昌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

戴蕃瑨:《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詹福瑞:《建安时期士人的政治地位、社会意识与文学思潮》,《天府新论》1991年第4期。

马宝记:《建安女性文学及其精神意蕴》,《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胡大雷:《邺下文人集团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穆克宏:《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刘勰论建安七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丁福林:《建安文学三考》,《安徽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程章灿:《建安赋:斑斓的情感世界》,《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张晶:《论曹植诗歌的抒情性》,《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顾农:《建安中小作家论》,《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胡明:《关于三曹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93年第5期。

毕万忱:《三国赋的题材分类及其特征》,《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

朱一清、周威兵:《从“缘事”到“缘情”——论“三曹”对〈诗经〉宴饮诗的发展》,《江淮论坛》1993年第4期。

桑学英:《建安七子赋论》,《济宁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王晓毅:《汉魏之际士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史学月刊》1994第6期。

孙明君:《建国以来曹植研究综述》,《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梅新林:《建安文人集团的崛起——中国文学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第6期。

孙明君:《建安气象》,《清华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刘畅:《由“悲凉”看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熊礼会:《孔融文风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张文勋:《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建安文学评议》,《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何红英:《论三国时代的再嫁婚》,《四川文物》2001年第1期。

易健贤:《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刘桢和他的诗歌创作》,《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李刚:《曹操与道教》,《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

傅正义:《论曹植对中国诗歌的三大贡献》,《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施建军:《20世纪建安文学研究综述》,《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傅正义:《“三曹”诗歌艺术比较论》,《求索》2002年第6期。

张振龙:《由余事到主导:建安文人立言价值观的演进历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王鹏廷:《建安七子诗歌创作实绩述论》,《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刘跃进:《蔡邕的生平创作与汉末文风的转变》,《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庄华峰:《略论邺下文人的创作特征及其文学贡献》,《江淮论坛》2005年第2期。

木斋:《论王粲与五言诗的成熟》,《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黄昌年:《“建安之杰”辨》,《学术交流》2005年第12期。

王玫:《建安作家历史地位的计量分析》,《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张新科:《文学视角中的鸿都门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曹丽芳:《论建安士风对建安诗风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孙娟:《百年来曹植诗歌研究述评》,《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李成林:《论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孙宝:《繁钦与建安文风的嬗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胡旭:《汉末、建安时期万年雪观念的嬗变》,《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李成林:《论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胡旭:《鸿都门学、曹氏家风与汉魏文艺的繁荣》,《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唐会霞:《曹魏的乐府诗创作对汉乐府的接受》,《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俞绍初:《“南皮之游”与建安诗歌创作》,《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刘玉娥:《甄妃简论》,《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姜剑云:《释“文学是人学”》,《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王辉斌:《建安七子生平事迹志疑》,《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张振龙、张晓庆:《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思想》,《求索》2008年第5期。

孙宝:《徐幹文学文艺观与创作关系述论》,《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3期。

傅刚:《曹植与甄妃的学术公案》,《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1期。

李洪亮:《吴质与建安文学》,《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黄阿莎:《论邺下文学集团的游宴活动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增2期。

木斋:《论清商乐始于曹魏建安时期》,《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黄燕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粲研究述评》,《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杨合林:《〈古诗十九首〉的音乐和主题》,《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黄文熙:《论〈古诗十九首〉对〈诗〉、〈骚〉意象的因革》,《安徽文学》2011年第6期。

曹胜高:《建安士人迁徙与文风新变》,《兰州学刊》2011年第7期。

邢培顺:《论曹植的四言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叶官谋:《〈古诗十九首〉之意象群刍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林大志:《建安代言体诗赋论略》,《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3期。

梁蕙兰:《建安五言诗女性化写作的代言与自言》,《中国韵文学刊》2013年第1期。

宋战利:《曹丕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杨贵环:《曹植文学的批评史略》,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王萍:《曹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张兰花:《曹魏士风递嬗与文学新变》,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施建军:《建安文学专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吴从祥:《唐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