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香山美学论集(一)图书

SSAPID:101-2637-0393-17
ISBN:978-7-5201-106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与会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
编 辑:李建廷;童雅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编后记

 文前彩插

 审美意象的本体、生命与境界

  一 审美意象的本体与逻辑

  二 审美意象生成的生命基础

  三 审美意象的生死境界

 情感的缺失与中国当前美学的问题*

  一

  二

  三

 艺术跨界与美学重构

  一 艺术跨界:后现代去分化的产物

  二 艺术跨界的路径与类型

   (一)艺术与非艺术的跨界

   (二)艺术内部的跨界

  三 艺术跨界并非无界

 艺术家的出场

  一 走出现代艺术观

  二 现代艺术机制的生成

   1.哲学家与神学家的代言

   2.艺术家的出场与现代艺术机制的雏形

   3.走向霸权及其局限

  三 现代艺术生产机制带来的局限

 道家的审美方式:《庄子》美学论要*

  一 “乘物游心”:审美经验

  二 “大美”:审美对象

  三 “物化”:自然审美

 “得意忘象”与魏晋美学

  一 “得意忘象”的哲学内涵

   (一)言、象、意之辩溯源

   (二)“得意忘象”的哲学内涵

   (三)“得意忘象”对玄学的影响

  二 “得意忘象”与魏晋美学

   (一)“得意忘象”的美学意蕴

   (二)“得意忘象”与文学理论

   (三)“得意忘象”与书画理论

   (四)“得意忘象”与音乐理论

 庄子《齐物论》现象学美学诠释

  一 丧我与天籁:声音自身的显现

  二 溺与成心:人与物的遮蔽

  三 振于无竟,寓诸无竟:源天地之大美

  四 结语

 隔离、对接与开放

  一 隔离:通往哲思之路的困顿

   1.“隔离”的由来

   2.声音之道与实践传统有多远?

  二 隐性的对接:重返感性与实践

   1.人能够超越音乐形式吗?

   2.与实践相关的描述与追问

  三 开放的声音:一个主体“亲历”的世界

   1.何谓开放的声音?

   2.游于意:感性样态的自我体认

 论卦象形式的生命性

  一 运动性

  二 节奏性

  三 生长性

  四 有机统一性

 道家休闲美学的话语体系*

  一 道家休闲美学话语体系逻辑基础

  二 道家休闲审美话语结构

   1.道家休闲美学之本体论:自然

   2.道家休闲美学之工夫论:无为

   3.道家休闲美学之境界论:游世

  三 道家休闲哲学的审美原则

   1.自我支配原则(主体的自由)

   2.贵己全性原则(生命)

   3.自然之乐原则(精神超越)

  四 总结

 论中西方诗学至高趣味的差异与契合

  一 美德:“诗”之尊贵的源泉

  二 狄金森“私人写作”的启示性意义

   (一)“独立人格”/“恋爱道德”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二)私人写作彰显“诗意人生”

  三 “辞让”之德与“审美”之德

  四 诗人之“我”即“美德”

 再思“气韵”与六朝画论中的形似问题

  一 宇宙元气论与“气韵”的关系再辩

  二 “传神”与“气韵”的比较探寻

  三 “气韵”的小学考辨与形神观念的再认识

 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探讨

 《诗经·文王》殷士助祭叙述与祼祭*

  一 “祼”“黼冔”的主题分析

  二 殷士助祭之现实依据

  三 殷士助祭仪式形态还原

 佛学、文艺与群治*

  一

  二

  三

 超越的困难*

  一 审美的“信仰心”

  二 超越与世俗:审美信仰建构的价值张力

  三 “以美育代宗教”:超越的困难

 “生命的律动”*

  一

  二

  三

 宗白华“革故鼎新”的人生论美学思想探微*

  “少年中国精神”

  创造新文化的生活

  革故鼎新的时空经纬

 朱光潜与方东美美学思想比较

  一 桐城文化的同根同源

  二 注重文艺的道德意义,探讨文艺与人生的关系

  三 融汇中西理论道路上的不同走向

 浅析墨子“致用利人”的工艺美学思想

  一 墨子“致用利人”工艺美学思想的根本——功能至上

  二 墨子“致用利人”工艺美学思想的原则——先质后文

  三 墨子“致用利人”工艺美学思想的目的——兴利为民

 中国治玉工艺造型观与审美取向

  一 治玉的工艺造型观

   1.巧作

   2.工巧

  二 治玉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中国儒道设计审美批判与继承

  一 中国古典设计审美批评

  二 儒道设计审美意识

   1.儒家

   2.道家

  三 儒道设计审美意识下的设计

   1.器物

   2.家具

  四 儒道设计审美意识的批判与继承

 试论古琴的文脉传统及其现代传承

  一 以文人为主体的琴脉传统

  二 “器道一体”的琴境追求

  三 修心养性的琴乐功能

  四 古琴文脉的现代传承

 汉都长安的自然美学考察

  一 作为资源倚靠的自然

  二 人居环境中的景观点缀

  三 作为精神象征与寄托的山水之致

 声音的图案

  一 声音的图案

  二 声音的感官通道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叙事结构与感性行态本文原载《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题为“音乐作品的叙事结构与感性行态——以肖邦《第三叙事曲》为例”。">*

  序言

   (一)一种新方法的提出:“诗性-哲性创造性描述”

   (二)作品的非标题性与追问切近本体的演绎

  一 作品的相关叙事

  二 整体叙事结构

  三 音响感性行态

  结语

   (一)纯文字写作的学科意义

   (二)自在自为的个性写作

   (三)以音乐方式同步叙事

   (四)追问意义并总有判断

 壮族师公戏面具的审美探幽

  一 图义联结想象性:黄金四目 青铜饕餮

  二 视觉表达的多样化:一神多相 老少妍陋

  三 民俗价值的同构式:泛神意识 人器圣化

 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学员名录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研究与教学、交流美学前沿性成果,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37位来自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美学、艺术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年轻学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