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2

事业单位的制度变迁与基层治理图书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Public Danwei: Workplace and Authority Structure in Jing College (1979-2009)

SSAPID:101-2619-6253-87
ISBN:978-7-5097-892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制度变迁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结合京院30年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分析了改革进程中事业单位呈现的工作环境与权力关系,并剖析了其中体现出来的基层治理的制度逻辑,以此回应了关于单位体制变迁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诸多争论。本书从多个角度记录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事业单位制度变迁与基层治理的某些逻辑。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文库·青年学者系列
作 者: 苗大雷
编 辑:崔晓璇;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Abstract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文库总序

 索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及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简介

  第三节 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章 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一个研究参照

  第一节 单位体制及其变迁

   一 单位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1.传统单位体制的典型特征及其成因

    2.单位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

    3.单位体制在当前的新变化

   二 单位组织的社会整合功效及其机制

  第二节 单位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与行为方式

   一 传统单位体制下单位组织内部的权力与行为

   二 市场转型下单位组织内部的权力与行为

   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单位组织与社会分层

   一 改革以前的单位组织与社会分层

   二 改革以后的单位组织与社会分层

   三 单位组织与社会分层的现状以及未来

  第四节 小结:从研究参照到研究展望

 第三章 用人制度变迁及其后果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人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事业单位中的不同身份及其差异

   一 事业编人员

   二 聘用制人员

    1.临时工

    2.留校生

     (1)留校生的形成与发展

     (2)留校生的待遇

     (3)专职辅导员

   三 不同身份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第三节 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

   一 人员来源与外部流动

   二 人员的内部流动

   三 流动意愿及其限制

  第四节 小结:双重体制与“新身份制”

 第四章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体制内分化

  第一节 结构工资制的推行与工龄效应(1985~1992)

   一 结构工资制的基本内容

   二 结构工资制带来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等级工资制的实行与津贴制度(1993~2006)

   一 等级工资制的基本内容

   二 等级工资制的新内容

   三 津贴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1.津贴制度的初步探索

    2.津贴制度的形成

     (1)教学类人员的津贴

     (2)非教学类人员的津贴

     (3)岗位津贴

    3.津贴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四 等级工资制与结构工资制的比较

  第三节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实施与自主分配(2006~2009)

   一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基本内容

   二 绩效工资的实施

   三 绩效工资制与等级工资制的比较

  第四节 小结:自主分配与体制内分化

 第五章 改革之下的劳动纪律

  第一节 嵌入型党政关系与事业单位中的党组织

   一 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二 基层党组织与职工行为

  第二节 软约束的常规劳动纪律

   一 日常考核

   二 年终考核

    1.考核的方式与内容

    2.从“表现”到“印象”:主观评价的转变

   三 奖励

   四 惩罚

  第三节 小结:常规资源分配中的家长制

 第六章 干部选拔与晋升制度变迁及其运行

  第一节 委任制的历史演变与实行(1979~1987)

   一 委任制的含义及其发展简史

   二 委任制的基本运作

  第二节 聘任制的探索与深入推行(1988~1999)

   一 聘任制的初步推行(1988~1989)

   二 从聘任制到委任制的反复(1990~1992)

   三 聘任制的确立及其运作方式(1993~1999)

  第三节 竞聘上岗制的确立与现实运行(2000~2009)

   一 制订方案

    1.提出方案与征求意见

    2.召开职代会与确定方案

   二 公布岗位与公开报名

    1.一次报名:个人意愿的自由表达

    2.二次报名:领导谈话与岗位控制

   三 竞聘测评与人选初定

    1.竞聘测评:公开演讲与全体打分

    2.考察与公示:以测评得分为参照的调整

   四 正式聘任

  第四节 小结:干部选拔与晋升中的制度逻辑

   一 干部选拔与晋升制度的延续与改变

   二 干部选拔与晋升制度变迁的原因探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有限依赖及其成因

  第一节 有限依赖:事业单位制度变迁的结果

   一 事业单位与国家的关系

   二 个人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三 个人与事业单位领导的关系

  第二节 有限依赖中的基层治理逻辑

   一 事业单位的自主权

   二 坚持党的领导

   三 事业单位的基层民主

   四 上下分际的权力格局与行为方式

  第三节 有限依赖的成因分析:一个尝试性解释

   一 核心-边缘:有限依赖的形成根源

   二 嵌入性:有限依赖的社会环境

   三 路径依赖:有限依赖的制度惯性

   四 意识形态:有限依赖的文化机制

  第四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附录一 单位研究与“新传统主义”:争论与展望

  一 新传统主义:内容界定与概念辨析

  二 新传统主义与历史:何为传统,新在哪里?

  三 新传统主义的适用范围:个案特例,还是普遍结论?

  四 中国基层社会的权力和权威关系:新传统主义,抑或其他?

  五 简短的结语

 附录二 京院调查问卷

 附录三 京院处级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 基本原则

  二 组织领导

  三 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

   (二)资格条件

   (三)破格条件

  四 竞聘程序

   1.公布职位

   2.报名和资格审查

   3.竞聘讲演及测评

   4.确定考察对象

   5.组织考察

   6.确定聘任人选

   7.办理聘用手续

  五 聘用期限

  六 其他说明

 表目录

 摘要

〔美〕布劳(Peter M.Blau),1988(1964),《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

〔美〕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2007,《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格兰诺维特论文精选)》,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华尔德(Andrew Walder),1996(198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

〔美〕诺思(Douglass North),1994a(1981),《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诺思,1994b(1990),《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英〕波兰尼(K.Polanyi),2007(1944),《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英〕汤普森(E.P.Thompson),2001(1989),《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

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2006,《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主编,2008,《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边燕杰、约翰·罗根,2002,《市场转型与权力的维续:中国城市分层体系之分析》,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边燕杰、约翰·罗根、卢汉龙、潘允康、关颖,1996,《“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边燕杰主编,2002,《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蔡禾,1996,《论国有企业的权威问题——兼对安基·G·沃达的讨论》,《社会学研究》第6期。

蔡禾,2001,《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曹锦清、陈中亚,1997,《走出“理想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海天出版社。

陈那波,2006,《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第5期。

陈颀、吴毅,2014,《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陈伟东,2000,《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理论月刊》第12期。

成思危主编,2000,《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丛治国,2013,《研究生考环卫工: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华晨商报》1月12日。

邓国胜等,2008,《事业单位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

邸乘光,20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选拔路径的演变》,《理论学刊》第3期。

范恒山,2004,《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范恒山,2010,《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6,《人的研究在中国》,载费孝通著《学术自述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

冯仕政,2008,《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第5期。

郭于华,2006,《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孙立平“社会断裂三部曲”的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第6期。

何海兵,2003,《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第6期。

何艳玲,2006,《街区组织与街区事件——后单位制时期中国街区权力结构分析框架的建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华生,2005,《双轨制始末》,《中国改革》第1期。

黄恒学,2000,《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黄恒学,2012,《分类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黄小钫,2012,《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历史变迁》,《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2014,《“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开放时代》第5期。

揭爱花,2000,《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春玲、吕鹏,2008,《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铒金,2003,《车间政治与下岗名单的确定——以东北的两家国有工厂为例》,《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汉林,1993,《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汉林,2004,《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汉林,2008,《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第3期。

李汉林、李路路,1999a,《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汉林、李路路,1999b,《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得》,《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李汉林、李路路,2000,《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2006,《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以社会团结为视角》,东方出版中心。

李汉林、王奋宇、李路路,1994,《中国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与单位现象》,《管理世界》第2期。

李烈满,2004,《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路路,2002,《论“单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路路,2012,《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路路,2013,《“单位制”的变迁与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李路路、李汉林,2000a,《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东南学术》第2期。

李路路、李汉林,2000b,《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路路、苗大雷、王修晓,2009,《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再论“单位”研究》,《社会》第4期。

李路路、王奋宇,1992,《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路路、朱斌,2015,《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李猛、周飞舟、李康,1996,《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16期。

李强,2004,《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

李强,2008,《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晚莲,2012,《毛泽东时代的国企职代会与国家基层治理逻辑》,《开放时代》第10期。

李文钊、董克用,2010,《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与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林南、边燕杰,2002(1991),《中国城市中的就业与地位获得过程》,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刘爱玉,2003,《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的行动选择——一项关于无集体行动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爱玉,2004,《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与认同差异》,《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6期。

刘爱玉,2005a,《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爱玉,2005b,《适应、依赖与机会结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国企工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刘爱玉、王培杰,2005,《下岗、失业工人的行动选择分析:以厦门市调查为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4期。

刘建军,2000a,《中国单位体制的构建与“革命后社会”的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刘建军,2000b,《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

刘杰,2011,《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社会科学》第12期。

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刘平、王汉生、张笑会,2008,《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刘求实,2002,《中国单位体制下的党政关系》,《二十一世纪》第21期。

刘晓苏,201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刘玉照、田青,2009,《新制度是如何落实的?——作为制度变迁新机制的“通变”》,《社会学研究》第4期。

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顾秀林编,2008,《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益龙,2003,《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

陆益龙,2008,《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陆益龙,2009,《户口一元化改革:问题与对策——对四省市试点改革经验的调查》,《江海学刊》第1期。

路风,1989,《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路风,1993,《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5期。

吕楠,2008,《改革开放30年中国劳动合同制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第5期。

欧巧云,2011,《我国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逻辑基础》,《社会科学家》第6期。

平萍,1999,《制度转型中的国有企业:产权形式的变化与车间政治的转变——关于国有企业研究的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第3期。

丘海雄,1993,《改革开放后中国国营企业内部的互惠关系》,《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第Z1期。

邱泽奇,1999,《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社会学研究》第4期。

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宋大涵,2003,《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

宋臻,2009,《地位相悖与组织人事控制——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决策及运行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4,《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6,《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谭深,1991,《城市“单位保障”的形成及特点》,《社会学研究》第5期。

唐军,2006,《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对河南省Z市Z厂兼并事件的个案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田毅鹏,2007a,《“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田毅鹏,2007b,《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江海学刊》第1期。

田毅鹏、吕方,2009,《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田毅鹏、漆思,2005,《“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田毅鹏等,2014,《“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重建》,中央编译出版社。

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汪和建,2006,《自我行动的逻辑:理解“新传统主义”与中国单位组织的真实的社会建构》,《社会》第3期。

汪玲萍、苏红,2007,《策略、规则及权力结构——一家中学高三教师名单的公布》,《社会》第5期。

王沪宁,1990,《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沪宁,1995,《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第1期。

王宁,2002,《代表性还是典型性》,《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天夫、王丰,2005,《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1986-1995》,《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星,2007,《单位控制的迷思——单位政治研究述评》,《二十一世纪》第10期。

吴长青,2012,《革命伦理与劳动纪律——20世纪50年代初国营企业的劳动激励及其后果》,《开放时代》第10期。

吴翰飞,2003,《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孕育、产生及其历史条件》,《政治学研究》第4期。

吴晓刚,1994,《从人身依附到利益依赖》,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徐颂陶、孙建立,2008,《中国人事制度改革三十年》,中国人事出版社。

徐勇,2008,《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学习与探索》第4期。

杨琳,2009,《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引关注,未来目标直指“全员聘用”》,《〈瞭望〉新闻周刊》第52期。

杨鹏,2005,《从新双轨制到新社会契约论——评钟伟〈解读新双轨制〉一文》,《中国改革》第2期。

杨晓民、周翼虎,1999,《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

尹利民,2015,《也谈项目制的运作与效果——兼与黄宗智等先生商榷》,《开放时代》第2期。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社会学研究》第2期。

应星,2009,《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对两个个案的比较》,《社会学研究》第6期。

游正林,2000,《分化与流动——一家国有企业的二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游正林,2005,《也谈国有企业工人的行动选择——兼评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游正林,2007,《西厂劳工:国有企业干群关系研究(1979-200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游正林,2009,《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G公司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经验》,《社会》第1期。

于显洋,1991,《单位意识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余红、刘欣,2004,《单位与代际地位流动:单位制在衰落吗》,《社会学研究》第6期。

郁彩虹,2011,《我国党政关系演进历程及实践探索》,《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

岳云龙,2008,《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取向及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

张荆红,2011,《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中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社会》第2期。

张静,2001,《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静,2004,《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载周晓红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兆曙,2012,《新制度落实:单位内部的上下分际及其运作》,《社会学研究》第3期。

赵文词,1999,《五代美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载涂肇庆、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

钟伟,2005,《解读“新双轨制”》,《中国改革》第1期。

周雪光,1999,《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第4期。

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雪光、艾云,2010,《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周雪光、赵伟,2009,《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朱健刚,2000,《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第2-3期。

竹立家,2007,《事业单位改革难的症结》,《人民论坛》第19期。

竹立家,2010,《事业单位改革不是甩包袱》,《决策与信息》第9期。

庄序莹,2009,《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左然,2009,《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事业制度——论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

Baron,James. 1984.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tratific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0:37-69.

Baron,James. and William Bielby. 1980. “Bringing the Firms Back in:Stratification,Segment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5,No.5:737-765.

Baron,James. and William Bielby. 1984.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in a Segmented Econom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9,No.4:454-473.

Bian,Yanjie. 1994. Work and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jorklund,E.M. 1986. “The Danwei:Soci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Work Units in China’s Urban Society.” Economic Geography,Vol.62,No.1:19-29.

Blecher,Marc J. 1987-1988. 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y Andrew G.Walder,Pacific Affairs,Vol.60,No.4:657-659.

Blecher,Marc J. and Gordon White. 1979. Micro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A Technical Unit during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M.E.Sharpe.

Burawoy,Michael. 1998.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irot,Daniel. 1988. 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y Andrew G.Walder,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7,No.1:134-135.

Davis,Deborah. 1988. “Patrons and Clients in Chinese Industry.” 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Society,by Andrew G.Walder,Modern China,Vol.14,No.4:487-497.

Dickson,Bruce J. 1992. “What Explains Chinese Political Behavior?The Debate over Structure and Culture.” Review of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y Jean C.Oi;The Mandarin and the Cadre: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 by Lucian W.Pye;Enemies of the People:The Ordeals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China’s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by Anne F.Thurston;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y Andrew G.Walder”. Comparative Politics,Vol.25,No.1:103-118.

DiPrete,Thomas. 1993.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Mobility Response of American Workers in the 1980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58,No.1:74-96.

Filtzer,Donald,1996,“Labor Discipline,the Use of Work Time,and the Decline of the Soviet System,1928-1991.” International Labor and Working-Class History,No.50:9-28.

Francis Corinna-Barbara. 1993. Paradoxes of power and dependence in the Chinese workplace. Thesis(Ph.D.),Columbia University.

Francis,Corinna-Barbara. 1996. “Reproduction of Danwei Institutional Feature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The Case of Haidian District’s High-Tech Sector.” The China Quarterly,No.147:839-859.

Goldman,Paul. 1989. 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y Andrew G.Walder,Social Forces,Vol.68,No.2:672-674.

Harding,Harry. 1981. Organizing China:The Problem of Bureucrac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dstrom,Peter. 1991. “Organiza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Earnings Disper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97,No.1:96-113.

Henderson,Gail. and Myron Cohen. 1984. The Chinese Hospital:A Socialist Work Uni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Hoffman,Charles. 1974. The Chinese Worker. Alba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offman,Charles. 1967. Work Incentive Practices and Polic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53-1965. Alba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ough,Jerry F. 1977. The Soviet Union and Social Science Theor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owitt,Ken. 1983. “Soviet Neotraditionalism:The Political Corruption of a Leninist Regime.” Soviet Studies,Vol.35,No.3:275-297.

Lee,Ching Kwan. 1998. “The Labor Politics of Market Socialism:Collective Inaction and Class Experiences among State Workers in Guangzhou.” Modern China,Vol.24,No.1:3-33.

Lee,Ching Kwan. 1999. “From Organized Dependence to Disorganized Despotism:Changing Labour Regimes in Chinese Factories”,The China Quarterly,No.157:44-71.

Li,Bobai and Andrew G.Walder. 2001. “Career Advancement as Party Patronage:Sponsored Mobility into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Elite,1949-1996.”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6,No.5:1371-1408.

Lieberthal,Kenn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1988. Policy 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and Process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v,Xiaobo. 1997. “Minor Public Economy:The Revolutionary Origins of the Danwei.” In Danwei: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dited by Lv Xiaobo and Elizabeth J.Perry pp.21-41. New York:M.E.Sharpe.

Madsen,Richard. 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athan,Andrew J. 1985. Chinese Democracy. Berk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aughton,Barry. 1997. “Danwei: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a Unique Institution.” In Danwei: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dited by Lv Xiaobo and Elizabeth J.Perry,pp.169-194. New York:M.E.Sharpe.

Perry,Elizabeth J. 1989.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y Andrew G.Walder;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by Vivienne Shue,World Politics,Vol.41,No.4:579-591.

Perry,Elizabeth J. 1993. Shanghai on Strik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iggi,Gianfranco. 197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ye,Lucian. 1968.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Richman,Barry M. 1969. Industrial Society in Communist China;A Firsthand Study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with Significant Comparisons with Industry in India,the U.S. S.R.,Japan,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Random House.

Schurmann,Franz. 1968.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ue,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oloman,Richard H. 1971.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pilerman,Seymour & Tormod Lunde. 1991. “Feature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Job Promotion Prosp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97,No.3:689-720.

Unger,Jonathan and Anita Chan. 2004. “The Internal Politics of an Urban Chinese Work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Employee Influence on Decision-Making at a State Owned Factory.” The China Journal,No.52:1-24.

Unger,Jonathanr. 1987. 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y Andrew G.Walder,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 17:153-156.

Walder,Andrew.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Andrew. 1992. “Property Rights and Stratification in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57,No. 4:524-539.

Walder,Andrew. 1991. “A Reply to Womack.” The China Quarterly,No.126:333-339.

Walder,Andrew. 1995.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0,No.3:309-328.

Walder,Andrew. Bobai Li and Donald J.Treiman. 2000. “Politics and Life Chances in a State Socialist Regime:Dual Career Paths into the Urban Chinese Elite,1949-1996.”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5(2),191-209.

White,Gordon. 1989. Review of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y Andrew G.Walder,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94,No. 4:886-888.

Womack,Brantly. 1991. “Transfigured Community:Neo-Traditionlism and Work Unit Socialism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No.126:313-332.

Wu,Xiaogang. 2002. “Work Units and Income Inequality:The Effect of Market Transition in Urban China.” Social Forces,Vol.80,No.3:1069-1099.

Xie,Yu and Xiaogang Wu. 2008. “Danwei Profitability and Earnings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No.195:558-581.

Yang,Mayfair Mei-Hui. 1989. “The Gift Economy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31,No.1:25-54.

Zhao,Minghua and Theo Nichols. 1996. “Management Control of Labour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Cases From the Textile Industry.” The China Journal,No.36:1-21.

Zhao,Wei and Xueguang Zhou. 2004. “Chinese Organizations in Transition:Changing Promotion Patterns in the Reform Era.” Organization Science,Vol.15,No.2:186-199.

Zhou,Xueguang. 1995. “Partial reform and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in the post-Mao era”,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28,No.3:440-468.

Zhou,Xueguang. 2000a.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5,No.4:1135-1174.

Zhou,Xueguang. 2000b. “Reply:Beyond the Debate and toward Substan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5,No.4:1189-1195.

Zhou,Xueguang. 2001. “Political Dynamics and Bureaucratic Career Patter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94”,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4,No.9:1036-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