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0

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Industrialization Base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SAPID:101-2608-0097-18
ISBN:7-80190-942-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ITS产业的性质、地位、发展前景、现状分析、发展选择模式、发展目标、区位选择、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诸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的新体系。主要创新之处是:1、科学界定ITS产业的内涵、性质、地位。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编 辑:赵慧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中国智能交通(ITS)大事记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一)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园区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

    (二)世界各国的交通现代化对ITS产业化提出客观要求

    (三)ITS产业化的发展对建立ITS产业化基地提出迫切要求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可推动我国ITS产业发展

    (二)促进我国ITS产业竞争优势

    (三)有利于实现ITS产业组织的优化组合

    (四)促进ITS产业产、学、研的联合

    (五)优化高新技术园区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综述

   一 高新技术园区理论研究

   二 ITS产业技术研究

   三 国内有关ITS产业化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理论概述

   二 对ITS产业的性质、地位、现状、发展前景的分析研究

   三 ITS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

   四 评价模式和对策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相结合

   二 规范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三 比较研究

   四 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五节 创新之处

   一 理论观点的系统性和创新性

   二 发展模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

   一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成基础

    (一)知识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成基础

     1.知识创新不完全等同于创新

     2.知识创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环节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和实施途径

   二 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成的运作机制

   三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促成新兴主导产业的崛起从而牵引产业结构升级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积极的极化效应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将有助于实现产业的跨越发展

     1.关于产业的跨越发展

     2.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知识和技术植入产业,形成新技术产业群

  第二节 有关高新技术园区理论

   一 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1951~1957年)

     2.发展阶段(1957~1959年)

     3.低潮阶段(1959~1979年)

     4.飞速发展阶段(1980后)

    (二)高新技术园区及其产业发展趋势

     1.向集团化、全球化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3.人才竞争加剧

     4.技术贸易加快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1.成长迅速、辐射面广

     2.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3.竞争和合作是发展的动力

   二 高新技术园区的功能

    (一)集聚功能

    (二)辐射功能

     1.通过高新区产业的波及功能

     2.通过高新区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用

     3.通过高新区的创新功能

   三 高新技术园区组织、管理模式简介

    (一)高新技术园区组织模式分类

     1.由建立高技术公司的产业综合体组成

     2.科学城类型

     3.技术园区类型

     4.日本的“高技术城”类型

    (二)高新技术园区及其产业管理模式

     1.学校或民间非赢利机构管理型

     2.政府部门管理型

     3.政府、大学、企业组成联合机构管理型

  第三节 有关产业集群理论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二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运行机理

    (一)市场结构分析

    (二)市场行为分析

     1.关于企业价格竞争

     2.关于企业非价格竞争

    (三)市场绩效分析

     1.有利于解决“马歇尔冲突”:竞争和垄断的两难选择

     2.激发“创新的主体”的活力

  第四节 有关产业化基地的理论

   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启示

   二 产业化基地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一)产业基地内涵

    (二)产业基地竞争力判断依据及发展趋势

     1.技术前沿性

     2.产业成熟性

     3.需求增长性

     4.人力供给性

     5.市场化程度

     6.国际化程度

     7.对外开放的程度

   三 产业化基地的发展基础和运营机理

    (一)产业基地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进步的战略选择

    (二)基地运营机理要点

  小结

 第三章 ITS产业的性质、地位、发展前景及现状

  第一节 ITS产业的内涵、性质及地位

   一 ITS产业的发展

   二 ITS产业的内涵

   三 ITS产业的性质

    (一)ITS产业是新型交通运输装备业

    (二)ITS产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

     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

     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

     4.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

     5.货运管理系统

     6.电子收费系统(ETC)

     7.紧急救援系统(EMS)

    (三)ITS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 ITS产业的地位

    (一)ITS产业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ITS产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分析

     1.ITS的发展可带动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机电产业的发展

     2.带动通讯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

     3.促进微电子、计算机及软件产业的发展

     4.ITS本身就是现代前沿高新技术的系统大集成

  第二节 国外ITS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借鉴

   一 国外ITS产业化的现状和前景

    (一)ITS产业化发展现状

     1.信息采集、处理及控制

     2.通信与信息接受

     3.汽车配套设备

     4.ITS用户服务

    (二)ITS产业化发展前景

   二 国外ITS产业化推进模式

    (一)自上而下的模式

    (二)自下而上的模式

    (三)对国外ITS产业发展模式的评价

   三 我国对国外ITS产业化发展状况的借鉴

    (一)ITS产业化发展思路和模式方面

    (二)ITS技术的发展方面

    (三)国家政策和推进措施方面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一 中国ITS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二 中国ITS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一)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条件对ITS产业化发展支持不足

    (二)交通运输的管理、运营部门和使用者对ITS的认识不够

    (三)中国ITS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

    (四)国家推动和发展ITS产业的政策和措施不足

    (五)中国ITS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建立

   三 中国ITS产业发展的前景

    (一)“十五”期间至2015年中国ITS产业的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发展ITS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用分析

     1.汽车的相关机电产业

     2.微电子、计算机和软件产业

     3.信息、传感技术和通信产业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 发展和应用ITS是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中国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

    (二)中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

   二 发展和应用ITS是发展相关产业的客观要求

    (一)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机电产业的发展

    (二)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

    (四)促进我国微电子、计算机及软件产业的发展

    (五)推动交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六)推动交通科技产业的发展

   三 发展和应用ITS将带来巨大的交通、环境和社会效益

    (一)ITS产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交通效益

    (二)ITS产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

    (三)ITS产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模式及发展目标的总体构想

  第一节 产业化基地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 产业化基地概念的由来及内涵界定

    (一)产业化基地概念的由来

    (二)产业化基地内涵的界定

   二 产业化基地特征的辨析

    (一)构筑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

    (二)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产业化基地要以产业发展为本

   三 产业化基地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大学科技园

    (二)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

    (三)生态工业园区

     1.改造型

     2.全新型

     3.虚拟型

    (四)产业化基地的内涵及与相关园区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产业化基地模式类型及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模式选择

   一 国内外产业化基地的模式类型

    (一)国外高新技术园区的模式

     1.组织模式

     2.管理模式

    (二)国内高新技术园区的模式及其管理

     1.园区组织模式

     2.园区管理体制

   二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模式选择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总体目标构想

   一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总体目标

   二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技术发展重点及目标

    (一)中国ITS系统框架结构

    (二)中国ITS系统及其要求

    (三)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目标

   三 “十五”期间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目标

    (一)形成ITS信息化产业

    (二)初步建立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和车辆导航系统

    (三)初步建成和完善市场与公路交通管理及控制集成系统

    (四)初步建成和完善先进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功能

   一 ITS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先导功能

    (一)交通信息系统

    (二)交通管理系统

    (三)车辆辅助驾驶系统

    (四)公共运输系统

    (五)商用车辆运营系统

   二 ITS产业创业企业的孵化功能

   三 ITS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功能

    (一)基础标准

    (二)产品标准

    (三)方法标准

    (四)服务标准

   四 ITS行业规划与协调功能

   五 ITS知识共享与人才培训功能

  小结

 第五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选择原则

   一 国家社会发展战略全局

   二 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三 区域经济结构基本适应

   四 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

   五 城市区域功能分布配套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一 基地区位选择评价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三)比较性原则

    (四)针对性原则

   二 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一)宏观政策环境B1分析

     1.科技产业政策C11

     2.政府产业态度C12

    (二)地理交通环境B2分析

     1.地理位置状况C21

     2.地区交通状况C22

    (三)社会服务环境B3分析

     1.风险投资状况C31

     2.行政管理服务C32

     3.商务生活服务C33

     4.信息咨询服务C34

    (四)微观运作环境B4分析

     1.ITS科研开发实力C41

     2.ITS人才资源基础C42

     3.ITS基础设施建设C43

     4.ITS生产配套能力C44

    (五)优惠政策环境B5分析

     1.税收优惠C51

     2.费用优惠C52

     3.资金支持C53

     4.投资保障C54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模型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二)格栅的建立

    (三)对格栅进行分析,得到单一准则下的相对权重

     1.确定隶属度

     2.做模糊频数统计表

     3.计算模糊borda数FB(Dp)

     4.归一化处理

   二 指标的无量纲化

    1.定量指标转换

    2.定性指标转换

   三 综合得分的确定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的选择

   一 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三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 实地评价中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三 综合得分的确定

   四 无锡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一)宏观政策环境B1分析

     1.科技产业政策C11

     2.政府产业态度C12

    (二)地理交通环境B2分析

     1.地理位置状况C21

     2.地区交通状况C22

    (三)社会服务环境B3分析

     1.风险投资状况C31

     2.行政管理服务C32

     3.商务生活服务C33

     4.信息咨询服务C34

    (四)微观运作环境B4分析

     1.ITS科研开发实力C41

     2.ITS人才资源基础C42

     3.ITS基础设施建设C43

     4.ITS生产配套能力C44

    (五)优惠政策条件B5分析

     1.税务优惠C51

     2.费用优惠C52

     3.资金支持C53

     4.投资保障C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组织模式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管理与开发双重推进模式的选择

   一 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一)单一管理型

     1.政府管理型

     2.大学管理型

    (二)多元参与管理型

     1.公司管理型

     2.基金会管理型

   二 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和借鉴

    (一)各种管理体制的共性分析

     1.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次

     2.管理机构的职能范围

     3.两种管理体制的优劣

    (二)不同管理体制的借鉴

     1.不同的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2.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

     3.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4.在管理体制上采取“小机构,大服务”的组织原则

   三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组织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二)ITS产业化基地的组织体系

     1.政府指导服务机构

     2.企业化运作的主体

     3.基地协调发展中介机构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领导体制的构建

   一 立项管理

   二 资金的运营与管理

   三 目标管理

   四 过程管理

   五 收益分配原则的制定

   六 后勤服务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入驻企业的连接机制

   一 培育和发展我国ITS企业技术联盟的战略意义

    (一)技术联盟可以使企业进入开发的前沿

    (二)技术联盟既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又可以抑制企业过度竞争

    (三)避免重复性开发,节约资源,降低开发成本

    (四)技术联盟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结构,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五)技术联盟有利于缓解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冲击

   二 培育和发展我国ITS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

    (一)联盟的常见组织形式

    (二)联盟的其他组织形式

     1.购买型联盟

     2.服务型联盟

     3.生产型联盟

     4.委托研究型联盟

     5.公司型联盟

     6.控股型联盟

     7.技术组合型联盟

     8.技术加强型联盟

     9.协调型联盟

    (三)中国ITS产业化基地联盟的组织形式选择

     1.自我保护型选择

     2.轻重缓急型选择

     3.风险规避性选择

     4.组织结构变动型

  小结

 第七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运行模式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运行模式的特征

   一 政、产、学、研结合共建基地

   二 以龙头科研院所为依托,实现有序发展

   三 搞活运行机制,开放创建基地

   四 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团队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基础环境

   一 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

   二 知识基础设施建设

   三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人文环境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宣传成功企业和个人的创业事例

    (二)构建自身的ITS创业文化结构

    (三)培育冒险创新的精神、诚实经营的信用以及个人价值的权益和人文氛围

    (四)培育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塑造自己的投资文化氛围

    (五)培育现代企业文化

   二 建立激励性的人才管理体制

    (一)建立灵活的激励体制

    (二)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

    (三)建立健全的流动机制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政策环境

   一 对ITS产业的财政投入支持

   二 对ITS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激励政策

   三 对ITS产业实施特殊的信贷优惠政策

   四 对ITS产业实施研究开发扶持政策

    (一)应对ITS企业用于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实行税收抵扣的政策

    (二)要建立ITS研究与开发基金

    (三)要实行更为完善的加速折旧的制度

   五 对ITS产业实施技术贸易政策

   六 对ITS产业实施吸引人才政策

  第五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服务支持

   一 完善信息和服务体系

    (一)进一步培育和健全ITS技术市场

     1.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共性技术装备支撑

     3.科技成果转让

    (二)创办ITS创业者与投资者的人才培养与服务中介机构

    (三)创办面向ITS企业的创业投资顾问公司

   二 建立相应的资本市场体系

    (一)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二)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三)加速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和ITS企业股票上市

    (四)加强与港澳台及国外的联系,招商引资

    (五)尽力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第六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法规调控

   一 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科技法规的借鉴

    (一)一些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科技法规

    (二)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科技法规的成功经验

     1.具有一套法律保障制度

     2.增强立法上的吸引力,以求更大发展

     3.通过立法对科技园区实行宏观管理

   二 完善我国ITS产业化基地法规调控的基本思路

    (一)制订我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相关法规

    (二)加强ITS产业化基地知识产权保护

     1.增强人们知识产权意识

     2.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3.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领导机构

     4.理顺知识产权管理与科研成果管理的关系

     5.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小结

 第八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

    (一)评价功能

    (二)监控功能

    (三)预测功能

   二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三)可比性原则

    (四)实用性原则

   三 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

   四 评估指标的涵义

    (一)创业环境B1

     1.政策环境C11

     2.人文环境C12

     3.基础环境C13

     4.服务支持C14

     5.法律法规C15

    (二)ITS产业化基地投入B2

     1.人才投入C21

     2.资金投入C22

     3.管理水平C23

    (三)ITS产业化基地产出B3

     1.ITS产品销售C31

     2.ITS研发能力C32

     3.ITS企业孵化C33

    (四)ITS产业化基地贡献B4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确定

   一 评估指标等级划分

    (一)最优V1

    (二)优V2

    (三)良好V3

    (四)中等V4

    (五)差V5

   二 评估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第三节 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 评价指标权数分配

   二 评价矩阵的确定

   三 综合评价

  第四节 对中国无锡ITS产业化基地建设预期绩效评价的研究

  小结

 第九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对ITS产业化基地的组织领导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二 确保措施到位

  第二节 完善政府对ITS产业化基地的推进政策

   一 采取明确的产业倾斜政策

   二 出台体现ITS产业化基地特殊性的优惠政策

   三 政策应促进ITS产业化基地整体功能的协调

    (一)ITS产业化基地的时空效应

    (二)ITS产业化基地的孵化效应

    (三)ITS产业化基地的聚集效应

    (四)ITS产业化基地的辐射效应

  第三节 制定有关ITS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

   一 进行重点规划

    (一)重点研究、开发和生产项目

    (二)首期启动项目

   二 加强龙头作用

   三 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节 推进ITS产业化基地的国际化

   一 ITS产业化基地投资环境的国际化

    (一)基础环境建设的国际化

     1.规划

     2.建设

    (二)软环境建设的国际化

     1.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2.进一步借鉴国内外经验

     3.努力吸引外资

   二 基地内ITS产业的国际化

   三 ITS产业化基地人才的国际化

  第五节 完善ITS产业化基地投融资体系,加大引进外资力度

   一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一)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

    (二)发挥政策法规的杠杆作用

    (三)推进风险投资机制建设

   二 实现融资多元化

    (一)设立技术创新基金

    (二)利用证券市场融资

    (三)完善社会中介服务

  小结

 结论

 图表索引

 前言

[1]宁越敏:《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的营运和发展》,《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3期。

[2]刘瑞娜、汪蕾:《基于中小企业的小科技园发展管理模式》,《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

[3]王辑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钱颖一等,《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段险峰、田丽:《我国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中的政府干预》,《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6]毕颖:《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政策扶持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取向》,《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7]宋化民、胡实秋、李杨:《关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第6期。

[8]杨荫凯:《智能交通系统(ITS)概述及我国的发展对策选择》,《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9期。

[9]赵伟、韩文秀:《面向虚拟企业的组织框架建立》,《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第1期。

[10]卢凤君、孙世民、仁爱胜:《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组织体系建设的研究》,《管理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1]郑世杰:《简析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科技管理》2002年第9期。

[12]季学明:《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制度选择》,《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第8期。

[13]方明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与实践——原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区建设》,《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年第8期。

[14][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15]代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2001年第8期。

[16]金荣学、钟书华:《培育和发展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战略意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9期。

[17]刘助仁:《国外促进科技园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及其借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1年第5期。

[18]刘民义、黄建成等:《科技园产业发展支撑软环境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第4期。

[19]李姚矿:《建立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3期。

[20]陈清龙:《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园区之我见》,《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年第3期。

[21]苏敬勤:《中介机构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科研管理》2000年第5期。

[22]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3]匡致远、陈杰:《高技术园区内产业聚群的发展战略》,《经济管理》2001年第7期。

[24]朱茵、唐桢敏:《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战略及其标准化的研究》,《技术经济》2002年第5期。

[25]赵天翔、李晓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成长性评价》,《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6]顾海:《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瓶颈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第3期。

[27]潘祥杰、杨青、梁靖廷:《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5期。

[28]和金生、姜秀莲、汪晓华:《技术中介机构运行模式探讨》,《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2期。

[29]陈光、王永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30]赵彦云、申晓玲等:《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际竞争力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3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32]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1999。

[33]陈放:《新加坡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园区的政策和体制》,《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年第9期。

[34]陈冰等:《印度科技政策与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趋势》,《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年第11期。

[35]张今声:《台湾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4期。

[36]余晓:《英国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园区的政策和体制》,《高新技术产业化》2001年第5期。

[37]石定寰、柳卸林主编:《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8]李绪鄂:《中国设立高技术园区的战略与途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第5期。

[39]柳卸林:《促进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7大要素》,《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第5期。

[40]刘建峰:《中关村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变》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第5期。

[41]周亚庆、张方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2期。

[42]贺军、毕先萍:《论高技术产业化中的政府角色安排》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43]吴珊珊:《大学科技园以多种模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第155期。

[44]Manuel Castells and Peter Hall.Technopoles of the Wold the Making of 21st Century Industrial Complexes[M].rotledge,1994.

[45]Annalee Saxenian,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6]Susan M.Walcott and Wen bin Xiao.High-tech Parks and Development Zones in Metropolitan Shanghai:from the Industrial to the Information Age.Asian Geographer[J].2000.19(1—2).

[47]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ember-December.1998.

[48].The Association of Bay Area Government[M].Silion Valley Projection.2000.

[49]Douglas A.Irwin,Peter J.Klenow:Sematech:Purpose and Perfomance,at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November,1996.

[50].Small Firm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ritain,Ire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M].edited by D.J.Star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51]Emmanuel Muller.Regional Typology of Innovation NEeds. First interim report,2001.

[52]Jeffrey L. Furmana,Michael E. Porter,Scott Stern. The determinant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Research Policy,2002(31).

[53]Lynn Mytelka & Fulvia Farinelli. Local Clusters,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ness. Prepared for the meeting on Local Productive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Systems in Brazil:new industrialand technological policies for their development,2000.

[54]Doris Schartinger,Christian Rammer,Manfred M. Fischer,JosefFr?hlich. Knowledge interac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n Austria:sector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Research Policy,2002(31).

[55]Franco Malerba. 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Research Policy,2002(31).

[56]Anders Malmberg and Peter Maskell.. 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cs-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 Paper for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Revisited:Innovative Places or Uncharted Spaces?Session,AAG Annual Conference,New York,2001.

[57]Bo Carlsson,Staffan Jacobsson,Magnus Holménb,Annika Rickne. Innovation systems: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search Policy,2002(31).

[58]Massimo G. Colombo,Marco Delmastro. How effective are technology incubators?Evidence from Italy. Research Policy,2001(1362).

[59]Hiroshi HARADA,Masayuki FUJISE. A New Small-Size Multi-Mode and Multi-Task Software Radio 1994.3.

[60]. Prototype for Futur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1995.4.

[61]Alan Carter.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The Journal of Navigation.1997.6.

[62]SU-NAN HUANG,STEVEN C. CHAN and WEIREN. Mixture of Automatically- and Manually-controlled.

[63]Vehicle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2001.4.

[64]T C Lansdown. Driver visual alloca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1998.6.

[65]Dennis Shea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Ap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2002.4.

[66]Leviakangas,Pekka;Pilli-Sihvola,Yrjo. Small-scal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applications for low-volume roads:Some experiment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North European VIKING projec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9.5.

[67]Narumiya,K.-i.;Ikeuchi,N.;Morikawa,Y.;Maeda,A.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bring multimedia to highways.NTT Review.2000.3.

[68]Filippo Logi and Stephen G. Ritchi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knowledge-based system for traffic conges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1999.6.

[69]Cesare Bernabei. Airports: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air & space Europe.2002.1.

[70]A. Molano,A. Vina and R. Rajkumar. Operating system support for the management of hard real-time disk traffic.Journal of Systems Architecture.2000.1.

[71]Yasunori IIDA,Fumitaka KURAUCHI,Hirofumi shimada.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against majorearthquakes.1995.3.

[72]McHugh,C.A.;Carruthers,D.J.;Edmunds,H.A. ADMS-Urban:An ai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raffic,domestic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1998.5.

[73]Ni-Bin Chang.;Yang,Y. C. Solid-waste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with noise control and traffic congestion limita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1.9.

[74]Shomik Mehndiratta,Michael Kemp,Sean Pierce,Jane Lappin. Users of a regional telephone-bas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a study of TravInfo?user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Transportation.1999.11.

[75]Dingus,Thomas A.;Hulse,Melissa C.;Mollenhauer,Michael A.;Fleischman,Rebecca N.;McGehee,Daniel V.;Manakkal,Natarajan. Effects of age,system experience,and navigation technique on driving with an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Human Factors.1996.12.

[76]Masaya Segawa,Shiro Nakano.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trategy for steer by wire system.JSAE Review.1995.12.

[77]Shiming Liu,William A. Gruver,Dilip B. Kotak. Holonic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an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1997.8.

[78]J. Ph. Lauffenburger,M. Basset. Driver-aid system using path-planning for lateral vehicle control.1999.7.

[79]Christopher A. Kennedy. A comparis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public and private transportation systems:Study of the Greater Toronto Area.Transportation.1997.6.

[80]Robert D. Cashin,Peter. Liu. Deploying The 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APTS)Technologies In Los Angeles:A Summary And Analysis.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1995.9.

[81]L. Y. Chan,W. L. Lau,S. C. Lee and C. Y. Chan. Commuter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modes in Hong Ko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1.4.

[82]André de Palma,Robin Lindsey. Optimal timetables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1997.11.

[83]B. Heidergott,R. de Vries. Towards a(Max,+)Control Theory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1999.12.

[84]G. Praml R. Schierl. Dust exposure in Munich public transportation:a comprehensive 4-year survey in buses and trams.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environmental Health.1996.2.

[85]A. Pfaller,G. Fruhmann. Benzene exposures caused by traffic in Munich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etween 1993 and 1997.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998.10.

[86]Murray,Alan T.;Davis,Rex;Stimson,Robert J.;Ferreira,Luis. Public transportation access.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1999.12.

[87]Hook,Walter. Role of 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transport in Japan’s economic succes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999.3.

[88]Yi K;Ryu N;Yoon H J;Huh K;Cho D;Moon I. Implementation and vehicle tests of a vehicle stop-and-go cruise control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2002.3.

[89]Shiming Liu,William A. Gruver,Dilip B. Kotak. Holonic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an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1996.11.

[90]Bruce I. Bertelsen. The U.S. Motor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Programme. Platinum metals review.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