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图书

o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SAPID:101-2606-0611-96
ISBN:978-7-5097-392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是一项崭新、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完成这一重大战略性任务的根本保证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本报告拟从理论基础、现实背景、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展开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和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齐建国 汪同三
编 辑:陶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前言

 序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序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理论阐释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意义

     (1)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2)是对改革开放事业认识的深化

     (3)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总结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主要任务

    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必须调整好收入分配政策

     (3)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二 背景分析

    1.投资、消费与进出口

     (1)投资与消费不平衡

     (2)内需与外需不平衡

    2.产业发展水平与结构

    3.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

    4.资源与生态环境

     (1)同时推进重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源供给压力

     (3)中国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

    5.宏观管理与行业规制

    6.和谐社会建设

   三 行动路径

 第一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阐释

  第一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对增长、发展两组概念的辨析

    1.经济增长与增长

    2.经济发展与发展

   二 现代增长理论的诞生与传承

    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产生背景及面对的主要问题

    2.索洛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解说*

    3.索洛增长方程和增长核算

   三 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问题与经济发展战略

    1.经济发展问题

    2.经济发展战略

     (1)平衡增长(“大推进”)战略与非平衡增长战略

     (2)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3.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战略

   四 马克思有关转变发展方式的思想和观点

    1.关于原始积累的论述

    2.关于剩余价值生产的论述

    3.关于再生产理论的论述

    4.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论述

   五 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增长方式的提出背景与内涵

   六 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背景与内涵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背景

    2.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2.主要矛盾

  第二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与关键

   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1.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2.是对改革开放事业认识的深化

    3.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总结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主要任务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三 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四 处理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第二篇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

  第三章 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

   一 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轨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

    2.投资率和消费率演变的一般规律*

    3.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规律

     (1)投资与消费不平衡加剧

     (2)投资效率降低

    4.我国投资率高和消费率低的成因分析

   二 “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需的变化

    2.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内需与外需不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四章 投资、消费、出口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 投入产出理论阐释

    1.影响力系数的传统定义和公式*

    2.根据总产出的大小来评判影响力是否合理

    3.竞争型列昂惕夫逆矩阵的不合理性

    4.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5.计算拉动力和拉动力系数的新公式

    6.利用传统公式与新公式的计算结果对比

   二 经济增长质量与增加值率的变动分析

    1.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2.总体增加值率、产业增加值率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

     (1)产业结构变动对总体增加值率的影响

     (2)产业增加值率变动对总体增加值率的影响

     (3)不同产业的增加值率提高同样数值时对总体增加值率的影响

    3.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增加值率的变动趋势

    4.中、美、日产业结构和产业增加值率的比较

    5.提高我国总体增加值率的情景模拟

   三 消费、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分析

    1.问题的提出

    2.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三驾马车”拉动的增加值*

    3.“三驾马车”拉动作用的测算结果和分析

    4.2003~2006年“三驾马车”拉动作用的测算结果和分析

  第五章 我国的投资与经济增长

   一 我国的投资概况

    1.我国投资的规模与特点

    2.我国投资的主体

   二 分析方法的选择

    1.投资理论回顾

    2.理论模式的选择

   三 研究的结果

    1.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2.对数据的分析和平稳性检验

    3.协整关系检验和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4.脉冲响应分析

    5.预测方差分解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1.健全和完善我国投融资体制,增加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

    2.优化投资结构,抑制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保证投资向关系民生的方向转移并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第六章 我国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一 消费需求理论简评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3.莫迪利安尼等的生命周期假说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5.西方经济学中影响消费需求的其他因素

     (1)收入分配

     (2)价格

     (3)利率

     (4)金融资产和流动性约束

   二 我国消费需求差异分析

    1.静态分析

    2.动态分析

   三 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1.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1)状态空间模型的设定

     (2)运算结果的分析

    2.半参数模型分析

     (1)静态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设定

     (2)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变量选择

     (3)静态半参数模型设定及估计结果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

    2.政策建议

     (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长期稳定增加居民收入

     (2)缩小城镇居民过大的收入差距

     (3)加快居民住房、养老、医疗等一系列保障制度的建设

  第七章 促进外贸基本平衡政策的CGE模型分析

   一 贸易平衡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贸易平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贸易平衡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 我国贸易平衡的总量、结构及可持续性

    1.我国发展阶段与贸易平衡总量

    2.我国结构转型与贸易平衡结构

     (1)贸易平衡在产品上的结构转型

     (2)贸易平衡在贸易方式和国别上的结构转型

     (3)贸易平衡的产业结构转型

    3.我国贸易平衡的可持续性及变动预期

   三 促进外贸基本平衡政策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1.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与参数设定

    2.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影响定量分析的方案设计

    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GDP的影响

    4.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

    5.人民币升值对三次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6.人民币升值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影响

    7.人民币升值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四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政策选择

    1.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参与全球共同治理

    2.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理顺价格体系

    3.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一般贸易的环境友好型发展

    4.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和贸易救济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

    5.处理好扩大内需和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关系

   附件 中国经济CGE模型

    1.中国经济CGE模型方程

     ·价格模块方程

     ·生产模块方程

     ·投资和资本积累模块方程

     ·收入模块方程

     ·消费模块方程

     ·贸易模块方程

     ·均衡模块方程

    2.中国经济CGE模型的内生变量、外生变量与参数说明

 第三篇 产业发展格局的转变

  第八章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一 农业基础地位的理论阐释

    1.传统农业基础论的反思

    2.农业基础论的新进展

   二 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

    1.农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回顾

     (1)1978~2003年: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2)2004年以后:以科学发展观重构农村发展新模式

    2.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 影响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1.农业生产方式

    2.农业市场化程度

    3.农业组织形式

     (1)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

     (2)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农户

     (3)合作组织带动型:合作组织+农户

     (4)龙头带动拓展型:公司+合作组织+农户

     (5)区域发展型:专业商品市场+合作组织+农户

    4.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5.农业的产业结构

    6.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 影响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增产、增收与政府补贴

    2.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剩余劳动力转移

     (1)劳动力流动与农业发展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五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

    1.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与必要性

     (1)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

     (2)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2.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1)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考虑的因素

     (2)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

   六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政策选择

    1.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

    2.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建立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4.完善国家土地征用制度

  第九章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工业现代化

   一 “两化融合”与工业现代化

    1.“两化融合”及相关概念

     (1)工业化

     (2)工业现代化

     (3)信息化*

     (4)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2.推进“两化融合”方针的由来和演变

     (1)信息化的起步:突破工业化的瓶颈

     (2)信息化加快发展:与工业化互补共进

     (3)信息化带动和融入工业化

   二 “两化融合”发展思路的形成背景

    1.推进“两化融合”方针的针对性

    2.推进“两化融合”的必要性

    3.推进“两化融合”的可行性

   三 信息化在工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正确理解工业信息化的效用

    2.从信息化的流程看信息化影响工业现代化的机理

    3.从信息化的作用途径看信息化影响工业现代化的机理

    4.从信息化的作用层次看信息化影响工业现代化的机理

   四 信息化融入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实践

    1.工业信息化引入和萌芽的阶段

    2.工业信息化奠定基础的阶段

    3.工业信息化普及与深化的阶段

   五 未来发展与政策选择

    1.战略规划与领导体制方面的新举措

    2.未来的趋势

    3.政策建议

  第十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一 我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1.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2.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有利于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4)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和消费结构升级

   二 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演化理论

    2.不同类型服务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1)消费性服务业

     (2)生产性服务业

   三 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的因素分析

    1.钱纳里模型分析

    2.第三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1)解释变量数据来源及说明

     (2)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3.消费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变量与数据选取

     (2)模型运行结果与分析

   四 服务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借鉴

    1.伦敦——国际金融中心

     (1)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

     (2)良好而适度的监管

     (3)不断完善的硬件设施

    2.东京新宿——现代商业办公中心区

     (1)强有力的地方经济支撑

     (2)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

     (3)政策支持与政府管理服务

     (4)细致的功能划分、精专的行业细分

     (5)良好的人才储备

    3.班加罗尔——软件服务业中心

     (1)环境和园区规划

     (2)政府的大力支持

     (3)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4)灵活而有针对性的融资政策

     (5)人才优势

     (6)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7)偶然因素

    4.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五 政策建议

    1.深化市场体制改革,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2.完善财政政策,减少市场扭曲

    3.调整产业政策,改变产业导向

    4.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整合

    5.大力发展教育,培育各层次人才

  第十一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一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

    1.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均衡

    2.制造业行业发展不均衡

     (1)行业不均衡的测度方法

     (2)制造业行业不均衡状况

   二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1.制造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2.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的测度

    3.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分析

     (1)生产规模与生产结构之间的矛盾

     (2)增长速率与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

     (3)行业的门类齐全与优势行业欠缺的矛盾

     (4)出口规模与产品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矛盾

   三 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途径

    1.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培养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和产品

    3.以电子信息产业带动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生产效率

  第十二章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一 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渊源

   二 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

    1.1949~1977年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2.1978~1989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3.1990年以后的我国产业结构

    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 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背景

    2.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途径

 第四篇 经济增长源泉的转变

  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一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

    1.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主动因

     (1)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的发展

     (2)工业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

     (3)战后技术进步与现代产业结构的诞生

     (4)新技术革命与后工业社会

    2.结构优化的条件与标准

     (1)拥有技术优势和技术的可得性。

     (2)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

     (3)产业结构与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3.当前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主要特点

     (1)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2)产业结构高技术化,劳动力结构知识化

     (3)绿色产业的兴起

   二 技术进步与节能降耗减排

    1.紧迫的资源环境压力

    2.技术进步与节能降耗减排

   三 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

    1.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

    2.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战略

     (2)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方式

     (3)自主创新支撑科学发展

     (4)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第十四章 提高生产率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质量

   一 生产率增长测度模型的选择与阐释

    1.模型的选择

    2.模型的阐释

    3.分析数据的处理

     (1)产出数据

     (2)资本投入数据

     (3)劳动投入

     (4)权数分析

   二 1981~2005年的中国生产率增长

    1.生产率增长的测算

    2.生产率变动及贡献分析

   三 推动技术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规律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第十五章 着力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水平

   一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1.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意义

    2.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总量规模不断提升,利润总额增长缓慢

     (2)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3)出口稳步增长

   二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现状

    1.技术创新现状

     (1)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

     (2)技术创新规模不断增大

     (3)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但差距不断缩小

    2.技术引进水平和投入

     (1)技术引进水平

     (2)研究开发投入

     (3)科技人员

    3.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

     (1)自主开发能力低,研发经费投入少

     (2)没有摆脱技术引进型模仿创新的模式

     (3)企业集中度低,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依赖进口

     (4)缺乏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扶持

   三 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1.创新投入与产出分析

     (1)创新投入

     (2)创新产出

    2.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四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建议

    1.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装备技术发展政策

    2.提高技术引进效益,增强技术储备

    3.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开发,促进产学研合作

    4.强化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5.增大研发投入强度,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十六章 以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一 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1.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2.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经济增长对信息产业发展的作用

    3.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电信基础设施

     (2)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

     (3)信息产品制造

   二 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测算

    1.美国IT产业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

    2.七国集团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差别状态

    3.中国IT产业及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

     (1)中国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2)IT产业TFP增长率的度量方法

     (3)数据说明和分析区间选择说明

     (4)信息产业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三 信息产业技术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IT技术发展对中国经济跨越的推动

     (1)促进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2)新经济带来跨越发展

    2.信息技术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

    3.信息技术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五篇 宏观调控与管理体制的转变

  第十七章 宏观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辨

   一 管理创新的内涵

   二 宏观管理创新的意义

   三 创新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四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五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历程的简要回顾

    2.宏观调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3.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六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性

    2.明晰和合理界定政府职能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2)深化行政管理方式改革

     (3)创新政府绩效管理模式

     (4)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搭建好政府与公民互动的信息平台

  第十八章 行业规制的创新与完善

   一 竞争与反垄断政策及其制度创新

    1.反垄断法之前的竞争政策

    2.《反垄断法》的颁布及其面临的问题

   二 经济性规制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 社会性规制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 加快行业规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第十九章 企业制度的健全与创新

   一 国有企业改革与制度创新

    1.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进程

    2.国企改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二 民营公司制度演进及其内部治理

    1.民营公司的制度演进

    2.民营公司的内部治理

   三 改进公司治理制度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关于公司治理模式

    2.不同治理模式的比较

    3.公司治理改进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四 公司购并与企业制度创新

    1.我国公司并购市场的发展

    2.我国企业并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促进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建议

   五 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1.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政策建议

  第二十章 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 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

    1.人力资源开发及其理论简述

     (1)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

     (2)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3)人才资源开发的实践

    2.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机制

     (1)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2)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机理

     (3)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途径

     (4)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效能

   二 我国人力资源素质评估

    1.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我国省际人力资源素质评价

     (1)指标值的处理

     (2)权重的确定

   三 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1.强化劳动力基本素质培养

    2.调整教育结构,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普及基础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基本素质

     (2)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鼓励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发展

     (4)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3.建设终生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

     (1)建立和健全医疗保健、就业机制

     (2)构建公平合理的人力资源测评和考核程序,建立健全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

     (3)建立和完善分配和激励机制

     (4)形成有效的人才吸引、引进机制,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第六篇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第二十一章 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与经济增长

   一 我国资源和能源供给能力分析

    1.我国各种主要资源的状况与特点

     (1)水资源

     (2)耕地资源

     (3)森林与草地资源

     (4)海洋资源

     (5)矿产资源

     (6)能源资源

    2.我国各主要资源的可利用水平

     (1)主要矿产能源资源的储采比分析

     (2)我国自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二 全球各主要资源的可利用性分析

    1.世界几种主要资源的储量

     (1)煤炭

     (2)石油、天然气

     (3)铀资源

    2.资源获取方式的转变

     (1)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源交易

     (2)注重本土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3)能源结构多元化与可替代研究成为科技攻关的热点

   三 增强我国在可供资源方面的忧患意识

    1.我国资源可持续性供给面临的挑战

     (1)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国际比较

     (2)水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

    2.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与供给

     (1)能源需求逐年增长的趋势

     (2)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

    3.资源性产品开发利用国际市场的风险加大

     (1)资源性产品的金融化趋势加大了进口风险

     (2)开拓国际资源市场的难度加大

   四 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

    1.资源、能源是经济增长中的硬约束

     (1)资源与经济的关系

     (2)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2.资源高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1)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地区的经济发展悲剧

     (2)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代价过高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资源战略转变

   五 对策建议

    1.确立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

    2.节能降耗优先,改善结构

     (1)节能降耗是根本

     (2)经济结构调整促转型

    3.深挖资源潜力

     (1)加强勘探,提高资源探明率

     (2)改革勘测投入机制,增加探明储量

     (3)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4.深化资源管理改革

     (1)资源税费和产权制度

     (2)开发资源要有整体战略规划的观念

     (3)强化资源的管理

    5.加快替代资源开发,提高可更新资源的生产力

     (1)实施广义节能

     (2)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3)科学养护,提高可更新资源的生产力

     (4)加大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品价值

    6.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回收利用废弃资源

    7.建立全球性的资源战略体系

    8.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9.开发好人力资源是解决自然资源持续供应的根本途径

  第二十二章 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 经济发展生态背景与重化工业发展

    1.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背景

    2.近年来我国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1)投资偏倚

     (2)产出贡献

     (3)就业贡献

   二 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代价

    1.总量情况

    2.单位量情况

    3.部分重化工业行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现状

    4.发展重化工业的资源和环境约束

     (1)支持经济发展的能源与环境的国际约束

     (2)需求与生态环境约束

   三 贸易增长的能源环境代价

    1.贸易的环境影响测度模型

     (1)贸易的环境影响测度模型

     (2)贸易引起的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变化分解

    2.测度数据的处理

     (1)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的编制数据

     (2)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数据

     (3)能源消耗和SO2排放数据

    3.贸易引起的能源消耗与SO2排放及其变化

     (1)出口的能源环境影响及其变化

     (2)进口的能源环境影响及其变化

     (3)环境贸易形势:净贸易含污量与环境贸易条件

     (4)贸易含能量和贸易含硫量变化的分解

    4.如何看待贸易对我国的环境影响

  第二十三章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 资源环境问题与现代循环经济

    1.从古典循环经济到现代循环经济

    2.资源环境问题与循环经济理论发展演变

     (1)资源环境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理论演变

     (2)现代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主流经济学的突破

    3.理解现代循环经济

   二 现代循环经济的简单经济学分析

    1.资源、环境和废弃物的经济性质

     (1)资源的经济性质

     (2)环境的经济性质

     (3)废弃物的经济性质

    2.循环经济和污染预防与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1)合理污染水平是污染预防与治理政策目标的理性选择

     (2)循环经济与提高污染治理合理水平*

     (3)循环经济与其他污染治理手段的比较

   三 现代循环经济与经济发展新模式

    1.循环经济的三种导向和新经济发展模式

    2.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革命

    3.发展循环经济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资源环境问题与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化模式

     (2)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3)循环经济是实践新型工业化的最佳形式

    4.循环经济培育新的资源供应渠道和经济增长点

   四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与初步成效

    1.循环经济概念的引入与政府推动

    2.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后的主要工作

     (1)制度建设

     (2)试点工作

    3.发展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初步成效

   五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重工业

    2.把循环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实现低碳化的发展模式

    3.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循环经济专项发展规划

    4.加大投入力度,推广示范成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政策,加快长效机制和管理平台的建设

 第七篇 经济与社会发展态势的转变

  第二十四章 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现状

   一 收入差距问题

    1.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2.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 养老保障事业情况

   三 医疗卫生问题

    1.居民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增长高于其收入增长

    2.医疗条件改善程度很有限

   四 教育问题

   五 社会治安问题

   六 城乡差距问题

  第二十五章 社会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二 加强民生工程与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

     (2)城镇化与经济增长

    2.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现状

     (1)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中国城镇化基本情况

    3.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经济效应

     (1)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

     (2)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

    4.有关政策建议

   三 大力发展养老事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中国人口赡养率不断提高

     (2)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3)中国人口老龄化下的家庭模式与和谐社会

    3.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形势

    4.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途径与估计

     (1)人口老龄化改变劳动力供给数量,影响劳动力投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2)人口老龄化改变经济资源的配置关系

     (3)人口老龄化改变个人行为与家庭行为

     (4)人口老龄化带动与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人口老龄化改变相关的制度

    5.有关政策建议

  第二十六章 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1.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

    2.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演变

    3.资本对产出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

   二 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

    1.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总体特征

    2.收入的流动性与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三 相关政策建议

  第二十七章 区域发展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建立事权与财权匹配的中央—地方政府财政关系

    1.分税制带来的区域问题

     (1)确定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出责任、税收范围

     (2)初步建立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重建

     (1)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关系

     (2)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科学发展

     (3)进行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

   二 建立以国土规划为起点的规划体系

    1.国土规划的起源与地位

     (1)国土规划的起源

     (2)国土规划的内容与地位

    2.以全国国土综合规划为起点的规划体系

   三 建立双目标的区域政策框架

    1.以关键性障碍确定政策目标

    2.划分政策援助的“问题地区”

    3.建立多点支撑的政策体系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

〔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

〔澳〕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英〕A.P·瑟尔沃:《增长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思考》,载曾培炎主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英〕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1994。

〔英〕罗伊·哈罗德著:《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3。

〔美〕E.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

〔美〕索洛:《经济增长论文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美〕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上海三联书店,1989。

〔美〕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美〕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

刘国光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苏〕B.D.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人民出版社,2009。

赵京兴:《中国的分层工业化道路》,为台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而作,2009。

谢光:《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曹尔阶等:《新中国投资史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孙振环:《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57)》(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

曹洪涛、储传亨:《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潘世伟:《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新华出版社,200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公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严陆光、陈俊武:《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郎一环:《全球资源态势与中国对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王伟、邓蓉、张志强:《资源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严陆光、陈俊武:《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吴基传:《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新华出版社,2000。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党国英:《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梁世夫、姚惊波:《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进》,《调研世界》2008年第4期。

吴志冲、季学明:《经济全球化中的有机农业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

刘金山:《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15期。

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财经科学》2006年第10期。

赵美玲:《加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选择》,《天津经济》2007年第11期。

关付新:《我国农业生产力决定现代农业组织演进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

邢广智、李建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低效运行的深层次原因》,《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第5期。

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6期。

贺振华:《劳动力迁移、土地流转与农户长期投资》,《经济科学》2006年第3期。

刘宁:《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6期。

蒲林昌:《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策略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1期。

黄季焜:《中国农业发展与展望》,《管理评论》2003年第1期。

张合林:《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徐建平等:《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中国机械工程》第19卷,2008年第20期。

赵阳华:《美、日、韩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做法》,《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第12期。

刘仕国:《新经济测度》,《世界经济》2002年第10期。

杜伟锦、李红升:《信息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李红升:《中国信息化30年若干方面回顾与思考来源》,《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1~2期。

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红升:《中国信息化30年若干方面回顾与思考来源》,《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1~2期。

许晶华:《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生产率测算的理论进展与实证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高世楫:《技术和组织创新与新经济——从经济增长方式和技术—经济范式看新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

方未:《信息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动力》,《领导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王庆一:《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评析》(上),《节能与环保》2008年第5期。

王庆一:《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评析》(下),《节能与环保》2008年第6期。

朱超、丁进田、徐会军:《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煤炭》2002年第3期。

李顺:《国内勘查结合海外贸易,中国核电用铀有保障》,2008年11月30日《世界能源导报》。

黄佳音:《危机与动荡:酝酿未来世界能源图景》,《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12期。

刘世锦:《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刘英丽:《“中国模式”必须改弦更张》,《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26期(2004年7月19日)。

吴敬琏:《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倾向》,《经济管理文摘》2004年第21期。

吴舜泽、陈斌、逯元堂、王金南、张治忠:《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失真问题分析与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

杨建龙:《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结构与趋势分析》,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5年2月21日。

郑易生:《论中国环境与经济至上主义》,《二十一世纪》2005年2月号。

毕茜:《我国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陈敏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思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12期。

陈全明、邓勇:《我国人才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陈贤俊:《西方国家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财会研究》1997年第12期。

蔡俊煌、郑庆昌:《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福建论坛》2000年第4期。

董克用:《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年第7期。

高慧:《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西北人口》2001年第4期。

黄芳:《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3期。

侯永志:《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信息网,2002年9月。

金喜在、侯银霞:《我国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孔令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机制分析》,《人口学刊》2000年第1期。

李燕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测定指标体系的建构》,《统计研究》2001年第7期。

李力、任太:《论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 1期。

刘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的一些问题》,《山东财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梁伟真:《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经济经纬》2004年第6期。

牟永红:《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唐克:《目标的熵权模糊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4期。

隗斌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经济》2000年第2期。

王浩、傅小燕:《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投资辨析》,《中国人才》2004年第9期。

王金营:《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评估》,《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王云:《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及效益测评》,《经济问题》2000年第4期。

王传荣:《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王乾、李燕芳:《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矛盾及其解决对策》,《技术经济》1999年第3期。

王继红、王晓华:《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王宗军:《集成式多目标权系数赋值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8期。

吴泽宁、张文鸽:《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修正的统计方法》,《系统工程》2002年第3期。

文海英:《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趋势与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年第4期。

肖鸣政:《试论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作用与模式》,《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夏兴园、洪正华:《构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合理机制》,《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徐泽水、达庆利:《多指标评价的组合赋权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第2期。

席酉民、汪应洛、陶谦坎:《评价指标的估价方法及权的探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6。

赵焕臣:《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科学出版社,1986。

镇常青:《多目标决策中的权重调查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

张本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展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年第12期。

刘善敏、湛新民:《人力资源投资的中外比较》,《经济管理》,国研网,2001年第20期。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国家统计局网站。

C. Perez,Microelectronics,Long Waves and World Structural Change:New Perspectiv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 13 (1985):441-463.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08,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www.iea.org.

Ocampo,Roberto F. de,2005,“ASIA:Managing Challenges and Rediscovering Growth”,Keynote Speech at the 13th Asian Business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Michigan,As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www.aim.edu.ph.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s.Hiring Costs and Strategies:the AMA Report,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s,1996.

Casey Ichniowski,Kathryn Shaw,and Giovanna Prennushi. the 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roductivity. Cambridge,M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5333,1996.

Crawford G,Williams C. A Note on the Analysis of Subjective Judgement Matric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985,29:387-405.

Cogger K O,Yu P L. Eigenweight Vector and Least-distance Approximation for Revealized Preference in Pairwise Weight Ratios.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1985,46:483-491.

George T. Milkovich,John W. Boudreau.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8th Edition. A Times Mirr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Inc.company,1997:31.

Harsanyi J C. Cardinal Welfare,Individualistic Ethics,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5,63:309-321.

James C. Hayton,Glenn M. McEvoy. Innovations in Teaching in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Editor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3).

J Mouritsen,P N Bukh,H T Larsen,M R Johansen.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Knowledge Through Intellectual Capital.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2(3).

Jensen R E. An Alternative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984,28:317-332.

Lisa M. Lynch. Employer-Provided Training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First Resul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nference on Enterprise Training Strategies and Productivity,1996,6:12-13.

Saaty T L,Vargas L G. Comparison of Eigenvalue,Logarithmic Least Squares and Least Squares Methods in Estimating Ratios. Mathematical Modeling,1984,5:309-324.

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New York,1980.

Wei L,David P L. Matching Leadership Styles with Employment Modes: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

Yager R R. 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Aggregation Operators in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1988,18:183-190.

Zeeny M.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McGraw-Hill,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