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7 !

参考文献

23

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图书

Economy of China Analysis and Forecast (2017)

SSAPID:101-2556-7276-06
ISBN:978-7-5201-0064-9
DOI:10.31193/ssap.isbn.9787520100649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总理基金项目,由著名经济学家李扬领衔,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数十家科研机构、国家部委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共同撰写,系统分析了2016年的中国经济形势并预测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相关信息

丛书名:经济蓝皮书
编 辑:吴敏;宋静;彭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学术委员会

 皮书数据库

 “去杠杆”要综合施策(代前言)

 子库介绍

 中国皮书网

 Ⅰ 总报告

  B.1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二 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一)经济增速稳中略降

    (二)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产贡献突出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投资结构分化

    (四)消费平稳增长,需求结构改善

    (五)进出口增速下滑明显,贸易顺差保持稳定

    (六)通缩压力减缓,通胀因素积聚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 2017年中国经济预测

   四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科技税收政策模拟

    (一)政策模拟背景

    (二)中国科技研发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模拟实证分析

     1.政策模拟Ⅰ

     2.政策模拟Ⅱ

   五 政策建议

    (一)加大惩罚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收益分配机制

     1.切实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科技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二)以降低宏观税负为重心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

     1.财政收入低速增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度显著增加

     2.当前应以“稳增长”为目标,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并重

     3.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

    (三)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金融转型风险防范

  B.2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年秋季座谈会”综述

   一 对当前经济形势及2017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二 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三 2016年及2017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四 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优化投资结构

    (二)努力保持房地产健康发展

   五 2016年经济走势与政策建议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三)各方合力稳定投资增长

    (四)季度预测与政策模拟

 Ⅱ 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篇

  B.3 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与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下滑

   一 经济形势分析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就民间投资增速本身的情况来考察

    (二)就民间投资增速与全国投资增速的比较来考察

    (三)就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来考察

   二 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最关键原因

   三 营造向上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

  B.4 经济增速回调初步触底,企稳基础仍需巩固

   一 经济增速回调初步触底

   二 经济企稳基础仍需巩固

   三 2017年经济形势展望

   四 政策建议

    (一)财政政策的作用应进一步增强

    (二)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的基调

    (三)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形成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筑牢民生的安全网

  B.5 2016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7年展望

   一 2016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2.有效投资增长回稳

     3.外贸下滑势头有所遏制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

     1.“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进展

     2.“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

     3.财税、投融资、价格、电力、国企、金融、生态等改革持续深化

    (三)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现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积极

     4.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四)开放型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五)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二 2017年国民经济展望及政策建议

    (一)从需求看,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投资增长将缓中趋稳,外贸进出口有望回稳

     1.消费方面

     2.投资方面

     3.外贸方面

    (二)从供给看,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工业生产低位调整,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农业方面

     2.工业方面

     3.服务业方面

  B.6 2016年工业运行预测分析及2017年展望

   一 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二 影响工业运行的因素分析

    (一)有利于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不利于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1.投资下行压力仍大

     2.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总需求疲软,贸易收缩,外贸形势异常复杂,中国制造业出口不会出现明显改善

     3.新兴产业尚在培育期,增长动能青黄不接是当前工业承压的内在原因

     4.2017年工业“去产能”可能会进一步加码,对工业经济短期增长构成下行压力

   三 模型预测结果与共识预测以及未来趋势判断

   四 保持工业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发挥工业经济稳增长的作用,要调整稳增长的方式和“脱实向虚”的治理思路

    (二)兼顾重点突破与广泛升级分类推进产业升级

    (三)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

    (四)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稳定外贸出口

    (五)集中优势领域重点突破与传统产业改造相关的新兴产业

  B.7 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一 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一)工业经济筑底企稳

    (二)工业结构趋向改善

    (三)地区分化明显,新的区域增长极显现

    (四)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二 当前工业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工业经济大幅下行的压力有所缓解,将进入较长时期的筑底企稳过程

    (二)中国工业仍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工业企业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 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调控,防范系统风险

    (二)改善企业环境,优化产业生态

    (三)支持企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Ⅲ 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篇

  B.8 宏观稳定政策显效,改革深化提升效率

   一 宏观稳定政策显效,经济减速挑战犹存

    (一)宏观稳定政策显效,增长平稳可期

    (二)微观效益持续下滑,投资意愿降低,资金外流加快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转变,第三产业与消费增长成为核心动力

   二 中国经济迈入中高端的关键是效率持续改善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峰期1985~2007年,年均增长10.1%

    (二)资本要素投入增长放缓,投资回报率快速下降

    (三)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而人力资本没有深化

    (四)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

   三 中国经济的二次转型、改革与效率提升

  B.9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 2016年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一)供给端稳定,房地产和汽车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需求端走弱,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工业品价格跌幅收窄,房价大涨

    (四)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

   二 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一)房地产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二)民间企业投资活力不足

    (三)部分金融领域潜在风险继续积累

    (四)货币政策效应减弱

   三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一)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

    (二)消费需求将稳中略降

    (三)外贸进出口仍将低迷

    (四)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难以持续回升

   四 2017年预期调控目标建议

   五 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

    (二)货币政策切实稳健

    (三)加快深化国企改革

    (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B.10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特点

   二 创新战略要落到实处

   三 民间投资下滑要引起注意

   四 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清算

    (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

    (二)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建设工作正在推进

   五 关注创新发展方式

   六 促进经济自由化,发展自由贸易区

  B.11 全面降低宏观税负应是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

   一 财政收入进入低速增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度显著增加

    (一)2012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增速不断下降

    (二)低速增长下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未减

    (三)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面临诸多困难

   二 当前应以“稳增长”为政策目标,支持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两手抓

    (一)当前“稳增长”是保经济增长的底线,须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下功夫

    (二)强化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三 积极财政政策重心应从“结构性减税”进一步深化为“全面降低宏观税负”

    (一)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同GDP的比率持续上升

    (二)非税收入增长迅速

    (三)企业与个人税负水平不断提高

   四 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

    (一)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

    (二)切实有效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

    (三)着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四)加强财政风险的防控

    (五)强化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B.12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6~2017年*

   一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二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民收入周期的相位测度

    (二)附加总需求的总供给函数

     1.瞬时结构效应

     2.中期滞后效应

     3.长期储蓄效应

    (三)国民收入均衡的多重性质

   三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一)积极需求管理的扩张空间

    (二)预期管理、周期分化与汇率趋势

  B.13 2016~2017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利用景气分析法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和预测

    (一)基于景气合成指数对经济周期态势的分析

    (二)利用先行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对经济运行走势的预测

   二 基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对经济景气状况的分析

    (一)2016年工业生产增速和企业效益温和回升到“趋冷”区间

    (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大幅下滑到“过冷”区间,投资景气依然低迷

    (三)2016年名义消费增长稳中略缓,进入“趋冷”区上部,实际消费止跌回稳

    (四)外贸景气有所回升,但仍然处于“过冷”区间

    (五)2016年财政收入景气先升后降,从“正常”转为“过冷”

    (六)2016年货币供应M1高速增长,与M2增速下降形成明显反差

   三 物价波动特征、影响因素及其走势分析

    (一)物价波动特征分析

    (二)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走势分析

   四 2016~2017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一)2016年和201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6.7%和6.6%

    (二)物价走势保持平稳,预计CPI 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上涨1.9%和2%左右

    (三)工业生产增速或在“过冷”区上界附近小幅波动,走势大体平稳

    (四)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在“过冷”区止降回稳

    (五)消费在“趋冷”区间上界附近保持稳定增长

    (六)进出口景气稳中有所回暖,但仍然难以脱离“过冷”状态

    (七)货币供应M2和贷款增长或止降回稳,增速低于预定目标

   五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一)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坚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二)抑制房地产泡沫,提升企业投资热情

    (三)提高“三驾马车”增长动能,加快实现动力转换

    (四)多措并举,加快供给侧改革进程

 Ⅳ 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形势分析篇

  B.14 防范系统性风险取向下的货币金融运行*

   一 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逐步回落,9月末M2同比增长11.5%

    (二)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

    (三)贷款同比多增,贷款结构改善

    (四)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贷款利率明显回落

    (五)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二 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业增加值初步核算存在高估,稳增长压力较大

    (二)信贷需求不旺

    (三)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将持续暴露

    (四)商业银行资管产品风险需要关注

    (五)资本外流压力加大

   三 2017年金融运行展望

    (一)科学测算经济增长潜力,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二)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综合运用多种工具补充流动性

  B.15 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货币信贷政策,加强金融转型风险防范

   一 货币流动性的增速和结构

   二 贷款和社会融资存量的增速和配置

   三 利率、社会融资成本与汇率

    (一)利率与社会融资成本

    (二)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四 不良贷款率、汇率贬值预期与转型隐含金融系统性风险

   五 2017年经济金融运行趋势及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一)综合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及创新,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宽松,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社会融资存量稳定增长

    (二)稳定政策利率调整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防止人民币汇率过调

    (三)发挥窗口指导和广义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引导功能,引导信贷结构改善和金融配置,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四)加强监测和管理经济与金融转型隐含的系统性风险

  B.16 我国经济“L”型探底企稳阶段投资形势分析

   一 全球经济的新态势与中国经济的增长逻辑

   二 稳定的经济增长是改革的基础,“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三 当前稳投资需要重点突破的三方面问题

    (一)从投资结构上平衡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强投资的可持续性

     1.扭转制造业投资持续下降是恢复实体经济活力的关键

     2.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当前“守住底线”的重要抓手

     3.谨防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过快

    (二)在保持国有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从制度设计上激发民间投资的力量

    (三)警惕重回粗放的投资增长模式,提高投资效率,改善投资结构,扩大有效需求

  B.17 2017年我国外贸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当前我国外贸运行特点

    (一)贸易方式变化结构更趋合理

    (二)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

    (三)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显示活力

    (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贸易条件逐步改善

    (六)进口贸易同比降幅显著大于出口贸易

    (七)进口和出口价格指数波动大于数量指数

    (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

    (九)“一带一路”合作在投资、贸易、承包工程等多领域呈活跃态势

   二 我国各省(区、市)经济、贸易情况

    (一)各省(区、市)GDP增速排名情况

    (二)各省进出口额情况

   三 国际经贸环境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全球进口需求持续萎缩

    (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步伐持续分化

     1.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欧元区经济复苏略有改善

     2.英国脱欧安排犹存不确定性

     3.日本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且缺少政策空间

     4.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仍面临调整与转型压力

     5.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

    (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继续呈分化态势,不确定性增强

    (四)国际机构对全球经济的预测

    (五)展望2017年国际经济形势

   四 中国经济形势和贸易形势展望

    (一)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二)201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合格收局

   五 对策建议

    (一)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二)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Ⅴ 市场价格与收入分配篇

  B.18 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及2017年展望

   一 2016年就业工作的总结

    (一)城镇新增就业保持稳定,失业率首次跌落

    (二)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三)“互联网+”热潮涌动,成为引领就业的发动机

    (四)服务贸易加快增长,促进相关就业的发展

    (五)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六)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维持平稳态势

   二 2017年就业形势的预计

    (一)未来就业形势喜忧参半

     1.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性不容忽视

     2.国际经济复苏的动能不足,通过外贸间接影响我国就业

     3.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缓解就业难,但对未来经济增长形成制约

     4.“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人才结构性矛盾凸显

     5.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就业指数显著上升

    (二)2017年我国就业趋势展望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仍旧保持现有水平

     2.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3.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

     4.劳动力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 2017年稳定就业形势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就业相关体制机制改革

    (二)加大力度扶持创业创新活动

    (三)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四)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

  B.19 2016年中国税收形势分析预测及2017年初步展望

   一 2016年前三季度税收形势分析

    (一)2016年1~9月分季度累计税收收入走势分析

    (二)2016年前三季度分月度税收收入运行分析

    (三)2016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结构分析

     1.分产业来看

     2.分地区来看

     3.分级次来看

    (四)2016年前三季度主要省份税收收入运行分析

   二 2016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运行特点及原因

    (一)2016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运行主要特点

     1.与上年同期比,税收收入增速小幅下降

     2.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收入增速较上年有升有降

     3.个人所得税继续保持高增长

     4.房地产有关税收情况

     5.实体经济经营状况的恶化,对税收收入增速产生较大影响

     5.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减少,使税收收入增速下降

     6.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加支撑了税收收入增长

    (二)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税种分析

     1.增值税成为税收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税种

     2.证券交易印花税(以下简称“证交税”)成为造成税收收入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三 2016年全年税收收入预测及2017年初步展望

    (一)2016年全年税收收入预测

    (二)2017年中国税收形势初步展望

   四 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看法

     1.税收收入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2.实体经济受到虚拟经济的强烈冲击

     3.固定资产投资不会有彻底改观

     4.第三产业由于营改增,税收收入增速较大

    (二)建议

     1.增加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使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优化政府财政收支结构

     3.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B.20 2016年中国股票市场回顾与2017年展望

   一 2016年中国证券市场回顾

   二 中长期宏观经济运行基本逻辑

    (一)趋势性的经济减速的直观原因

     1.基数效应和人口红利

     2.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

     3.全球制造业需求低迷

    (二)需求侧动力衰减

    (三)科技创新短期难以取得显著成效

    (四)权衡政策目标的取舍

    (五)全球经济周期的循环

   三 2017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

 Ⅵ 台港澳经济篇

  B.21 台湾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16~2017年)

   一 2016年经济现状

    (一)经济增长

    (二)对外贸易与投资

    (三)产业状况

    (四)金融与财政

    (五)物价与就业

    (六)两岸经济关系

   二 2017年经济展望

  B.22 2016年台湾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台湾总体经济走势平缓

   二 实质面成长平缓

    (一)国际商品贸易低迷,服务贸易成长出乎预期

    (二)民间消费成长动能仍弱

    (三)台湾地区投资

    (四)下半年公共支出增加

   三 货币情势宽松,物价年增率平缓

    (一)物价波动

    (二)金融概况

     1.利率政策

     2.汇率

    (三)房地产

   四 主要机构对台湾经济预测结果汇总

    (一)预测结果摘要

    (二)主要机构预测结果汇总

    (三)主要不确定因素

  B.23 香港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经济近况

    (一)对外贸易

    (二)内部需求

    (三)劳工市场

    (四)通胀

   二 宏观经济基本状况

    (一)宏观经济基本面

    (二)公共财政

    (三)国际收支平衡

    (四)金融体系稳健

   三 楼市近况

   四 未来经济展望

   五 长远经济发展方向

    (一)深化与内地经济合作

    (二)提升竞争力

    (三)推动产业发展

  B.24 澳门经济分析与展望

   一 澳门地区总体经济状况

    (一)上半年澳门总体经济下行,跌幅逐渐收窄

    (二)公共财政表现受博彩业影响大幅收缩

    (三)旅客消费总量、人均消费量和酒店业均出现缩水

    (四)旅游人数基本持平,旅游物价指数出现下跌

    (五)零售业总体跌幅较大

    (六)澳门机场平稳发展

    (七)展览规模和场次有所减少,会展活动形式有所增加

    (八)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有所回落

    (九)不动产价跌量升,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有所上升

    (十)CEPA双边贸易有所减少,投资项目减少但投资额增加

   二 下半年澳门地区经济收缩将收窄,全年经济收缩在5%左右

    (一)2017年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

    (二)博彩收入出现好转迹象

    (三)旅客人数有所回升,积极向休闲旅游目的地转型

    (四)港澳CEPA将结合已签署的CEPA及相关补充协议产生积极的叠加效应

    (五)横琴继续为澳门提供产业多元化主平台

    (六)深化“一个平台”建设,促进内地、澳门、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和澳门自身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Ⅶ 附录

  B.25 统计资料

 Contents

 法律声明

 摘要

 经济蓝皮书编委会

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创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经济增速亦不及此前预期,但全球经济总体保持了温和复苏的发展态势。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6.1%和7.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消费增速总体平稳,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基本稳定,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有所缩小,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年初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增长6.7%左右,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考虑供给侧的主要因素持续下滑;需求侧的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外部需求疲弱态势持续;国内投资基数庞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在减弱,而且民间资本投资大幅下滑,外商投资持续低迷;消费增速总体保持平稳小幅下滑趋势,过快增长的购房贷款将对整体消费产生不利影响。预计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全年GDP增长6.5%左右。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未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十分必要。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以“稳增长”为目标,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并重;切实有效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着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尽快实施房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综合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及创新,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宽松,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社会融资存量稳定增长;稳定政策利率调整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发挥窗口指导和广义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引导功能,引导信贷结构改善和金融配置,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监测和管理金融转型过程中隐含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

新华社:《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人民日报》2016年6月23日。

Muth,J.,“Rational Expect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Econometrica,1961,29(3).

李扬主编《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刘树成:《巩固和发展经济适度回升的良好态势》,《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3期。

刘树成:《改革宏观调控方式与把握合理区间中线》,《财贸经济》2014年第7期。

刘树成:《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新棋局》,《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10期。

刘树成:《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3期。

刘树成:《“十三五”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第8期。

郝颖、辛清泉、刘星:《地区差异、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

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9期。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兼论“一带一路”的互通观念》,《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期。

史丹:《全球能源转型特征与中国的选择》,《经济日报》2016年8月18日。

武鹏:《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2期。

陈磊、隋占林、孟勇刚:《2015~2016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载《经济蓝皮书: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高铁梅、陈磊、王金明、张同斌:《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与预测方法》(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国家信息中心:《月度经济焦点问题报告》2016年第8期。

Raftery A. E.,Karny M.,Ettler P.,“Online Prediction Under Model Uncertainty via Dynamic Model Averaging:Application to a Cold Rolling Mill”,Technometrics,2010,52(1).

Dangl T.,Halling M.,“Predictive Regressions with Time Varying Coefficien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06(1).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http://www.boc.cn/fimarkets/summarize/201609/t20160929_7757246.html,2016年9月29日。

爱建证券:《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展望》,http://data.eastmoney.com/report/20160929/hg,APPH5T8z8iejReport.html,2016年9月29日。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http://wenku.baidu.com/link?url=9sULKxJA4JwRFJ11MK VWaa18C9fA eEEnI1bQ YamcYwAPtpETfIaeICwmF_lJPNKWPqCds-paEs-IUhwZDjKPyNWXc4Y1kKT8ZEN90 UZKRYW,2016年9月28日。

《郭同欣: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4日。

《王萍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收入和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网站,2016年10月20日。

简 介:本书从新型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全球商贸资源配置中心建设、供应链视角下广州城市发展、现代城市商贸流通竞争力、新零售、跨境电商等多个视角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多角度展现了2016年广州商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亮点,并在多维度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展望2017年广州商贸业的发展趋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简 介:本书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供给侧改革与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聚焦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构建,研究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度、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自由贸易区税收政策创新的目标定位、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机制等问题;围绕上...

作者: 沈开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简 介:本书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由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关于广州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对广州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作了深入分析,对2017年经济走势进行了合理预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收录了与上述主题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简 介:本书总报告从整体上总结了中国证券行业运行的宏观背景,介绍了我国2017年金融及证券行业运行概况并对证券公司经营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证券公司经营与发展中呈现的新特点;分报告从3个方面对我国证券公司进行深度剖析,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对其竞争力进行了评比和排名;专题报告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附录部分以...

作者: 孙国茂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本书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主题,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两部门,主要从自贸试验区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战略、实体经济发展等角度展现、分析2017年上海在构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作者: 沈开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简 介:本书总结了国内外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重点介绍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金融、贸易、法律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并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离岸账户、贸易便利化和法律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书中深入分析了“1+3+N”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体系构建和战略布局;统筹了“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简 介:在后金融危机和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时代背景下,需要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这就对金融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全面分析了2020年中国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主体不断呈现出的新特征,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竞争力进行了评估,违规情况进行了总结。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总报告、评价篇、专题...

作者: 孙国茂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