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57

京华论丛图书

SSAPID:101-2553-6599-85
ISBN:978-7-5097-6451-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为纪念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建立60周年,文学院组织、遴选院全部教授、大部分副教授、部分讲师历年精品学术论文,并结集成册。全书共108篇,分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教育学、影视文学、文秘学、文化产业管理、书法教学、教改论文11个板块。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京华论丛”编委会
编 辑:张礼恒;于占杰;周志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一 中国古代文学

  近百年中国文化艺术中杜甫的潜在影响

  《洪范》晚出新证

   一 孔子之世流行“六府”、“五材”,《洪范》尚未成书

   二 《洪范》倡君主专制独裁,属战国思潮

   三 《洪范》耕、阳合韵是战国韵例

  论贾母

   一 贾府需要贾母

   二 微妙的另一面

   三 老祖宗的享乐

   四 对宝玉的溺爱

  历史的沉思

   一 文学负载什么使命?

   二 社会的栋梁还支撑得住倾斜的大厦吗?

   三 贵贱尊卑的等级之论合理吗?

   四 历史向何处去?

  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

   一 先秦“神”的概念向美学意义的演变

   二 六朝书画中的“形神论”与相对滞后的诗论

   三 初唐“四杰”与杜甫的“有神”说

  试论关汉卿的“色目情结”

   一

   二

   三

  梅尧臣散文简论

  释《诗经·小雅·节南山》“有实其猗”及“勿罔君子”

   一 “有实其猗”

    (一)《传》《笺》《疏》举要

    (二)草木喻:《易》《书》《诗》《礼》《论》《孟》之大传统

     1.《易》《书》《诗》《礼》《论》《孟》

     2.《易》《书》《诗》《礼》《论》《孟》

    (三)王引之的说法与胡承珙、黄焯的异议

    (四)王引之说平议

     1.对相关经学传统认知不足

     2.灭字解经,颠倒原意

     3.解释“有……其……”句法有误

      (1)无视反证

      (2)解释《诗经》“有……其……”句法有误

     4.结语

   二 “勿罔君子”

  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

   一 古今对汉赋起源的种种解说

    1.源于《诗经》说

    2.源于“诵读”(与诗六义之“铺陈”无关)说

    3.兼取铺陈与诵读二义说

    4.源于《楚辞》说

    5.源于荀子《赋篇》说

    6.源于战国纵横家游说之辞说

    7.多源说

    8.异体异源说

    9.源于俳词说

   二 汉赋发生的历史根源: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源于赋诗言志用诗之法

    1.汉赋发生的文学根源:源于“六诗”之赋

    2.汉赋发生的政治根源:汉赋源于“主文谲谏”之传统

    3.汉赋源起的主体因素:汉赋源于“出使专对”、“登高能赋”等从政之文才

   三 汉赋发生的时代助因

    1.汉赋发生的社会助因

    2.汉赋源起的读者助因

   四 对历代不同解说的分析

  咏歌与吟诵

   引言

   一 嗟叹词与中国早期诗歌的歌唱特征

   二 对称原理与四言诗节奏韵律的形成

   三 非对称音步的存在与三言诗

   四 二分节奏的强化与楚辞体的产生

  文体意识、创作经验与《文心雕龙》研究

  上官婉儿主持诗坛的意义

   一 上官婉儿主持诗坛的诗史意义

   二 上官婉儿主持诗坛的政治意义

  语录体与宋代诗学

   一 诗话中的语录体与宋代诗学

   二 杂记和笔记中的语录体与宋代诗学

   三 禅门语录、道学语录与宋代诗学

  《西厢记》明清刊本演变述略*

   1.残页本

   2.弘治本

   3.徐士范本

   4.王骥德本

   5.凌濛初本

   6.金圣叹本

   7.毛西河本

   8.潘廷章本

  干宝生平事迹新考

   一

   二

   三

  《赋海大观》价值初探*

   一

   二

   三

   四

  西子经典形象与祓禊之俗及魏晋隋唐的女性观

   一

   二

   三

   四

  试论袁宗道对公安派的开创之功

  《文心雕龙·诸子》篇“庄周述道以翱翔”释义

   一

   二

  柳宗元对势、时和舆论的思考

   一

   二

   三

   四

   五

  “以古文为时文”的创作形态及文学史意义*

   一 融液经史

   二 骈体与散体

   三 “顺题成文”和“因体立格”

   四 细密的行文技法

   五 古文意境

   六 结语

  文人心态的退缩与晚明小品的消亡

  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

   一

   二

   三

  入云深处亦沾衣

   一 正名

   二 闹塾

   三 捉奸

   四 诱引

   五 水祭

   六 寻究

   七 结语

 二 文艺理论

  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启蒙先驱

   一 从民之性的为政理念

   二 人生平等的社会理想

   三 存真去假的人格修炼

   四 与世推移的发展史观

   五 重情重俗的美学思想

   六 结语

  新诗:呼唤自由的精神

   一 话题的提起

   二 “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是从内在精神角度对新诗品质的概括

   三 “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标明了自由诗在新诗中的主体位置

   四 自由诗在新诗中具有本原生命意义与开放性的审美特征

   五 公用性与稳定性的缺失使现代格律诗难于与自由诗相抗衡

   六 当下新诗存在的问题是构建几种新格律诗体能解决的吗

  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重建

   一 主流文学的“拨乱反正”

   二 “边缘文学”的冲击

   三 文学功能与想象方式的转变

  大院顽主的荒唐岁月与成圣之路

   一 从“老兵”到“顽主”

   二 有文化的“顽主”

   三 大院顽主的权力资源和接班人意识

   四 大院顽主与底层痞子的二元对立叙事

   五 走向成圣之路

  外位性理论与巴赫金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 外位性理论的表述贯穿了巴赫金的全部学术活动

   二 巴赫金外位性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 作为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外位性理论

  回归感性意义

   一

   二

   三

   四

  僧祐及其与刘勰之关系考述

   一 引言

   二 僧祐之生平、师从、学养及其撰作略述

   三 范文澜《文心雕龙·序志》篇注六纠谬

   四 《〈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之问题

   五 余论

  新时期文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引进与移植*

   一 新时期文论与西方现代美学

   二 新时期文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三 主客二分的四个层次

  于以表情,爰著斯诗

   一

   二

   三

   四

   结语

  对待立义与中国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

   一

   二

   三

   四

  福柯在中国

  1980年前后的走私录音机:消费、电子媒介与文化变迁

   一 消费的回归:计划经济晚期的日常生活

   二 走私录音机:从消费者到受众

   三 全球化电子技术浪潮与中国大陆文化变迁

   小结

  经典文体与文体的经典化

   一 诗歌体式的经典化:从古体到近体

   二 散文体式的经典化:从散体、赋体到骈体

   三 小说和戏曲的经典化:从邪宗到正宗

  以鬼神之魅,增人文之美

   一 魂兮归来:来有所自,归有所由

   二 借鬼神之魅,增人文之美

  知识制度与中国文论生产

   一 一道试题难倒四千才俊

   二 文论试题的制度考察

   三 中国古代文论与传统知识制度

   四 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知识制度的颠覆性变迁

   五 知识制度视野下的文论研究

  阿多诺:作为詹姆逊的幽灵*

   一 “一个巨大的失败”

   二 “辩证法的楷模”

   三 晚期马克思主义逻辑

   结语

  《古文观止》选文研究

   一 历代选文通论

   二 古文观念与选文宗旨

    1.历史正统与古文正统

    2.道统意识与古文之道

    3.古文的文统观

 三 汉语言文字学

  四论古今字

   一

   二

   三

  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为认知底蕴的语言形式和修辞现象

   一 汉语中的“容器-内容”意象图式新释

   二 评某些修辞格的界定

    (一)对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借代界定的一些想法

    (二)对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列锦格界定的一些想法

   三 从容器与内容各自的特点以及配合使用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借代式

    (二)非借代式的各种形式

     1.隐内容而现容器或者相反

     2.容器小内容大

     3.容器疏而内容不漏

     4.容器的真与假

     5.内容进入作为死地的容器而竟然栩栩如生

     6.内容尚未进入容器,就在容器中产生效应

     7.内容溢出容器,到达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8.容器与内容在句中互换角色

     9.一个“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中的容器或内容包含着另一个“容器-内容”意象图式

     10.容器与内容在“A(的)B”与“B(的)A”中的命名特色

     11.方位词在容器词后边对容器的定位作用

   四 借助语法分析来观察、分析

  中型语文词典加强释义理据性的思考

   一

    (一)应说而未说

    (二)说而不清或说而不确

    (三)误解字义

   二

    (一)文化词

    (二)典故词

    (三)不易理解的比喻词、借代词

    (四)语义关系不易理解的复合词

    (五)外来的音译词

    (六)某些异形词

  试论改体造字法

   一

   二

   三

    (一)省减笔画

    (二)增加笔画

    (三)改变笔画形态

    (四)更换偏旁

   四

  面向语言处理的计算与认知取向*

   一 语言研究的计算取向

   二 语言研究的认知取向

  论汉字结构之新框架*

  论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合流为北京话t?、t?‘、?的合流方式

  上古汉语后附性“者”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前言

   一 先秦时期“者”的用法

   二 “者”字用法的归纳和讨论

   三 “者”字的功能演化过程及其机制

   四 相关问题的讨论

  汉语儿童主观化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

   一 引言

    (一)研究目标

    (二)理论背景

    (三)儿童语言中的主观性研究现状

   二 汉语儿童语言中的主观化表达

    (一)数据说明

    (二)儿童早期的主观化表达手段

    (三)习得规律总结

   三 主观化表达手段与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还”主观义项的引申及机制

    (二)“还”的习得数据

    (三)相关问题探讨

     1.主观义习得特征及解释

     2.其他多义情态副词的习得

     3.主观义习得特征与主观化表达手段习得特征

   四 主观化发展与句法的发展

   五 余论

  关于语义的分类

   一 引言

   二 语义分类存在的问题

   三 语义分类的依据和标准

   四 结语

  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一 绪论

   二 分离语词单位

    (一)建立在第二信号反射上的符号处理能力

    (二)建立在范畴知觉上的语言单位分离能力

   三 词语理解和使用的互动

    (一)理解先于产生的时序特征

    (二)产生先于理解的试误策略

   四 提取语义特征

    (一)三种词汇现象间的关系

    (二)日常语义特征的选取

    (三)跨义场之间的词义泛化

   五 形成语义场

    (一)同一语义场内的词义泛化

    (二)语义场的形成

   六 结语

  北京话姓氏的儿化现象*

   一 引言

   二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 访谈调查结果及分析

   四 结论

  宋代结构助词“底”(的)的新兴用法及其来源

   1.X底动/形

  自由逻辑中的存在问题*

   一 自由逻辑中的“存在”——以PFL和NFL为例

    (一)PFL中的“存在”

    (二)NFL中的“存在”

   二 与弗雷格、罗素存在观的比较

   三 与蒯因存在观的比较

   四 结语

  试论现代汉语的组合式命名*

   一 以往对现代汉语命名形式的基本看法

    (一)陈琼瓒的研究

    (二)陆丙甫的研究

    (三)张敏的研究

   二 古今汉语中的组合式命名

    (一)本文所使用的主要命名标记

    (二)来自古代汉语语料库的命名

    (三)来自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命名

    (四)组合式命名的使用频率

   三 组合式命名的初步甄别

    (一)命名的传信功能

    (二)“参照体—目标”构式不适合命名

    (三)仿真“参照体—目标”构式种种

   四 组合式命名何以存在

    (一)组合式命名是一种特指名

    (二)组合式命名也是一种临时性命名

   五 结语

  也谈动词“提”言说义的来源

   一

   二

   三

   四

  联绵字诸说研究*

   引言

   一 语音观

    (一)拟声

    (二)叠音

    (三)衍音

    (四)缓读

    (五)双声叠韵

    (六)外来词音译

    (七)复辅音声母分化

   二 语义观

    (一)单语素观

    (二)双语素凝化观

   三 词位变体观

   四 结语

  北方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类型学考察*

   一 缘起

   二 方法论

    (一)方言点选取方法

    (二)描写材料选取方法

    (三)变调规律的层级性

    (四)统计方法

   三 统计结果

    (一)自身交替式变调

    (二)邻接交替式变调

     1.触发规则及其普遍程度

     2.调整规则及其普遍程度

    (三)变调规则的蕴涵共性

     1.自身交替式变调与邻接交替式变调

     2.非曲折调变调与曲折调变调

     3.高调变调与低调变调

   四 总结

  《韵诠》与早期韵图模式

   一 《韵诠》的可能形式

    (一)《韵诠》的载体形式

    (二)《韵诠》是如何分卷的

    (三)对《韵诠》形式的构拟

   二 《韵诠》与早期韵图的关系

    1.《韵诠》是武玄之创作的“图”

    2.《韵诠》在制作前参考了成熟的韵图

    3.韵书会导致用方音误读标准音

    (一)《韵诠》给用图表式表现韵书以启发

    (二)对韵图开合分图的启示

    (三)对摄的概念的启示

    (四)体现了阳入相配的思想

  金文字际关系辨正五则*

   一 引言

   二 和召

   三 友和

   四 和

   五 宝和福

   六 辟和

  试论“豕”字的上古韵部归属

  释甲骨金文中的“将”字*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新见的“羔”字*

  文例对纠正卜辞误读的重要作用

  清华简《尹诰》“一德”论析

   一 “一德”所指辨析

   二 达成“一德”的手段:“其仪不忒”

   三 “仪”的所指:从衣着礼节引申为法度准则

   四 “一德”的三层内涵

   五 “咸有一德”与《尹至》篇的关系

   六 总结

 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京华论丛”编委会

[1]罗庸:《少陵诗论》[A],《杜甫研究论文集》(第一辑)[C],北京:中华书局,1962。

[2]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第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十三经注疏(上)》[Z],北京:中华书局,1987。

[4]《十三经注疏(下)》[Z],北京:中华书局,1987。

[5]王先谦:《荀子集解》[M],《诸子集成》第二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4。

[6]王弼:《老子注》[M],《诸子集成》第三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4。

[7]郭庆藩:《庄子集释》[M],《诸子集成》第三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4。

[8]孔融:《荐祢衡表》[A],《文选》卷三十七[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班固:《汉书·循吏传》[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10]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1]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Z],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1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沈约:《宋书·谢灵运传》[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15]《全唐文》[Z],北京:中华书局,1982影印本。

[16]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

4.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中华书局,1987。

5.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校注》,中华书局,1997。

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4.(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

5.(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1.张沛:《中说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

3.尹协理、魏明:《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李小成:《文中子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王绩撰、韩理洲点校《王无功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6.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

7.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王冀民、王素:《文中子辨》,《文史》第20辑,中华书局,1983。

9.张新民:《文中子事迹考辨》,《文献》1995年第2期。

10.徐朔方:《王通门人辨疑》,《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1.童岳敏:《河汾之学与初唐文学观的建构》,《辽东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孙望:《王度考》,《学术月刊》1957年第3期。

13.王宏钧:《〈古镜记〉传奇探微》,《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期。

14.韩理洲:《〈古镜记〉是隋唐之际的王度所作新证》,《学术月刊》1987年第6期。

[1]《万历实录》卷三六九[A],《明实录》[C],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影印本。

[2]《焚书注(一)》卷三[A1]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一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焚书注(一)》卷一[M],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一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道古录注》[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十四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老子解注》[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十四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焚书注(一)》卷二[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一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初潭集注(一)》卷二[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十二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藏书注(四)》卷三十七[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七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焚书注(二)》卷四[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二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续焚书注》卷二[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三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初潭集注(二)》卷二十[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十三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3]《初潭集注(一)》卷十一[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十二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4]《藏书注(四)》卷三十五[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七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焚书注(二)》卷五[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二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6]《藏书注(一)》总目[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四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7]《藏书注(三)》卷三十二[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六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8]《续焚书注》卷一[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三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9]《焚书注(一)》卷六[A],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二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0]顾起元:《客座赘语》[A],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21]《原本琵琶记校注》[M],钱南杨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2]《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4]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5]鲁迅:《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6]《明史》卷二八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7]《词话丛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珂雪斋集》[M],钱伯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9]《袁宏道集笺校》[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0]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1]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岳麓书社,1993。

[3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三册[M],岳麓书社,1993。

[33]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4]谭嗣同:《仁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5]《吴虞文录》[M],上海:亚东图书馆,民国十三年(1924)。

[36]沈赞:《近事丛残》[M],广业社,民国十七年(1928)。

[37]《明书》[M],清刻本。

[38]《日知录集释》[M],黄汝城集释,岳麓出版社,1994。

[39]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0]《自苏斋类集》卷一[M],钱伯城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1]《白苏斋类集》卷一五[M],钱伯城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2]《袁宏道集笺校》卷二[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3]《袁宏道集笺校》卷五[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4]《袁宏道集笺校》卷一一[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5]《珂雪斋集》卷一八[M],钱伯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6]《珂雪斋集》卷一七[M],钱伯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2005。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

3.何晏等注、邢昺疏:《论语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

6.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7.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8.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

9.陈子昂:《修竹篇序》,四部丛刊初编集部《陈伯玉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0.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

12.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

13.扬雄:《法言》,中华书局,1985。

14.谢伋:《四六谈麈》,中华书局,1985。

15.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16.董诰:《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7.郭预衡:《唐宋八大家文集·欧阳修文》,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18.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9.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0.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

21.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2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2,中华书局,1989。

2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1915。

24.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25.吴纳、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6.李渔:《闲情偶寄》,国学研究社,1936,第2页。

[1]张炼强:《修辞认知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廷、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4]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曹正义:《中古知照声系类变管测》,《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79年第1期,又载《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第235~249页。

2.冯蒸:《〈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汉字文化》1994年第3期,第24~32页转23页。

3.忌浮:《〈中原音韵〉二十五声母集说》,《中国语文》1964年第5期。

4.蒋希文:《从现代方言论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里的读音》,《中国语言学报》1982年第1期,商务印书馆。

5.陆志韦:《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1946年第31期。

6.刘俊一:《试论中古庄、章、知三组声母的合流过程》,《曲阜师院学报》1963年第1期,第43~50页。又载《语言学通讯》第二期,山东省语言学会,1980,第78~89页。

7.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1963年第3期;又载:《邵荣芬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第200~274页。

8.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上册),科学出版社,1958。

10.《王力:王力先生给刘俊一同志的复信》,《语言学通讯》(总第二期),山东省语言学会,1980年12月1日,89~90页。

11.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2.俞敏:《五方元音》,《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1.董秀芳:《汉语光杆名词指称特性的历时演变》,《语言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20页。

2.袁毓林:《“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160~174页。

3.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1983年第1期,第16~31页。

4.Foong Ha Yap,2008,Nominalizers(and Copulas)in Malay.In Maria Jose Lopez-Couso and Elena Seone(eds.),in collaboration with Teresa Fanago.Rethinking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5.Foong Ha YAP & Jiao WANG,2008,From Light noun to nominalier: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Zhe and suo in old and middle Chinese.In Maria Jose Lopez-Couso and Elena Seone(eds.),in collaboration with Teresa Fanago.Rethinking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6.Foong Ha Yap & Stephen Matthews,2008,The Development of Nominalizers in East Asian and Tibeto-Burman Languages.In Maria Jose Lopez-Couso and Elena Seone(eds.),in collaboration with Teresa Fanago.Rethinking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崔蕊:《现代汉语虚词的主观性、主观化及其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

4.崔希亮:《试论关联形式“连……也/都……”的多重语言信息》,《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第3期。

5.高增霞:《副词“还”的基本意义》,《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

6.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

7.郭锐:《语义结构和汉语虚词语义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4期。

8.孔令达:《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9.李宇明、陈前瑞:《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儿童问句系统理解与发生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刘云:《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认识情态副词语法化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2.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14.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

15.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的共现顺序》,《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

16.史金生:《“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4期。

17.宋文辉:《主观性与施事的意愿性强度》,《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

18.田玮玮:《早期儿童被动句习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王伟:《情态动词“能”在交际过程中的义项呈现》,《中国语文》2000年第3期。

20.武果:《副词“还”的主观性用法》,《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21.肖玲:《早期儿童语言泛化现象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2.杨小璐、肖丹:《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3期。

23.张宝胜:《“还Xp呢”的歧义和主观性》,《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2007。

24.张黎:《汉语句法的主观结构和主观量度》,《汉语学习》2007年第2期。

25.张显达:《平均语句长度在中文的应用》,《听话会刊》13卷,1998。

26.张云秋、赵学彬:《早期儿童副词习得的优先序列》,《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27.张云秋、周建设、符晶:《早期汉语儿童多义词的习得策略——一个北京话儿童的个案研究》,《中国语文》2010年第1期。

28.张谊生:《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谈“都”的表达功能和内部分类》,《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

29.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0.周兢主编、张鉴如副主编《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1.Finegan.E.1995.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An Introduction.in Dieter Stein and Susan Wright eds.

32.Guo,Jiansheng.1995.The Interactional Basis of theMmandarin Modal neng‘can’.In Modality in Grammer amd Discourse.Bybee,J & Feischman,S.(eds.)Amsterdam:Benjanms.

33.Hirst,W.& Weil,J.1982.Acquisition of Epistemic and Deontic Meaning of Modals.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34.Lyons,J.1977.Seman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Shatz,M & Wilcox,S.1991.Constraits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Modals.In Gelman,S & Byrnes,J(eds).

36.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Traugott.E.& Dasher.R.2002.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陆俭明:《关于分类》,《语言》第3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英〕杰弗里·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3.〔瑞士〕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

4.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

5.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6.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7.王德春:《语言学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8.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9.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胡明扬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

11.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方梅:《北京话儿化的形态句法功能》,《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

2.胡明杨:《北京话的称谓系统》,载《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1999。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劲松:《儿化词变异和变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修辞学习》2005年第2期。

5.刘照雄:《说儿化》,《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3期。

6.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

7.毛修敬:《北京话儿化的表义功能》,《语言学论丛》1984年第12辑,商务印书馆。

8.毛修敬:《带“小”的儿化现象》,《中国语文》1989年第4期。

9.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0.孙德金:《北京话部分儿化韵读音调查》,载《北京话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11.石锋:《北京话儿化韵的声学表现》,《南开语言学刊》2003年第2期。

12.佚名:《百家姓》,http://www.dxgzs.com/bd/003.htm#,2008。

13.袁义达等:《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袁义达:《中国的三大姓氏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中国统计》2003年第7期。

15.袁义达、钟蔚伦:《当代百家姓》,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16.周一民:《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语文出版社,1998。

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

2.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4.施关淦:《“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从向心结构理论说起》,《中国语文通讯》1981年第4期。

5.施关淦:《现代汉语里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

6.〔日〕太田辰夫(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中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王冬梅:《“N的V”结构中V的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8.王洪君:《汉语表自指的名词化标记“之”的消失》,《语言学论丛》第14辑,商务印书馆,1987。

9.张伯江:《“N的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1993年第4期。

10.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68。

11.朱德熙:《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12.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1978年第1、2期。

[1][5][17]〔美〕罗·格勃尔(主编):《哲学逻辑》,张清宇、陈慕泽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292页;第292页;第293页。

[2]〔英〕斯蒂芬·里德:《对逻辑的思考——逻辑哲学导论》,李小五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67~168页。

[3][4]Karel Lambert,Free Logics:Their Foundations,Character,and Some Applications Thereof.Academia-Verl.,1997,p.42;p.35.

[6]〔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商务印书馆,1994,第83页。

[7]〔英〕罗素:《逻辑与知识》,苑莉均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280页。

[8][10][11][12]〔英〕罗素:《数理哲学导论》,晏成书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154页;第155页;第155页;第168页。

[9]Michael Beaney(eds.),The Frege Reader,Blackwell Publishers,1997,p.103.

[13]涂纪亮、陈波(主编):《蒯因著作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21页。

[14]〔美〕威拉德·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13页。

[15]陈波:《逻辑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95页。

[16]涂纪亮、陈波(主编):《蒯因著作集》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193页。

1.陈平:《汉语双项名词句与话题-陈述结构》,《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

2.陈琼瓒:《修饰语与名词之间的“的”字的研究》,《中国语文》1955年第10期。

3.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4.陆丙甫:《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与探索》(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沈家煊、王冬梅:《“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4期。

6.邢福义:《动词做定语要带“的”字》,《中国语文》1957年第8期。

7.袁毓林:《现代汉语二价名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8.袁毓林:《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

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Judith N.Levi.(1978)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Complex Nominals.New York:San Francisco.

12.Downing,P.(1977)On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English Compound Nouns.Language.53.4,810-842.

13.Ronald W.Langacker.(1993)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s.Conitive Linguistics.4.1,1-38.

14.Chomsky,Noam.(1965)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Cambridge:MIT Press.

15.Clarence Sloat.(1969)Proper Nouns in English.Language.45.1,26-30.

1.董正存:《词义演变中手部动作到口部动作的转移》,《中国语文》2009年第2期。

2.马幼垣、马泰来:《京本通俗小说各篇的年代及其真伪问题》,《清华学报》1965年新5卷1期;又收入《中国小说史集稿》,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

3.苏兴:《再谈〈京本通俗小说〉的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

4.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

5.魏红:《从肢体行为到言说行为——试析明清山东方言里一类词义的演变》,《岱宗学刊》2006年第3期。

6.吴晓铃:《关汉卿戏曲集·编校后记》,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1998。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808。

[5]蒋礼鸿:《读〈同源字论〉后记》[A],《怀任斋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第93~94页。

[6]殷孟伦:《〈果蠃转语记〉疏证叙说》[A],子云乡人类稿.山东:齐鲁书社,1985。

[7]陈淑梅:《词汇语义学论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第247页。

[8](宋)郑樵:《通志·六书略·谐声变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宋)洪迈:《容斋三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清)黄生:《义府》[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明)方以智:《通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2]严学窘:《上古汉语声母结构体系初探》[J],《江汉论坛》1962年第2期。

[13]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33。

[14]蒋礼鸿、任铭善:《古汉语通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15]大辞海编辑委员会:《大辞海·语言学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17]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18]王念孙:《读书杂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19]陈瑞衡:《当今“连绵字”:传统名称的“挪用”》[J],《中国语文》1989年第4期。

[20]李运富:《是误解不是“挪用”—兼谈古今联绵字观念上的差异》[J],《中国语文》1991年第5期。

[21]李运富:《古汉语词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湖湘论坛》1989年第3期。

[22]苏宝荣:《论语素的大小与层级、融合与变异》[J],《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

[23]张博:《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J],《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

[24]徐振邦:《联绵词概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第147~148页。

[25]张永言:《关于词的“内部形式”》[J],《语言研究》1981年第1期。

[26]符定一:《联绵字典》[K],北京:中华书局,1954。

[27]朱起凤:《辞通》[Z],长春:开明书店,19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8]王力:《汉字的形体及其音读的类化》[A],《龙虫并雕斋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1.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2.李小凡:《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方言》2004年第1期,第16~33页。

3.刘俐李:《汉语声调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钱曾怡主编《汉语官话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

5.Rijkhoff,J.,& Bakker,D.Language Sampling[J].Linguistic Typology,1998(3):263-314.

6.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7.李子鹤:《保定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类型学研究》[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Chen,M.Y.Tone Sandhi:patterns across Chinese dialect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9.Yip,M.Ton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10.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8。

11.平山久雄:《从声调调值演变史的观点论山东方言的轻声前变调》[J],《方言》1998年第1期,第7~13页。

12.路继伦:《高,低平调的不对称性和优选论的制约条件》[A],蔡莲红、周同春、陶建华主编《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243~245页。

13.Alder,H.L.,& Roessler,E.B.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M].San Francisco:W.H.Freeman,1875.

14.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朱晓农:《降调的种类》[J],《语言研究》2012年第2期,第1~16页。

16.朱晓农、章婷、衣莉:《凹调的种类——兼论北京话上声的音节学性质》[J],《中国语文》2012年第5期,第420~436页。

1.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

2.裘锡圭:《甲骨文中的见与视》,《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台湾: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第1~5页。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四次印刷,1998。

4.张桂光:《古文字考释四则〈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第87~89页,收入氏著《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112~116页。

5.张桂光:《古文字义近形旁通用条件的探讨》,《古文字研究》1992年第19辑,第580~595页,中华书局,1992年,收入氏著《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36~57页。

6.张桂光:《甲骨文“ ”字形义再释》,《中国文字》1999年新25期,第27~34页,台湾:艺文印书馆,收入氏著《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144~153页。

7.刘钊:《利用郭店楚简字形考释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2002年第24辑,北京:中华书局,第277~281页。

8.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9.林沄:《究竟是“翦伐”还是“撲伐”》,《古文字研究》2004年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第115~118页。

10.黄天树:《黄天树古文字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1.黄天树:《商代文字的构造与“二书”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甲骨金文”栏目,2008年5月12日,http://www.guwenzi.com/Default.asp。

12.钟柏生、陈昭容、黄铭崇、袁国华:《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台湾:艺文印书馆,2006。

13.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5。

15.吴镇烽:《商周金文资料通鉴》(数据库光盘),2007。

16.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

17.张世超、孙凌安、金国泰、马如森:《金文形义通解》,日本:中文出版社,1996。

18.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9.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北京:中华书局,1989。

20.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21.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22.戴侗:《六书故》,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3.张颔、陶正刚、张守中:《侯马盟书》,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4.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25.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6.枣庄市政协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枣庄市博物馆:《小邾国遗珍》,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27.陈英杰:《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札记》,2005,第171~174、182页,《考古与文物》增刊《古文字(三)》。

28.陈英杰:《谈金文中“辟”字的意义》,《中国文字学报》2008年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5~48页。

29.陈英杰:《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9。

30.容庚编著《金文编》,张振林、马国权摹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

31.金祥恒:《续甲骨文编》,《金祥恒先生全集》之一,台湾:艺文印书馆,1993,第1795~2674页。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

33.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

34.陈剑:《柞伯簋铭补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第1期,第50~53页,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释论集》,北京:线装书局,2007,第1~7页。

35.李家浩:《齐国文字中的“遂”》,《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第30~37页,收入《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35~52页。

36.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全三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3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0~2001年安阳孝民屯东南地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第351~384页。

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陈松长等:《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何九盈:《音韵丛稿》,商务印书馆,2002。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

江永:《古韵标准》,中华书局,1982。

江有诰:《音学十书》,中华书局,1993。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容庚等:《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

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

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刘一曼:《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的发现及主要收获》,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2]刘一曼:《殷墟甲骨文的三次重大发现》,《中国书法》1999年第1期。

[3]萧良琼:《卜辞文例与卜辞的整理和研究》,《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83。

[5]张秉权:《甲骨文与甲骨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88。

[6]陈剑:《说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附:释“速”》,《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4期。

[7]蔡哲茂:《甲骨缀合集》,台北:乐学书局,1999年9月。

[8]黄天树:《释殷墟甲骨文中的羞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10月。

1.姚孝遂、肖丁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M],中华书局,1988。

2.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曹锦炎、沈建华编著《甲骨文校释总集》[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陈年福:《殷墟甲骨文摹释全编》[M],线装书局,2010。

5.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M],科学出版社,2007。

6.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中华书局,1999。

7.齐文心:《释羁—对商朝驿站的探讨》[J],《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第106~108页。

8.赵平安:《续释甲骨文中的“乇”、“ ”、“ ”—兼释舌( )的结构、流变以及其它古文字数据中从舌诸字》[D],《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N],商务印书馆,2009。

9.蔡哲茂:《甲骨缀合集》[M],台北:乐学书局,1999。

10.黄天树主编《甲骨拼合集》[M],学苑出版社,2010。

11.裘锡圭:《释殷虚卜辞中的“ ”“ ”等字》[D],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N],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1993。

12.黄天树主编《甲骨拼合集》[M],学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