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0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预测与评价图书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E-waste Recycling

SSAPID:101-2522-7321-56
ISBN:978-7-5097-462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和更新换代,警示我们必须以前瞻的眼光审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鉴于此,本书从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数量及分布的预测、资源化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有毒有害物质评价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揭示我国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一些规律,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关注环保、环境情况的大众。

相关信息

丛书名:管理科学与工程丛书
作 者: 张健 刘宇
编 辑:陈凤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附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现状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废弃电子产品的管理

    二 废弃电子产品的预测

     1.供给与需求原因

     2.成本与价值原因

     3.流通与贸易原因

     4.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原因

     5.宏观经济原因

     6.品种结构原因

    三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评价

    四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创新

 第一篇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预测

  第二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预测的领域识别

   第一节 领域问题的识别思想

   第二节 领域问题的概念模型

   第三节 废弃电子预测领域问题的识别

    一 预测问题与预测主体

     1.预测问题

     2.预测主体(Psubject)

    二 预测环境与预测信息

     1.预测环境(Penvironment)

      (1)供给因素

      (2)需求因素

      (3)贸易与流通因素

      (4)通货膨胀因素

      (5)其他因素

     2.预测信息

    三 预测需求

     1.预测需求UR

     2.任务需求MN

      (1)Species类

      (2)Regional类

      (3)Time类

      (4)Stage类

     3.评价需求ER

    四 预测模型

     1.预测模型形式化定义

     2.预测模型构造

     3.预测模型选择

     4.预测模型评价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预测模型构建

   第一节 卡内基·梅隆模型

   第二节 斯坦福模型

   第三节 市场供给模型

   第四节 时间序列模型

    一 数据分析处理

    二 模型识别及参数估计

    三 参数估计

    四 模型检验

    五 模型预测

   第五节 灰色预测模型

    一 数据分析处理

    二 模型适用范围

    三 模型构建

    四 模型预测

    五 模型检验

   第六节 神经网络模型

    一 网络层数

    二 网络各层中神经元的个数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预测系统的实现

   第一节 系统设计

    一 系统设计要求

    二 系统总体结构

     1.信息采集与获取

     2.知识组织与挖掘

     3.知识管理与服务

    三 系统技术架构

     1.系统结构模式选择

     2.系统开发平台

     3.系统体系结构

      (1)数据层

      (2)数据访问及基础功能层

      (3)业务层

      (4)表现层

      (5)客户端

    四 系统数据库设计

   第二节 系统实现

    一 系统功能

    二 系统预测

     1.中国电子产品废弃量评价预测

     2.中国电子产品废弃量月度预测

     3.中国电子产品废弃量季度预测

     4.中国电子产品资源化评价预测

     5.分省份电子产品废弃量评价预测

     6.分省份电子产品资源化评价预测

     7.分省份资源化预测评价分析模型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预测模型比较与分析

   第一节 预测模型比较

    一 电子产品年度、季度废弃量比较

    二 电子产品月度废弃量比较

    三 电子产品分省份废弃量比较

    四 不同预测模型比较

     1.时间序列模型

     2.斯坦福模型

     3.卡内基·梅隆模型

     4.市场供给模型

     5.灰色预测模型

     6.神经网络模型

   第二节 预测模型分析

    一 横向比较分析

    二 纵向发展分析

   第三节 资源化评价分析

    一 质量评价分析

    二 效益评价分析

    三 预测系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环境效益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篇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技术经济评价

  第六章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问题分析

   第一节 基于系统理论的技术经济评价问题的识别思想

    一 系统思想确立技术经济评价的导向

    二 系统分析确立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体系

    三 系统方法论确立技术经济评价的原则

   第二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设计和概念模型

   第三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

    一 评价问题与评价主体

     1.评价问题

     2.评价主体(Esubject)

    二 评价环境与指标体系

     1.评价环境(Eenvironment)

      (1)政治因素

      (2)技术因素

      (3)经济因素

      (4)供求因素

      (5)行业发展因素

      (6)其他因素

     2.指标体系

    三 评价需求

     1.评价需求Edemand

     2.任务需求

     3.期望需求ER

    四 评价模型

     1.评价模型形式化定义

     2.评价模型构造

     3.评价模型选择

     4.评价模型评价

   第四节 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的技术经济评价程序

    一 确定技术经济评价的目标功能

    二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三 提出技术经济评价方案或模型

    四 拟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五 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六 确定评价方案或模型并进行评价

    七 完善评价结果或方案

   第五节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一 理论性

    二 可操作性

    三 科学性原则

    四 独立性原则

    五 系统性原则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技术经济评价实例研究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一 模型建构

     1.测量模型

     2.结构模型

     3.模型假设

    二 模型拟合

    三 模型评价

    四 模型修正

   第二节 技术经济评价需求与变量选取

    一 技术经济评价需求

    二 技术经济评价的变量选取

   第三节 技术经济评价的结构方程分析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一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

    二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1.模型整体拟合度检验

     2.测量模型的评估检验

   第五节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实例的结果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技术经济评价实例研究

   第一节 CIPP评价模式概述

    一 背景环境评价(Context Evaluation)

    二 输入或投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

    三 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

    四 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第二节 CIPP评价模式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

    一 目标层

    二 准则层

    三 要素层

    四 指标层

   第三节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评价模型构建

    一 构造判断矩阵

    二 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单层次权重系数

    三 用随机一致性比值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

    四 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五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1.第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1)背景环境分析评价

      (2)输入分析评价

      (3)过程分析评价

      (4)成果分析评价

     2.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六 实例验证

   第四节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篇 废弃电子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评价

  第九章 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评价的需求主体

    一 政府

    二 消费者

    三 生产企业

   第二节 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因素

    一 铅

    二 汞

    三 镉

    四 六价铬

    五 PBB和PBDE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一 目的明确性原则

    二 完整客观性原则

    三 简明科学性原则

    四 灵活可操作性原则

    五 方向性原则

    六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合性原则

    七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一 描述功能

    二 评价功能

    三 比较功能

   第五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六节 评价方法的选定

    一 主成分分析法

    二 模糊聚类分析法

    三 主成分分析法与模糊聚类分析法的结合

     1.评价指标个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2.模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相对评价

   第七节 小结

  第十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评价模型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法

    一 基本原理

    二 基本定义和性质

    三 从标准化变量得到主成分

    四 样本主成分

    五 基本算法和步骤

   第二节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步骤

   第三节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评价

    一 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主成分分析

    二 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一章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评价模型

   第一节 模糊聚类分析的数学模型

    一 模糊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二 模糊聚类分析模型

     (一)数据标准化

      1.数据标准化的作用

      2.数据矩阵

      3.数据标准化

     (二)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1.相似系数法

      2.距离法

      3.主观评定法

     (三)聚类

      1.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方法

      2.基于模糊相似关系的聚类方法

     (四)最佳阈值λ的确定

      1.人为调整或请专家确定

      2.F检验法

   第二节 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模糊聚类分析

    一 原始数据标准化

    二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三 直接聚类

    四 综合评价

   第三节 小结

  第十二章 废弃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节 系统分析

    一 功能分析

    二 功能模块划分

     (一)数据处理模块

     (二)业务处理模块

      1.主成分分析模块

      2.模糊聚类分析模块

     (三)输出模块

   第二节 系统设计

    一 系统体系结构

    二 系统功能设计

   第三节 系统实现

    一 开发环境和工具

    二 功能模块实现

     (一)数据处理模块

     (二)业务处理模块

     (三)输出模块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

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和更新换代,警示我们必须以前瞻的眼光审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鉴于此,本书从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数量及分布的预测、资源化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有毒有害物质评价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揭示我国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一些规律,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关注环保、环境情况的大众。

[1]Spicer,A.J. & Johnson,M.R.,“Third-party Demanufacturing as a Solution for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2(1),2004.

[2]Stevels,A.L.N.,Ram,A.A.P. & Deckers E.,“Take-back of Discarded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Producer:Conditions for Succes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7(5),1999.

[3]Nagurney,A. & Toyasaki,F.,“Rever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Waste Recycling:A Multitiered Network Equilibrium Framework of E-cycling”,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41(1),2005.

[4]Bermúdez,J.D.,Segura,J.V. & Vercher,E.,“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Methodology for Forecasting of Time series Based on Soft Computing”,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 51(1),2006.

[5]Bertolini,M.,Bevilacqua,M. & Massini,R.,“FMECA Approach to Product Traceability in the Food Industry”,Food Control 17(2),2006.

[6]Caswell,J.A.,“Quality Assurance,Information Tracking,and Consumer Labeling”,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53(10),2006.

[7]Hicks,C.,Dietmar,R. & Eugster,M.,“The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Waste in China—legislative and Market Respons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5(5),2005.

[8]Cimino,M.et al.,Cerere:An information system supporting Traceability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E-Commerce Technology Workshops,Seven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2005.

[9]C?té,R.P. & Smolenaars,T.,“Supporting Pillars for Industrial Ecosystem”,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5(1),1997.

[10]Sinha-Khetriwal,D.,Kraeuchi,P. & Schwaninger,M.,“A Comparison of Electronic Waste Recycling in Switzerland and Ind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5(5),2005.

[11]Lyons,D.I.,“A Spatial Analysis of Loop Closing among Recycling,Remanufacturing,and Waste Treatment Firms in Texa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1(1),2007.

[12]Garrido Campos,J. & Hardwick,M.,“A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Model for CNC Manufacturing”,Computer-Aided Design 38(5),2006.

[13]Gottberg,A.et al.,“Producer Responsibility,Waste Minimisation and the WEEE Directive:Case Studies in Ecodesign from the European Lighting Sector”,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359(1-3),2006.

[14]Kang,H.Y. & Schoenung,J.M.,“Estimation of Future Outflows and Infrastructure Needed to Recycle Personal Computer Systems in Californi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37(2),2006.

[15]Holffnann,J.E.,Recovering Precious Metals Form Electronic Scrap(JOM,1992).

[16]Jeffrey,B.et al.,“Modeling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Recycling Systems”,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s & the Environment,2008.

[17]福罗特、尼托、那尼:《德国关于电子电气设备的闭环供应链研究:一种生态效益计算方法》,《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卷第2期。

[18]Brown,K.A.et al.“Economic Evaluation of PVC Waste Management”,Abingdon:AEA Technology(6),2000.

[19]Kelleher,J. & Simonsson,M.,“Utilizing Use Case Classes for Requirement and Traceability Modeling”,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2006.

[20]Kim,H. & Shin,K.,“A Hybrid Approach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and Genetic Algorithms for Detecting Temporal Patterns in Stock Markets”,Applied Soft Computing 7(2),2007.

[21]Lambert,A.J.D. & Boons,F.A.,“Eco-industrial Parks: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Technovation 22(8),2002.

[22]Marlin,D. & Olyarnik,K.,“Traceability and Scrap Reduction in Extruded Products”,Rubber Expo 05:168 th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Rubber Division 2005.

[23]Mirata,M. & Emtairah,T.,“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s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The Case of the Landskrona Industrial Symbiosis Programme”,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3(10),2005.

[24]Bartolomeo,M.et al.,“Eco-efficient Producer Servi-ces—What Are They,How Do They Benefit Custo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How Likely Are They to Develop and Be Extensively Utilized?”,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1(8),2003.

[25]MacCallum,R.C. & Austin,J.T.,“Application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1(1),2000.

[26]Osibanjo,O. & Nnorom,I.C.,“Material Flows of Mobile Phones and Accessories in Nigeria: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and Sound End-of-life Management Option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8(2),2008.

[27]Pinto,D.B.,Castro,I. & Vicente,A.A.,“The Use of TIC’s As a Managing Tool for Traceability in the Food Indu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9(7),2006.

[28]Ahluwalia,Poonam Khanijo & Arvind K.Nema,“A Life Cycle 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puter Waste”,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51(4),2007.

[29]Regattieri,A.,M.Gamberi & R.Manzini,“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Gener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81(2),2007.

[30]RoHS专题:《“中国RoHS”加速本土电子产业绿色化进程》,《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第11期。

[31]I.Rojas et al.,“Soft-computing Techniques and ARMA Model for Time Series Prediction”,Neurocomputing 71(4-6),2008.

[32]Stufflebeam,D.L.,“A Depth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Requirement”,Theory into Practice 5(3),2007.

[33]Thierry M.C.et al.,“Strategic Issues in Product Recovery Management”,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7(2),1995.

[34]Jenny Wirandi & Alexander Lauber,“Uncertainty and Traceable Calibration-how Modern Measurement Concepts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in Process Industry”,Measurement: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Confederation 39(7),2006.

[35]Xianbing Liu,Masaru Tanaka & Yasuhiro Matsui,“Economic Evaluation of Optional Recycling Processes for Waste Electronic Home Appliance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7),2009.

[36]Liu,X.,Tanaka,M.,& Matsui,Y.,“Generation Amount Prediction and Material Flow Analysis of Electronic waste:A Case Study in Beijing,China”,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 24(5),2006.

[37]Y.Barba-Gutiérrez,B.Adenso-Díaz & M.Hopp.,“An Analysis of Som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Waste Regulation”,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52(3),2008.

[38]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

[39]陈翠华、倪师军、何彬彬、张成江、滕彦国:《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富集因子分析》,《金属矿山》2005年第12期。

[40]陈德清、黄长林:《机电产品绿色度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华东电力》2003年第1期。

[41]陈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的前景看好》,《资源再生》2007年第9期。

[42]陈魁、姚从容:《电子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企业、政府与公众的角色和责任》,《再生资源研究》2006年第1期。

[43]程主林:《Matlab软件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第2期。

[44]付大友、袁东:《聚类分析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5]傅国华:《循环经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6]付红娜、陈天佑:《模糊综合评判在武汉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7]傅江等:《江苏省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及管理现状》,《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48]葛新权等:《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与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第12期。

[49]葛新权、王斌:《应用统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0]葛亚军、金宜英、聂永丰:《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现状与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第3期。

[5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9。

[52]郜慧、金辉:《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沙坪河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人民珠江》2005年第6期。

[53]何德文、蒋柱武、李金香:《大气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的研究》,《内蒙古环境保护》1998年第3期。

[54]何建洪:《技术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5]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6]何亚群、段晨龙:《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7]侯杰泰、温忠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8]胡大伟、卞新民、许泉:《基于ANN 的土壤重金属分布和污染评价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4期。

[59]胡习英、雷庆铎、成庆利:《基于Matlab的河流水质污染特征研究》,《水利渔业》2006年第4期。

[60]贾陈忠、秦巧燕、张竹清、黄丽华:《模糊数学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北方环境》2004年第6期。

[61]蒋兵、朱方伟:《后法国家消费电子企业核心关键技术发展路径研究》,《预测》2010年第1期。

[62]金涌、李有润、冯久田:《生态工业: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3]金志英、梁文、隋儒楠:《沈阳市电子废物产生量估算及管理对策》,《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第1期。

[64]敬加强、李良君、吕国邦、熊仁红、苏宏春:《用模糊物元法综合评价环境污染》,《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5]兰文辉:《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干旱环境监测》1995年第3期。

[66]蓝英、朱庆华:《用户废旧家电处置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预测》2009年第1期。

[67]乐励华、温荣生、朱辉:《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股市预测及Matlab实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30期。

[68]雷兆武、杨高英、刘茉等:《我国电子废弃物收集体系构想》,《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7期。

[69]李洁:《BP网络算法及在Matlab上的程序仿真》,《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7期第1版。

[70]李强、汤俊芳、钟书华:《生态工业园的微观经济价值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8期。

[71]李锐、向书坚:《我国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工作综述》,《统计教育》2006年第7期。

[72]梁晓辉、李光明:《中国电子产品废弃量预测》,《环境污染与防止》2009年第7期。

[73]林逢春、王钰:《中国废旧电脑产量预测及对策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第7期。

[74]刘邦凡、牛玉根、王冬梅:《论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障碍的产生及其原因》,《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2期。

[75]刘博洋:《废旧电子材料回收过程的研究与评价》,天津大学,2007。

[76]刘博洋:《废旧电子材料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展望》,《再生资源研究》2007年第2期。

[77]刘冰、梅光军:《在电子废弃物管理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2期。

[78]刘家顺等:《技术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9]刘劲松:《数据挖掘中的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信息技术》2007年第7期。

[80]刘瑞年:《汽车销售预测模型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9。

[81]刘铁柱:《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体系研究》,天津理工大学,2006。

[82]刘宪兵、胥树凡:《中日废旧家电管理比较及建议》,《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年第3期。

[83]刘小丽、杨建新、王如松:《中国主要电子废物产生量估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5卷第5期。

[84]刘妍、魏哲:《企业应对欧盟RoHS指令和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解决方案》,《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第1期。

[85]刘英平、林志贵、沈祖诒:《基于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绿色产品评价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第20期。

[86]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7]刘志峰、王淑旺、万举勇:《基于模糊物元的绿色产品评价方法》,《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第2期。

[88]卢方元:《试论经济预测精度问题》,《经济师》2000年第11期。

[89]鲁奇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部品绿色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工程建设》2006年第8期。

[90]罗定贵、王学军、后立胜:《模糊综合评价——聚类复合模型在地下水质评价与区分中的应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6期。

[91]罗乐娟、竺宏亮:《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激励机制研究》,《物流技术》2004年第11期。

[92]罗齐汉等:《用Fuzzy-AHP方法对点线啮合齿轮绿色度的评价》,《机械工程师》2005年第11期。

[93]罗宇、陈亮等:《我国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体系研究》,《再生资源研究》2006年第1期。

[94]吕庆华、杨永超:《论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新模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9期。

[95]毛艺萍:《统计预测模型的算法研究及新发》,暨南大学,2006。

[96]孟娜、周以齐:《基于Matlab的时序数据两种建模和预测方法比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7期第3版。

[97]牛冬节、马俊伟、赵由才:《电子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98]潘大志、张焱、李成柱、孙海:《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模糊识别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99]蒲春、孙政顺、赵世敏:《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BP算法比较》,《计算机仿真》2006年第23卷第5期。

[100]石晓翠、熊建新:《模糊数学模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天津农业科学》2005年第3期。

[101]宋旭、周世俊:《基于专家“估计”模型的河南省电子废弃物量化分析》,《河南科学》2007年第25卷第3期。

[102]苏庆华:《面向机电产品设计的产品绿色度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3。

[103]孙海梁、王秋菁:《机电产品的绿色度评价探析》,《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3年第6期。

[104]孙静、葛新权:《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定价策略研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05]孙居文、曹颖、王训、刘艳艳、王黎虹:《用二级模糊评判模型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中国环境监测》2000年第2期。

[106]唐建荣:《生态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7]陶建宏等:《基于LCIA的产品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应用》,《软科学》2005年第19卷第3期。

[108]童昕:《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发展》,《科学导报》2002年第8期。

[109]陶建宏等:《基于LCIA的产品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应用》,《软科学》2005年第19卷第3期。

[110]王海锋、段晨龙、温雪峰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现状及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第4期。

[111]王虹、叶逊:《生态工业园中企业的动力机制分析》,《环境保护》2005年第7期。

[112]王玲等:《无铅焊接技术最新进展及评述》,《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第11期。

[113]王松林、廖利等:《我国废弃电子产品回收体系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年第5期。

[114]王涛等:《电子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评价分析》,《环境工程》2008年第6期。

[115]王新兰:《模糊聚类法在河流污染分析中的应用》,《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年第2期。

[116]王一宁:《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研究》,东华大学,2007。

[117]王勇等:《电子垃圾污染的防治对策》,《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年第6期。

[118]王有乐、杨艳丽、张培栋、马建华:《开封市交通噪声环境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第4期。

[119]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120]魏海坤:《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21]魏洁、李军:《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13卷第6期。

[122]魏新军:《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物流体系系统研究》,北京物资学院,2005。

[123]夏云兰等:《我国电子类产品逆向物流的模式及其选择研究》,《物流技术》2007年第8期。

[124]夏志东等:《电子电气产品的循环经济战略及工程》,科学出版社,2007。

[125]向东:《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工具开发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第10期。

[126]谢贤平、赵玉:《用改进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矿冶》1996年第3期。

[127]邢爱国、胡厚田、王仰让:《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环境保护科学》1999年第4期。

[128]许民利、刘嘉:《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模式研究》,《生态经济》2007年第4期。

[129]徐振发:《电子废弃物处理系统生态绩效评价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

[130]闫学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与循环经济》,《中国商贸》2009年第9期。

[131]杨操静、郭小砾、刘红云、谭杰:《基于熵权的水质模糊综合评价》,《地下水》2006年第1期。

[132]伊元荣、海米提·依米提、艾尼瓦尔·买买提、胡小韦:《基于灰色聚类法的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状况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6期。

[133]殷淑华、段虹:《基于双权重因子的水质评价模糊综合模型》,《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第8期。

[134]袁增伟:《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系统解析框架》,《生态学报》2007年第27期。

[135]岳子明、李晓秀、高晓晶:《北京通州区土壤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36]张健、葛新权、杨旸:《电子电气产品的污染结构表征模型研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137]张健、徐峰等:《WEEE资源化共生网络收益分析》,《生态经济》2009年第7期。

[138]张健、张小栓、胡涛:《水产品价格预测模型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9]张景波:《国外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状况简介》,《标准化研究》2004年第8期。

[140]张可仪:《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与预报在供水管网水量预测中的而应用研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7。

[141]张磊、郑丕谔:《组合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在物资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工业工程》2007年第10卷第3期。

[142]张默、石磊:《我国彩色电视机废弃量预测模型对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第5期。

[143]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

[144]张翔、谭德庆、苏浩:《基于消费者类型的耐用品销售定价研究》,《预测》2010年第3期。

[145]张雪平等:《基于层次灰色关联的产品绿色度评价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第9期。

[146]郑良楷等:《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铅污染现状调查》,《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47]周开利、康耀红:《神经网络模型及其Matlab仿真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48]周珊珊、施云燕:《基于GM(1,1)的组合灰色模型预测软基沉降》,《上海地质》,2008。

[149]朱青、周生路、孙兆金、王国梁:《两种模糊数学模型在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环境保护科学》2004年第123期。

[150]祖旭宇、李元、Christian Schvartz:《蔬菜及土壤的铅、镉、铜和锌污染及评价方法初探》,《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