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10

分化的住房政策图书

Housing Policies in Differentiation: An Evaluation Study on Urban Housing Reforms

SSAPID:101-2399-6233-23
ISBN:978-7-5097-0826-2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经验”的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它避免了改革过程中的整体性震荡,但改革的结果是在改变城市住房基本属性、改变城市居民公平观念的同时,逐步积累和强化了不同社会空间位置的个体所获得的住房利益差异,它使居民的市场能力具有更大的社会分化功能。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速度加快,城市低保户以及农民工的住房保障体系急需健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南大学社会学文丛·经验中国系列
作 者: 李斌
编 辑:胡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序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 社会转型

   1.国家中心论

   2.权力维续假说

   3.市场转型论

   4.趋同论

   5.文明论

   6.政策论

  二 中国经验:渐进式改革

  三 研究旨趣:实践社会学

  四 理论框架:“位置”与“能力”共谋

  五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多个案研究方法

    4.问卷法

   (二)研究对象

  六 主要观点

 第二章 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导向

  一 城市住房政策的导向

   (一)“干预”与“放任”的选择

   (二)“计划”与“市场”的分野

    1.意识形态方面的追求

    2.利益集团之间的讨价还价

    3.合作主义的逻辑

    4.社会契约论的解释

    5.官僚体制自身对利益的追逐

  二 渐进式改革:理论研究的基本共识

   (一)有关住房属性问题

   (二)有关住房改革的公平性问题

   (三)住房建设投资多元化问题

   (四)政府对居民收入水平的了解问题

   (五)城市居民的支付能力问题

    1.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大多数市民对商品房没有承受能力

    2.公房更适合市民

   (六)住房居住适宜水平

   (七)住房资源的结构性配给

   (八)“补砖头”与“补人头”

   (九)住房改革过程中的心态

   (十)住房保障方面的要求迫使政府面临更多考虑

  三 简要总结

 第三章 住房制度改革的渐进性历程

  一 再分配经济时期中国城市的住房制度

  二 责难传统住房分配制度

  三 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四 住房改革历程

   1.昆明市——三阶段推进

   2.河南省——逐步推展

   3.烟台市——“提租发券,空转起步”

   4.沈阳市——“空转起步,分批改革,渐进就位”

   5.蚌埠市——“提租发券,空转起步,滚动前进,逐步向实转过渡”

   6.唐山市——“提租补贴(发券)、劳人结合、分步实转、建立住房基金”

   7.重庆市——“建立住房基金,发放住房补贴,新房新租,旧房过渡”

   8.成都市

   9.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10.北京市

   11.上海市

  五 住房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四种不同类型的住房

    1.商品房

    2.单位福利房

    3.公房(政府房管部门掌握的住房)

    4.安置房

   (二)八种不同的住房制度

    1.提租制度

    2.售公房政策

    3.安居房、经济实用房、康居房政策

    4.住房公积金制度

    5.集资建房政策

    6.住房货币化政策

    7.商品房制度

    8.廉租房政策

  六 简要总结

 第四章 城市居民社会空间位置的住房获利性分析

  一 城市居民空间位置的住房获利性分析

   (一)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

    1.住房面积差异

    2.住房价值差异

    3.住房获利差异

   (二)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差异

  二 城市居民社会位置的住房获利性分析

   (一)不同职业阶层之间的差异

    1.十阶层分类法

    2.脑力、体力劳动分类法

   (二)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的差异

   (三)不同职务阶层之间的差异

   (四)不同政治面貌阶层之间的差异

   (五)不同工资收入阶层之间的差异

  三 城市居民社会空间位置因素综合分析

 第五章 城市居民市场能力水平的住房获利性分析

  一 居民市场能力水平的住房获利性分析

   (一)不同家庭收入组之间的差异

   (二)不同职称组之间的差异

   (三)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

   (四)不同学历组之间的差异

   (五)职工在岗与否之间的差异

  二 市场能力的综合因素分析

 第六章 住房政策改革实施效果分析之一

  一 人均住房面积得以提升

  二 住房属性的变更

  三 有关“谁住房获利最多”问题的认识

   (一)对获利较多的对象的认知

   (二)对住房获利原因的判断

    1.对同单位内住房差异的归因

    2.对住房之间构成等级关系的看法

  四 谁最满意

   1.城市居民对住房的满意水平逐步提升

   2.城市居民对改革后的住房总体满意度高

   3.社会上层的住房满意度更高

   4.对住房满意与否的具体内容

  五 哪种住房制度更好

  六 什么问题最头疼

  七 城市住房意义的变更

 第七章 住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之二

  一 1998年后中国城市住房政策的调整

   (一)与住房开发有关的政策内容

   (二)与住房购买有关的政策内容

  二 不同类型的城市住房价格变动幅度

   (一)北京住房价格高位攀升

    1.北京住房价格的绝对数值高

    2.北京住房价格的增长幅度最大

   (二)长沙住房价格稳步提升

   (三)长治住房价格稳中有升

  三 住房政策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关系

   (一)市场化的住房政策鼓励住房价格上扬

   (二)供需结构错位触发商品房价格上涨

    1.住房开发比例失衡

    2.销售对象的阶层属性错位

    3.住房供需结构错位

  四 建议

 第八章 居住空间的阶层化

  一 居住空间阶层化的概念与理论

  二 居住空间阶层化的区隔因子

   1.家庭收入

   2.户主职业

   3.户主年龄

   4.户主在岗与否

   5.户主的文化程度

   6.户口

  三 讨论

 第九章 三类阶层化聚居空间

  一 安置房居住空间

   1.安置小区居民的住房面积

   2.居住区门卫

   3.居住区公共设施

   4.社区居民间的社会交往

   5.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选择

  二 经济适用房居住空间

   1.“差异性”的经济适用房业主

   2.经济适用房社区的门卫

   3.经济适用房社区的公共设施及其居民的态度

   4.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居民的职业

   5.居民的交通工具与交往半径

  三 别墅型居住空间

   1.社区整体的物理形态

   2.门卫

   3.高档商品房社区的公共设施及其居民的态度

 第十章 城市低保户的住房

  一 低保户的基本特征

   1.年龄

   2.文化程度

   3.技术职务等级

   4.政治身份

   5.家庭人口结构

   6.职业、就业情况

   7.健康状况

   8.收入与花费情况

   9.精神状况

  二 低保户的住房属性

   1.住房面积及住房价值

   2.住房产权

   3.获取住房的途径

   4.住房的建筑结构

   5.住房的房间结构

  三 低保户属性与住房之间的关系

  四 低保户对住房的主观评价

  五 低保户获得的资助

 第十一章 农民工的住房利益

  一 有关农民工住房的研究

   (一)国外“农民工”住房研究

   (二)国内农民工住房研究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地点、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 客观排斥:农民工住房与居住现状

   (一)农民工的居住模式

   (二)农民工住房与城市居民住房之间的比较

   (三)农民工内部在住房上分化不明显

    1.五等份分析

    2.多变量分析

   (四)居住不同类型住房的农民工之间有一定分化现象

  五 主观排斥:农民工的主观感受

  六 农民工遭受社会排斥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的影响

   (二)农民工遭受社会排斥的过程及结果

    1.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排斥

    2.城市住宅市场的社会排斥

  七 几个发现

 第十二章 小城镇居民的住房

  一 研究方法

  二 小城镇居民住房变迁出现“阶层融合”现象

   1.城乡户口壁垒在小城镇住房场域内被消解

   2.不同职业者之间的住房差距小

   3.不同学历的居民住房差异小

   4.不同年龄的居民住房差异小

   5.小城镇居民收入与居民住房之间相关程度高

  三 分析与讨论

 第十三章 发现与讨论

  一 基本发现

   (一)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

    1.意识形态上的争执导致住房改革起步艰难

    2.理论界的争论与精英的求利行为促成了住房制度改革的缓慢推进

    3.逐步推出的住房改革制度客观上体现了“渐进式”逻辑

   (二)渐进性住房改革的结果强化了不同社会空间位置的住房利益差异

   (三)渐进式住房改革使城市居民的市场能力具有更大的社会分化功能

   (四)住房制度改革改变了城市住房的基本属性

   (五)城市居民的主观认知发生改变

    1.城市普通居民大多认识到住房改革的获利者是社会精英

    2.人们逐步认同住房阶层化事实

    3.城市居民对自己所拥有的住房的满意度总体处于较高水准

    4.对两种住房分配制度的评价褒贬各半

   (六)城市低保户的住房需要改善

   (七)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住房利益特别少

   (八)小城镇居民住房利益变迁中的“阶层融合”趋势

  二 讨论

  三 建议与对策

   (一)采取果断措施平抑大城市房价

   (二)抑制城市之间住房价值的失衡趋势

   (三)依据城市居民的收入结构或者职业结构配置(出售或出租)相应结构的住房

   (四)城市政府应该拥有不低于住房总量30%的公有住房以出租给城市低收入家庭

   (五)给房改时没有获得住房或者住房不达标的城市居民和没有参加住房改革的后来者发放住房补贴

   (六)关注住房改革结果所产生的社会不公正感

   (七)防止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过度

   (八)保障城市困难群体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权利

   (九)改善城市农民工的住房条件

   (十)建设一个城市住房动态数据管理系统

 丛书总序

 附录

本课题组成员历时四年,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五次规模不等的实证调研活动。我们运用实践社会学的理论路径和转型社会学的基本视野,采用“位置”与“能力”两个主要理论概念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1.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个中原因主要有三:第一,住房改革开始时由于意识形态上的纷争较为激烈,导致住房改革起步艰难并且改革过程中推进的速度也特别缓慢;第二,中外学者对城市住房改革的理论研究结论众说纷纭,这种结果影响政府决策的果断性,从而促成了住房制度改革的缓慢推进;第三,“干中学”的渐进式改革的逻辑体现在住房改革过程中就是住房改革政策逐步缓慢推出,从提租制度到售公房制度,再到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康居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集资建房制度、住房货币化制度、商品房制度以及廉租房制度的相继推出,以及不同的售房制度体系——商品房、单位房、公房(政府房)以及安置房(廉租房)的出台,都体现了渐进式改革的基本逻辑。2.渐进性住房改革避免了改革过程中的整体性震荡,但是改革的结果逐步积累和强化了不同社会空间位置的个体所获得的住房利益差异。由于住房改革推进速度快慢不同,有些城市居民有更多时间运用“试错”机制从而领悟住房改革背后的利益变动机制,以及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居民在住房利益获得的能力和领悟水平上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东部城市的居民获得的住房利益明显高于西部城市,规模大的城市中的居民比规模小的城市中的居民获得的住房利益也要多。不同职业的居民获得的住房利益也很不一致。如从职业分析,经理人员和国家干部获得的住房利益最多,而工人、服务人员、无固定工作者、低保户、农民工获得的住房利益相对较少,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获得的住房利益要多;从单位性质分析,政府机关单位以及具有政府性质的企业单位中的职工获得的住房利益多,而一般的企业单位职工特别是没有单位的职工获得的住房利益较少;从职务等级分析,单位最高领导获得的住房利益最多,普通员工特别是没有工作的低保户与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获利最少;从政治面貌维度分析,具有党员身份的城市居民获得的住房利益明显多于非党员;从工资收入水平分析,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特别是5000元以上的城市职工,目前获得的住房利益是最多的,而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职工获得的住房利益就特别少。3.渐进性住房改革使城市居民的市场能力具有更大的社会分化功能。不同家庭收入组的居民获得的住房利益差距悬殊。家庭月收入在7000元特别是8000元以上的,获得的住房利益最多,而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家庭获得的住房利益就特别少;从职工在岗与否来分析,在岗职工所拥有的住房利益明显多于不在岗的职工;从户主的年龄维度分析,中年职工所拥有的住房利益最多,而20岁组和70岁组所拥有的住房利益就少得多。4.住房制度改革改变了城市住房的基本属性。住房改革以前,城市居民的住房以“公有”为特征;改革以后,居民的住房以“自有”为特征。5.住房改革改变了人们的主观认知。首先,城市居民的公平观念发生变化。住房改革以前,住房分配制度所体现的公平原则主要是人们生理需要基础上的“结果公平”;而住房改革以后,“机会公平”逐渐成为住房分配的重要原则,随着改革的推进,另一个公平要素——资本,逐步成为人们获得住房的绝对要素。其次,对获利群体的属性有一个基本判断。90%以上的城市居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住房改革的结果对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以及具有政府性质的企业单位特别有利,这些单位由于掌握着住房资源或者土地资源,其员工获得了更多的住房利益;而一般的企业单位的员工获得的住房利益就相对少得多。大多数城市普通居民认识到住房改革的获利者是社会精英,社会大众获利较少,但是人们对日益分化的住房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程度的不满,并且人们对自己住房的满意度较高。6.住房阶层化趋势日益加速。居住空间阶层化是指城市内某类居住空间的居民向单一社会阶层集中,而不同阶层的居民分别归属于不同类别的居住空间的过程,或者说是社会结构的分化现象在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上的反映。7.对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和商品房分配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56.6%的居民认为福利分配住房更具有优越性,只有42.7%的居民认为住房货币化政策好,另有0.7%的居民认为两种制度各有利弊。赞同福利分房政策的居民认为福利分房制度的好处大致有“便宜”、“单位有补贴”、“可以分得到更多的住房”,其他的好处还有:自己只负担小部分房款、经济压力小、自己不用出钱、不用担心还债、大家都能住上房、工龄可以折合为人民币、每人一套住房省心。而赞同货币化住房政策的居民则认为住房货币化的好处主要是:“货币购房的选择余地大,可以选择地理位置,住房的面积大小,以及周围的空气、环境,甚至可以选择城市等”、“货币分房更体现了公平,不像福利分房看重权力”、“能获得较好的住房”、“商品房设计更为合理,也更宽敞”。8.城市低保户的住房需要改善。城市低保家庭主要成员年龄偏大、技术欠缺、文化程度低、健康状况欠佳、没有固定工作、社会网络窄,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很弱,获得经济收入的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家庭的住房面积小、住房的内外环境差,不利于低保户的身体健康。尽管如此,低保户对自己住房的不满意度仍然不高,他们总体上满意自己获得的住房利益。9.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住房利益特别少,他们在城市中受到集体性住房排斥。农民工住房受到城市政府所设置政策的整体性排斥,中国城市的住房改革以及住房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让利行为皆与他们无关。所以,目前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还处于不体面的生存状态。我们在宁波市的研究发现,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并且居住的主要形式是工棚和单位宿舍。尽管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夫妻在一起打工,但是他们由于住房的原因而不得不分开居住,或者几对夫妻合租一套或一间住房。尽管如此,由于农民工的比较对象是自己的同乡或者一起打工的工友,他们对自己住房的不满意度仍然不高。10.与上述情况稍有不同,小城镇居民的居住空间则呈现“阶层融合”的趋势。总而言之,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结果导致城市居民之间在住房利益上产生较大分化。有些群体,如各类精英,获得了更多的住房利益,他们要么以较低的花费获得了较好的住房,要么以较高的花费获得更好的住房;而另一些群体,如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其所处的单位在住房改革过程中获取住房资源的能力低下,或者自身投入相应建房资本的能力不足,在住房改革过程中获得的住房利益就特别少。于是,以较低成本获得好住房的精英群体就可以有更大的能力参与到商品房的买卖过程中,他们可以凭借日益成熟的金融手段(如银行贷款、住房公积金等手段)获取新的住房资源,实现“以房养房”、“以房养人”、“以房获利”的目的。而在住房改革过程中没有获得相应住房利益的居民,他们很难投资商品房,甚至随着城市改造进程的推进,他们在不得不购买商品房的情况下,走上“房奴”之路。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实践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莫尔特曼:《创造中的上帝》,香港: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

4.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保罗·福塞尔:《格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彼得·布劳著《不平等与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2。

8.陈光庭、马尔克·邵寇:《中国城市住宅的挑战》,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

9.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困差距》,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1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尼科斯·波兰查斯著《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王宏周、马清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3.皮埃尔·布尔迪厄:《旧言集》,巴黎:Minuit出版社,1987。

14.皮埃尔·布尔迪厄(与罗克·华康德合著):《回应》,巴黎:Seuil出版社,1992。

15.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王小广等:《住房体制改革》,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18.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物质民俗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9.张泓铭等:《住宅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0.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住宅社会学导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1.F.D.沃林斯基著《健康社会学》,孙牧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2.吴晓刚:《从人身依附到利益依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1994。

23.李斌:《住房利益分化与社会分层机制变迁》,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4.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六届理事会议论文集(上卷)》,2005。

25.Anthony Giddens,1973,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New York,Evanston,San Francisco,London.

26.Barlow,James and Simon Duncan,1994,Success and Failure in Housing Provision:European Systems Compared,Oxford,UK:Elservier Science.

27.Bian,Yanjie,1994,Work and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8.Burgess E.W.,1964,“Natural Area”,in Gould J.and Kolb W.L.(eds.),A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s,New York:Free Press.

29.Clapham,David,Peter Kemp,and Susan J.Smith,1990,Housing and Social Policy,London:Macmillan.

30.David Lockwood,1958,The Blackcoated Worker:A Study in Class Consciousness,Aylesbury,Bucks,Great Britain:Hazell Watson and Viney Ltd.

31.Flanagan,Willian G.,1993,Contemporary Urban Sociology,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chwab.

32.William A.,1992,The Sociology of Cities. N.J.Prentice Hall.

33.Frank Parkin,1971,Class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Orde,London.

34.Goldthorpe,John H.and Heith Hope,1972,“Occupational Grading and Occupational Prestige”,The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Methods and Approach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5.Harloe M.,1995,The People’s Home:Social Rented Housing in Europe and America,Oxford:Blackwell.

36.Koenigsberger,Otto H.,1971,Infrastructure Problems of the Cit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International Urbanization Survey and Ford Foundation.

37.Logan,John R.& David Moloch,1987,Urban Fortunes: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8.Murie,Alan,1981,Housing Inequality and Deprivation,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39.Treiman,Donald J.,1977,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New York:Academic press.

40.Weber Max,1978,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1.Bourdieu Pierre,1979,La Distinction.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Paris:Editions de Minuit.

42.David K.Brown,2001,“The Social Sources of Educational Credentialism:Status Cultures,Labor Markets,and Organizations”,Sociology of Education,Albany.

43.Gilbert A.& Gugler J.(eds.),1992,Cities,Poverty and Development,Urbanisation in the Third World,2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4.Solinger Dorothy J.,1999,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 State,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5.Szelenyi,I.and Manchin,1987,“Social Policy under State Socialism:Market,Redistribution,and Social Inequalities in East European Socialist Societies”,Stagnation and Renewal in Social Policy.

46.Yuanbai,2002,Winners and Loser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Urban Housing Reform,Chicago:Illinois.

1.柏松:《关于建立住宅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探讨》,《城乡建设》2000年第12期。

2.包宗华:《合作集资建房50年的风雨历程》,《城乡建设》2005年第7期。

3.边燕杰、约翰·罗根、卢汉龙、潘允康、关颖:《“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4.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5.蔡运兴:《关于我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6.曹艳春:《城市“低保”对象就业决策分析》,《经济论坛》2005年第24期。

7.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

8.陈学斌:《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年第3期。

9.成天方:《成都市企业房改五种模式并进》,《城市开发》2000年第6期。

10.程干远:《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立法》,《学海》1990年第Z1期。

11.程胜利:《中国城市低保家庭的资产状况及其社会政策意涵》,《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3.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4.董兴炳:《部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简介》,《价格月刊》1988年第6期。

15.杜国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以中国为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6.段继业:《社区阶层化:现实抑或可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7.樊平:《中国城镇的低收入群体》,《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8.高柏:《新发展主义与古典发展主义——中国模式与日本模式的比较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9.高文敏:《以科学发展观探索城市“低保”工作的新思路》,《商业研究》2005年第21期。

20.高晓慧:《对现阶段我国住房政策效应的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

21.戈国莲、赵四海:《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实践》,《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22.顾海兵:《房改应以公平为本》,《科学决策》1998年第2期。

23.郭灿章、陈书明:《河南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研究》,《经济经纬》1996年第6期。

24.郭长禄、王家庭:《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财政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

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昆明研究小组:《昆明市住房分配货币化典型调查》,《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6.韩冰:《对廉租住房的几点思考》,《北京经济瞭望》2000年第S2期。

27.韩岚:《北京市房改扩大试点实施方案令人瞩目——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研讨会综述》,《城市问题》1990年第4期。

28.韩素勤:《安居工程——800万住户的福音》,1994年6月9日《经济日报》。

29.洪大用:《当道义变成制度之后——试论城市低保制度实践的延伸效果及其演进方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30.洪大用:《改革以来中国城市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31.侯淅珉:《对我国住房分配状况及其结果的再认识》,《中国房地产》1994年第9期。

32.侯淅珉:《对我国住房分配状况演变的分析》,《北京房地产》1995年第8期。

33.湖北省房改办:《旧的住房制度是影响住房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长江建设》2000年第3期。

34.黄启臣:《国有企业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广州重型机械厂职工住房调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35.黄瑞:《关于城市住房改革问题的理论探讨》,《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36.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7.吉文:《从住房看“四人帮”的丑恶本质》,《建筑学报》1977年第2期。

38.贾全欣:《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世界中高收入水平》,http://house.focus.cn。

39.靳凤林:《空间与人类的生死处所——空间问题的生存论诠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2期。

40.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41.卷首语:《房改将带给老百姓五个方面的变化》,《北京房地产》1998年第5期。

42.雷米·勒努瓦:《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43.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4.李斌:《市场推进下的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及其利益受损分析》,《求实》2002年第5期。

45.李斌:《位置能力与市场能力:长沙市六个单位职工住房利益分化研究》,2003年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46.李斌:《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7.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8.李红铎:《百万庄住宅区和国棉一厂生活区调查》,《建筑学报》1956年第6期。

49.李路路:《论“单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50.李培林:《“渐进式”仍是改革的重要特征》,2006年4月22日《济宁日报》。

51.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52.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学术界》2000年第3期。

53.李强:《政策变量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调整》,《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54.李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55.利斌:《住房公积金之困》,《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16期。

56.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57.刘敏、耿进标:《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问题研究——以山东为例进行分析》,《消费经济》2000年第5期。

58.刘岐:《住房与改革系列谈之二:成就与弊端》,《城市问题》1991年第3期。

59.刘岐:《住房与改革系列谈之三:目标与模式》,《城市问题》1991年第4期。

60.刘士余:《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财经研究》1991年第9期。

61.刘玉录:《我国住房政策设计的理论探讨》,《城市问题》1996年第4期。

62.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3.路金勤、皮东山:《城市外来人员住房政策研究——据武汉的典型调查》,《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第19期。

64.路涓涓:《房改牵动公众的心——来自对住房改革态度的调查》,《北京统计》1988年第6期。

65.吕露光:《从分异隔离走向和谐交往》,《学术界》2005年第3期。

66.毛铁:《为加速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范围扩大》,1984年10月15日《经济日报》。

67.梅建明、刘频频:《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经济特征及低保救助制度——对武汉市387户低保家庭的调查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8.梅建明:《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经济特征及低保救助制度——对武汉市387户低保家庭的调查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9.孟宪海、邵为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思考》,《城市开发》2000年第2期。

70.南风、吴友军:《住房分配货币化:一路好走》,《新长征》2000年第3期。

71.潘勇:《4000元/平方米——公务员能否承受得起的住房价格》,《北京房地产》2000年第4期。

72.潘泽泉:《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一项有关城市空间消费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3.齐亮:《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情况和建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第3期。

74.邱莉莉:《制约城市低保救助体系发展的若干瓶颈及对策建议》,《统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75.任啸、安居:《房改新思路》,《经济师》2000年第10期。

76.苏星:《我国城市住宅问题》,《求索》1988年第4期。

77.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78.孙立平:《资源重新集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的形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79.孙启明:《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两个误区》,《经济纵横》1994年第7期。

80.陶小爱:《长沙市为城市低保户发“过节”费》,2005年7月7日《湖南日报》。

81.佟新:《社会变迁与工人社会身份的重构——“失业危机”对工人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82.王建华:《京城居民房改承受力有多强》,《北京统计》1999年第2期。

83.王丽:《我国城镇公有住房体制的演变过程》,《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6年第5期。

84.王培元:《关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85.王维:《中国住房政策执行的障碍性因素分析——史密斯模型的一个解释》,《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12期。

86.王育琨:《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体制的变化》,《经济学家》1992年第5期。

87.温梓森:《北京旧居住区典型调查》,《建筑学报》1956年第6期。

88.文军:《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新东方》1999年第2期。

89.文林峰:《企事业房改如何突破重围——企事业单位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调研报告》,《城市开发》2000年第5期。

90.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91.吴育川:《再谈福利分房和住房体制改革》,《经济经纬》1998年第5期。

92.徐爱民:《企业房改有关问题的思考》,《城市开发》2000年第6期。

93.徐经泽、庄平:《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断想》,《东岳论丛》1992年第1期。

94.徐晓军:《中国城市社区走向阶层化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两典型住宅区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4期。

95.徐晓军:《论我国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96.徐晓军:《社区的阶层化及其机遇与挑战》,《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97.徐晓军:《社区走向阶层化》,《社会》1999年第7期。

98.徐晓军:《住宅小区的阶层化:机遇与挑战》,《城市问题》2001年第5期。

99.徐振良:《住房制度改革的取向与目标》,1991年1月5日《文汇报》。

100.钱雪飞:《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生存现状及特点——对南京市578名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调查与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2期。

101.尹伯成、史庆文:《略论住房由实物分配向货币化分配的转变》,《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02.尤建新:《城市定义的发展》,《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103.游惠雯:《北京市居民住房状况与房改意向调查及启示》,《北京统计》1997年第2期。

104.御风:《经济适用房如何走进百姓家庭?》,《北京房地产》1998年第1期。

105.占录:《房改阶段的购房社会心理分析》,《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2期。

106.张敦福:《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人口研究》1998年第3期。

107.张敦胜:《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97年第5期。

108.张泓铭:《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探讨》,《城市开发》2000年第11期。

109.张强、卢有杰:《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探讨》,《建筑经济》1994年第1期。

110.张仙桥:《论城市住宅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

111.张治:《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城市开发》1999年第3期。

112.赵宝英:《城镇居民对房改的七种心态》,《价格月刊》1998年第10期。

113.赵晔琴:《“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14.赵玉、赵文丁:《“第三条道路”——谈房改中适应低收入者的“廉租”》,《经济论坛》1998年第21期。

115.郑捷:《我国住房货币化进程中的货币失衡现象探究》,《上海金融》2006年第1期。

116.郑明:《给房改一个公平的起点》,《中国改革》1998年第7期。

117.郑思齐、曹洋、刘洪玉:《城市价值在住房价格中的显性化及其政策含义——对中国35个城市住宅价格的实证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1期。

118.郑思齐、刘洪玉:《从住房自有化率剖析住房消费的两种方式》,《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

119.朱旭峰:《政策决策转型与精英优势》,《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20.Aimin Chen,1998,“China’s Urban Housing Market Development:Problems and Prospect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7.

123.Akos Rona-Tas,1994,“The First Shall Be Last?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0,No.1.

121.Arne L.Kalleberg,Mark E.Van Buren,1996,“Is bigger Better?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 Size and Job Rewar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1.

122.Ball M.& Harloe M.,1992,“Rhetorical Barriers to Understanding Housing Provision:What the Provision Thesis’ Is and Is Not”,Housing Studies.

123.Bian Yanjie,John Logan,1996,“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1.

124.Burgers Jack,1998,“Formal Determinants of Informal Arrangements:Housing and Undocumented Immigrants in Rootterdam”,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Vol.24.

125.D.P.T.Young,2000,“Firms’ Market Power,Endogenous Preferences and the Focus of Competition Policy”,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2,No.1.

126.Drakakis-Smith D.,1996,“Third World Cities: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Ⅱ-Population,Labour and Poverty”,Urban Studies. 32(4-5):pp.659-677.

127.Emerson,Richard M.,1972,“Exchange Theory Part I:A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Social Exchange”,Sociological Theories in Progress,Boston,Vol.2.

128.Fulong Wu,2001,“China’s Recent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Land and Housing Marketis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Habitat International.

129.Gabriel,Stuart A.,Joe P.Mattey,and William L. Wascher,2003,“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and Evolution of Quality of Life among U.S.State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33.

130.Goldstein Alice,1993,“Temporary Mig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New Forms of Traditional Behavior”,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Vol.6.

131.Grasmick H.G.,1976,“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Structure: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pproach”,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17.

132.Hall,John and D.Caradog Jones,1959,“Social Grading of Occupations”,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

133.Hatt,Paul K.,1950,“Occup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5.

134.Inkeles,Alex,and Peter H.Rossi,1956,“National Comparisons of Occupational Prestig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61.

135.James Lee,2000,“From Welfare Housing to Home Ownership:The Dilemma of China’s Housing Reform”,Housing Studies,Vol.15,No.1.

136.John R.Logan,Yanjie Bian,& Fuqin Bian,1999,“Housing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in the 1990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Vol.23.

137.Kenneth Roberts,2002,“Female Labor Migrants to Shanghai:Temporary ‘Floaters’ or Potential Settlers?”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36.

138.Kennith T.Rosen,Madelyn C.Ross,2000,“Increasing Home Ownership in Urban China:Note On the Problem of Affordability”,Housing Studies,Vol.15.

139.Kluegel James R.,1978,“The Causes and Costs of Racial Exclusion from Job Author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3,No.3.

140.Kumar S.,1996,“Landlordism in the Third World Urban Low-Income Settlements:A Case for Further Research”,Urban Studies,Vol.33.

141.Lisa Lee,Ekaterina Petrova,Marina Shapiro & Raymond Struyk,1998,“Housing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n Russia during the Reforms”,Housing Studies,Vol.13,No.5.

142.Nee Victor,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4.

143.Nee Victor,1991,“Social Inequality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6.

144.Nee,Victor,1996,“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

145.Nelson Joan M.,1976,“Sojourners versus New Urbanities: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emporary versus Permanent Cityward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24.

146.Parish,William L.,1981,“Egalitarianism in Chinese Society”,Problems of Communism,Vol.29.

147.Parish,William L.,and Ethan Michelson,1996,“Politic and Markets:Dual Transform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

148.Patricia H.Thornton,William Ocasio,1999,“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ingency of Power in Organizations:Executive Success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Industry,1958-1990”,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Chicago,Vol.105.

149.Peter Saunders,Peter Siminski,“Home Ownership and Inequality:Imputed R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Australia”,Economic Society of Australia,Vol.24.

150.Peter Somerville,1998,“Explanations of a Social Exclusion:Where Does Housing Fit in?”,Housing Studies,Vol.13,No.6.

151.Rob Atkinson,2000,“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The New Urban Policy Challenge”,Urban Studies,Edinburgh:May.Vol.37,Iss.5/6.

152.Romo,Frank P.,Schwartz,Michael,1995,“The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of Business Decisions:The Mi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Plants in New York State,1960—1985”,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lbany,Vol.60.

153.Treiman,Donald J.,1976,“A Standard Occupational Prestige Scale for Use with Historical Data”,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154.Victor Nee,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4.

155.Walder Andrew G.,1995,“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Vol.60.

156.Walder,Andrew G.,1992,“Property Rights and Stratification in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c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7.

157.Walder,Andrew G.,1995,“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0.

158.Walder,Andrew G.,1995,“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0.

159.Wang Y.P.,2000,“Housing Reform and its Impacts on the Urban Poor in China”,Housing Studies,Vol.15,No.6.

160.Wright Erik O.,1978,“Race,Class,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3,No.6.

161.Ya Ping Wang,2001,“Urban Housing Reform and Finance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Urban Affairs Review,Vol.38,No.5.

162.Zhou Xueguang,2000,“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Evidence from Panel dat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5.

163.Zhou Xueguang,Nancy Brandon Tuma,and Phyllis Meon,1996,“Stratification Dynamic under State Socialism:The Case of Urban China,1949-1993.” Social Forces,Vol.74.

简 介:2011年我国将开始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前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在围绕着“十二五”规划进行前期的规划准备工作。在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关于解决民生保障问题已经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本书针对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现状及相关政策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对于各地在制定...

作者: 孙洪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