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No.1图书
E-commerce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No.1
[内容简介] 本书共九章,分5篇。每篇侧重点不同。分别是综合理论篇、产业功能篇、行业篇、国际化篇和政策建议篇,并列出了电子商务服务业今年发展的大事记。综合理论篇在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兴起背景和阶段以及其经济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兴起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经济理论和电子商务服务业理论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分别予以简要介绍分析;产业功能篇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予以详尽的分析;行业篇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业、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电子商务认证服务业、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电子商务教育服务业、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业、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业和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等十大行业分别予以分析介绍;国际化篇重点对国际电子支付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信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和结;政策建议篇对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五条政策建议,即一是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建设;二是重视各类电子商务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三是多方合作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标准制定;四是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明确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战略地位,予以大力支持。
摘要
序
Abstract
主编简介
综合理论篇
第一章 电子商务服务业
一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概念和内涵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概念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内涵
(四)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构成
二 电子商务服务业兴起的背景
(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二)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三)国家加大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三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兴起阶段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萌芽阶段(1999~2002年)
(二)电子商务服务业兴起阶段(2003~2007年)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进入细化爆发期(2008~2010年)
(四)电子商务服务业生态体系形成阶段(2011~)
四 电子商务服务业兴起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能够促进传统经济变革
(二)电子商务服务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
(四)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五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是信息经济时代的新兴基础设施产业
(二)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
(四)电子商务服务的全球化时代即将到来
第二章 电子商务服务业兴起的理论基础
一 信息技术理论
(一)摩尔定律*
(二)吉尔德定律*
(三)麦特卡尔夫定律*
二 网络经济理论(规律)
(一)达维多定律*
(二)边际收益递增*
(三)外部经济性规律*
三 电子商务理论
(一)长尾理论
(二)六度分割理论*
(三)维基经济理论(大规模协作理论)*
(四)威客理论*
第三章 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 电子商务类别的划分
二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三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价值网络构成
产业功能篇
第四章 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功能分析
一 电子商务服务业助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
二 电子商务服务业显著降低交易成本
(一)降低时间成本
(二)降低营销成本
(三)降低渠道成本
(四)降低物流成本
(五)降低资金周转成本
(六)降低信用成本
三 电子商务服务业促进社会分工协作细化
(一)新的职业类型不断涌现
(二)新的协作模式不断呈现
四 电子商务服务业推动创新发展
(一)产品创新
(二)服务创新
(三)营销创新
(四)商业模式创新
五 电子商务服务业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第五章 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分析
一 电子商务服务业拉动内需功能显著
(一)打破区域壁垒,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真正实现全天候交易,与传统零售形成强劲互补
(三)提供丰富的、高性价比的商品
二 提升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突出
(一)为大规模定制与柔性制造提供基础
(二)推动传统企业转型与变革
(三)支持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1.电子商务服务业助推中小企业成长,为中小企业生长周期提供全程支持
2.推动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模式
三 电子商务服务业增加就业功能明显
四 电子商务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功能显现
五 电子商务服务业显著减少能耗
六 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意义
(一)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是经济转型的要求
(二)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有利于克服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
(五)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有利于发挥内生与外生比较优势
(六)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
(七)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能够推动流通渠道再造
行业篇
第六章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态势
一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属性
(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业的走向
(三)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发展态势
(四)B2C、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展态势
二 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企业的构成
(二)使用电子商务代运营业务的企业
(三)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发展动态及趋势
1.上海商派、维富友等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兼顾运营的服务企业
2.古星互联等以网络分销为主的服务企业
3.同创未来等以网络营销为主的服务企业
4.兴长信达等全程电子商务代运营商
三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
(一)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2.我国快递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3.网络购物快递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
4.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并购整合的条件逐渐成熟
5.电子商务企业纷纷自建物流
6.快递物流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7.电子商务物流瓶颈越来越凸显
(二)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运行模式分析
1.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运行模式分析
2.B2C/C2C电子商务的主要物流模式分析
(三)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政策、制度环境有待完善
2.快递物流行业不规范
3.商品配送成本过高,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缺少柔性
4.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水平较低,应急管理差
5.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缺乏
(四)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良性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1.完善电子商务物流法律法规,建立物流服务业标准
2.完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发展环境
3.培育电子商务物流主体,加大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4.提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效率
(五)“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展望
1.低碳节能的电子商务物流会进一步发展
2.物联网的发展将使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产生巨大的变革
3.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增值性服务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4.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全球化发展
四 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的作用机理
1.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的内涵
2.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3.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的作用机理
(二)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的发展阶段
2.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发展现状
3.电子商务信用案例
(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发展缓慢无序
2.政府部门管理分割,缺乏协调机制
3.行业技术、标准不规范,专业信用数据库建设落后
4.服务内容单一,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5.专业人才极其匮乏,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四)欧美发达国家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发展经验
1.完善的法律体系
2.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
3.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和丰富的数据资源
4.监管体系比较完善
5.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较强
(五)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发展对策
1.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信用服务的法律法规
2.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电子商务执法
3.构建多层次的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体系
4.建立各类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基础数据
5.加强电子商务信用服务机构建设
6.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人才培养机制
五 电子商务认证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服务的客观需求分析
1.有利于规范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秩序
2.有利于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有利于保证电子商务参与各方信息安全
(二)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的作用机理
1.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的作用机理
2.电子商务信用认证具体流程
(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服务发展现状
1.我国电子安全认证发展情况
2.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发展情况
(四)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用认证政策法规不完善
2.信用认证缺乏行业标准,认证结果不能兼容和共享
3.信用认证对秘密层级的边界过度限定与行业发展相冲突
4.信用认证的时效性较弱
5.信用认证缺乏独立、权威、公平的第三方机构
6.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五)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服务发展对策建议
1.健全信用认证的政策法规
2.建立电子商务联合征信平台,实现信用认证信息交换和共享
3.加强与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国际著名认证机构的合作
4.健全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的自律机制
5.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6.促进第三方信用认证机构的健康发展
附件A:中国电子安全主要认证机构
1.中国电信CA安全认证系统(CATA)
2.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
3.上海数字认证中心(上海CA)
4.北京国富安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有限公司(GFA CA)
5.“红盾315”网站
附件B:
附件C:我国电子商务主要信用认证机构
1.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CIECC)
2.国富泰企业征信有限公司
3.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
4.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中心(ECTRUST)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可信网站”认证
6.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数字服务中心
六 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的界定
(二)发展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的意义
1.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
2.促进电子商务应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市场结构分析
2.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市场需求分析
3.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区域特征
4.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发展程度的判断
5.目前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的主要问题
(四)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十二五”展望
1.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发展趋势预测
2.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市场规模的估算
3.发展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业的建议
七 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概述
1.教育培训相关理论概述
2.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的含义
3.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分析
4.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的人才培养目标
5.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的作用
(二)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不断普及
2.电子商务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紧缺
3.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市场混乱,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4.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
1.政治环境(政策法规)对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3.经济环境对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4.技术环境对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四)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业将依托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序发展
3.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主体更加多元化并加速整合
4.“校企合作”将成为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的重要发展方向
5.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更加国际化
八 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安全
1.网络欺诈形式多样
2.钓鱼网站愈演愈烈
3.虚假信用扰乱市场
(二)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业的界定
1.定义
2.分类
3.安全要求
(三)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业现状
1.主要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2.防火墙技术
3.加密技术
4.电子认证技术
5.电子商务安全协议
6.主要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业及代表企业
(四)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电子商务安全环境不够完善
2.电子认证服务仍存在较多问题
3.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以及有效执法
4.建立电子商务安全数据库
(五)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业发展趋势和挑战
1.移动电子商务安全
2.云安全
3.三网融合
4.物联网
九 电子商务数据基础服务业
(一)云计算的定义
(二)云计算的特点
1.可靠的数据存储
2.广泛的数据共享
3.对终端依赖程度的降低
(三)云计算提供的方式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2.平台即服务(PaaS)
3.软件即服务(SaaS)
(四)云计算服务提供的动态
1.阿里巴巴集团
2.亚马逊公司
3.IBM公司
4.谷歌公司
十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
(一)电子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1.电子支付的定义
2.电子支付的分类
3.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电子支付的经济学原理
1.银行卡经济学中的外部性
2.双边市场中的银行卡交易理论
(三)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状况及阶段判断
1.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状况
2.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阶段的判断
(四)电子商务发展中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1.为企业提供信用评级
2.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
3.为电子商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
国际化篇
第七章 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 国际电子支付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二 电子支付模式的国际比较
三 电子支付规制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模式
(二)欧盟模式
(三)亚洲的监管现状
四 电子支付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一)电子支付产业分工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电子支付服务业国际化趋势增强
(三)电子支付手段日趋多样化
(四)各国加强电子支付监管的国际合作
第八章 国外电子商务信用的最新进展
一 电子商务信用业成立的理论基础
二 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信用法制环境
(一)用信用调查立法来规定信用数据的开放
(二)通过信用管理立法保护消费者权益
三 两种模式的个人信用调查制度
四 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起设计、倡导和监管作用
五 国外经验对我国发展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业的启示
1.法律、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
2.信用调查市场尚需培育
3.需要形成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政策建议篇
第九章 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
二 重视各类电子商务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三 多方合作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标准的制定
四 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五 明确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地位,给予大力扶持
附录
附录一 电子商务服务业大事记
1995~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亿邦动力:《电子商务服务联盟:中国B2B电子商务网站调查报告》(2009~2010),2010年4月。
艾瑞咨询:《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年度数据》,2011年1月,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1_01/17/4312721_0.shtml。
艾瑞咨询:《2010~2011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2011年1月,http://ec.iresearch.cn/html/131665.shtml。
IDC与阿里研究中心合作:《为经济复苏赋能:电子商务服务业及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的社会经济影响》,2010年1月。
张意轩:《全国快递1/3业务量由电子商务牵动完成》,人民网,http://it.people.com.cn/GB/10042558.html。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2010年5月。
淘宝网:《淘宝网就业指数报告》,http://www.aliresearch.com/data/alibabag/12024/,2010年11月。
阿里研究中心:《2010年网商发展指数报告》,2010年9月。
姜建强等:《信息技术革命与生产率悖论》,http://homepage.fudan.edu.cn/~economics/paper/productivity%20paradox.pdf。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http://www.chinawuliu.com.cn/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物流系统建设需求研究报告》,2010。
古贞:《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SWOT分析与战略》,《物流科技》2010年第4期。
常连玉、陈海燕:《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探析》,《江苏商论》2010年第9期。
龚芳:《探析C2C电子商务物流新模式》,《物流科技》2010年第8期。
刘慧:《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经济师》2009年第8期。
田侃:《中国信用服务业30年:发展历程、经验总结与政策建议》,载何德旭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7:中国服务业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王伟军、夏立新、张园园:《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信用信息服务》,《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4年第3期。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信用与中国电子商务》,www.ot51.com/。
陈宏娜、胡桃:《当前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中国电子商务》2009年第11期。
《2009中国B2C电子商务大会速记》,http://www.chinacompanynet.cn/。
魏明侠:《电子商务信用机理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朱雯:《探析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构建》,《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6期。
刘琳:《面向电子商务的信用服务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电子商务》2009年第9期。
陈喜存、周欢、朴文:《eBay易趣网的信任体系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魏明侠、司林胜:《电子商务信用建立的中介机制设计》,《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第1期。
车尧:《我国管理咨询市场现状分析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陈芳:《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期。
陈红梅:《论网络时代的企业咨询》,《现代情报》2003年第3期。
董广涛:《我国咨询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0期。
贺海毅、吴祖光:《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研究观点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8期。
李克明:《我国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预测》,《企业信息化》2003年第5期。
卢小平:《信息咨询及其在我国研究现状的分析》,《情报探索》2008年第2期。
孙肖南、钟书华:《我国咨询市场竞争机制初探》,《软科学》1998年3期。
周镭、宋倩:《企业信息化第三方咨询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第8期。
杨溢、蒋玲:咨询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互动关系》,《情报科学》2010年第2期。
赵康:关于发展中国咨询产业/专业的宏观理性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赵民: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北京正略钧策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4。
邹凯、毛太田、易菲:国内外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第12期。
郝杰:电子商务教育:热潮下的冷思考》,《中国电子商务》2001年第19~20期。
杨丽光、张德军:把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世界》2005年第9期。
张学江、沈剑飞:外部性视角下的产业和谐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杨庆、张庆亮:美国电子商务教育现状研究》,《技术经济》2007年第8期。
王晓光:浅谈企业电子商务培训》,《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
李琪等: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实践“十一五”优秀成果汇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杨英梅:我国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的环境构建》,《中国商贸》2010年第4期。
《“长三角电子认证服务联盟”揭牌》,2010年12月14日《扬子晚报》。
朱近之主编《智慧的云计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荆林波、刘波: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状况》,《商业经济》2008年第2期。
荆林波、刘波:电子支付产业的经济学分析》,200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孟晔:中国“十二五”时期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思路和政策建议》,《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荆林波、刘波: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状况》,《商业经济》2008年第2期。
雷敬敬:第三方支付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潘一鸣:欧盟支付服务法律制度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7。
孙广志:网上非银行支付系统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8。
袁森: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科技信息》2010年第25期。
郭羽诞:国外信用管理体系及其启示》,《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Annalee Saxenian,
B.Lee,B.Yoo,Internalization of Electronic “Auction Market”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Electronic Commerce,WISE presentation,1999,http://www.gsia.cmu.edu/andrew/sandras/public/wise/pdf/blee01.pdf.
Ba,S.,Zhang,H.,and Whinston,A. B. “Building Trust in the Electronic Market Using all Economic Incentive Mechanism”,Proceedings of the 199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Systems,Charlotte. NC,December 12-15,1999.
Ba,S,“Establishing Online Trust through a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Brynjolfssom,E.,and Smith,M. “Frictionless Commerce?A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nd Conventional Retailers”,
Gefen,D.“E-commerce:The Role of Familiarity and Trust”.
Hans van der Heijden,Tibert Verhagen,Marcel Creemers. “Understanding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Contributions from Technology and Trust Perspectives”.
Hoffman,Donna,L.,Thomas,P. Novak,and Marcos Peralta,“Building Consumer Trust Online”,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9,42 (4):80-85.
Jarvenpaa,S.L.“Consumer Trust in an Internet Store”,
Jarvenpaa,S.L. Noam Tractinsky,Lauri Saarinen,and Michael Vitale,“Consumer Trust in an Internet Store:A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Jan Van Auseloos. “Responsibilities of TTPS in Trusted Networks”.
Pavlou,P.A.,and Ba,S. “Does Online Reputation Matter?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Reputation and Trust in Online Auction Markets”,Proceedings of the 2000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MCIS2000),August 10-13th,2000,Long Beach,CA.
Resnick,P.,Zeckhauser,R.,Trust Among Strangers in Internet Transactions:Empirical Analysis of eBay’s Reputation System,Working Paper,February 2001.
Sufin Ba,Andrew B.Whinston,Han Zhang.“Building Trust in Online Auction Markets through All Economic Incentive Mechanism”.
Greiner,L. E.,Metzger,R. O.
Bargh,M.,W.Janssen,and A.Smit,“Trust and Security in E-business Transactions”,Working Paper,2000.
Christer Kuttainen,“The Role of Trust in B2B Electronic Commerce-evidence from Two E-Marketplaces”,Doctoral Thesis,2005.
简 介:报告分总报告,产业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主要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问题和趋势进行描述分析,并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剖析;产业报告从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业、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等九个细分产业进行详细分析,介绍每个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专题报告从电子商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
简 介:《中国商业发展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香港利丰研究中心合作的成果,并且在2010年开始以中英文版同步在全球发行。今年仍然继续全球同步中英文出版,当然,英文版考虑了读者的不同,内容做了相应的修改。本书的特点在于:从关注中国宏观经济出发,突出了中国流通业的宏观背景,评述了入世十年中国流通业的得失,详细分析了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
简 介:该书是研究中国商业发展的第一部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合作的结晶。自2010年以来,《中国商业发展报告》以中英文版在全球同步发行。登高望远的高立意,战略视角的前瞻性,紧随行业发展、追踪热点和趋势以及全面系统是本报告的四大特点。期望本报告能够给读者和业内同行带来一些启发,也期望本报告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
简 介:报告分总报告,产业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主要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问题和趋势进行描述分析,并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剖析;产业报告从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业、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等九个细分产业进行详细分析,介绍每个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专题报告从电子商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
简 介:报告分总报告,产业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主要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问题和趋势进行描述分析,并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剖析;产业报告从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业、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等九个细分产业进行详细分析,介绍每个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专题报告从电子商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
简 介:《中国商业发展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香港利丰研究中心合作的成果,并且在2010年开始以中英文版同步在全球发行。今年仍然继续全球同步中英文出版,当然,英文版考虑了读者的不同,内容做了相应的修改。本书的特点在于:从关注中国宏观经济出发,突出了中国流通业的宏观背景,评述了入世十年中国流通业的得失,详细分析了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