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0

中国田野大调查(第1辑)图书

Field work in China

SSAPID:101-2398-1155-56
ISBN:978-7-5097-056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田野大调查》记录了一批批大学生,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敏锐的感触、新颖的角度,通过对个案的深描,对田野资料进行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上的探究的过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大鸣 麻国庆
编 辑:胡涛;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言

 《中国田野调查报告》编委会

 中国乡村社区研究

  山东湖村田野调查报告:NGO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

   一 中国乡村研究:市民社会维度

    (一)市民社会理论

    (二)NGO在中国的发展

    (三)乡村社会转型中的民间组织

    (四)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乡村社会

    (五)田野目标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目标

     3.研究方法

   二 湖村田野调查的实证分析

    (一)湖村

    (二)传统宗族组织

    (三)外来大学生组织

    (四)新型合作社

    (五)理论检验

   三 讨论

    (一)家族

    (二)“新乡村建设”理论

    (三)合作社

   田野调查随想

    一 上访村

    二 新乡村建设

    三 基层政府

    四 大学生志愿者

    五 养兔协会

    六 湖村的未来

   导师评语

  侯家营追踪调查*

   一 1947年土地改革前

    (一)村落管理者的制度变更

     1.会头与地方

     2.村正、村佐/村长、村副

     3.闾长、副闾长

     4.乡长、副乡长

     5.保长、甲长

    (二)村落权力精英

     1.侯姓家族

     2.其他姓氏

   二 土地改革与新中国成立后

    (一)1947年土地改革

     1.定成分

     2.平分

     3.土地改革前后的社会阶层与家族

      (1)土地改革前村内的分层与家族、邻里关系

      (2)土地改革后的阶级对立与家族、邻里关系

    (二)1949~1963年“四清”前夕

     1.1949~1958年人民公社前的村组织更替

      (1)1949年的村组织

      (2)农业集体化前期的“争权夺势”

     2.1958年人民公社至1962年“四清”前夕

      (1)公与私

      (2)“抗上”与“扒白旗”

    (三)政治运动:1964年“四清”~1976年“文化大革命”

     1.“四清”运动

      (1)背景

      (2)清经济——贪污、伤人与挨整

      (3)定成分

      (4)“伤人”与过激的报复

      (5)地主、富农后代的婚姻

     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四)“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

     1.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的变化

     2.1982年至今的村落政权

      (1)耿直的妇女主任

      (2)村委成员的推辞

      (3)陈家四兄弟

      (4)“各顾各”的现任村委

   三 小结

   田野调查随想

 女性与族际婚姻研究

  乡村现代技术应用中的瑶族妇女调查研究

   一 前言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选点理由

    (三)研究方法

   二 调查地概况

   三 瑶族妇女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方式和途径

    (一)通过政府培训课获得现代科技知识

    (二)通过报纸、杂志等的阅读学习获得现代科技知识

    (三)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获得现代科技知识

    (四)通过与邻居、亲戚、朋友等交流获得现代科技知识

   四 瑶族妇女对现代科技的应用

    (一)瑶族妇女在生产方面对现代科技的应用

     1.瑶族妇女使用现代科技种植水稻

      (1)化肥的使用

      (2)抛秧技术

     2.瑶族妇女科学管理罗汉果

     3.瑶族妇女使用现代技术栽培香菇

     4.瑶族妇女的科学养殖

      (1)牲畜疾病的防治

      (2)饲料的使用

     5.瑶族妇女使用电力加工粮食

     6.瑶族妇女对使用沼气的态度

    (二)瑶族妇女在生活方面采用现代科技

     1.瑶族妇女与家用电器

     2.瑶族妇女与信息技术

     3.瑶族妇女的医疗保健

      (1)一般疾病的治疗

      (2)妇科疾病的治疗

    (三)瑶族妇女在生育、节育方面采用的现代科技

     1.生育

     2.节育

   五 乡村现代技术应用中瑶族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一)拥有现代科技的瑶族妇女获得的经济收益

     1.种植致富

     2.经商致富

    (二)拥有现代科技的瑶族妇女获得的社会收益

     1.家庭事务

      (1)子女教育

      (2)赡养老人

      (3)日常事务

     2.社区事务

      (1)选举权

      (2)发言权

   六 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1.瑶族妇女参与的社会活动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

     2.瑶族妇女注重对现代生活质量的追求

     3.瑶族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生育观念的更新

     4.瑶族妇女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二)提高瑶族妇女应用乡村现代技术的几点对策

     1.要大力提高瑶族妇女的文化程度

     2.重视妇女的农业技术培训

     3.大力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注重妇女的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学习

     4.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大量的、通俗易懂的现代科技信息

     5.通过妇女的典型事例,逐步推广现代科技知识

     6.县妇联要为基层瑶族妇女提供现代科技信息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西部民族城市族际通婚调查研究

   一 德令哈市历史及民族构成

   二 德令哈市蒙、藏、回、汉族际通婚状况(1993~2004年)

   三 影响该市族际通婚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1.与个人社会文化特征有关的因素

     (1)年龄

     (2)文化水平

     (3)职业

     (4)语言

     (5)交往圈与族际通婚的关系

    2.婚姻观念与族际通婚的关系

     (1)择偶方式

     (2)择偶标准

     (3)父母对子女与其他民族结婚所持态度

     (4)您对子女与其他民族结婚所持态度

     (5)“您感觉自己与爱人所属民族有差别吗”

   四 德令哈市蒙藏回汉族际通婚的特点

    1.蒙、藏、回三族与汉族的通婚特点

    2.蒙古族与藏族的通婚特点

    3.回族和其他三个民族的通婚特点

   五 德令哈市族际通婚产生的影响

    1.族际通婚对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影响

     (1)族际通婚对各民族人口数量的影响

     (2)族际通婚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2.族际通婚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3.族际通婚对各民族民族意识的影响

   六 余论

   附件一: 调查提纲

   附件二: 调查问卷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旅游人类学

  普者黑旅游区定居人口生活模式转变研究

   一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和方法

   二 田野点介绍

   三 仙人洞旅游开发过程

   四 旅游开发后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一)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口开始大幅度转向旅游服务业

    (二)“节日”开始重新融入日常生活

    (三)家庭旅馆的经营

    (四)歌舞表演经常化

    (五)仪式的复活

    (六)工艺品的开发成为手工副业

   五 官方与学者:村民自我生活方式上的两难选择

   六 结语:生活方式选择上的自主权

  旅游冲击下的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

   一 前言

   二 仙人洞村概况

   三 伴随旅游产生的相关内容

    (一)家庭旅馆的经营

    (二)歌舞表演

    (三)仪式、节日的重拾、复活与消解

    (四)其他

   四 旅游给撒尼人带来了什么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表演”与“真实”

    (三)族群文化的认同

    (四)撒尼人在社会变迁中的适应

   五 结语

  他者的景观与自我的镜像

   一 旅游场域中的文化展示与景观塑造

   二 凝固侗族:鼓楼景观的文化政治

   三 景观塑造:鼓楼展示的诗学意义

   四 逃逸地方:鼓楼文化意义的变迁

   五 结语:文化展示中的有机性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少数名族文化习俗及变迁

  凌云县背陇瑶“讨活路”习俗的人类学分析

   一 引论

   二 田野调查概述

   三 “讨活路”的生态和文化分析

    (一)陇法的生存环境

    (二)陇法生态文化模式与“讨活路”

    (三)建构在亲属关系之上的“讨活路”习俗

    (四)以互惠形式存在的“讨活路”习俗

    (五)“讨活路”习俗的现实意义

    (六)瑶族社会中存在的帮工习俗

    (七)小结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文化与顽固性贫困

   一 问题的提出——屡经失败的牲畜扶贫

   二 牲畜与彝族社会

    1.依村的牲畜饲养状况

     (1)养猪

     (2)养羊

     (3)养牛

    2.牲畜的消费

     (1)年节消费

     (2)待客消费

     (3)作毕消费

     (4)婚丧嫁娶消费

    3.牲畜的买卖

     (1)市场交易

     (2)村民之间的牲畜交易

   三 失败原因:以文化为中心的牲畜饲养模式

   四 结语

   导师评语

  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与教育

   一 引言

   二 博村的概况:经济人文历史起源

   三 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一)语言

    (二)生产

    (三)宗教

   四 田野里/外的分析

    (一)生态性的制约

    (二)早期游猎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三)对教育投入少,教师素质不高

    (四)拉祜族群众对现代教育的期望并没有很好的回报,导致越来越多学生重新回归传统社区

   五 结论与建议

   田野随想

   导师评语

  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前景*

   一 前言

   二 世界客都、文化梅州:梅州客家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色

    (一)文化品牌优势

     1.“名城”美称

     2.“三乡”美誉

     3.“客都”美名

    (二)文化资源优势

     1.物质有形文化遗产

     2.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

   三 “待嫁闺中”:梅州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物质有形文化方面

     1.客家民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特点鲜明,但开发层次低,规模小

     2.文物古迹保护不力,历史文化名城受到威胁

     3.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载体不足,名城品位不高

    (二)非物质无形文化方面

     1.宗教文化浓厚并已发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功能,但寺庙规模不大,周边设施不配套,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2.宗亲祭祖活动日益活跃,是发展经济的潜在民间资本,但缺乏有效引导

     3.“崇文重教”蔚然成风,但“重商文化”急需建立

     4.客家精神激励着世代客家人奋斗不息,但对其局限性仍认识不足

    (三)民间艺术方面

     1.以山歌(剧)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文艺面临着演出市场狭窄,创作表演队伍青黄不接,缺乏创新和包装推介的不利局面

     2.传统工艺有一定市场,但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拳头产品

   四 擦亮品牌:梅州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之展望

    (一)大力培育客家文化产业,营造客家文化大环境

    (二)客家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

     1.客家地区各种民俗活动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2.客家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强化了客家民俗旅游的知识性与生动性

    (三)客家文化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侨牌”战略

    (四)客家文化资源与“非正式制度”的建立

    (五)客家文化资源与现代商贸活动

    (六)客家文化资源与教育的强大经济生产力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和民族关系

   一 伊宁市建城沿革及维、汉、回、哈、俄民族迁移回溯

    (一)伊宁市的建城沿革

    (二)维、汉、回、哈、俄民族迁移回溯

   二 伊宁市的民族居住格局变迁

    (一)20世纪50~70年代民族居住格局的变迁

    (二)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民族居住格局变迁

     1.从数据分析看伊宁市居住格局的变迁

     2.从个案分析看伊宁市居住格局的变迁

   三 影响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因素

    (二)人口变化因素

    (三)历史分布格局因素

    (四)国家政策因素

    (五)宗教世俗化的影响

   四 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对伊宁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一)混居格局有助于推动民族关系

     1.邻居选择意愿

     2.邻居间往来的频率

     3.邻居往来原因

    (二)居住格局变化带来一些新问题

    (三)对伊宁市未来民族居住格局的几点建议

     1.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与保护并重

     2.认同异文化,发挥政府在混居地区的调节作用

     3.以居住格局为基础,重视其他交往领域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青海卡力岗人族群认同的调查研究

   一 族群认同理论及卡力岗研究概述

   二 调查地点介绍

   三 体现在日常习俗方面的认同

   四 宗教认同

   五 语言认同

   六 族群认同变迁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教育人类学

  文化涵化策略的教育人类学观察

   一 对两个理论视点的再认识

    1.几个核心理念的教育人类学思考

    2.中心与边缘:教育的深入反思

   二 高中教育情况梳理

    1.整体情况

    2.具体情况

   三 原因透视

    1.政策引导

    2.内地学习

    3.信仰的力量

    4.文化适应逻辑的再认识

   四 结语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移民和外来工研究

  三峡外迁移民社区发展中的资源挖掘问题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二 移民社区发展的背景及其研究设计

   三 安置地闲置房地资源的利用

   四 安置地社会网络资源的重建

   五 安置地技能培训资源的开发

   六 安置地投资性资源的启动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四矿”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以安源为例

   一 “四矿”十论

    (一)农民工与“包工制”——今天的“新”矿工

    (二)破产重组——今天的“新”矿业

    (三)矿区巨变——断奶的社区的整合

    (四)四面出击——矿区老居民的谋生

    (五)教育的残缺——矿区的孩子们

    (六)“关系”与原则——矿区的腐败

    (七)失落的一代——民心安,天下安

    (八)开发的代价——矿区的生态环境

    (九)再造的艰难——“四矿”的命运

    (十)知识化与专业化——工人阶级的未来

   二 外出矿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家庭教育的单一化

     1.爷爷奶奶的无奈

     2.打工父母的无奈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少

    (四)游戏机和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

    (五)“坏学生”与街角青年

    (六)结语

   导师评语

  挣扎与盼望:北京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研究

   一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二 “夹缝”里的挣扎与盼望

    1.北京中华学校的颠沛史

    2.户籍制度的门槛

    3.为城里人做嫁衣裳

     (1)农民工的职业

     (2)住房情况

    4.不可分割的“铁三角”

     (1)“是乡亲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赵校长与学校

     (2)“相似的经历将我们的命运缠绕在一起”——老师与孩子

     (3)“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农民工与孩子

     (4)“把孩子交给学校比我们自己看着还放心”——学校与家长

   三 小结

   导师评语

  厦门市外来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调查报告

   一 前言

    (一)调查缘起

    (二)调查目的

   二 厦门市少数民族概况

    (一)少数民族成分与人口

    (二)厦门市外来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

     1.外来穆斯林

      (1)构成与来源

      (2)关系网络的建构

      (3)文化表征(衣、食、住、行)

      (4)子女教育

      (5)落叶归根

     2.人数少、流动性大的少数民族

     3.高山族

     4.其他人数极少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

     5.小结

   三 厦门市外来少数民族城市适应的困境: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一)典型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二)表现特征与原因分析

   四 厦门市外来少数民族与城市民族工作

    (一)厦门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厦门市民族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三)厦门市民族工作的反思

     1.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对象已发生转变

     2.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应关注有可能影响民族关系的“热点”问题

     3.解决伊斯兰教信徒在饮食、丧葬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4.实施积极的少数民族发展行动方案

     5.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田野调查随想

   导师评语

 中国田野调查基金会

以研究者深入调查点实地参与现场为特征的田野调查,是人类学资料收集的主要途径和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也是社会科学收集实际资料最普遍而有效的方法。《中国田野大调查》记录了一批批大学生,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敏锐的感触、新颖的角度,通过对个案的深描,对田野资料进行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上的探究的过程。

Richard Madsen,“Globalization and Civil Society:The Challenge for China”,载于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王铭铭:《现代的自省——田野工作与理论会话》,载于潘乃谷等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朱国宏、桂勇主编《经济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朱健刚:《草根NG0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王名、贾西津:《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载于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邓国胜:《1995年以来中国NG0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载于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柯丹青:《中国国内关于村民自治的争论》,郭正林、郭芬译,《中国学刊》第37卷,1997,第63~86页。

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叶平生:《精英理论视野下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张鸣:《来自于传统世界的“第三部门”组织——平江庙会、路会组织调查记》,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研究论文库,http://www.usc.cuhk.edu.hk/wk_ wzdetails.asp?id=2244。

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徐勇:《1990年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项继权:《论中国乡村的“草根民主”》,载于张明亮主编《村民自治论丛》第一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辛逸:《试论大公社所有制的变迁与特征》,《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

李远行:《农村组织的研究路径》,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王培暄、毛维准:《宗族竞争下的村治模式探索——以山东省中东部XL村为调查对象》,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研究论文库,http://www.usc.cuhk.edu.hk/wk_ wzdetails.asp?id=4288。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陈雨时主编《昌黎县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5卷),东京岩波书店,1955。

聂莉莉:《刘堡——中国东北地方的宗族及其变迁》,东京大学出版社,1992。

秦红增:《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周大鸣:《中国乡村都市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恭城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万辅彬:《在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中脱贫致富——恭城瑶族自治县科技兴农纪实》,《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

田任华、吴宁玫:《贫困地区女性人口问题研究——以定西县为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李明中、胡虹文:《中国农民技术知识学习模式研究》,《经济师》2003年第9期。

陈慧:《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角色定位》,《前沿》2005年第2期。

肖红:《妇女地位与作用由传统到现代的变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9期。

宋子千:《“2002中国生态旅游论坛”评述》,《旅游调研》2003年第3期。

尹绍亭主编《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周鸿主编《生态学的归宿——人类生态学》,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陈庆德:《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石弈龙:《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光映炯:《旅游人类学再认识——兼论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现状》,《思想战线》2002年第6期。

王德胜:《美学视野中的生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章海英:《从哲学人类学背景管窥旅游审美》,《思想战线》2002年第1期。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杨慧、陈志明、张展鸿主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个生态人类学的课题》,《民族学通报》第一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何昌邑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杨慧:《旅游发展与丽江古城命运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陈乐基主编《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第一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从江县人民政府:《贵州省从江县地名志》,从江县人民政府编印,1985。

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冯祖贻、潘年英等著《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贵州省黎平县志编撰委员会:《黎平县县志》,巴蜀书社,1989。

贵州省榕江县志编撰委员会:《榕江县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郭大烈、董建中编著《中华民族之事通览》,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斯图亚特·霍尔:《表征》,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廖湘君:《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民族出版社,2005。

龙耀宏:《侗语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欧潮泉、姜大谦编著《侗族文化辞典》,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彭文斌:《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及中国学术界的参与趋势》,载于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

田继周等著《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人民出版社,1996。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

石开忠:《侗族鼓楼》,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王胜先:《侗族文化与习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

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

吴定勇:《九洞侗族萨岁崇拜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

Charles Taylor,Multiculturalism:Exam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George H.Mead,Mind,Self,and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

Stuart Hall,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The Open University,1997.

Timothy Oakes, “Ethnic Tourism in Rural Guizhou:Sense of Place and the Commerce of Authenticity” . In M.Picard and R.Wood(eds.),Tourism,Ethnicity,and the State in Asian and Pacific Societie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pp.10-37.

陈伟明、李琴:《生态环境与平地瑶传统文化的变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费孝通:《晋商的理财文化》,《读书》1995年第5期。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胡起望、范宏贵:《盘村瑶族》,民族出版社,1983。

李全生:《农村中社会互助现象初探》,《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覃洁贞:《试论瑶族传统文化的山地文化特质》,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人文社会科学专辑——文化学研究》,2001年6月。

蒲朝军、过竹:《中国瑶族风土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昭武、农凯、郝红章:《凌云县后龙山背篓瑶社会历史调查》,《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詹姆斯·C.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张有隽、邓文通:《十万大山山子瑶农村公社探讨》,载于胡起望、华祖根编《瑶族研究论文集》,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5。

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

《江华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江华瑶族自治县概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乳源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乳源瑶族自治县概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夏英:《贫困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

周大鸣:《寻求内源的发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Huntington,Samuel P.and Lawrence E.Hamison,《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

Lewis,Oscar.1959.Five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 New York:Basic Books.

Lewis,Oscar.1966. “The Culture of Poverty” . In Anthropological Essays. Authored by Oscar Lewis:pp.67-81.NewYork:Random House.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雷波、刘劲荣主编《拉祜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滕星、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安才旦:《只要信奉伊斯兰教就可以说是回族吗?——〈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一文质疑》,《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巴斯(Fredrik Barth),《族群与边界》,高崇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丁明俊:《边缘化的中国穆斯林族群研究》,《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化隆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李耕砚、徐立奎:《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刘夏蓓:《“卡力岗人”文化变迁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a。

刘夏蓓:《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研究——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回族研究》第4期,2004b。

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马建春:《河湟地区族群互动关系的文化解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4年博士后出站报告。

马建春:《浅析族群关系中的文化认同——以河湟地区族群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载于《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

马平:《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a。

马戎:《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4b。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马学仁:《从藏族走向回族的穆斯林——来自卡力岗地区的田野调查》,《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省志·宗教志》,西安出版社,2000。

沈玉萍:《卡力岗现象及其分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冶清芳:《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藏回渊源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张海洋:《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传通——学习林耀华教授〈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的体会》,载于马启成、白振声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编《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

中国回族学会编《回族学与21世纪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Geertz,Clifford,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London:Fontana Press,1993.

Gladney,Dru C.,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Orlando:Har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Keyes,Charles,ed.,Ethnic Change,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张绍山:《水库移民“次生贫困”及其对策初探》,《水利经济》1992年第4期。

李炯光:《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心态调查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2期。

刘震、雷洪:《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中的社会心态》,《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王茂福:《环境在中国水库移民返迁中的推拉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3期。

雷洪、孙龙:《三峡农村移民生产劳动的适应性》,《人口研究》2000年第6期。

陈阿江、施国庆等:《非志愿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陈阿江等:《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汪雁、风笑天:《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社会科学季刊》2001年第2期。

许佳思等:《三峡移民和沿海安置区社会整合的难点探析》,《河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陆远权:《水库移民返迁的成因及相关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王茂福、罗天莹:《水库移民返迁与社会关系》,《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5期。

陈绍军等:《移民社会保障体系探讨》,《水利经济》2002年第7期。

阳义南:《建立移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3期。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陈建林:《外迁型移民与移民文化融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马德峰:《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现状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2期。

Jane J.Stein,1980, “Change,Vulnerability,and Coping:Stress of Uprooting and Overcrowd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lvin Gouldner,1983,Egyptian Nubians:Resettlement and Years of Coping,Eds. by Hussein M.Fahim,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Guggenheim S.E.,1994,Involuntary Resettlement:An Annotated Reference Bibliography for Development Research. 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

Scudder T.,1997, “Development Induced Relocation and Refugee Studies:37 Years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among Zambia’s Gwembe Tonga” ,Journal of Refugee Studies.

Pearce D.,1999,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for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Operations,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World Bank,2001,Operational Policies 4.12: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Washington,D.C.:World Bank.

Dowing T.E.,2002, “Creating Poverty:The Flawed Economic Logic of the World Bank’s Revised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Policy” ,Forced Migration Review.

戴霞:《中国农民非国民待遇的现状和原因探析》,《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8月下半月刊。

迪尔凯姆:《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段成荣:《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人口学刊》2001年第1期。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探索》1993年第1期。

王兆萍:《现行户籍制度:穷人的枷锁》,《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9卷第2期。

肖春飞等:《关注流动人口第二代——南宁市东沟岭采访实录》,《半月谈》2002年第2期。

徐小霞、张翠娥:《弱势在延续一农民工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分析》,《青年探索》2005年第4期。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张俊良、黄必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探析》,《农村经济》2004年第11期。

张秋凌等:《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青年研究》2003年第9期。

赵文远:《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史学周刊》2004年第10期。

Apple,Michael,ed.,1982,Culture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American Education:Essays in Class,Ideology,and the State. Boston:Routlege and Kegan Paul.

Benedict,R.,1934,Patterns of Cultures.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Geertz,C.,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

Mead,M.,1928,Coming of Age in Samoa: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Primitive Youth for Western Civilization. New York:Morrow.

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周大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汪宁生:《谈中国少数民族迁入城市——关于昆明的个案研究》,载于阮西湖主编《都市人类学》,华夏出版社,1991。

任一飞:《“新疆村”(维吾尔族村)的现状及其经营活动》,《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1995年第7~8期。

马建钊、杨超:《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适应问题》,《广东民族研究论丛》1995年第8期。

陈延超:《都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广州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杨圣敏:《“新疆村”调查报告》,《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0年第4期。

庄孔韶:《北京“新疆村”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载于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沈林:《中国的民族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韩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理论月刊》2003年12期。

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