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韩国研究论丛 总第三十二辑(2016年第二辑)图书

Chinese Journal of Korean Studies

SSAPID:101-2380-2202-28
ISBN:978-7-5201-0131-8
DOI:
ISSN:

[内容简介] 《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本辑主要分为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大部分,既有对美韩同盟关系强化、中韩关系、韩国中等强国身份构建、韩国政党竞争等现实热点问题的关注,也有对扶余叙事考辨、百济与北族关系考察、李济马的“四象哲学”、韩儒退溪论易等历史问题的探讨,基本反映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
作 者: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编 辑:许玉燕;卢敏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73/77 各国政治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论丛》征稿启事

 文前辅文

 政治、外交与安全

  美韩同盟的再强化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一 美韩同盟再强化的战略指向

    (一)同盟内涵的新转变

    (二)作用区域的新扩展

    (三)结构功能的新设定

   二 美韩同盟再强化的深层动因

    (一)美国战略维度下的深层动因

    (二)韩国战略维度下的深层动因

   三 美韩同盟再强化的主要问题

    (一)美韩同盟事实上的非对称性

    (二)中韩关系新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日韩关系对美韩同盟的掣肘

    (四)迫使朝鲜固守核武路线问题

   四 地缘影响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一)美韩同盟再强化对中国的地缘影响

    (二)中国的战略应对举措

   结语

  朝核问题:韩日安全合作的动力探析

   一 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1.朝鲜威胁说

    2.美国推动说

    3.“中国威胁说”

   二 韩日对朝核问题的反应

   三 历史与现实的症结:韩日安全合作的障碍

   四 朝核问题:韩日安全合作的契机与动力

    1.第一次朝核危机与韩日安全合作的展开

    2.朝核问题的发酵与韩日安全合作的提升

    3.朝核问题的升级与日韩安全合作的发展

   结语

  朴槿惠执政以来的中韩关系再评估

   一 中韩两国对双边关系的认知

   二 中韩关系影响因素的消长情况

    (一)美国、朝鲜因素的变化

    (二)中国、韩国自身因素的变化

    (三)中韩之间互动情况的变化

   三 中韩外交政策调整与双边关系走向

    (一)中国外交的调整

    (二)韩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把握中韩关系的准确定位,推动双边关系的务实发展

   结语

  韩国中等强国身份建构的路径与前景

   一 中等强国身份建构的核心要素

   二 韩国建构中等强国身份的路径

    (一)韩国自我定位与外交战略的演化

    (二)韩国中等强国身份建构的路径特点

   三 韩国中等强国身份建构与国际领导力

   四 韩国中等强国身份建构的前景

    (一)韩国塑造全球角色的前景

    (二)韩国塑造区域角色的前景

   结论

  朝鲜半岛和平问题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

   一 利益攸关方在朝鲜半岛和平问题上的认知

   二 中韩在朝鲜半岛和平问题上的共识和分歧

   三 发展和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措施

    (一)需要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和战略互信

    (二)需要对朝鲜和美国因素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三)提高两国安全合作力度和规划安全合作蓝图

   结语

  韩国的统一问题与政党竞争:以社会分歧结构为中心(1987~2012年)

   前言

   一 社会分歧与政党政治

   二 统一相关议题的出现及内容

   三 民主化以后韩国的主要社会冲突

    (一)地域冲突

    (二)意识形态冲突

    (三)世代冲突

   四 卢泰愚—金泳三执政时期(1988~1997年)

   五 金大中—卢武铉执政时期(1998~2007年)

   六 李明博执政时期(2008~2012年)

   七 结语与讨论

 历史、哲学与文化

  《三国遗事》扶余叙事之史源与史实考辨

   一 《三国遗事》扶余叙事的史源学辨正

   二 索离与扶余的地望

   三 扶余国的灭亡与“北扶余”“东扶余”称谓的出现

   结论

  百济与北族关系问题

   一 梁《职贡图》题记引发的问题

   二 百济与“五胡”国家的交往

   三 勿吉与百济的联络

   四 回鹘文书中的“蛮子百济”

   余论

  东武李济马的“四象哲学”思想渊源与易学思维

   一 引言

   二 “四象哲学”的学问渊源

    1.著作中体现的学问渊源

    2.通过研究者反映的学问渊源

   三 “四象哲学”的易学思维

    1.“易有太极”节与以“事心身物”为“四象”的构想

    2.对《伏羲八卦图》的“四象”理解

    3.基于《文王八卦图》的“四象医学”原理

   结论

  韩儒退溪以图论易管窥

   一 《太极图说》与《天命图说》

    (一)性论为旨的《天命图说》

    (二)对《太极图说》的继承

    (三)图式方位的改定

   二 以图述学的《圣学十图》

    (一)考镜源流

    (二)退溪哲学的实践精神

  论韩国诗人全凤健的早期诗歌及其特点

   一 自然与淳朴的融合

   二 战争伤痕与人性关照

    1.认识战争的另类方式:反语、戏化、存在

    2.人性的恢复与战争伤痛的治愈

   结论

  “文化外交”战略指引下的韩国语言文化推广事业

   一 导言

   二 “文化外交”战略

    (一)“文化外交”的概念内涵

    (二)“文化外交”的战略布局

     1.发挥韩流在文化交流中的“尖兵”效应,为韩国语的海外传播和韩国学的海外发展开辟道路,奠定民众基础

     2.发挥韩国语作为“文化载体”和“桥梁”的中间作用,连接韩流(浅层次文化)与韩国学(深层次文化),实现三者之间互相借力、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三)“文化外交”的战术特点

     1.多部门、多机构协同促进

     2.立体交叉式促进

     3.涵盖海外侨胞

     4.相关法律保障机制健全

   三 启示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大众文化产业的“尖兵”作用

    (二)充分认识政府多元管理体系的利与弊

    (三)扩充语言文化推广的形式和途径

    (四)重视海外侨胞在语言文化推广事业中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社会、经济与管理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一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

    (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规模呈现稳中放缓的趋势

    (二)大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成为主力军

    (三)投资动机从降低生产成本转变为开拓中国内需市场

    (四)投资区位由环渤海地区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转移

   二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制度因素

    (四)基础设施因素

    (五)产业聚集因素

   三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检验分析

   结论

  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 韩国学界对农业教育的理解

   二 韩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轨迹

    1.建国后农业职业教育的重建

    2.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3.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变化

   三 农业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与推进机制透析

   四 政府主导的农业职业教育高级化、社会化举措

    1.农业大专职业教育的兴起

    2.大学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政府主导的职业农民培训

   五 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韩新民族主义与中韩关系

   一 新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二 中国的新民族主义

   三 新民族主义在韩国

   四 中韩新民族主义对中韩关系的影响

    1.政治与外交因素

    2.历史与文化因素

    3.经济因素

   结论

    1.增加两国人民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2.两国政界与学界以及媒体都要加强历史责任感,积极引导民众

    3.相互尊重

  中韩FTA的推进与预期效应

   一 中韩FTA签署进程

   二 中韩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FTA利益诉求

    (一)中国的FTA战略的利益诉求

    (二)韩国的FTA战略的利益诉求

   三 中韩自贸区的预期

    (一)中韩FTA签订对双方的意义

    (二)中韩自贸区推进的方向及着力点

     1.焦点问题与解决方案

     2.尚待拓展的领域

    (三)推进中韩自贸区的方式

    (四)中韩自贸区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中韩推进自贸区建设模式的分歧

     2.或将出现的分工角色分歧

   四 中韩自贸协定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影响

    (一)“2+”合作模式是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二)中韩FTA鞭策中日韩FTA达成

    (三)创造了协定的模式

   结语

  清季中朝渔业纠纷交涉研究(1882~1894年)

   一 中朝渔业条规缔结的背景与始末

   二 中朝通渔以后渔业关系的变化

   三 围绕渔业纠纷的海事交涉

   四 清朝不愿与朝鲜合作的原因

   结论

  控制与抗争:韩国威权时期劳动体制演变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家合作体制初创与微弱的劳工抗争:第三共和国时期(1961~1971年)

    (一)劳动控制的制度设计和有限的国家合作体制

    (二)发展主义的工业化政策与微弱的劳工抗争

   三 高强度的劳动控制与劳工的有限抗争:维新体制时期(1972~1979年)

    (一)重化工业政策与劳动控制的制度转换

    (二)劳工有限抗争的特征和促成原因

   四 劳动控制的进一步强化与劳工抗争的增强:新军部时期(1980~1987年)

    (一)劳动控制的新变化

    (二)劳动抗争的特点

   结语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韩国研究论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