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民族政治辑刊(一)图书

Studies of Ethno-National Politics Vol.1

SSAPID:101-2379-7723-52
ISBN:978-7-5097-491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对民族政治相关研究对象、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做出持续、全面而有深度的考察和学理辩论。希望展现学界专业化的民族政治学术训练成果,避免情绪化和脸谱化的表达;希望展现并阐释不同层面的民族政治诉求,为不同的民族政治话语之间的沟通对话搭建平台;倡导培育多种学术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术创新与学术对话;希望借此走出民族问题“污名化”或“麻烦化”的认识误区,加强民族政治研究的学术自主与自信。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青觉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民族政治辑刊》编委会名单

 民族认同及其运用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国家

   一 民族的政治性与国民性

   二 民族与现代民族国家

   三 现代国家理论中的民族或族群

    (一)多元主义的国家理论

    (二)精英主义的国家理论

    (三)新右派的国家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五)新多元主义的国家理论

   四 结语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

   一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差异性

   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冲突性

   三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

   四 正确对待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与冲突性

  族群动员:一个化族裔认同为工具的族际政治理论

   一 族性:可被感知的族群认同基础

   二 因循族性的群体动员

   三 理解族群动员的四种理论

  族群冲突及其进程的心理基础与心理解释

   一 族群的内涵及其心理特征

   二 族群偏见和歧视的心理解释

    1.资源竞争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挫折进攻论

    4.权威人格理论

   三 族群冲突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四 简要结论

  “民族牌”背后的理论透析

   国际民族问题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政治研究

   脆弱性(vulnerability)理论

   现实主义理论

   民族纽带和族群政治竞争理论

   民族冲突解读及其应然的态度

  族性及族性张扬: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试解

   一 关于“族性”

   二 当代世界的“族性张扬”

   三 “族性张扬”与全球化

   四 宏观民族过程中的族性张扬

  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一 跨国人口流迁是当代全球化的突出内容

    1.当今世界跨国人口流迁的规模和范围持续增大,但迁移目的国仍趋于集中

    2.“原籍国”和“目的地国”的界限逐步模糊,来往更为频繁和方便

    3.在未来的相当时期内,国际迁移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二 当代中国的跨国人口流迁

    1.流迁人口成分和流迁途径多元化

    2.民族地区的跨国人口流迁具有一定规模

    3.境外来华人数大于我国外出人数

   三 国内的族际人口流迁

    1.西部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东部,分布范围大大扩展

    2.流迁因素多元化,但以经济因素为主。

    3.少数民族的人口流迁很不均衡,总体迁移率低于汉族

    4.旅游已成为我国族际人口流迁的重要内容

   四 族际人口流迁中的族性张扬与融合

    1.族际人口流迁中的族性张扬

    2.族际人口流迁中的共性增长及交融

 民族与多民族国家建构

  文化秩序中的国家与族群

   天下无疆

   “亚洲的内陆边疆”

   边疆概念的文化重构

   边疆隐喻中的权力与权利

  民族、民族国家及其建构

   一 国家、民族、族群

   二 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

   三 国家建构的实践

    (一)采取民族建构的形式

    (二)建构手段复合运用

    (三)建构理想“三合一”

   四 结语

  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看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

   一 主权是现代国家的灵魂

   二 现代主权国家的民族结构关系

   三 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比较

   四 结语

  解读“整合”与“民族整合”

   一 对“民族整合”的五种表述

    (一)认为民族整合就是以文化同质为基础的民族一体化

    (二)认为民族整合是多民族国家对国家与民族之间关系的调整,强调的是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三)认为民族整合是民族团结,是民族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精神的内聚,是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与民族关系的整合

    (四)将民族整合理解为民族同化

    (五)将民族整合理解为民族融合

   二 “整合”与“民族整合”释义

    (一)关于整合

    (二)关于民族整合

   三 对“民族整合”的界定

    (一)民族整合和民族同化、民族融合是不同的

    (二)民族整合、民族同化、民族融合与民族一体化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特点与模式

   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

   二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

   三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

  民族国家的生成与内涵辨析

   一 民族国家的生成

   二 民族国家内涵的论争

    1.阶级与经济分析

    2.关注民族国家的要素

    3.强调民族国家是民族与国家两种结构与原则的融合

    4.历史社会学的制度分析

    5.综合分析

   三 民族国家现代性的多面性

   四 民族国家为何能够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体

   五 基本结论

  社会竞争与族群建构:反思西方资源竞争理论

   一 引言

   二 族群资源竞争的理论来源

   三 资源竞争环境与族群建构

    1.资源竞争与国家、族群的政治互动

    2.资源竞争中族群与族群符号的工具性价值

    3.劳动力市场上的资源竞争与族群建构

   四 国家政策竞争与族群建构

    1.国家政策竞争对族群建构的影响

    2.超越资源竞争的国家政策对族群竞争与建构的平衡作用

   五 资源竞争的理论局限

   六 结论

  现代民族国家中的族际政治

   一 现代民族的历史场阈及其联系

   二 民族性建构:内涵、效果及深远影响

   三 个人、群体和国家:整合的必要性和整合过程的悖论与误区

   四 族际政治:处理民族问题的必由之路

  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机制设计初探

   一 共享前提下的非均衡性民主机制的设计与创造

   二 双边或多边国际合作的治理机制

   三 多重机制共存的组合性族际关系协调模式

   四 机制的设计和社会结构变革

  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

   一 引言:对自治的基本看法与“共治”命题的提出

   二 自治的局限性及其理论问题

    (一)殖民地自治

    (二)民族文化自治

    (三)民族领土自治

   三 民族共治模式及其思想理念分析:以当代中国的民族政治实践为实证

    (一)民族共治:对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实践的解读

    (二)对民族共治的思想理念分析

   四 民族共治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后自治”民族政治生活与民族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一)民族共治的必然性:民族政治权利的完整化与“后自治”民族政治关系治理

    (二)民族政治理性自觉与民族政治文明发展

   五 民族共治与民族政治理论体系的完整构建:对自治的新解释以及对自治与共治关系的简述

    (一)自治新概念与共治命题

    (二)自治(新自治观)与共治的关系

    (三)民族共治:现实命题与理论构建

   六 民族共治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批判的武器和建设的工具

    (一)共治是批判各种非理性或片面的民族政治观念的有力武器

    (二)共治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建设的有效工具

   七 结语:现时代民族问题与民族共治

  族际政治视野中的自治、共治和多元文化主义

   一 民族自治:价值、意义和正当性

   二 共治概念的意义和自治—共治的逻辑关系

   三 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内涵和属性

   四 自治、共治和多元文化主义的逻辑关系

  关于民族自治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立意

   二 民族自治设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 关于民族自治实践的历史考察

   四 关于民族自治的理论思考

   五 民族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

   六 民族共治体现了现代国家和公民社会条件下的民族政治理性

   七 结语

  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 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集体权利的正当性

   二 族际政治: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核心与本质

   三 族际政治民主化:当代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趋向

   四 结语

 民族主义思潮及话语

  民族自决思想的流变及当代诠释

   一 民族自决思想的源起及其在西方的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的民族自决权

   三 《联合国宪章》中的民族自决权

   四 民族自决权的当代诠释

  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从实体论迈向关系实在论初探

   一 实体论、实体论民族观及其争论

    1.实体论

    2.客观实体论的民族观

    3.主观实体论的民族观

   二 关系实在论及其引入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

    1.关系实在论

    2.引入关系实在论的意义和内涵

    3.引入关系实在论视角的基础

   三 关系实在论视角下的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框架

    1.流动的民族自我与他者:竞争与共生

    2.他者的内涵

   四 简要结论

  西方话语中的民族主义解析

   一 分解诸多的民族主义

    1.“公民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和“族群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是基本的对应性划分

    2.“族裔民族主义”的衍生类别

    3.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立足国家与民族互动关系的分类

    4.非公民民族主义的国民民族主义

    5.全球化进程中族裔成员与传统居住地分离的民族主义

    6.强调某一要素的民族主义

   二 民族主义的本质归结

    1.民族主义的主体特征是群体性

    2.民族主义的主观形态

    3.民族主义的客观形态

    4.作为一种群体思潮或社会运动,民族主义具有显著的政治特性

   结语

  20世纪三次民族主义浪潮评析

   一 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

   二 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

   三 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

  族际沟通与民族主义:族际政治的一种分析框架

   一

   二

   三

   四

   五

 序言

本书致力于对民族政治相关研究对象、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做出持续、全面而有深度的考察和学理辩论。希望展现学界专业化的民族政治学术训练成果,避免情绪化和脸谱化的表达;希望展现并阐释不同层面的民族政治诉求,为不同的民族政治话语之间的沟通对话搭建平台;倡导培育多种学术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术创新与学术对话;希望借此走出民族问题“污名化”或“麻烦化”的认识误区,加强民族政治研究的学术自主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