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9

资源、产权与秩序:明清鄱阳湖区的渔课制度与水域社会图书

Resources, Property Rights and Order: Fishery Tax System and Lake Society in the Poyang Lake Region during Ming and Qing Periods

SSAPID:101-2373-3000-05
ISBN:978-7-5201-3194-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明清鄱阳湖地区的水面边界争端和草洲权属纠纷,展现的是沿湖居民围绕自然资源的共享与竞争所形成的复杂历史图景。本书以大量新发现的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书为核心史料,结合历代正史、方志、文集、档案、族谱、碑刻、访谈等相关资料,围绕鄱阳湖“水面权”的获得、转让与保护,进而对湖区人群的定居历史以及渔课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特别是对湖池水面的确权过程、渔业捕捞的准入机制、水面权的分化与转让、捕捞纠纷的调解与审理,以及内陆水域社会的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翔实讨论与细致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作 者: 刘诗古
编 辑:宋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序

 索引

 文前辅文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改版弁言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学术委员会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问题与资料

  三 学术史回顾

   (一)历史地理

   (二)生计与认同

   (三)环境与人群

   (四)制度与社会

   (五)法律与产权

  四 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鄱阳湖的地理变迁与圩田开发

  一 引言

  二 “鄱阳湖”之名的由来

  三 鄱阳南湖的形成过程

   (一)唐、五代时期

   (二)两宋时期

  四 明清湖区的圩田开发

  五 小结

 第三章 明初的湖池“闸办”与渔户“承课”

  一 引言

  二 族谱叙事中的祖先定居史

   (一)鄱阳莲湖朱氏

   (二)都昌北山邹氏与西源曹家

   (三)余干县康山袁、王二姓

  三 渔民文献中的“入湖权”由来

  四 湖池“闸办”与渔户“承课”

  五 小结

 第四章 明代渔课制度的建立及其演变

  一 引言

  二 渔课册的发现

  三 渔课册的形成时间

   (二)盖印课册的性质

  四 渔课册的攒造与更造

   (一)明初的造册

   (二)青册与黄册

   (三)课册的更造

  五 渔课册的体例与内容

  六 渔课种类与税额的确定

   (一)渔课的种类

   (二)税额的确定

  七 “户”的实质及其衍变

   (一)承课“户”的实质

   (二)“户”的析分与合并

  八 渔课定额化下的“佥”

   (一)渔课的定额化

   (二)渔课册中的“佥”

  九 小结

 第五章 嘉靖以降的渔课制度与基层社会

  一 引言

  二 万历年间长河官港的“弛禁”

  三 明清鼎革之际渔课制度的演变

   (一)与嘉靖《都昌县渔米课册》的比较

   (二)康熙年间“课户照票”的推行

  四 渔课征解的基层运作及其代理人

  五 清末至民国时期渔课征解的废弛

  六 小结

 第六章 鄱阳湖水域的生计人群及其治理

  一 引言

  二 安义县的“九姓渔户”

  三 鄱阳湖水域的渔船户及其生计

   (一)渔民

   (二)船户

   (三)红船与渡船

  四 清代对渔船户的编保与稽查

  五 营汛的设置与水域社会治理

  六 小结

 第七章 清代“水面权”之分化与转让

  一 引言

  二 “湖权”的分化

  三 “水面权”的杜卖

  四 “水面权”之租佃

  五 小结

 第八章 清代的水面捕捞纠纷与湖区秩序

  一 引言

  二 湖区的水面类型与渔业捕捞方式

   (一)渺水浮办

   (二)拦堑与禁港

   (三)捕捞规则

  三 捕捞纠纷、合同议约与水面秩序

   (一)渔场权属纠纷

   (二)渔场准入纠纷

  四 捆钩捕鱼技术对湖区秩序的冲击

  五 小结

 第九章 清代渔业“隔属”纠纷的审理困境

  一 引言

  二 渔业纠纷与告官争讼

   (一)“东湖”讼案

   (二)小湖讼争

   (三)蚌壳等湖之争

  三 告理制度与官府角色

   (一)告状不受理

   (二)地方官的批词

  四 “隔属”审讯与民间调解

   (一)“隔属”审讯的困境

   (二)久讼不决下的调解

  五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一 中国历史上的鄱阳湖水域

  二 渔课制度与水面产权结构

  三 鄱阳湖与公共资源的治理

  四 鄱阳湖区以外的水域社会

  五 简短的结论

 附录一 鄱阳湖区文书的发现、收集与整理

  一 20世纪50年代的渔政档案

   (一)鄱阳县

   (二)都昌县

  二 明清时期的契约文书

   (一)鄱阳县的纠结

   (二)余干县的突破

   (三)都昌县的发现

  三 鄱阳湖区文书的整理

   (一)文书进城

   (二)修复与编辑

   (三)内容简介

  四 结语

 附录二 草洲使用纠纷中的法律、习惯与业权

  一 问题与资料

  二 康熙十九年的“折银易草”

  三 乾隆年间两县采草纠纷的再起

  四 “习惯”的延续与“收归国有”

  五 结语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前言

明清鄱阳湖地区的水面边界争端和草洲权属纠纷,展现的是沿湖居民围绕自然资源的共享与竞争所形成的复杂历史图景。本书以大量新发现的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书为核心史料,结合历代正史、方志、文集、档案、族谱、碑刻、访谈等相关资料,围绕鄱阳湖“水面权”的获得、转让与保护,进而对湖区人群的定居历史以及渔课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特别是对湖池水面的确权过程、渔业捕捞的准入机制、水面权的分化与转让、捕捞纠纷的调解与审理,以及内陆水域社会的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翔实讨论与细致分析。

曹树基主编,刘诗古、刘啸编《鄱阳湖区文书》(全10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嘉靖七年高安县来苏邹氏渔民文书》,原件藏于都昌县周溪镇来苏邹氏家族。

《嘉庆年间新建县南山谢万锡等控告余干县东源吴允辉等纠抢乱湖案册》,原件藏于新建县南矶乡朝阳村谢氏家族。

(宋)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中华书局,1990。

(明)陈策纂修《饶州府志》,明正德六年(1511)刻本。

(明)陈霖纂修《南康府志》,明正德十年(1515)刻本。

(明)杜应芳修,陈士彦等纂《河间府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

(明)范涞修,章潢纂《新修南昌府志》,明万历十六年(1588)刻本。

(明)冯曾修,李汛纂《九江府志》,明嘉靖六年(1527)刻本。

(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三秦出版社,1990。

(明)林庭?、周广纂修《江西通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2册,江西省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齐鲁书社,1996。

(明)秦镒修,饶文璧纂《东乡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据明嘉靖三年(1524)刻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明)沈应文等修,张元芳纂《顺天府志》,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本。

(明)王宗沐纂修,陆万垓增修《江西省大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

(清)陈兰森、王文涌修,谢启昆等纂《南昌府志》,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清)陈骧修,张琼英等纂《鄱阳县志》,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

(清)陈志培修,王廷鉴等纂《鄱阳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清)狄学耕等修,黄昌藩等纂《都昌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清)范之焕等修,陈启禧等纂《湖口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864号,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郭承缙修,曹河昆等纂《湖口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清)江璧等修,胡景辰等纂《进贤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清)蓝煦等修,曹徵甲等纂《星子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清)雷学淦修,曹师曾纂《新建县志》,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清)李暕修,洪锡光纂《余干县志》,清道光三年(1823)年刻本。

(清)刘坤一纂修,赵之谦等纂《江西通志》,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清)吕玮等修,胡思藻等纂《余干县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清)聂当世修,谢兴成等纂《进贤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清)区作霖纂修《余干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清)邵子彝等修,鲁琪光等纂《建昌府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清)盛元等纂修《南康府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清)王克生修,王用佐等纂《鄱阳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

(清)谢旻等修,陶成、恽鹤生纂《江西通志》,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

(清)许应鑅等修,曾作舟等纂《南昌府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清)杨周宪修,赵日冕等纂《新建县志》,清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

(清)曾王孙修,徐孟深纂《都昌县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晋)郭璞:《山海经传》,中华书局,1983。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

(唐)李翱:《李文公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上、下册,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

(唐)刘长卿:《刘随州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唐)贯休:《禅月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1。

(唐)贯休著,胡大浚笺注《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上、下册,中华书局,2011。

(唐)张九龄撰,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08。

(五代)韦庄:《浣花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1。

(五代)韦庄著,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陈起:《江湖后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宋)范成大:《骖鸾录》,中华书局,1985。

(宋)高翥:《菊磵小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洪迈:《夷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第2册,中华书局,198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规点校,中华书局,2000。

(宋)欧阳忞:《舆地广记》上、下册,李勇先、王小红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上、下册,王文楚、魏崇山点校,中华书局,1984。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李勇先校点,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宋)徐铉撰,吴淑编《骑省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晏殊:《晏元献公类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宋)杨万里:《诚斋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1。

(宋)杨时:《龟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袁说友:《东塘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

(宋)赵抃:《赵清献公集》,厦门大学图书馆古籍库藏,明末刻本。

(宋)赵善括:《应斋杂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

《明实录》,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

(明)陈有年:《陈恭介公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谭棣华、陈稼禾点校,中华书局,1987。

(明)赵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据万历十五年司礼监刊本影印,台北,国风出版社,1963。

(明)宋濂等:《元史》第15册,中华书局,1976。

(明)童冀:《尚?斋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现代出版社,1986。

(明)王阳明著,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2、4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明)熊明遇:《文直行书诗文》,北京出版社,2000。

(明)章潢:《图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戴槃:《严陵记略》,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

(清)江西按察司衙门刊《西江政要》(一),台中,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11。

(清)金友理:《太湖备考》,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清)凌燽:《西江视臬纪事》,《续修四库全书》第88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

(清)吴文镕:《吴文节公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许鸿磐:《方舆考证》,济宁,潘氏华鉴阁,1933。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6册,中华书局,1957。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

(清)曾王孙:《清风堂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29册,北京出版社,2000。

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国家图书馆编《明清赋役全书》第1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许明龙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日〕岸本美绪:《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刘迪瑞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美〕步德茂(Thomas M.Buoye):《过失杀人、市场与道德经济:18世纪中国财产权的暴力纠纷》,张世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陈冠任:《萌动、递嬗与突破:中华民国渔权发展史(1912~1982)》,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13。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陈序经:《疍民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50。

程宇昌:《明清时期鄱阳湖地区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贺喜:《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三联书店,2011。

胡恒:《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胡艳红:《江南の水上居民:太湖渔民の信仰生活とその变容》,东京,风响社,2017。

胡英泽:《流动的土地:明清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区域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英〕华德英(Barbara Ward):《从人类学看香港社会:华德英教授论文集》,冯承聪等编译,香港,大学出版印务公司,1985。

华南研究会编《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会论文集》,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4。

黄宗智(Philip C. C. Huang):《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黄宗智、尤陈俊主编《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法律出版社,2009。

江西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编《鄱阳湖地图集》,科学出版社,1993。

科大卫(David Faure):《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卜永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刘翠溶:《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台北,中研院经济研究所,1992。

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册,台北,中研院经济研究所,1995。

刘翠溶编《自然与人为互动: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台北,中研院、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李士豪、屈若搴:《中国渔业史》,上海书店,1984。

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玉尚:《海有丰歉:黄渤海的鱼类与环境变迁(1368~195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梁方仲:《明代赋役制度》,中华书局,2008年

梁方仲:《明清赋税与社会经济》,中华书局,2008。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刘志伟、孙歌:《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东方出版中心,2016。

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罗尔纲:《绿营兵志》,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钱杭:《库域型水利社会研究——萧山湘湖水利集团的兴与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三联书店,1991。

沈同芳:《中国渔业历史》,上海小说林活版,1906。

森田明:《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郑樑生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

〔日〕寺田浩明:《权利与冤抑:寺田浩明中国法史论集》,王亚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王建革:《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三联书店,2009。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王崧兴:《龟山岛——汉人渔村社会之研究》,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67。

魏嵩山、肖华忠:《鄱阳湖流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吴佩林:《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与法律秩序考察》,中华书局,2013。

许怀林:《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美〕Y.巴泽尔(Barzel Y.):《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英〕约翰·洛克(John Locke):《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96。

尹玲玲:《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4。

〔日〕中村治兵卫:《中国渔业史の研究》,东京,刀水书房,1995。

〔日〕中岛乐章:《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以徽州文书为中心》,郭万平、高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中国渔业史编委会编著《中国渔业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美〕詹姆士·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王晓毅译,三联书店,2016。

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曾小萍、欧中坦、加德拉编《早期近代中国的契约与产权》,李超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2007。

阿风:《明清徽州诉讼文书的分类》,载卞利主编《徽学》第5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曹树基:《学位论文的性质、内容与形式》,《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

曹树基、李楠、龚启圣:《“残缺产权”之转让:石仓“退契”研究(1728~1949)》,《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曹树基:《传统中国乡村地权变动的一般理论》,《学术月刊》2012年第12期。

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读书》2006年第9期。

陈俊华:《元末朱、陈鄱阳湖之战试析》,《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2期,1994。

春杨:《清代民间纠纷调解的规则与秩序——以徽州私约为中心的解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杜洪涛:《金代公共资源问题的一个侧面——以大都大兴府仰山栖隐寺与三家村的“山林”之争为例》,《史学集刊》2014年第2期。

傅衣凌:《〈王阳明集〉中的江西“九姓渔户”——附论江西九姓渔户与宸濠之乱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黄健敏、刘志伟:《流动的边界与凝固的权利:中山崖口村的定居历史与资源控制》,《历史人类学学刊》2011年第2期。

贺喜:《从家屋到宗族?——广东西南地区上岸水上人的社会》,《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

黄应贵:《王崧兴先生的学术研究》,载黄应贵、叶春荣主编《从周边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王崧兴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97。

胡荣明:《民国鄱阳湖区的水利纠纷研究(1928~1948)——以水利纠纷档案为中心的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8。

李伯重:《明清江南肥料需求的数量分析——明清江南肥料问题探讨之一》,《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李敏:《“权势格局”与业权归属:鄱湖湖草洲纠纷的历史考察——以银宝湖黄土湖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9。

李少南:《明清时期鄱阳湖区的圩田开发与乡村社会》,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7。

梁洪生:《捕捞权的争夺:“私业”、“官河”与“习惯”——对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书的解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鲁西奇:《中古时代滨海地域的“水上人群”》,《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

鲁西奇、宋翔:《中古时代滨海地域的“鱼盐之利”与滨海人群的生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罗艳春、周鑫:《走进乡村的制度史研究——刘志伟教授访谈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4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刘志伟:《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里甲制中“户”的衍变》,《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刘志伟:《清代广东地区图甲制中的“总户”与“子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载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谱牒研究——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片山刚:《清代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图甲制——税粮、户籍、同族》,载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宋元明清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彭凯翔:《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产权制度:若干评议》,《经济资料译丛》2016年第3期。

彭宁:《晚清中韩渔业纠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

彭适凡:《江西先秦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秦泰毓、黄金平等:《鄱阳湖湖滩草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湖滩草洲的形成及植物资源》,《江西科学》1987年第1期。

栾成显:《明代户丁考释》,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

沈云龙访问,陈三井、陈存恭记录《周雍能先生访问记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苏守德:《鄱阳湖成因与演变的历史论证》,《湖泊科学》1992年第4卷第1期。

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王子今:《海昏侯故事与豫章接纳的移民》,《文史知识》2016年第3期。

吴修安:《唐宋时期鄱阳湖流域的环境变迁与地域社会》,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2016。

吴赘:《“农进渔退”:明清以来鄱阳湖区经济、生态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内涵》,《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吴赘:《民国以来鄱阳湖渔业与地方社会——以余干县瑞洪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9。

万振凡、周声柱:《清以来鄱阳湖区民间纠纷处理的历史惯性——以都昌、鄱阳两县为中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徐斌:《明清湖池水域所有制研究——以两湖地区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徐斌:《明代河泊所的变迁与渔户管理——以湖广地区为中心》,《江汉论坛》2008年第12期。

徐斌:《明清河泊所赤历册研究——以湖北地区为中心》,《中国农史》2011年第2期。

徐斌:《清代水域上的征课体系、产权与湖区社会——以湖北大冶河泾湖册为中心》,《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4卷第1期,2016年4月。

徐斌:《以水为本位:对“土地史观”的反思与“新水域史”的提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1期。

萧凤霞、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许怀林:《宋元以前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探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许怀林:《明清鄱阳湖区的圩堤围垦事业》,《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许怀林:《江西历史上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尤陈俊:《司法档案研究不能以偏概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9日。

俞江:《契约与合同之辨:以清代契约文书为出发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杨培娜:《明代中后期渔课征纳制度变革与闽粤海界圈占》,《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

张朝阳:《公众权益与17~18世纪江南官河、官湖纠纷》,《中国农史》2016年第3期。

张朝阳、曹树基:《法律与市场:乾嘉时期鄱阳湖区“曹杨讼案”研究》,《清史研究》2017年第1期。

张佩国:《民间法秩序的法律人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张小也:《明清时期区域社会中的民事法秩序——以湖北汉川汈汊黄氏的〈湖案〉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赵世瑜:《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赵思渊:《屏盗之迹、拯民之恫:明清苏州地区的巡检司》,《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1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朱海虹、苏守德等:《鄱阳湖的成因、演变及其三角洲沉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集刊》第1号,科学出版社,1983。

朱祖德:《唐五代江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淡江史学》第19期,2008。

庄华峰:《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

都昌县档案馆:D004-7-00017。

都昌县档案馆:SC-1-1953-3。

都昌县档案馆:SC-1-1954-5。

都昌县渔政局:19-1-4。

江西省档案馆:X097-1-116。

江西省档案馆:X100-1-149。

江西省档案馆:X106-1-240。

江西省档案馆:X035-2-692。

江西省档案馆:X035-2-79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02-01-07-04727-00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02-01-07-05563-00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02-01-07-07371-02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04-01-01-0212-04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04-01-27-0014-018。

都昌邹家咀村《邹氏大成宗谱》,清康熙末期。

都昌邹家咀村《邹氏宗谱》,1926。

都昌沙塘《曹氏大成宗谱》,清雍正庚戌(1730)年刻本。

都昌沙塘《曹氏宗谱》,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

都昌沙塘《曹氏沙塘宗谱》,1989。

都昌沙塘《曹氏沙塘宗谱》,2009。

泾县《泾川朱氏宗谱》,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鄱阳莲湖《朱氏宗谱》,1938。

鄱阳莲湖《朱氏宗谱》,2003。

鄱阳长山《杨氏宗谱》,1937。

余干康山《袁氏族谱》,2005。

中华邹氏高安族谱编纂委员会编《中华邹氏高安族谱》第1卷,2008。

《经济旬刊》1935年第2期。

《江苏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469期。

《江西官报》1904年第19期。

《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年第4期、第10期。

《水产月刊》1936年第7、9期,1937年第4期。

Arthur F. Mcevo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David. Faure,,Hong Kong.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Karen Ferguson,“Indian Fishing Rights:Aftermath of the Fox Decision and the Year 2000,”,Vol. 23,No. 1,1998/1999.

Michael Mylonas-Widdall,“Aboriginal Fishing Rights in New Zealand,” ,Vol. 37,No. 2,1988.

Micah S. Muscolino,,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9.

Richard A. Epstein,“Past and Future:The Temporal Dimension In The Law of Property,” ,1986,Vol.64.

Thomas W. Merrill,“Introduction.(Symposium:Time,Property Rights,and the Common Law),” ,1986,Vol.64.

Xi He and David Faure, Ox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16.

冯孔茂、易志刚等编《都昌县行政区域界线资料汇编》,内部资料,2002。

江西省都昌县地名办公室编印《江西省都昌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6。

江西省波阳县地名办公室编《江西省波阳县地名志》,波阳报社印刷厂,1985。

江西省余干县地名办公室编印《江西省余干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5。

康山忠臣庙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康山忠臣庙史话》,内部编印,2011。

《鄱阳湖研究》编委会编《鄱阳湖自然和社会经济历史资料选》,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王育泉、周茂德:《鄱阳湖主要经济鱼类越冬场调查报告》,江西省鄱阳湖管理局、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内部资料,1986。

尹宗贤、张俊才:《鄱阳湖水文特征》,江西省水利学会、鄱阳湖水文气象试验站内部资料,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