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1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Leasing Development(2014-2015)

SSAPID:101-2367-1653-57
ISBN:978-7-5097-7034-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宗旨和原则,全面分析了国内外融资租赁理论和实践发展,系统评价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融资租赁蓝皮书
编 辑:王玉山;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皮书数据库

 融资租赁蓝皮书编委会

 中国皮书网

 序

 法律声明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分析与评价*

   一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融资租赁业运行情况分析

     1.企业数量

     2.业务规模

     3.注册资本金

     4.市场结构

     5.地区分布

    (三)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租赁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2.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不健全

     4.融资租赁专业人才匮乏

     5.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支持

   二 全球融资租赁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全球融资租赁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

    (二)欧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市场比较完善

    (三)新兴市场国家融资租赁业后来居上

   三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释放巨大融资租赁需求

    (二)城镇化和工业化为融资租赁业提供发展空间

    (三)深化金融改革为租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四)互联网金融成为融资租赁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五)监管环境优化为融资租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 推动中国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多渠道解决租赁企业的融资问题

    (二)探讨建立行业监管的部际协调机制

    (三)进一步加大对租赁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五)积极推动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

    (六)加快融资租赁专业人才的培养

    (七)鼓励部分地区开展“先试先行”

 BⅡ 综合篇

  B.2 融资租赁业的经济效应*

   一 融资租赁概述

    (一)融资租赁概述

    (二)融资租赁的交易成本

    (三)融资租赁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

   二 融资租赁的经济性质

    (一)融资租赁的内涵

     1.实物运动与资金运动深度结合

     2.融资租赁具有特殊的权利结构

     3.融资租赁具有特殊的交易模式

    (二)融资租赁与商业信用比较

     1.标的所有权不同

     2.税收待遇不同

     3.信用范围不同

     4.业务关系不同

    (三)融资租赁与银行信用比较

     1.融资操作不同

     2.信用资金的运动形式不同

     3.资产结构不同

     4.成本不同

    (四)融资租赁与财产租赁比较

     1.租赁标的的选择权不同

     2.租赁交易目的不同

     3.租赁业务的复杂程度不同

     4.租赁经营的方式不同

     5.对租赁合同当事人的要求不同

     6.对租赁标的处理方法不同

   三 融资租赁的微观经济作用

    (一)对于承租人的利益

     1.拓展资金融通渠道

     2.促进设备更新改造

     3.降低资金融通成本

    (二)对于出租人的利益

     1.降低投资风险

     2.增加利润来源

     3.享受税收优惠

    (三)对于产品的促销功能

    (四)实现资产管理功能

     1.减少资金占用

     2.提高资产流动性

     3.进行表外融资

     4.避免设备无形损耗

     5.其他利益

   四 融资租赁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促进投融资健康发展

    (二)扩大社会有效需求

    (三)提升交易效率

    (四)加快商品流通

    (五)实现资产有效整合

    (六)对冲经济周期波动

    (七)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八)实现价值发现功能

    (九)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五 融资租赁在我国特有的现实效应

    (一)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引导社会资金有效投资

    (三)消化过剩产能

    (四)促进对外贸易

    (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六)实现社会平等

    (七)调整产业结构

    (八)调控国家货币政策

   六 互联网时代的融资租赁业发展

  B.3 融资租赁法律制度重构*

   一 中国融资租赁的立法历程及法律体系

    (一)中国融资租赁立法历程

     1.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初期的立法空白

     2.行业调整期对立法的推动

     3.司法解释和合同法确立了基本交易规则

     4.融资租赁立法的搁浅与重新启动

     5.2014年融资租赁立法的新动态

    (二)中国融资租赁法律体系现状及问题

     1.《合同法》与司法解释构成租赁业法律基础

     2.融资租赁法律体系以行政规章为主

   二 融资租赁的法律界定

    (一)《国际融资租赁公约》中的定义

    (二)中国《合同法》对融资租赁的界定及司法立场

    (三)中国其他行政规章的定义争议

    (四)国际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定义

    (五)融资租赁的法律界定

   三 中国融资租赁的监管问题

    (一)中国融资租赁监管的历史和现状

     1.中国融资租赁监管的发展历程

     2.中国融资租赁监管的现状

    (二)融资租赁监管的未来走向

   四 中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日臻完善

    (一)国际融资租赁立法的实践及趋势

    (二)以资金提供方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体系重构

    (三)融资租赁与我国物权制度的有效配合

    (四)完善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的政策建议

  B.4 融资租赁业税制改革*

   一 国内外融资租赁税制研究现状

   二 税收政策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与问题分析

    (一)不同历史时期税收政策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

     1.起步阶段

     2.调整阶段

     3.复苏阶段

     4.发展阶段

    (二)我国融资租赁业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缺乏较高层级的融资租赁立法和监管制度

     2.人为制造税收差别待遇,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

     3.税收优惠范围和扶持力度不足

   三 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及税收政策

    (二)日本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及税收政策

    (三)德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及税收政策

    (四)其他国家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及税收政策

    (五)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四 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税收立法层级,明确融资租赁业务内容

    (二)统一监管部门,创造公平税收环境

    (三)扩大税收优惠范围,服务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四)加快改革进展,减少税收待遇差别

    (五)提供合理税收优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B.5 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 我国租赁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成因

    (一)租赁企业融资情况概述

    (二)银行信贷融资现状、问题与成因

    (三)其他债务融资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四)股东资本金投入现状、问题与成因

   二 我国融资租赁业融资实践与案例分析

    (一)银行信贷融资实践与案例分析

    (二)债券融资实践与案例分析

    (三)资产证券化融资实践与案例分析

    (四)信托和保理融资实践与案例分析

    (五)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六)增资实践与案例分析

    (七)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政策支持

   三 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融资的对策措施

    (一)银行信贷融资方面

    (二)银行间市场融资方面

    (三)资产证券化融资方面

    (四)资本市场融资方面

    (五)银行理财与信托融资方面

    (六)引入保险资金方面

    (七)产业投资基金方面

    (八)境外市场融资方面

  B.6 租赁资产证券化创新探索*

   一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背景

   二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界定

    (一)资产证券化

    (二)租赁资产证券化

    (三)资产支持证券化分类

   三 实施租赁资产证券化应具备的条件

    (一)租赁资产证券化不存在法律障碍

    (二)租赁资产满足实施证券化的要求

    (三)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巨大

   四 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模式

    (一)交易结构

    (二)交易流程

     1.发起人(融资租赁公司)

     2.原始债务人(承租方)

     3.特殊目的载体(SPV)

     4.投资者

    (三)运作流程

     1.首要环节是确定基础资产并组建资产池

     2.发起人向特殊目的载体(SPV)出售基础资产

     3.特殊目的载体(SPV)设计证券

     4.信用初评和信用增级

     5.再评级和发售证券

     6.支付资产转让对价

     7.管理基础资产现金流

     8.现金流偿付

   五 租赁资产证券化国内外实践

   六 租赁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七 推动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B.7 融资租赁业的风险管理*

   一 融资租赁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一)融资租赁风险的内涵

    (二)融资租赁的特点

   二 融资租赁风险的产生机制

    (一)内在运行机制因素

    (二)外部环境因素

    (三)内部管理因素

   三 融资租赁风险的种类

    (一)产品市场风险

    (二)信用风险

    (三)利率风险

    (四)汇率风险

    (五)贸易风险

    (六)其他风险

   四 融资租赁业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及预测

    (二)租赁风险评估:CAMEL方法

    (三)案例分析:渤海租赁和远东租赁

     1.资本充足性

     2.资产质量

     3.管理能力

     4.盈利能力

     5.流动性

     6.结论

   五 融资租赁风险防范与控制

    1.宏观层面

    2.微观层面

  B.8 融资租赁全产业链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租赁全产业链的界定及其构成要素

    (一)租赁产业主链

    (二)租赁关联产业链

    (三)全产业链视角下的租赁资本市场

     1.租赁投融资系统

     2.境外投融资系统

     3.租赁产权交易场所

     4.租赁场外交易市场

   三 促进租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BⅢ 区域篇

  B.9 天津融资租赁产业集群创新实践*

   一 天津融资租赁行业总体情况

    (一)行业总体规模及增长数据

    (二)租赁公司行业排名

     1.金融系租赁公司

     2.内资系租赁公司

     3.外商系融资租赁公司*

    (三)融资租赁企业综合排名

   二 天津租赁行业政策环境

    (一)天津金融业“十二五”规划

     1.金融业发展主要指标

     2.金融业发展重点任务

     3.航运金融和商贸金融

     4.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5.其他规划内容

    (二)东疆保税港区相关政策

   三 天津融资租赁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二)长江租赁有限公司

    (三)天津燕山航空租赁产业基金

    (四)租赁行业服务中心

  B.10 自贸区视角下上海融资租赁业发展实践*

   一 上海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概述

    (一)租赁行业总体情况

    (二)细分行业数据排名

     1.金融系租赁公司

     2.内资系租赁公司

     3.外商系融资租赁公司

    (三)行业地位综合排名

   二 上海融资租赁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1.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

      (1)经济总量和增长情况

      (2)主要产业和市场主体

      (3)地方财政收支

     2.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和交通

      (1)固定资产投资

      (2)工业运行状况

      (3)交通运输业

     3.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

      (1)进出口贸易

      (2)外商直接投资

      (3)金融业运行状况

    (二)金融发展政策

     1.“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1)航运金融

      (2)重点发展方向

     2.浦东新区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注册设立或者迁入企业奖励

      (2)新引入企业奖励

      (3)楼宇购置补贴

      (4)开展服务补贴

      (5)设备购置补贴

      (6)人才相关优惠

      (7)设立项目公司奖励

     3.其他区县对于融资租赁企业落户的奖励政策

    (三)自贸试验区政策

     1.上海自贸区主要优惠政策

      (1)上海自贸区概况

      (2)上海自贸区开放内容

      (3)金融领域创新

      (4)区内税收优惠

      (5)其他部委有关优惠政策

     2.上海自贸区优惠政策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

      (1)自贸区特有的优惠政策

      (2)一般性优惠政策

   三 上海融资租赁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区域股权市场与租赁企业合作

    (二)证券公司涉足融资租赁业

    (三)租赁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四)专业化租赁经纪机构

    (五)融资租赁与互联网金融结合

 BⅣ 行业篇

  B.11 飞机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

   一 飞机融资租赁业发展背景

   二 飞机融资租赁的概念界定

   三 中国飞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一)租赁比例及企业排名

    (二)中国飞机融资租赁行业飞速发展

    (三)中国飞机融资租赁市场亮点凸显

    (四)外资成为中国飞机融资租赁市场的主导力量

   四 国外飞机融资租赁经验借鉴

   五 中国飞机融资租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缺少产业、法律、金融、税收方面的政策支持

    (二)本土租赁公司失去了占领国内市场的先机

    (三)政府行为大于企业行为,企业经营难度大

   六 政策建议

  B.12 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

   一 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背景

   二 船舶融资租赁的概念界定

   三 中国船舶融资租赁现状分析

   四 世界船舶融资租赁的经验借鉴

   五 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六 加快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B.13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

   一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发展背景

   二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相关概念界定

    (一)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基本特征

     1.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是把物资运动与资金运动嵌连在一起的交易模式

     2.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是代理商销售产品的重要模式

     3.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中承租人违约风险较大

    (二)工程机械销售与融资租赁具有天然的匹配性

     1.从产品属性来看,工程机械产品属于生产资料

     2.工程机械设备的单台价值高

     3.工程机械设备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设备

    (三)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与其他工程机械融资方式的比较

     1.传统工程机械融资渠道介绍

     2.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优势分析

    (四)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与其他经营性租赁及按揭贷款的比较

   三 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发展趋势

   四 发达国家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运作模式借鉴

    1.卡特彼勒租赁店

    2.卡特彼勒的再制造和二手交易

   五 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租赁企业规模小,缺乏标杆企业

    (二)参与主体缺乏诚信,往往造成决策失误

    (三)租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四)市场价格体系混乱,行业经营环境日趋恶化

     1.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差异大

     2.市场价格体系比较混乱

    (五)体制不健全,管理标准缺乏

   六 促进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我国工程机械的融资租赁意识

    (二)规范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市场规章制度

    (三)建立扶持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四)加强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客户信用管理

    (五)构建科学的从业人员培养体系

    (六)搭建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信息交流平台

  B.14 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

   一 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背景

   二 汽车融资租赁的概念界定

   三 中国汽车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四 国外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借鉴

    (一)完善的汽车融资行业规范

    (二)宽泛的市场准入条件

    (三)丰富的融资渠道

    (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

    (五)汽车市场的关联性强

    (六)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

   五 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规模相对较小

    (二)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三)相关法律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经营风险较大

    (五)新车与二手车市场关联度低

   六 加快中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改善法律环境

    (二)出台优惠措施,促进行业发展

    (三)扩大市场经营主体,强化市场关联建设

    (四)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降低汽车融资租赁经营风险

    (五)搭建网络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

 BⅤ 国际借鉴篇

  B.15 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及启示*

   一 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

   二 美国融资租赁市场的特点

    (一)全球租赁市场占有率最高

    (二)租赁公司市场规模大

    (三)融资租赁业务日益国际化

    (四)融资租赁市场功能完善

    (五)融资租赁市场创新能力强

   三 美国融资租赁市场主体及构成要素

    (一)市场构成主体分析

    (二)租赁设备范围广泛,种类丰富

    (三)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成为重要的承租人

    (四)税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四 美国融资租赁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一)法律制度

    (二)税收政策

    (三)信贷融资政策

    (四)保险政策

    (五)政府监管

   五 美国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融资租赁的经济功能渐趋增强,经济运行中抵御危机能力增强

    (二)融资租赁产品不断创新,种类丰富

    (三)政府扶持是租赁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四)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刻而长远

    (五)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启示

  B.16 欧洲融资租赁业发展及启示*

   一 欧洲融资租赁业发展概况

    (一)整体情况

    (二)主要国家情况

     1.德国

     2.英国

     3.俄罗斯

   二 欧洲租赁市场主要特点

    (一)租赁公司构成中以银行系租赁为主

    (二)租赁设备投向以动产设备和移动设备为主

    (三)资金来源以银行资金为主

    (四)实施严格的风险评级和控制措施

    (五)财务因素影响租赁公司的经营行为

   三 欧洲租赁市场外部市场因素影响

    (一)法律法规对融资租赁的影响

    (二)租赁物范围

    (三)租赁主体构成

    (四)会计政策

    (五)税收政策

    (六)政府监管

     1.不监管的模式

     2.严格监管的模式

     3.适度监管的模式

   四 欧洲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世界租赁业务额增长速度快且非均衡性增长

    (二)欧洲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较为完善

    (三)政府监管根据市场的发展程度有所差异

    (四)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影响租赁行业未来发展

  B.17 日韩融资租赁业发展及启示*

   一 日本融资租赁业发展分析

    (一)发展概况

    (二)市场结构和特点

    (三)外部政策因素分析

    (四)经验与借鉴

   二 韩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分析

    (一)发展概况

    (二)市场结构及特点

    (三)外部政策因素分析

    (四)经验与借鉴

   三 日韩两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启示

    (一)发展中国家融资租赁发展不平衡

    (二)亚洲和新兴市场融资租赁强势增长

    (三)租赁市场结构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

    (四)监管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各国国情

 BⅥ 市场建设篇

  B.18 深圳亚太租赁资产交易中心建设*

   一 项目设立的背景

   二 项目设立的依据

    (一)宏观政策依据

     1.符合国家关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

     2.符合国家关于加快租赁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要求

     3.符合国家关于设立要素交易市场平台的政策要求

     4.符合深圳市关于推动前海合作区金融创新的要求

    (二)产业发展依据

     1.我国具备建立租赁资产交易中心的综合实力

     2.深圳具备建立租赁资产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

   三 项目设立的必要性

    (一)项目设立是加快我国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1.我国缺乏统一规范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

     2.我国融资租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项目设立可以推动我国金融产业的结构优化

     1.有利于填补我国租赁资产交易市场空白

     2.有利于推动全国统一的租赁资产登记系统建立

     3.有利于构筑我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

     4.有利于促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三)项目设立可以促进我国租赁资源的有效整合

     1.有助于使融资租赁公司突破资金瓶颈

     2.有助于社会资本“脱虚向实”合理流动

    (四)项目设立可以促进深圳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1.有利于打造深圳金融业发展新高地

     2.有利于促进深圳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3.有利于构建深圳多层次要素市场体系

   四 项目设立的定位

    (一)战略定位

    (二)服务模式

     1.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相关服务

     2.融资租赁客户服务

     3.相关投资机构和第三方中介机构服务

    (三)交易模式

    (四)盈利模式

   五 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一)同类产品供应状况分析

    (二)市场需求内容及范围

    (三)市场需求预测及基础数据

    (四)市场需求预测

   六 项目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项目发展目标

    (二)项目实施步骤

     1.近期(2015~2020年)

     2.中期(“十四五”期间)

     3.远期(“十四五”以后)

   七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二)行业示范效益

    (三)社会效益

     1.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

     2.开辟融资租赁业金融创新渠道

     3.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4.提升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实力

    (四)创新意义

     1.构建全国统一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

     2.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产品和业务创新

     3.推动建立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

     4.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平台

 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融资租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部《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宗旨和原则,全面分析了国内外融资租赁理论和实践发展,系统评价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全书共分为总报告、综合篇、区域篇、行业篇、国际借鉴篇和市场建设篇六个部分。总报告重点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和融资租赁市场的总体发展。首先,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结合特定的经济环境分析了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其次,重点对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根据全球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提出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综合篇全面梳理国内外融资租赁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结合我国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对租赁的经济效应、法律与税制改革、企业融资模式、行业风险评估、租赁资产证券化和租赁产业链等重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区域篇选取天津、上海两个融资租赁产业聚集城市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概括区域租赁市场总体竞争态势的基础上,对两地政府为推动行业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创新实践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全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与创新提供借鉴。行业篇利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分析了飞机、船舶、工程机械、汽车等租赁子行业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这些子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租赁行业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国际借鉴篇对美国、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聚焦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运行状况及市场特点,分析了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和要素、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及政府政策等提供借鉴和启示。市场建设篇以正在建设的深圳亚太租赁资产交易中心为案例,从交易中心设立依据、运行机制、发展目标及发展步骤等方面对我国租赁业市场建设进行专题研究。

蔡鄂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发展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4期。

王晶、关兵:《我国融资租赁立法的现状及评价》,《辽宁经济》2004年第5期。

聂高辉:《中小企业融资的理智选择——金融租赁》,《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3期。

雷淑琴:《浅析企业融资租赁决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2期。

靳灵慧、司勇:《浅议我国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期。

王晓耕:《中国融资租赁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6期。

唐锋、贺武、魏淑娟:《中外融资租赁业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特区经济》2006年第1期。

路妍:《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肖震波:《融资租赁: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办法》,《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郭鑫、付剑茹:《刍探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财会月刊》2008年第5期。

秦永顺、何茂荣、王岩、李春满:《金融租赁业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中金公司:《2009~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美〕R.科斯·A.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

〔美〕迈克尔·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王涵生:《金融租赁国际比较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第108页。

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工银租赁有限公司:《2013~2014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

欧洲货币出版集团:《2013世界租赁年报》。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秦悦民:《融资租赁的法律界定》,上海通力律师事务所内部通讯资料。

钟鑫:《不是多头的多头监管》,上海通力律师事务所内部通讯资料。

李树成:《融资租赁法律界定之比较研究》,李鲁阳主编《融资租赁若干问题研究和借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问答,http://news.hexun.com/2014-02-27/162567826.html,发表日期:2014年2月27日,访问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刘敬东:《国际融资租赁交易中的法律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沙泉:《中国融资租赁业当前的若干憾事》,http://www.chinaleasing.org/doc4/doc4158.htm,发布日期:2008年10月28日,访问日期:2014年10月17日。

雷继平、原爽、李志刚:《交易实践与司法回应:融资租赁合同若干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解读》,《法律适用》2014年第4期。

温世扬、武亦文:《论租赁权的非物权化进路》,《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

屈延凯:《融资租赁立法历程回顾》,http://www.chinaleasing.org/doc2/doc1399.htm,访问日期:2014年10月28日。

高圣平:《中国融资租赁法制:权利再造与制度重塑——以〈开普敦公约〉及相关议定书为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Sandeep Gopalan,Securing Mobile Assets:The Cape Town Convention and Its Aircraft Protocol,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Commercial Regulation,Fall,2003.

史燕平:《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张海波:《浅析国际融资租赁的税收效应》,《经济师》2002年第1期。

李银珠:《西方国家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涉外税务》2005年第2期。

杜朝运、邓秋艳:《发展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激励思考》,《税务研究》2007年第4期。

杨冬梅:《刍议我国发展融资租赁业的路径选择》,《现代财经》2008年第11期。

陈苏明:《增值税转型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涉外税务》2009年第4期。

陈春霞:《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税收效应的影响》,《涉外税务》2010年第12期。

王刚、王玲:《所得税政策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制约及改革探讨》,《上海金融》2011年第8期。

马立群:《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所得税问题探析》,《求索》2012年第4期。

张新松:《“营改增”后有形动产融资租赁税收政策探析》,《涉外税务》2013年第3期。

蔡鄂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发展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14期。

常殊昱、李佳昕:《解决融资租赁业经营困境的途径》,《中国国情国力》2012年第5期。

程东跃:《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陈楠:《我国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陈宗胜:《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中国融资租赁业》,《中国金融》2011年第14期。

丛林:《创新助力金融租赁纵深发展》,《中国金融》2013年第9期。

杜岚:《金融租赁业发展对策》,《中国金融》2014年第1期。

高玮:《保税区开展融资租赁新业务的原因及影响》,《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第7期。

郭明奇:《内外兼攻做实金融租赁》,《中国金融》2012年第24期。

哈斯、宋砚秋、李玉龙、张敏:《金融租赁战略联盟的演进方式》,《中国金融》2013年第6期。

胡美玲、饶海琴:《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优势和风险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11期。

李明星:《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11期。

刘涛:《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李晓鹏:《中国金融租赁的国际化问题》,《中国金融》2011年第14期。

吕振艳、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

苗绘、李海申:《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投资研究》2011年第6期。

秦丽:《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7期。

滕宏旭、夏娟、朱慧:《关于我国融资租赁业优劣势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王冠凤、郭羽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融资租赁研究》,《管理现代化》2014年第1期。

王涵生:《金融租赁国际比较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王欢:《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珊珊:《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资产证券化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王卫东:《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肖欢:《中国租赁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谢清河:《我国加快发展金融租赁业的思考》,《投资研究》2011年第5期。

杨晶昊:《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资本扩充和股权结构优化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第2期。

张明:《我国国际融资租赁业发展研究》,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周茂清:《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中国金融》2011年第21期。

朱建波:《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肖欢:《中国租赁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陈文达、李阿乙、廖咸兴:《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陈楠:《我国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张金若:《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唐凯、杨茂兴:《租赁资产证券化理论基础与实施特征分析》,《管理观察》2009年第4期。

魏晓园:《论我国开展租赁债权证券化的可行性》,《环渤海经济瞪望》2005年第7期。

王中元:《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法律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高广春:《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形成机理和演变逻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孙雅静:《资产证券化一般流程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12期。

赵晓菲:《资产证券化难成租赁融资主流 四大类贷款模式渐成气候》,《21世纪经济报道》,2014。

Jobst A:Asset securitization as a risk management and funding tool:what small firms need to know,Managerial Finance,2008(9).

Andreas A.Jobst: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A Primer,Articles on Securitization,2006.5.

王英:《对承租人的信用风险评估及防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吴振广:《国内融资租赁风险定价模型研究》,《投资研究》2012年第10期。

程东跃:《金融租赁风险的分散化策略》,《福建金融》2003年第7期。

李晗、刘超亚:《金融租赁业务法律风险及防范》,《海南金融》2014年第5期。

何平:《论融资租赁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任腾飞:《浅论国际融资租赁风险管理问题》,《中国外资》2014年第4期。

王喜田、纪凤兰:《浅谈租赁信用风险防范》,《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7期。

徐敏:《融资租赁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朱湘忆:《融资租赁与企业风险防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程东跃:《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徐翔、王乐鹏等:《信息不对称与租赁风险评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唐吉平:《租赁业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孙静芹,张春梅:《租赁业务的风险及防范》,《经济论坛》2000年第18期。

孙磊:《中国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姜荣春:《融资租赁业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银行家》2009年第2期。

王晓耕:《中国融资租赁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6期。

蔡鄂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与发展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4期。

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6期。

唐锋、贺武、魏淑娟:《中外融资租赁业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特区经济》2006年第1期。

路妍:《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杨蕙馨、纪玉俊、吕萍:《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9期。

杜龙政、汪延明、李石:《产业链治理架构及其基本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3期。

苏跃辉、引庆伟、胡继成:《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9年第7期。

胡亮:《关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时代金融》2013年第3期。

胡美玲、饶海琴:《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优势和风险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31期。

朱海鹏:《浅析我国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1期。

刘红亮:《天津飞机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天津经济》2011年第12期。

刘辉群、邱立成:《将滨海新区建成我国融资租赁产业基地》,《天津经济》2013年第6期。

曹允泓:《试论天津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与风险防控》,《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10期。

郭熠:《三年建成全国性融资租赁中心》,《滨海时报》2011年10月21日。

王贵鹏、沈晓阳:《天津融资租赁发展路径选择》,《华北金融》2011年第11期。

邹海涛:《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融资租赁业的思考》,《财会月刊》2010年第10期。

石洋:《天津:开启融资租赁新篇章》,《国际融资》2012年第8期。

杨威:《论融资租赁贸易模式的灵活应用与创新——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12期。

刘通午、阴宝荣、罗安邦:《滨海新区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华北金融》2012年第6期。

周炼石:《融资租赁: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新金融》2010年第11期。

赖丹馨:《上海建立融资租赁交易平台研究》,《科学发展》2013年第7期。

胡美玲、饶海琴:《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优势和风险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11期。

肖本华、沈晓阳:《上海自贸区发展融资租赁研究》,《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欧阳天健:《融资租赁税收法律问题研究——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为背景》,《海南金融》2014年第1期。

刘若鸿、史燕平:《新一轮增值税扩围对融资租赁出租人的影响——2012年上海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分析》,《会计之友》2012年第6期。

孙磊:《上海融资租赁行业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利弊分析》,《上海金融》2012年第7期。

周华龙:《上海融资租赁业前景分析及发展对策》,《银行家》2012年第7期。

李银珠:《西方国家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涉外税务》2005年第2期。

杜朝运、邓秋艳:《发展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激励思考》,《税务研究》2007年第4期。

杨冬梅:《刍议我国发展融资租赁业的路径选择》,《现代财经》2008年第11期。

陈苏明:《增值税转型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涉外税务》2009年第4期。

陈春霞:《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税收效应的影响》,《涉外税务》2010年第12期。

王刚、王玲:《所得税政策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制约及改革探讨》,《上海金融》2011年第8期。

马立群:《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所得税问题探析》,《求索》2012年第4期。

刘若鸿、史燕平:《增值税“扩围”试点对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若干影响》,《税务研究》2012年第7期。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09~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09年8月。

王孟霞:《船舶融资:瓶颈与构想》,《中国船检》2003年第12期。

墨君:《船舶融资呼唤理性》,《中国船检》2003年第6期。

朱宝奎:《我国造船工业贷款与融资机制探讨》,《船海工程》2003年第5期。

安飞:《谁为中小船厂融资买单——从出口船保单看中国船舶融资环境》,《中国船检》2006年第9期。

张杰、张德海:《我国船舶投融资现状分析》,《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第6期。

徐向娟:《从飞机融资租赁的应用看我国船舶融资租赁》,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黄军山:《工程机械租赁在欧美》,《今日工程机械》2010年第10期。

周丹均:《关于工程机械租赁问题的思考》,《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年第1期。

张松:《工程机械经营租赁企业市场营销销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文庆能:《工程机械租赁融资租赁业务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刘伟:《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翟伟静:《工程机械类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赵佳:《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陆晓龙:《汽车融资租赁业务模式与信用风险管理》,《上海汽车》2014年第7期。

王平:《中外汽车融资租赁比较分析》,《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第9期。

陈健:《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前景广阔》,《上海金融报》2014年第3期。

吴加冠:《中国汽车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卫东:《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王涵生:《金融租赁国际比较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徐立玲:《美日韩融资租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吕振燕、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

贾浩:《欧美金融租赁行业概况》,2012。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09~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09。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工作委员会:《世界租赁年报》(2009,2010,2011,2012)。

王涵生:《金融租赁国际比较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徐立玲:《美日韩融资租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吕振燕、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

贾浩:《欧美金融租赁行业概况》,2012。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09~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09。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工作委员会:《世界租赁年报》(2009,2010,2011,2012)。

王涵生:《金融租赁国际比较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徐立玲:《美日韩融资租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吕振燕、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

贾浩:《欧美金融租赁行业概况》,2012。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09~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09。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工作委员会:《世界租赁年报》(2009,2010,2011,2012)。

余正宏:《融资租赁公司之创新融资渠道——租赁资产证券化》,《中国总会计师》2013年第2期。

陈璐:《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第4期。

陈楠:《租赁资产证券化融资竞争力的博弈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9期。

唐凯、杨茂兴:《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模式探讨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6期。

赖丹馨:《上海建立融资租赁交易平台研究》,《科学发展》2013年第7期。

董露茜:《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解渴”》,《新财经》2013年第1期。

吕振艳、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

王晓明:《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完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