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0

冲突与弥合——社会群体冲突及调节机制的实证研究图书

Conflict and Bridging : Empirical Studies on Conflicts of Social Groups and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SSAPID:101-2365-7017-70
ISBN:978-7-5097-4561-8
DOI:
ISSN:

[内容简介] 书稿以浙江为个案,宏观分析了社会冲突与弥合的基本态势、特征。同时,从特定社会群体与社会关系切入,重点对二代农民工失业者群体、征地拆迁户群体、农转居新市民群体、网民群体和访民群体五个特定社会群体及劳资关系、干群关系、贫富关系三大社会关系入手作深入而翔实的田野调查,描述出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一些基本向度,以及在这样的向度之下中国社会冲突在近期可能会面对的一些重要而基本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分析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逻辑框架,从而为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提供一个实证与学理性的解释。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杨建华
编 辑:刘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索引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社会冲突与弥合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 西方社会冲突论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

    (二)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

    (三)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

   二 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

    (一)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

    (二)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三)科塞的冲突功能理论

   三 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

   四 西方弥合社会冲突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

    (二)滕尼斯的社区团结理论

    (三)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

    (四)帕森斯的AGIL理论

    (五)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调节理论

    (六)科塞的“安全阀”理论

    (七)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理论

   五 西方社会冲突及弥合理论的启示

    (一)社会冲突是社会的一种常态,它同样具有正功能

    (二)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三)社会应该形成一种开放、弹性、包容的结构

    (四)社会冲突弥合需要进行制度化建设

  第三节 国内学界对社会冲突与弥合的研究

   一 国内学者对社会冲突的研究

    (一)社会冲突的分类研究

    (二)社会冲突的形式探讨

    (三)社会冲突的功能分析

    (四)社会冲突与结构、利益、权利、制度、心理等因素的比较研究

   二 中国学者关于弥合社会冲突的研究

    (一)中国先秦思想家“和”的理论

     1.道家以顺应自然弥合社会冲突

     2.儒家以德礼仁政弥合社会冲突

     3.墨家以“兼爱”弥合社会冲突

    (二)当代学者对社会冲突弥合的研究

     1.群体性冲突调节机制研究

     2.建立社会中间层弥合社会冲突

     3.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贫富差距问题

   三 研究述评

    (一)先秦“和合”思想是弥合社会冲突的重要理念与方法

    (二)当下研究社会冲突弥合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一 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视角

     1.冲突论视角

     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社会事实”的研究原则

     2.结构与功能分析法

     3.田野调查方法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社会群体与冲突实证研究

    (二)社会关系与冲突实证研究

    (三)社会冲突总体性分析

    (四)社会冲突弥合系统建构研究

   三 基本概念界定

    (一)社会冲突

    (二)社会群体

    (三)社会关系

    (四)社会弥合

 第二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冲突

  第一节 二代农民工失业群体与社会冲突

   一 二代农民工失业群体总体状况

    (一)二代农民工与二代失业农民工一般状况

     1.二代农民工与二代失业农民工的概念

     2.二代失业农民工一般状况

    (二)二代失业农民工群体流动分化状况

     1.再次流动

     2.滞留原地

     3.返回农村

     4.寄居城市

    (三)二代失业农民工主观感受状况

     1.对职业的感受

     2.对城市的感受

     3.对自身需求的感受

   二 二代失业农民工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冲突

    (一)二代农民工失业群体分化与社会结构割裂

    (二)农民身份的代际传递与低阶层认同

     1.过客心理的代际传递

     2.过客心理代际传递与低阶层认同

     3.低阶层认同与社会冲突

    (三)边缘化地位与个体性的社会冲突

     1.外泄型群体的冲突

     2.隐忍型群体的冲突

     3.躲避型群体的冲突

     4.投射型群体的冲突

    (四)权益受损与群体性的组织对抗

     1.群体性组织对抗事件

     2.群体性组织对抗的心理基础

   三 二代失业农民工社会问题及冲突的原因

    (一)职业技能不足

    (二)把握职业信息能力不足,求职途径狭窄

    (三)城市生活支持系统不足

    (四)边缘心理弥散认同越轨生活

    (五)遭遇多阶剥夺经济地位低下

     1.工伤事故赔付不足

     2.劳资纠纷严重

     3.大幅度降低工资

    (六)边缘化状态下诉求渠道缺失

    (七)正规就业之外的行为受控失衡

    (八)中小企业吸纳农民工劳动力能力下降

  第二节 征地拆迁户群体与社会冲突

   一 征地拆迁与稳定现状

   二 被征地拆迁群体的生存状态

    (一)生存风险骤然增加

    (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三)社会适应亟待提升

   三 利益矛盾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利益补偿与预期存有巨大差距

    (二)征地拆迁程序不规范、参与机制不健全

    (三)拆迁政策不够完善,相对滞后

    (四)征地拆迁暴力化

   四 征地拆迁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

    (一)疏远干群关系,影响政府公信力

    (二)引起相对剥夺感,积累社会情绪

    (三)导致社会不公,弱化社会安全感

    (四)侵害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事件

   五 征地拆迁矛盾与冲突的动因

    (一)地方财政增长与经济发展:行政体系的压力

    (二)政府与开发商的合谋

    (三)决策参与机制不健全,多元协商体系缺失

    (四)利益诉求渠道:阻碍与隔阂

    (五)农村居民的社会分化,村委会集体的“代理人”角色

    (六)“作为武器的弱者”:拆迁户与其他利益主体的纠葛

    (七)行政管理不到位:拆迁矛盾的潜在推手

  第三节 “农转居”新市民群体与社会冲突

   一 浙江城市化与农转居群体形成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二)浙江的城市化与城中村的形成

    (三)浙江农转居的成效

   二 农转居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冲突

    (一)农民转居民后的就业问题

    (二)农转居社区的建设问题

    (三)集体经济发展问题

    (四)较高收入与房租食利有闲者问题

    (五)农转居对居民生活影响不显著问题

    (六)制度的社区与现实的村庄问题

    (七)被动城市化衍生的被剥夺心理问题

    (八)外来人口聚居引发的种种问题

  第四节 网民群体与社会冲突

   一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从“网络事件”的典型实例看网民群体的聚合联动机制

   三 以“杭州飙车案”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基本启示

    启示之一:现实利益矛盾、社会不公和价值冲突是事件频发的根源

    启示之二:互联网络是实现网民群体聚合联动的基础性平台

    启示之三:网络舆情是社会变迁发展的“晴雨表”

    启示之四:当代中国的网民群体发挥着匡复社会正义的重要功能

  第五节 访民群体与社会冲突

   一 浙江省2004~2009年信访总体情况

    1.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总体呈走低趋势

    2.来访信件总量走低,但重复信件比例逐年增高

    3.来访人次与来访批次同向变化,重访人次、重访批次占比与之逆向变化

    4.集体重访人次、批次占比均上升,集体访人次变化率略大于集体访批次

    5.2004~2009年浙江省信访内容构成

   二 访民群体的主要构成

    (一)要求落实优扶待遇和复员安置政策的部分复退军人群体

    (二)要求给予生活补助和落实相应待遇的辞退民办教师群体

    (三)要求解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待遇问题的农村电影放映员群体

    (四)要求提高退休保障待遇的各类“企退”群体

    (五)涉法涉诉类群体

   三 对访民群体与社会冲突值得关注的几点判断

    (一)物质利益型冲突为主

    (二)权利维护型冲突上升

    (三)外来人口引发的社会冲突增多

    (四)对司法处理存有疑虑或不服的涉法涉诉类冲突持续增多

    (五)矛盾冲突复杂性增高、激烈度增强,处理成本加大

 第三章 社会关系与社会冲突

  第一节 劳资关系与社会冲突

   一 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仅为60%

   二 劳方对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评价低于资方

   三 劳资纠纷发生率偏高,劳资关系趋于紧张

   四 劳动者理性维护权益意识普遍较强

   五 劳方对资方及工会的期待

    (一)加强对资方社会责任宣传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资方的法律约束

    (二)工会维权职能有待强化

  第二节 贫富关系与社会冲突

   一 不同收入群体的职业分布呈现集中化

   二 社会公众普遍感受贫富差距较大

    (一)七成居民认为贫富差距较大

    (二)文化程度越低者越认为贫富差距大

    (三)偏低收入群体认为贫富差距过大的比例较高

   三 社会公众对贫富分化趋势表示担忧

    (一)超过五成的居民对未来贫富分化表示担忧

    (二)女性比男性在贫富分化趋势上更显乐观

    (三)不同收入群体认为未来贫富分化趋势不容乐观

   四 仇富现象存在,但贫富关系较平和

    (一)七成多居民认为“仇富”现象存在但不严重

    (二)文化程度越高认为“仇富”现象越严重

    (三)六成以上居民对“富人”给予积极评价

   五 公众对富人及政府的期待

    (一)增强富人社会责任感

    (二)调整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三节 干群关系与社会冲突

   一 社会公众对干群关系的评价不高

    (一)对干群关系“没有感觉”的居多

    (二)对干群关系趋于缓和仍抱有期待

   二 干群交往状况并不乐观

   三 社会公众对干部廉洁程度评价较低

   四 社会公众对各级政府的信任呈现逐级递减的现象

   五 群众对干部及政府的期待

    (一)干部要关心和扶持困难群体

    (二)社会公众普遍认为改善干群关系是政府重要工作之一

  第四节 社会稳定感知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一 研究设计

    (一)因变量及其操作测量

    (二)自变量及其操作测量

    (三)统计模型

   二 统计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社会冲突总体性分析

  第一节 社会冲突总体状况

   一 四个“倒U型曲线”拐点没出现助推社会冲突频发

    (一)收入差距“倒U型曲线”拐点还未出现

    (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倒U型曲线”拐点仍未出现

    (三)环境污染“倒U型曲线”拐点仍未出现

    (四)社会问题“倒U型曲线”拐点仍未出现

   二 当前社会冲突的主要类型

    (一)社会群体间的工具性冲突

    (二)社会群体与政府间的工具性冲突

    (三)社会群体间的价值性冲突

    (四)社会群体与政府间的价值性冲突

    (五)工具性冲突快速增长导致价值性冲突情绪滋生

   三 当前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与反功能

  第二节 社会冲突的深层诱因

   一 高增长、高代价的发展

    (一)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片面

    (二)社会公正度不高,社会利益失衡严重

     1.收入平均数较高,“被平均”现象突出

     2.群体收入差异度较大,收入差距极化趋势已经显现

     3.不同职业收入差别大,形成四个梯队

     4.对工资性收入不满意占到4成多,对救助性社会保障不满意和说不清的占到8.6成

     5.对生活感到紧张与困难的占到3.5成,感到生活压力增大的占到8.3成

     6.人们对未来增收及生活改善信心不足

    (三)社会利益差别化格局的形成

    (四)利益失衡严重

   二 权力与权利结构的失衡

    (一)体制改革遭瓶颈,政府转型不到位

    (二)社会发育不成熟,公共治理结构不健全

    (三)社会排斥造成部分社会群体社会权利的相对贫乏

   三 制度化治理机制的缺失

    (一)社会诉求机制不畅

    (二)制度化化解水平不高

 第五章 弥合社会冲突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社会冲突的利益弥合

   一 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特征与表现

    (一)社会利益分化的特征

    (二)利益分化的累积效应

   二 利益弥合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利益导向机制

    (二)建立有效利益表达机制

    (三)建立有效利益均衡协调机制

    (四)建立合理利益补偿与解决利益纠纷机制

    (五)健全利益约束机制

     1.法律与制度的利益约束机制

     2.组织的利益约束机制

    (六)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1.初次分配机制的健全

     2.二次分配机制的健全

     3.三次分配机制的健全

  第二节 社会冲突的阶层弥合

   一 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

   二 中等收入阶层结构是社会“稳定器”

    (一)中等收入阶层是现代化国家的社会稳定基础

    (二)中等收入阶层结构是现代化的社会支持力量

    (三)橄榄形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三 浙江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社会分配的障碍

    (二)创业富民上的障碍

    (三)利益调整的障碍

    (四)社会水平与垂直向上流动还受到身份歧视的障碍

    (五)社会公共产品短缺的障碍

    (六)大学生就业难的障碍

   四 加快推进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建构

    (一)继续大力推进创业富民,调整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队伍

     1.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工业、中小企业

     2.继续大力推进创业富民,调整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队伍

    (二)增强劳动要素对GDP的分配力,稳定和调整资本要素分配GDP的结构,控制住政府权力分配GDP比例的扩张

    (三)加强新型城市化建设力度,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1.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2.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承包地与宅基地流转制度

  第三节 社会冲突的社群弥合

   一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以有效弥合社会冲突

    (一)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是新一轮体制改革与思想解放核心内容

    (二)浙江社会组织发展状况

    (三)加大力度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1.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发展社会组织,扩充社会资本

     2.大力发展社会服务性组织

     3.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

     4.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5.进一步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二 充分依靠社区资源以有效弥合社会冲突

    (一)社区特征

    (二)社区成为社会整合基础

    (三)强化公共治理理念,加强城市社区整合

    (四)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

    (五)注意旧村改造中江南乡村文化空间的保护

  第四节 社会冲突的制度弥合

   一 社会正义机制建设

    1.信息公开与政府透明制度

    2.公众参与制度

    3.权力制约制度

    4.说明理由制度

    5.陈述、申辩、申诉与救济制度

   二 社会流动机制

   三 社会保障机制

    (一)底线公平机制

    (二)社会调剂机制

    (三)均等化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四 社会包容机制

   五 社会调解机制

   六 社会控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

    (二)提高公共决策水平

    (三)建立社会冲突处置机制

    (四)建立信息预警机制

    (五)加强社会风险管理

  第五节 社会冲突的文化弥合

   一 社会资本建设

   二 共同体精神培育

   三 社会规范建设

    (一)政府行为规范建设

    (二)市场行为规范建设

    (三)公民行为规范建设

 承继浙学优秀传统 促进当代学术繁荣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

本书以浙江为个案,宏观分析了社会冲突与弥合的基本态势、特征。同时,从特定社会群体与社会关系切入,重点对二代农民工失业者群体、征地拆迁户群体、农转居新市民群体、网民群体和访民群体五个特定社会群体及劳资关系、干群关系、贫富关系三大社会关系入手作深入而翔实的田野调查,描述了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一些基本向度,以及在这样的向度之下中国社会冲突在近期可能会面对的一些重要而基本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分析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逻辑框架,从而为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提供一个实证与学理性的解释。

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范伟达:《多元化的社会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冯钢:《社会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顾培东:《社会冲突和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

洪大用:《公众环境意识的测量与分析》,载郑杭生、李路路:《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林耀华:《金翼》,三联书店,2000。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孙立平:《失衡:断裂失衡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才亮:《农村征地拆迁纠纷处理实务》,法律出版社,2006。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杨建华:《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杨建华:《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杨建华等:《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杨建华主编《民生为重看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于海:《西方社会学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玉堂:《利益论——关于礼仪冲突与协调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浙江省统计局:《2008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09年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郑永年:《保卫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郑永年:《未竟的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美〕E.A.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译,华夏出版社,1989。

〔法〕E.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9。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美〕T.帕森斯、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刘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人民出版社,1988。

〔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

〔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4。

〔德〕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英〕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商务印书馆,2005。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6。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97。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美〕刘易斯·A.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第六版),刘少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

〔美〕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丁晓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出版社,1998。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

〔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2005。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闻博译,译林出版社,2003。

〔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

〔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4。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5。

R.达伦多夫:《关于社会冲突的理论》,《国外社会学》1987年第3期。

包仕国:《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4期。

毕天云:《社会冲突的双重功能》,《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陈光金:《从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入手,抓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路》,《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陈铭:《我国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利益冲突及调整》,硕士论文,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

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陈昕:《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探析》,《经营管理》2008年第1期。

程洪宝:《农村基层民主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关联分析》,《求实》2007年第11期。

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

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2007年第2期。

东方、刘辉:《从“他者”到“主体”——南京电视新闻中农民工形象嬗变》,《声屏世界》2008年第4期。

方同义:《多元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付少平:《对当前农村社会冲突的认识和调控》,《理论导刊》2002年第1期。

顾纪瑞:《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方法和标准之比较》,《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10期。

何晓星、江建全:《基于嫉妒理论和内公外私产权的中国分配差距研究——从两个新视角看分配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李培林:《扩大中低收入者比重的对策思路》,《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社会》2005年第1期。

李琼:《边界与冲突——以S县某群体性冲突事件为个案》,《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李琼:《转型期我国社会冲突的研究综述》,《学术探索》2003年第10期。

李文华:《维持社会稳定的几个因素分析——兼论“和谐社会”的含义》,《江汉论坛》2006年第2期。

林彭、余飞、张东霞:《“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凌彩虹、沈勇栋:《旧村改造非住宅用房拆迁的几点思考》,浙江省国土资源厅,http://www.zjdlr.gov.cn/news/juti.aspx?id=14890&lei_id=35。

刘红英:《共同体内部的权利分配与社会分层——基于韦伯阶级理论的视角》,《政治文明》第437期。

宁军:《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法律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孙炳耀:《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排斥与边缘化——以中国大陆的下岗职工为例》,香港理工大学,《华人社会社会排斥与边缘性问题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1月。

孙立平:《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孙胜梅:《浙江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新华网浙江频道,http://www.zj.xinhuanet.com/magazine/2007-03/22/content_9585592.htm。

田凯:《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毅鹏、吕方:《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田佑中、陈国红:《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述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王春光:《快速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社会矛盾》,《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国平:《社会复合主体培育和运作机制研究——关于杭州培育新型创业主体的探索与思考》,参见中国·杭州生活品质网,http://www.cityhz.com/a/2009/7/22/content_37789_7.html。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7。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年第7期。

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徐建军:《社会转型与冲突观念的重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阎耀军:《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建立前馈控制机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7期。

阎志刚:《转型时期应加强对社会冲突的认识和作用》,《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5。

杨建华:《“十二五”语境下的浙江社会转型》,《浙江经济》2009年第23期。

杨建华:《浙江“十二五”社会建设与管理若干问题研究》,吕祖善省长主持的“十二五浙江社会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杨建华、姜方炳:《“共同体的重构”:对城市社会“终极实在”的追寻——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建设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杨雪冬:《全球化治理失效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叶高:《人民内部矛盾的疏导与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构建》,《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世界经济》2003年第5期。

张建明、樊斌:《当代中国问题产生的根源》,《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张静:《法团主义模式下的工会角色》,《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

张康之:《在政府的道德化中防止社会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张薇:《论利益分化及其社会控制》,《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张雪丽:《贵阳市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调研》,《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张义祯:《风险社会与和谐社会》,2005年8月25日《学习时报》。

赵凌云:《公共物品的生产与社区整合机制》,《社会》2005年第1期。

赵德余:《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浙江省统计研究与信息发布中心:《浙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浙江经济参考(分析篇)》2009年第58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周春发:《从冲突走向融合——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社会交往——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第12期。

周丽红、欧华军:《文化冲突与行为越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2期。

朱明芬:《杭州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现状调查及保障机制研究》,http://www.zhdx.gov.cn/news/2007/9/25/1190687349187.shtml。

Dahrendorf,R.,(1959)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x Weber,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trans. and ed.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Finch(Glencoe,Ⅲ.:The Free Press,1949).

Yaohui Zhao,“Rural to Urban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The Past and the Present”,In L.A. West and Y.Zhao Chinese Rural Labor Flows,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