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

宗教与哲学(第七辑)图书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SSAPID:101-2336-2696-52
ISBN:978-7-5201-226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国内有代表性的一批宗教哲学与宗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的最新力作,内容涵盖西方宗教哲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宗教信仰考察、犹太思想、伊斯兰哲学、宗教学理论等诸多领域,充分展现了国内宗教哲学与宗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赵广明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宗教哲学

  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的一个新切入点

   一 回溯中西方文化传统相碰撞的开端

   二 深究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哲学与宗教

  康德论幸福

   一 幸福的定义

   二 幸福与理性的辩证法

   三 道德不是幸福的学说

   四 幸福呼唤宗教

  康德意义上的伦理共同体为何不能达成?*

   一

   二

   三

   四

  对阿奎那真理观的评析

   一 being的中文翻译

   二 存在与真理

   三 基督论

   结语

  对尼采式虚无主义的“情感-生存分析”

   一 虚无(主义)的界定问题:对尼采文本的情感分析

   二 对虚无主义历史批判的情感分析

   三 对虚无主义(运动)根源的情感—生存分析

 经典诠释

  统合孟荀 创新儒学

  儒法之间

   一 荀子与法家

    (一)荀子与法家的历史渊源

    (二)荀子对于法家的基本态度

   二 荀子与儒家

   三 儒法归属之衡定

   结论

  道德无涉的社会理论与道德的社会功能

   导言

   二 道德无涉的社会理论:系统理论

   三 道德的社会功能

    1.尊重作为道德产生的原因和基础

    2.道德的功能

    3.自由作为道德的基础

    4.道德的功能等值体

     1)衔接理性

     2)法律

     3)爱(情)

   四 讨论

  不可见的城邦

   一

   二

   三

   四

  《老子臆解》再版刍议

 思想视野

  神圣类型及其信仰特征

   一 “超自然”神圣与“超社会”神圣

   二 作为超社会神圣的圣人崇拜

   三 当代中国宗教信仰与社会伦理关系的具体表现

    1.对宗教信仰的价值判断

    2.信仰方式与理想社会类型的选择

    3.宗教信仰与社会信任

  仁慈与自由

   一 儒家之“仁慈”

   二 基督教之“自由”

   三 仁慈与自由之重叠与互补

   四 “仁慈”与“自由”之异

   五 儒家与基督教在各自社会中的角色

   六 儒家与基督教的未来:仁慈与自由的结合?

  自然、肉欲和自我

   基督教传统:禁欲和守贞

   阿奎那:自然、肉欲与罪

   沃伊蒂瓦:身体与人格

   真正的爱:自我与他者

   余论:天主教会: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儿童法案》中的宗教与身体

  阿奎那与现代民主生活中的宽容德性

   一 民主生活与宽容的德性

   二 阿奎那与民主宽容

   三 宽容与民主的兼容性

   四 可能的批判与回应

 宗教研究

  宗教与宪法关系概说

   一

   二

    1.晚清立宪

    2.民初制宪

    3.国民革命

  现代性社会政治秩序与宗教

  王炳耀与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提出

   一 王炳耀其人其书

   二 王炳耀关于政教分离的思想

   三 王炳耀政教分离思想的位置

  论个人宗教信念关联公共政治生活的合理合法性

   一

   二

   三

   四

  佛教在中国传播中的伦理诠释调适

   一 审视视角及论述线索

   二 王权至上条件下的政治伦理调适

    1.相关问题的背景线索

    2.诠释调适的典型事例

    3.相关调适的后世影响

   三 出世向度的伦理困境及诠释调适

    1.相关伦理冲突的顺世诠释

    2.世出世的处世伦理

    3.基础信仰层面的伦理调适

   四 儒释关系伦理的调和论诠释

    1.孔佛相即、圣心无两的调和论

    2.释内以治心、儒外以治世的调和论

    3.释门五戒即儒家五常的调和论

   结语

 稿约

 《宗教与哲学》编辑委员会

道德以自由为存在根据,不能以幸福为目的,但并不排斥对幸福的追求。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德性与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德性的二论背反使康德最终提出了上帝存在这个实践理性的公设来保证德福的结合。但是,上帝所保证的幸福还是康德所理解的幸福吗?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根据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by Friedrich A.Von Hayek,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60)翻译。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5,根据Leviathan(by Hobbes,伦敦J.M.登特父子有限公司)1957年版翻译。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载《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根据A Theory of Justice(by John Rawl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翻译。

盛洪:《论家庭主义》,《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四卷,第二期,2008。

索罗斯:《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索罗斯》,海南出版社,1997,根据Soros on Soros(by George Soros,George Soros,1995)翻译。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根据Democratie en Amerique(by Dalexis De Tocqueville,Callimard,1951)翻译。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