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15

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图书

The analysis on unequal treatment to the Chinese farmers during the society reforming

SSAPID:101-2293-3086-80
ISBN:7-80190-927-5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将“社会网络分析”看作是一门对社会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的艺术和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和评析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同春芬
编 辑:殷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二

 后记

 第一章 结构转型:农民呼唤社会公正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

   一 社会及社会结构

   二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

   三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及其原则

   一 社会公正的涵义

   二 社会公正的表现形式

    1.关于法律公正

    2.关于制度公正

    3.关于经济公正

   三 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原则及其意义

  第三节 转型时期中国农民呼唤社会公正

   一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命运

   二 转型时期中国农民呼唤社会公正

 第二章 制度歧视:二元结构权益缺失

  第一节 二元结构制度的形成和特征

   一 二元结构理论概述

   二 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

   三 中国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第二节 二元结构下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

   一 农民政治权益的缺失

   二 农民经济权益的缺失

   三 农民社会权益的缺失

 第三章 政治权利:参与决策机会稀少

  第一节 合法性掩盖下农民的国民待遇

   一 合法性与国民待遇

   二 制度设计中的城市倾向及其对农民权利损害

   三 合法性制度掩盖下农民的不平等待遇

  第二节 政治上的弱势地位及其改变途径

   一 农民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处境

   二 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与路径

   三 改变农民政治上弱势地位的途径

    (一)农民需要代言人吗

    (二)农民有没有利益代言人

    (三)没有利益代言人农民只能受伤害

    (四)培植农民的代言人,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

 第四章 经济利益:为何总是农民受损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与农民的经济地位

   一 农村所有制结构三次变革与农民的转变

   二 对农村所有制变革的理论反思

   三 中国农民的经济地位与经济状况

  第二节 农民经济利益受损的表现及其原因

   一 长期“以乡养城”损害农民经济利益

   二 农民经济利益受损害的现实表现

   三 农民经济利益受损的原因和影响

 第五章 阶层结构:农民处于社会底层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一 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及现实意义

   二 传统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及其特征

    1.土地是社会分层体系的中轴

    2.社会分层具有身份性特征

    3.家族在社会分层中的影响

   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及其特征

    1.权力成为社会分层的中轴

    2.社会分层仍然具有身份性特征

    3.社会分层主要以个体为单位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及农民的地位

   一 农村改革与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

   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农民的分化

    1.农业劳动者阶层

    2.农民工阶层

    3.雇工阶层

    4.农民知识分子阶层

    5.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

    6.私营企业主阶层

    7.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8.农村管理者阶层

   三 当代农民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中的地位

    (一)对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进行科学分析需要新的视角

     1.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是划分阶层的惟一标准

     2.阶级阶层问题研究的目标与分析思路需要调整

    (二)依据三种资源的占有状况勾画新的社会阶层结构

     1.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四个主要特性

     2.以职业分化和三种资源占有状况为划分标准的十大阶层划分

 第六章 社会地位:二等公民涛声依旧

  第一节 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

   一 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三 中国户籍制度的本质特征

   四 二元户籍制度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

   一 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与农民的处境

   二 制度歧视下农民身份权利的缺失

   三 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的社会地位

    (一)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于城市公民。

    (二)中国农民在社会转型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第七章 利益保护: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第一节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一 土地改革以及农民土地私人所有制的实现

   二 人民公社化与农民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实现

   三 改革开放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四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启示

  第二节 当前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及其解决对策

   一 当前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害的表现

   二 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三 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第八章 走向平等:实现农民身份转化

  第一节 人类平等观的演变及其在中国的表现

   一 人类平等观的形成及资产阶级的平等观

   二 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三 中国的平等观及其在现实中的表现

  第二节 走向平等关键是实现农民身份转化

   一 农民的界定和特性

   二 转型时期农民的职业分化与身份转化

   三 转型时期农民身份转化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序一

 相关链接

本书从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进展和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转型等问题入手,论述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生活处境和社会地位,对农民遭受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做了深刻剖析,并指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繁荣富强;没有农民身份的市民化,中国就不能实现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城乡人群之间的真正平等。

1.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袁方等:《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3.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4.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方向新:《农村变迁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6.王广森:《结构变革与农村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7.李同文:《中国民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现状与未来》,金城出版社,1998。

8.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0.程贵铭:《农村社会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11.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

12.王宽让、贾生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3.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5.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6.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1999。

17.张琢:《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美〕阿列克塞·英格尔斯·戴维、H. 乔纳森、H. 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9.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编写《小城镇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20.〔美〕埃弗里特·M. 罗吉斯、拉伯尔·J. 伯德格著《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1.刘绪贻:《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2.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23.王少哲:《中国农村社会学》,学苑出版社,1990。

24.贾德裕、朱兴农:《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5.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91。

26.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7.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1998~199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8.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9.孙嘉明:《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30.陆学艺:《中国社会学年鉴》(1989~199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3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32.邵道生:《中国社会的困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3.陈俊生:《关于中国扶贫问题》,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

34.赵子祥:《中国社会问题评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35.李强:《应用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6.〔美〕尼尔斯梅尔瑟:《经济社会学》,方明译,华夏出版社,1989。

37.〔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

38.〔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筠译,华夏出版社,1987。

39.吴寒光:《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40.王雅林:《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1.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

42.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43.郭庆:《现代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4.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45.周如昌:《农村发展社会学》,蓝天出版社,1989。

46.龚水林、张业清:《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大趋势:农村社会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7.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8.王煜:《中国社会变迁启示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49.李路路、孙志祥:《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0.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1.〔法〕H.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2.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3.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4.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6.秦晖:《秦晖文选:问题与主义》,长春出版社,1999。

57.陆学艺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58.同春芬:《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问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

59.王瑞璞:《中国改革报告》下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60.李培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化面临的困境和出路》,《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第5期。

61.孙鑫:《对当前我国农民概念内涵与农民群体划分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5期。

62.吕春艳:《重建中国乡村社会调控机制》,《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3期。

63.郭书田:《再话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0期。

64.赵芽安:《新型农村社区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文化建设》,《中州学刊》1994年第4期。

65.沈大德、吴廷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探析》,《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1期。

66.吴忠民:《论社会结构的优化》,《江流论坛》1991年第6期。

67.贺善侃:《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主体结构理论》,《探索与争鸣》1993年第4期。

68.李鸿飞:《乡镇企业与农民角色转换和农村社会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

69.庄平:《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几点认识》,《文史哲》1996年第4期。

70.李路路:《社会结构变迁与私营企业的发展》,《管理世界》1996年第1期。

71.张叶:《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浙江学刊》1998年第4期。

72.盛凌振:《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2期。

73.邹农俭:《社会结构的重组、矛盾及其调整》,《社会科学》1991年第8期。

74.蓝宇蕴:《论阻碍我国社会结构健全分化的主要因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3期。

75.王祥俊:《论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协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76.温家宝:《关于新时期的农民问题》,《求是》1995年第24期。

77.霍福广:《社会结构新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1期。

78.李路路:《社会结构的转型:结构主体和结构规则的变革》,《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5期。

79.庞树奇:《转型期社会结构论》,《探索与争鸣》1992年第5期。

80.包智明:《论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5期。

81.张伟胜、张丰校:《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82.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并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83.阎孟伟:《论社会隐结构与社会显结构》,《南开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84.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6。

85.〔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与社会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6.〔德〕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章国锋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

87.〔法〕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2册,三联出版社,1996。

88.〔英〕FoAo哈耶克著《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9.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90.秦晖:《城乡壁垒话沧桑》,《天平集》,新华出版社,1998。

91.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2.张五常、易宪容:《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

9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4.〔日〕田岛俊雄著《中国农业的结构与变动》,李毅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95.余红:《中国农民社会负担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社会活力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96.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2002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8.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99.杨云彦:《中国人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武汉出版社,1994。

100.杨晓民、周翼虑:《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01.仲大军:《国民待遇不平等审视——二元结构下的中国》,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10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3.〔美〕周天玮:《法治理想国——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商务印书馆,1999。

104.〔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竺乾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105.〔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106.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7.张兴杰、吴钢:《迈向理性——中国政治年报》,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8.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09.程贵铭、朱启臻:《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0.〔美〕塞缪尔·P.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111.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12.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113.马洪:《现代中国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14.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115.连玉明:《2004中国数字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简 介: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伴随着进一步增长的城乡流动人口,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此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相关制度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够充分,本书正是基于川黔渝地区的社会调查,对新阶...

作者: 申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简 介:作者在借鉴相关理论和国外经验基础上,建立了农业风险及保障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业转型期风险变化的趋势,介绍了农业风险保障模式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对比分析风险救助、收益补偿、投入补偿三种具体的保障模式,论证了投入补偿是中国转型期应对农业风险的最佳模式,提出在投资补偿模式下构建及如何构建农业风险保障...

作者: 潘晓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简 介:本书以“两个反哺”或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规律为视角,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取向,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作者综合运用中外理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置于一个相当宽广的理论、方法下加以考察,所研究意向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推动了实践中对原有认识的深化,...

作者: 严小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