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2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理论、实践与反思图书

Contracting-out for Public Services: Theory, Practice & Reflection

SSAPID:101-2285-2885-75
ISBN:978-7-5201-1425-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理论基础、现实动因、实践流变、主要模式、运行框架、实践成效与影响因素、蕴含的冲突与挑战、面临的阻力与风险、反思与重塑等主题展开系统性研究;同时,结合合同外包的典型案例考察这一治理工具在中国改革情境下的适用性及其限度,旨在推动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发展的同时为政府实务部门开展合同外包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我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朝着规范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詹国彬 王雁红
编 辑:王婧怡;刘宇轩;郭锡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一)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内涵、驱动力量与适用范围研究

    (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过程研究

    (三)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内涵与可行性研究

    (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运作活动研究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公共服务

   二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

    (1)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分离

    (2)以合同为中介的治理

    (3)治理主体多元化

    (4)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一种替代性服务提供方式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实证分析法

    (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二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动因

  第一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选择理论

   二 委托—代理理论

   三 交易成本理论

   四 多中心治理理论

   五 有限政府理论

  第二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现实动因

   一 管理动因:市场效率优势论

   二 政治动因:政治选择的偏好

   三 经济动因:财政压力的增长

   四 社会动因:社会组织的勃兴

   五 国际动因:政府改革的示范效应

 第三章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实践流变:从西方到中国

  第一节 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实践流变

   一 英国

    (一)英国传统公共服务模式的形成

    (二)英国传统公共服务模式的特征

     1.政府既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

     2.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推动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转变

     3.低福利、低市场、普惠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三)英国公共服务体制存在的缺陷

    (四)英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实践进展

     1.初始期——私有化下的启动阶段

     2.发展期——强制性竞标阶段

     3.转型期——“最佳价值”阶段

   二 美国

    (一)美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历史背景

    (二)美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动因

     1.理论动因

     2.现实动因

    (三)美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进展

    (四)美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成效

    (五)美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引发的问题

   三 德国

    (一)德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

    (二)德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

     1.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动因与政策

     2.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主要领域

     3.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中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实践与进展

   一 实验与探索阶段: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前

   二 发展与创新阶段: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至十八大

   三 规范与深化阶段:中共十八大以来

 第四章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主要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主要模式*

   一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模式的划分

   二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具体模式及其比较: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1.竞争模式

    2.谈判模式

    3.体制内外包模式

   (三)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模式之比较

  第二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运行机制

   一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竞争机制

   二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签约机制

   三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监督机制

   四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问责机制

 第五章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成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第一节 宁波江北工业区管委会绿化养护服务外包案例

   一 案例的背景与概况

    (一)江北工业区概况

    (二)江北工业区转型背景

    (三)江北工业区经济情况

   二 改革的动因与内容

    (一)管委会推行绿化养护服务外包的原因

    (二)管委会购买绿化养护的内容

   三 改革的成效与思考

    (一)节约养护成本,实现长效管理目标

    (二)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政府内部管理

  第二节 深圳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案例

   一 案例的背景与概况

    (一)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外包的事项

   二 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一)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外包的方式

    (二)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外包的外包成本

    (三)改革的成效

   三 改革引发的思考

    (一)合同外包的合法性

    (二)合同外包的限度

    (三)合同外包的谨慎操作

  第三节 唐山市政府购买农村医疗服务案例

   一 案例的背景与概况

    1.医疗服务的购买者与承接者

    2.购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

    3.政府购买医疗服务资金的投入

    4.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的运行机制

   二 改革的动因与政策过程

    1.政府购买农村医疗服务的现实动因

    2.服务承接者的遴选与管理

    3.医疗服务开展的具体内容

   三 改革的成效

  第四节 宁海县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案例

   (一)案例背景与概况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城乡公交原有模式的弊病

    3.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是一种趋势

   (二)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政策过程

    1.改革方案的选择

    2.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内容和特点

    3.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建议

   (三)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成效

    1.政府购买服务使公交的公益性得以体现

    2.政府购买服务撬动民资投入

    3.政府购买服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第五节 宁波鄞州区购买“天天”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案例

   一 案例背景与概况

    1.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3.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4.文化改革意识超前

   二 改革的实践过程

    1.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议题设立

    2.政府购买“天天”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1)“天天演”项目

     (2)“天天乐”项目

    3.政府购买“天天”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特点

     (1)政府和市场联动推进

     (2)经济和高效有机统一

     (3)均等和优质常态结合

   三 改革的实践成效

    1.唤醒社会责任,形成政府社会良性互动

    2.创新途径平台,实现政企民互利共赢

    3.注重效率效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绩效

  第六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成效的影响因素

   一 合同外包的政策环境

   二 合同外包的交易成本

   三 服务外包中市场的供给能力

   (四)政府的监管与评价能力

 第六章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冲突与挑战

  第一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内在冲突*

   一 人性假设冲突:“公共人”抑或“经济人”

   二 伦理价值冲突:公民抑或顾客

   三 政府角色冲突:监督者抑或合作者

   四 法律适用冲突:适用于公法抑或私法

   五 改革哲学冲突:放松规制抑或强化管制

   六 价值追求冲突:提高效率抑或倡导公平

  第二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现实挑战*

   一 精明买家的挑战

   二 道德风险的挑战

   三 合同管理能力的挑战

   四 政府空心化的挑战

 第七章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阻力与风险

  第一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阻力*

   一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法律障碍

   二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现实阻力

    (一)政府官员的反对

    (二)员工的反对

    (三)责任与控制问题

  第二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

   一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蕴含的风险

    (一)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二)寻租风险(rent-seeking risk)

    (三)逆向选择风险(reverse choice risk)

    (四)商业风险(commercial risk)

    (五)新垄断风险

    (六)社会不公平风险

    (七)政府合法性风险

   二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控制

 第八章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反思与重塑

  第一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反思*

   一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再检视:一个理想化的解释框架

    (一)精明能干的政府

    (二)竞争充分的市场

    (三)政府与市场间的良好合作

   二 公共服务逆向外包的理论机制

    (一)需求方缺陷:有限理性和政府能力问题

    (二)供给方缺陷:有限竞争和机会主义行为

    (三)政府与服务承包商间关系的复杂性:监管多一点还是合作多一点?

   三 公共服务逆向合同外包的现实动因

    (一)政治动因

    (二)经济动因

    (三)管理动因

  第二节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重塑之道

   一 超越双重缺陷,努力成为精明买家

    (一)精心构建公共服务责任机制,引入服务外包问责制度

    (二)切实优化公共服务决策机制,增强政府议程设定能力

    (三)不断加强政府学习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政府

    (四)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合同管理,提高服务合同监管能力

    (五)加大政府公共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服务外包市场

    (六)洞悉公共服务外包市场行情,防范卖方形成价格联盟

   二 恪守基本原则:兼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一)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应该恪守一定的界限,体现合同外包的选择性

    (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必须引入市场竞争,体现合同外包的竞争性

    (三)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应该注重绩效结果,体现合同外包的评估性

    (四)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应该检视政府能力,体现合同外包的责任性特征

   三 理性应对外包失败:逆向外包与再次外包

    (一)建立科学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绩效评价体系

    (二)制定公共服务逆向合同外包的操作程序

    (三)明确公共服务逆向合同外包的争议解决机制

    (四)引入公共服务逆向合同外包的责任追究制度

   四 关系治理的嵌入:寻求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平衡

    (一)关系治理嵌入合同治理的必要性

    (二)关系治理嵌入合同治理的作用

     1.关系治理能够增进双方的信任与合作

     2.关系治理能够有效降低公共服务外包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监管成本

     3.关系治理能够提供一种自我约束机制

    (三)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组合形式

    (四)寻求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平衡

 后记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Delivering Public Services in New Jersey,Eagleton Institute of Politics,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N.J.,1986.

Alfred C.Aman,Jr.,“Privatization and The Democracy Problem in Globalization,” Fordham Urban Law Journal,2000,28 (5).

Amir Hefetz & M.E.Warner,“Privatization and Its Reverse:Explaining the Dynamics of the Government Contracting Proces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4,14 (2).

Amir Hefetz and Mildred Warner,“Beyond the Market versus. Planning Dichotomy:Understanding Privatization and its Reverse in US Cities,”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2007,33 (4).

Annmarie Huuk Walsh,The Public’s Business:The Politics and Practices of Government Corporation,Cambridge,MA:MIT Press,1978.

Argyres Nicholas,Julias Liebeskind,“Governance Inseparabi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U.S.Biotechnology Industr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01,47 (1).

Barbara J.Stevens,“Comparing Public-and Private Sector Productive Efficiency:An Analysis of Eight Activities,” National Productivity Review,1984,4(3).

B.S.Romzek and Jocelyn M.Johnston,“State Social Services Contracting: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Effective Contract Accountabi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5,65 (4).

B.S.Romzek and Jocelyn M.Johnston,“Effective Contract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A Preliminary Mode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0,12 (3).

Benny Hjern and David O.Porter,“Implementation Structures:A New Unit of Administrative Analysis,” Organization Studies,1981,2 (3).

Brian Head,Elaine McCoy,Deregulation or Better Regulation?:Issue for the Public Sector,South Melbourne:Macmillan Company,1991.

Brown Trevor and Matt Potoski,“Contracting for Management:Assessing Management Capacity Under Alternative Service Delivery Arrangement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2006,25(2).

B.A.Wallin,“The Need for Privatization Process:Lessons fro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7,57(1).

B.Guy Peters,“Public Bureaucracy and Public Policy,” in Douglas E. Ashford,ed.,History and Context in Comparative Public Policy,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2.

B.Klein,“Why Hold-up Occur:the Self-enforcing Rang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Economic Enquiry,1996,34 (3).

Chung-an Chen,“Antecedents of Contracting-Back-In:A View Beyond the Economic Paradigm,” Administration & Society,2009,41 (1).

Conrad P.Waligorski,The Political Theory of Conservative Economists,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0.

C.Hood,“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1991,69 (1).

C.J.Dahlman,“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79,22 (1).

David M.Van Slyke,“The Mythology of Privatization in Contracting for Social Servic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3,63 (3).

David Osborne & Ted Gaebler,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2.

Dennis C.Muller,Public Choice Ⅱ,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Donald F.Kettl,“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Globalization,Devolution,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60 (6).

Donald Kettl,Sharing Power: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

D.Sappington,“Incentives in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5).

Edward K.Morllok,et al.,“Privatization of Public Transit,” System Department and Decision Sciences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Report No.PA-11-0032,Prepared for The Urban Mass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on,May 1988,Table 3.,4.

Elliott D.Sclar,You Don’t Always Get What You Pay For:The Economics of Privatization,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0.

E.Lorenz,“Neither Friend nor Stranger:Informal Networks of Sub-Contracting in French Industry,” in D.Gambetta,Trust: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8.

E.R.Gerber,C.K.Hall,and J.R.Hines,“Privatization:Issues in Local and State Service Provision,” Policy Report,2004,1(2).

E.Steurle,“Vouchers,” in Lester M.Salamon,ed.,Handbook of Policy Instrumen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E.S.Savas,ed.,“Privatization for New York:Competing for a Better Future,” Report of the New York State Senate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rivatization (Lauder Commission),January 1992.

E.S.Savas,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New York:Chatham House Publishers,2000.

E.S.Savas,Privatization: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New Jersey:Chatham House Publishers,1987.

Fisher and W.Ury,Getting to Yes:Negotiation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Boston:Houghton Mifflin,1981.

Gordon Tullock,The Political of Bureaucracy,Washington,D.C.:Public Affairs Press,1965.

Graeme A.Hodge,Privatization: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erformance,Boulder,CO:Westview Press,2000.

G.A.Boyne,“Bureaucratic Theory Meets Reality:Public Choice and Service Contracting in U.S.Local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8,58 (6).

G.A.Hodge,Privatization,Boulder,CO:Westview Press,2000.

G.Stoker,“Conclusion:Privatization,Urban Government and the Citizen,” in D.Lorrain,G.Stoker,The Privatization of Urban Services in Europe,Routledge,1997.

Henry Ohlsson,“Ownership and Production Costs:Choosing between Public,Production and Contracting-out in the case of Swedish Refuse Collection,” Fiscal Studies,2003,24 (4).

Herbert 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3rd 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

H.Brinton Milward and Keith G.Provan,“Governing the Hollow Stat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0,10 (2).

H.Brinton Milward,“Implications of Contracting Out:New Roles of the Hollow State,” in New Paradigms for Government:Issue for the Changing Public Service,edited by Patricia Ingraham,Barbara S.Romzek,et al.,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4.

H.Leibenstein,“Allocative Efficiency versus ‘X-Efficien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 (1).

Irene S.Rubin,“Who Invented Budge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3,53 (5).

I.N.Kessides,Reforming Infrastructure:Privatization,Regulation,and Competition,Washington,D.C. and New York: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I.T.David,“Privatization in America,” in Municipal Yearbook,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8.

James L.Mercer,“Growing Opportunity in Public Service Contract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3,61 (3).

James L.Perry and Timlynn T.Babitsky,“Comparative Performance in Urban Bus Transit:Assessing Privatization Strategi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6,46 (1).

James M.Buchanan,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1.

James W.Fossett,Malcolm Goggin,et al.,“Managing Medicaid Managed Care:Are States Becoming Prudent Purchasers?” Health Affairs,2000,19 (4).

James Q.Wilson,“Can the Bureaucracy Be Deregulated?Lessens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in J.John,Dilulio Jr.,Ed.,Paeregulate the Public Service:Can Government Be Improved?,Washington D.C.:Brooking Institution,1994.

Janet Rothenberg Pack,“Privatization and Cost Reduction,” Policy Sciences,1989,22 (1).

Janna J.Hansen,“Limits of Competition:Accountability in Government Contracting,” The Yale Law Journal,2003,112 (8).

Jing Yijia and E.S.Savas,“Managing collaborative service delivery:comparing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 (s1).

Jocelyn M.Johnston and Barbara S.Romzek,“Contracting and Accountability in State Medicaid Reform:Rhetoric,Theories,and Rea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9,59 (5).

Jody Freeman,“Extending Public Law Norms Through Privatization,” Harvard Law Review,2003.116(5).

John A.Rehfuss,Contracting Out in Governme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John P.Collins,“Welfare Reform,” Yale Law & Policy Review,1997,16 (1).

Jonathan Haskell and Stefan Szymanski,“Privatization and the Labour Market:Facts,Theory,and Evidence,” in Matthew Bishop,John Kay,and Colin Mayer,eds.,Privat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J.Boston,The State under Contract,Wellington:Bridge Williams,1995.

J.Crieger,“Reagan,Thatcher and the Politics of Declin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J.D.Donahue,The Privatization Decision:Public Ends,Private Means,New York:Basic Books,1989.

J.L.Brudney,et al.,“Exploring and Explaining Contracting Out:Patterns among the American Stat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5,15 (3).

J.P.Wade,Jr.,Report to Congress:The DOD Commercial Activities Program,11 April 1986.

Kaifeng Yang,Jun Yi Hsieh and Tzung Shiun Li,“Contracting Capacity and Perceived Contracting Performance:Nonlinear Effects and the Role of Ti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 (4).

Kevin Lavery,Smart Contracting for Local Government Services,Praeger Publishers,1999.

Manuela S.Macinati,“Outsourcing in the Italian National Health Service: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08,23 (1).

Mark Schlesinger,Robert Dorward and Richard Pulice,“Competitive Bidding and States’ Purchase of Services:The Case of Mental Health Care in Massachusett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986,5 (2).

Merilee S.Grindle,Getting good government:Capability Build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of Developing Countri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Michael Jensen and William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4).

Michele Estrin Gliman,“Legal Accoutability in an Era of Privatized Welfare,” California Law Review,2001,89 (3).

Milword,H.Brinton and Keith G.Provan,“Governing the Hollow Stat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0,10 (2).

M.E.Beesley,Privatization,Regulation and Deregulation,London:Routledge,1992.

M.T.Jeanine,“Delivered Pricing and the Impact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n Cartel St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8,26 (6).

M.Warner,M.Ballard & A.Hefetz,“Contracting back in:When Privatization Fails,” in The Municipal Yearbook,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City/Coun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3.

N.Flynn,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3rd ed),London:Prentice-Hall/Harvester Wheatsheaf,1997.

OECD,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ontracting out Government Services,Paris:OECD-PUMA,1997.

Office of Federal Procurement Policy,Enhancing Governmental Productivity Through Competition,Washington,D.C.:U.S.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1984.

Oliver E.Williamson,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Free Press,1975.

Oliver Hart,Am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The Proper Scope of Government:Theory and an Application to Pris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112(4).

O.E.Hughes,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8.

O.Hart,A.Shleifer and R.W.Vishny,“The Proper Scope of Government Theory and an Application to Pris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21(3).

Peter Vincent-Jones,“Central-Local Relations under the Local Government Act 1999:An New Consensus?” The Modern Law Review,2000,63 (1).

Phillip J.Cooper,Governing by Contrac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ublic Managers,Washington,D.C.:CQ Press,2002.

Pierre Guislain,The Privatization Challenge:A Strategic,Legal and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Washington D.C.: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1997.

P.C.Light,“Fact sheet on the new true size of government,” 2003.Retrieved February 26,2006,from www.brookings.edu/gs/cps/light20030905.htm.

P.Finn,“Public Trust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 Australian Quarterly,1993,65 (4).

P.J.Cooper,“Government Contract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Rol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Contracting Officer,”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0,50 (5).

P.S.Florestano and S.B.Gordon,“Privat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79,1 (3).

Richard C.Feiock,Hee Soun Jang,“Nonprofit as Local Government Service Contracto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 (4).

Richard Mulgan,“Contracting-out and Accountabil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97,56 (4).

Ronald C.Moe,“Exploring the Limits of Privat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7,47 (6).

Ruth Hoogland DeHoog,“Competition,Negotiation,or Cooperation:Three Models for Service Contracting,”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1990,22 (3).

R.G.Hunt,“Award Fee Contracting as a J-model Alternative to Revitalize Federal Program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5,45 (4).

R.Morgan,S.D.Hurt,“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 (3).

R.S.Frantz,X-efficiency:Theory,Evidence and Applications,Dordrecht:Kluwer Borcherding,T.E.,1977.

Service Delivery in the 90s:Alternative Approaches for Local Governments (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City/Coun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9) and Elaine Morley,“Local Government Use of Alternative Service Delivery Approaches,” in Municipal Yearbook,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City/Coun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9.

Simon Domberger and Paul Jensen,“Contracting out by the Public Sector:Theory,Evidence,Prospects,”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7,13 (4).

Simon Domberger,The contracting organization:A strategic guide to outsourci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Stephen Goldsmith,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ity:Resurrecting Urban America,Washington,D.C.:Regnery,1997.

Stigler George,The Citizen and the Stat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Thomas E.Borcherding,Budgets and Bureaucrats:The Sources of Governmental Growth,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77.

Trevor L.Brown and Matthew Potoski,“Contract-Management Capacity in Municipal and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3,63 (2).

Trevor L.Brown and Matthew Potoski,“Transaction Costs and Contracting:the Practitioner Perspective,”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005,28 (3).

U.Ascoli and C.Ranci,“The Context of New Social Policies in Europe,” in U.Ascoli and C.Ranci(eds.),Dilemmas of the Welfare Mix-The New Structure of Welfare in an Era of Privatization,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2.

U.S.Bureau of the Census,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99,119th,ed. 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9.

U.S.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Contract Management:Trends ans Challenges in Acquring Service,Washington,D.C.:GAO,2001.

Vincent Wright and Luisa Perrotti(ed.),Privatization and Public Policy,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0.

V.Ostrom,Charles Tiebout and Robert Warren,“The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 in Metropolitan Areas:A Theoretical Inquir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1,55 (4).

William A.Niskanen,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Chicago:Aldine/Atherton,1971.

W.Riker and P.Ordershook,An Introduction to Formal Political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3.

Young Chool Choi,The Dynamics of Public Service Contracting:The British Experience,Bristol:The Policy Press,1999.

“County of Los Angeles,” Report on Contracting Policy in Los Angeles County Government,1987.

“La Mirada:A City with a Different View,” Government Executive,May 1981.

〔美〕阿塔纳修斯·阿西马科普洛斯编《收入分配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

安体富、蒋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美〕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白重恩、钱震杰:《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世界经济》2010年第12期。

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美〕布朗芬布伦纳:《收入分配理论》,方敏等译,华夏出版社,2010。

蔡继明、刘澜飚:《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陈宝敏:《联合生产、收入分配与企业治理》,杨瑞龙主编《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陈炳才:《当代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陈富贵、王朝才:《政府财政支出与就业的经验分析——基于CHNS微观面板数据》,《财政研究》2015年第4期。

陈彦斌、陈小亮、陈伟泽:《利率管制与总需求结构失衡》,《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陈永志、林跃锋、朱云:《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公平效率问题的思考》,《理论前沿》2007年第6期。

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陈宗胜、宗振利:《二元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4年第2期。

程恩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怎样利用股份制——兼论国有经济的六项基本功能》,《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0期。

程恩富、胡靖春:《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可能性、迫切性与途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1期。

池振合、杨宜勇:《2004~2008年劳动收入占比估算》,《统计研究》2013年第7期。

迟福林:《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职工持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戴园晨、黎汉明:《工资侵蚀利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潜在危险》,《经济研究》1988年第6期。

董万好、刘兰娟、王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财经研究》2011年第9期。

杜受祜:《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四川日报》2011年2月4日,第2版。

方文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构调整抑或财政效应?》,《金融研究》2011年第2期。

付文林、赵永辉:《价值链分工、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经研究》2014年第1期。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龚刚、杨光:《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管理世界》2010年第5期。

顾乃华:《我国劳动收入占比时空特征研究:基于结构分析的视角》,《经济学家》2010年第12期。

郭树清、韩文秀:《中国GNP的分配和使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6》,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8》,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年度GDP 核算方案(试行)》,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内部资料,2006。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国国家统计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之核算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资金流量表历史资料:1992~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韩雷:《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制度解释:1952-2009》,博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2。

韩雷、陈华帅:《在货币“洪流”中挣扎的劳动者——货币数量与劳动者福利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韩雷、刘长庚:《以产权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经济内源性成长》,《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3期。

韩雷、许明:《一个要素收入分配的制度经济学模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贺吉宣:《省级水利勘测设计院改制后的岗位分红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2。

洪远朋:《共享利益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胡振华、刘一蓓、韩雷:《微观制度结构和劳动收入占比变化》,《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黄先海、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黄赜琳、朱保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与税收政策效应》,《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

姜磊、王昭凤:《就业压力与劳动者报酬比例——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当代财经》2008年8期。

金双华:《要素收入视角下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税务研究》2014年第2期。

李稻葵:《重视GDP中劳动收入比重的下降》,《新财富》2007年第9期。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李明、徐建炜:《谁从中国工会会员身份中获益?》,《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李扬:《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经济研究》1992年第7期。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李杨:《公平收入分配应成为宏观经济政策核心》,《社会科学报》2007年9月13日,第1版。

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林毅夫:《以初次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人民日报》2007年4月28日,第10版。

林志帆、赖艳、徐蔓华:《货币扩张、资本深化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理论模型与跨国经验证据》,《经济科学》2015年第5期。

刘长庚:《创新国有资本权利配置完善国企收入分配》,《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6月21日,第6版。

刘长庚:《分类优化国有资本权利配置》,《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4月13月,第B01版。

刘长庚:《联合产权论》,人民出版社,2003。

刘长庚:《联合产权制度及企业内部治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刘长庚、戴克明、颜长春:《创新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竞争性国有企业大发展》,《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刘长庚、韩雷:《企业内层级收入差距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一个整体演进分析的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刘长庚、韩雷:《市场经济的性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刘长庚、韩雷:《现代企业应赋予劳动者对利润的收益权》,《红旗文稿》2011年第1期。

刘桂斌:《产权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2007。

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8月。

刘立新:《企业收入分配中三者关系现状及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刘帅光:《货币扩张、部门融资依赖差异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

楼继伟:《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陆铭、田士超:《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及预警体系构建》,《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罗长远:《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

罗长远、陈琳:《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

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月刊)2009年第5期。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德〕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04。

马磊:《为什么发达国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解释》,《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马万里、李齐云、张晓雯:《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分权因素:一个分析框架》,《经济学家》2013年第4期。

宁光杰:《教育扩张能改善收入分配差距吗?——来自CHNS2006年数据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1期。

〔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

逄锦聚:《论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南开学报》2004年第5期。

〔日〕青木昌彦:《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4期。

孙涛:《收入分配差距与教育不均等经验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8期。

田华、金卫健、朱柏青:《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12期。

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方法和证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 6期。

汪同三:《改革收入分配体系解决投资消费失调》,《中国证券报》2007年10月29日。

汪伟、郭新强、艾春荣:《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王诚:《就业和分工的拓展与收入分配的改善》,《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财经科学》2011年第9期。

王永进、盛丹:《要素积累、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占比》,《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4期。

王子涵、王小军:《包含认知能力的教育回报率估计——基于CHIP 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教育与经济》2016年第1期。

〔美〕威茨曼:《分享经济——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

卫兴华:《对近年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当代财经》2007年第5期。

魏下海、董志强、黄玖立:《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来与来自中国民企业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3年第8期。

魏下海、董志强、金钊:《工会改善了企业雇佣期限结构吗?——来自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月刊)2015年第5期。

魏众:《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分析》,《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8期。

吴克明、成刚:《教育的收入效应新探——劳动力工作流动的视角》,《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4期。

吴宣恭:《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美〕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孙涤译,格致出版社,2009。

向书坚:《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统计研究》1997年第6期。

信卫平:《构建“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基础——基于一线劳动者的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8月。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0年第8期。

尹恒、龚六堂:《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张军:《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张世伟、万相昱:《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微观模拟的研究途径》,《财经科学》2008年第2期。

张五常:《经济解释》,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3。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

张学敏、田晓伟:《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政策:教育何所作为?》,《教育与经济》2011年第4期。

张原、陈建奇:《工会与行业劳动报酬的剪刀差悖论: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评论》2010年第5期。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章上峰、陆雪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技术偏向抑或市场扭曲》,《经济学家》2016年第9期。

赵俊康:《我国劳资分配比例分析》,《统计研究》2006年第12期。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赵晓雷:《劳动价值理论与上海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管理世界》(月刊)2010年第10期。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