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0

世界级城市群视阈下的天津发展图书

The Development of Tianj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ity Groups

SSAPID:101-2275-8865-33
ISBN:978-7-5201-1137-9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世界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不断扩展、地位迅速提升,对国家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京津冀区域协同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书基于上述视角研究了作为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津,应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准城市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深入发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立国 蔡玉胜
编 辑:薛铭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第一章 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模式及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路径

  第一节 世界级城市群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一 重要特征

    1.功能定位合理

    2.枢纽功能显著

    3.人口高度密集

    4.网络体系发达

   二 发展模式

    1.高复合型城市群

    2.高集聚型城市群

    3.高密度型城市群

   三 建设经验

    1.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

    2.产业高度集聚,突出转型升级

    3.科学统筹,规划保障先行

    4.高度重视区域平衡发展

    5.完备高效、前瞻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6.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二节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沿革及定位

   一 发展沿革

    1.起步阶段(1980~1995年)

    2.快速发展阶段(1996~2005年)

    3.全面深化阶段(2006~2014年)

    4.跨越式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二 定位缘由

   三 定位内涵

  第三节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功能和建设目标

   一 创新城市群发展形态

   二 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三 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发展动力

   四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第四节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路径

   一 现实发展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2.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及差别化发展战略

    3.发挥核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合理分工

    4.实现空间合理布局,构建多层次网络格局

    5.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6.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实现生态环境共治共享

   二 京津冀城市群的未来展望

 第二章 世界级城市群视阈下的天津城市定位

  第一节 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与天津的城市定位

   一 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战略的提出

    1.京津冀合作发展的历史演进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3.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

   二 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城市定位

    1.天津城市定位的演变

    2.天津城市新定位的内涵

  第二节 天津的城市定位与国际化城市建设

   一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与天津的国际化城市建设

   二 国际化城市的内涵及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内容

    1.国际化城市的内涵

    2.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内容

   三 国际化城市建设与天津城市定位的关系

    1.天津城市定位需要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

    2.国际化城市建设推动天津实现城市定位

  第三节 天津国际化城市建设水平测评及现状分析

   一 天津国际化城市建设水平测评

    1.国际化城市评价体系

    2.天津国际化城市发展水平测评

   二 天津国际化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节 全力推进天津国际化城市建设

   一 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规划指引

   二 高水平自贸区建设带动城市国际化

    1.自贸区建设的关键前提

    2.天津建设高水平自贸区的优势

    3.天津建设高水平自贸区的策略

   三 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1.优化政务法治环境

    2.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

    3.加强城市智慧治理

    4.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5.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6.培育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四 深化城市国际交流与合作

    1.深化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2.培育国际会议品牌

    3.大力推广城市形象

 第三章 京津冀城市群的绿色发展与天津方略

  第一节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概况及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一 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发展概况

   二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形势

    1.大气污染严重

    2.水安全形势严峻

    3.生态格局失衡

  第二节 区域发展与保护: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突出矛盾

   一 城市发展与环境破坏

    1.城市发展对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第二产业和重化工业依赖程度较高

    2.城市发展对高污染排放的煤炭能源依赖程度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3.城市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二 生态保护与发展限制

    1.生态环境保护限制了城市经济发展

    2.生态保护加剧相对或绝对贫困

  第三节 绿色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路径选择

   二 产业协同绿色转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1.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层级

    2.协同疏解传统优势产业的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3.协同开展绿色、智能制造行动,降低产业消耗和排放强度

    4.协同构筑现代产业体系,降低产业的资源能源依赖度

    5.协同壮大节能环保低碳循环产业,提升产业的环境友好度

   三 能源协同低碳转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1.协同推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

    2.协同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和重点项目建设

    3.协同解决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问题

    4.协同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

   四 协同张承地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富城、破除生态贫困

    1.协同发展绿色主导产业

    2.协同建设绿色产业聚集区

    3.协同建设重大绿色产业项目

    4.协同做大做强绿色生态产业链

  第四节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绿色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 建立城市群政府工作协调机制,统一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政策标准体系

    1.建立城市群政府高层的工作协调机制

    2.统一城市群绿色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体系

   二 建立城市群产业转移利益诱导机制,完善绿色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1.建立产业转移利益诱导机制

    2.完善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三 设立城市群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基金,建立绿色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和机制

    1.设立城市群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基金

    2.建立绿色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和机制

    3.积极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四 打造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搭建城市群产业云服务平台

    1.打造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

    2.共同搭建城市群工业云创新示范平台

   五 完善城市群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1.完善城市群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2.建立城市群资源环境交易体系,提高生态资源市场化程度

  第五节 区域协同下的天津绿色发展

   一 以“工业云”建设为抓手,促进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建设

    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天津“一基地”定位的要求

    2.对接《中国制造2025》与顺应“互联网+协同制造”发展趋势的要求

    3.提升天津先进制造业辐射带动功能的需要

    4.天津拥有建设“京津冀城市群工业云平台”的基础和能力

    5.有助于在京津冀制造业竞合基础上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

   二 以优势产业为龙头,协同构筑现代制造产业体系

    1.与北京、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等市协同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2.与北京、石家庄等市协同发展高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3.与北京、唐山、张家口等市协同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业

    4.与北京、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市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5.与北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市协同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6.与北京、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市协同发展海洋工程产业

    7.与唐山、保定、张家口等市协同发展新能源与环保设备产业

    8.与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邢台、张家口、廊坊等市协同发展工程与专用装备产业

    9.与北京、石家庄、承德、沧州、廊坊等市协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10.与北京、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承德等市协同发展新材料产业

   三 以绿色引导基金设立为契机,促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

    1.争取将城市群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基金设立在天津

    2.以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基金撬动绿色金融创新

    3.以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基金为担保发行绿色发展债券

   四 以大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为依托,促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1.以津冀港口、口岸合作为基础,提升国际航运功能

    2.以京津冀“海外仓”建设为抓手,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3.以城市群“大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为依托,促进区域物流体系建设

   五 以城市群多元化协同为依托,促进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

    1.以城市群协同创新为基础,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以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为抓手,促进津、承两市协同绿色发展

    3.以津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推进津、邯两市协同绿色发展

    4.以协同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引擎,促进低碳试点城市建设

 第四章 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的协同发展

  第一节 大数据产业内涵及特点

   一 大数据的特点

    1.Volume(海量)

    2.Velocity(高速)

    3.Variety(多样)

    4.Value(价值)

   二 大数据产业链的组成部分

    1.数据来源层

    2.数据存储层

    3.数据分析与挖掘层

    4.数据应用层

  第二节 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北京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1.数据来源层部分

    2.数据存储层和数据分析挖掘层部分

    3.数据应用层部分

   二 天津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1.数据来源层部分

    2.数据存储层和数据分析挖掘层部分

    3.数据应用层部分

   三 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1.数据来源层部分

    2.数据存储层和数据分析挖掘层部分

    3.数据应用层部分

  第三节 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优势比较

   一 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比较

   二 软件产业总体发展状况比较

   三 软件产业项目分类比较

   四 科技研发基础比较

   五 土地资源比较

   六 人力资源比较

  第四节 推进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

   一 京津冀合作构建差异互补的大数据产业链

   二 发挥北京大数据研发及应用优势

   三 挖掘河北土地资源及人力资源成本优势

   四 立足天津大数据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潜在需求

    1.依托天津大数据相关设备生产及数据分析优势

    2.设立天津大数据信息采集管理中心,提升数据价值

    3.制订“天津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依据优势及需求程度分层实施

    4.扩大投融资渠道,建立多方参与的产业投资体系

    5.借鉴美国经验,鼓励大数据产业的自主创业

    6.发挥科教优势,推动高校和职校培育大数据产业专业人才

 第五章 区域协同下天津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 问题的提出与价值

    1.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的提出

    2.理论与现实价值

    3.主要研究方法

   二 文献回顾与述评

    1.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研究

    2.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3.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4.对天津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

    5.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第二节 天津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一 天津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二 天津市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评价

   三 天津市自主创新能力与北京、上海的比较研究

   四 天津市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1.天津在创新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鲜为人知、名声不显

    2.与北京、上海相比,天津在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绩效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3.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研发投入不足、R&D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

   五 天津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天津创新发展宣传

    2.降低创新成本,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3.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调整不合理的R&D结构来提升自主创新效率

    4.充分利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历史性机遇

    5.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第六章 产业协同下的制造业定位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第一节 影响区域制造业选择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前沿

   一 理论基础

    1.技术创新理论

    2.产业融合理论

    3.产业链理论

    4.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二 争论的焦点和存在的问题

    1.对提升天津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建议

    2.对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3.现有研究对推进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路径提及较少

  第二节 工业4.0时代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一 工业4.0的概念辨析

   二 工业4.0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三 工业4.0下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意义

  第三节 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基础条件

   一 长板分析

    1.天津悠久的制造业发展历史为其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技术基础

    2.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良好,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4.工业4.0概念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是企业自动、自觉的选择

   二 短板分析

    1.创新要素条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化

    2.企业缺少核心技术与名优品牌

    3.技术链缺失限制产业链延伸,附加值较低

    4.商业环境不匹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5.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6.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创新环境亟待改善

    7.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不明显,跨区域产业链融合效果不佳

  第四节 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目标分解与体系设计

   一 目标分解

    1.加速打造高水平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2.推动京津冀三地产业链深入融合

    3.深入推动天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

    4.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速企业的智能转型

    5.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6.显著提升天津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二 体系设计

    1.产业集群系统设计

    2.技术创新系统设计

    3.生产服务体系设计

    4.人才支撑体系设计

  第五节 加速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保障措施

   一 优化产业布局

    1.重新审视天津在全国的位置,打造天津特色

    2.打造上下游联动的区域产业体系,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 激活创新动能

    1.鼓励企业、社会提高技术创新的投入,加速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

    2.重点攻关产业核心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加速产学研合作,打造名优企业、名牌产品

   三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1.积极推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科技金融政策

    2.提高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3.提高先进制造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四 加速创新载体建设

   五 实施区域人才战略

    1.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强化人才保障

    2.提高对产业基础研究的认识,引进、培育一批产业紧缺人才

    3.做好人才引进后续保障工作,为先进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提供支撑

 第七章 面向一体化的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节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成绩与问题

   一 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1.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2.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3.文艺演出异彩纷呈,文化精品成果丰硕

    4.政策环境优化,营销平台成效显著

   二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强

    2.文化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3.文化精品文化品牌相对比较缺乏

    4.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高端创意人才缺乏

    5.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一 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天津拥有深厚的历史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2.天津文化产业增长空间大,后发优势明显

    3.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各有所长

   二 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城市文化发展方向不具体不明确

    2.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

    3.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

    4.政策法规体系和财政、金融保障机制不完善

   三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1.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2.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聚集效益初现

    3.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4.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四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布局

    1.战略目标

    2.空间布局

    3.产业布局

  第三节 面向一体化的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 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二 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三 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1.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2.文化和金融的融合

    3.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4.完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

   四 京津冀区域文化协同战略

   五 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

  第四节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 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优化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2.积极扶持培育优势产业

    3.扶持原创作品的生产并注重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4.合理定位规划文化产业园

    5.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平台

   二 推动多出精品力作

    1.大力加强文化艺术原创能力建设

    2.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传统艺术

    4.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三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和运营机制

    1.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2.理顺文化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深入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

    4.加快建立京津冀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

    5.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6.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四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1.弄清文化产业人才供求缺口

    2.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

    3.大力培育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的专门人才

    4.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养

    5.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五 优化文化产业政策和资金保障

    1.创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

    2.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财税支持

 前言

 后记

 摘要

城市群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在空间形式上的集中体现,日益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标志,尤其是世界级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直接决定着全球经济乃至政治格局。近年来,世界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不断扩展、地位迅速提升,对国家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京津冀区域协同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书基于上述视角研究了作为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津,应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准城市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深入发展。

[1] 陈潮昇:《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研究》,《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年第4期。

[2] 崔迪:《从欧美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经验看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园区研究》,《江苏商论》2013年第6期。

[3] 董秀:《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以芝加哥为例》,《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年第1期。

[4] 方秀云:《城市国际化的挑战与杭州的应对策略》,《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2期。

[5] 顾朝林、孙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3期。

[6] 何晓清:《世界经济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求索》2013年第11期。

[7] 刘立:《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规律和主导因素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 李立勋:《城市国际化与国际城市》,《城市问题》1994年第7期。

[9] 李震、刘品安:《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路径创新》,《开放导报》2016年第2期。

[10] 刘铁娃:《增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软实力》,《对外传播》2016年第6期。

[11] 彭力、黄崇恺:《关于我国三大城市群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探讨》,《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12] 王立新:《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开放导报》2007年第6期。

[13] 辛章平:《国际化城市理论的基本要义——兼论我国国际化城市的建设》,《城市问题》1996年第3期。

[14] 熊世伟:《国际化城市的界定及上海的定位》,《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4期。

[15] 余丹林、魏也华:《国际城市、国际城市区域以及国际化城市研究》,《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第1期。

[16] 叶南客、李程骅、周蜀秦:《基于“大事件”驱动的城市国际化战略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17] 杨建军等:《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特征与规划动向探析》,《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第1期。

[18] 张良卫、李新、黎枉婷:《粤港澳合作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策略分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9] 赵小娜:《国际化城市初探》,《东北亚论坛》1995年第3期。

[20]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编著《赢在自贸区——寻找改革红利时代的财富与机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1]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上海发展研究院编《全球自贸区发展研究及借鉴》,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2] 汤丽霞、海闻主编《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比较研究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23] 祝尔娟等:《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4] 朱名宏主编《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5] 商小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26] 吴建新:《先进制造业在国家级区域规划中的定位及发展——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4期。

[27] 文春晖、孙良顺、胡植菘:《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双重约束下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8] 吉亚辉、程斌:《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基于甘肃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9] 刘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第1期。

[30] 王宏起、孙继红、李玥:《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第6期。

[31] 崔岩、仇继平:《中日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政策推动》,《日本研究》2010年第2期。

[32] 丁明磊、陈志:《美国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启示及建议》,《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第5期。

[33] 张益丰、黎美玲:《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重集聚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34] 丁纯、李君扬:《德国“工业4.0”: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德国研究》2014年第4期。

[35] 黄阳华:《德国“工业4.0”计划及其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2期。

[36] 黄顺魁:《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1期。

[37] 杜传忠、杨志坤:《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7期。

[38] 裴长洪、于燕:《德国“工业4.0”与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10期。

[39] 王德显、王跃生:《美德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运行机制及其启示》,《中州学刊》2016年第2期。

[40] 赵玉林、汪美辰:《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基于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3期。

[41] 胡晓鹏:《价值系统的模块化与价值转移》,《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1期。

[42] 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3] 李想、芮明杰:《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的网络状产业链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8期。

[44] 胡志武:《网络组织条件下产业链的特征及运行机理研究》,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45] 魏然:《产业链的理论渊源与研究现状综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46] 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47] 程李梅、庄晋财、李楚、陈聪:《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8期。

[48] 罗文:《从战略上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求是》2014年第10期。

[49] 曹东坡、于诚、徐保昌:《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机制与实证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3期。

[50] 王晓红:《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经济日报》2014年7月24日。

[51] 赵燕华、李文忠、申光龙:《天津:海洋文化产业战略体系构建》,《开放导报》2016年第4期。

[52] 李秋乐、马振龙:《关于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调研及思考》,《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年第2期。

[53] 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快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求知》2011年第4期。

[54] 万希平:《建设天津文化强市的时代解读——深入学习贯彻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求知》2012年第9期。

[55] 赵宏:《天津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56] 赵万明:《借鉴美国经验,加速天津文化产业大发展》,《未来与发展》2012年第11期。

[57] 贾立政:《习近平文化战略思想》,《人民论坛》2014年第8期。

[58] 罗永泰、王连成:《天津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研究》,《城市》2012年第1期。

[59] 曲妍:《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城市体现——兼论天津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生产力研究》2013年第1期。

[60] 艾翔:《天津创意文化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商论》2016年第9期。

[61] 王秋原:《中国文化产业成长的新特点:爆发式——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剧作家》2014年第1期。

[62] 李亚薇:《上海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商业时代》2013年第7期。

[63] 郭鹏、文晓阁:《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64] 高峰:《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环渤海经济瞭望》2012年第10期。

[65] 钟龙彪:《天津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求知》2013年第7期。

[66] 孙文涛、陶红莉:《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艺术与设计》2014年第9期。

[67] 程广云:《应对全球化的跨文化战略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68] 胡键:《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估与增进策略:一项国际比较的研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69] 王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战略依据探析》,《社科纵横》2011年第6期。

[70] 陈林侠:《国家文化战略、文化产业与国家形象构建》,《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71] 吴金希:《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72] 彭泽洲:《略论和谐文化战略的五个要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2期。

[73]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2015年暨“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4]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5] 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河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6] 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总队:《石家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7] 承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承德调查总队:《承德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8] 张家口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张家口调查总队:《张家口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9] 秦皇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秦皇岛调查总队:《秦皇岛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0] 廊坊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廊坊调查总队:《廊坊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1] 唐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唐山调查总队:《唐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2] 沧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沧州调查总队:《沧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3] 衡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衡水调查总队:《衡水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4] 邢台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邢台调查总队:《邢台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5] 邯郸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邯郸调查总队:《邯郸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6] 《2016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87] 《2016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

[88] 《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89] 《2016年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90] 《2016年承德市政府工作报告》。

[91] 《2016年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告》。

[92] 《2016年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

[93] 《2016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

[94] 《2016年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

[95] 《2016年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96] 《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97] 《2016年衡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98] 《2016年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

[99] 《2016年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

[100] 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2016年6月29日。